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重庆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上)半期考试高2021届思想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这说明哲学智慧 A. 产生于寓言故事 B. 源于古代文献的流传 C. 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D. 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答案】D 【解析】 “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这些成语故事表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是错误的,排除。 2. 高中学生要学会在紧张学习中寻找快乐,在挫折中体会经验,在细节中感知方向,在进步中品味幸福……紧张学习需要哲学指引,因为 A. 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与精神动力 C. 哲学是指引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 D. 哲学指导我们的生活并提供具体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A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B错误,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正确,紧张学习需要哲学指引,这是因为哲学是指引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 D错误,哲学为人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能提供具体方法。 故选C。 3.“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A.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 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D. 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A: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说法错误。 B:材料体现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不能体现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 C:材料主要启示我们具体科学研究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C符合题意。 D:“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说法过于绝对,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 (1)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区别: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牛顿力学相适应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这说明 A.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 具体科学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 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牛顿力学相适应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体现了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所以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项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哲学的概念,体现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B项不合题意;材料观点体现了具体科学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没有体现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或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①理在事先——断章取义 ②形存神存——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刻舟求剑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理在事先”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断章取义”则属于形而上学。①选项排除。“形存神存”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心外无物”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②符合题意入选。“掩耳盗铃”属于唯心主义,“削足适履”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③。“沧海桑田”属于辩证法,“刻舟求剑”属于形而上学,故④入选。选D。 6.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辩和形神之辩,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辩和心物之辩。这些辩论都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这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 A.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B. 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C. 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D. 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唯一问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先秦两汉到宋元明清的哲学之辩, 都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这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C项符合题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其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AB项均不能完整地表明材料的主要意思;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既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又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2)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方向和路线。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它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派别的基本标准。 (4)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正确认识,是人类实践取得成功的思想保证。 7.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主观唯心)。”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①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②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③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④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孟子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②③:“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①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例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8.“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B:“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少年时光怎能长久呢,即便是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有变为农田的那一刻,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望梅止渴;心灵手巧”体现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即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选项的顺序正确。 ACD:选项ACD均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B。 9.马克思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①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是实践的理论,指引人民在实践中了形成了终极认识 ③源于理论研究,完成了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理论创新 ④是人民的理论,首创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两个世纪过去了,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首创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①④符合题意。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没有终极真理,②说法错误。 ③: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10.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涉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姿多彩。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①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和被动的反映 ②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③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反映 ④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反映物质,同时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而不是现实的模仿和被动的反映,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但不是正确反映,而是错误反映,①③选项观点错误,故排除。故本题选A。 11.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据此推断出: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是因为社会生活发生了改变,因此题肢①观点错误,不选,由此可以判断题肢④符合题意,应选;中国旧体诗的内容来自于客观生活,没有被反映者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识的内容,所以选项②正确;物质决定意识,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意识内容,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才会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题肢③说法错误,不选。故本题答案为B。 12.国际千克原器服役130年来,它的质量与各国保存的质量基准、国际计盘局官方作证基准的一致性出现了约50微克的偏差。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国际千克原器”将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取代它的则是符号为h的普朗克常数。这体现了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的属性因时间推移而不可捉摸 ③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平衡与静止的破坏不利于事物的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使用长达130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因质量基准偏差退出历史舞台,取代它的则是符号为h的普朗克常数。这体现了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①③符合题意;事物的属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因时间推移而不可捉摸,②说法错误;并非所有平衡与静止的破坏都不利于事物的发展,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13.陆游在封建统治阶级向外来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爱国抱负得不到施展的背景下,在《卜算子·咏梅》中哀叹残雪中凋零的梅花,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毛泽东在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中苏论战的情况下,在《卜算子·咏梅》中赞叹冰雪中怒放的梅花,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可见 ①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的意识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②诗人审美情趣的差别受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③理想抱负和人生态度影响人们对客观事实的认识 ④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认识的主体差异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相关知识。同样是写梅,由于陆游与毛泽东所面临的境遇不同,其笔下的梅花也就完全不同。这表明诗人审美情趣的差别受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理想抱负和人生态度影响人们对客观事实的认识,②③正确;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①说法错误,排除;不同的主体对同一客观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反映,但不意味着一定是正确与错误的差别,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以及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面对许多世界级难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勇于挑战、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获得1000多项专利,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大桥的建设 ①展现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 ②彰显了建设者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③佐证了主观能动性能够突破条件的限制 ④说明了技术创新是社会变革发展的先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建设中造桥、填海、造人工岛、挖隧道……克服了土质、天气、生态等各种难题,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了 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够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4. A 15.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背景,从文化生活和哲学角度设置问题,考查民族精神和联系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14题详解】 ①②:面对许多世界级难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勇于挑战、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获得1000多项专利,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彰显了建设者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①②正确。 ③: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够突破条件的限制,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条件,③错误。 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题详解】 ①③: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在建设中造桥、填海、造人工岛、挖隧道克服了土质,天气生态等各种难题,表明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①③符合题意。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②说法错误。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能够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16.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挥香港一深圳、广州一佛山、澳门一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这一规划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合理利用部分之间的联系,推动整体发展 ②强化各部分的作用,用关键部分的发展统率整体 ③重视外部联系,发挥其对事物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④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素材,着重考查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解读国家政策的能力。“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提升整体实力”正是在利用部分之间的联系,优化系统内部结构,从而推动整体发展,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①④是正确的。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②颠倒了整体与部分的地位与作用;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事物内部联系,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17.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提取了一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的部分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若干个“摘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克隆出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成功突破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的世界难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克隆猴的成功源自科研人员对基因遗传规律认识的深化 ②猕猴的体细胞和卵细胞是科研人员克隆成功的物质基础 ③克隆猴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一种物质形态 ④猕猴胎儿的基因和克隆猴都是人类意识能动活动的产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克隆猴的成功源自实践,而不是认识的深化; ②③符合题意,“提取了一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的部分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若干个‘摘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克隆出两只克隆猴”表明猕猴的体细胞和卵细胞是科研人员克隆成功的物质基础,也说明克隆猴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一种物质形态; ④说法错误,猕猴胎儿的基因和克隆猴都是实践活动的产物。 故选C。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18.规划建设川藏铁路,要把握好科学规划、技术支撑、保护生态、安全可靠的总体思路,加强统一领导,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建设运营资金保障,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规划建设。实现上述要求需要 ①保护生态,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认识到科学规划在建设中起指导性作用 ③重视精神力量,突破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④科学规划,把规划作为工作的检验标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规划建设需要保护生态,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认识到科学规划在建设中起指导性作用,①②正确。 ③:人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说突破主客观条件的限制,③错误。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能否推动实践发展是工作的检验标准,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9.从“载人航天,北斗织网到“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航天步稳健不断延伸中国人问天的“诗和远方”。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该论断肯定了 ①设想的提出是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的体现 ②意识反映现实并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③大胆设想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活动 ④人类能认识事物本质和能动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该论断肯定了设想的提出是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的体现,人类能认识事物本质和能动改造世界,①④符合题意。 ②:正确意识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②表述错误。 ③: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活动,大胆设想并不是实践活动,③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0.201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出重大判断: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关于中国经济,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重大判断表明: ①依据客观实际的重大判断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科学论断可以成为行动的动力 ③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做出正确判断的根本立足点 ④对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离不开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①说法错误,依据客观实际的重大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只有正确的判断才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②说法错误,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科学论断有利于更好的指导行动,但不是行动的动力,行动代表实践,判断代表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符合题意,“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做出重大判断”表明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做出正确判断的根本立足点;④符合题意,“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表明对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离不开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故选D。 21.苏州拙政园中亘积水,浚治成池,弥漫处“望着湖泊”。园多隙地,缀为花圃、竹丛、果园。堂、楼、亭、轩等建筑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形成一个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可见,“胜甲吴下”的拙政园: ①体现了创作者崇尚自然,顺势而为的设计智慧 ②突出了统筹考虑,注重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理念 ③借鉴了其他园林鲜明的特色,凸显中华园林的共性之美 ④实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动静结合彰显自然之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系统优化。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苏州园林的设计是根据园内的自然状况,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入选。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中苏州园林的设计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说明苏州园林突出了统筹考虑,注重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理念,入选。③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事例并没有涉及苏州园林借鉴其他园林的特色,排除。④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强调苏州园林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并没有涉及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排除。故本题选A。 22.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意识的反作用 B.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前进性与曲折性 C.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规律) D.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体现规律客观性。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意识的反作用,而不是规律的客观性,A不符合题意。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体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也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B不符合题意。 C: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体现规律客观性,C符合题意。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体现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转化,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 (3)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希望文艺界和社科界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的依据在于 ①中国理论可以捕捉中国实践的特殊性 ②中国实践是为了构建科学的中国理论 ③中国理论是在中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 ④社会实践是获取科学理论的唯一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文艺界和社科界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这是因为中国理论是在中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可以捕捉中国实践的特殊性,①③正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强调认识是实践的目的,说法错误,排除;人们可通过实践来获得认识,也可通过学习来获得认识,④中的“唯一途径”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24.《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述回答的合理性在于 ①真理在不同主体的讨论中被发现 ②每一个认识主体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③真理并不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④听取不同主体的认识有利于发现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一个认识主体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广泛听取多个认识主体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克服单个认识的局限性,从而获得正确认识,或者使认识更接近于真理,②④符合题意。 ①:真理在实践中被发现,①说法错误。 ③:材料强调的是看问题要全面,要听取不同意见,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影响认识的因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反映。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①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受到客观事物本身、实践水平能力的制约。最根本的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②受主观因素的制约,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都会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 25.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建立适合各阶段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构建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的哲学依据有 ①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获取比书本知识更可靠的直接经验 ②研学旅行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验证知识 ③把兴趣爱好作为活动的出发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④研学旅行作为直接现实性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正确认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直接经验不一定比书本知识更可靠,①说法错误。 ②④:因为研学旅行作为直接现实性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正确认识,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验证知识,因此要构建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②④符合题意。 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兴趣爱好出发,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实践的含义和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的含义和特征 直接现实性:实践能够把人们观念中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认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从其根源来看,都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促进人们认识的发展,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创造了越来越先进的认识工具,这些认识工具也会延伸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进步;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满足客观、物质性的要求,能够成为检验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一切认识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改造世界,为了服务于实践。 26.2019年1月3日,携带多台国际合作载荷和月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肯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的神秘面纱。这佐证了 ①探索真理的过程是用新认识否定用认识的过程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的特点 ③科学实践要以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 ④科学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人们认识的丰富和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携带多台国际合作载荷和月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这佐证了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人们认识的丰富和发展,②④适合题意;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①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要以实践为依据,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27.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的一种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由全球200多位科学家共同合作,通过全球8个射电望远镜勾勒出的人类首张黑洞图像于2019年4月10日发布,黑洞终于得到影像印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真理是客观的,黑洞理论未经实践检验便不具有真理性 ②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科学家能够认识黑洞的前提 ③新的认识工具有助于揭开黑洞的真面目,推动认识发展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对黑洞的认识是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全球200多位科学家共同合作,通过全球8个射电望远镜勾勒出的人类首张黑洞图像于2019年4月10日发布,黑洞终于得到影像印证。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是科学家能够认识黑洞的前提和基础,而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科学家能够认识黑洞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新的认识工具有助于揭开黑洞的真面目,推动认识发展,②③项符合题意;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需要得到实践的验证,不代表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便不具有真理性,①项说法错误;认识具有上升性,对黑洞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而不是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④项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28.某地在实践中对“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二者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进一步证实了( )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于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真理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实践中对“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二者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这一认识过程进一步证实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认识具有反复性,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①②项符合题意;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③项说法错误;认识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④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点睛】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4)(方法论要求:)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9.古人弹琴读书、弈棋饮茶时,常燃一炷好香,借以清心醒神。研究表明,中药薰香利用纯天然药物的芳香气味,经由人的嗅觉器官或皮肤吸收,通过神经和循环系统产生作用,可以使人身体与心灵达到平衡,对疾病防治具有一定效果。中药熏香的使用表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赋予事物新的属性 ②事物固有属性是人能加以利用的物质基础 ③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发现事物真正的价值 ④人的意识活动与人体生理活动是相互制约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事物的属性具有客观性,人们并不能根据自身需要赋予事物新的属性,①错误。 ②④:研究表明,中药薰香利用纯天然药物的芳香气味,经由人的嗅觉器官或皮肤吸收,通过神经和循环系统产生作用,可以使人身体与心灵达到平衡,对疾病防治具有一定效果。中药熏香的使用表明事物固有属性是其价值形成的客观基础;人的意识活动与人体生理活动是相互制约的,②④正确。 ③:人们可以通过间接经验发现事物真正的价值,并不一定自己亲身实践,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价值和价值观;意识的能动作用 1、价值和价值观: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的内涵: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4)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的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正确意识指导下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指导下,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0.习近平同志曾以“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对领导干部为政之道提出峻切的警思。下列名言和题中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B.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武) C.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 D.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答案】D 【解析】 【详解】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A体现了正确意识的作用,不合题意;B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合题意;C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不合题意;D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满分为40分) 31.《开学第一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面对中国中小学生的电视节目,2019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讲述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让广大青少年接受一次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白公馆监狱脱险的幸存志士郭德贤老人回忆当时狱中绣红旗的故事,激励同学们信仰永不褪色,爱党爱国,树立远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代珠穆朗玛峰攀登者们以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创造奇迹,将五星红旗插上珠峰之颠,激励同学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砥砺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攀登。海口舰“身披”五星红旗为人类和平与美好生活护航深蓝,激励同学们自强不息,好好学习,守护共同家园,让五星红旗成为和平与美好的象征。嫦娥团队进行了上百次试验终于把五星红旗带上月球背面,激励同学们不负青春韶华,勇于开拓创新,练就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把梦想化作现实。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杜岚老校长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爱国课一上就是70年,激励同学们热爱伟大祖国,培育高尚思想情操,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开学第一课》栏目组确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由。 (2)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请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确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进行爱回主义教育有利于通过故事的讲述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力量;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确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激励人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砥奋斗,催人向上,使人奋发。 (2)答案示例:开展家国情怀的主题班会;学习爱国人士先进事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开学第一课》”为背景,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意识能动作用和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1)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开学第一课》栏目组确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由。知识范围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解答时由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话题为切入点,联系课本知识进行原因分析。 依据材料“2019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讲述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让广大青少年接受一次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可知,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确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进行爱回主义教育有利于通过故事的讲述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依据材料“激励同学们不负青春韶华,勇于开拓创新,练就过硬本领,用实际行动把梦想化作现实”可知,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力量; 依据材料“激励同学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砥砺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攀登”可知,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确定“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激励人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砥砺奋斗,催人向上,使人奋发。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两条合理化建议。答题范围不明确,很多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认真审题,紧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一主题,提出合适的建议就可。例如:开展家国情怀的主题班会;学习爱国人士先进事迹等。 【点睛】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2.“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来参与经营。”这是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写给李达的一封信。李达是中共一大代表,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毛泽东打算邀请李达到解放区来,又怕信件会被拦截,于是便使用了暗语。如果把中国共产党比作一家公司,它的“业绩”如何呢?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1921年,十多名成员在上海正式建立创业团队——中国共产党。自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家千疮百孔、民生困苦、百废待兴的状况,毛泽东用“万里长征第一步”来形容当时的困难和挑战,他把进入北平城称作“进京赶考”。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断定中国共产党不可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人民还要向他们乞讨才能活下去。然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如今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近九千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为这份“业绩报表”,中国共产党被网民亲切地称为“中国史上最牛创业团队”。 (1)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成绩究竟如何,材料中帝国主义预言家和中国网民的观点截然不同。请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角度进行评析。 (2)请跟帖网民留言,为“中国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点赞。(要求:从方法论角度撰写两条跟帖,每条不超过20字。) 【答案】(1)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帝国主义预言家和中国网民都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是真理。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的实践才能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③毛泽东的“进京赶考”成绩究竟如何,通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这份“业绩报表"等,都证明帝国主义预言家们断定中国共产党不可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人民还要向他们乞讨才能活下去的观点是错误的,同时证明中国网民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史上最牛创业团队”是正确的。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中国梦,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史上最牛创业团队”为背景,从哲学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1)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答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知识限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结合材料评析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断定“中国共产党不可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人民还要向他们乞讨才能活下去”及网民亲切地称为中国“史上最牛创业团队”这两个观点谁正确。解题时要运用指定原理对题目中的观点进行分别评析并总结。 帝国主义预言家和中国网民都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是真理,因此评价标准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且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只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依据材料“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可知,帝国主义预言家们断定中国共产党不可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中国人民还要向他们乞讨才能活下去的观点是错误的,同时证明中国网民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史上最牛创业团队”是正确的。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请跟帖网民留言,为“中国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点赞。此题只要能根据题目指向的对象、先进事迹进行点赞,说法有道理的均可,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中国梦,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等。 3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坚决反对孤立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刻阐述,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体现了中国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崇高目标,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②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将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坚持世界与中国的统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正确把握国际形势;发挥中国的作用,用中国的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③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到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在不断变化,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坚定信心,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满信心,又要做好思想准备,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若学生用联系观、发展观的其他知识作答,可酌情赋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背景,从哲学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并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限定为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解题时要运用指定知识点联系材料解答,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依据材料“习近平同志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体现了中国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崇高目标,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可知,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将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坚持世界与中国的统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正确把握国际形势;发挥中国的作用,用中国的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依据材料“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坚决反对孤立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可知,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到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在不断变化,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坚定信心,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满信心,又要做好思想准备,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若学生用联系观、发展观的其他知识作答也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