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自主测试(解析版)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自主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观察核糖体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 B. 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 C. 抗体由细胞溶胶中的游离核糖体合成 D. 是按照mRNA的信息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的场所 【答案】C 【解析】 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为亚显微结构,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A项正确;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的一种细胞器,B项正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C项错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在核糖体上按照mRNA的信息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D项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核糖体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核糖体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电子显微镜下,核糖体呈颗粒状,有的游离在细胞溶胶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游离在细胞溶胶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据此答题。 2.浆细胞的代谢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 酶和底物的特异性结合 B. 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 C. 染色体DNA的复制 D. ATP和ADP的转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能进行细胞呼吸,合成ATP。 【详解】浆细胞中能进行多种酶促反应,能发生酶和底物的特异性结合,如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可与DNA特异性结合,A不符合题意;浆细胞中存在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如抗体的合成、细胞呼吸可分解有机物等,B不符合题意;染色体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而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故没有染色体DNA的复制过程,C符合题意;浆细胞中的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保证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供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细胞代谢、细胞增殖、ATP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酶的作用;识记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识记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及细胞分裂等知识,能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人体肠道内生活着100万亿、1000余种细菌,绝大部分都是益生菌,影响人体体重、消化能力和免疫。下列关于肠道益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B. 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 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 抗生素使用不当会破坏其平衡 【答案】D 【解析】 肠道内为无氧环境,肠道益生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A项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等膜结构细胞器,B项错误;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项错误;抗生素会抑制益生菌的生长、繁殖,破坏肠道内的菌群平衡,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未能准确理解题意:“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的言外之意是RNA也做益生菌的遗传物质,与“遗传物质是DNA”的含义不同。 4.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包括( ) A. 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 B. 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 C. 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 D. 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详解】A、催化蛋白质水解形成多肽的酶是蛋白酶,蛋白酶不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 B、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是抗体,抗体存在于血浆中,B错误; 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的物质是抗原,抗原可存在于血浆中,C错误; D、血浆中的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能降低血糖的浓度,D错误。 故选A。 5.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中均能发生基因的表达 B. 细胞中膜蛋白的形成与内质网无关 C.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主要观察液泡颜色的变化 D. 高尔基体参与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可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可观察液泡的体积大小和液泡的颜色变化。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参与分泌物的分泌,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详解】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复制的细胞器,可发生DNA复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但核糖体只能进行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翻译过程,A错误;细胞中膜蛋白的形成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B错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主要观察液泡体积大小的变化,因为并不是所有表皮细胞的液泡都有颜色,C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最终延伸成细胞壁,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正确。 故选D。 【点睛】理解半自主复制细胞器的含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膜上蛋白质和分泌蛋白均需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 6.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 B. 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 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D. 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答案】C 【解析】 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A错误;丙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其表面没有形成特异性抗原受体,B错误;乙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记忆细胞,C正确;丙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B淋巴细胞的转化关系图,考查人体免疫细胞的来源、作用以及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学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图为某植物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若温度降低,a点上移 B. 若植物缺Mg,b点左移 C. 若CO2升高,c点右移 D. 若水分不足,c点左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果温度降低,酶活性下降,呼吸作用强度下降,a点会上移,故A正确。 如果植物缺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光合作用下降,b点右移,故B错误。 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c点会右移,故C正确。 如果水分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c点左移,故D正确。 8.如图表示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茎的生长越有利 B. 在昼夜温差为6℃时,番茄茎的生长最快 C. 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D. 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研究的是温度对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日温为26℃时,在一定范围内(5~20℃),随着夜温的升高,茎的生长速率加快,超过该范围后,随着夜温的升高,茎的生长速率减慢。 【详解】A、由图可知,日温为26℃时,夜温越低,昼夜温差越大,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减小,故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茎的生长越不利,A错误; B、在日温为26℃、夜温为20℃时,昼夜温差为6℃,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最大,生长速度最快,B正确; C、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夜晚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正确; D、分析曲线图,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一定温度范围内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D正确。 故选A。 9.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同化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流经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 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 光反应产生的ATP是暗反应中将CO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 D. 用H218O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18O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正确; B、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B错误;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碳反应中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能源物质,C正确; D、用H218O培养小球藻,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进行水的光解形成氧气和[H],则最先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产物是氧气。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CO2中可检测到被标记的O,再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10.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 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 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 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答案】D 【解析】 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野生型,光照强度低于P时,对光照的吸收能力低于野生型,则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正确;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CO2吸收速率大于野生型,则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正确;光照强度低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则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正确;光照强度高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则限制因素是除CO2浓度外的其它因素,D错误。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光照强度,CO2浓度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突变型水稻叶片有两个特点:叶绿素含量低,而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图中P点是个转折点,P点前光照强度低,突变型光合速率低,P点后光照强度高,突变光合速率高,需正确分析其原因。 11.当人体注射了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 吞噬(巨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 B. 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 C. 效应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 D. 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 【答案】C 【解析】 A. 在特异性免疫发生的时都有吞噬(巨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A不符合题意;B. 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在疫苗注射后会发生,B不符合题意;C. 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只有抗原的特点没有侵染细胞的特点,故效应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不会发生,C符合题意;D. 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会在体内发生,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 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B. 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 C. 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外流 D. 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 【答案】D 【解析】 神经元兴奋时,由于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此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A项错误;由题意可知,GABA属于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B项错误;夜晚胞内氯离子浓度低于胞外,所以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会顺浓度梯度内流,故C项错误;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所以白天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会顺浓度梯度外流,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的电位差绝对值降低,从而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由C项分析可知,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内流,增大了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的电位差绝对值,从而降低了SCN神经元的兴奋性,D项正确。 【点睛】 要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及兴奋产生的相关知识: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动作电位。然后认真审题: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氯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最后根据各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13.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 B 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C.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平衡 D. 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如碳酸和乳酸钠),能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浓度,它们共同调节维持血糖相对稳定。 【详解】血糖浓度降低时,可以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进行调节,使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产热增多会使体温升高,但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正确;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能与血浆中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以维持酸碱平衡,C正确;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水盐调节、体温调节、内环境稳态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水盐调节、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过程,理解和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14.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 B. 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C. 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D. 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答案】D 【解析】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据图可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约为-70mV,就是指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70mV,A正确;刺激突触a时,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60mV,再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膜电位变小,说明发生了阳离子内流,B 正确;由B的分析可知,在刺激突触a时,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变小,说明出现了阳离子内流,并且也说明了突触a为兴奋性突触;而刺激b时,据图可知,其突触后电位由-70mV变为-80mV,再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膜电位变大,说明发生了阳离子外流,并且也说明了突触b是抑制性突触,C正确;据图可知,突触a、b的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存在延迟,D错误。 15.我国科学家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发现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少籽。再将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四倍体植株花的雌蕊上,诱导子房发育得到完全无籽西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西瓜少籽可能是四倍体联会出现紊乱造成 B. 完全无籽西瓜果肉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 C. 涂抹萘乙酸前后应设法避免雌蕊接受花粉 D. 涂抹的萘乙酸促进了四倍体西瓜果实的发育 【答案】B 【解析】 四倍体西瓜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部分细胞内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因此也无法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种子,导致西瓜少籽,A正确;由于完全无籽西瓜是用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四倍体植株花的雌蕊形成的,而用萘乙酸涂抹在四倍体植株花的雌蕊只会促进果实的发育而不能改变其染色体及染色体组数目,因此完全无籽西瓜果肉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B错误;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四倍体西瓜果实的发育,但将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四倍体植株花的雌蕊获得完全无籽西瓜时,需要对四倍体植株花做去雄套袋处理,否则如果接受了其他四倍体西瓜的花粉,会产生有籽西瓜,C、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无子西瓜的形成过程。注意与所学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方法不同。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正确分析所得的四倍体西瓜少籽的原因,还需要注意在用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获得无子果实时需要去雄处理,且此方法不会改变物种的染色体数目。 16.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正确;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错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等作用。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受激素调节的控制,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也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D正确。 【考点定位】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B、D项易错,非条件反射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 17.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 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 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不参与细胞免疫,C错误; 抗体只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要求学生熟记非特异性免疫的类型,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18.三刺鱼通常以浮游动物水蚤为食。研究人员在有水蚤的人工水域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与本实验相关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本实验主要研究三刺鱼在有无翠鸟威胁时的取食行为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蚤密度和翠鸟的有无 C. 翠鸟在水蚤密度小的水域攻击三刺鱼的次数更多 D. 翠鸟的存在改变了三刺鱼的捕食策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三刺鱼通常以浮游动物水蚤为食。据图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蚤密度和翠鸟的有无,因变量是三刺鱼对水蚤的进攻次数,由此可推断本实验研究三刺鱼在有无翠鸟威胁时的取食行为,故A、B项正确;翠鸟是三刺鱼的天敌,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当没有翠鸟时,饥饿的三刺鱼喜欢取食高密度的水蚤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即此时饥饿的三刺鱼对高密度区的水蚤的攻击次数更多。当有翠鸟时,饥饿的三刺鱼会转移到水蚤低密度区去捕食,即此时三刺鱼对低密度区的水蚤的攻击次数更多。由此可推知,翠鸟的存在改变了三刺鱼的捕食策略,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9.在圣露西亚岛有两种植物靠一种蜂鸟传粉。一种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另一种则弯而深。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雄鸟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雌雄蜂鸟在不同植物上采蜜缓解了雌雄蜂鸟间的种内斗争 B. 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因蜂鸟采蜜导致的变异 C. 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 蜂鸟的性别比例和种群密度会影响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详解】食物来源有别,可以很好缓解种内个体间因争夺食物的斗争。题干信息告知同种雌雄蜂鸟采蜜不同植物,食物来源不同,可缓解种内斗争,A正确;甲乙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突变导致的,但这种突变不是采蜜导致的,采蜜只能对其进行选择,B错误;根据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现存的生物之间的适应关系是共同进化的结果,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即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正确;蜂鸟采蜜的同时会帮助植物传粉,不同性别蜂鸟采蜜不同植物,所以蜂鸟的性别比例及其种群密度对于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会有影响,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和种间关系,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共同进化的含义;识记种间关系,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 20.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弱的昆虫。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增长率(rm)的影响,如右图所示。据此做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调查小麦中米象的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 B. 在300C、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危害较重 C. 在25℃、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D. 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调查米象的种群密度需随机取样,使结果更接近实际值,A正确; B、曲线表示,在30℃、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种群增长率最大,危害较重,B正确; C、在25℃、小麦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增长率下降,但数值大于零,种群数量还是增加的,C错误; D、热带米象,适宜增殖的温度高,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D正确。 故选C。 21.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 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 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答案】AB 【解析】 【分析】 坐标中四条曲线,涉及两组变量--开放与封闭、初始密度不同。A、B两选项在初始密度相同的背景下,分析开放或封闭条件下的有关指标,其实可以理解为:与封闭条件相比,开放状态下存在着棉蚜的迁入或迁出问题。而C、D两项更强调读懂图中曲线,其中C项,可观察开放条件下1头/叶的曲线,它达到k值后稍有稳定一段时间的趋势后才开始衰退;种群的衰退指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表现为年幼个体数量少于老年个体数量,而种内斗争则与种群个体数量(或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因此种内斗争未必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详解】封闭条件与开放条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否阻断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逐渐加强,开放条件下容易在种群密度比较大时出现迁出现象从而导致种群数量减少,A正确;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开始种内斗争较弱时,开放条件下容易出现外来种群迁入现象,从而使种群增长速度过快而率先达到密度峰值,B正确;开放与封闭条件下的K值应相同,但由图示可知,只有开放条件下初始密度较大的种群在达到最大值时开始衰退,其余都是在未达到最大值时就开始衰退,C错误;种内斗争是指某一区域的同种个体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在种群衰退时虽然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但因棉叶被食用,其食物也在减少,故种内斗争不一定减弱,D错误。 故选AB。 【点睛】此题通过曲线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对曲线的解读和相关生态学知识的结合要求高,需反复查看曲线中蕴含的信息,紧密联系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有一定难度。 22.绿叶海天牛(简称甲)吸食滨海无隔藻(简称乙)后,身体就逐渐变绿,这些 “夺 来”的叶绿体能够在甲体内长期稳定存在,有科学家推测其原因是在甲的染色体 DNA 上可能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为证实上述推测,以这种变绿的甲为材料进行 实验,方法和结果最能支持上述推测的是( ) A. 通过 PCR 技术能从甲消化道内获得的 DNA 中克隆出属于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 因 B. 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甲体内检测到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转录出的 RNA C. 给甲提供 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其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出现放射性 D. 用乙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做探针与甲的染色体 DNA 杂交,结果显示出杂交带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A、通过PCR技术从甲体内的DNA中克隆出属于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这只能说明甲体内含有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但不能说明甲的染色体DNA上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A错误; B、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甲体内检测到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转录出的RNA,这只能说明甲体内含有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但不能说明甲的染色体DNA上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B错误; C、给甲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其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出现放射性,这说明甲中含有叶绿体,但不能说明甲的染色体DNA上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C错误; D、用乙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做探针与甲的染色体DNA杂交,结果显示出杂交带,这说明甲的染色体DNA上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D正确。 故选D。 23.灰沼狸生活在南非,营集群生活。一些个体在群中其它个体取食时,占据高处放哨。放哨者通常第一个发现接近的捕食者,并且发出警告声后,迅速到达安全的地方。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受试者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甲组 前3天没参与站岗放哨的灰沼狸 用25g熟蛋喂食10个个体 站岗频繁且时间长 不喂食10个个体 站岗不频繁,且时间短 乙组 前3天参与站岗放哨的灰沼狸 用25g熟蛋喂食10个个体 站岗频繁且时间长 不喂食10个个体 站岗不频繁,且时间短 据上述现象及实验,无法推断出: A. 站岗放哨是利己又利他的动物行为 B. 站岗放哨者与取食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C. 实验结果与是否经历过站岗放哨无关 D. 站岗放哨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灰沼狸的站岗放哨属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动物的声音、动作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是利己又利他的动物行为,A正确; B、站岗放哨者与取食者是同一种生物,而互利共生为种间关系,B错误; C、甲乙两组实验对比,说明站岗放哨的频率和时间与是否经历过站岗放哨无关,C正确; D、站岗放哨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24.原始鸟卵是白色无斑纹的,现在的鸟卵在卵色、斑纹等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别。科研人员发现,洞巢中鸟卵往往为白色,开放性巢的鸟卵一般有颜色或斑纹。某些鸟类会将卵产到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代孵卵。以下关于卵色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 开放性巢鸟卵的颜色或斑纹降低了卵的隐蔽性 B. 在光线差的环境下白色卵利于亲鸟孵卵和翻卵 C. 代孵卵与鸟巢中原有卵的卵色和斑纹可能高度相似 D. 卵的颜色深浅或斑纹的有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为了避免开放性巢内鸟卵被其它鸟发现,卵的颜色或斑纹增强了卵的隐蔽性,A错误; B、在光线差的环境下白色卵利于亲鸟孵卵和翻卵,B正确; C、代孵卵与鸟巢中原有卵的卵色和斑纹高度相似,这样可以顺利由其代孵卵,C正确; D、卵的颜色深浅或斑纹的有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25.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 B. 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 C. 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 D. 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稀释涂布法计算活菌的数目,常用平板分离法分离细菌和定量测定。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很多,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详解】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由题意可知,2-氨基芴可使沙门氏菌中野生型增多,说明该化学诱变剂处理缺陷型细菌可使其变为野生型,但由题意不能说明野生型突变为了缺陷型,且根据致突变剂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不能决定突变的方向,可判断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B正确;计算活菌的数目常用稀释涂布法,而不是用平板划线法,C错误;根据菌落的变化情况,可推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测定微生物的数量、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B.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C.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 D.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壁“是指细胞壁。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4、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被感染的细菌分离,A错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其中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B错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动态过程,C错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的,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快,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7.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一起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S的缓冲液 B. 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复制过程 C. 加入肝素后没有新的mRNA合成 D. 蛋白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根据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组加入了蛋白质S即含有蛋白质S的缓冲液,对照组应加入不含有蛋白质S的缓冲液,A正确;据题意“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结合题图开始一段时间内(1分钟之前)产物放射性增加,说明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转录过程。加入肝素后,产物中含32P的放射性强度不再增加,说明肝素能抑制转录过程,因此没有新的mRNA的合成,B错误,C正确;据图可知,加入肝素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蛋白质S,产物放射性很高;未加入蛋白质S,产物反射性几乎不发生变化,说明蛋白质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D正确。 28.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成功导入目的基因时,得到以下电泳图谱,其中1号为DNA标准样液 (Marker),10号为蒸馏水。PCR时加入的模板DNA如图所示。据此做出分析不合理的是 A. PCR产物的分子大小在250至500bp之间 B. 3号样品为不含目的基因的载体DNA C. 9号样品对应植株不是所需的转基因植株 D. 10号的电泳结果能确定反应体系等对实验结果没有干扰 【答案】B 【解析】 【分析】 PCR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来扩增特定的DNA片段。4~9号是转基因植株,理论上应包含目的基因。9号PCR结果不包含250~500bp片段,所以不是所需转基因植株。 【详解】A、PCR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来扩增特定的DNA片段。4~9号是转基因植株,理论上应包含目的基因,结合2号野生型和10号蒸馏水组的结果,推测包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大小应为250~500bp,A正确; B、3号PCR结果包含250~500bp片段,应包含目的基因,B错误; C、9号PCR结果不包含250~500bp片段,所以不是所需转基因植株,C正确; D、10号放入蒸馏水,可排除反应体系等对结果的干扰,由图可知,10号的电泳结果能确定反应体系等对实验结果没有干扰,D正确。 故选B。 29.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 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C. 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 在新鲜黑藻小叶临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2、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3、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为: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 【详解】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转换器小心缓慢转动,A错误;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只需要将视野调暗,B错误; 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C正确;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不可以计数,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相关实验,要求考生理解显微镜使用的步骤,理解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 30.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 A. 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 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 C. 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叶绿体中色素为脂溶性,可用无水乙醇提取,A正确; B、花青苷为水溶性,可用水做层析液,B正确; C、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含有紫红色的大液泡,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则可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C正确; D、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错误。 故选D。 【定位】色素,提取,质壁分离和复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色素提取和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知识。要求学生结合题干信息脂溶性和水溶性来判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二、填空题 31.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长期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紊乱。 (1)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当情绪压力刺激下丘脑时,支配肾上腺的神经兴奋,兴奋以_______的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并释放________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产生短期压力效应。 (2)情绪压力下,机体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进行调节。此调节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会促进垂体分泌__________(激素b),从而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和释放的糖皮质激素量增加。健康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体内的_______调节机制保证了激素分泌的稳态。若下丘脑或垂体的_________数量和功能下降,将造成上述作用减弱,HPA 轴功能亢进,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而引发长期且持久的心境低落等长期压力效应。 (3)人的情绪是由激发情绪的刺激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后而产生。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会影响到5-羟色胺的信号传递(见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膜上的________通道打开,使该离子内流,从而引起突触囊泡的________与突触前膜上的膜蛋白分子簇结合,随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5-羟色胺以_______的方式释放。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可与 _________结合,实现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4)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递质5-羟色胺分泌的影响,科学家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如下表 组别 神经细胞内突触囊泡中5-羟色胺的量 神经细胞内突触囊泡 蛋白分子mRNA含量 正常大鼠 正常 正常 长期情绪低落大鼠 正常 低 服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大鼠 正常 正常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并结合(1)(2)(3)的分析,补充和完善下图字母后面横线中的内容,展示你对持续“情绪压力”引起长期心境低落的机理的理解_____。 【答案】 (1). 效应器 (2). 局部电流(神经冲动) (3). 神经递质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5). 负反馈 (6). 糖皮质激素受体 (7). 钙离子 (8). 囊泡蛋白分子簇 (9). 胞吐 (10). 5-羟色胺受体 (11). a内分泌 b糖皮质(激素) c神经 d不能正常释放(释放减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长期压力下产生压力效应为题境,综合图示考查对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的传出神经调节,因此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或局部的流的形式传导,神经纤维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 (2)下丘脑对肾上腺进行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即a,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即b。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合成分泌活动,使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这是负反馈调节。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下丘脑或垂体的特异性受体数量和功能下降,将造成上述作用减弱,HPA 轴功能亢进,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而引发长期且持久的心境低落等长期压力效应。 (3 )据图可知,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钙离子内流,引起突触囊泡的囊泡蛋白簇与突触前膜上的膜蛋白分子簇结合,随后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5-羟色胺排出细胞,这种方式是胞吐。5-羟色胺是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5-羟色胺受体结合,实现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4)由图1可知,情绪压力通过下丘脑作用于内分泌系统,使得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多。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糖皮质激素使神经细胞内突触囊泡蛋白分子mRNA含量降低,引起突触囊泡的囊泡蛋白簇减少,导致5-羟色胺不能正常释放,因而激发情绪的刺激不能正常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产生心境低落。 【点睛】重点: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难点:实验结果的分析,压力大没有改变神经细胞内突触囊泡中5-羟色胺的量,而是影响其释放。 32.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 【答案】 (1). 活细胞 (2). 吸附 (3). 浆/效应B (4). 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 (5). a c e (6). D63 (7). 流感病毒 (8). 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 (9). 包括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渗透了生命观念的考查,以流感病毒为材料背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生命现象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分析。 1、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2、利用免疫学原理制备流感病毒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详解】(1)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代谢,必须在活细胞(宿主细胞)内增殖,病毒增殖过程:①吸附: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依靠尾部的小勾吸附在细菌等宿主细胞的表面;②穿入:病毒与细胞表面结合后,可通过胞饮、融合、直接穿入等方式进入细胞;③脱壳:病毒脱去蛋白衣壳后,核酸才能发挥作用。④生物合成: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环境和物质合成大量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⑤成熟释放: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进行组装,子病毒被释放出来。 (2)流感病毒的抗原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在该过程中B细胞受到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刺激,会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等对抗原的识别也具有特性。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即抗原,由于HA、NA的氨基酸序列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抗原的结构也会时随之发生改变。当HA、NA 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内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疫苗。 (4)①抗体和抗原可以特异性结合,进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病毒必须侵入细胞才能增殖,因此要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首先应该培养易感细胞,然后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结合,这种抗体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来对抗流感病毒。再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培养瓶进行培养,过一段时间检测病毒的增殖量,即可得到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 ②由图可知,当抗体浓度大于2.37μg/mL时,D63抗体对病毒的抑制率高于对D21抗体对病毒的抑制率,据此可推知: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是D63抗体”。选用对照抗体的一组为对照组,所选用的抗体不能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 ③NA抗体是蛋白质,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对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进行提纯和结构分析,制备疫苗,其实验思路为: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进行治疗。 (5)由题意知,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因此对已经被确诊为流感的患者,应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有: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做好隔离防护措施(戴口罩),避免病毒传播感染他人;另外还要注意多喝水,多休息等。 【点睛】1、病毒增殖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五个步骤。 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 3、利用蛋白质工程对抗体进行结构分析,可用于疫苗的研制。 33.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为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货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 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葙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 【答案】 (1). 调节 (2). 1 (3). 氧气 (4). 均匀 (5). 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6). 切段中内源激素 (7). 7.0 (8). 有 (9).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10). C (11). 重复实验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1)生长素类似物类似生长素的生理功能,能调节植物的生长;由图可知,本实验中1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溶液中的氧气含量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二是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 (3)实验的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对照组为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故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本实验研究激素的作用,切段中含有内源激素,会影响实验结果,而通过在蒸馏水中浸泡,可减少其含量,降低对实验的影响。 (4)根据图,对照组的切段平均长度是7.0mm;实验组中切断长度长于对照组的,说明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切段的生长: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有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促进伸长作用减弱。 (5)实验应尊重客观事实,实验结果不能随意修改,应如实填写,且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多次重复实验。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4.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构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则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为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生态学实验。 (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由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_______的制约,因而得以迅速繁殖。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为________关系,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区域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第3、7和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2所示结果。 ①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______。 a.A区和C区同时种植 b.先种植A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C区 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 ②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天敌 (2). 竞争 (3). 抵抗力 (4). c (5). 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 (6). 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则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解析】 【分析】 本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群落的种间关系中有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其中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生物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生物群落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性性越强。 【详解】(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之所以能够得以迅速繁殖是因为在本地物种中缺乏天敌的制约,再加上环境条件的适宜而造成的。它在大量繁殖过程中占据了大量的生存空间,使得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限制,这样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由于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而发生了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自变量是植物功能群的多少,因变量是空心莲子草在一段时间内的入侵状况。因此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应为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这样才能看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也即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从结果来看,B区不种植任何植物,对于空心莲子草来说,没有任何竞争者,因此在该区域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速度最快,而随着区域中功能群数量的增加(C区),空心莲子草的入侵速度在降低,因此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则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点睛】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依据题目要求,明确实验目的,找到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并从实验结果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并把相关的结果加以归纳即是实验的结论。 35.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_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______________。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____________,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产者 (生物)群落 (2)捕食对象/食物 捕食者/天敌 (3)明显下降 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 (4)比例 (5)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定期合理投放鲢、鳙;控制性捕杀鲢、鳙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解析】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的有关知识。种群的增长受食物、天敌等的影响;群落是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该区域所有的生物;群落中不同种生物可能存在竞争、捕食、寄生或共生关系,要根据题意作出判断;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增加某种生物,既要考虑它的被捕食者,又要考虑其天敌,还要考虑环境容纳量。 【详解】(1)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作为浮游动物的食物,故藻类属于生产者;水库中的各种生物,就包括了这一范围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本水库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要调查投放区鲢鱼和鳙鱼的食物,即上一营养级藻类和浮游动物生物积累量,投放适量的鱼苗;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还要防止其天敌的捕食,故应捕杀鲢鱼、鳙鱼的天敌; (3)据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显著下降,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投放鲢鱼和鳙鱼捕食浮游动物和藻类,导致浮游动物减少,银鱼的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银鱼数量下降; (4)通过投放鲢、鳙,该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生物积累量发生了改变,故人为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比例,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具体措施是:适量地投放鲢、鳙;适量增加投放浮游动物确保鲢、鳙有足够的食物来源;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控制鲢鱼、鳙鱼的天敌数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库的干扰等。 【点睛】其一要理清藻类、浮游动物、银鱼、鲢和鳙鱼的种间关系:藻类被浮游动物和鲢、鳙所食,浮游动物被鲢、鳙及银鱼所食;其二投放鲢、鳙鱼,既要考虑其食物,又要考虑其天敌,还要考虑水库的容纳量。 36.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0 B 10 - 0.1 5 C - 10 0.1 20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A、B、C三支试管放置在表中相应的温度、其它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七天;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x lmm x 0.l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__________个。 【答案】 (1). 营养、温度 (2). 取样前振荡试管 (3). 先盖上盖玻片,再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 (4). 抽样检测法 (5). 15 (6). 2.88×108 【解析】 【详解】(1)根据表格中的实验设计,试管A和B研究的是温度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试管A和C研究的是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因此该实验课题为探究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①取样前振荡试管,以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实验误差。 ②先盖上盖玻片,再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抽样检测法;统计样方中的酵母菌数量时,中格内部的酵母菌全部计数,边上的酵母菌只计数左边和上边,顶角的酵母菌只计数左上角一个顶角的个体数,所以图中中格酵母菌数为15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18/25×400÷(0.1×1000)×100=2.88×108个。 【考点定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名师点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的注意事项 (1)我们测定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在恒定容积的培养基中测定的,与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差异。 (2)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由于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因此必须在显微镜下计数,且我们不能准确计数,只能估算。 (3)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4)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要轻轻振荡试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5)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