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着⋅落(zhuó) 分歧 花团锦簇⋅(cù) 喜出望外 B.莅⋅临(wèi) 云宵 恍⋅然大悟(huǎng) 美不胜收 C.荫⋅蔽(yīn) 决别 咄⋅咄⋅逼人(duó) 人声鼎沸 D.棱⋅镜(líng) 轻捷 波光粼⋅粼⋅(lín) 小心冀冀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南县的九连山有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在操场上玩起了打雪仗。 C.文化节闭幕式上,花⋅枝⋅招⋅展⋅的客家族姑娘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D.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赣深高铁开通后,从龙南到深圳的时间比原来减少了二倍。 B.百草园与三味书屋都印满了鲁迅的成长,是承载他温馨回忆的地方。 C.文章的主题确定后,还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收集、组织、选择材料。 D.在井冈山偏远地区辛勤执教36年的杨洁如被授与“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⑤⑥ 5. 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____________________,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 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 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 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写出了春天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象。 B. 第二句写出了荷花绵延很远,香气扑鼻。 C. “清风明月无人管”,习习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进行管束。 D. 整首诗风格清新淡雅,语言明白易懂,令人回味无穷。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二两句写景很有特色,第一句总写水光接天的景象,第二句是特写。 B. 全诗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惬意之感。 C. 前两句写景充分调动了各种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 D. 最后一句中的“凉”字,是清风明月带给诗人的愉悦感受。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俄而雪骤 俄而: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③太丘舍去 舍: ④尊君在不 不: (2)下列选项中画线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是吾剑之所从坠/下车引之 B.去后乃至/相委而去 C.陈太丘与友期行/我寄愁心与明月 D.未若柳絮因风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元方入门不顾。 (4)【甲】【乙】两文都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分别表现了“兄女”谢道韫和元方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四、句子默写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 (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 (3)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4)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 (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7)________,不舍昼夜。 (8)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文章的第①小节中,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特点? (2)文章第④小节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描绘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3)揣摩下列语句,说说画线的词语好在哪里。 ①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的栀子花 ①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了栀子花开的时节。绵绵不断的梅雨,催育着栀子花蕾,它们像一个个小轱辘日渐生长,络绎不绝地含露绽放。每当看到那一片片像雪花般铺陈在绿色灌木丛中的细叶栀子花,我都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轻轻掸去花片上晶莹的水珠,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②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见到它们就像见到阔别的乡友,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忍不住想起老家,想起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的母亲。 ③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蔸。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家因园田化建设又一次搬家,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阔叶栀子树。由于母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仅仅两三年工夫,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叶茂,高过人头。过往的行人总不忘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在夸她的孩子。 ④每到初夏时节,大小枝丫挂满了数不清的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盯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时刻留意栀子树的变化,特别是到了花开季节,几乎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栀子花的开放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⑤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你们就等着看栀子花开吧。”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这边,有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⑥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闭像个小喇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粑粑头后别上两朵。花摘完了,除了留些用水瓶子养着放在家里,剩下的就准备送人。母亲把花分成三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供销社工作,很少顾得上回家,母亲是“半边户”,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 ⑦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我的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姑娘,对方提出要“看人家”,一看儿郎,二看男方的家庭条件,一旦看不上,亲事也就吹了。那个年代定亲时兴的是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我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钱来买这些东西,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给我也不要,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⑧栀子花开,就意味着端午节快到了。五六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籴到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母亲包得又快又好,我们包出来的样子却总不好看。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 ⑨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全无生机,最后姐姐和姐夫只好将它们挖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只能站在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许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像母亲这样一位在苦水中泡大、没有文化、毕生清贫而平凡的妇女,她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感去热爱、呵护那些栀子花的?而那些栀子树、栀子花又赋予了母亲怎样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只知道,在那么困难的时代,在与母亲相守的日子里,我始终能感受到一种力量——自强的力量,感恩的力量,这份力量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一种爱——对生命的热爱,对儿女的深爱,这种爱,单纯且执着,细腻而温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的路上,在我的心中,静静而持久绽放的母亲的栀子花。 (1)文章的标题名为“母亲的栀子花”有何作用?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闭像个小喇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 (3)文中的“母亲”是个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关爱子女,自立自强自信的人。 B.对栀子花,我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是因为我们家门前种过栀子树,我因而感到亲切;又因为我的母亲已经去世了,看到栀子花,我就想到已经去世的母亲,因而感到惆怅。 C.第④自然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栀子树照料得非常精细。 D.本文在刻画母亲的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全文饱含一个孩子对母亲的赞赏和怀念之情。 六、综合性学习 班级拟开展“说尊师”主题班会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发言稿。 材料一:尊师就是尊敬师长,它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尊敬师长的人会以一言一行来表达对师长的敬与爱。不忘师恩,敬师爱师,应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美德。 材料二: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 材料三: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向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状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之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七、作文 作文 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500字左右。 要求: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答案】 A 【考点】 常见易错字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莅临(wèi)﹦(lì)、云宵-云霄; C.决别–诀别、咄咄逼人(duó)-(duō); D.棱镜(líng)-(léng)、小心黄冀-小心翼翼。 故选A. 2. 【答案】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B.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花枝招展:比喻女孩子或事物姿态优美、艳丽,像花枝那样迎风招展的样子。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参差不齐:本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不能用来修饰“旅游信息”,适用对象错误。 故选D. 3. 【答案】 D 【考点】 病句辨析 病句修改 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减少“不能用倍数,应该改为“二分之一” B.成分残缺,在“成长”后加“足迹”。 C.语序不当,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应该是“收集–选择–组织”。 故选D. 4. 【答案】 C 【考点】 句子排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阅读句段可知,该文段主要讲“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⑤句是总起句,提出话题;⑥中“由此”指代⑤句中所说的“方法”;①句是对⑥句所提到的富兰克林的例子的具体陈述;③句承接①句内容,说明富兰克林用这种方法加强记忆的结果;②句中“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与③句“写出了一篇篇文章”相承;④句总结富兰克林的收获。故句子排序为:⑤⑥①③②④。 故选C。 5. 【答案】 A 【考点】 句子衔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通读文段,根据“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这句和后面的“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一句的提示,知道空缺处应该填的句子应该和“风”有关,故选A。 二、诗歌鉴赏 【答案】 A C 【考点】 表现手法及作用(古诗词曲)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赏析关键诗句 品味语言(炼字) 课外古诗词曲阅读 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项,依据“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可知,第一句写的是“夏天”的景色,不是“春天”。 (2)C项,“四顾山光接水光”是从视觉角度写景,“凭栏十里芰荷香”是从嗅觉写其味,没有使用“听觉”。 三、课内阅读 【答案】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1)①不久,一会儿,②大体,③舍弃,④同“否” B (3)①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②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4)语言描写。 谢道韫:聪明,有才华;元方:聪明机智,行为方正。 【考点】 文言文人物形象 文言文语言特色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 咏雪(《世说新语》) 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翻译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词多义 文言虚词 文言实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句意为: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 ②句意为: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 ③句意为:陈太丘丢下他离开了。舍:舍弃。 ④句意为:令尊在不在?不:同“否”。 (2)A项,第一个“之”,的;第二个“之”,代词。 B项,两个“去”都是“离开”的意思。 C项,第一个“与”,和;第二个“与”,给。 D项,第一个“若”,及,比得上;第二个“若”,好像。 故选B。 (3)①何所似:像什么。 ②入:走进;顾:回头看。 (4)从文中“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元方曰”等可以看出,两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的。【甲】文中从“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道韫的才华横溢以及谢安对其才华的赞赏之情;【乙】文中则体现出了元方的聪明机智与不卑不亢。 四、句子默写 【答案】 风正一帆悬,一夜征人尽望乡,学而不思则罔,夕阳西下,影入平羌江水流,随君直到夜郎西,逝者如斯夫,落花时节又逢君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 、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尽、望乡、罔、羌、夜郎、逝者”等字词容易写错。 五、现代文阅读 【答案】 (1)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表现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2)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①“顶”字,既有在“树尖儿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也引起下文“日本看护妇”的比喻。 ②拟人手法,表现济南冬天给人的感受,洋溢着人们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更体现作者的赞美之情。 【考点】 济南的冬天(老舍) 赏析文章语言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散文阅读 记叙顺序 描写方法及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对比手法: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作者在第①小节中将济南与其他地方进行对比,与北平比,“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与伦敦比,“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与热带比,济南是没有毒日的,从而表现出济南“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即突出其“温晴”的特点。 (2)写景的文章,一般采用时间与空间两种写作顺序,时间顺序写作,可以从文中找到表示时间变化的时间词,空间顺序写作,则可以从文中找到表示地点变化的方位词。结合第④小节内容来看,本段运用的是空间顺序写景,分别描写了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景物。 (3)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①句的“顶”字,既有在“树尖儿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又与下文“日本看护妇”的比喻相照应,形象生动。②句的“慈善”一词是拟人手法的运用,表现济南冬天的温暖,表现人们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答案】 【考点】 记叙文标题含义及作用 修辞手法及作用 赏析文章语言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鉴赏文学形象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六、综合性学习 【答案】 【示例】尊师就是尊敬师长,它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人都是尊师的典范。比如鲁迅,他对启蒙老 师寿镜吾一向很尊敬,再忙也会抽空去看望寿先生。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状况。作 为学生的我们,平时应该尊敬老师,认真学习,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尊师爱师的人。 【考点】 综合读写 名篇名句默写 情景说话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发言稿的拟写。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本题可根据“说尊师“活动主题,先开门见山地提 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有选择地运用给出的材料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观点并发出要“尊师爱 师”的号召来拟写作答。做到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论说有理。注意字数的要求。 七、作文 【答案】 例文: 这一天,让我铭记 个个秋风萧瑟的夜晚,又是在门外,一个模糊的身影伴随着一阵阵敲门声…… “对不起,能请您把音量调低些吗?”爸爸低头哈腰地对四楼的邻居说道。“呢……好吧!”还没说完,爸爸又打断了他,“我家 小孩在做作业,您这声音……有点响。”“呼!”随着房门的紧闭声,爸爸一转身,叹了口气,眉峰轻蹙。顿时,他周围的空气似乎 被牵绊住了,充斥于其中的只有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这,是一个普通的“风景”,一个六号楼居民人人皆知的画面。因为,几乎每天的这个时刻,五楼的这位父亲都会来请求邻居 们不要发出音响去影响我——一个为中考“奋战”的学生。 但是,天知道,这哪有不发出声响的理由?暂且不论六楼张大妈用洗衣机发出的“嗡嗡”声,就算是四楼小吴放的摇滚乐都已 足以让我不能安心做作业了。 “唉,实在太有影响了!今天再去说一声吧!”爸爸还没等那“乐章”开始奏响,就已经思忖着去和邻居们说了:“爸,你就别去 了,人家凭什么就听你的啊?”屋内的我听到爸爸的抱怨,心中就如同像一枚核桃被猛地敲开了,微凉苦涩的滋味涌上心头。我 忍不住冲出去对他说道。 “不行!”爸爸根本不听我的劝说,直冲出家门。 我趴在窗扣,不忍又不住地看着这一时刻地场景:一个年过半百地父亲将要为他的女儿付出他的尊严! 一只手举起来了,当我正准备“享受”几分钟的噪音时,忽然地,声音消失了!父亲“欲叩而止”的手瞬间僵硬了。六号楼在此 刻,回到了“万籁此俱寂”的场面。 这一天,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父亲的爱让我难以忘却,然而,邻居们的安静让我更为感动。“风景”消失了吗?不,以 前的“风景”正渐渐潜入夜的踪迹,如今,那一天的寂静却一如既往地延续着,我在心中铭记着这一天。 这一无让我铭记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这一天,让我铭记”。从题目看,文章要叙写的“这一天”,应该是不平常的一天,是对自己有重大意 义的一天,是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天。总之,“这一天”一定是使自己的认识、体验、想法有重大影响的。”铭记”是指牢记在 心中,时刻不能忘却。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段感人的往事,可以是自己的人生经历,还可以是一重大节日等,通过这些,来表 达愉悦、伤心、恐惧、震惊、激动、骄傲、幸福、尴尬、失望、后悔、等情感,表达“铭记”的缘由。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抒发 自己的情感化验和感悟,表达健康的思想作文。体裁上,要记叙文。 第9页 共12页 ◎ 第10页 共12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