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长庆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将所有试题作答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共60分,30道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种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水和四氯化碳 C. 碘和四氯化碳 D. 汽油和植物油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酒精和水中酒精易溶于水,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选项错误。 B. 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有明显分层,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选项正确。 C. 碘和四氯化碳混合后,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不可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选项错误。 D. 汽油和植物油可以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B。 2.有下列物品或设备用到硅单质的是( ) A. 计算机芯片 B. 石英钟表 C. 玛瑙手镯 D. 光导纤维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计算机芯片中用的是单质硅,A项正确; B. 石英钟表中使用的是SiO2,B项错误; C. 玛瑙手镯中使用的是SiO2,C项错误; D.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D项错误; 答案选A。 3. 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减少煤作燃料、③燃料脱硫、⑤开发新能源都可减少含硫物质的排放,可减少二氧化硫的形成,而②造高工厂烟囱不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即不能减缓酸雨污染,④在已经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可以改良土壤,但不能减缓酸雨污染; 答案选C。 4.下列金属中,遇到盐酸或强碱都能放出氢气的是( ) A. Al B. Mg C. Fe D. Cu 【答案】A 【解析】 【详解】选项中只有铝能和酸或碱反应生成氢气,Mg、Fe均只能与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铜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均不反应。答案选A。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 CH3COOH B. Cl2 C. NH4HCO3 D. 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醋酸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NH4HCO3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CO2的水溶液导电,但CO2不属于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电解质不仅仅水溶液能够导电,导电的离子必须是本身电离,而CO2的水溶液虽然导电,但导电离子不是CO2电离产生,因此CO2不属于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B. 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 C. 通常状况下,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标准状况下, H2O为液态,不能直接进行计算,A项错误; B. 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Na+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离子数为0.02NA,B项正确; C. 条件不是标准状况,无法进行计算,C项错误; D. 题干中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进行计算,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计算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研究对象,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是易错点,利用 计算物质的量时是否给出了溶液的体积是容易忽略的地方。 7. 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B. 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 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D. 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同种金属的单质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焰色反应,故A正确; 故选A。 8.下列变化必须加入其他物质作还原剂才能发生的是( ) A. CuO→CuCl2 B. CO2 → CO C. I- → I2 D. Fe2+→ Fe3+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加入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详解】A. CuO→CuCl2的过程中,Cu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需要使用还原剂,A项错误; B. CO2 → CO的过程中,C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需要还原剂才能发生,B 项正确; C. I- → I2的过程中I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需要氧化剂才能发生,C项错误; D. Fe2+→ Fe3+的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需要氧化剂才能发生,D项错误; 答案选B。 9.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类别 组合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 碱 盐 A CO2 SiO2 H2SO4 Na2CO3 NaHCO3 B CO Na2O HCl NaOH NaCl C SO2 Na2O2 CH3COOH KOH CaF2 D SO3 CaO HNO3 Ca(OH)2 CaCO3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盐类,故A错误; B、一氧化碳不能和碱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过氧化氢与酸和碱均不能反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 D、三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硝酸属于酸类,氢氧化钙属于碱类,碳酸钙属于盐类,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一种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 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一种运动方式,但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的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A项错误,符合题意; B. 光线透过胶体时,只有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半透膜只允许小分子通过,大分子不能通过,因此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因此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1.常温下,下列溶液可以用铝槽车装运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硝酸 D. 稀硝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Al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因此不能用铝槽车装运,A错误; B.浓盐酸可以与Al发生反应:2Al+6HCl=2AlCl3+3H2↑,因此不能用铝槽车装运,B错误; C. 常温下浓硝酸遇Al使金属表面产生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阻止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因此可用铝槽车装运,C正确; D.稀硝酸可以与Al发生反应:Al+4HNO3(稀)=Al(NO3)3+NO↑+2H2O,因此不能用铝槽车装运,D错误; 答案选C。 12.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 次氯酸钙 B. 氯化钙 C. 次氯酸 D. 次氯酸钙与氯化钙 【答案】A 【解析】 【详解】工业上用氯气和冷的消石灰反应生产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答案选A。 13.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离子组是 ( ) A. Mg2+、Fe2+、NO3-、SCN- B. Al3+、Fe2+、Cl-、SO42- C. K+、Na+、Cl-、HCO3- D. Na+、Ba2+、NO3-、SO42-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判断选项中离子与H+是否共存。 【详解】A. H+与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A项错误; B. H+与Al3+、Fe2+、Cl-、SO42-均能大量共存,B项正确; C. H+与HCO3-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C项错误; D. Ba2+与SO42-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有色离子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性(①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不能大量存在;②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不能大量存在)、三特殊(①AlO2-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②“NO3-+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与S2-、Fe2+、I-、SO32-等还原性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③NH4+与CH3COO-、CO32-,Mg2+与HCO3-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仍能大量共存)、四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常见类型有复分解反应型、氧化还原反应型、水解相互促进型和络合反应型4种)。 14.下列变化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A. Cl-→Cl2 B. FeCl2→FeCl3 C. C→CO2 D. KMnO4→Mn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变化中物质如果发生还原反应,则应该得到电子,由反应前到反应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详解】A.Cl-→Cl2,Cl元素化合价升高,A错误; B.FeCl2→FeCl3 ,Fe元素化合价升高,B错误; C.C→CO2,C元素化合价升高,C错误; D.KMnO4→MnO2,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符合要求,D正确; 答案选D。 15.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 A. KSCN B. BaCl2 C. NaOH D. H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所选择的试剂与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结合后出现不同的现象。 【详解】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后沉淀溶解;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五种溶液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现象不同; 答案选C。 1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CO2(SO2):饱和NaHCO3溶液 B. NO(NO2):水 C. Fe(OH)3胶体(FeCl3):NaOH溶液 D. Cl2(HCl):饱和NaCl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 SO2可以与饱和NaH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而CO2不与饱和NaHCO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可以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因此可以用水除去NO中混有的NO2,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FeCl3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同时NaOH为电解质,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后胶体聚沉,形成Fe(OH)3沉淀,因此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Fe(OH)3 胶体中混有的FeCl3,C项错误,符合题意; D. HCl极易溶于水,饱和食盐水可抑制氯气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点睛】除杂时要注意,选择的除杂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且不影响目标气体的量,遵循“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的原则。 17.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具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D. 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B正确; C、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C正确; D、新制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D正确; 答案选A。 18.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 A. H2S B. SO3 C. H2SO4 D. S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物质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时物质只具有还原性,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物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详解】A. H2S中S元素化合价为-2价,是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A项错误; B. SO3中S元素化合价为+6价,是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B项错误; C. H2SO4中S元素化合价为+6价,是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C项错误; D. 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是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或粒子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当遇到强还原剂反应时,作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当遇到强氧化剂反应时,作还原剂,表现还原性。 19.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 进入圆底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C. 形成喷泉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圆底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D. 用氢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反应开始后,烧瓶中迅速形成了喷泉,说明产生了很大的气压差,氨气极易溶于水,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碱遇酚酞变红色,因此烧杯中加入酚酞,呈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极易溶于水,圆底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氢气难溶于水,在烧瓶中不能形成气压差,因此不能形成喷泉,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0.下列方法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 ) A. N2和H2催化加热制取氨气 B. 加热NH4Cl制取氨气 C. 将浓氨水加入到碱石灰固体中 D. 将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氮气与氢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且得到的产物不纯净,反应条件要求高,适合工业制取氨气,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A项错误; B. NH4Cl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HCl,冷却后氨气和HCl又合成NH4Cl,不能得到纯净的氨气,所以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B项错误; C. 碱石灰固体溶于水放热,可促进从氨水中氨气的挥发,因此可用浓氨水加入到碱石灰固体中制备氨气,C项正确; D. 将NH4Cl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生成NH3•H2O和氯化钠,得不到氨气,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实验室制取氨气的简易方法有 方法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发生装置 加热浓氨水 NH3·H2ONH3↑+H2O 固体NaOH 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NH3·H2O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 浓氨水+固体CaO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NH3·H2O分解。化学方程式NH3·H2O+CaO=NH3↑+Ca(OH)2 21.不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 ) A. 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 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C. 分别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 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鉴别,故A不选; B.Na2CO3与CaCl2溶液作用产生CaCO3沉淀,而NaHCO3则不与CaCl2溶液反应,无沉淀产生,也可以鉴别,故B不选; C.向Na2CO3中逐滴加少量盐酸时,无气体产生,当盐酸加入较多时,可产生气体,而向NaHCO3中加入同浓度盐酸,则迅速产生气体,可以通过产生气体的快慢加以鉴别,故C不选; D.Na2CO3和NaHCO3均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选。 故选D。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B. SiO2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在常温下不与NaOH溶液反应 C. 因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H2SiO3酸性比H2CO3强 D. CO2通入水玻璃中可得硅酸 【答案】D 【解析】 A.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一般也不溶于酸,但是可以溶于氢氟酸,选项A错误;B.SiO2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在常温下能与NaOH溶液反应,选项B错误;C.要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应该采用常温下强酸制取弱酸的方法,应该将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就说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选项C错误;D.由于H2SiO3酸性比H2CO3弱,所以CO2通入水玻璃中可得硅酸,选项D正确。答案选D。 23.分别将0.2 mol的Na、Mg、Al投入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 ( ) A. 1:2:3 B. 1:1:1 C. 3:2:1 D. 2:1:1 【答案】A 【解析】 【分析】 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详解】0.2mol钠与盐酸反应生成0.1mol氢气,0.2mol镁与盐酸反应生成0.2mol氢气,0.2mol铝与盐酸反应生成0.3mol氢气,三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之比为0.1mol×2g/mol: 0.2mol×2g/mol: 0.3mol×2g/mol=1:2:3; 答案选A 2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 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A. 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错误; B. 氯水中存在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错误;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项正确; 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选C。 25. 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金属单质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 CuCl2 B. FeCl2 C. MgCl2 D. K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 CuCl2可以由铜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 B. FeCl2不能直接由铁和氯气反应制得; C. MgCl2可以由镁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 D. KCl可以由钾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 答案选B。 【点睛】变价金属与强氧化剂反应时,被氧化成高价态,变价金属与弱氧化剂反应时,被氧化成低价态。 26.对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一般具有更大的硬度 B. 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一般具有更低的熔点 C.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钢则是纯铁 D. 常见的铜合金是青铜和黄铜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具有更大的硬度,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具有更低的熔点,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生铁和钢都是是铁和碳的合金,只是含碳量不同,C项错误,符合题意; D.青铜和黄铜是常见的铜合金,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27.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 A Fe3+ B. Cu2+ C. Fe2+ D. Zn2+ 【答案】C 【解析】 【详解】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原溶液不含Fe3+,再加入氯水,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说明反应有Fe3+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答案选C。 2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将金属钠加入水中:2Na + 2H2O = 2Na+ + 2OH - + H2 ↑ B.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ClO)2+ CO2 + H2O =CaCO3↓+ 2HClO C. 碳酸氢铵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 D. 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2OH-=AlO2-+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 + 2H2O = 2Na+ + 2OH - + H2 ↑,A项正确; B.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 CO2 + H2O =CaCO3↓+ 2HClO,B项错误; C. 碳酸氢铵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H3•H2O、水和碳酸钠,离子方程式为:NH4++2OH-+HCO3-=NH3•H2O+H2O+CO32-,C项错误; D. 铝片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 2AlO2-+3H2↑,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氧化物、过氧化物、弱电解质、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沉淀、气体、非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均不能拆分,易电离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拆成离子形式。 29.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判断错误的是 ( ) A. 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B. 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C.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 D. X2+是XO4-的还原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关于氧化性,由①得:XO4->Z2,由②得,B2>A3+,由③得Z2>B2,即XO4->Z2>B2>A3+,同理还原性强弱顺序为:A2+>B->Z->X2+; 【详解】A.还原性强弱顺序为:A2+>B->Z->X2+,因此Z2+2A2+===2A3++2Z-可以发生,A项正确; B.Z2在反应①中为氧化产物,而在③中为氧化剂,B项错误; C.由①得:XO4->Z2,由②得,B2>A3+,由③得Z2>B2,即氧化性强弱大小:XO4->Z2>B2>A3+,C项正确; D. X2+是XO4-的还原产物,D项正确; 答案选B。 30.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氯水分别与右图中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 (a、b、c、d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可反应,且氯水足量)。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氯水中存在HClO,HClO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而体现漂白性。 【详解】A. 氯水中含有Cl2,能将Fe2+氧化为Fe3+,与漂白性无关,A项错误; B. 氯水中存在H+,能与CO32-反应生成CO2和H2O,与漂白性无关,B项错误; C. 氯水中存在Cl-,与Ag+结合生成AgCl白色沉淀,与漂白性无关,C项错误; D. 氯水中存在H+和HClO,H+具有酸性,HClO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而体现酸性和漂白性,D项正确; 答案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按要求写方程式 (1)过氧化钠与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氢氟酸刻蚀玻璃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1). 2Na2O2 + 2H2O = 4Na++4OH— + O2↑ (2). 4Fe(OH)2 + O2+ 2H2O = 4Fe(OH)3 (3). SiO2 + 4HF = SiF4↑+ 2H2O (4). 2NaHCO3Na2CO3+CO2↑+H2O (5). 2Fe3++ Fe = 3Fe2+ 【解析】 【分析】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3)氢氟酸是弱酸,可与玻璃的成分SiO2发生反应; (4)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水和CO2; (5)铁粉与FeCl3反应,可将Fe3+还原为Fe2+。 【详解】(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 + 2H2O = 4Na++4OH- + O2↑; (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4Fe(OH)2 + O2+ 2H2O = 4Fe(OH)3; (3)氢氟酸是弱酸,可与玻璃的成分SiO2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 + 4HF = SiF4↑+ 2H2O; (4)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可用于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5)铁粉与FeCl3反应,可将Fe3+还原为Fe2+,可用于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离子方程式为:2Fe3++ Fe = 3Fe2+。 32.有A、B、C三种无色纯净气体,可能分别是N2、NO、CO2、NH3、HCl中的一种。A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将A气体和C气体混合后,产生白烟;B气体接触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据此推断(写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H3 (2). NO (3). HCl 【解析】 【分析】 A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A为NH3,A气体和C气体混合后,产生白烟,说明C为HCl,B气体接触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说明B为NO,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A为NH3,B为NO,C为HCl。 33.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Fe3+、SO42―、CO32―、Cl―和I―。取该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1)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2)取部分溶液,加入CCl4及数滴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3)另取部分溶液,加入稀NaOH 溶液使其变为碱性,溶液中无沉淀生成;(4)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5)将(3 )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填空: ①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写出检验Cl―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H4+、Ba2+、I― (2). K+、Na+、Cl― (3). 向溶液中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存在氯离子(或:向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存在氯离子) 【解析】 【分析】 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说明溶液中存在H+,H+与CO32-不能共存,因此溶液中不存在CO32-;取部分溶液,加入CCl4及数滴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I-;另取部分溶液,加入稀NaOH 溶液使其变为碱性,溶液中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不存在Mg2+和Fe3+;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存在Ba2+,Ba2+与SO42-不能共存,因此溶液中不存在SO4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说明溶液中存在H+,H+与CO32-不能共存,因此溶液中不存在CO32-;取部分溶液,加入CCl4及数滴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I-;另取部分溶液,加入稀NaOH 溶液使其变为碱性,溶液中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不存在Mg2+和Fe3+;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存在Ba2+,Ba2+与SO42-不能共存,因此溶液中不存在SO42-; (1)由分析可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NH4+、Ba2+、I-; (2)K+和Na+应用焰色反应进一步鉴别,因此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Na+、Cl-; (3)检验Cl-时利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具体步骤为:向溶液中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存在氯离子 34.下图是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填空: (1)仪器A的名称叫_______,仪器B的名称叫_______; (2)写出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甲中盛有______,作用是_______; (4)乙中盛有______,作用是_____; (5)丙的作用是____,实验完成后丙中的现象是________; (6)若丁中盛有NaOH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 (1). 分液漏斗 (2). 圆底烧瓶 (3). MnO2+4H++2Cl—Mn2++Cl2↑+2H2O (4). 饱和NaCl溶液 (5). 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6). 浓硫酸 (7). 干燥氯气 (8). 收集氯气 (9). 丙中充满黄绿色气体 (10). 2OH—+Cl2=ClO—+Cl—+H2O 【解析】 【分析】 (1)根据装置图确定仪器的名称; (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Cl2和水; (3)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的氯气中常混有HCl,用饱和食盐水吸收; (4)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水分,欲收集干燥的氯气,应用浓硫酸进行干燥; (5)丙为安全瓶,同时也可以收集氯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收集满后瓶中充满了黄绿色气体; (6)丁装置用于进行尾气吸收,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详解】(1)由装置图可知A为分液漏斗,B为圆底烧瓶; (2)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Cl2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3)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的氯气中常混有HCl,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因此甲中盛有饱和NaCl溶液,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4)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水分,欲收集干燥的氯气,应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因此乙中盛有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 (5)丙为安全瓶,同时也可以收集氯气,因此丙作用是收集氯气,实验完成后丙中的现象是丙中充满黄绿色气体; (6)丁装置用于进行尾气吸收,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O-+Cl-+H2O。 35.将10.7g 氯化铵固体与足量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使之充分反应。请计算: (1)生成的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____? (2)若将这些氨气配成500mL氨水,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_______? 【答案】 (1). 4.48 L (2). 0.4 mol/L 【解析】 【分析】 氯化铵固体与足量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2NH3↑+2H2O+ CaCl2,10.7g (即0.2mol)氯化铵固体参与反应,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1)10.7g (即0.2mol)氯化铵固体参与反应,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2mol×22.4L/mol=4.48L; (2)4.48L氨气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溶液的浓度c===0.4 mol/L。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