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课案6概括赏析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概括赏析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极乐寺纪游 袁宗道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下列对课文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高梁桥为起点,一路游来,桥下之水纯净柔和如白练;长堤被水所夹持,仿佛有震动摇荡的感觉,堤上绿杨繁茂幽深,令人神清气爽。 B.依山傍水而建的佛寺道观,绀殿朱门,华丽壮观。极乐寺掩映在浓密古松中,古松鲜翠嫩黄,色彩斑斓。 C.长桥、流水,堤坝、绿树、寺院,一幅幅画面都洋溢着清新秀美的特色。优美的景色令作者仿佛回到了人间仙境的西湖。 D.这篇小品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把寺庙、道院比作头发,把殿前的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把简洁清新、活泼灵秀、诗趣盎然。 解析:D 张冠李戴,比作头发的是“西山”。 参考译文: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峡谷中流淌过来,经过此地流入河里。(像)一千匹白色的带子一般,微风吹过水面就像罗纹纸(一种纸张)。河堤筑在水中,被两条河夹着。堤上有四行绿色的杨树,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荫,可以铺好几张席子,从叶子缝隙中垂下的光线有一丈多长。 河岸北边寺庙道院非常多,红门大殿,绵延好几十里远。对面远处的树木,高矮成林,中间几处水田,西山好像人盘着螺旋状的头发,耸立在树林河水之间。 - 10 -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就像给马车做的车棚。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做围)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来这里游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就像钱塘、苏堤”。黄思立也认为是。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挂起进贤冠(挂进贤冠,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情缘? 当天每人分别押一个韵,各自做了一首诗,然后道别。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明 论 [宋]苏洵 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圣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丧其所及。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贤人之治天下也以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常也者,无治而不治者也。时也者,无乱而不治者也。 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无用此区区小明也。故天下视日月之光,俨然其若君父之威。故自有天地而有日月,以至于今而未尝可以一日无焉。天下尝有言曰:叛父母,亵神明,则雷霆下击之。雷霆固不能为天下尽击此等辈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时而不测也。使雷霆日轰轰绕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亵神明之人而击之,则其人未必能尽,而雷霆之威无乃亵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其明矣。 圣人之明,吾不得而知也。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而成功博也,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及之而精,人将曰是惟无及,及则精矣。不然,吾恐奸雄之窃笑也。 齐威王即位,大乱三载,威王一奋而诸侯震惧二十年。是何修何营邪?夫齐国之贤者,非独一即墨大夫,明矣。乱齐国者,非独一阿大夫,与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亦明矣。一即墨大夫易知也,一阿大夫易知也,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易知也,従其易知而精之,故用心甚约而成功博也。 天下之事,譬如有物十焉,吾举其一,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历数之至于九,而不知其一,不如举一之不可测也,而况乎不至于九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将治国者分为“圣人 - 10 - ”“贤人”“愚人”三个层次,目的是为下文议论张本。 B.第二段运用比喻论证,提出论题:治国不能只凭“雷霆轰轰”,而应“用其明”。 C.后三段作者扣住“精”字,反复论证了愚者“功不成”是因为“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 D.文末以举其一而可知九的道理,强调了齐威王“易知而精之”,含有明显的讽谏意义。 解析:C 后三段作者反复论证“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 参考译文:世界上有大智慧,有小聪明。人的能力有能办到的事情,有力不能及的事情。圣人用他们的大智慧来包容那些靠小聪明来完成的事情,有才能的人用他们的才能办到的事情来弥补自己的才能所不能办到的事情;愚蠢的人不知道大智慧,反而用他们的能力所不能办到的事情来搞坏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事情。所以,圣人治理天下用“常”,而有才能的人治理天下,则用“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那就太可悲了,什么事都完了!只有具备了“大智慧”,然后才能“常”;(只有)用自己的才能所能办到的(事情)来弥补自己的才能所办不到(的事情),然后才能“时”。所谓“常”,就是在无须治理意义上的不治理;所谓“时”,就是在没有动乱意义上的不治理。 日月在天空中运行,它们的光明在大的方面可以普照万物,但在小的方面有时却不能进入到一座房子的下面,它们原本就无须使用,这种小得可怜的光明。因此,天下人看日月的光明,就好像完全与君主的权威一样。所以,自从有了天地、有了日月以来,直至今日,日月的光明时刻都要有。社会上曾经有这样的话:背叛父母、亵渎神明,那雷霆就会从天上下来轰击他们。雷霆虽然不能为天下把这种人全部轰击干净,但天下人却心惊肉跳、不敢冒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摸不清雷霆到底会在什么时候轰击下来。假如让雷霆整天轰隆隆地巡绕天下,以找到那些背叛父母、亵渎神明的人去轰击他们,那么,那些人未必能被轰击干净,而雷霆的威风不也就被亵渎了吗?因而懂得日月、雷霆职能(原理)的人,便可以运用自己的睿智了。 圣人的睿智,我无法知道。我只是赞赏有才能的人方法简单,却能获得极大的成功;我只是责怪愚蠢的人耗费心机,但一事无成。这中间没有别的原因,只要专心去干自己能力所能办到的事情,那必然就会干得很精妙,只要分心去干自己能力所不能办到的事情,那就必然会干得很粗糙。把事情干得精妙以后,人们就会说这是无法干成的,无法干成就是精妙。否则的话,我担心混淆是非的辩士会私下讥笑我。 - 10 - 齐威王即位后,齐国三年大乱,但齐威王一振奋,诸侯就震恐不安了二十年。齐威王是怎么经营的呢?齐国有才有德的人,不只是即墨大夫,这是很明显的。而扰乱齐国的,也不只是一位阿大夫,齐威王身边的那几个赞誉阿大夫而诋毁即墨大夫的几个人,这也是很清楚的。一位即墨大夫,很容易了解;一位阿大夫,很容易了解;在齐威王身边赞誉阿大夫而诋毁即墨大夫的那几个人,很容易了解。从那容易了解的事情上下手而把事情做好(精妙),所以就不用劳心费神便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天下的事情,就譬如有十件东西一样,我拿出其中一件,而人们却不知道我自己还不知道其他的九件。但从头到尾逐渐数到九后,不知道的就只剩下一件了,(它)就不如刚拿出来一件时那样难以猜测了,更何况(天下的事情还与这不一样,在许多场合)还不至于要数到九。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育,字春卿。公为政简严。初,秦悼王葬汝州界中,其后子孙当从葬者与其岁时上冢者不绝,故宗室、宦官常往来为州县患。公在襄城,每裁折之。由是宗室、宦官凡过其县者,不敢以鹰犬犯民田。其治开封,尤先豪猾,曰:“吾何有以及斯人?去其为害者而已。”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于岭外,一府股栗。由是京师肃清。 方元昊叛河西,契丹亦乘间隳盟,朝廷多故。公数言事,献计画。自元昊初遣使上书,有不顺语,朝廷亟命将出师,而群臣争言竖子即可诛灭。独公以谓元昊虽名藩臣,而实夷狄,其服叛荒忽不常,宜示以不足责,外置之。且其已僭名号,夸其人,势必不能自削,以取羞种落,第可因之赐号若国主者。且故事也,彼得其欲,宜不肯妄动。然时方锐意于必讨,故皆以公言为不然。其后师久无功,而元昊亦归过自新,天子为除其罪,卒以为夏国主。由是议者始悔不用公言,而虚弊中国。 庆历五年三月,拜参知政事。与贾丞相争事上前,上之左右与殿中人皆恐色变,公论辩不已,既而曰:“臣所争者,职也;顾力不能胜矣,愿罢臣职,不敢争。”上顾公直,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居岁余,大旱,贾丞相罢去。御史中丞用《洪范》言大臣廷争为不肃,故雨不时若。因并罢公,以给事中知许州,又知蔡州。州故多盗,公按令,为民立伍保而简其法,民便安之,盗贼为息。 自公罢去,上数为大臣言吴某刚正可用,每召之,辄以疾不至,于是召还,始侍讲禁中。庞丞相经略河东,与夏人争麟州界,亟筑栅于白草。公以谓约不先定而亟城,必生事。遽以利害牒河东移书庞公且奏疏论之,皆不报。已而夏人果犯边,杀骁将郭恩,而庞丞相与其将校十数人皆以此得罪,麟、府遂警。公前在河南,逾月而去,河南人思之,闻其复来,皆欢呼逆于路,惟恐后。其卒也,皆聚哭。 公享年五十有五,以嘉祐三年四月十五日卒于位,诏辍朝一日。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0 - A.当初,秦悼王埋葬在汝州地界里,这以后应当跟随着葬在这里的子孙以及每年上坟的人络绎不绝,所以同宗之人、官员经常到这里来而成为州县的祸患。 B.吴公治理开封,揭露出一个非常奸恶的官吏,把他流放到岭外,整个开封府极度恐惧。因此京城安定太平,法纪严明了。 C.庆历五年三月,和贾丞相在皇上面前争论,皇上的近臣和朝上的人都害怕得变了脸色,吴公还是不停地争辩,因此被授予参知政事一职。 D.自从吴公被罢免后,皇上多次对大臣说吴某人刚强正直应该任用,常常邀请他,他总是称病不到,于是皇上征召他回朝任职,他开始在宫内担任侍讲。 解析:C “授予参知政事一职”在前,“与贾丞相争论”在后。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公处理政事简约严明。吴公在任于襄城,凡是经过他的治所的同宗之人、官员,不敢让打猎的鹰和狗侵害农田。 B.自从元昊初派使者上书,就多有不顺从的话,朝廷急忙命令将帅出军,而且大臣们争着说元昊这小子立即可以诛灭。 C.唯独吴公认为元昊虽然名义上是拱卫王室之臣,而实际上只是边远的少数民族,他归顺反叛反复无常,应该示意他们不值得责罚,把他们放在一边。 D.许州过去盗贼很多,吴公根据法令,为百姓制定了五保制度并精简其条文,百姓对此感到便利安适,盗贼被平息了。 解析:D 不是许州是蔡州。 参考译文:吴公名育,字春卿。吴公处理政事简约严明。当初,秦悼王埋葬在汝州地界里,这以后应当跟随着葬在这里的子孙以及每年上坟的人络绎不绝,所以同宗之人、官员经常到这里来而成为州县的祸患。吴公在任于襄城,常常抑止这件事。因此,凡是经过他的治所的同宗之人、官员,不敢让打猎的鹰和狗侵害农田。他治理开封,首先惩治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的人,他说:“我有什么方法处理这些人?除掉为害的人罢了。”过了几天,(吴公)揭露出一个非常奸恶的官吏,把他流放到岭外,整个开封府极度恐惧。因此京城安定太平,法纪严明了。 - 10 - 正当元昊在河西地区叛乱时,契丹也趁机毁坏盟约,朝廷处于多难之中。吴公多次向皇上进谏,献计策。自从元昊初派使者上书,就多有不顺从的话,朝廷急忙命令将帅出军,而且大臣们争着说元昊这小子立即可以诛灭。唯独吴公认为元昊虽然名义上是拱卫王室之臣,而实际上只是边远的少数民族,他归顺反叛反复无常,应该示意他们不值得责罚,把他们放在一边(置之不理)。况且他已经僭越名号(指自立西夏国),在他的族人面前自夸,一定不会自己除去国号,来在自己的部落面前自取其辱,只可以趁这个时机赐给他国主的封号。而且按照旧例,他得到他想要的,应该不会轻举妄动。然而当时皇上在必须讨伐这一政策上正意志坚决专一,所以大家都认为吴公的建议不对。这以后出兵征伐了很久也没有收获,而且元昊也悔过自新,皇上为此免除了他的罪过,最终让他做夏国国君。因此朝议的人才悔恨没有采纳吴公的建议,而使中原财力空虚国力枯竭。 庆历五年三月,被授予参知政事一职。和贾丞相在皇上面前争论,皇上的近臣和朝上的人都害怕得变了脸色,吴公还是不停地争辩,不久才说:“我之所以争论,是因为职责;但是(如果)我的能力不能胜任(这个职责)的,希望罢免我的职位,(我才)不敢争论。”皇上考虑吴公的耿直,就再让他担任枢密副使。过了一年多,发生旱灾,贾丞相被罢免。御史中丞根据《洪范》说大臣在朝廷上争论是不恭敬的事,所以雨没有顺应天时(而下)。于是同时罢免了吴公,吴公凭借给事中的身份做许州知州,后又做蔡州知州。蔡州过去盗贼很多,吴公根据法令,为百姓制定了五保制度并精简其条文,百姓对此感到便利安适,盗贼被平息了。 自从吴公被罢免后,皇上多次对大臣说吴某人刚强正直应该任用,常常邀请他,他总是称病不到,于是皇上征召他回朝任职,他开始在宫内担任侍讲。庞丞相在河西任经略,和西夏人争麟州边界,匆忙地在白草(地名)修筑栅栏。吴公认为不先订立盟约而急忙筑城,必定会制造麻烦。立刻以利害关系写文书到河东,并递送给庞公,而且向皇上上书谈论此事,但都没有收到回复。不久西夏人果然侵犯边境,杀了猛将郭恩,庞丞相和他的将校十几个人都因此获罪,麟、府于是处于危急之中。吴公之前任职于河南,一个月后就离开了,河南人一直思念他,听说他又来了,都欢呼着在道路上迎接他,唯恐落后。他去世时,河南人都聚在一起为他而哭。 吴公享年五十五岁,在嘉祐三年四月十五日死在任上,皇上下令停止上朝一日。 四、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 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 10 -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老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最为奇特。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万里之遥,陆路上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水路上有瞿塘峡、滟滪堆之类的忧虑。 B.“然吾闻”之前,对陈畅游山水,记录景物时事,从而得山水之助滋养身心与写作大加赞赏。“然”之后,文意转折,由赞赏转为劝诫,使文章的立意上了一个台阶。 C.“然”之后,以颜回、原宪为例,指明固守穷庐,心纳天下,依然可以获天地之气,从而劝诫陈庭学游历山水并非提升自我的唯一途径,而是要进一步深思。 D.陈庭学获得的“山水之助”是川蜀自然山水之奇险给予陈庭学的历练和川蜀山水中的历史人文之精神给予陈庭学的滋养。 解析:A 原文译文是“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四川境内最为奇特”。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嗜奇之士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作者在文中对陈庭学有赞赏,也有劝勉,全文娓娓道来,恳切真诚,体现了一位长者对后辈小生的关心和爱护。 解析:A “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对文本理解有误。“非仕有力者”指不是做官有力量的人;“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意为不是有才情有文采的人,即使游览了也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 10 - 意为不是身强体壮的人,大多老死在那里。 参考译文: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四川境内最为奇特。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万里之遥,陆路上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水路上有瞿塘峡、滟滪堆之类的忧虑。骑着马走,沿路层层竹林遮蔽高山,连续十来天,仰头看不到山顶;登上高处往下俯瞰,绝险的山谷有几万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惊恐万状,肝胆颤抖。乘船在水中行,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诡异,船只一旦稍微失去控驭,偏离航道仅有尺寸大小,就被撞得粉碎像泥土般下沉,船中人便喂饱了江中鱼鳖之腹,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难到这种地步。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有财力的人不能前往游历;不是天生富有文才的人,即使游览了也无所得;不是身强体壮的人,大多老死在那里。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憾恨。 天台陈庭学,会写诗。多次以中书左司掾之职而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了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名人住过的地方。入川后,凡是英雄俊杰争战攻取、驻扎戍守的遗迹,诗人文士游览登临、饮酒射投、赋诗咏诗、歌唱呼啸的处所,庭学没有不去游历观览的。他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城和我会遇。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言谈愈发宏壮,志向意趣益加高远,这大概是因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 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大了。想要再像庭学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 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他们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神力量。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希望庭学归去之后,尝试探求一番。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诉给我,我将不仅仅因为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 五、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答顾东桥书 [明]王阳明 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 - 10 - 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然工夫工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但吾子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下面对文段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第一段文意,王阳明提出的自己对知行关系的看法是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 B.一定先有想走的心,然后才会去认识路,想走的心就是意念,也就是行走的开始。路途的坦荡险峻,必须亲身行走过之后才能知道。 C.“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此句中“必” “然后”“即是”“矣”四个词语气肯定,解说了“知行并进”的统一关系。 D.指出了顾东桥说法的自相矛盾。语气肯定,推理严谨,反驳有力。逻辑非常严密。 解析:A 顾东桥向王阳明来信提出自己对知行关系的看法是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 参考译文: 你信中说:“你所说的知行应该并举,不应该分为前后两步,就是《中庸》中说的‘尊德性而道问学’这两种功夫,(要)互相存养和激发,本心和外物、根本和梢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道理。然而修行的功夫有个先后顺序,不可能没有先后的区别,就像知道是食物才会吃,知道是汤羹才会喝,知道是衣服才会穿,知道是路才会走在上面。从来没有还没见到事物就先做事的。这中间的先后顺序也是瞬间微妙的,不会截然分明的,不像今天知道了事物,明天才去实践那样。” 既然说“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那么知行并举的说法就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了。又说“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知食乃食” - 10 - 等说法,尤其显而易见。但是你被朱熹先生说的知先行后的观点所蒙蔽,而自己不曾察觉。人必然有想吃东西的心,然后才会去认识食物,想吃的心就是意念,也就是行动的开始。食物口味的好坏,一定要等到入口之后才知道,哪有不尝一尝就已经预先知道食物味道的好坏呢?一定先有想走的心,然后才会去认识路,想走的心就是意念,也就是行走的开始。路途的坦荡险峻,必须亲身行走过之后才能知道,哪里有还没有走过就预先知道路途的坦荡险峻的呢?“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类推,都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如果如你说的那样,才正是“不见是物而先有事”。你又说“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这也是你体察还不够精确。然而就像你所说的,那么知和行并举也肯定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 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