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北京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北京 101 中学 2017-2018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 试卷 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阅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亲爱的同学们,缤纷的夏日里我们徜徉..(cháng yáng)在经典戏剧之中,让我们重温 那些令我们难以忘怀的人物吧。 异彩纷呈的中国戏曲舞台上,窦娥啊,在万恶不赦的官府面前,你忍受住了千般拷打、 万种凌逼,但最终为了保护老迈的婆婆而惨遭戕.(qiāng)害。窦娥啊,你顷刻间游魂先赴 阎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mái )怨。天地也,不分清浊,可怎生糊涂了盗跖.(zhí) 颜渊? 百年沧桑的人民艺术剧院里,侍萍啊,你难逃命运的驱使,最终回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周 公馆。周朴园的罪愆.(yǎn )、蘩漪的疯狂、四凤与周萍的爱恋,都将在这烦躁不安的雷雨 之夜一触即发。矛盾冲突在高潮中又突然逆转,于是我们惊愕、震撼、困惑,《雷雨》的主 题遂显得更加扑朔.(shuò)迷离。 闻名遐尔的环球剧场中央,欧菲利亚啊,你如夏花般纯真灿烂,我们感受着真挚的爱情, 却痛苦于无法挽救这份真情。哈姆莱特,你这个迷惘忧郁的王子啊,踌躇..(chóu chú)中 酝酿着艰难的复仇计划。诡计奸诈的克劳迪斯、本性善良的雷欧提斯、脆弱矛盾的乔特鲁德、 正直忠心的霍拉旭,他们让摒弃繁文 ①节、呕心沥血.(xuè)的莎士比亚声名 ② 起。 我们读完后才知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些 名句的真正含义。 壮阔险要的黄冈赤壁下,苏东坡故国神游,感慨万千。苏轼与李白各有特点,但异曲同... 工.,他们都有着旷达开阔的心胸,在创作上不是抛开先哲时贤另起炉灶....,而是站在前辈肩膀 上努力超越。多才多艺的他们可以将诗文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生活中的骤变,苏轼笑 对大江东去,想到千古风流人物,其烦恼涣然冰释....。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徜徉..(chángyáng) 呕心沥血.(xuè) 一触即发 B. 罪愆. (yǎn ) 踌躇..(chóu chú) 异彩纷呈 C. 戕.害(qiāng) 盗跖.颜渊 (zhí) 闻名遐尔 D. 埋.怨 (mái ) 扑朔.迷离(shuò) 万恶不赦 2. 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异曲同工 B. 另起炉灶 C. 淋漓尽致 D. 涣然冰释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于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台 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B. 蘩漪是曹禺的话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之一。她是一个集新旧矛盾于一身,同时具有 强烈反抗精神的资产阶级女性形象。 C. 宋代词坛上的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 词的题材,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D.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 尔王》《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 每逢深秋时节,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请在横线①②处填上恰当的字 ①繁文_____节 ②声名_____起 【答案】1. A 2. D 3. D 4. B 5. 缛,鹊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的是字音和字形题,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同音异形字,要注 意多音字的读音要读准。B. 罪愆.qiān;C.闻名遐尔——闻名遐迩;D. 埋.怨 mán。 点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主要 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 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 试题分析:D.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著名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语句衔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根据语境准确填写,例如第一个 空俯瞰要和后面词紧挨着,第二空要注意写景顺序是由下到上。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字迹书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这类试题一般考查的都是常见 的成语,考生在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字形的偏旁部首不要出错,形近字的书写要慎重。 二、长阅读 什么样的著作才能被称作经典?经典是文化金属中的铂金,是在人类文化构成中具有核 心意义的部分。作为经过时间考验并被普遍认可的著作,经典作品积极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和行为,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人生的知识。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不是伟大的经典,通常有 两个尺度:用专业尺度来衡量,经典作品必须是自铸伟词、形式完美的;用精神尺度来衡量, 它又必须表现人文情怀。纵观横察,概而言之,经典作品似乎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都遵从以 下的几个律则。 第一,易感性。叔本华说:“我们发现每一位真正伟大的作家都尽可能洗练、明晰、精 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单纯质朴总是被看作真理的标志,而且也是天才的象征。”真正的文 学作品,都有朴素、明白的特点,都是让人一看就懂但又觉得意味无穷的。比如唐诗、宋词、 元曲,大都明白如话,清新自然,读之如饮佳酿,快何如哉!其实,文学创作的一个美学原 则,就是用最简约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意思;让读者费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收获。李 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仅仅二十个字, 就写出了五个物象、三个动作、两种心象(“疑”和“思”),描绘出一幅静夜思乡图,表 达了一种像月光一样的乡愁冲动。其中没有一个难认的字,没有一个晦涩的意象,谁读了都 明白,谁看了都觉得好。 第二,普适性。经典作品不是“私人写作”的产物,表达的也不是琐碎无聊的个人经验。 恰恰相反,在那些伟大的作品里,我们总是可以发现对有限的个人经验的超越,可以看到伟 大作家对人类普遍经验的关注。 歌德说:“真正伟大的作品,是百读不厌的,很难甚至不可能抵抗它的魅力,它留给你 牢固的、不可磨灭的印象。一般地说,凡是古往今来人人爱读的诗文,你可以认为它是真正 美的、真正崇高的。”经典就是这样一种让人不断回味和回忆的伟大作品,它总是吸引、召 唤许许多多的人去阅读、去品味。 第三,永恒性。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追求不朽,正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人类的生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生活,就在于从 空间上说,人总是向往着别处的生活;从时间上说,人总是充满一种未来感,总是渴望在肉 体生命结束以后,自己的精神可以延伸下去,从而获得不朽。可以说,人类之所以写作,某 种程度上,就是希望借助作品的不朽,以实现精神的永生。但是,只有经典作品才会征服时 间。伟大的经典仿佛一种特殊的宝器,只有时间之手的拂拭,才能使它越来越明亮,才能使 它历久弥.新。一部作品倘若只在自己的时代获得了无上的尊荣,那还不足以证明它是一部真 正有价值的作品。可见,在评价自己时代的作品时,当代人须非常小心谨慎才是。他可以热 情地欣赏,慷慨地赞美,但是,一定不要妄下“大放光芒”的判断。否则,虽然现时得到了 作者的感谢,将来却难逃后人无情的耻笑。 第四,正极性。所谓正极性,指的是一部作品在价值观、情感态度和道德境界上表现出 的一种高尚而伟大的性质。一部真正的经典,不会怀着陶醉的心情来渲染自私、冷酷和残忍, 不会降低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境界,而是发掘并表现人性深处潜存的善良、正直、勇敢,通过 塑造美好的人物,将人的精神提升。只有深刻地表现正极性内容的作品,才有可能是伟大而 不朽的经典。 的确,一部真正的表现正极情感和正极思想的经典,必然具有升华性,必然会在精神上 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歌德在著名的《莎士比亚命名日》(1771 年)中说:“他的著作我 读了第一页,就被他终身折服;读完他的第一个剧本,我仿佛一个天生的盲人,瞬息间有一 只神奇的手给我送来了光明。我认识到,并且强烈地感觉到,我的生存向无限扩展;我感到 一切都很新鲜,前所未闻,而那异乎寻常的光亮把我的眼睛刺得疼痛难忍。我渐渐学会了观 看,我要感谢给我智慧的神灵,至今我能清楚地感觉到我当时获得的东西。” 是的,光明,这就是伟大的经典作品通常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换句话说,一切伟大的经 典都具有灯与火的性质,既照亮世界,又温暖人心。 第五,给予性。那些真正的经典作品有着母性的慈爱气质,在这样的作品里,利他的牺 牲精神,博爱的人道情怀,以及对自由、正义、平等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构成了像大地一样 稳定的精神基础,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宁静的幸福感和丰饶的收获感。 总之,给予性是作家创造经典必须服从的律则,没有一部真正的经典作品不是给予性的。 海涅将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歌德称作最伟大的作家,因为他们的作品里有着永久不灭的仁 慈和不自矜.炫的谦德。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借朱丽叶之口说:“我的慷慨像海 一样浩淼,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 没有穷尽的。”文学也是这样:越是表现给予性的慷慨与仁慈,越是能得到读者的喜爱,越 有可能成为不朽的经典,这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最根本的律则。 (节选自李建军《经典的律则》,有删改) 6.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历久弥.新:__________ 不自矜.炫:__________ 7. 仿句练习: 模仿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对“经典”一词再做解说。(字数不要求完全一致) 经典是文化金属中的铂金,是在人类文化构成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经典是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列对经典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中有许多精辟言论,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体现了经典的易感性。 B. 沈从文《边城》叙写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体现了经典的正极性。 C. 曹禺《雷雨》中,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不仅展现了周、鲁两家三十年间的家 庭纠葛,更反映了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雷雨》至今仍是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 体现了经典的永恒性。 D. 《红楼梦》中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 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体现了经典的给予性。 9. 赏读经典的诗文,不仅可以观赏自然景观的雄奇与秀丽,更能让灵魂得到感悟与启迪。 如果我们和王勃同登滕王阁,就可以品味“________,彩彻区明”的清爽明媚;欣赏“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明丽浩淼;感受“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的清寒悄怆。和陶渊明隐 居田园,看到“木欣欣以向荣,”的山间景色,过着理想中的“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的田 园生活之时,很自然地坚定了“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的决心,但有时也会发出“________, 感吾生之行休”的感叹。当我们被李密“但以刘,气息奄奄,人命危浅,”的亲情打动,再回 首又进入了《逍遥游》中的“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的哲学世界。人,作为“一 根能思想的苇草”,不断被经典的力量影响、感召。 10. 微写作 《经典的律则》中写道“一部真正的经典,不会怀着陶醉的心情来渲染自私、冷酷和残忍, 不会降低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境界,而是发掘并表现人性深处潜存的善良、正直、勇敢,通过 塑造美好的人物,将人的精神提升。”你认为《雷雨》或《边城》是如何体现以上经典律则 的?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进行阐释。(200 字左右) 【答案】6. (1)更加(2)夸耀 7. 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价值。 8. D 9. (1)云销雨霁(2)落霞与孤鹜齐飞(3)潦水尽而寒潭清 (4)泉涓涓而始流(5)登东皋以舒啸(6)云无心以出岫 (7)善万物之得时(8)日薄西山(9)朝不虑夕(10)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0. 《边城》是一部散文气息很浓的小说。在沈从文的笔下,你常能感到美丽稍纵即逝。而 这美丽并不在别处,可能只是夜半幽会娼家女、出脚便见两腿泥的船夫,是年近古稀留着托 尔斯泰大胡子偏还奋力划价的老人,是在当地很能罩得住、自有一套地下规矩的船老大。所 有人各自过自己的营生,在苦乐生活里绽出人性之美。 翠翠算不上美女。脸黑了些,性野了些,怕人,倒像是人猿泰山一般的大自然精灵。她恬静 温柔,纯洁坚贞,从外表到内心都晶莹剔透、姣好无比。她的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之光, 既体现出人性中自然、优美、健康的一面,也反映出沈从文身上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情怀。 沈从文说过“美丽总是愁人的”,“美,总不免有时叫人伤心”,其实,这也正是翠翠的写 照。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字词的解释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这种常见成语的解释平时就 要多积累,历久弥.新:弥,更加(同欲盖弥彰的弥)。新视不同语境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 如与旧相对、与老相对、新鲜等。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不自矜.炫:夸耀。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仿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所给句子结构是判断句,修辞是比喻 的修辞,仿写的时候要注意语句前后的逻辑关系要严密。本题可以仿写为“经典是中华民族 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价值。” 点睛: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 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 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 才能进行仿写。 8. 试题分析:《红楼梦》塑造了一个跛足道人,他的眼睛正是大观眼睛,所以他看到了一个 欲望无穷、沽名钓誉、巧取豪夺的泥浊世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 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他所唱的《好了歌》,正是荒诞歌。选项中说体现了经典的 给予性,说法有误。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中的重点字词有 “霁”“孤鹜”“潦”“皋”“岫”。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微写作,考生要注意从自己熟悉的作品和人物入手写作,本题 是有限定性的,要注意题干中的“发掘并表现人性深处潜存的善良、正直、勇敢,通过塑造 美好的人物”,所以考生要从人物的善良、正直、勇敢写作,要体现出作品中的人物的精神 品质。 三、文言文阅读 宝绘堂记 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A】□□□□,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 以为病。【B】□□□□,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 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1]。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 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 可胜言也。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 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 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 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 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 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本文有删节) 注释:[1]锻炼:打铁。 11. 根据语境,在方框里 A、B 两处填空(限四字短语),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凝练。 A □□□□ B□□□□ 12. 在横线处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A. 凶.其身 _________ B. 常与寒士角. _________ C. 平居攘.去膏粱 _________ D. 屏远..声色 _________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 亦聊.以寓意焉耳 聊.乘化以归尽 B. 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 怀帝阍而.不见 C. 皆以.儿戏害其国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 百鸟之.感耳 之.二虫又何知 14. 把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 15.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① 传统的“记”,往往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且开篇常常先交代写作缘由,如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而苏轼为宝绘堂作记,仅在最后一段才提及宝绘堂,请结合 文本谈谈此文的构思有何特色? ② 苏轼在文中提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意思是:君子可以把心意 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你是否同意苏轼的观点?请另举古今中外的 事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11. A 寓意于物 B 留意于物 12. A 13. D 14. 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颠倒错误荒谬,丧失自己 的本心吗? 15. ①本文是为王君收藏书画的宝绘堂作记,构思行文别开生面。作者先提出对玩“物”的 观点: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然后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阐释“寓意于物而为乐、 沉迷于物而生祸”的道理;后又以个人收藏书画的体会来佐证观点;前面荡开的内容均是为 宝绘堂作铺垫,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劝诫并寄予王君“寓物”为乐的希望,既扣 主题,又意蕴深远。 ②观点;举例;论证。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文意填空类试题,第一处根据后文的文意物有寓意所以填 写,“寓意于物”。第二个空说的是物与意的关系,填写“留意于物”。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实词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准确解释 实词的意思,A. 凶.其身:使自己陷入凶险。B. 常与寒士角. :比赛。C. 平居攘.去膏粱:排 斥。D. 屏远..声色:弃绝远离。 13. 试题分析:A.解释为“姑且”。B.转折连词“却”。C.介词“因为”。D.结构助词“的”; 代词“那两个”。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 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 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14.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 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薄”看轻、 “重”看重、“缪”丧失。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本的构思特色类试题,本文最大的构思特色是先从物与意的 关系角度阐释道理,为后文宝绘堂作记形成铺垫作用,道理深远寓意丰富。探究作者在文本 的中的观点和态度,考生要顺着题干的设问作答本题。 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 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很快乐,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 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 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 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 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制鞋子。这难道有什么音乐美色和香气吗? 但他们终身喜欢而不厌弃。 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然而到了那把心 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 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桓玄发展到打仗时还把书画装在船上带在身边;王涯发展 到把书画藏在夹墙内,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 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 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 不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 轻重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 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 过,岂不愉快地接受,但是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 会成为祸害。 驸马都尉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与贫寒的读 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书画方面,又建了宝 绘堂在私宅的东边,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 会像我年少时的爱好,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也许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四、古代诗歌阅读 咏史八首(其五) 左思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1】来游?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2】。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注释:[1]歘:xū,忽然。[2]许由:尧舜时代著名隐士。相传尧曾想禅位于他,他听 后推辞不受,并跑到颖水河畔用河水洗耳。 16. 下面选项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的前两句写诗人登高远眺时看到的日光普照神州大地的开朗景象。 B. 三、四句用比喻的修辞展现出洛阳宫苑侯门,高大堂皇的巍峨气势。 C.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作者通过反问来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王侯。 D. 诗中运用典故,想借许由拒唐尧让天下之事来表现作者虽出身寒门却志趣高远。 17. 请解说“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这两句诗的含义。并联系全诗,谈谈这两句诗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6. C 17. 在千仞的高冈上抖落衣上的灰尘,在万里的长河中洗去脚上的污垢。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许由这样的高士追慕、向往之情;对自由、高洁精神的强烈追求;对 名利富贵的不屑和轻视,对现实不公的愤懑之情。 【解析】 16. 试题分析:B. 三、四句用比喻的修辞展现出洛阳宫苑侯门,高大堂皇的巍峨气势。从 诗句“飞宇若云浮”是写宫殿群的多。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 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 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 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 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的一本作品选 的序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 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 不老。 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他自己也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 是‘完成’。”如果硬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的“平常”。他 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状态下运行。老子曰:“上 善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 穿的力量。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好些年前,日本政府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据说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 子的画像,因为在服饰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是不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 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 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在他的客厅里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 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 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 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 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研究那段社会 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在长安的 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不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 品的爱好一样……” 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高兴地谈到研究服饰的经过,说:“……那也是很‘文学’ 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到我, 却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要从容啊!” 他 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 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 “要从容啊!”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也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两代 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历史博 物馆扫女厕所,“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 可靠……” 又有一次,他说,有一天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糨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 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 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到河北磁县在解放军监管下劳动了三年, 我们有通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 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 仅凭记忆,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你别看 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我 想来想去,始终得不到准确结论,赖着脸皮说,我们故乡山水的影响吧。 注释:文革期间,沈从文撰写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该书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链接材料: 沿着沱江,我走上青石板,穿行一道古朴而幽深的老街,步行一段路,再上一条曲幽小 径,便到了沈从文墓地。 这哪里是墓碑啊!而今,农村许多坟墓占田占地,而你,沈从文,一个享誉盛名的大文 人,墓碑却朴素得如同自己的文字,多么不起眼啊!我躬下腰献花,为沈从文为人的谦卑与 精神的高大。我抚摸墓碑,想起了这位老先生的骨灰,有一部分安放在这块彩色玛瑙石下的 土中,一部分撒在他家乡河的沱江之中。我想,他的灵魂,守护着延绵不息的沱江,传承着 质朴无华的民族的脊梁。我仔细地看着碑铭:“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认真地默读着碑后雕刻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其挽联, 匠心独具,每句最末一字连来竖读,则是:“从文让人”。这,折射出了沈从文先生的平凡 与伟大! 下山时,我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沉重,嘴巴,也似哑巴语塞。只有心绪在努力地翻滚。 凤凰,来到这里的人们,怎能不浮想,怎能不敬仰? (取材于谢德才《一个人的凤凰》) 18. 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②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19. 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 20.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副挽联概述了沈从文其人其文的特点, 请联系以上两则材料进行分条概括....。 【答案】18. ①运用拟人手法,赞扬沈从文的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赢得了一代代读者 的喜爱。 ②“文学作品”是指沈从文在那个苦难年代潜心研究中国服饰史,而“文学”一词则表明沈 从文投诸的满腔热情(热爱或专注);“很美”一词表现了沈从文自得其乐、从容淡定的生 活态度。 19. ① 沈从文一生,完成了一系列文学作品;在困苦的生活中他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完成 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②完成了人生的修炼,对待苦难从容而洒脱,智慧而纯真,平凡 而伟大,人格更加完美。 20. ①(不折不从):沈从文虽然隐忍、低调、待人谦和,但却自信与坚强、他的骨子里有一 种倔强洒脱、不屈不挠。【不向苦难低头;认准的事情绝不放弃。】 ②(星斗其文):沈从文创作了《边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很多的文学作品和学术专 著,成就斐然。 ③(亦慈亦让):慈爱温和、文雅委婉、为人谦卑。【沈从文作为长辈对后辈的关心、慈爱、 鼓励;墓碑朴素不起眼。】 ④(赤子其人):沈从文的善良和真诚、率真、幽默风趣。【终其一生,热爱着自己的故乡, 不改自己的率真倔强的本性,在任何环境中,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和研究。】 【解析】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赏析句子类试题,要注意从手法、内容、深层含义等角度作答 本题,从手法上第一句式拟人的手法,从内容和含义上第二句是高度赞扬沈从文的服饰史的 写作成就。考生要注意无论是从手法和内容含义作答都要做到结合文句分析。 点睛:句子主要有情感句、哲理句、意蕴句、修辞句接榫句等,分析含义首先要抓住句子中 的词语,然后在结合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句子的类型。此题要注意抓住“红光 满面”和“文学”两个词汇,然后结合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分析。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全文的把握和理解,要先从题干中说的“完成”入手答题, 答题时要注意抓住文本中体现沈从文完成的事件,一是作品的创作,二是深层的人品的“上 善若水”的高尚品格的完成。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传记主人公沈从文人物品质的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 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作答,例如不折不从可以从文本中钱钟书对沈从文的评价中看出,星斗其 文可以从服饰史创作的权威性上看出,亦慈亦让可以从文革期间对自己从事工作的乐观上看 出,赤子其人可以从其一生为湘西家乡写作,不求名利淡薄明智上看出。 六、作文 2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 ①《经典的律则》中,作者写到“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有朴素、明白的特点,都是让人一看 就懂但又觉得意味无穷的。”叔本华也说:“我们发现每一位真正伟大的作家都尽可能洗练、 明晰、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单纯质朴总是被看作真理的标志,而且也是天才的象征。” 不独文学,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也是如此,请以“简”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观点明确,论据 充分,论证合理。字数不少于 700 字。 ②以“说‘作业’”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少于 700 字。 【答案】“说‘作业’” 成长路上,选择一路相随。须知,每一个选择,尽是人生交给我们的作业。 于樊笼外选自然,人生的作业不会平庸。 看那一间陋室,梦得在里面时而抚素琴,时而阅经书。他脱离于白丁之外,往来交游的 皆是鸿儒,他不允自己的双耳为丝竹所乱,他不许自己的体肤为案牍所劳;看那一座草庐, 元亮在里话桑麻、醉饮酒,伴着山气佳鸟悠然的在东篱采菊,结庐人境而无车马喧;看那一 栋官邸,孔明在里面看庭内花开花落,观天外云卷云舒。宁静而致远,胸藏百策,智计无双。 选一份自然,方能获一份淡泊。梦得一流如仙人居于高山,又如神龙盘于九天。他们的 人生作业,因这份淡泊而境界高远。 于自然中选星空,人生的作业方显精彩。 一片竹林一把琴,那是隐世的嵇康。他选了一片名为“正义”的星空。与司马集团作着 不屈斗争。到而今,在那片刑场的上空,还依稀回荡着一曲广陵;一袭布衣一壶酒,那是隐 世的庞统。他选了一片名为“王佐”的星空。孤军深入敌营,即便身死落凤坡,那不悔的神 情依旧千古传世;一卷经史一盏烛,那是隐世的绍祖,散去家财,招募义军,抵御那凶残贼 寇,虽死而无憾。 选一片星空,方能明一份志向。嵇康之流如出鞘的宝剑,虽刚过易折,也要求那刹那辉 煌。他们的人生作业因一次明志而语言亮美。 于星空下选实地,人生的作业真正圆满。 我们都知道,再美的梦想也不过是梦幻,如那一触即碎的七彩泡影。梦想的实现功在脚 踏实地。不去说那耳熟能详的青莲居士,不去说那老生常谈的王家圣手,也不去说那家喻户 晓的骆家神童。旧时人物哪堪今朝豪杰。张俊兰,本是一名普通的记者,然而却因一十三年 的坚守,一十七次的涉险,教育脱贫梦,不再是梦想。 选一块实地,方能凝一丝坚毅。俊兰之流如多情的战士,可以托付后背的兄弟。他们的 人生作业因一丝坚毅而圆润可圈。 淡泊后明志,明志后加以坚毅的执着,人生的作业满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命题作文,从两个作文题任选其一写作即可。考生要 注意结合所给的材料审清题意,第一个命题“简”要从文学作品中的作者的性格特点和创作 风格上入手写作,同时要注意思想和精神的简朴。第二个命题要注意是写身边的事情,考生 要从说作业谈起,谈你对当前学业负担的看法,进而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甚至教育思 想。 点睛:两个命题都对写作的文体有明确的要求,议论文的写作要注意提出观点、论述观点、 深化认识。在写作的时候论述自己的观点十分关键,考生要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来有力的论述 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注意中心要明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