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复习中国区域地理
高考复习中国区域地理 【基础知识】 第一节 北方地区 一、中国北方地区的位置 1、位置:北方地区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大兴安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西到祁连山东端的乌鞘岭,东临渤海和黄海,北面与俄罗斯、东面与朝鲜为邻。 2、范围:主要包括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黄河中下游的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的全部和河南、宁夏、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地区。 3、面积与人口:面积占全国1/5,人口却占了近40%。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二个大平原。 a.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主要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 b.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 c.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这里的黄土是地质历史时期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那时,强劲的偏北风吹扬起沙尘南下。随着风力减弱、沙土沉积、形成了平坦高耸的黄土源。后来随着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疏松的黄土容易遭受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黄土沟谷、黄土梁、峁)。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被称为是“黄土地”。 2、气候: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冬季气温在以下,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由于绝大部分地区是湿润、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雨季开始晚,降水集中,河流、湖泊较少,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较为紧张,耕地多为旱地。 三、北方地区的农业 (一)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1、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 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部分地区为半湿润区。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疏松,夏季雨量充沛、夏秋季光照充足、生长期长。 2、主要农作物: 农业可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宜种植耐旱、早熟的冬小麦,喜温、耐旱的花生和喜温好光、生长期长的棉花。 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 黄土高原在气候上与华北平原类似,但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灌溉困难。这里是我国历史上开发利用最早的地区之一。以种植谷子(小米)而闻名。 3、不利条件: 频繁的旱涝灾害,冬春季节的风沙、土壤盐碱化、寒潮(冻害)以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北方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春季,降水沙、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土壤墒情差。对种子的发芽和返青十分不利。 4、发展节水农业已经成为本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水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的命脉。新中华成立以来,新修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但由于水资源总量少、人口多,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上升,加上用水又不合理、浪费严重。使缺水的状况日趋严重。许多地方河水断流、湖泊、水库干枯,地下水位日益下降,机井越打越深。因此,实施“南水北调”是缓解北方用水紧张矛盾的根本措施。 (二)东北平原 1、有利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坦荡、土壤肥沃,分布着广泛的“黑土”。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2、熟制与农作物 农业可一年一熟,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 (补充)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过去“人烟稀少”,被称为“北大荒”。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高,被人们称为“北大仓”。 (三)水果 主要出产苹果、葡萄、梨、桃、杏、柿、枣、粟、核桃等,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许多中西部的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果品产量大幅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过去,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的苹果产量最大。现在,昔日黄沙漫漫的黄河故道已改造成为全国最长的果园带。陕西、山西等省的苹果产量也很大。除输出新鲜水果外,还可发展水果加工工业、葡萄酒等。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要致富、栽果树”已成为山区人民的普遍共识。 四、交通 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 1、东北地区有滨洲线(哈尔滨到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到绥芬河)、哈大线(哈尔滨到大连)等,构成了“丁”字形铁路网。 2、华北地区的铁路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以京哈线与东北铁路网相连接,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包线、陇海线等。 3、西起大同,东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线,是我国第一条重载运煤专线,被称为“神州第一线”。除此以外, 4、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秦皇岛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青岛、连云港、大连、烟台等也是天然的优良港口。 五、自然资源 北方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东北是我国最大的木材、石油生产基地。 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著名的煤矿有: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辽宁的阜新、铁法,山西的大同、阳泉、西山,陕西的神府,河南平顶山,河北峰峰、开滦,山东兖州等。 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华北油田等,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辽宁鞍山、本溪,河北的迁安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基地。 六、工业 发达的海陆运输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区形成了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发展源地——环渤海工业带,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a.有利条件:煤铁和有色金属矿丰富,交通便利 b.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和工业部门是:鞍山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制造、长春的汽车工业、哈尔滨的电机制造,大连的化工和造船工业等在全国久负盛名。 2、京津唐工业基地 a.有利条件:煤、铁、石油、海盐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更重要的是科技力量雄厚,信息通信发达。是我国轻重工业都很发达的工业基地。 b.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和工业部门是:京津唐的钢铁工业、北京燕山的石化、开滦煤矿、天津的制碱、棉纺等是本区知名的工业企业。近年来,本地区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六、城市 首都北京是一座古都城,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它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山脉、永定河冲积扇上,北依燕山、古长城沿燕山婉延伸展,西面是属于太行山的西山。古代时依山傍水,易守难攻。现在,北京的主要职能是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今后应控制那些污染重、运输量大、耗水多、占地广的重工业部门。着重发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少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节 南方地区 一、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1、位置:南方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2、范围: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3、面积与人口:面积约占全国1/4,人口却占全国的55%,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以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为最多。 二、自然地理特征 1、丘陵:本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丘陵分布最为广泛, 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低山、丘陵总称南方丘陵。由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大别山等组成,除此以外高原、平原、盆地都有分布。 2、平原: 平原有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广东的珠江三角洲,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组成。 3、高原: 高原主要指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云贵高原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湖南省雪峰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壤瘠薄,多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如著名的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等。 4、盆地: 盆地主要是四川盆地。它被北面的秦岭、大巴山、西面的青藏高原、南面的云贵高原、东面的巫山所包围,盆地底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西部有岷江冲积扇——成都平原。 四川盆地地质历史时期是一个大湖盆,后来湖水外泄,河流下切,切穿巫山而形成盆地。四川盆地沉积的泥沙在固结成岩过程中受高温多雨环境的影响,氧化形成紫红色砂岩、页岩。紫红色砂页岩比较松软易风化,形成的紫色土富含磷、钾,是肥沃的高产土壤。 南方地区著名的山脉有武夷山脉、南岭、台湾山脉等。 三、气候 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来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受干冷的偏北风影响降水较少。最冷月平均气温均在以上,年降水量大于800mm。地面温润,以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林为主。 我国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降水季节分配、年际变化比北方要小。 四、河流 受气候影响,本地区河流众多,流量丰富,长江中下游平原更是“湖荡星罗棋布,河汊纵横交错”。 主要的天然河流有长江、淮河、珠江、闽江、钱塘江等,主要有的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历史上的湖北省有“千湖之省”之称。许多湖泊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由于人工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许多湖泊变小、变浅,甚至消失,蓄水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加。 五、南方地区的农业和富饶的物产 1.有利条件 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条件充足,生长期长,农业可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平原地区河湖沟叉纵横,灌溉便利。耕地多为水田。经过人类长期耕作改良,形成了优质高产人工土壤——水稻土。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水面宽阔,气候温暖。为淡水鱼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作物 水稻是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成都平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水稻、冬小麦、油菜和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 成都平原素有“无府之国”之称。 珠江三角洲位于热带。主要生产水稻和甘蔗。 本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适宜栽桑养蚕,是我国蚕丝生产基地。 两广、闽、台等省盛产甘蔗。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本地区丘陵广布,出产多种热带、亚热带水果和经济林木。其中柑橘的产量最大、分布最广,南部沿海出产有香蕉、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岛还出产椰子,经济林木有茶树、油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等。其中产值最大的是茶叶生产。 3.改造不利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防御 (1)红壤 南方地区除了水稻土、紫色土等高产土壤外,广大的江南丘陵地区分布着一种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叫红壤。它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改善红壤,可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如增施有机肥,补充适量熟石灰等;也可以种植一些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耐酸性的经济林木。在云南南部热带雨林区,则分布着砖红壤(与红壤类似)。 (2)面临的自然灾害 南方地区最常见、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 成因: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如遇长时间连续降雨或台风影响,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近几十年来,一些流域中上游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湖淤塞和围湖造田,使洪涝灾害的频度、强度不断提高。 措施:目前,国家已启动了长江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防护林体系。上、中、下游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规模宏大的三峡工程完成后,将对减轻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产生巨大的作用。 五、南方地区的资源、工业生产、交通和城市 1.交通 本地区河网密布,水运发达,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干流联系了沿海和内地,干支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运网。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山系,将北方与南方联系在一起,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珠江水系号称“华南大动脉”,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对沟通广东、广西各地与沿海地区的物质交流起着重要作用。本地区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主要有: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 2.资源 本地区资源丰富,许多山区河流水量丰富,水流湍急,落差较大,水能蕴藏丰富。西南地区(川、云、贵、桂)是我国水能最丰富的地区,湖南、湖北、福建等省水能也很丰富。 本地区矿产资源中,铁矿和有色金属十分丰富。江南丘陵地区的钨、锑、锡、铜、铅、锌矿,云贵高原的铜、铅、锌、锡、汞、铝土、煤矿、四川盆地的攀枝花钒、钛、铁矿等都很丰富。 3.经济特征 本地区经济发达,区域内部形成了经济特征明显的三大工业带。 (1)长江中下游工业带,这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的地带。是工业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带。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规模、经济最发达、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科学技术最为先进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主要以广州、宁波等沿海开放城市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特区为中心,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境外)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如家电、服装、食品、玩具等。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西南地区的工业。南方地区工业由沿海向内地发展。西南地区水能、矿产、农林资源丰富。本区已形成了从钢铁、电力、有色、冶金、机械、煤炭等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有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工业基地;以贵州乌江渡水电矿为中心的矿业基地;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等。 4.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众多,重要的城市有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其中,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工业经济最发达,商品零售额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出口基地。今后将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 第三节 西北地区 一、概况 1.位置和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全国4% 3.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和新疆北部的哈萨克族。 4. 读图: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草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昆仑山,阿尔金山,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天山,吐鲁番盆地,阿尔泰山。 二、地形 以高原、盆地为主。吐鲁番盆地——天山山间断层陷落而成。 三、气候 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显著: ①气温: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②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沙漠广布,(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距海洋远近,降水减少——经度地带性。 四、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防止沙漠化扩大和草场退化,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是本区的主要任务。 五、灌溉农业 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著名农产: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 。 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六、矿藏和工业 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塔里木盆地勘探出储量丰富的油气田。 包头的钢铁工业,玉门和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业,金昌的有色金属工业。酒泉的航天工业。 水能资源丰富,仅次于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居第三位——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七、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交通:古代丝绸之路,现代的公路和兰新、包兰铁路干线,南疆铁路。 基础设施建设还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实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 八、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灾害、自然灾害频繁。 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草,沙漠化,流域内调水。 九、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 食:牛、羊肉和乳制品最常见食品 住:向定居方向发展 十、西部地区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动能资源、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以及农牧资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劣势: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风沙大,盐碱重,水土资源分配不均衡;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技术落后,信息较闭塞;生态环境脆弱。 第四节 青藏地区 一、概况 1.位置和范围: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2.面积和人口:面积25%、人口1% 3.民族:藏族主要聚居区 4.读图: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雅鲁藏布江,黄河,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并流(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 二、世界屋脊与高寒气候 冬寒夏凉、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盛夏气候最低的地区。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明显,从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减少。 三、高原农牧业 1.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环境)。 2.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日照时间长,蛋白质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3.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风小,气温较高,地形平坦) 气候严寒——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地广人稀 4.地势高 多雪山冰川——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河源头 太阳能丰富 发展交通 水力发电 5. 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⑴不利条件: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小麦、豌豆。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如牦牛、藏棉羊、藏山羊。 ⑵有利条件: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气温低,农作物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总之本区麦类和牧草属于“低消耗、高积累、高产优质”类型。 四、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1.太阳能: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拉萨是“日光城” 2.地热能: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羊八井有地热电站。 3.水能:雅鲁藏布江的水能仅次于长江。 4.“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有察尔汗的钾盐(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 五、交通 公路运输为主:青藏(承担进藏物资的85%)、川藏、新藏、滇藏、新藏公路海拔最高。 铁路:兰青、青藏铁路。 航空:有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等航线。 第五节 台湾 一、位置和范围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历来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二、气候类型及特征 台湾岛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岛屿东面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十分丰富。西侧地处背风地带,降水比东部少,岛上的河流大多短小湍急,水量丰富,水力资源丰富。 三、河流与湖泊 四、地形特征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岛内以山地为主,占岛屿面积的2/3,台湾山脉主峰玉山高3952米。台湾西部有较宽阔的平原,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活动。 五、植被 1、自然景观:台湾山地森林资源丰富,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森林,树种很多,有“天然植物园”之称。樟树很多,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2、农作物:台湾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稻米和甘蔗产量很大。 3、水果:台湾有“水果之乡”的美名,四季鲜果不断,香蕉、菠萝、茶叶驰名中外。 4、经济作物: 六、海洋资源及分布 1、渔业资源 2、海盐资源 台湾西南的布袋盐场宜于晒盐,这里气温高,雨日较少,蒸发旺盛,有“祖国东南盐仓”的美称。 七、经济的发展状况(出口对象) 台湾工业经济发达,工业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以计算机、纺织、电器、食品、石油化工等工业生产和出口为主。其中半导体硅片出口居世界领先地位。 八、人口和城市 1、分布地区 2、民族组成 3、主要城市: 台北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第二大城市,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和最大的海港。 第六节 香港 1. 位置、面积及组成 2. 人口及民族组成 1. 交通条件 2. 工业出口外销的加工工业为主,制衣、电子电器、纺织、钟表、玩具等是香港工业的主要部门 3. 旅游业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被称为是“购物者的天堂”。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是世界上最繁忙的优良港湾之一。同时香港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航空港和信息中心。 对外贸易是香港的经济支柱。工业和旅游业、金融业、房地产在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香港工业是。香港与祖国大陆的贸易占香港进出口贸易的首位。 澳门 澳门的经济以旅游、博采业最为重要。20世纪七十年代以为,制衣、玩具、制造业等发展也很快。澳门经济与香港、祖国大陆有着密切联系。现在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们的明天将更美好。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2008年江苏卷)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人区 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2)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A.山西 B. 江苏 C.新疆 D.黑龙江 解析:通过阅读看到西南地区是我国人口的净迁出区,而东部沿海地区则是我国的主要迁入区。山西、新疆等省区资源丰富,吸引了人口迁入。 解析: 答案:(1)AC (2)AC 例2 (2008年江苏卷)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③——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2)图示曲线反映了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解析:第(1)题:江苏省三大产业中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的是第一产业,三大产业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江苏省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但也没有达到初步城市化的水平,也就是说城市人口还没有超过农村人口,比例没有达到50℅,所以①代表的是第二产业,③是第三产业,④是第一产业,②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第(2)题:从上题读出的信息不难做出判断,江苏省20世纪末城市人口增长快,90年左右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 答案:(1)CD (2)BC 例3 (2008年北京卷)(36分)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7分)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4)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7分) 解析:黄河河套地区地形分布状况从图中可以读出,但关键是学生要能用精准的地理语言加以描述。黄河在上游的水文状况多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源头到龙羊峡,或称为高原段,该段水量小,水流平稳,含沙量小,河流结冰期长;第二段,龙羊峡到青铜峡,或称为峡谷段,该段水量大增,水流湍急,含沙量增加;第三段,龙羊峡到河口,或称为平原段,水量减少,水流平稳,含沙量有所减少。河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但光照较强。 答案:(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4)降水;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5)生态保护的需要;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针对训练】 1.(2008年广东卷)有一高原城市,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发展了牦牛皮革、毛纺织品加工业。该城市是 A.昆明 B.兰州 C.拉萨 D.呼和浩特 读图完成2~4题。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 (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3.图中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其原因是 ( ) A.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 B.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 C.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D.受来自北冰洋的西南风影响 4.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要的自然因素是 ( )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 D.水源条件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5~6题 时间 6月~9月 9月~次年6月 6月~9月 农作物种植 玉米 小麦 玉米 5.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6.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回答7—10题。 7.两个三角洲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平坦,机械化水平高 B.水热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 C.自然灾害少,交通便利 D.土壤肥沃,科技水平高 8.两个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 B.长江三角洲土地价格低廉 C.珠江三角洲水能资源丰富 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 9.为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发展核电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南水北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的河口附近出现咸潮(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咸潮的是 ( ) ①从上游水库调水,引淡压咸 ②大量引河水灌溉农田 ③抽取地下水,提高河水水位 ④植树造林,建设海防林绿化体系 ⑤发展节水产业 ⑥在河口清淤,降低河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11.关于上海港和广州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海岸线曲折,均为天然深水良港 B.均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流联运便利 C.港口周围地势平坦,筑港条件好 D.临近我国重要工业基地,货物吞吐量大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二 为促进上海海洋运输发展,上海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浦东南汇芦湖港约30千米的大小洋山建设深水港。 (1)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上海在洋山建设新港的主要区位优势及其对上海发展的主要作用。 (3)崇明岛在上海城市规划中被定位为生态岛区,你认为其适合发展哪些产业? (4)十—·五规划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区域发展,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长江三角洲被列为优化开发区,请你简要说明其经济发展方向。 13.(8分)目前,我国铜矿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云南省,读图回答: (1)、图中A、B、C三个铜矿产地的名称分别是 、 、 。 (2)、铜矿的品位一般在1%左右,故粗铜冶炼在布局上必须 。云南省长期向省外输出粗铜,近年充分利用省内的 资源,在省会兴建了精炼(电解) 铜的大型企业,实现了有色金属冶炼的产业升级。 1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 (1)写出图中重要的矿产地是:煤 、石油 、铅锌 钾盐 。 (2)柴达木盆地东部和南部的一些灌溉农业区著名的高产作物是 。就热量状 况而言,柴达木盆地属于 区。柴达木盆地著名的天然气输送工程为: 。 (3)柴达木盆地气候为什么十分干燥? (4)柴达木盆地气温低、日变化大,这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5)从气候条件分析,盆地湖盐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答案: 1.C 解析:这道题学生只要抓住“高原”、“空气稀薄,日照强烈”、“牦牛”很快就能得到答案。 2. B 20080526 3. B 4. D读图可知,当地主要40°N~48°N之间,且该盆地北部为额尔齐斯河; 结合第1题可得图中甲山地为天山,其北坡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准噶尔盆地主要位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要的自然因素是D。 5.B 6.C 7.B 8.D 9.C 10.D 11.A 12.(1)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布,为城市提供供水和运输功能。 (2)区位优势:港区具备深水条件,距国际航线近;岛屿众多,港区发展预留空间大;腹地纵深广阔; 影响:促进上海形成以航运功能为支撑的贸易中心;增强上海的集聚辐射能力,助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 (3)乳畜业、园艺业、生态农业、旅游业、高科技产业。 (4)答法1: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②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③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答法2:①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③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3.(1)德兴 大冶 东川 (2)靠近铜矿(原料) 产地水能(电力) 14.(1)鱼卡 冷湖 锡铁山 察尔汗盐湖 (2)青稞 小麦;高原气候区;涩宁兰工程 (3)深居内陆,地势高峻,夏季风难以进入,降水稀少;(4)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短,农业区多布局在河谷地带,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5)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较大,有利于原材料形成。 育星教育网 www.ht88.co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