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第I卷 1.《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君者,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在秦被“封之於商十五邑”后,号称商鞅。由此推断,西周时商鞅的先祖可能受封于如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商君者,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对应图中的③,故选C;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A错误;鲁国是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B错误;宋国是微子启的封地,D错误。 2.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务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 通过大臣分权维护皇帝集权 B. 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 C. 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契合 D. 有利于减少国家决策的失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朝议制度不但是三公九卿,没有行政职务的博士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具有集思广益的功效,从而减少了国家决策的失误,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分权,A错误;材料是朝议的发言权问题,而不是推行政务,B错误;在封建君主制度下,不存在民主协商, C错误。 3.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 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 肯定了汉初分封同姓诸侯 C. 肯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D. 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郡与诸侯国交叉存在),说明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由“强本干,弱枝叶之势”(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地方削弱)可以看出已经实施了“推恩令”;“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等级分明、事情有条不紊)说明司马迁对“推恩令”是持肯定态度的,C正确;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与材料中司马迁的主张相反,A错误;材料中肯定的是推恩令,否定了汉初分封同姓诸侯,也没有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B项和D项错误。 4.唐初,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唐高宗永淳年间,中书令裴炎“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这一过程说明 A. 三省六部制度彻底终结 B. 三省分权提高办事效率 C. 三省办事机构名称未变 D. 三省职能渐趋混同合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逐步发生演变,政事堂由门下省到中书省办公,,最后政事堂被改为中书门下,说明三省职能逐渐走向了合一,故选D;材料只是反映三省职能合一,没有体现三省六部制的终结,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提高办事效率,B错误;据材料可知三省办事机构名称发生变化,C错误。 5.察举制和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两种重要的选官制度。从察举制到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制度的逐步进步和自我完善。关于二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选拔人才范围都不同程度扩大 B. 二者选拔人才的程序没有变化 C. 二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完全一致 D. 二者之间不存在渐进发展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三个阶段。察举制相对于世官制,不在局限贵族子弟,科举制相对于察举制来讲不再仅仅局限考查道德学问,选拔人才的范围都不同程度的扩大了,故选A;察举制是由官吏举荐,科举制是考试选拔,程序不同,标准不同,BC 错误;察举制和科举制存在渐进发展的关系,D 错误。 6.仔细观察如图,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朝在①处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 隋朝在②处创立科举制度 C. 清朝在③处设置军机处 D. 元朝在④处设置理藩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清朝的都城是京师,就是今天的北京,在这里设置军机处对应图中的③,故选C;宋朝的都城是河南开封,对应②,A错误;隋朝首都是长安,今天的陕西西安,对应①,B错误;元朝的首都是大都即今天的北京,④是杭州,D错误。 7.《南京条约》第十二条规定:“……定海县之舟山海岛、厦门厅之古浪屿小岛,仍归英兵暂为驻守;迨及所议洋银全数交清,而前议各海口均已开辟俾英人通商后,即将驻守二处军士退出,不复占据。”后来在《英军退还舟山条约》中又规定:英国退还舟山后“大清皇帝永不以舟山等岛给与他国”。从中可以得出 A. 英国对舟山及鼓浪屿两地有觊觎之心 B. 英军可在舟山群岛和古浪屿两地永驻 C. 清政府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 D. 该条约标志着闭关政策开始走向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退还舟山后‘大清皇帝永不以舟山等岛给与他国’”可知英国政府强制要求清政府不准许将两个岛屿给其他国家,目的就是想占有这两个岛屿,故选A;英国占据两岛的借口是中国赔款没有交清,并不是可以永驻,B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8.1860年英法攻入北京前,清政府与联军谈判期间扣留了对方39名人质,将大部分英法侨民关押在圆明园,并导致20人惨死。事发后,额尔金下令火烧圆明园,其秘书也说道:“圆明园是清帝的一个统治中枢,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北京城内的清宫。焚毁圆明园,对于清帝的骄倨和情感两方面,准定是一个大打击”。通过这段材料可知,联军火烧圆明园 A. 主要为了打击清政府的无理愚昧 B. 属于蓄谋已久的强盗行为 C. 实属两国于无奈之举动 D. 暴露了列强侵略与掠夺的本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侵略者认为焚毁圆明园的主要目的是想从思想上打击清政府,让清政府彻底屈服,满足其侵略要求,从而暴露了列强侵略与掠夺的本质,故选D;A与材料不符合,排除;B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9.观察中日两国海军机构示意图,结合所学,对此如图解释最合理的一项是 A. 清政府军事实力强大,有条件和日军一战 B. 日本军事实力强大,甚至远远超过清政府 C. 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必然会走向失败 D. 机构多元体制落后是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中国的舰队由各自不同的领导机构,显现出中国海军机构体制的多元化,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具有浓厚的私属性和派系特征,从而影响军队的战斗力,而日本用海军省统一指挥联合舰队,战斗力提高。故选D;AB 在示意图中无法体现,排除;C只是结果,没有说明原因,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需要掌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解体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与分析。 10.洪仁玕《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 A. 想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 继承发展了圣库制度 C. 准备同西方合作交流 D. 主张打击富商巨贾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看出洪仁玕主张兴办银行,也主张搞雇佣劳动,实际上也就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故选A;圣库制度是平均主义思想,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私有制相背离,B错误;材料是学习西方不是与西方合作,C错误;材料是扶植资本主义经济,不是打击富人,D错误。 11.剪辫运动自清军入关以来与政治运动密切相关。其中《阿Q正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但未庄也不能说是无改革。几天之后,将辫子盘在顶上的逐渐增加起来了。”从史学角度来看,下列选项对上述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材料中“革命党进城”事件指的是辛亥革命 B. 民众对革命缺乏认识,认为革命就是剪辫子 C. 民众对革命表示怀疑,不相信革命能成功 D. 此次革命在中国农村掀起了一股剪辫风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为辛亥革命,从“将辫子盘在顶上的逐渐增加起来了”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由于没有发动农民,在农村并没有掀起了一股剪辫风潮,故D符合题意,答案为D;ABC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不符合题意,排除。 12.如图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某一战役的示意图,该战役 A.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把中国的抗日战争带入了相持阶段 C. 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 表明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图上可以看出是抗日战争中的太原会战,其中的平型关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选C;A是发生在上海附近的淞沪会战,不符图示,排除;B是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不符图示,排除;单从这个战役,不能表明正面战场是抗日主战场,D错误。 13.《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五四运动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单靠少数先进分子的主观意愿和决心就能够发动起来的”。从唯物史观分析五四运动的爆发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五四运动的爆发具有不可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B. 国内社会主要矛盾错综变化导致运动的爆发 C. 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D.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以往的救亡图存运动无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五四运动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单靠少数先进分子的主观意愿和决心就能够发动起来的”并结合民众救亡民族意识的觉醒,可知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以往的救亡图存的运动有关,D符合题意,答案为D;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4.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罗明纳兹起草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文中强调:“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是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从中可以得出 A. 当时党中央内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城市中心论 B. 当时中共中央完全否定了农民运动的作用 C. 当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全体决定转移工作重心 D. 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着普遍的保守主义错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一文强调城市暴动的重要性,仍然照搬苏联的城市中心论,故选A;材料强调工人暴动重要性,但是没有完全否定农民运动,B错误;从材料看C表述错误。1927年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但是仍然有些人存在“城市道路”的激进思想,不是保守主义,D 错误。 15.“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该“宪法” A. 是一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纲领性文件 B.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可知是1954年宪法,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选B;A是1949年《共同纲领》,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排除;C是1982年宪法。排除;D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内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1954年宪法,要求学生结合1954年宪法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16.如图为1950—2013年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图,下面对促进五十年代出现建交高潮的重要因素包括 A. 美国在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 B 中美外交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一边倒”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行 D. 美苏在世界范围进行冷战的有利时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五十年代”,联系所学可知此时期中国实行的“一边倒”政策,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成为五十年代建交的重要因素,故选C;AB是20世纪70年代,排除;冷战的对象也包括中国,D不符合题意,错误。 【点睛】要求熟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50年代的一个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次会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17.某学者指出: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梭伦改革摧毁“权威的根基”的主要措施是 A. 以财产多寡作为政治权利分配的标准 B. 公民大会成为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C. 颁布“解负令”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度 D. 公民大会向所有公民开放并抽签产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权威的根基”指的是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按照财产等级制来划分权力,打破了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故选A;公民大会是面对所有公民,不符合题意,B错误;C 是针对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人,不符合题意,排除;公民大会不需要抽签产生,D错误。 18.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罗马人的法律”后得出的结论,结合所学,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早期成文法中的部分内容沿袭了习惯法 B. 公民法和万民法都以成文法的形式呈现 C. 《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又是公民法 D. 自然法思想就蕴含在古罗马的法律之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罗马法。包括习惯法、《十二铜表法》等,习惯法不是成文法,B符合题意,故选B;ACD的表述与史实一致,不符合题意,排除。 19.英国议会关于是否通过发动鸦片战争提案的争论首先于1840年在下院展开。最终,执政党以271票对262票通过了发动战争的决议。事实上,维多利亚女王早在同年1月就在议会发表了措辞强硬的演讲,声称对事件“极其关注”“并将继续注意”,甚至还要求首相必须明确禀报她要处理事务的实情,并且在她做出决定后不得随意更改,否则便是不忠。由此可知,此时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A. 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的下院 B. 英国的两党制度还未基本形成 C. 国王在政治上没有一点影响力 D. 英国的内阁对国王或女王负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议会下院通过投票决定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表明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的下院,故选A;19世纪30年代英国两党制形成,B错误;C说法绝对化,排除;内阁对议会负责,D错误。 20.学者易中天说,实际上,历史的进步往往因为妥协……其实妥协是一种政治美德。下列史实能够诠释上述观点的是 ①扶清灭洋 ②清帝退位 ③英国光荣革命 ④美国1787年宪法 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不存在“妥协”;②清帝退位是袁世凯的逼迫,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体现了“妥协”;③英国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是一种“妥协”;④美国1787年宪法中有中央与地方、南方与北方和大州与小州之间矛盾的调和,是一种“妥协”; 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妥协”的产物。通过以上分析可知②③④⑤正确,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1.巴黎公社委员中许多人是社会主义者,努力维护工人的权益。为此,公社恢复了一些被业主抛弃的工厂的生产,交工人合作社管理。由此可见,巴黎公社 A. 保留了部分资本主义私有制成分 B. 体现出工人是巴黎公社的阶级基础 C. 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D. 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努力维护工人的权益”“交工人合作社管理”可知工人是巴黎公社的阶级基础,是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选B;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是俄国工农苏维埃。C错误;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的是十月革命,D错误。 22.有学者指出,1917年革命表明,如果国内存在尖锐的社会问题,不应一味寻求妥协,否则更激进的力量将会采取外科的方法进行治疗。材料中“外科的方法”是指 A.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 《四月提纲》指明革命方向 C. “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D. 颁布《和平法令》结束对外战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17年”“一味寻求妥协”是指二月革命后建立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更激进的力量”采取的“外科的手法”指的是使用暴力革命,即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故选C;当时沙皇专制不存在妥协,A错误;《四月提纲》是和平方式,不是“外科方法”,B错误;结束对外战争的是《布列斯特和约》,D错误。 23. 在二战后国际关系史上,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即中国美国苏联战略三角关系。整个70年代中,美国对中苏先后实施“一压一和”、“双和”与“和中抗苏”战略,三国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并且影响了彼此的内政外交。其中,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出台“双和”战略的主要原因有 ①“苏攻美守”的政治格局对美国十分不利 ②中国政府达成由革命外交转向发展外交的共识 ③中苏关系恶化为美国实施“双和”提供契机 ④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国际关系发生巨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双和”就是美国与中国和苏联都采取“和”的政策,时间是“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合,错误;①③④都符合“双和”战略的主要原因,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十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材料主要是在说明 A. 发展中国家走上联合的道路 B. 社会主义力量的崛起与壮大 C.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D. 美苏两极格局已经完全解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战后头几十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可知20世纪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并且不断加强,故选C;A是1961年的不结盟运动,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不符,排除;“新的力量”包括欧共体、日本、中国和不结盟运动,B不符合题意,排除;1991年两极格局解体,不符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D错误。 第Ⅱ卷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都是关系着国家稳定、兴衰的重要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 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及众议员,各州州议会议员,合众国政府及各州政府之一切行政及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第十条 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条 和第十四条 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材料四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1957年周恩来关于民族问题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行省制度的基本特征,指出郡县制和行省制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史实简要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我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所采取的策略与依据。 【答案】 (1)特征: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行省在自己的辖区内有较大的统治权,但是受中央节制;行省区划注重犬牙交错、以北制南,防止地方割据称雄。 关系: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或联邦政府集权和各州自治相结合,中央集权下各州仍保留部分权利);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3)策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据: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新中国建立的国情,有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 【详解】(1)特征:据材料二“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得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制度;根据材料二“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得出行省较过去郡县制之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已经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但仍要受制于中央;根据材料一的图三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区划注重犬牙交错、以北制南,防止地方割据称雄。关系:根据所学可知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2)关系:据材料三“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从“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之。”可以看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分权,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 (3)策略:根据所学可知我国解决民族问题上采取的措施是民族区域自治。依据:根据材料四“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各民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新中国建立的国情,有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反映。 材料一 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了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镜子》 材料二 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说:“英美模式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改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艾伦布林克利在《美国史》中说:“政府‘联邦’结构和‘平衡制约’制度的设置是为了使国家不致出现美国人所谓来源于英格兰的那种专制。该制度同样也使政府可以避免另一种同样有害的专制,即人民专制。自耕农对‘民众暴乱’‘过度民主’的恐惧不亚于对单一暴君的恐惧。因此新国家政府的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对隔离。” 材料三 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社会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我国政党制度的巨大优势就在这里,同国外一党制和多党制的根本区别也就在这里。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作者对古代中国君主政体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政治相关史实对其进行举例说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要说明英、美在制度设计上是如何分权制衡防范专制集权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独特优势。 【答案】(1)观点:明清之前,君权受到限制;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突出。 说明:明清之前,朝议制度对皇权的制约、相权对君权的制约、宋代士大夫阶层对皇权的制约、中国古代谏诤制度对皇权的制约等等;明清时期,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度达到顶峰。 (2)英国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内阁掌握行政权,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两党轮流执政,反对党制衡执政党。 美国实行共和制,国会、总统与联邦法院拥有的权力相互独立;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 (3)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亲密合作,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有利于社会稳定。 【解析】 【详解】(1)观点:根据材料一“至少除了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是明清之前,君权受到限制,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突出。时期的君主专制突出。说明:明清之前:结合所学可以从政治制度上从朝议制度、君权与相权的牵制去分析,还有谏诤制度等。明清时期,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度达到顶峰。 (2)英国:根据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结合所学可以从英国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内阁掌握行政权,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两党轮流执政,反对党制衡执政党等方面分析。美国:根据材料“新国家政府的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对隔离”结合所学可从美国实行共和制,国会、总统与联邦法院拥有的权力相互独立;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分析回答。 (3)根据材料列举西方多党和一党的弊端,联系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点,可以从互相监督,合作,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社会稳定等方面分析。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 ——《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 材料二 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清末“外务部”的产生,既顺应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需要,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与独立形态提供了重要工具;民国北京政府外交部的成立,从形式上改变了国家外交机构,满足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抗战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优化结构布局,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摘编自《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材料三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四 “变”与“不变”是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 ——张清敏《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外交所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三个周期的起点,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外部因素有什么不同。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进行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策略特点。 【答案】(1)变化:从宗藩制度向近代外交制度转型;外事机构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闭关锁国到开放。 (2)1919年,一战结束后,中国属于战胜国,在外交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苏争霸,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中国外交处境艰难;1979年,中美建交,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中国迎来了有利的外交发展时机。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坚定性;通过外交转型保护国家利益;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战略。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结合所学可知由过去的朝贡,宗藩制度向近代外交转型;根据材料二“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可知外事机构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闭关锁国到开放。 (2)根据题干要求写出影响1919年、1949年、1979年的外交因素,联系所学将这三个时期当时的国内、国际背景分析出即可。 (3)根据材料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可以总结从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坚定性;通过外交转型保护国家利益;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战略进行总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