-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6月阶段性测试(四) 历史试卷(选修)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晚清官员梁章钜说,“以富强论,福建不能胜于江南、浙江、广东也……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马(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倘若外番并援英夷之例,亦于滨海各省请分设马(码)头,则又将惟命是听乎?”梁章钜的愤愤不平缘于 A. 清政府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B. 列强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 【详解】“以富强论,福建不能胜于江南、浙江、广东也……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马(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这说明梁章钜的愤愤不平是因为福州、厦门的开放,即《南京条约》后开放五口通商口岸,故A项正确;开放通商口岸是商品输出,不是资本输出,故B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后,故C项错误;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故D项错误。 2.《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田产均耕”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分土地,土地所有权归公。它一方面抓住土地所有权不放,另一方面作出“剩余归公”的原则规定,农民剩余劳动所生产的一切都收归国家。这反映出《天朝田亩制度》 A. 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契合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 实现土地和产品平均分配 D. 严重脱离农民实际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均分配土地,一方面不触动封建私有制,另一方面实行土地国有制,这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脱离实际,故D项正确;该规定将所有的剩余产品收归国家,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此时仍然属于小农经济范畴,但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故该规定与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相违背,故B项错误;该规定具有空想性,未能实现,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需要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天朝田亩制度》局限性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这实际是两个从事现代化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在陆上李鸿章的淮军被打的落花流水,在海上经过五个小时的交火,中方损失了4艘军舰,一千余名官兵战死。”这里描述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陆上李鸿章的淮军被打的落花流水,在海上经过五个小时的交火,中方损失了4艘军舰”可知这场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C选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1840—1842)爆发期间李鸿章的淮军尚未组建,淮军成军与1862年,A选项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淮军尚未组建,B选项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期间未和中国海军海上作战,D选项排除。 【点睛】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4.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为今之计,当先请皇帝复辟,另举西使中之贤者一人,入军机处,赞襄新政,则中国可安,而后患可免矣。次当限制中国乏军备,散其营伍,毁其制造各厂……须俟太后归政,罪魁重惩,方与退兵议和,万不可先退兵也。”该意图是 A. 分而治之 B. 以华制华 C. 灭亡中国 D. 瓜分中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为今之计,当先请皇帝复辟,另举西使中之贤者一人,入军机处,赞襄新政,则中国可安,而后患可免矣。”结合所学可知,丁韪良极力建议列强废黜慈禧太后, 扶植光绪皇帝上台,重组一个亲西方的中国政府,体现了“以华制华”的意图,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丁韪良“以华制华”的意图,组建一个亲西方的中国政府,并非是扶植多个代理人,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在中国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的意图,并未体现其灭亡中国的意图;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列强间接统治中国,“以华制华”的题意,并非推翻清政府,瓜分中国。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武昌据天下上游,可以直捣金陵,北通燕赵。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自由之魂其返,吾民之气当昌,其在此举矣。”当他获悉各地纷纷响应,只有南京未动时,希望“英雄四起,光复神州。得南京则东南定矣。”叶圣陶评论的应是 A. 定都天京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南昌起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不符合材料,根据“只有南京未动时”推断此时南京并无行动,不符合定都天京的选项;B选项符合材料,根据“武昌”“ 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 自由之魂其返”“ 当他获悉各地纷纷响应”等信息推断符合武昌起义之后,其它地区纷纷响应的史实,为此正确;C选项不符题意,根据材料南京并未行动,而北伐战争期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为此C选项错误;D选项不符合材料,材料涉及的是武昌而非南昌。 6.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宋教仁一再要求采用责任内阁制,但南京临时政府未予理会,采取了总统制。此后颁布的《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 A. 利于制约总统专权 B. 导致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C. 有助于袁世凯称帝 D. 使宪法背离了分权原则 【答案】A 【解析】 根据“《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并结合可知,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即将成为临时大总统,A正确;实行责任内阁制并非导致民主共和名存实亡的原因,排除B;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C错误;实行责任内阁制没有背离宪法的分权原则,排除D。 7.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后,日本代表牧野伸显担忧:“世人不察,以为在巴黎之中国委员,为血气所驱使,为功名所激发,致有此等行动。……余深信此种感情早已浸润于中国一般国民,酝酿已数年之久”。由上述信息可知五四运动 A. 中国代表出于个人立场拒签和约 B. 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 C. 表明中国民族主义思潮日益觉醒 D.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此种感情早已浸润于中国一般国民,酝酿已数年之久”可知五四运动不是一时血气之勇,而是中国民族主义日益觉醒的表现,故选C 项;出于个人立场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A项;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五四运动的影响,故排除D项。 8.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指出:“共产主义者在现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毛泽东的该主张 A. 回归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B. 利于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 C.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 D.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可知毛泽东主张,全面抗战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可以并存与合作。这有利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故答案为B项;二者是求同存异,并非是回归,排除A项;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始终存在,无法消除,排除C项;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排除D项。 【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 9.徐州会战结束后,陈诚在《台儿庄歼敌战》的总结电中说:“战略上成功之原因,……此盖因我国自采用游击战以来,各处围歼其少部,袭攻其后方,……故台儿庄之战胜,在战略上观察,乃各战场我军努力之总和,不可视为一战区之胜利。”从中可以看出 A. 台儿庄战役扭转整个战争局势 B. 正面战场战略发生重大变化 C. 台儿庄战役成为国共合作典范 D. 游击战在正面战场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因我国自采用游击战以来,各处围歼其少部,袭攻其后方,……故台儿庄之战胜,在战略上观察,乃各战场我军努力之总和” 可以看出,游击战为台儿庄战役胜利做出贡献,故D项正确。材料是游击战与台儿庄战役的关系,没有体现台儿庄扭转整个战争局势,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正面战场战略调整,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它是国共合作典范,故C项错误。所以选D。 10.刘伯承在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前年我们跃进式进军是品字形的中央突破,这次是一字长蛇阵齐头并进。170万人南下作战,没有后勤,没有财政是不行的。这里的“南下作战”是指 A. 挺进大别山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次是一字长蛇阵齐头并进。170万人南下作战,没有后勤,没有财政是不行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渡江战役的地点是西起湖口,东至江阴,解放军全线向国民党发动进攻,D选项符合题意。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A选项排除。淮海战役是围点打援,B选项排除。平津战役是先两头,后中间,D选项排除。 【点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1.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 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B. 《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C. 《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D. 《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可知此时苏俄还没有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出于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阶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属于《四月提纲》中的内容,故选B项;此时还没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以不能是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故排除A项;《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都是在十月革命成功以后,不再出于准备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故排除CD项。 12.下图反映的是1953年5月,为进行即将展开的普选,全国各地积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展开普选宣传活动。这次普选 A. 促进了共同纲领的制定 B. 体现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的特点 C. 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D. 表明全国人大召开的时机日益成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详解】《共同纲领》在1949年制定,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党制度,与材料中普选无关,故排除B;材料中是在普选,而不是制定法律,与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无关,排除C;1953年全国进行普选,目的是为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故D正确。 【点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15 日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国务院,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之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职权 13.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 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 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D. 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D 【解析】 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A错误;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故B项错误;1954年以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是人民行驶国家权力的机关,1954年后,政协成为各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故C项错误;在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政协转变成了参政议政的组织,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故选择D。 14.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国低估会议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中国应该采取积极方针,打破美国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与这份文件相关的外交活动 A. 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 使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 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D. 确立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内瓦会议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初”“美、英、法”“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可知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一起召开的国际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故A正确;B项内容为亚非会议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内容为新国成立初期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点睛】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1954年2月18日,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达成协议,建议在日内瓦召开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15.基辛格回忆说:“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美国的双重代表权和把安理会席位给北京的提案,却根本没有表决。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找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基辛格认为中国外交取得进展 A. 是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 B. 关键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C. 取决于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D. 受益于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可见基辛格认为中国外交取得进展受益于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排除B,选D;材料没有提到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排除A. 16.中国学者以1950~2005年中美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制成下图来呈现中美关系变化的特征。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一边倒”政策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对抗等级 B. 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进入良好等级 C.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友好等级 D. 两极格局瓦解后,中美关系出现持续倒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内容可知,中美关系进入对抗时期是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此时中国在外交关系上实行“一边倒”政策,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对抗等级,故选A项;根据图中内容可知,中美关系从来没有进入过良好和友好等级,故排除BC项;两极格局瓦解是在9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没有陷入持续倒退,故排除D项。 17.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 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 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 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 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答案】A 【解析】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故本题应选A项;德国分裂属于冷战,故排除B项;华约诞生于1955年,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C项;德国于1990年实现统一,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D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美苏冷战。 18.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指出,没有德国,“欧洲的防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有了德国,欧洲“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因此,在美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加入北约。美国此举 A. 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 B. 促进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C. 有利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 D. 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指出,没有德国,……有了德国,欧洲“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可知,这是冷战时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联邦德国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C正确;据材料体现的是“在美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加入北约”,因此A说法错误;据材料分析可知,导致德国分裂,不利于西欧一体化的进程,B错误;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是1955年的华约建立,D错误。 19.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上述评论揭示了 A.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影响世界局势 B. 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 C.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D. 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 【答案】C 【解析】 根据“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两极格局下,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与安全,建立了不结盟运动组织,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局部热战”,排除A;两极格局下,美苏力量对比相对平衡,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0.《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 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D. 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并结合所学,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一些地区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引发了局部的战争,导致世界局势动荡,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可知,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缓和,故排除A项。美苏冷战已经结束,因此材料并不强调美苏冷战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冷战后的“新世界秩序”的道路并不平坦,而不是强调美国主导,故排除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60分。其中,21题13分,22题14分,23题13分,24题10分,25题各10分。根据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情绪空前的蔓延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情绪尤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拒绝和约签字”等内容的小旗,发表演说,沿途向群众散发传单。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蔚为壮观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而圆满结束。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6月3日北京学运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并不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在清末则有明显的表现,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四运动,并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中国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哪些新的历史特点?结合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分析这些特点的基本成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五四运动“转折”的最具意义的历史事件,指出这一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3)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封封建;群众基础广泛 成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新的社会力量;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熏陶;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事件: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影响:工人阶级成长为领导阶级;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 (3)理解:国际地位缓慢回升、国家权利逐渐恢复;民众民主意识高涨;民族凝聚力增强。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特点是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封封建;群众基础广泛。第二小问的成因,结合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十月革命的影响解答即可。 (2)第一小问的事件,依据材料二“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运动,并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可知,事件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中国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是工人阶级成长为领导阶级;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 (3)本小问的理解,属于开放性题,依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缓慢回升、国家权利逐渐恢复;民众民主意识高涨;民族凝聚力增强。 22.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党内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支撑各自观点的主要依据。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答案】(1)观点: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城市中心论;依据:毛:汲取南昌起义等失败教训;国情决定的(城市中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农村里敌人力量相对薄弱);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李: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马列主义的经典论述。 (2)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可归纳得出毛泽东的观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立三的观点是城市中心论。依据材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结合所学从汲取起义失败教训、中国的现实国情、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等方面分析支撑毛泽东观点的依据。结合所学从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马列主义的经典论述等方面分析支撑李立三观点的依据。 (2)依据材料“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采取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等实践和举措。结合所学可知,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使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综合上述材料中的信息及上述问题的作答可知,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深层次原因是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 23.贸易战的背后往往有政治利益或意识形态的较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政府就确定了要利用经济手段对新中国施加压力的方针。国务卿艾奇逊在1949年2月28日向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关于美国对华贸易的政策》的报告时就说,中共既要解决中国的吃饭问题,又要重建国家,它势必寻求外援,寻求与西方的贸易,因此“在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之间的第一个冲突大概会具体地在经济领域中产生”,“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3月3日,这一报告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1号文件获得总统批准。 ——陶文钊《禁运与反禁运:五十年代中美关系中的一场严重斗争》 材料二 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的严格的贸易管制,不仅使美国商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受歧视的不利地位,美国每年还要为此付出4000—7500万美元的经济代价,而且,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进而发展成为二者之间的外交问题”。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也承认这样的事实:近20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上鼓吹和带头孤立和封锁新中国,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遭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政府决定缓和对华的贸易管制,作为调整对华政策的突破口。 ——何海波《尼克松政府对华贸易管制政策的缓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总统批准艾奇逊报告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决定缓和对华贸易管制的背景。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以“合作与分歧”为主题,就194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的发展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60字左右) 【答案】(1)原因:美国敌视社会主义阵营,希望通过贸易遏制新中国。 (2)背景:贸易战导致美国经济严重受损,美国与盟友关系紧张。 (3)小论文(例文) 中美关系总体朝向健康良性的合作方向发展,但时有分歧。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几乎隔绝。 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于是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缓和,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新时期以来,中美两国合作交流的程度大大加深,但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中国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外交政策的目标,两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仍有摩擦。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敌视社会主义阵营,希望通过贸易遏制新中国。 (2)背景:根据材料“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的严格的贸易管制,不仅使美国商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受歧视的不利地位,美国每年还要为此付出4000—7500万美元的经济代价”可知贸易战导致美国经济严重受损,美国与盟友关系紧张。 (3)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围绕中美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关系的特征及背景进行分析即可。 24.甘地是印度的“圣雄”,在印度民族解放中采取了独特的斗争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在《印度自治》一书中将手工织布机或纺车描述为解决印度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的灵丹妙药。……任何帮助印度民众摆脱日益严重的贫困局面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可以帮助印度实现自治。 ——甘地《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材料二 大批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人在每个车站聚集起来欢迎他。但是,我怀疑他们是否理解了甘地的话:“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材料三 他(甘地)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甘地实施手纺车运动的目的和实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独特方式”是指什么?除手纺车运动外,该方式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还有哪些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从中反映出甘地怎样的精神追求? 【答案】(1)目的: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印度经济自主:实现印度自治。实质: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崇尚印度文明。 (2)方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表现:食盐进军;文明不服从;绝食等。 (3)理由:非暴力比暴力高明的多;认识到印度力量。精神追求:追求仁爱与真理。 【解析】 【详解】(1)目的:根据“将手工织布机或纺车描述为解决印度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的灵丹妙药”可知甘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经济独立自主,从而实现印度自治。实质: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其实质是为了抵制西方经济侵略,崇尚印度文明。 (2)方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可知“独特方式”是指非暴力不合作。表现主要有食盐进军,文明不服从和绝食等。 (3)理由:根据“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得多”可知甘地的理由是认为非暴力比暴力文明。追求: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其追求仁爱与真理。 25.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工程之父。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帝国主义把掠夺中国的铁路摆在突出的地位……日本《朝日新闻》公然叫嚷:“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它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纵于铁道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生死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凡地方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之民,皆我俎上之肉。” ——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第三册) 材料二 五月九日我向岑官保(春煊)面陈早日修成京张路的三项理由:(一)京张路是中国自筑的第一条铁路,每个外国人都在看着我们,如工程进行缓慢,他们一定讥笑我中国工程师没有建筑铁路的能力,不能担负筑路的责任;(二)一部分款子已经用去,早日通车就能早日有收入;(三)现在全中国都需要建筑铁路,我们的政策是中国的铁路由中国人自己来修,因此中国的工程师十分需要,京张路工程正在吃紧,无法分出人手,只有尽速完成京张路工程后才能匀出人才为国家建筑其他铁路。 ——《詹天佑日记》(1907年5月22日)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列强掠夺中国铁路权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简述詹天佑想早日修成京张铁路的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张铁路建成的历史意义。 【答案】(1)危害:使中国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便利了列强经济掠夺;便于列强压迫中国人民;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理由:展示国人责任;增加政府收入;培养铁路人才。 (3)意义:打击了列强侵略野心;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成的第一条铁路(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有助于发展中国的铁路事业;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解析】 【详解】(1)危害:根据材料,可从政治、经济、资源等角度思考即可,如材料“凡其它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纵于铁道两轨,莫敢谁何”概括为,政治上对国家主权的破坏,经济是中国的经济命脉,资源中加强对矿产资源的掠夺等。 (2)理由:对概括材料二进行主旨提炼即可得到答案,如材料“京张路是中国自筑的第一条铁路”“担负筑路的责任”概括展示国人责任;材料“早日通车就能早日有收入”概括为增加政府收入;材料“国的铁路由中国人自己来修,因此中国的工程师十分需要”概括为培养铁路人才。 (3)结合材料一列强掠夺中国铁路权的危害,材料二詹天佑修成京张铁路的理由,思考京张铁路建成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意义,如打击列强侵略野心;显示中国人的能力;带动铁路沿线经济开发;加强中国的军事行动力;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便捷;增强民族自信心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