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素质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有。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不求甚解。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 12 - 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表达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 B.作者认为,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C.“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否则就是罔顾事实。 D.在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灾难而创作的作品,会存在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B.“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C.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指明了发展之路,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D.第五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百姓利益,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怀和人性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B.艺术创作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本,书写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华”。 C.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抗疫文艺创作不应只停留在表象书写上,更应进行深度思考,创作出优质作品。 D.灾难题材与其他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在抗疫创作中,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在轨测试,并与此前发射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 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后续将开展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划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 12 - 据介绍,2009年,经国家批准,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于2016年完成了试验系统建设,充分验证新一代导航信号体制后,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统三步实施组网。2017年11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了首次组网卫星发射任务。2018年3月底,建成了由8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由19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即将开通运行。2020年底前,将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服务全球能力。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1993年初,我国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指标,次年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北斗一号系统于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基于双星定位原理的区域有源卫星定位系统。 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北斗二号系统突破了区域混合导航星座构建、高精度时空基准建立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星载原子钟国产化,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在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中,中国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方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与国际先进卫星导航系统同台竞技,做到了“核心在手”,打破了美国GPS系统垄断局面,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摘编自张馨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 材料三: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5G、物联网等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据介绍,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北斗+5G有望在机场调度、机器人巡检、智能驾驶、物流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将形成一个个北斗+创新+北斗应用的新业态,这些都将成为北斗系统产业创新的核心原动力。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认为,到2020年,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将要全面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我国的北斗应用将迎来一个新时代,这也将促进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今,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到目前,北斗对产业的核心贡献率达80%,各类国产北斗终端产品应用规模累计超过每套8000万台,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目前的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每套7亿台。 (摘编自央视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市场价值》)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截至2018年11月,我国共发射43颗北斗导航卫星,其中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卫星19颗,这对 “一带一路”建设是好消息。 B.北斗导航系统1994年开始全面研制,北斗三号工程2009年正式启动,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球覆盖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因而在2012年底正式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影响着众多产业的发展,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12 - A.材料一既及时准确地报道了我国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这一重大事件,也介绍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发展的相关背景材料。 B.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每一步发展,都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C.材料三显示,我国北斗系统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应用越来越广泛,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将会在与国际先进卫星导航系统竞争中取胜。 D.北斗系统是一项国家工程,其发展依靠的是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北斗系统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力,已经且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6.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俄罗斯的卫星导航系统相比,起步较晚,现在却能与之同台竞技,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北斗系统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题。 我的第一个上级 马 烽 去年夏天,我被分配到县防汛指挥部工作,农建局田副局长是我们的领导。他走路总是低着头,背着手,慢慢地迈着八字步;讲话也是少气无力,好像什么事都不能使他激动。 我来的第九天夜里,山洪暴发了。接到电话,我一口气跑到农建局,撞开田副局长的房门:“老田,永安河发洪水!安乐庄决口了!”他一只手支起半个身子问道:“安乐庄什么地方决口了?”我说:“在汽车路东。”他听完,竟又躺下了,不紧不慢地说: “没甚要紧。”我又急又气:“你知道有多么大流量?一百多个!”“那更没办法!” “三岔河也发洪了!”小秦急慌跑进来。他的话音刚落,老田就像中了电似地“呼”一下坐了起来问道:“多大流量?”小秦说:“水漫到龙王庙背后了。”老田说:“那至少有九十个。” 他一面急忙穿衣服,一面说:“赶快通知海门村、田家庄,全体上堤。快!” 我跑回办公室刚把电话打完,老田就大踏步跑进来,抓起电话:“马上接杜村,上舍……听着,把三支渠的闸拔开一孔……什么?已经全拔开了?我就怕你们来这么一手,马上闸住两孔……”他放下这个耳机,马上又抓起另一个,详细地指示:要防守哪段河堤,开哪个支渠闸,闭哪个支渠闸……我忙把河流渠道图铺在他面前的桌子上。他根本没看一眼,继续讲他的。 老田打完电话,回头对我说:“咱俩到海门去,恐怕那里南堤要出问题。”在车上,我问他,两条河都发了洪水,安乐庄还决了口,一点都不着急;而三岔河只有九十多个流量,为什么就急成那个样子?他说:“永安河坡度大,洪水来源少。别看来势猛,顶多四个钟头水就退了;再说,汽车路东种的都是高秆作物,过一下水也淹不死。三岔河不一样,洪水来源多,同时愈往下游坡度愈小。你想想,水量大,泄洪慢,这不要命?” 下了车,他走得飞快,我气喘吁吁地跟着他奔跑。爬上南堤的时候,只见河里的水已经漫到平台上来了。走到了防汛指挥部。老田扫了一眼说:“怎么老姜头没来?”“刚才觉得不要紧,就没叫他。”老田生气地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马上把他请来。”不多一会,有人扶着个白胡子老汉进来了,是堵决口的行家老姜头。 过了一会儿,堤坝决口了。堤上灯火通明,人们奔跑着,喊叫着,来来往往运送沙袋。老姜头吆着号子,指挥人们打桩;老田领着一些人填沙袋。决口慢慢在缩小,夜里三点多钟,眼看很快就可合拢了,可这时水更猛更急。木桩刚打下去一半,就被冲走了。 老姜头哆嗦着爬上堤堰,气喘吁吁地对老田说:“堵不住啦!我是没有这个本事了!”老田对老姜头吼道:“非堵住不可!要真的决了口,南边这七个树,都得灌了老鼠窝!你再胡说八道惑乱人心,我先把你填到水里!” - 12 - 老田一面叫喊赶快往前运沙袋、木桩,一面转身向众人喊道:“会水的,跟着我来!”只听人群中说:“老田下水了!”“咱们还愣着干吗?”马上就有五六个壮小伙子跑到他身边,接着又跑出来个……老田领着头下水了,拉着长长的队伍往前走,湍急的河水冲得人们东倒西歪,人们仍然不顾一切地往前走。乡党委翟书记挽着一串人在对面下到河里,挣扎着往这边移动。老田和翟书记一次又一次想靠拢拉起手来,但一次又一次被巨浪打开了。堤上的人都急得要命,都替他们提心吊胆。 蹲在地上的老姜头,猛一下站了起来,向堤上的人喊道:“快!抬一根长电线杆来!”电线杆很快抬来了,老田和翟书记靠着电线杆,终于挽到一起了。水里的人也都一个个紧挨着,靠在了电线杆上。这时,堤上又有很多人呼喊着手挽着手下到水里。转眼间,决口上就排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结成了一条冲不断的堤。 大股的洪水终于被拦住了。可是风浪也更加凶猛起来,一个巨浪接着一个巨浪,照他们劈头盖顶反扑。当巨浪扑上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被吞没了;当巨浪退下去的时候,无数的头才又露出水面……岸上的人们继续打桩,填沙袋,决口逐渐在缩小,沙袋是逐渐在增高…… 黎明时候, 决口终于合拢了。人们欢呼起来,水里的人叫喊着爬上堤岸。大家七手八脚把老田拉上堤岸,他两条腿弯曲得像两张弓,鼻子里只有一点微弱的气息。老姜头含着两眶热泪,脱下自己的夹袄,轻轻地盖在老田身上。 过了半个多小时,老田渐渐缓过气来了,慢慢睁开眼看着老姜头说道:“大叔,我骂你了, 我……”老姜头哭着说:“孩子,别说这话,你骂得对……” 两个月之后,老田出院了,步子迈得更慢了,背更驼了。后来我才知道,他有关节炎,腿常年疼得要命。那还是1954年秋天,他淋着雨渡着水指挥各村防汛排涝,一连在水里泡了七天七夜,从此落下了这病。(选自《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田根本不看“我”铺在桌子上的河流渠道图,这一细节描写着重渲染了洪水来袭时的紧张气氛,突出了时间的紧迫、形势的危急。 B. 决堤时洪水滔天,人们奋力抢险,小说中这一场面描写一方面表现出险情的严重,另一方面显示了干部群众抗洪抢险的勇气和决心。 C. 小说结尾处的补叙部分回应了开篇田副局长走路慢、讲话“少气无力”的描写,交代了老田落下病痛的原因,使小说情节更加合理。 D. 小说的语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没甚要紧”“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灌了老鼠窝”等语句的使用通俗易懂而又精练质朴。 8. 小说从“我”的视角来塑造老田的形象,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6分) 9. 小说既刻画了老田这一典型形象,又塑造了抗洪民众的群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处理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壁字季章。父焘,典国史。壁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壁对。以父任入官,后登进士第。召试,为正字。宁宗即位,徙著作佐郎。时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壁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侂胄意不怿。壁度力不能回,乃入奏:“自秦桧首倡和议,使父兄百世之仇不复开于臣子之口。愚以为宜亟贬秦桧,示天下以仇耻必复之志,则君臣上下奋励振作,拯溃民于残虐,湔祖宗之宿愤。在今日举而措之,无难矣。”疏奏,秦桧坐追王爵。议者谓壁言虽公,特以迎合侂胄用兵之私而已。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丘崈以闻,壁贻崈 - 12 - 书,俾遣小使致书金帅求成。金帅报书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壁言:“事势未集,亦权宜就和。苟利社稷,固难执一。”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 后兵败侂胄被诛,御史叶时论壁反复诡谲,削三秩,谪居抚州。越四年,复除知遂宁府,未至,而溃兵张福入益昌,戕王人,至遂宁,壁传檄谕之,福等读檄泣下,约解甲降。会官军至挑贼,贼忿,尽燔其城。顾府治曰:“李公旦夕来居,此其勿毁。”壁驰书大将张威,使调兵士来战。威夜遣人叩门,言曰:“贼垒坚不可破,将选死士,梯而登,以火攻之。”壁曰:“审尔,必多杀士卒,盍先断贼汲路与粮道,使不得食,即自成禽矣。”以长围法授之,威用其谋,贼遂平。壁嘉定十五年六月卒,谥文懿。壁嗜学如饥渴,群经百氏搜抉靡遗,于典章制度尤综练。为文隽逸,所著有《雁湖集》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 (选自《宋史·李壁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 B. 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 C. 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 D. 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削三秩”指李壁被贬官三级。 B.传檄,指传布檄文。檄文指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C.谥文懿,谥号是古人对死去的地位高的人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文懿”是褒扬的谥号。 D.群经,指儒家经典;百氏,指诸子百家。群经百氏都是科举时代儒生应试考查的内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壁聪颖好学,著作颇丰。他年轻时每天诵读一万多字,所写的文章精深博大;求学如饥似渴,涉猎广泛,撰有多部著作。 B.李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他先是反对韩侂胄草率用兵,后因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局面,又建议贬斥秦桧以振奋人心。 C.李壁敢于担当,无辜被贬。他和韩侂胄共同执掌朝政,韩侂胄执意用兵,兵败被杀,御史叶时认为李壁反复无常,将他贬到抚州。 D.李壁精于谋略,平定贼兵。平定贼兵的过程中,他调兵遣将,反对火攻,建议采取断汲路与粮道的长围之法,最后贼兵被平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侂胄专国,建议恢复,用师意方锐,大臣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6分) (2)事势未集,亦权宜就和。苟利社稷,固难执一。(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梅花·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12 - A.诗人好不容易寻到数枝梅花,荒林、野径、苔、竹等烘托了梅的品性。 B.因为南雪易于融化而梅花不易凋落,诗人认为梅花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 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只是它以自我炫耀、自荐为耻,希望有人引荐。 D.诗人酒醉之后不愿睡到庭前梅树近旁,是怕污损阵风吹来落下的花瓣。 15.诗的颈联有何含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态度?(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句子是: , 。 (2)《锦瑟》一诗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的句子是 , 。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从《登鹳雀楼》这类耳熟能详的唐诗经典,到《乡愁》这样的现代佳作,经典诗词 。当下社会,经典诗词更需要赋予鲜活的新生命,让这些千百年的经典诗词随着优美旋律飞进每个人的心田,飞遍社会的角角落落,涵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当前,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例如,热播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就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气象万千的文学经典之门,让传统文化重新 出蓬勃生机。 文学经典必然含情、传情、怡情,它本就是“以情流传”的,无论时光过去多久,( )。它们早已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千年之后,依然让品读历史的人 。我们将传承诗词的经典精品献给人们,用经典诗词、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希望这些底蕴深厚、魅力无限的艺术经典能够持续 当代文化风尚。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沁人心腑 萌发 心悦诚服 引领 B. 感同身受 焕发 心悦诚服 指引 C. 感同身受 萌发 心驰神往 指引 D. 沁人心腑 焕发 心驰神往 引领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B. 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展现了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 C. 不仅体现了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转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D. 不仅是现代人对精神文化溯源寻根的渴求的体现,而且是全社会创造性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成果的展现。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其中蕴含着永恒不灭的真善美 B.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永恒不灭 C.真善美蕴含在其中,永恒不灭 D.真善美永恒不灭地蕴含在其中 - 12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每年暑期,总有许多3D电影刷爆朋友圈,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去电影院过“眼”瘾,感受身临其境的刺激。 ① 专家表示,三维立体图形可能会损害儿童尚在发育中的视觉系统,触发或加重儿童潜在的视力问题。如果儿童使用成人眼镜观看,因为镜片间距等问题,就更容易出现上述现象。专家建议, ② ;年龄稍大的儿童观影也应该控制时间,以40分钟左右为宜,必须使用符合自己尺寸的儿童3D眼镜。总之, ③ ,应该偶尔或者短时观看,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① ② ③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悉,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据了解,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以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象征着国际科学界的崇高荣誉。世界科学奖评选委员会对王中林的科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贡献,使人类从环境和生物系统中获取能量这一全新的技术成为现实,并认为这一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出名早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资源,易于取得更大的成功。 ②张国福原名张国富,是我国第一批特等战斗英雄。他复原后在家乡当了农民,改名为张国福,隐姓埋名四十多年,连他的妻子和子女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直到病重住院,他真实身份才被发现,住院第二年去世。 ③华为崛起,引起了美国的害怕,受到美国打压。但这却让全球人都知道了华为的强大。面对未来的发展,华为非常有信心。其强大的研发能力,让华为拥有了自己的技术,不再束缚于人。 ④江西九江一名15岁女孩为出名想当“网红”,受到并不了解的网友的怂恿,突然离家出走。多地民警接力找寻助其回家。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你对“成名观”的认识与思考的文章,并为《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栏目撰稿。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 12 - 一、(一)(每小题3分,共9分)1.D。A项,“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错误,不是因为文艺工作者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而是要想深化“抗疫文化”书写,作品本身需要具备中国美学精神。 B项,“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错误,原文第二段是说“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不是进行“抗疫文艺”创作,而是深化“抗疫文艺”书写。 C项,“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错,太过绝对。 2.B。“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错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段首,本段强调的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3.D。“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表述错误,以偏概全。 (二)(本题共3小题,12分)4.C(因果关系不存在) 5.C(“将会在与国际先进卫星导航系统竞争中取胜”错,无法从原文看出) 6.①国家重视、扶持,顶层筹划,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工程。②突破关键技术,不断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方案。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应用领域广泛。 (三)(本题共3小题,15分)7. A(“这一细节描写着重渲染了洪水来袭时的紧张气氛,突出了时间的紧迫、形势的危急”错。这一细节描写是为了突出老田非常熟悉县域内各河流渠道,根本不用看地图。) 8. ①作为抗洪事件的参与者,“我”见证了老田超强的治洪能力,使老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②作为故事的叙述者,“我”既参与了抗洪事件的始终,还从旁了解到老田在1954年防汛中受伤的情况,在小说结尾处补叙出来,使老田形象更加丰满感人;③作为老田的下级,“我”在最初认识老田时觉得他疲沓散漫,后来才发现实际上他精通业务、果敢有魄力,叙述上先抑后扬,使老田的形象更加鲜明高大。 9. ①既叙写了老田抗洪经验丰富,也写到了村民面对洪灾群策群力,点面结合,描绘了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场景,使小说的内容更丰富;②既刻画了老田等基层干部形象,又塑造老姜头等普通村民抗击洪灾的群像,两者互相烘托,充分展现了中国劳动者的整体形象;③既有基层于部身体力行,也有人民群众全员参与,反映了中国劳动者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二、(34分)(一)(本题共4小题,19分) 10.B(侂胄不听,用兵之意益急。 壁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壁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 11.D(“群经百氏都是科举时代儒生应试考查的内容”错) 12.C(“无辜被贬”不准确;“被御史叶时贬到抚州”错) 13.(1)当时韩侂胄把持国政,建议收复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有的大臣因为提出阻止发兵的意见违逆了韩侂胄获罪被贬,( “专”“恢复”“用师”“ 方锐”“ 忤”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现在的情势还没有安定成功,也可以权且变通前去议和。如果对国家有利,本来也难以采取一个策略。(“权宜”“苟”“ 执一”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李壁字 - 12 - 季章。父亲李焘,主修国史。李壁年轻时聪颖过人,每天诵读一万多字,写的文章精当广博。孝宗曾问李焘:“您的各个儿子中,谁可任用?”李焘回答说李壁可用。凭借父亲的职位从政做官。后来考中进士。被皇帝召试后,李壁担任正字之职。宁宗即位后,李壁改任著作佐郎。当时韩侂胄专权,建议收复失地,出兵的想法正急切。有的大臣因为提出阻止发兵的意见违逆了韩侂胄获罪被贬。李壁说:“进攻的关键,应该是慎重发兵并一定要达到目的,不要轻率出兵而随便停止。”韩侂胄心中不悦。李壁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挽回(出兵的局面),就上奏说:“自从秦桧首先提倡和议使得父兄百世的仇恨不再从臣子口中说出,臣认为应该立即贬斥秦桧,向天下表明报仇雪耻的志向,这样一来, 君臣上下奋发振作,从凶残暴虐的敌人手中拯救出离散的人民,洗去祖宗的长久怨愤。在今天提出并去施行这些,不难啊。”奏疏交上去,秦桧被判罪追削王爵。议论的人认为李壁的话虽然公道,只不过是用来迎合韩侂胄用兵的私意而已。金国派使臣来,暗中表示想议和的意愿。丘崈把这件事报告朝廷,李壁送给丘崈一封信,让他派侍役送信给金兵元帅讲和。金兵元帅回信称用兵的主要谋划者是韩侂胄,韩侂胄大怒,不再考虑议和。李壁说:“现在的情势还没有安定成功,也可以权且变通前去议和。如果对国家有利,本来也难以始终采取一个策略。”韩侂胄不听,出兵的想法更加急切。李壁正和韩侂胄共同执掌朝政,有人劝李壁赶快离开,不要和韩侂胄一起分担祸患,李壁说:“唉,国家困乏了,我离开了谁适合谋划这些?”后来因为兵败韩侂胄被诛杀,御史叶时认为李壁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李壁被降官三级,贬居抚州。过了四年,又被授任遂宁府知府,还没有到任,而溃散兵卒张福进入益昌,杀害朝廷命官,到达遂宁,李壁发布文书谕示他们,张福等人读檄文流下眼泪,约定解甲投降。恰好官军来到向贼兵挑战,贼兵愤怒,把全城都烧了,看着府衙说:“李公很快要来居住,这里不要烧毁。”李壁快马传信给大将张威,叫他调集士兵来会战。张威夜间派人敲门,告诉他说:“贼兵城垒坚固无法攻破,将要挑选敢死队,用云梯登城,用火攻城。”李壁说:“真是这样,必然大量损失士卒,为什么不先断绝贼兵汲水的通路和运粮的道路,让他们得不到食物,他们就会自动被擒了。”把长期围困的方法教给他,张威使用了他的计谋,贼兵于是被平定。李壁于嘉定十五年六月去世,谥号文懿。李壁爱好学习,如饥似渴,各家经典全都搜集,没有遗漏,对典章制度尤其进行综合研习。他写的文章俊逸不凡,著作有《雁湖集》 一百卷,《涓尘录》三卷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C(梅花不是不愿委身于东风”“希望有人引荐”错) 15.①梅树长在野桥旁,无人管领,任随明月做它的的主人;(2分)长在寒谷中,只要有根在,到了春天依然会抽枝吐蕊。(2分)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远离尘嚣、自由自在、清高疏放、执着坚贞、百折不回品性的由衷赞美。(2分) (三)(6分)16. (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20分)17.D(感同身受:内心感激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为代人向对方致谢。沁人心腑:形容优美的诗文、乐曲等打动人心,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心悦诚服: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心驰神往:形容心神向往或思慕之极。萌发:比喻事物发生。焕发:光彩四射或者振作。引领:引导、带领。指引:指点、引导。) 18.A(原文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当是“不仅体现了……而且展现了……”;或者“不仅是……的体现,而且是……的展现”;二是搭配不当,“蜕变古老中国智慧精髓”错误,应为“转化古老中国智慧精髓”) 19.B(从前文看,承接“文学经典”,从后文看,强调的重点是“真善美”) 20. ①那么儿童看3D电影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②年龄偏小的儿童(本身视力有问题的患儿)最好不要去看3D电影③3D电影对儿童弊大于利 21.关键信息:①2019年6月14日;②“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③ - 12 - 王中林成为首位获奖的华人科学家;④评委会对他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5分。语句通顺可得1分,超字扣1分,每写出一点得1分) 四、写作22.建议按照高考评分标准,以44分为基准分评阅! 审题分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有两个:一是要体现出对“成名观”的认识和思考,二是为《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栏目撰稿。这两个任务至关重要,第一个确定了写作的内容——“成名观”,第二个确定了写作的对象——青年。 这篇作文的材料有四个,第一个是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句话,“出名趁早”对于人生的成长自然有其好处;然而,“出名趁早”是不是急功近利?第二个材料是特等战斗英雄张国福的事迹,功成却不求成名,这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第三个材料是有关华为公司的材料。华为崛起,蜚声全球,名声的背后是实力的支撑。第四个材料是一名15岁少女的材料。她想成为“网红”,想成名,却没有硬核本领,在网友的怂恿下,剑走偏锋,选择了离家出走。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发现材料间的内在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围绕“出名”和“埋名”去谈,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围绕“出名方式”去谈。 佳作欣赏: 名声如磨剑,功到自然成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天资聪慧,五岁能诗,声震乡里,出名早不早?然而,最终“泯然众人矣”。在“伤仲永”的同时,我们青年人也应思考:我们到底该有怎样的成名观呢?一言以蔽之:“名声如磨剑,功到自然成。”(由材料一切入,提出话题“青年人应该有怎样的成名观”,然后提出“功到自然成”的中心论点。) 名扬天下,声震四海,是功成名就和光宗耀祖的象征,追求名声自是无可非议。司马光有“男儿努力平生志,肯使功名落草莱?”的心向,辛弃疾也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抱负,毛泽东年少时就有“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于他们而言,追求名声是不甘平庸、心向卓越的人生姿态,是积极进取的蓬勃精神的彰显。正基于此,他们都没有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是让自己的名字熠熠生辉,彪炳千秋。(提出第一个分论点——追求名声无可非议,并引用司马光、辛弃疾和毛泽东的诗词。) “出名要趁早”从一定的层面来讲,固然不错。出名早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资源,易于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对于人生的成长来说,的确大有裨益。不过这句话改成“出名要趁早努力”更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名声造就也非一夕之功。我们须知:名声如磨剑,功到自然成。青年人应胸怀凌云志,更应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练就一身硬核本领,久而久之自然会发出耀眼的光芒,那么名声的到来就如春起之苗,挡也挡不住。中国女排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上,力压群雄,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摘得桂冠,中国女排的赫赫声威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青年人不能总是幻想“一鸣惊人”的光芒万丈,而是应该践行“三年不鸣”的厚积薄发。未成名,不急名,青年需用“面壁十年图破壁”换得“苦心人,天不负”的愿景;已成名,不炫名,青年需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接续“素衣轻舟扬好帆”的征程。(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出名要趁早努力,名声造就非一朝一夕之功,并运用中国女排这一热点素材。) 名声和本领如影随形,名声是本领的扩音器,本领是名声的千斤顶。华为的崛起绝不是偶然,面对美国的“风吹浪打”,华为自是“闲庭信步”,强大的研发能力让其拥有了自己的“独家秘笈”,不再束缚于人,华为的自信源自华为的实力。脱离了“本领”的名声是站不住脚的,更无法持久。“网红”凭借炒作、点击量,可以“红极一时”,但绝对不会红极一世。江西九江一名15岁的小女孩想当“网红”,在别人的怂恿下离家出走,更是为了成名不择手段,这种毫无大脑的成名,只是徒增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提出第三个分论点:名声和本领如影随形,名声要靠本领来支撑。运用华为和小女孩的素材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 12 - 其实,一味的追求成名,势必为声名所累。名缰利锁,将会桎梏青年的人生。甚或有些人为了一些“蜗角虚名”而心生嫉妒,让嫉妒的火焰焚烧了自己,于是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结果非但没有成名反而导致身败名裂。庞涓担心孙膑的名声超过他,本是同门,却痛下狠手,陷害孙膑,然而最终还是被孙膑在马陵之战中乱箭射死。历史虽已远去,但警醒却穿越时光。(提出第四个分论点:一味追求成名,势必为名声所累。运用庞涓的素材进行论证。) 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它都会给出最好的评价。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精忠报国的岳飞,最终落得遗臭万年;明代阉党魏忠贤权倾朝野,陷害忠良,为非作歹,最终自缢而亡,落得骂名千载。他们都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然而心系苍生、贴近大地的都江堰建造者李冰,却被人们升格成了神。是魔是神,历史会给出答案,民心会作出评判。习近平主席寄语青年人: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青年人在追求名声的过程中,应当把自己的名声和人民的利益紧紧的捆绑在一起。(提出第五个分论点:青年人应该把自己的民声和人民的利益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并运用秦桧、魏忠贤和李冰等素材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同时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名言。) 青年人还应明白一个道理:欲名成,先功成。功成方能名就,“成名”只不过是成”功”的附赠品。不用刻意去追求名声,名声却能激荡着人的心灵,就像“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一样,像“立特等功,做平凡人”的张国福一样,像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一样:这就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深化论述:欲名成,先功成。青年不用刻意求名,应着力于“功成”。运用黄旭华、张国福、樊锦诗的素材进行论证。)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名声如磨剑,功到自然来”的真谛。我们青年人也应以他们为人生榜样,活出我们当代青年的模样。(结语:照应题目,并发出号召。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