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阳专版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八下第10讲崇尚法治精神习题
第十讲 崇尚法治精神 考纲引领 1.认识自由的含义以及作用,知道如何拥有和捍卫自由。 2.理解平等的含义以及作用,树立平等待人的意识。 3.理解公平的含义以及作用,知道如何维护公平。 4.认识正义的含义以及作用,学会如何维护正义。 知识框架 考点速查 自由平等的真谛 1.什么叫自由?自由的意义有哪些?(P91~92) (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2)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如何理解自由的限度?(P91~92)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法治与自由二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92) 10 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4.从法律意义上理解平等的含义。(P93)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5.平等的意义是什么?(P93)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6.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P94~95)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自由平等的追求 7.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P96)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8.什么是特权?特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P97) (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2)表现: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9.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P98) (1)现象列举: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等。 (2)危害: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10.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P97~99) (1)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公平正义的价值 11.什么叫公平?它的内涵及具体要求是怎样的?(P101~102) (1)含义: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 10 (3)具体要求: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12.公平的意义或作用是什么?(P102) (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 (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13.怎样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P103) 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14.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有怎样的价值或力量?(P104~105) (1)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2)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3)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公平正义的守护 15.如何把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P107~108) (1)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3)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16.如何守护正义?(P108~111) (1)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 (2)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3)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开放设问 1.想要实现民族平等是不是就是要消除民族之间的所有差别?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平等的权利已真正得到实现, 10 具体表现在各民族的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但是这并不否认事实上的不平等的存在。虽然各民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但总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上的差别。 2.公平意味着平均分配,获得相同的利益,这会不会抑制人们的积极性,对社会发展不利? 不会。公平并不是一切都平均分配,大家一起“吃大锅饭”,而是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和环境,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繁荣。维护公平不但不会抑制人们的积极性,相反,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3.关于微博等自媒体骂人或传播他人隐私的看法。 个人微博等自媒体是分享自我的感性平台,而非追求理性公正的官方媒体。因此相比正式场合的言论,微博上的言论随意性更强,主观色彩更加浓厚,相应对其言论自由的把握尺度也更宽。但不可否认,言论自由是相对的,其行使以不得侵犯其他人的合法权利为限。作为公民权利在现实社会中的投影和延伸,微博中的言论自由也并非没有限制。 4.说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诗的含义。 比喻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动,或无拘无束地施展才能。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5.为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公平,使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国家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 ①医疗方面,我国编织了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②养老方面,全国大部分省份建立了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③文化教育方面,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实现免费开放。 活动点拨 活动一 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P90) 【点拨】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但也要遵守生活中的规则,受到法律的约束。 活动二 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P91) 【点拨】(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脱离了必要的限制。(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正如火车有了轨道的限制,才能顺利地行驶;车辆有了红绿灯的限制,才能安全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活动三 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P91) 【点拨】网络言论自由是个人自由在网络上的延伸,其边界仍是法治。 活动四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P95) 【点拨】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必须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定性为不良行为。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但不能超出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我们要自觉守法,依法办事,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 10 活动五 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P97) 【点拨】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活动六 结合以上图片,谈谈公平的价值。(P102) 【点拨】①个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②社会: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典例聚焦 自由平等的真谛 【例1】“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洛克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任何人都有不受限制的自由 B.世界上没有自由 C.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和自由 【解析】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C正确;A错误,所有人的自由都受到限制;B错误,每个人都有享有自由的权利。 【答案】C,【跟踪训练1】 1.“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这句话说明了( C ) A.世间本来就没有自由 B.行使自由是随心所欲的 C.自由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2.孔子形容自己,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七十岁的时候,他已经修炼到了能够随心所欲的为人处世,然而再怎么任性也都在合理规矩之内,不会逾越禁区触犯规则、冒犯他人。这说明珍视自由需要( A ) A.自觉守法 B.遇事找法 C.公正司法 公平正义的守护 【例2】一位骑摩托车的小伙子跟随车流等红灯时,发现一辆黑色轿车上有人随手扔出一个包装袋。小伙子立刻下车,俯身捡起了包装袋,轻敲车窗,并举起包装袋。最终,车上的人惭愧地收回了包装袋。镜头中该小伙子的行为( ) A.守护了正义,传递了正能量 10 B.是非正义行为 C.是多管闲事的行为 【解析】题干中车上的人向车外扔垃圾,是非正义行为,小伙子的行为,是捍卫正义的表现,A正确,符合题意;BC错误。 【答案】A,【跟踪训练2】 3.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下列选项属于正义行为的是( B ) A.经济制裁,欺凌弱小 B.维护团结,促进统一 C.弄虚作假,欺行霸市 4.每年中考前夕,各地都纷纷加强安检措施:金属探测仪、身份证识别仪、指纹识别仪……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A ) A.维护公平 B.保护隐私 C.保障人权 达标检测 一、请你选择 1.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崇高理想。下列选项中,对自由和平等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在现实世界,自由要受法律的制约;在网络空间,自由要受道德的约束 B.法律一方面规范自由,另一方面又保障自由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2.“无法治不自由”,要想实现自由,人们只有共同建立公正、平等的、保护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自由才能真正实现。这说明( A ) A.法治保障自由、规范自由 B.实现自由就要超越法律 C.有了法治的枷锁,人们的真正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3.我们生活在崇尚自由、民主、平等的时代。对平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平等就是“等贵贱,均贫富” B.平等就是公民在生活上各方面完全平等 C.公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平等 4.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里的平等主要是指( A ) A.人格、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B.收入上的平等 C.能力上的平等 5.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致力于维持社会公平,因为公平可以( A ) A.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降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10 C.让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和成功的人生 6.下列对维护公平认识错误的是( A ) A.用合法手段谋求绝对公平 B.理智地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C.反对对自己的不公平对待,同时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 7.中国古代有很多表现做人优良品德的诗句,如欧阳修的“正直者不可屈曲”,杜甫的“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陆游的“白发向人羞折腰”。这些诗句都形象地说明了我们( B ) A.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规则 B.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C.每个人都要有合作和竞争意识 8.下列做法体现不出党和国家对公平问题重视的是( A ) A.“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 B.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C.国家通过考试公开招考公务员 9.李克强总理有过这样的比喻:政府的职责就是管好两个灯。一个是路灯,另一个是红绿灯。管好路灯,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为所有人照路;管好红绿灯,就是要讲规则。关于公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C ) A.公平就是让人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B.社会公平对个人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C.增强规则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公平 10.面对用人单位就业歧视、性别歧视,我们的正确态度或做法是( C ) A.听之任之 B.发朋友圈,网上恶语中伤用人单位 C.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要努力践行平等 二、请你参与 11.近年来,伴随着送餐行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外卖小哥送餐车所涉交通违法事故不断增多,新闻报道中也不乏骑手被撞身亡的悲剧。和其他人群发生的交通违规不同,外卖小哥违反交规时,往往会有人拿辛苦送餐说事,用悲情的表述为违章的现实开脱。对此,你想对外卖小哥说:__规则面前人人平等__。 三、请你回答 12.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0 (1)漫画中肇事逃逸男子的行为是正义行为吗?为什么? 答:不是正义行为。原因: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而漫画中的逃逸男子却损害了倒地者的生命健康权,是违法行为,是非正义行为。 (2)如果你看到了这种行为应该怎么做? 答: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13.公平与正义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十八大以来,我国司法机关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司法是实现公正的有效手段,公正是司法追求的永恒目标。 (1)国家司法怎样维护公正? 答: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维护和实现公平? 答:①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14.2017年4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创作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式在湖南卫视黄金档开播。该剧真实震撼地演绎了荧屏“打虎”,开播以来引起强烈反响,不但收视告捷,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广泛热议。 10 (1)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能引起广泛关注? 答:《人民的名义》源于反腐败斗争的伟大实践,源于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和人民心声,尤为重要的是,《人民的名义》彰显了正义的力量,必将助力清明政治生态建设,为社会传播更多的正能量。 (2)根据以上热点,说说你对正义的认识。 答: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15.材料一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城里人歧视农民工,富人歧视穷人,某些官员歧视百姓,专业人士歧视非专业人士,名牌大学歧视非名牌大学,长得丑被歧视,身体有残疾也被歧视……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在我们的一些干部中,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从上到下的一些干部中,违规占有多套住房的,违规占有公家车辆的,以各种形式侵占公共利益的,违规侵占群众利益的,明里暗里为子女亲属升官发财奔走的,以权枉法的,不乏其人啊!这些特权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引起了群众极大不满,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1)结合材料一,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应该怎么做? 答: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2)结合材料二,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答: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四、请你评析 16.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了必需品。有人认为:“网络是自由的,网络言论不受法律约束。”于是,他们在各种网络空间、论坛上畅所欲言,导致各种谣言满天飞。 “网络是自由的,网络言论不受法律约束。”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原因: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 10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五、实践探究 17.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从陶渊明的“桃花源”到孙中山的“大同世界”。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平等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促进公平、维护正义、打击邪恶、扫除不公。为了帮助同学们树立平等意识,某校八年级(1)班召开了一次以“平等的脚步”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拟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 答:“维护社会平等,打击歪风邪气”“平等,人类永恒的追求”等。 (2)平等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在生活中,我们怎样践行平等? 答: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3)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政府致力于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为促进教育公平所采取的措施。(不少于两例) 答: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②寄宿制学校贫困生生活补助。③“两免一补”政策。④高校助学贷款。⑤中高考取消部分加分项目等。 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