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4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演变与成熟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4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演变与成熟学案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发展 与繁荣——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隋唐时期(581—907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发展和繁荣时期。‎ 魏晋南 北朝 政治 国家分裂和民族大交融;中央集权制遭到一定破坏,三省制雏形出现;选官采取九品中正制,士族势力强大 经济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激烈冲突,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破坏;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思想文化 出现儒佛道“三教并存”局面;士族阶层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书法成为自觉艺术 隋唐 政治 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中央集权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成熟 经济 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农耕经济达到新高峰,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思想文化 政策宽松,出现了三教合流趋势;科技领先世界,文化繁荣,形成中华文化圈 ‎1.魏晋、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发展繁荣时期,从发展的角度客观看待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培养唯物史观。‎ ‎2.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的学习,从传统文化认同角度体会国家与民族情怀。‎ ‎3.隋唐时期,无论是民族关系还是对外关系,都饱含积极主动开放的内涵,这与当今的“中国梦”理念相契合,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的学习,增强民族自信。‎ 第4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演变与成熟 ‎  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 ‎(1)南北朝时期:①三省制;②九品中正制;③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2)唐朝:①三省六部制;②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③科举制与监察制度;④唐太宗(△选修4)‎ 考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走向完善 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隋唐:中央实行① 三省六部 制。 ‎ ‎(1)内容 三省:指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② 兵 、刑、工六部。 ‎ ‎(2)影响: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局限:流程式分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权问题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 误区警示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 二者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本质却不同。前者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后者的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削弱 ‎1.背景:唐朝在地方上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在地方设③ 节度使 ,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三、选官制度——科举制 ‎1.科举制的发展演变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了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开始设立④ 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 ‎ ‎(3)唐朝继承并加以完善:唐太宗时期,科举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 ‎2.评价: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⑤ 公平公正 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明清八股取士,阻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 图解历史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 ‎  教材补遗 中国古代的门阀政治 ‎1.含义:门阀政治是指中国东晋时期出现的士族与皇权共治的历史现象,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它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逐渐衰落。‎ ‎2.兴起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3)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 ‎3.特点 ‎(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职位。‎ ‎(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3)社会生活上:士族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崇尚清谈。‎ ‎4.评价:虽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缩小了选官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造成冗员现象,不利于统治。‎ ‎5.衰落原因 ‎(1)经济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了宗族血缘纽带。‎ ‎(2)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文化优势,缩小了士族与平民的差距。‎ ‎(3)政治上:世家大族的没落,使得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四、监察机构 ‎1.汉代以后各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唐代有御史台、宋代有提点刑狱司、元代有御史台等。‎ ‎2.作用 ‎(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⑥ 规范执政 ,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 ‎(2)局限:⑦ 专制制度 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 五、民族大交融 蜀国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加强,吴国境内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西晋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六、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历史背景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为各族之间的⑧ 交流融合 创造了有利条件。 ‎ ‎(2)北魏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面临统治危机。‎ ‎(3)掌握朝廷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积极改革。‎ ‎2.改革内容 经济 推行⑨ 均田制 和新的租调制 ‎ 政治 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设立⑩ 三长制 ;迁都洛阳 ‎ 文化 易服装、改汉姓、通婚姻、讲汉话、改籍贯 ‎  3.作用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加,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 封建化 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交融,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七、唐太宗(△选修4)‎ ‎1.主要功绩:开启“贞观之治”的局面。‎ ‎(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a.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心存百姓;广揽人才,知人善任;广开言路, 虚怀纳谏 ;开明开放,兼容并包。 ‎ b.客观上:隋朝经济的繁荣为其奠定了基础;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2)“贞观之治”的内容 a.政治:发展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重视法制建设,颁行《唐律》,肃清吏治。‎ b.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c.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d.文教:完善隋朝科举制,提高 进士科 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 ‎ ‎2.功过评述 ‎(1)唐太宗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开创了“ 贞观之治 ”的局面,这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3)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为唐文化增添了开放多元的色彩,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唐太宗晚年治国策略有不当之处,但他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探究点一 从“相权独揽”到“共议国事”——‎ 汉至唐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史料实证 ‎ ‎  史料1 唐三省六部制运作模式图 ‎  史料2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史料解释 ‎(1)根据史料1可以看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模式。‎ ‎(2)以第一个句号为界,可以将史料2分为两层。从第一层可以看出,唐代宰相由首长制演变成委员制;从第二层可以看出其分工明确,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史料运用 ‎(1)史料1反映了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提示 相权一分为三,集权于皇帝;职责分工明确;程序、体系严谨。‎ ‎(2)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回答,唐代宰相制度与汉代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 变化:由一相制变为多相制。作用:各相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史论归纳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衰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这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相权不断被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对宰相既实行分权,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 探究点二 走向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 ‎◆史料实证 ‎ ‎  史料1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  史料2 (西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  史料3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史料解释 ‎(1)史料1主要叙述了汉代察举制选官的标准,要注意理解“孝悌廉公”的含义。‎ ‎(2)史料2介绍了西晋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从“上品”的标准分析该制度的选官标准。‎ ‎(3)史料3中,可以从“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的信息判断出该选官制度是什么。‎ ‎◆史料运用 ‎(1)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提示 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2)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势?‎ 提示 优势:察举制强调品德、志节,九品中正制强调家世、门第,二者具有人为性、主观性;科举制凭才学、考试成绩选官,具有相对客观性,体现了公开、公平、制度化的发展趋势。‎ ‎(3)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科举制的实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观点?‎ 提示 在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下,选官权力基本在地方,而科举制实行公开考试,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史论归纳 运用唯物史观辨析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 影响 社会整 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 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 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 界文明 发展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的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 影响 重才 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重要性,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 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 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  核心素养 ‎ ‎(1)通过史料实证的方法阐释历史事件,进而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 ‎(2)运用唯物史观,体会、理解这一时期中央机构与选官制度的变化。‎ ‎1.(2019广东广州模拟)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由此可见,唐代前期,尚书省(  )‎ ‎                     ‎ A.剥夺中书省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1.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唐代前期,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由此可见,唐代前期,尚书省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中书省、门下省的信息,排除A项;起草诏令是中书省的职权,排除B项;尚书省管辖全国行政,有利于加强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故C项错误。‎ ‎2.(2018课标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2.‎ 答案 C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以大大降低宰相专权乱政的风险,有利于皇帝更全面地控制朝政,故C项正确。武则天改变了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并未扩大其职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机构名称的变化,与为官员晋升提供机会无关,B项错误。D项中“强化”表述有误。‎ ‎3.(2020广东肇庆高中毕业班统测)隋朝初年,统治者沿用北朝的州、郡、县三级制,后隋文帝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大业年间,隋炀帝又改州为郡,以郡统县,仍然是郡、县两级制。这种变化说明(  )‎ A.地方行政制度处于探索之中 B.专制皇权治国具有随意性 C.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断变化 D.郡县制正在向行省制转变 ‎3.答案 A 题干反映了隋文帝和隋炀帝对地方行政区划设置的变动,说明隋朝在地方行政制度的设置上处于探索阶段,故选A项。‎ 记知识结构 背史论术语 ‎(1)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从汉代的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 ‎(3)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一、选择题 ‎                     ‎ ‎1.(2019四川成都模拟)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1.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从材料中北魏政权为外族使节设置“四夷馆”“四夷里”,“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可知,北魏政权以华夏正统自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北魏政权的文化心理,没有体现出对经济的影响,A项错误;材料中北魏政权将南朝人士等外族使节称为“夷”,不能体现出民族政策开明和缓和南北政权矛盾,B、D两项错误。‎ ‎2.(2019山东临沂模拟)魏晋时代,尚有很多人反对九品中正制,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反对这一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世家大族逐渐走向没落 C.士庶阶层已经基本固化 D.考试选官制度初露端倪 ‎2.答案 C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B项明显错误;九品中正制使官吏的选拔权被把持在门阀的手上,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反对这一制度,这说明士庶阶层已经基本固化,故C项正确;考试选官制度初露端倪是在隋朝,故D项错误。‎ ‎3.(2017课标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3.答案 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修史书的特点。材料表明,魏晋以后官修史书由专门的史官负责,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参与,官修史书体现了朝廷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故C项正确。‎ ‎4.(2019辽宁沈阳模拟)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提到:“(南朝)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藉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由此推断(  )‎ A.九品中正制被彻底抛弃 B.统治者实行了新的选官制度 C.士族门第不再是选官标准 D.统治者被迫重用庶族 ‎4.答案 D 九品中正制被彻底抛弃是在隋朝,故A项错误;南朝时期没有实行新的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南朝时仍以门第作为选官标准,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于是不得不用寒人”可得出统治者被迫重用庶族,故D项正确。‎ ‎5.(2020湖北恩施高三调研)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削弱相权并加强皇权 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 D.使三省六部间相互牵制 ‎5.答案 B 根据材料“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的目的在于削弱相权并加强皇权,故B项符合题意。‎ ‎6.(2019江西九江模拟)唐太宗认为,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材料反映了唐代尚书省(  )‎ A.组织整齐严密,是各机构的典范 B.在中枢行政机构中位高权重 C.掌侍进奏、参议表章 D.经常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拟圣旨 ‎6.答案 B 材料中并未论述唐代尚书省的组织架构,故A项排除;材料“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说明唐代尚书省位高权重,对国家的发展影响深重,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尚书省的职能问题,故C、D两项排除。‎ ‎7.(2017课标Ⅰ)‎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旧唐书·太宗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7.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四则史料都记述了唐朝军队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唐军战败的事实,故C项符合题意。《旧唐书·高祖本纪》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均称李世民为“秦王”而非“皇帝”,故A项错误;《新唐书·高祖本纪》中记述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将领而非主帅,故B项错误;李世民患病只在《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有记载,孤证不立,故D项错误。‎ ‎8.(2019江苏单科)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8.答案 D 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旨在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试题以唐朝时期宗室子弟科考屡考不中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引导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材料信息看,唐代诗人刘得仁虽然是皇亲国戚,但参加科举考试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也是屡考不中。这说明在科举考试中,即使是皇室贵胄也不能凭借特殊地位被“破格”录取,反映了唐代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故选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考生诗才”,故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仅凭材料中刘得仁与李洞的经历不能得出“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的结论,故C项错误。‎ ‎9.(2019东北三校联考一)唐代宰相召开会议的地点叫政事堂,最初设在门下省,高宗时迁至中书省。玄宗时因宰相张说奏请,改名为中书门下。列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于其后,分曹办事。这表明(  )‎ A.门下省职权范围的扩大 ‎ B.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转变 C.尚书省的地位得到巩固 ‎ D.三省分工制衡机制的强化 ‎9.答案 B 题干材料显示出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之后,负责掌管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这说明中书门下的职权与原来中书省、门下省的职权已完全不同,国家权力的运作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机制,而是以中书门下为核心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故B项正确,D项错误。政事堂最初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再更名为中书门下,门下省的职权范围并未扩大,A项错误。材料中政事堂的演变反映了尚书省地位的下降,C项错误。‎ ‎10.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可能发生在(  )‎ A.汉长安 B.唐长安 ‎ C.宋汴梁 D.元大都 ‎10.答案 B 题干信息表明,这一时期地方势力膨胀,再结合题干材料中的“中书省”“节度使”等信息可知,材料所述事件发生在唐朝,中书省宰相被刺杀的地点应在都城长安,故B项正确。汉朝无中书省机构,故A项错误;北宋行使宰相职权的是中书门下,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已被剥夺,故C项错误;元朝在地方设行省,长官听命于中央,故D项错误。‎ ‎11.(2020江西九江高三调研)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各逞意气。唐太宗察觉到这一弊端,于是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其称为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 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11.答案 A 政事堂的设立主要是由于中书门下两省“各逞意气”,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可见两个部门合署办公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A正确。三省长官还是各负其责,并没有扩大权力,故B错误;材料论述的是行政效率问题,不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要废除三省六部制度,故D错误。‎ ‎12.(2019河北衡水一模)唐初,中书省负责诏敕的制定;安史之乱后,唐德宗以翰林学士(被天子视为“私人”)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中书省则负责草拟日常政令。这种变化(  )‎ A.使三省职责更加清晰 B.是皇权对相权的侵夺 C.表明中央集权的减弱 D.旨提升行政办事效率 ‎12.答案 B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德宗以翰林学士负责起草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有利于削弱相权,反映了皇权对相权的侵夺,故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10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13.答案 (1)目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 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14.(2019河南安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中华文明一个根本性特点,就是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社会政治权力在不断流动,而且是制度化流动。第一,身份地位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 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就一直在流动中,而且有制度性保证。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社会、文化问题。‎ ‎——摘编自姜义华《“自信”的根基》‎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文明发展的动力”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12分)‎ ‎14.答案 示例一 主题: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2分)‎ 论述:秦朝时期,废分封,行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实现了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官僚政治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秦汉的统一,为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4分)‎ 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而是科举考试成绩,更加公平公正,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4分)‎ 总之,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成为文明发展的动力。(2分)‎ 示例二 主题:财富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2分)‎ 论述: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作为财富由奴隶主占有转为封建地主占有,推动了社会的转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4分)‎ ‎1953—1956年,新中国有计划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满足了广大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需求。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4分)‎ 总之,财富的流动在不同时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分)‎ 示例三 主题:权力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2分)‎ 论述:秦朝统一后,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打破了贵族世袭掌握权力的局面,权力由贵族转向专业官僚,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4分)‎ 汉代实行察举制,自下而上举荐孝、廉突出的人才,有利于社会中下层向上流动。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改变了以门第出身为主的人才选拔方式,国家各级权力部门逐渐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人才的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基础,宋至清不断完善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4分)‎ 综上,权力的逐渐开放,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国家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2分)‎ ‎(有其他论述,或提出其他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即可得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