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7
【2019最新】精选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7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时期的梅饶臣,才华横溢,却仕途失意,只好寄情山水,反而成了著名的诗人。欧阳修有感于此,得出了“诗穷而后工”的结论。这里的“穷”,不是贫穷,是指经历的坎坷、处境的艰难。而由此产生的痛苦、忧伤等情感,用心理术语来说,就是人的缺失性体验。 人生体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事业成功、爱的温暖或才能的充分发挥等引起的愉快、满足;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因事业不顺、爱的缺失或才能无法施展等引起的痛苦、愤懣。 挫折、痛苦是任何人都不愿面对的,但一定程度的挫折和痛苦对有价值的人生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没有大气压力,人的身体就要爆炸;没有重物压舱,船在大风大浪中就要翻覆一样,若一切都顺利、美满,生命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司马迁说“发愤著书”,韩愈说“不平则鸣”,恩格斯说“愤怒出诗人”,都说明了痛苦忧患对作家、诗人的重要意义。 “穷”为什么能使诗人的诗更“工”呢? - 23 - / 23 首先,“穷”是创作的动力。挫折使诗人心理失衡,从而产生宣泄的欲望。而挫折带给诗人的缺失性体验达到极限,就会产生强烈的宣泄欲望。对于诗人来说,宣泄的最好方式就是写诗。所以,“穷”是诗人之不幸,但从创作角度来讲,也是其大幸。正是“穷”,使诗人积蓄了深刻饱满的情感,把他推上了创作之路。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穷”塑造了诗人。 其次,“穷”造成诗人独特的感受。客观世界只有一个,可心理世界却因人而异。诗人的痛苦、哀怨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种情结,无论他感知什么对象,都会受到这种情结的影响,从而出现感知变异。如李煜,从堂堂的一国之君突然变成囚徒,巨大的落差使他的心始终浸泡在痛苦之中,这让他眼中所有的物象都染上一层凄婉哀伤的色调。这种情绪是消极的,却也成就了他的词作。 第三,“穷”使诗人的想象定向化。当人处于痛苦、失意中时,对其所失去的或先前所渴望的对象充满更加强烈的向往,从而无论遇到什么,都要跟这一向往联系起来。如陆游,其理想是收复中原,但恰恰这一理想无法实现。“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种情感使他执于一念,无论做什么,都会联想到“扫胡尘”“靖国难”。如果陆游的理想得以顺利实现,那么么他很可能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将领,而不会成为诗人。然而恰恰因为“穷”,因为忧伤、痛苦,才使他产生了如此激昂的想象力,从而写出了极“工”的诗篇。 (摘编自童庆炳《“穷者而后工”的心理学内涵》)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23 - / 23 A.欧阳修所说的“诗穷而后工”,意思是诗人如不经历坎坷挫折,就写不出好诗。 B.挫折、痛苦无人愿意面对,但它却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诗人、作家尤其如此。 C.客观世界只有一个,但每个人感受却都不同,诗人感知到的是一个变异的世界 D.诗人如无法获得渴望的对象,对对象的向往就愈加强烈,对它的想象就更加活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借梅尧臣的事例提出论点,并对“穷”和“缺失性体验”进行了阐释。 B.文章从“创作动力”“独特感受”“想象定向化”三方面,论证“穷而后工”。 C.文章采用了总分结构,先概括论述“穷而后工”,后分层细论“穷而后工”。 D.文章采用举例、比喻、引用等论证方法,使深奥的文学创作原理变得浅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尼采说母鸡下蛋的啼叫和诗人的歌唱都是“痛苦使然”,这是国外版“穷而后工 B.假如李白也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估计他的诗歌创作成就比现在的还要高。 - 23 - / 23 C.优秀诗歌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穷而后工”只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 D.辛弃疾能登上南宋词坛的高峰应该跟他收复中原的志向无法实现有很大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军宴 朱胜喜 作家终于登上了南海深处的这座小礁。他头发蓬乱,脸色煞白,嘴角还沾着刚刚呕吐过的秽物,看上去狼狈不堪,完全没有了知识分子的斯文。 他是从北京来驻地采访的。在结束了驻地采访之后,他坚持要到海礁哨所去体验生活。驻地首长拗不过他,只妤派一艘小艇把他送上这个礁。 小艇一离开海岸,他就后悔了。完全没有泛舟昆明湖的舒适感觉,在茫茫大海上,小艇时而左摇右晃,时而上下颠簸,他的肚子里一阵阵翻江倒海。不一会儿,作家就彻底“交开了公粮”(水兵把晕船呕吐戏称为“交公粮”),真正领略到了大海的威力。 小艇颠簸了三个小时,作家也交了三个小时的“公粮”。总算是上了礁,但他已是两腿发软,浑身无力。 礁长看到作家遭罪的样子,忙示意炊事员赶紧打点水给作家擦擦脸,漱漱口。炊事员听到礁长的吩咐后,愣了好一会儿才转身进了厨房。 - 23 - / 23 过了一会儿,炊事员端来了小半脸盆清水搁在作家面前,一只手还端着一杯漱口用的水,然后小声地对作家说:“您先洗脸,再漱口,记得把漱口水吐在脸盆里。” 作家望了望炊事员,很是不解,但还是按他的话做了。 洗漱完毕,作家正要将用过的水倒进大海,炊事员慌忙走上前端过了脸盆,说:“我来,我来。”说着端起水走进厨房。 过了好一会儿,作家的身体才恢复过来。在礁长的带领下,开始参观整个哨所,他们先来到战士们的文娱活动室。屋子虽小,但打扫得很干净,小凳子摆得整整齐齐,墙上贴着战士们自己画的画,还挂着吉他、二胡等乐器。一个小黑板上写着《战士第二故乡》的歌词。他们又来到战士们的寝室,一样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一条标语映入作家的眼帘:“枕着涛声入睡,迎着霞光上岗。”作家十分佩服战士们的文采。 礁长又领着作家来到厨房,里面的炊具、餐具也都摆得整整齐齐。两位战士正在忙着准备午饭。礁长对两位战士说:“做好点啊,今天有客人,是军宴。”两位战士高兴地答应着并向礁长、作家敬礼。作家看见他用过的那半盆水,竟放在桌子上。 他们又绕着整个礁转了一图,才回到哨所。 - 23 - / 23 开饭了,一菜一汤主食馒头。菜是罐头午餐肉,汤是罐头蘑菇汤。盘子里的馒头一个个都咧着嘴,让人想起久早不雨的大地,又让人觉得是一个人在大笑。作家夹了一块罐头肉放进嘴里,感到味道不对。很想吐出来,但还是忍住了。大概是罐头在高温下放得久了,失去了原有的香味吧,一种说不清楚的怪味让他难以下咽。但看看战士们,一个个吃得有滋有味,尤其喝汤时,一小口一小口地啜着,像是在品尝玉液琼浆似的。于是他鼓起勇气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他硬着头皮吃完饭,虽然只吃了半个馒头,喝了一小碗汤,却吃得大汗淋漓,衣服湿透 却不好意思再要求洗脸。礁长看出了他的意思,对炊事员说,再开点水给作家洗把脸。炊事员支支吾吾,最后说,已经没水了。 “水呢?”礁长问。 上次补给船出了故障,只送来了半罐水。”炊事员说。 不行就让作家用刚才用过的也行啊。”礁长说。 炊事员又支吾了半天,最后说:“那半盆水今天中午做饭已经过滤后用完了。” 礁长看看作家,一脸的尴尬。说:“实在对不起,让您受委屈了。” 作家看看礁长,再看看战士们那一张张黑黑的脸,禁不住热泪盈眶。 哽咽了半天,他终于说:“我真的明白谁是最可爱的人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自然段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作家上礁时的狼狈模样,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凸显了岛上环境艰苦。 B.小说通过对战士们的文娱活动室和寝室环境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着的乐观精神。 - 23 - / 23 C.小说中的不少细节描写颇见作者匠心,比如那盘干裂的馒头,既能暗示岛上用水匮乏,又能表现战士们的高尚精神。 D.小说从作家、礁长、炊事员、战士等不同角度,展示了礁上交通不便、生活艰苦,表现出南海守礁官兵的平凡和崇高。 5小说虽然到最后才揭示了“缺水”这一事实,但前文已埋下了不少伏笔。请至少找出三处,并说说这样设计情节有什么有好处。(5分) 6.小说题目叫“军宴”,这个题目有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传承农耕文化起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有文化的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在不少年轻人或小孩子那里,可能却相当陌生。事实上,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补充历法,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传承保护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一步。 - 23 - / 23 (光明网·时评频道) 材料二: 让二十四节气回归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它对当代生活究竟价值何在?人们对此却有不同的声音。 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而制定。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二十四节气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然而,也有不少人从生活中发现,中国幅员辽阔。如果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的尷尬。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二十四节气的地域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它总结了太阳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变化规律,这对于农耕生产依旧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了解,各地的人们也会根据身边自然的具体变化,生产出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二十四节气表述,由此诞生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丰富的本地化知识。 另一方面,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指导功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虽然历史上会出现一些极端气候,但直到现在,全国农业生产仍然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硏究所所长王才林解释道。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认为,尽管气候条件不断变迁,二十四节气对于城市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 23 - / 23 但它既唤起我们的回忆,并且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在循环变化。”他表示,二十四节气能够提醒人类尊重自然和亲近自然。 (摘编自《南方日报》) 材料三: 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文化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气候、天气的预测与利用的水平越来越高,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确实有所减弱,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是二十四节气在延续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很小,现在的农田作物耕种基本上没有脱离原来的节气规律。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二十四节气仍旧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指导广大农民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十四节气的影响显然已不仅仅限于农事耕作,它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很多地方的百姓会按照“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来准备自己的生活物资,清明吃青团、立秋吃西瓜的风俗也依旧流行。尤其是到了冬至时节,到底是应该吃饺子还是吃汤圆,南北方的网友几乎每年都要为此“论战”一次,彼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好不热闹。而正是在这样的“论战”中,传统文化反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继承、传播和弘扬,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网友对这种“论战”的参与热情,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深远影响力的证明。 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 23 - / 23 (摘编自《兵团日报》)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根据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反映了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 B.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但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如果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不一定适应当地气候特征。 C.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和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专家对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的作用认识不一,有的认为二十四节气已不再具有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D.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的指导功能有所削弱,但它已全面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现代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8.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的二十四节气歌在中国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年轻人和小孩可能不知道。 B.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C.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祖用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活动的补充历法,它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 D.材料一、材料三有多处引用了歌诀,民谚和民俗事例,其作用是反映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联。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 23 - / 23 E.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世界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在今天,人类的农业生产仍在二十四节气的框架内运作。 9.作为农耕文化符号和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生活中有何价值和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顾琮宇方用,满洲正白旗人。习农兵书算,不屑章句之学。圣祖开算学,公得与焉。议叙得吏部员外郎。世宗登基,稽核财赋,以公领职。有书吏行贿某官某官首之于总理局务怡亲王王命公审理吏狡诋公笞之同官忌公者诬公欲杀吏以灭口。王疑公亦受贿,遂奏劾公,交刑部一并严讯。吏证公无丝毫染,公得无罪。出为河南观风正俗使。当是时,有奏豫省岁荒者,世宗命山东运米十万石为赈济。总督田文镜讳灾,以为岁熟,民无需米,仍令运官带回。公争曰:“此时民未必不需米。就使不需,然既已运来,留存州县仓中,以有备无患之义。若仍令运回,则脚运船费,仍取诸民,民何以堪?且王者有分土,无分民,豫省官民即山东官民。为臣子者,当同心心共济,不必自分区域,粉饰太平,以希恩宠。”田滋不悦,密奏公倨傲,气凌其上。世宗问公,公曰:观察为钦差官,与督抚平行,无所为上也。既无上下,臣何凌灭之有。”世宗笑。公任山东总河时,前任完颜伟奉召还京,未行而病笃,意欲出署调养。公力止之,曰:“吾与君同事君父,即兄弟也。弟尚在,兄何忧?” - 23 - / 23 凡一切汤药便旋事,皆公亲自料理。不顷刻高。完公殁后事宜,公一力周旋,护送还其里第。后巡漕御史伊灵阿在寓亦病故,公亦典质衣物,为治其丧如送完公时。公虽刚正孤傲,百折不回,有“顾铁牛”之称,性耽花竹,左右侍立校尉、千总皆清俊少年。浙江总督李卫气出人上,而最敬公。又多制漆盘,盛佳砚良墨。闻属吏能诗文者,辄手赠之。其风趣如此。年七十而薨。 (节选自《清史稿·顾琮传》)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书吏行贿某官/某官首之/于总理局务怡亲王/王命公审理/吏狡诋/公笞之同官忌公者/诬公欲杀吏以灭口/ B.有书吏行贿某官/某官首之于总理局务怡亲王/王命公审理/吏狡诋/公笞之/同官忌公者/诬公欲杀吏以灭口/ C.有书吏行贿某官/某官首之/于总理局务怡亲王/王命公审理吏/狡诋公答之/同官忌公者诬/公欲杀吏以灭口/ D.有书吏行贿某官/某官首之于总理局务怡亲王/王命公审理吏/狡诋公笞之/同官忌公者诬公/欲杀吏以灭口/ 1l.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白旗,满洲八旗之一,八旗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的重要形式。 B.圣祖,是康熙皇帝的庙号,庙号是古代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钦差官,官名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均由重臣担任。 - 23 - / 23 D.总督,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管辖一省或多省,负责辖区内的军政事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琮不喜欢儒家学问,但喜欢农兵书算等技艺。他在康熙皇帝开设的算学馆学习,因成绩优秀而任命为吏部员外郎。 B.顾琮为民着想。在担任河南观风正俗使期间,在处理赈灾粮的问题上,坚持不加重百姓负担,和总督田文镜产生了矛盾。 C.顾琮待人古道热肠。他担任山东总河时,朋友完颜伟得了重病,他悉心照顾,直到其去世,还典当衣服为其料理后事。 D.顾琮喜好风雅。他虽不是科举出身刚直孤傲但经常准备一些品质优良的文房用具,赠送给善于诗文创作的属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仍令运回,则脚运船费,仍取诸民,民何以堪? (2)完公殁后事宜,公一力周旋,护送还其里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诉衷情 周邦彦 堤前亭午①未融霜,风紧雁无行。重寻旧日岐路,茸帽北游装。 期信②杳,别离长。远情伤。风翻酒幔,寒凝茶烟,又是何乡。 注:①亭午:正午。②期信:约定的时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23 - / 23 A.“重寻旧日岐路”一句中的“重”字,说明离别不止一次,强化了离别之悲。 B.“茸帽北游装”一句说明词人此行的目的地是更为寒冷的北方,倍增离愁别绪。 C.词的上阕用风雪等凄清的景物渲染氛围,着力烘托出词人旅途中的寂寞心境。 D.“期信杳,别离长”是说离别会很久,再见将遥遥无期,借此突出“远情伤”。 E.“又是何乡”写词人与友人离别后来到陌生的地方,突出了两人的友情之深。 15.从情景角度赏析“堤前亭午未融霜,风紧雁无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逍遥游》中,庄子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探寻并发出疑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观《江城子》中有“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句子,以水之滔滔不绝、汹涌澎湃,极言愁绪之多,《虞美人》中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那是一个刚刚下过雪的冬日,在尚未结冰的西湖旁,一个芝兰玉树般的男子站立在那落满雪花的桂树下。 - 23 - / 23 ②阳朔山柔水媚,景色宜人,秀色可餐。游人来后总是流连忘返,感叹其独得造化神灵的偏爱。 ③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是富有的人生;只知道接受,特别是对任何事情都锱铢必较,必是贫穷的人生。 ④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都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应该兼顾环境和发展,不能目无全牛。 ⑤如果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就便踌躇满志,不但得不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反而会让人感到你缺乏修养。 ⑥教师要树立“尊严教育”的观念,帮助每一位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尊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据高德地图和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共享单车项目推出之后,广州和深圳的交通拥堵程度分别下降了6.8%和4.1%。 B.19日,陕西省举办了“诚信点亮中国”全国巡回活动,是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举措。 C.叶绿体内有大量的基粒和类囊体,极大地扩大了受光面积,据计算,lg菠菜叶中类囊体的总面积竟接近60m2左右。 D.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2月3日至5日在浙江乌镇举办,本届大会将集中展示世界互联网的前沿技术。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23 - / 23 A.各位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请大家出钱出物,为灾区尽绵薄之力。 B.刘教授的一席话如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提出有意义的见解。 C.黄老师,掌受您多年教诲,我感到受益颇多,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D.我写了一篇文章,想投稿又怕有疏漏,还是请你将大作斧正一下吧。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家庭气氛对家庭成员的影响不可小视。有研究认为,如果家庭气氛长期保持温馨和谐, ① 。相反,② ,就很容易使家庭成员神经紊乱,免疫能力下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③ 其发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 21.下面文段中有三处存在逻辑问题,请加以说明。(5分) 美国记者沃尔夫的新书《火与怒:特朗普白宫内幕》出版,该书因充斥着众多有关特朗普的爆炸性内幕,而掀起轩然大波。日前,特朗普在大卫营举行的记者会上,强烈控诉了沃尔夫:他说自己从未接受过沃尔夫的采访,因而他书中的内容全是杜撰;其次他说白宫人员骂他是“白痴”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他说自己不仅很聪明,而且是“稳定的天才”;他还抨击白宫前首席战略师史蒂芬·班农,说他因“失去理智”才給沃尔夫提供了这些信息。 ① - 23 - /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电视剧86版《西游记》中的音乐都是经典,但其作者许镜清却一直默默无闻。他后半生唯一的梦想就是能举办一场个人作品音乐会,让自己的作品再一次打动观众。为了圆梦,老人用去了半生积蓄,不善交际的他到处筹集资金,但梦想依然遥远。最终他在众人的帮助下筹够了资金。于是几代人关于《西游记》的集体回忆重新回到了舞台中央,许镜清这个名字才被大众知晓。《朗读者》主持人董卿采访他时说:“许老师人生的第一场音乐会,似乎来得晚了一点……”许镜清说:“不晚,只要我活着就不晚。” 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内容及含意的基础上,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 23 - / 23 1.D(3分)【解析】A项,欧阳修的意思是,经历挫折、艰难,然后能写出好诗,但不是说不经历挫折、艰难就一定写不出好诗;B项,原文的意思是,对于“有价值的人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C项,诗人感知到的并非都是变异的世界,而是他的痛苦、哀怨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感知到一个变异的世界。 2.C(3分)【解析】文章前后两部分并不存在总分关系。文章分成两部分:前三段阐释“什么是穷”,“穷”对所有有价值人生的意义;后四段从三个角度分析“穷而后工”的心理学原理。 3.B(3分)【解析】“穷然后工”虽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原理,但毕竟是外因,不是每一个诗人都一定能在“穷”的环境中写出好诗。 4.A(3分)【解析】作家上礁时的狼狈无法反映岛上环境的艰苦。 5.【答案要点】(1)①炊事班长听到礁长的吩咐后,愣了好一会儿才转身进了厨房;②您先洗脸,再漱口,记得把漱口水吐在脸盆里;③炊事班长抢先一步端过了脸盆;④作家发现他用过的水竟然放在桌子上;④喝汤时,战士们都小口小口啜着;等等。 (每找出一处得1分,找出三处即可得满分3分) (2)造成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2分) (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答案要点】(1)小说题目为“军宴”,其实只写到一场简陋的罐头餐,二者之间形成巨大反差。 (2)这种反差带来了以下艺术效果:①情节上,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很强的阅读兴趣;②人物刻画上,如此简单、粗陋的饭食士兵们还吃得津津有味,显示了他们的淳朴和乐观;③主题上,军宴才是如此,平时生活恐怕更艰苦,歌颂了军人的伟大;④ - 23 - / 23 读者角度,能够促使读者进行深层思考。 (答出题目和内容之间的反差和对比2分,艺术效果每点2分,答满两点即可) 7.C(“有的认为二十四节气已不再具有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表述不准确,原文材料最后一段说的是“二十四节气对于城市人来说也不再具备生产方面的指导意义。”) 8.AE(答对一项给2分)(A项,原文说“二十四节气歌’在有文化的老一辈人那里可能是烂熟于心”。E项,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而不是“世界人民”。) 9.(1)依然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1分) (2)能提醒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照自然的节奏和规律生活。(2分)(3)在生活习俗中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2分) 10.B(3分)【解析】正确的标点是:有书吏行贿某官,某官首之于总理局务怡亲王,王命公审理,吏狡诋,公笞之。同官忌公者,诬公欲杀吏以灭口。 11.C(3分)【解析】钦差不一定是重臣担任,经常由皇帝信任的低级官员担任。 12.C(3分)【解析】完颜伟只是顾琮的前任,并无深交,但顾琮对他尚且如此用心照顾,更显得其古道热肠。 13.(1)如果仍让运粮官将粮食运回,那么陆路、水路产生的运费,仍然要从百姓那里收取,百姓怎么能够承受呢? - 23 - / 23 (“脚运”“诸”“堪”各1分,句意2分) (2)完颜伟去世后的相关事情,顾琮全力承担,还护送他的遗体回到家中。 (“殁”“一力”“里第”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顾琮字方用,满洲正白旗人,学习农学、兵法、书法、算学,不喜欢儒家的章句学问。圣祖开设算学,顾琮得以参与其中。经考核加以奖励,得以任吏部员外郎。世宗即位后,要稽查核算财税,让顾琮负责这个差事。有一个官署的吏员给某位官员行贿,这位官员向总理局务怡亲王告发,怡亲王命令顾琮审理此案。那个吏员狡辩诋毁别人,顾琮对他动了笞刑。在一起任职的嫉妒顾琮的官员,诬蔑他想要杀掉那个吏员灭口。怡亲王怀疑顾琮也受了贿,就上奏弹劾顾琮,并交付刑部一并严厉审讯。那个吏员证明顾琮没有一丝一毫的沾染,顾琮得以被判无罪。离开京城担任河南观风正俗使。当时,有人上奏河南省闹灾荒,世宗命令从山东运十万石粮食用以赈济。总督田文镜隐瞒灾情,说年成丰收,百姓不需要粮食,仍命令运粮官将粮食带回去。顾琮争辩说:“这个时候百姓未必不需要粮食。就算不需要,可车船既然已经运来了,留存在州县的仓库中,也有有备无患的意义啊。如果仍命令运回去,那么陆路、水路的运费,仍然要取之于百姓,百姓怎么能受得了呢?况且君王有分开的土地,却没有分开的百姓,河南省的官员百姓也就是山东的官员百姓。做臣子的,应当同心共济,不应该自己分开区域,粉饰太平,以希望得到恩宠。” - 23 - / 23 田文镜更加不高兴,密奏皇上说顾琮傲慢无礼,气焰凌驾在他之上。世宗问顾琮,顾琮说观察使是钦差官,与督抚的职务是平行的,无所谓上下。既然没有上下之分,微臣怎么会有凌驾他人之上,灭他人威风的意思呢?”世宗笑了。顾琮担任山东总河时,前任完颜伟奉召回京,还没有出发就病重了。他的意思是想要离开官署进行调养。顾琮坚决制止他,说:“我和你共同侍奉皇上,也就是兄弟。有弟弟还在,兄长有什么担忧的呢?”凡是一切做汤熬药便溺之事,都是顾琮亲自料理。一刻也不离开。完颜伟去世后的事宜,都由顾琮全力办理,护送他的遗体返回家中。后巡漕御史伊灵阿也在他的寓所病故,顾琮也是典质衣物,为他办理丧事,如同送完颜伟时。顾琮虽然刚正孤傲,百折不回,有“顾铁牛”之称,但他天生喜欢花竹,他身边的侍立校尉、千总都是清俊的少年。浙江总督李卫气焰超出一般人之上,但他最尊敬顾琮。他又制作了很多漆盘,用来盛放好的砚台和好的墨。听说属吏中有能作诗写文章的,总是亲手赠送给他。他就是这样的风趣。顾琮七十岁去世。 14.C.E。(C.2分;E.3分)【解析】C项,“着力刻画出词人旅途中的孤单、寂寞”错,词的内容只是写与友人的分离,并没有写旅行途中;E项,“又是何乡”是对分手后的想象,并非实写。 15.【答案要点】“亭午未融霜”,正午时分堤上的霜尚未融化,突出天气寒冷;(2分)“风紧雁无行”,风大到连大雁都无法排成行,写出了风大。(2分)词人借恶劣的天气渲染了游子离乡时的孤苦(哀景写哀情)。(2分) 【参考译文】 - 23 - / 23 已是正午时分,河堤前的霜花还没有融化,北风刮得正紧,以致南去的大雁根本无法排列成行。重新寻到过去分手的岔道口,我戴着茸帽,穿着向北旅行的御寒服装。这次别离的时间恐怕会很久,再次相会将变得遥遥无期。想到将要与你长期别离,我的心情是多么伤感啊。屋外寒风吹得酒店的幌子不停地翻动,屋内寒气使得茶碗里飘起来的茶烟凝结不动,我与你分手之后,将要流落到什么地方? 16.(1)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视其极邪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B(3分)【解析】芝兰玉树,见《滕王阁序》,指家族中出色的子弟,不是外表看着好看的人;目无全牛,见《庖丁解牛》,指技艺高超,对事物的细节都掌握得非常清楚,是褒义词,此处使用错误;责无旁贷,与后文的职责语义重复。 18.D(3分)【解析】A项,“据高德地图和交通部科学硏究院的报告显示”一句杂糅,去掉“据”;B项,句子没有主语,将“了”改为“的”;C项,去掉“左右”。 19.C(3分)【解析】A项,缩薄之力是谦辞,不能用于别人;B项,抛砖引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D项,大作是敬辞,只能用于别人。 20.【答案要点】①家庭成员就会身心健康②家庭气氛如果长期压抑、沉闷③生活在气氛不好的家庭中的人(每点2分,共6分) 21.【答案要点】①未接受过沃尔夫的采访,不能证明他书中的内容就全是杜撰。(1分)②“其次”以后的内容都不是控诉沃尔夫。(2分)③不能证明班农提供的信息是假的。(2分) - 23 - / 23 22.【参考立意】 (1)任何梦想的实现都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感动他人,从而获得帮助。 (2)人生对梦想的追求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晚,只要活着就有机会。 (3)实现梦想也未必要单打独斗,有时候巧妙借助他人的帮助,也是完全可以的。 (4)追求高尚的梦想,终会打动别人,许镜清之所以获得了帮助,跟他梦想的高尚不无关系 - 23 - / 2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