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1
2016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沸腾 B.干冰升华 C.蔗糖溶解 D.蜡烛燃烧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冰水共存物 C.天然气 D.石灰石高温煅烧后的剩余固体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则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硫粉 4.近日,央视曝光了“镉大米”事件,大米中镉含量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其中“镉”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5.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米粥 B.牛奶 C.碘酒 D.石灰浆 6.原子论是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瑞利 D.拉瓦锡 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有多种用途,如通电能发出有色光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0.94% D.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8.化学在能源、材料和环境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甲烷和淀粉都属于有机物 B.石油、煤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可以看成是一种溶液 D.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利用都有利于保护环境 9.今年来,部分大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动植物的呼吸;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其中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 C.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D.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米,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11.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氢和氧 B.硫和氧 C.氢和硫 D.硫、氢和氧 1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燃烧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 D. 点燃酒精灯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可作润滑剂,因为它很软 B.金属铝可作导线,因为它的导电性最好 C.锌的性能比生铁优良,因为锌的含碳量比生铁高 D.浓硫酸在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4.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恒温蒸发溶剂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15.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液,过滤、蒸发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元素______;(2)3个汞原子______; (3)氯化钡______;(4)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7.如图是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氧原子、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8.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根据你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炼铁厂以赤铁矿石为原料,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为了防止铁的锈蚀,人们常采用喷漆、涂油、镀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铁锈蚀的共同原理是______. 1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春暖花开,花香四溢.______ (2)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______. 20.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乙是水.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略去). (1)请推断:甲可能是______. (2)写出丙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1.回答下列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 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在称量和量取两个操作步骤中出现的情况. (1)在称量氯化钠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至天平平衡. (2)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几种仪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仪器F的名称是______. (2)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下列药品中的______(填选项字母). a.碳酸钙b.大理石 c.稀盐酸 d.稀硫酸 (3)选择A、F、和______(填字母)可组装成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3.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们在实验室做了酸碱反应的实验.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上图所示),混合后,对烧杯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小明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是Na2SO4、H2SO4: 小光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H2SO4; 你的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______. 【讨论】你认为______的猜想一定不合理. 如果混合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仍为无色,还可排除______的猜想,理由是______. 【实验】若小明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 小明的猜想正确 四、计算与分析题(本题2个小题,共7分) 24.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预防坏血病,它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请计算: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5.将10.6g碳酸钠与50g稀盐酸放入同一烧杯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16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沸腾 B.干冰升华 C.蔗糖溶解 D.蜡烛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水的沸腾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冰水共存物 C.天然气 D.石灰石高温煅烧后的剩余固体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A、海水中含有食盐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 D、石灰石高温煅烧后的剩余固体中含有氧化钙和杂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则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硫粉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4.近日,央视曝光了“镉大米”事件,大米中镉含量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其中“镉”指的是( )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镉”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大米中镉含量严重超标,这里的“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镉”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米粥 B.牛奶 C.碘酒 D.石灰浆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解:A、米粥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A错; B、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B正确; C、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石灰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D错. 故选C.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6.原子论是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瑞利 D.拉瓦锡 【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正确. B、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C、瑞利从分离空气得到的氮气的密度与从含氮物质中制得的氮气的密度有0.0064kg/m3的差异,凭科学家敏锐的智慧,他没有放过这一微小的差异,经过十几年努力,终于在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故选项错误. 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有多种用途,如通电能发出有色光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0.94% D.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和用途分析. 【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有多种用途,如通电能发出有色光,正确;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正确; C、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0.94%,错误; D、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并能灵活运用. 8.化学在能源、材料和环境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甲烷和淀粉都属于有机物 B.石油、煤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可以看成是一种溶液 D.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利用都有利于保护环境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专题】化学与能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 【分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B、用完不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等; D、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 【解答】解:A、甲烷和淀粉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二氧化碳虽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不正确. B、石油、煤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 C、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可以看成是一种溶液.正确. D、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利用不污染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故选:A. 【点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9.今年来,部分大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动植物的呼吸;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其中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煤的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工业废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能引起大气污染;动植物的呼吸产生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不会造成污染;汽车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能引起大气污染. 【解答】解:煤的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工业废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能引起大气污染;动植物的呼吸产生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不会造成污染;汽车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能引起大气污染. 故选A 【点评】本考点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10.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 C.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D.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米,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B、根据防止触电的情况判断; C、根据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及防护措施判断; D、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入手; 【解答】解:A、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做法正确; B、电器着火若用水扑灭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所以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做法错误; C、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做法正确; D、打翻燃着的酒精灯,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用湿抹布扑盖,这样既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可以隔绝空气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做法正确. 故选B. 【点评】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或是撤离可燃物都是常用的灭火原理,在具体扑火时还要结合火场实际,选择恰好的灭火方法. 11.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氢和氧 B.硫和氧 C.氢和硫 D.硫、氢和氧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物中,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一定来自于该纯净物,而氧气参加了反应,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都来自于氧气,也可能来自于该纯净物和氧气,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氢和硫.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燃烧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 D. 点燃酒精灯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漏斗会使混合液溅出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应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加热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引起集气瓶底炸裂,图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要有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内,以防液体溅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否则会引起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可作润滑剂,因为它很软 B.金属铝可作导线,因为它的导电性最好 C.锌的性能比生铁优良,因为锌的含碳量比生铁高 D.浓硫酸在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石墨具有润滑性进行解答; B、根据金属铝可作导线,因为它的导电性良好进行解答; C、根据锌中不含有碳进行解答; D、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A、石墨具有润滑性,所以石墨可作润滑剂,故A错误; B、金属铝可作导线,因为它的导电性良好,而不是最好,故B错误; C、锌中不含有碳,锌的性能比生铁优良,不是因为锌的含碳量比生铁高,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在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14.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恒温蒸发溶剂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增大,相同质量的水可以溶解更多硝酸钾,因此不饱和溶液变成为饱和溶液,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恒温蒸发溶剂,因溶剂减少而使不饱和溶液达饱和,故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使同量水溶解硝酸钾的量减少而达到饱和,故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C、加入一些硝酸钾固体能够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故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D、由于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而加入较多同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由于没有多余的硝酸钾固体,所以溶液仍然处于不饱和状态,故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故选D. 【点评】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都可以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却要具体分析溶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15.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NaCl 泥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液,过滤、蒸发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除去水分,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NaOH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Cl2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元素 Mg ;(2)3个汞原子 3Hg ; (3)氯化钡 BaCl2 ;(4)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K2O4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 (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汞原子,就可表示为:3Hg; (3)氯化钡是由显+2价的钡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BaCl2;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K2O4; 故答案为:(1)Mg;(2)3Hg;(3)BaCl2;(4)K2O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如图是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氧原子、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6.98 ;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由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8;原子中,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 由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故答案为:26.98;得到.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8.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根据你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炼铁厂以赤铁矿石为原料,它的主要成分是 氧化铁 . (2)为了防止铁的锈蚀,人们常采用喷漆、涂油、镀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铁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与水和氧气隔绝 . 【考点】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2)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1)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故填:氧化铁; (2)由铁生锈的条件可知,使铁制品与水和氧气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故填:与水和氧气隔绝.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金属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9.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春暖花开,花香四溢. 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2)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1)春暖花开,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2)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石油气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 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2)分子间有间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 20.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乙是水.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箭头表示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略去). (1)请推断:甲可能是 过氧化氢 . (2)写出丙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题意,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乙是水,结合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乙是水,由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丙是氧气. (1)甲可能是过氧化氢. (2)丙转化为乙,即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故答案为:(1)过氧化氢;(2)2H2+O22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21.回答下列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 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在称量和量取两个操作步骤中出现的情况. (1)在称量氯化钠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固体 ,至天平平衡. (2)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指定质量的药品,此时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指针偏右,说明药品质量小于砝码质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氯化钠;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固体,直至天平平衡. (2)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故答案为:(1)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固体;(2)偏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几种仪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C的名称是 烧杯 ;仪器F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择下列药品中的 bc (填选项字母). a.碳酸钙b.大理石 c.稀盐酸 d.稀硫酸 (3)选择A、F、和 G、E (填字母)可组装成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药品是稀盐酸和石灰石或石灰石来分析; (3)根据所选择的仪器来分析. 【解答】解:(1)C是烧杯,F是长颈漏斗;故填:烧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药品是稀盐酸和石灰石或大理石,不能选择稀硫酸,因为会生成微溶物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填:bc; (3)选择仪器A、F、和G、E可组装一套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氧气,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填:G、E;2H2O22H2O+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3.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们在实验室做了酸碱反应的实验.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2H2O+Na2SO4 ,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上图所示),混合后,对烧杯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小明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是Na2SO4、H2SO4: 小光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H2SO4; 你的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Na2SO4 . 【讨论】你认为 小英 的猜想一定不合理. 如果混合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仍为无色,还可排除 小光 的猜想,理由是 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 . 【实验】若小明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入 碳酸钠溶液 小明的猜想正确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科学探究.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稀硫酸与碳酸钠等反应生成气体,据此解答. 【解答】解: (1)实验中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2H2O+Na2SO4,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上图所示),混合后,对烧杯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小明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是Na2SO4、H2SO4: 小光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H2SO4; 你的猜想:混合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Na2SO4. 【讨论】我认为小英的猜想一定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反应,不会共存. 如果混合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仍为无色,还可排除小光的猜想,理由是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 【实验】若小明的猜想正确,则: 实验步骤 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入 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小明的猜想正确 故答案为: (1)2NaOH+H2SO4=2H2O+Na2SO4,复分解反应.(2)Na2SO4. 【讨论】小英;小光; 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实验】 实验步骤 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四、计算与分析题(本题2个小题,共7分) 24.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预防坏血病,它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请计算: (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3:4:3 (填最简整数比). (2)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9:1 (填最简整数比).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确定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解答】解:(1)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六个氧原子,故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6:8:6=3:4:3. (2)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6):8=9:1. 故答案为:(1)3:4:3;(2)9:1.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将10.6g碳酸钠与50g稀盐酸放入同一烧杯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根据碳酸钠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可求反应的氯化氢质量,进而可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与10.6g碳酸钠恰好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0.6g x x=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4.6%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数据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