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0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专题0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主干梳理】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君权和相权 1.调整原因 (1)防范宰相擅权。 (2)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 (3)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调整措施 (1)西汉: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打击相权。组成“中朝”参与决策,削减“外朝”势力。 (2)唐代 ①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②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 (3)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散宰相权力。 3.结果:君权逐步加强,相权被分散和削弱。 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 1、汉初——王国问题 ⑴根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 ⑵解决:景帝平定叛乱,武帝实行推恩令,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隋唐——藩镇问题 根源:唐中后期在地方增设许多节度使,后发展为藩镇割据局面。 3、宋朝——解决藩镇问题 ⑴分割地方军权:第一,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三衙掌握统兵权,枢密院掌握调兵权,实行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第二,扩充中央禁军,守内虚外;第三,派文臣做地方长官; ⑵分割地方行政权:设通判对各州郡地方行政长官实行监察; ⑶分割地方财政权:派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 ⑷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分裂局面,中央集权得以强化;但造成了“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局面。 4、趋势:地方权力日益集中到中央,中央形成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演变 秦代 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分别设御史大夫和监御史负责监察 汉代 ①地方: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②中央: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发展 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唐代设御史台、宋代设提点刑狱司、元代设御史台等 2.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 (2)局限: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 2.察举制 (1)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贤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官。 (2)评价:从考选方式和程序上,都体现出封闭性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 3.科举制 (1)实施:隋朝创立,唐代完善,明清时期演变为八股取士。 (2)实质: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 (3)评价: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明清八股取士,压抑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着人们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五、行省的设置 1.历代行政区划 (1)秦汉:秦郡县两级,汉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 (2)唐代:实行道、州、县三级。 (3)宋代:实行路、州、县三级。 2.元代行省的设置 (1)创立:元代创立的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 (2)内容 ①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另有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 ②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需呈报枢密院。 ③中央以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制度为明清所沿用,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丞相 (1)措施: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2)影响: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设内阁 (1)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特点 (3)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并不能对君主起制约作用。 二、军机处的设立 1.设立:雍正年间设立,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 2.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3.特点 (1)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2)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 (3)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 (4)决策封闭性明显。 4.影响 (1)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目的: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3.措施 (1)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2)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 (3)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4.作用 (1)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2)清朝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3)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团结。 (4)推动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重难点睛】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评价 (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 (3)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及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客观看待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1.就地位而言,古代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 2.就作用而言,各种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起到了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在执行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3.就选官标准和方式而言,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到以才学为主的变迁,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形势趋向公开、公平、客观。 4.就选拔程序而言,汉代主要是由地方选拔人才为官,隋唐以后主要由中央采用考试方式选官,从汉至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充分反映出封建政府将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实质。 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演变过程上,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2.影响 (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派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作用。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比较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不同点 推行时代 推行于西周,春秋时期走向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至元建立前 确立于元朝 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诸侯的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 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正确认识明朝内阁制度 1.内阁没有行政权: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 2.内阁权力来自皇权: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全由皇帝决定,虽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 3.内阁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内阁票拟必须符合皇帝心意,票拟的采纳与否也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4.内阁的建立实际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5.一般认为皇帝辅臣并非宰相,理由有三:(1)首辅、辅臣有议政之权,而无监督百官之权,更不能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工作。(2)辅臣们草拟的诏谕(即所谓“票拟”)能否生效,完全取决于皇帝“批红”签字。(3)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皇帝让司礼监太监代行“批红”之权。辅臣不光要揣度皇帝之意而行事,更要处处受太监的制约。这都是承担秘书、顾问工作的辅臣们与百官之首的“宰相”的巨大区别。所以说,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 军机处的特点 1.简: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人员精干。 2.速: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后直接交相关部门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办事效率较高。 3.密:地处宫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机密性能强,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 4.军机大臣全为兼职,由皇帝临时任命,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军机处始终不是正式部门。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全面推广 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 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 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 【答案】C 2.《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 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C.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3.有学者认为,自秦以来,虽然专制,“然而两汉之外戚,六朝之世家,唐代之藩镇,其权尚足与君勒,及宋而外戚、世家、藩镇无存矣……”这位学者的观点主要表明了( ) A.与后世王朝相比秦朝专制的程度较弱 B.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外戚、世家和藩镇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D.秦汉至唐代并未实现真正的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自秦以来,虽然专制……及宋而外戚、世家、藩镇无存矣”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B。 4.(2017·南平一模)古代经筵官对君主负有“辅导劝诫”的职责。元代“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表明元代经筵官( ) A.比台谏和宰相的权力更大 B.是君臣沟通的主渠道 C.能有效避免帝王决策失误 D.与宰相台谏相互牵制 【答案】C 【解析】据题干“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体现了经筵官对君主“辅导劝诫”,可以有效避免帝王决策失误,故选C项。 5.(2017·永州一模)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 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户籍制度不合理 D.移民制度的僵化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可知,虽然“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却是“‘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政策的制定和违反都说明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故选A项。 6.(2017·德阳一模)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解决这一“缺陷”,元代( ) A.推行土司制度 B.建立行省制度 C.简化行政层级 D.实行省官互迁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中“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的描述可知考查的是元代地方行政制度,故选B项。 7.(2017·合肥一模)“(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 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 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答案】A 8.(2017·潍坊一模)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这反映了明朝( ) A.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 B.皇权专制不断削弱 C.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D.皇帝昏庸懒于朝政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说明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故选A项。 9.“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答案】B 【解析】六部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故A错误;材料中“部权尽归内阁”说明内阁权力逐渐加大,故B正确;明朝中后期皇权是逐渐加强,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内阁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故D错误。 10.清朝前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甚至严重“异化”。最能体现“异化”的表现是( ) A.军机大臣参与决策 B.推行密折制度 C.内阁负责行政事务 D.增加行省数量 【答案】B 11.(2017·荆州一模)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 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 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 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 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了中央官署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和“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可知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故选C项。 12.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2017·邢台高三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 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答案】材料表明:秦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武帝设立“中朝”任用亲信参与国家大事,尚书地位日渐重要,成为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分割相权,形成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隋唐时期创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转化为执行机构。 以上内容表明:尚书省由中枢机构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丧失了决策职能;秦至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分割相权或任用亲信取代丞相职权的两种方式以加强皇权。 【解析】第一步,归纳材料中秦朝、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央决策机构演变的基本史实。第二步,比较、概括尚书省职能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君主集权的措施。 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趋势,对图二中两人对话内容进行阐释。 【答案】(1)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明废丞相,设内阁,只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2)趋势:古代中国长期存在相对稳定的丞相制度;丞相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且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性。 阐释: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为解决由此带来的沉重政务负担,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的权力来自皇帝个人的信任,其职责以侍从咨询为主,无属官,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测试练习】 一、选择题 1.(2017·汕头二模)汉初,丞相照例都要由具有列侯爵位的贵族担任。到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以无爵之身拜相,并被授予侯爵,开创了以丞相封侯的先例。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B.汉初实行的分封制难以为继 C.官僚制取代贵族制的趋势较明显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激化 【答案】C 【解析】材料“汉初,丞相照例都要由具有列侯爵位的贵族担任”表明官僚制受贵族制的影响,材料“到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以无爵之身拜相,并被授予侯爵,开创了以丞相封侯的先例”表明贵族制成为官僚制的附庸,因此这种变化反映了官僚制取代贵族制的趋势较明显,故C项正确。 2.(2017·宜宾高考适应性测试)汉昭帝死后无子,大将军霍光拟诏拥立昭帝兄弟昌邑王刘贺为帝,27天以后,霍光以荒淫之名,与群臣商议,禀告太后即霍光外孙女上官氏,废掉刘贺,遣返回封地,不久昌邑国降作山阳郡,刘贺降爵为海昏侯。刘贺的一生说明了( ) A.外戚干政导致政局不稳 B.背离了父死子继的传统继位方式 C.宫廷女性势力不断扩大 D.郡国并行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霍光……禀告太后即霍光外孙女上官氏”可知霍光的身份为外戚,其拥立、废除皇帝的做法体现外戚干政的现象,故A项正确。 3.(2017·广东百所学校高三质检)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刺史改州牧,拥有赋政治民之权,州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反映出东汉末年( ) A.郡县制最终形成 B.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C.已经取消监察制 D.刺史职能发生变异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刺史改州牧,拥有赋政治民之权……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可知刺史职能转变,故D项正确。 4.(2017·广州荔湾区高三调研)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下列最符合“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丞相制度 C.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 【答案】A 【解析】三省六部制之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与材料“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相符,故A项正确。 5.(2017·保定、唐山摸底)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溅到我的脸上了,却不得不取消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 ) A.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 C.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 【答案】B 6. (2017·安徽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联考)宋神宗欲改革职官制度,曾讨论枢密院机构是否继续存在,有人建议将其权力合并于兵部。但神宗说:“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因而改制时唯独把枢密院保留了下来,枢密使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这主要体现了宋朝政制的特点是( ) A.文武分权 B.守内虚外 C.重文轻武 D.分化事权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副职有时用武人”显然是不注重武人,故A项错误;守内虚外是设置禁军的目的,故B 项错误;材料中“枢密使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体现重文轻武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分化事权的信息,故D项错误。 7.(2017·临沂质检)汉朝初年,2 000石以上的大官僚可以送子弟京师为郎,称为“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也可以候选为郎,叫做“赀选”。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这一变化表明( ) A.地方政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 B.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 C.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 D.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汉武帝制定的官员选拔标准注重道德领域中的“孝”“廉”两个方面,是儒家思想在政治官僚选拔上的反映,故D项正确。 8.(2017·安阳调研)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材料表明唐代科举( ) A.重视门阀士族的利益 B.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 C.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 D.具有严格的参与标准 【答案】D 9.(2017·重庆高三调研)汉武帝时全国分设13个以“州”为名的监察区。《汉书》记叙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见州之治所;而记叙东汉历史的《叙汉书》则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治所一一注处。这表明从西汉到东汉( ) A.郡国并行从未改变 B.郡县制度遭到破坏 C.地方制度发生变化 D.监察制日趋完善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东汉则是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可知西汉时期作为监察区的“州”在东汉时期成为了地方最高的行政区,说明地方制度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 10.(2017·惠州高三调研)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朝政治与以前不同之处,则为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由此可见,唐代( )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 C.君主权力空前强化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比较突出 【答案】 A 【解析】“……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项正确;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君主专制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D项错误。 11.(2017·广州荔湾区、海珠区调研)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D.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D 12.(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明人吴讷说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元贞、大德以后稍出。另有诗云:“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上述现象反映出( ) A.江南文人政见因时局而改观 B.元代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C.国家统一推动了科举制发展 D.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答案】A 【解析】题干提供了两则材料,分别为元初和元朝统一三十年后江南文人态度的变化,文人由消极遁世到积极入世,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了社会矛盾逐渐淡化而非尖锐,故B项错误;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故C项错误;元代并没有完善科举取士,而且开科取士很少,故D项错误。 13.(2017·济南高考针对性训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这说明朱元璋( ) A.强调法律治国作用 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 C.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 【答案】A 【解析】朱元璋认为“先立纲纪”,即用律法来规范,故A项正确;法家的统治思想主要体现在秦朝时期,明朝的统治思想是理学,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强化的主要措施为皇帝从各个方面削弱丞相的权力,把国家权力掌握在一身,故C项错误;在诸多的律法中,不仅有关于擅权的,也有关于结党营私的,故D项错误。 14.《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 ) A.避免吏治腐败 B.削弱宰相权力 C.完善明朝法制 D.抬高皇帝权威 【答案】A 15.(2017·四川高中毕业班“卷中卷”大联考)明朝出现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海瑞谏嘉靖,几近痛骂,嘉靖帝碍于舆论,无可奈何;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在君主屈尊求情下仍决不让步。这说明明朝( ) A.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B.士大夫民主意识觉醒 C.天理纲常的礼法加强 D.君主与士人共治天下 【答案】A 【解析】材料“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反映臣下冒死劝谏皇帝以及多样的劝谏方式,实质体现君主无上权威,故A项正确。 16.(2017·广西三市高三联考)《明史·陈循传》载:“(景)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肖鎡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而拟了旨)。”上述材料表明( ) A.内阁已成为影响皇帝的决策机构 B.官僚制度对君主权力有一定的约束 C.皇帝与内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答案】B 17.(2017·温州高三适应性测试)如图所示是文物市场上出现的明代监察御史王忬的象牙虎纹腰牌。但文物鉴定者认定此物纯属伪造。理由是:虎纹是武官所用,而监察御史是文官,与制度不符。据此,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当今文物市场上真品已难找到 B.古代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 C.文物作伪者必须提高史学素养 D.制度史是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 【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中文物鉴定者的鉴别依据,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无关。 18.(2017·德阳诊断)清代尚书汪由敦曾说,明代士大夫奏章往往言辞激烈,或指斥皇帝、或弹劾高官,目的多是沽名钓誉,不符合为臣之道。这一观点表明汪氏( ) A.鼓励清代官员谏诤 B.力图维护君主的权威 C.反对当时的文字狱 D.赞赏明代的清明政治 【答案】B 【解析】汪氏认为谏官的行为不符合为臣之道,说明他的目的是要维护君主权威,故B项正确。 19.(2017·黄岗高三一模)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从汉代以来,中国是一种士人政权,政府掌握在读书人手里,而读书人既不是皇帝的私人势力,也不是一个固定集团,因此这个政权是公开、开放的。而到了□□,作为皇帝私人秘书的□□□加上密折,就构成了一种秘密政治。这种权力集中,也就成为了满族作为‘少数人’却可以统治‘大多数’的制度基础”。文中的□□□应是( ) A.分封制 B.中书省 C.行省制 D.军机处 【答案】D 【解析】材料“作为皇帝私人秘书的□□□加上密折,就构成了一种秘密政治”可知该机构是完全隶属于皇帝的私人机构,没有独立行使权力的可能,军机处的出现正是这一时期皇权专制发展的反映,故D项正确。 20.(2017·清远高三调研)下表是清朝出任军机大臣人员的构成表: 满人 汉人 汉军旗人 蒙古人 总数 军机大臣 72人 64人 3人 6人 145人 军机大臣下章京 16人 16人 — — 32人 材料说明( ) A.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 B.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 C.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D.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 【答案】A 21.(2017·永州高三模拟)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 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答案】B 【解析】“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与材料中军机处实现了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相符,故B项正确。 22.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 ) 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 B.“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 C.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D.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C 【解析】材料“俱应直达朕前”表明嘉庆帝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自己的至上权威而采取压制和限制军机处的举措,故C项正确。 23.(2017·滨州高三模拟)雍正二年(1724)对民间消费行为规定:“庶民妇女,有僭用冠帔、补服、大轿者禁,违者罪坐夫男。”该规定( ) A.有助于澄清吏治以稳定社会 B.利于禁绝当时奢侈消费行为 C.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D.切合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 【答案】 C 24.(2017·蚌埠高三质检)一些西方人认为,在中国古代,道德、宗教、习俗以及法律往往难以分清,行政与司法也是同样。这一认识反映了中国古代( ) A.人治社会的一般特征 B.统治者忽视思想建设 C.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 D.坚持“以德治国”理念 【答案】A 【解析】材料中“难以分清”的现象之所以出现,根本在于君主专制统治,君主的爱憎衡量决定着所有的领域,容易导致不同领域界限的模糊和混淆,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5.(2017·常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 ——(清)永瑢《钦定历代职官表》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摘编自《朱子语类》 材料三 议事已定,德彝(尚书仆射)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尚书仆射)而亲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瑀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瑀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庚辰,瑀、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摘编自《资治通鉴》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6分)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8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11分) 【答案】(1)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地位平等。 (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专制”:议事过程中发生分歧或异议时,由皇帝最终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 (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或从隋到唐,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评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帝国初期,执政者为了解决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对地方治理的困境,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中央政府经常性地派出特使巡省天下,以便监察州县”。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中宗发布政令“分天下为二十四都督府,察刺以下善恶”,这等于在州县之上另置一级机构,朝廷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最后以权重难制为理由取消上述改革,依然设置十道巡察使。“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改为按察采访处置使,至四年又罢,八年复置,十年又罢……这样置而旋罢、罢而复置的举措,充分说明了唐王朝既惧怕地方事权过重,又无力直接控制千百个郡县的矛盾心理”。 ——陆贽《集权与分权的相对平衡》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唐代的治国方略。结合史实,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展开讨论。(12分) 解析:分析材料总结核心内容作为观点,结合从秦到清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论述,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答案】示例:观点: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古代统治者不断调整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政策。 论述:中国古代大多数王朝都是因为地方权力过大,导致地方势力割据一方,最终演变为战争,因而历朝统治者大都非常重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他们通常通过设立新一级的行政机构或者监察机构来管理地方郡县,如:两宋增设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路”;元朝设行省;明朝设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省”,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这是古代政治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解决管理幅度有限性与统治区域辽阔性之间的治理困境而长期探索的成果,体现出一定的必然性。(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符合设问且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27.(2017·信阳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天子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狩四方,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夏、商、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 秦汉时期巡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中央设监察机关御史台监察地方行政,刺史分部巡视郡级行政工作,郡以下行政工作由郡国守相、县令长、乡长逐级巡视),即刺史巡视制度,用该制度监督地方要员。 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出巡地方,监察郡县,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性。唐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任务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共司监察而各有侧重。在“一台三院”的体制内,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唐朝巡视制度形式多元,分工明确,制度完备,为以后朝代所效仿。 明朝的巡视制度在封建专制史上是最完备的。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成立六个独立的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全国官吏,评论政务,规谏皇帝。清朝沿袭明朝,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 材料二 虽然巡视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但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制度可以与之媲美。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13分) (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主要不同,并谈谈你对当今中国巡视制度的认识。(12分) 【答案】(1)沿革:夏、商、周时期的巡狩和“方伯”监察是萌芽时期;秦汉时期刺史巡视制度的出现标志着巡视制度正式形成;隋唐时期的“一台三院”体制标志着巡视制度成熟;明清时期御史巡按制度的出现标志着巡视制度进一步完备。 作用: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之一,可用来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皇帝为中心的统治阶级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对惩恶除奸、监察百官、反腐肃贪和吏治清明等起了积极作用。(任答一点即可) (2)不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属于封建统治制度的组成部分,以统治者意志为准则;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注重倾听民意,以宪法和法律为准则。 认识:巡视制度有利于惩治贪腐、惰政等不良现象;发展和完善巡视制度必须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使巡视制度切实可行。(答出一点即可,或言之有理也可) 28.(2017·黄冈高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 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 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 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 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 ——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12分) 【答案】示例1: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的君主专制特征。因为: (1)科考的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的,充分体现了皇帝的意志。 (2)落榜考生怀疑考试的公正性时,朱元璋下诏调查,调查组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 (3)朱元璋突然下诏,罗织罪名,严厉惩处主考官和调查组的官员,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 (4)朱元璋亲自选定的中榜考生,完全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全部选择北方人。 朱元璋非常清楚科考的选拔结果是公正的,可是出于“稳定”的政治需要,不惜以牺牲一些忠心耿耿的官员为代价来平息事端。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的独断性和随意性。 示例2: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1)根据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结果,充分反映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的加强。 (2)南方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以后,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南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反映在科考的中榜人数上,南方对北方的优势不断在扩大。 (4)按照以往科考结果和此次科考及其调查结果,都证明第一次选拔是正常而且正确的。 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需要有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如果经济地位削弱或者教育投入(相对)减少,都会对教育事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