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湖北省襄阳市2018-2019年高二期末联合调研考试 生 物 试 卷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中的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能磷酸键既可以在类囊体薄膜上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 B. 磷酸二酯键既可以在细胞核中形成,也可以在细胞质中形成 C. 氢键既可以在线粒体内断裂,也可以在叶绿体内形成 D. 肽键既可以在细胞质中形成,也可以在溶酶体内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和RNA中均含有氢键和磷酸二酯键,真核生物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详解】A、ATP含有高能磷酸键,在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阶段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均可合成ATP,A正确; B、DNA和RNA中均含有磷酸二酯键,DNA复制形成DNA和转录形成RNA既可以在细胞核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中进行,B正确; C、DNA和RNA中均含有氢键,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均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该过程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中,C正确; D、蛋白质含有肽键,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故肽键只能在核糖体中形成,不能在溶酶体中合成,D错误。 故选D。 2.人体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能催化ATP水解,并协助K+逆浓度梯度进入胃壁细胞,同时协助H+逆浓度梯度进入胃腔,从而维持胃腔的酸性环境。胃壁细胞内的K+又经过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胃腔。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质子泵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B. H+进入胃腔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迗输 C. H+维持的胃腔酸性环境可使胃蛋白酶保持较高活性 D. K+进、出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答案】D 【解析】 质子泵能催化ATP水解,说明质子泵具备酶的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H+是逆浓度梯度进入胃腔的,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H+维持的胃腔酸性环境可使胃蛋白酶保持较高活性,C正确;K+逆浓度梯度进入胃壁细胞,又经过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胃腔,两个过程的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D错误。 3.生物膜上常附着一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上附着有ATP水解酶,有利于细胞主动吸收或排出某些化学物质 B.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与其分解丙酮酸的功能相适应 C. 叶绿体内膜上附着有与光反应相关的酶,有利于其吸收、传递、转换光能 D. 真核细胞核膜上附着的多种酶可以运输某些信号分子通过核孔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 【详解】A、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或胞吞胞吐出入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故细胞膜上附着有ATP水解酶,有利于细胞主动吸收或排出某些化学物质,A正确; B、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附着有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与[H]和氧气结合的功能相适应,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错误; 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附着有与光反应相关的酶,有利于其吸收、传递、转换光能,C错误; D、酶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某些信号分子通过核孔需要核孔复合物的参与,而不是酶运输,D错误。 故选A。 4.将长势一致的A、B两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同样大小密闭的透明容器内,给予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 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较低CO2浓度的环境中,B植物固定CO2的能力比A植物强 B. 10min之前,B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C. 在两条曲线交点M处两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相等 D. 20min以后,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植物和时间,因变量是小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详解】A、由图可知,B植物能利用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故在较低CO2浓度的环境中,B植物固定CO2的能力比A植物强,A正确; B、10min之前,B植物所处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说明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B正确; C、在两条曲线交点M处两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由于呼吸速率未知,故真正光合速率无法判断,C错误; D、20min以后,A、B两种植物所处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变,说明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正确。 故选C。 5.细胞内受损后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自噬体由两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B. 自噬作用清除受损细胞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态 C. 自噬体将水解产物排出体外,以促进受损细胞凋亡 D. 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线粒体受损伤后,会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水解酶分解线粒体,清除受损线粒体。 【详解】A、由图可知,自噬体含有双层膜,故由2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A正确; B、自噬作用清除受损细胞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态,B正确; C、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部分被细胞重新利用,部分排出体外,C错误; D、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的过程中发生了生物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6.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孟德尔利用豌豆设计杂交的实验结果,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 B. 艾弗里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S型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C.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序列 D. 克里克在中心法则中指出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或RNA,并由RNA流向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孟德尔利用豌豆设计杂交实验结果,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艾弗里对肺炎双球菌进行的体外转化实验,未用小鼠进行体内转化实验,B错误; C、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的全部DNA序列(22条常染色体、X和Y),C正确; D. 克里克在中心法则中指出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或RNA,并由RNA流向蛋白质,D正确。 故选B。 7.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类型(黑色来自父方、白色来自母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是A和E以及C和D B. 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2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 C. 精细胞A的一条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D. 这6个精细胞中同时含有该生物父方和母方遗传物质的是A、B、C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详解】A、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时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颜色完全相同(未发生交叉互换)或少部分不同(交叉互换),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是A和E以及C和D,A正确; B、A和E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C和D可能来自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B和F分别来自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AEF可能来自于一个精原细胞,BCD可能来自于一个精原细胞,故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2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 C、精细胞A中黑色的染色体上含有一小段白色片段,说明初级精母细胞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C正确; D、这6个精细胞中同时含有该生物父方和母方遗传物质(即同时含有黑色和白色染色体)的是A、B、C、E、F,D错误。 故选D。 8.柑橘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用A、a;B、b;C、c等表示)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黄色,其余表现为橙色。现用三株柑橘进行如下甲、乙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 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B. 实验甲亲、子代中红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相同 C. 实验乙橙色亲本有3种可能的基因型 D. 若实验乙中橙色亲本的基因型已确定,则橙色子代有10种基因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于黄色是隐性纯合子,根据甲中测交后代红色:橙色∶黄色=1∶6∶1,推测该性状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故红色的基因型为A-B-C-,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cc,橙色可能的基因型为:A_B_cc,aabbC_等。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甲中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相当于测交,说明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甲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Cc×aabbcc,则子代红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也是AaBbCc,B正确; C、实验乙中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由于后代出现了黄色果皮(1/16aabbcc),且红色亲本基因型为AaBbCc,故亲本相当于一对杂合子自交、两对杂合子测交,则橙色亲本有三种可能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或aabbCc,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乙中若橙色亲本的基因型已确定,如Aabbcc,则子代的基因型一共有3×2×2=12(种),其中红色子代有2种基因型,黄色的基因型有1种,橙色子代有12-1-2=9种基因型,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基因数目,即根据甲组测交后代中,黄色即隐性性状占1/8可知,该性状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9.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两种遗传病系谱图,其中一种病是伴性遗传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6的基因型为aaXBY,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2 C.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8 D. 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孩子患乙病的概率是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根据Ⅱ-3×Ⅱ-4→Ⅲ-9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题目信息可知,乙病是伴性遗传病,又根据Ⅱ-7患病,Ⅲ-12正常可知,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Ⅱ-3×Ⅱ-4→Ⅲ-9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Ⅱ-7患病,Ⅲ-12正常可知,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 B、Ⅱ-6不患病,故基因型为aaXBY,根据Ⅱ-7患乙病可知,Ⅰ-1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XB、aaXBXb,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2,B正确; C、Ⅲ-13患乙病,其致病基因来自于其母亲Ⅱ-8,C正确; D、Ⅰ-1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Ⅰ-2乙病的基因型为XBY,Ⅱ-4乙病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Ⅱ-3乙病的基因型为:XBY,故Ⅲ-10乙病的基因型为3/4XBXB、1/4XBXb,Ⅲ-13乙病的基因型为:XbY,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孩子患乙病的概率是1/4×1/2=1/8,D错误。 故选D。 【点睛】有中生无,女儿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无中生有,女儿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0.许多动物在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大量繁殖,形成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瓶颈模式,图中●为抗药性个体,瓶颈部分表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该种群进化的方向 B. 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种群进化形成了新物种 C. 在自然越冬无杀虫剂时,害虫抗药性基因频率下降,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 D. 使用杀虫剂后,害虫抗药性基因频率反而增加,是因为抗药的害虫个体繁殖能力增强了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该种群进化的方向,A错误; B、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但未形成新物种,B错误; C、在自然越冬无杀虫剂时,害虫抗药性基因频率下降,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C正确; D、使用杀虫剂后,杀虫剂淘汰不抗药的害虫,抗药的害虫存活下来,害虫抗药性基因频率会增加,D错误。 故选C。 【点睛】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11.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①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⑤血浆 B.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量增加 C.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细胞 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②是组织液、③是组织细胞、④是淋巴、⑤是血浆、⑥是血细胞。 【详解】A、图中①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⑤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量增加,出现组织水肿,B正确; C、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红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对应图中的⑥细胞,C正确;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②组织液,D正确。 故选A。 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激素、血红蛋白和参与细胞呼吸的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变化对内环境的稳态都有影响 C. 肾上腺、胰腺、下丘脑、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D. 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详解】A、血红蛋白和参与细胞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错误; B、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变化对内环境的稳态都有影响,B正确; C、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直接排放到消化道即外界环境中,C错误; D、尿液浓度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B。 13.如甲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1记录得到乙图所示的双向电位变化曲线 B. 乙图①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更大 C. 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 D. 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甲图a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图中:表1两极均在膜外连接,表2两极分别连在膜内和膜外。 乙图中:①→③会发生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对应甲图的表2。 丙图中:④表示甲图b点兴奋,⑤表示兴奋传至a、b之间。 【详解】A、表1记录得到丙图所示的曲线图,b、a两点会先后发生兴奋,A错误; B、乙图①点处于静息电位,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小,B错误; C、乙图曲线处于③点时,说明d点处于兴奋状态,丙图曲线正处于④点即b点兴奋时,C正确; D、丙图曲线处于⑤点时,兴奋传至ab之间,甲图a处于静息电位,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错误。 故选C。 14.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从而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 在该过程中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 C. 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D. 若某种毒素阻止甘氨酸释放,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可以以电信号形式双向传递,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单向传递。 【详解】A、甘氨酸会引起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A错误; B、在该过程中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B错误; C、甘氨酸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C错误; D. 若某种毒素阻止甘氨酸释放,则甘氨酸不能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则可能会引起肌肉痉挛,D正确。 故选D。 【点睛】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15.某科研小组将一组小鼠先后置于25℃、0℃、25℃环境中,在每一温度条件下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以及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共测9次。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所示(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激素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次数 指标 1 2 3 4 5 6 7 8 9 A 0.45 0.44 0.45 0.55 0.55 0.52 0.50 0.46 0.45 B 0.31 0.31 0.30 0.30 0.60 0.62 0.38 0.33 0.32 C 0.23 0.23 0.23 0.18 0.17 0.16 0.22 0.23 0.23 A. 表中指标A、B、C依次为皮肤血流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 实验中A先增加,B后增加,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这属于分级调节 C. 当小鼠从25℃环境移到0℃环境中,此时的体温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D. 根据实验数据,可推测出13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大于26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25℃→0℃,皮肤血流量会减慢,对应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先增加,对应A;随后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对应B。 【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A、B、C依次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皮肤血流量,A错误; B、实验中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先增加,B促甲状腺激素后增加,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这属于分级调节,B正确; C、当小鼠从25℃环境移到0℃环境中,此时皮肤血流量会减慢,汗腺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等,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 D、根据实验数据,13min时小鼠的TRH和TSH均小于26min时,故可推测出13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小于26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D错误。 故选B。 16.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可以调控免疫反应的细胞,起着避免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机体的作用,其数量由Mcl -l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下列疾病最可能与Mcl -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A. 流行性感冒 B.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C. 类风湿性关节炎 D. 艾滋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Mcl -l蛋白活性较强时,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可以避免免疫反应过度如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若Bim蛋白活性较强或Mcl -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可能发生免疫反应过度,诱发自身免疫病。 【详解】A、流行性感冒是免疫力降低引起,A不符合题意;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属于免疫缺陷病,B不符合题意; C、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C符合题意; D、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 B.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C. 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如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以及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等,其中吞噬细胞识别抗原不具有特异性;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都是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这由于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在特异性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因此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详解】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溶酶体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 C. 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 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用,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D正确。 18.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下图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①的生长素浓度比②的高,促进作用更强 B. 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 C. 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 D. 由于④结构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A、由于①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侧芽部位,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①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顶芽生长,A错误; B、④距离顶芽较远,②距离顶芽较近,①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④较少,运输到②较多,因此④生长较快,②生长较慢,B错误; C、图1植物体中生长素主要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的顶芽和侧芽合成外,及其他结构也能合成如幼叶和形成层,C正确; D、①顶芽优先生长,抑制②侧芽的生长,该植物体现了顶端优势现象,D错误。 故选C。 19.某课题组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乙对微型月季插枝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 B. 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是10 μmol/L D. 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乙对月季插枝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4组实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浓度为0的第一组属于对照组,根据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最适浓度在10~50μmol/L范围内;而曲线中激素类似物乙的实验浓度对微型月季生根均具有抑制作用。 【详解】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与浓度,A错误;实验中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都是促进生根,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一定范围内,随着植物激素类似物乙的浓度增加,乙的生根数目逐渐减少,植物激素类似物乙可能对蚕豆幼苗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C错误;若探究类似物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还应设计不使用植物激素类似物的空白对照组与同时使用甲、乙两种植物激素类似物的实验组,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0.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0℃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30℃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 B. 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C. 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 D. 调节植物休眠和生长的多种激素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通过①②及①③④合成相应的激素会促进生长,通过①③⑤⑥合成脱落酸会抑制生长。 【详解】A、根据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可知,10℃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合成脱落酸,30℃有利于过程①②及①③④,A错误; 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会减少,脱落酸的含量会增加,B错误; C、夏天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合成细胞分裂素及赤霉素,冬天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合成脱落酸,C正确; D、由图可知,调节植物休眠和生长的多种激素均由甲瓦龙酸转化而来,D错误。 故选C。 21.为了治理蝗灾,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B. 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C. 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最初有N0只,以后每天增加3%,则t天后蝗虫数量为1.03tN0只 D.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直接导致种群密度立即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甲中:蝗虫的K值大概为N2。 图乙中:根据曲线图可知,蝗虫是被捕食者,鸭是捕食者。 【详解】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A错误; B、甲图模型属于数学模型,B错误; 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最初有N0只,以后每天增加3%,则增长倍数为1+3%=1.03%,t天后蝗虫数量为1.03tN0只,C正确; 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直接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降低出生率,引起种群密度下降,D错误。 故选C。 2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 C. 群落中的优势物种通常占有绝对竞争优势,且这种优势是不会改变的 D. 测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直接识别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 【答案】C 【解析】 【分析】 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详解】A、群落的物种组成即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 B、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对自然资源如光能的利用能力,B正确; C、群落中的优势物种会发生改变,C错误; D、测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直接识别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D正确。 故选C。 故选C。 23.在一块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顺序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级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下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的要求低但对光有较高需求 B. 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荫的能力也较强 C. 顶级演替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此后的演替过程与初生演替一定相同 D. 在演替期间,营养物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荫而减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 群落的演替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详解】A、由图可知,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的要求低但对光有较高需求,A正确; B、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如灌木比草本高达,且耐荫的能力也较强,B正确; C、顶级演替后若发生火灾,发生的次生演替不一定能达到顶级群落,C错误; D、在演替期间,营养物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荫而减弱,会发优势种群的替代,D正确。 故选C。 24.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 分解者营寄生或腐生生活,包括微小的生物种类和体型较大的物种 C.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 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详解】由于强调了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所以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不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A错误;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只营腐生生活,不营寄生生活,B错误;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能量释放到无机环境中,一旦释放不能重复利用,C错误;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也可以是营腐生的动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微生物还可作消费者和生产者,D正确;故选D。 25.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B.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 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的,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存在,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方式可以回到大气中。 识图分析,图中Ⅰ是无机环境,代表大气中的CO2,II、III是消费者,IV是分解者。 【详解】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即图中①⑦⑧)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在生物群落内部(即图中②③④⑤⑥)以有机物形式进行流动,A正确;图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错误;根瘤菌是消费者,因此它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应该来自于②,而不是⑥,C错误;图中由生产者、Ⅱ、Ⅲ消费者可以构成捕食链,而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链的组成,D错误。 26.下列信息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 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C. 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 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楝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详解】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属于化学信息;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属于物理信息。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高低可通过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来体现 C. 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详解】A、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 B、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高低可通过生物种类的多少来体现,B错误; C、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比沙漠强,故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速度快,C错误;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 故选A。 28.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河水、池泥、黑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 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短 C. 丙瓶加盖与否,并不影响实验结果 D. 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则不应放在黑暗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瓶中小鱼较多易造成溶解氧减少,因此小鱼很快死亡的原因是瓶内小鱼数量过多,故A错误;由于乙瓶在散射光下,成分齐全,比例恰当,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故B错误;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故C错误;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下获得能量输入,故D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缸的制作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29.下图是研究人员为净化水质在湖边建立的人工湿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人类活动不会改变湿地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 C. 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体现了湿地群落的水平结构 D. 梭鱼草和风车草分布区域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详解】A、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生态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 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湿地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B错误; C、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不同的分布是由于地形不同引起,体现了湿地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 D、梭鱼草和风车草存在竞争关系,如阳光,D错误。 故选C。 30.某科学家对一个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cm2·a)(焦每平方厘米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96×105J/(cm2·a) B. 植食性动物摄取食物的过程不存在种间信息传递 C. 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0.85% D. 枯枝落叶层中的有机物可以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从而实现物质循环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详解】A、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3.27×105-1.31×105=1.96×105J/(cm2·a),同化量中除去呼吸散失的能量才是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 B、植食性动物摄取食物的过程存在种间信息传递,如青草的绿色可以为食草动物提供可食信息,B错误; C、生产者的同化量为2.31×107 J/(cm2·a),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为1.96×105J/(cm2·a),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96×105÷(2.31×107)=0.85%,C正确; D、枯枝落叶层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植物根系可以吸收无机物,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1.下图表示某人在饥寒交迫时体内发生的一些生理变化(图中①~④为激素,A、B、C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1)寒冷刺激皮肤的___,引起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并在____产生冷觉。 (2)下丘脑通过B调控甲状腺分泌③的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当激素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可以调控下丘脑和B的分泌活动,体现了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饥饿导致图中[ ]___________分泌增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冷觉感受器 (2). A(或大脑皮层) (3). 分级调节 (4). 负反馈 (5). [④]胰高血糖素 (6). 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7). 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8). 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是大脑皮层,B是垂体,C是肝脏。①是TRH,②是TSH,③是甲状腺激素,④胰高血糖素。 【详解】(1)处在低温环境中,寒冷会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引起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并在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2)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B垂体并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控甲状腺分泌③甲状腺是激素的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当激素③甲状腺就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B垂体的分泌活动,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 (3)饥饿时血糖浓度较低,会引起图中[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一方面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另一方面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 【点睛】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升高血糖;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多,降低血糖。 32.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用不同方法对绿色向日葵下胚轴、绿色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胚芽鞘的生长素含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向日葵、萝卜和燕麦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器官 实验数 IAA含量(μg•g-1) 测定方法 向光一侧 背光一侧 黑暗处理 绿色向日葵下胚轴 30 5.03 4.99 10.02 分子荧光法 30 4.99 5.01 10.00 免疫法 绿色萝卜下胚轴 30 5.60 5.59 11.20 电子俘获检测法 黄化燕麦胚芽鞘 30 9.90 9.89 19.73 电子俘获检测法 (1)黑暗处理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两组绿色向日葵下胚轴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否支持教材中解释植物向光性原因的观点?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则“萝卜宁、黄质醛等物质”可能是对生长起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的物质。 【答案】 (1). 对照(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2). 不同测定方法对同种器官的实验测定结果影响较小 (3). 不支持 (4). 用表中方法测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 (5). 抑制 【解析】 【分析】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 温特的实验: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生物实验的原则之一是对照原则,表格中的黑暗处理起对照作用。表中显示的数据表明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 【详解】(1)黑暗处理所引起的作用是对照,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 (2)对比两组绿色向日葵下胚轴实验结果,IAA含量基本相同,则说明不同测定方法对同种器官的实验测定结果影响较小。 (3)用表中方法测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因此该实验不支持支持教材中温特的观点。 (4)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则“萝卜宁、黄质醛等物质”可能是对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物质。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生长情况,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从题目所给的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3.某生物兴趣小组围绕土壤生物类群开展了如下3个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习性,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收集小动物。依据土壤小动物的习性,该装置需要完善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 (2)该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实验,此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他们的设计方案如下:将同一种树的落叶灭菌后均分成甲、乙两组,取某林地适量表层土壤均分成A、B两组,将甲、乙两组落叶装入两个相同网兜内并分别埋入A、B两组土壤中。土壤湿度、温度及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和比较两组叶片的腐烂程度。从变量控制的角度,上述方案需要修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土壤酵母菌在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该生物兴趣小组从土壤中成功分离出酵母菌并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甲、乙、丙、丁4名同学各取10mL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单独培养,每人每天定时检测一次酵母菌数量,连续培养7天后,4名同学汇总数据。 ①实验中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对酵母菌计数。 ②数据汇总后,根据_______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答案】 (1). 趋暗、趋湿、避高温 (2). 在漏斗上方添加一个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热光源) (3). 土壤微生物的有无 (4). 对A、B其中一组土壤进行灭菌 (5). 抽样检测 (6). 平均数据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自然界中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若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 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详解】(1)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依据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该装置在漏斗上方添加一个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 (2)要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此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有无土壤微生物。即对其中一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除去其中的微生物,两组均放入等量灭菌的落叶,土壤湿度、温度及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和比较两组叶片的腐烂程度。 (3)探究土壤酵母菌在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中常用抽样检测法来对酵母菌计数。数据汇总后,根据平均数据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点睛】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34.联苯(C12H10)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环境污染物,研究发现联苯降解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联苯降解的关键酶。为了从富含联苯的环境中分离出联苯降解菌,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如下表: 维生素 NH4NO3 MgCl2 联苯 水 琼脂 培养基甲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注:“+”表示添加该物质,“﹣”表示没有添加该物质) (1)甲培养基中加入联苯作为____用于培养联苯降解菌,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填“选择”或“鉴定”)培养基,接种前需采用________法进行灭菌。 (2)为了便于测定培养基乙中联苯降解菌的数量,可以从培养基乙中取培养液1mL加入到________中稀释100倍之后进行显微计数,由此计算得到的培养基乙中联苯降解菌的数量是_________(填“真实值”或“估算值”)。 (3)关于图示接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接种环正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灭菌 B.接种后的平板需倒置培养 C.该接种方法可得到单个菌落 D.酒精灯提供了局部无菌环境 【答案】 (1). 碳源 (2). 选择 (3). 高压蒸汽灭菌 (4). 99ml无菌水 (5). 估算值 (6). BCD(全对才得分) 【解析】 【分析】 培养基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 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常用的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灼烧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详解】(1)甲培养基中加入联苯作为碳源用于培养联苯降解菌,属于选择培养基,只有能利用联苯的微生物才能存活,对培养基应该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2)乙为液体培养基,要对培养基乙中培养液稀释100倍需要取培养液1mL加入到99ml无菌水中处理之后进行显微计数,由此可以估算出培养基乙中联苯降解菌的数量,是估算值。 (3)A、接种环正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A错误; B、接种后的平板需倒置培养,避免污染,B正确; C、该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可得到单个菌落,C正确; D、酒精灯提供了局部无菌环境,D正确。 故选BCD。 【点睛】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时,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故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35.某植物抗虫基因转录的mRNA下游序列已知,但其上游序列未知。现利用PCR技术扩增该基因,简要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③表示有关过程,Ⅰ〜Ⅲ表示有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___________酶,生成杂合双链物质Ⅰ。 (2)利用DNA末端转移酶催化过程②,使cDNA单链左侧末端增加十多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序列AAA(A)n,进而利于过程③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序列Ⅲ。在过程③反应体系中还需要添加新的引物,新引物的碱基序列应该是________。 (3)得到物质Ⅲ后,通常还需在其两端增加_________序列,以便切割后与相应的运载体重组。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之前,还需用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 (4)在利用PCR技术扩增某DNA中的某一目的基因时,需要用到的酶是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逆转录 (2). TTT(T)n (3). 限制酶识别 (4). Ca2+(CaCl2溶液) (5). 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6). DNA双链复制(DNA复制) 【解析】 【分析】 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详解】(1)过程①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属于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生成杂合双链物质Ⅰ(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2)利用DNA末端转移酶催化过程②,使cDNA单链左侧末端增加AAA(A)n,故在过程③PCR反应体系中还需要添加新的引物,即与左侧AAA(A)n互补的TTT(T)n作为引物。 (3)得到物质Ⅲ即目的基因后,通常还需在其两端增加限制酶序列,以便利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之前,还需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 (4)PCR扩增时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参与,PCR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点睛】把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把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把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钙离子处理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