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7)
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8个生字,都准多音字“呢”. 2.能找到第二、三、四自然段得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哪些声音,了解总分的构篇方式。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文想象,感受风的美妙和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重点: 品读第二自然段,读文想象,感受风的美妙和语言的生动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风的美妙和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过程: 一、 学习生字,感知声音 1.同学们,还记得咱们学过的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吗?是呀!除了秋的声音,大自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声音,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自然去享受一次听觉盛宴,齐读课题21《大自然的声音》,课前预习了,(ppt出示词语)那这些词语会读了吗?自己读读看。 师:同学们读的真认真,哪位小老师来带读。请你来带读第一行 美妙 演奏 手风琴 温柔 师:小老师的声音真响亮。第二位小老师 雄伟 打击 汇聚 激动 师:字正腔圆。第三位小老师。 乐器 雨滴 呢喃 叽叽喳喳 师:还有一些难读的词语,你来带读 轻轻柔柔 敲敲打打 波澜壮阔 汹涌澎湃 师:这个词语,你读(指着“呢喃”),你也读,全班一起读。嗯,非常好,鼻音读得很到位 2.放大“呢喃”,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1)“呢”是个多音字,诶,什么时候读呢,(说不出来,不着急,你用ne说一句话)当它表示的是语气词读ne。(2)口字旁,口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和说话有关(真细心,发现了偏旁和字义的关系)来,全班一起读。3.师:带有口字旁的词语还有呢!(指着“叽叽喳喳” ),诶,这是谁的声音呀?(小鸟)课文中像这样描写声音的词语还有很多呢?赶紧找一找!谁来分享你找到哪些词语?(生找的不全)其他同学有补充吗?(潺潺淙淙如果找不到,诶,水的声音还有,再找找看,生再找不到,看来真的藏得很隐秘,老师悄悄地告诉你)这些都是表示声音的词,咱们叫他拟声词,拟声词有个神奇的魔力,可以把没有声音的文字变得有声音,来把声音读出来! 出示:哗啦啦、唧喱喱、叽叽喳喳、叮叮咚咚、滴滴答答、淙淙、潺潺、 4.大自然的声音真好听,我们就来听一听!(播放音频)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过渡:什么感觉?(美妙,好听,舒服,这就是美妙的声音)作者的感受和你们一样(出示第一句)读。(生读,再美妙些)那么,课文围绕美妙都写了哪些声音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完成课后练习题。 2.师:谁来交流?(生说,ppt在文中画线)找得真准确。 师:发现了吗?你们找到的句子都是——? 生:他们都是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边说要边点出现红线) 师:是呀,每段话都围绕着本段的第一句话来写的。你真会读书。 师:这三句话告诉了我们大自然都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 生:风、水、动物(师相机板书) 师:真棒,你会用圈关键词的方法来学习。老师觉得我们在这个关键词上加个声可能会更准确。(师补充板书) 师:请你看着板书,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说给你的同桌听!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小朋友真会学习,我们关注了课文先总的说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又从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美妙的风声、水声、动物声。(板书总,分) 三、走进风声,体会美妙 1.师:孩子们,了解了文章的内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风的演唱会吧! ppt出示: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齐读) 2.它是怎么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呢?(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风是怎么演奏出美妙的音乐,画出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1)出示: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师: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1: 生:作者把树叶比作歌手,会唱歌 师:那你都知道哪些歌手? 生:周杰伦(摇滚乐)还有呢(TFBOYS,流行乐) 师:哦,原来树叶会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就这句,还有补充吗? 生:老师我觉得树叶不一样,他吹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 师:哦,你的意思是说……(树叶有大,有小,有厚,有薄……孩子如果不会说,师用手比划,有大,手比大,有小,手比小……)嗯,那你都见过哪些不一样的树叶? 生:我见过柳树叶、枫树叶。杨树叶 师:诶,柳树叶,又细又长,那枫树叶呢? 生:像巴掌一样的枫树叶 师:是呀!薄薄的枫树叶?你呢? 生:我还见过宽宽厚厚的芭蕉叶1(这里尽量是学生说,老师小结。) 师:是呀,还有好多好多种树叶呢!当风吹过又细又长的柳树叶,发出的是——你说(沙沙沙的声音)当风吹过又宽又厚的芭蕉叶,发出的是——当风吹过薄薄的枫树叶,发出的是—— 师:孩子们,现在你是杨树叶、柳树叶,枫树叶,你们想当什么树叶就当什么树叶,老师就是那阵风,注意风吹来啦,所有的叶子都响起来吧,呼—— 师:是呀,这么多不同的声音就像不同的歌手在演唱,难怪作者会说当它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能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这真是——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2)师: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还用他的手风琴演奏出怎样美妙的乐曲 (生回答:师出示句子:“当微风拂过……”ppt上变红色,让生先说说自己的理解,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同学们,都听过微风吹拂的声音吗? 能用你的朗读告诉老师吗?还有谁来试试?再轻一点?全班来试试! 师:读得太美了,好像微风也在和老师轻声说话,这种感受用文章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ppt上“呢喃细语”变红) 师:孩子们,怎样地说才叫呢喃呢? 生:说话轻轻柔柔的 师: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我们来验证下吧!看这是“呢喃”在词典中的两个意思,课文里的意思就是~是呀,我们结合上下文我们就读懂了“呢喃”这个词语的意思。 师:生活中,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呢喃细语”呢?(生说不出来,或说偏了,师示范。或者:生活中老师就听过温柔的呢喃声呢!你们听过吗?) ●想象下,森林中,微风都会和谁呢喃细语呢?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小花,小草,地上的落叶)(原来是离别前的送行,发出的邀请啊) 师:呢喃细语不仅代表着轻声说话,还代表着一丝温柔,一丝问候。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 师:轻柔的声音,又如同撒娇的小姑娘,当微风拂过——(手势示意) ●同学们,微风给我们的感觉竟是如此温柔(板书:温柔)那当狂风吹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桌交流下。PPT出示: (3)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当狂风吹起,我仿佛听到——,看到—— 预设1: 生:当狂风吹起,我仿佛听到了树叶发出哗啦啦的声音,仿佛看到整座森林像波浪一样随风舞动 师:原来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激动变红),请你激动的读一读,还有补充吗? 预设2: 生:老师我看到落叶随风起舞 师:一棵树下的落叶?10棵,20棵?哦,那是——整座森林 师:是呀,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让我们激动的读一读。 师:孩子们森林中,仅仅只有树木和落叶吗? 生:还有草丛,花丛 师:请你完整的说一说,森林里谁都“激动”起来了? 师:是啊,当狂风吹起的时候,地上的落叶、低矮的灌木丛、高大的树木都翻滚起来,那声音,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就像是一首乐曲,一起读。 师:是一首充满力量的,雄伟的乐曲!再读! 师:孩子们,风真是位了不起的音乐家呀!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交响曲,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让我们也来合奏一首风之曲吧!请女生当当“微风”,男生当当“狂风”。 (4) 师:哦,春天,微风拂面——夏天狂风暴雨—— 秋天,凉风习习——冬天北风呼啸—— 啊:不一样的季节,也有不一样的音乐。(ppt放在同一页) 师:孩子们,读到这里,你觉得这风在作者的笔下,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吗?(生:不是)那是……(生:音乐家、演奏家、作曲家) 难怪作者会说——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师:是啊,作者把风当成了人来写,让我们聆听了它美妙的声音。也看到了那美丽的画面。 师:孩子们,再读。看看作者围绕着第一句话先介绍了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再分别从“不一样的树叶就有不一样的声音”和“不一样的季节就有不一样的音乐”两方面来介绍。 师:这么美妙的声音,这么美妙的画面让我们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你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吗? 四、生字书写 1.师: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瞧,风儿送来了两片叶子,打开看看是什么呀?原来是咱们今天要写的两个生字。 2.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师:孩子们,仔细观察,写这两个生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间架结构,关键笔画) 生1:琴是上下结构,敲是左右结构 师:很好,你关注到了间架结构,这个“琴”上下结构,要写得……(上下等宽),那“敲”呢?(左宽右窄)嗯,眼睛真亮! 师:还有吗? 生2:老师,我要提醒大家“琴”下面是“今”不是“令”,“敲”的右边是“”,不要写成“支”。 师:为你的细心发现点赞。 师:(出示古汉字)看,这个“琴”字,最早的时候,是这么写的。哇,很像一幅画,是吧。它的形状就像古琴,上面琴弦和琴柱,下面是声符“今” ,所以写的时候可别多写了一点;再看“敲”字,右部件像什么?(生:手拿棍棒敲打)是呀,可不是支,所以横不出头。 师:现在看老师写。(师范写)好,调整好双姿,一个字写上两个。 3.展示学生作业,生评议 4.(如果有时间)再写2个,同桌互评,画上5星。 五、课堂小结:(指着黑板的板书)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去感受了美妙的风之曲,那么水,动物这两位音乐家又会如何演奏,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妙的声音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5.(当学生要离开教室时,再播放一小段森林的风的轻音乐)孩子们,让我们聆听着风的演奏,结束我们的今天之旅。(学生离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