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www.ks5u.com 临夏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高二 科目: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注】司空,管理囚徒的官;城旦,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B.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C.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D. 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四书五经”。‎ B. 子杀父曰“弑父”,臣杀君曰“弑君”,黄生认为汤、武弑君而取得天下,是犯上作乱。‎ C. 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朝见群臣,皆南面而坐,“践南面”就是指登上天子之位。‎ D. 征,指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汉代选拔人才的形式主要是科举和征辟。‎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辕固生治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不同意黄生提出的汤、武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汤、武是顺应天下人心而诛杀桀、纣,所以是秉承天命而得到天下。‎ B. 辕固生善于辩论。他以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的例子反驳黄生,得到了景帝的赞同,景帝调停说,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蠢。‎ C. 辕固生敢于直言。窦太后喜欢《老子》,辕固生却说《老子》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触怒了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杀猪,后经景帝暗中帮助才摆脱困境。‎ D. 辕固生治学求真务实。他教导公孙弘,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2)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答案】1. C 2. D 3. B ‎ ‎4. (1)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要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一定要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上下有别。(“敝”“关”“分”)‎ ‎(2)太后无语,没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罢。过不久,景帝认为辕固 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太傅。(“无以”“罢”“居顷之”)‎ ‎【解析】选自《史记》 作者:司马迁 朝代:西汉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中,A.取独;的B.把;因为 C.兵器;军队 D.动词,做。‎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题中①⑧宾语前置句;②⑨定语后置句;③⑥省略句;④被动句;⑤判断句;⑦状语后置句。‎ 点睛: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题中D宾语前置句;3、以否定性无定代词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类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这是否定句。它的主语是“莫”“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宾语“我”也是代词,现代汉语“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二)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的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前面。①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什么了吗?’”这是疑问句,“何”是疑问代词,它充当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大王来操何?”② 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这是疑问句,“哪里:是疑问代词,它是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现代汉语的顺序,应是“沛公在安?”题中A、D属于这一类。‎ ‎(三)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并不多见。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译文:“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动词是“知”、“解”。“句读”、“惑”前置到动词前面。“之”是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四)用“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①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译文:“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担心臣子们,真是仁惠到极点。”句中“亡”,“群臣”分别是“恤”,“忧”的宾语,“是”“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①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该不会要责备你吧?”句中“尔”作“过”的宾语,借“是”把宾语前置,以示强调,即“过尔”,“过”在这里是“指责,责备”的意思。像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等等,就是这种格式,其中“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 ‎(五)特殊情况:1、“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②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③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 ‎3.‎ ‎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例如本题,断句时,从整体上断开后,抓住关键词“曰”“之。‎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D项表述错误,应是“察举和征辟”,《张衡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科举制产生于隋朝。。‎ ‎5.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表述错误,“得到了景帝的赞同”错,景帝对二人的争辩没有做出明确的评判,后文说,这以后学者再无人胆敢争辩汤、武是受天命而立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的问题了。‎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6. 试题分析: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计分点: “敝”“关”“分”‎ ‎ “无以”“罢”“居顷之”。文言文翻译最主要是抓得分点,考生把两句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意思,再结合句中得分点来翻译句子。‎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 清河王的太傅辕固生,是齐国人。因为研究《诗经》,孝景帝时做了博士。(他)和黄生在景帝面前争论(问题)。黄生说:“汤王、武王并不是秉承天命而获得天下,而是臣杀君(而夺取天下)。”辕固生(反驳)说:“不对。那夏桀、殷纣暴虐昏乱,天下人的心都归顺商汤、周武,商汤、周武顺应天下人心而诛杀桀、纣,桀、纣的百姓不肯被他们役使而归附了汤、武,汤、武迫不得已才立为天子,这不是秉承天命又是什么?”黄生说:“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要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一定要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上下有别。桀、纣虽然无道,但是身为君主而在上位;汤、武虽然圣明,却是身为臣子而居下位。君主有了过错,臣子不能直言劝谏纠正它来使天子得到尊崇,反而趁着(他们)有过错去杀掉他们,取而代之登上王位,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么?”辕固生答道:“如果非按你的说法(来断是非),那么这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之位,也不对吗?”于是景帝说:“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谈学问的人不谈汤、武是否受天命继位,不算愚笨。”于是争论止息。这以后学者再无人胆敢争辩汤、武是受天命而立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的问题了。 ‎ ‎ 窦太后喜欢《老子》这本书,就召来辕固生询问《老子》一书。辕固生说:“这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罢了。”窦太后恼怒道:“它怎么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于是让辕固生入猪圈刺杀猪。景帝知道太后发怒了而辕固生直言并无罪过,就借给辕固生锋利的兵器,(辕固生)下到猪圈去刺杀猪,正好刺中猪的心脏,刺了一刀,猪便应手倒地。太后无语,没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罢。过不久,景帝认为辕固生清廉正直,任命他为清河王太傅。很久之后,他因病免官。 ‎ 现在皇上刚刚即位,再次因(辕固生)贤良征召他。那些喜好阿谀逢迎的儒生们多有嫉妒诋毁辕固生之语,说“辕固生老了”,于是他被罢官遣归。当时辕固生已经九十多岁了。辕固生被征召时,薛人公孙弘也被征召,却不敢正视辕固生。辕固生对他说:“公孙先生,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从这以后,齐人讲《诗》都依据辕固生的见解。一些齐人因研究《诗经》有成绩而仕途显贵,他们都是辕固生的弟子。‎ ‎ (二)古代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下面小题。‎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 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 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 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 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6. 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5. CD 6. ①对古人(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②表达对像“刘、关、张、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③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 ‎【解析】‎ ‎5. 试题分析:A.“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B.“用笔着力表现”的不应该是“山野”与“江水”,而应该是“营”与“城”。E.“次写想象之景”有误,应为“眼前时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名篇名句默写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 ,_________。 ‎ ‎(2)《书愤》中用典明志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 ‎(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1). 出师未捷身先死 (2). 长使英雄泪满襟 (3). 出师一表真名世 (4). 千载谁堪伯仲间 (5). 在天愿作比翼鸟 (6). 在地愿为连理枝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书愤》中用典明志”“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培训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戏,几个月下来,我的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常玩个通宵达旦。‎ 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网民中,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两句:“玩物丧志,这词儿你懂吗?”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我把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黑地。‎ 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哟!”‎ 这话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章子,精彩,来,继续玩!”‎ 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亲学得还真快,不到3分钟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 一晃儿7天过去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中。‎ 这时,我的衣袋中只剩下30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每月寄400元钱给我做生活费,我却将它们全都消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刚过了半个月,我的衣袋就快空了,再向父亲要钱,我开不了口。‎ 那天在网吧里,父亲问我:“章子,身上有钱吗?拿出来,让爸过足这把瘾!”‎ 一听这话,我的脑袋便“嗡”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可我却压根儿没心思去见那些古板的人。‎ 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父亲已欠费300余元。眼看父亲翻遍他所有的衣兜,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我心里焦急万分。‎ 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威胁说:“3个小时内不缴清欠费,就把你们扭送到派出所去。”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偷眼看着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休的架势,不由地胆战心惊。‎ 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80元钱买给我的手表作抵押,谁知网吧老板竟然不屑一顾。父亲指着他身上那件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要不,我……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 网吧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能值几块钱?”‎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点:“没钱玩什么游戏?乡巴佬!”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就在那一刻,我感觉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鞭似的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似地冲出人群,找我的同学去借钱,可他们一见我,仿佛见了瘟神,慌忙离去。‎ ‎“天哪,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弄钱解救我的父亲?”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心里说。我不禁悔恨交加。回到网吧,跪倒在父亲面前,我痛哭失声地说:“爸,是我害了你,我不该教你玩这种害人的游戏!”‎ 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把拉起我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 我抬起头来,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 ‎(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8.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塑造出方伯伯这一形象丰满的人物,使小说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 B. 小说末段写到“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表现了父亲的感激之情和愧悔之意。‎ C. 这篇小说以“父亲的一课”为题,意在表现父亲对“我”的一次教育。小说以“我”沉溺网络游戏为开端,“我”到处筹钱替父亲还债是小说的高潮。‎ D. “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神情古怪”一词表现了父亲看到“我”痴迷于网络游戏的惊诧感觉。‎ E. 小说中“我”对学习微机课程感到枯燥,却对网络游戏非常痴迷,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思考。‎ ‎9. 小说中“我”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过程?‎ ‎10. 小说为了营造情节的戏剧性,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小说情节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1. 小说描写了一位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对于这种方式,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异议,你的看法怎样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答案】8. BD 9. 迷恋游戏(痴迷于网络游戏)——害怕(父亲突然出现在网吧,有做贼的感觉)——兴奋(父亲没骂“我”,反而让“我”教他玩游戏)——焦急(“我”没有了生活费,而父亲玩游戏已欠钱不少)——恐惧(网吧老板凶狠逼债)——羞愧(围观人群对父亲的讥讽)——痛苦(无钱还债,又借不到钱)——悔悟(害了父亲却无力解救他,跪在父亲面前哭诉)。 ‎ ‎10. 伏笔与 暗示(或设置悬念,充分铺垫;一波三折,曲折有致)的写法。小说开头说网吧老板“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教训我不要“玩物丧志”;中间写“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最后父亲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严谨的构思使得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了父亲教子的良苦用心,深化了主题。 ‎ ‎11. 观点一:赞同这种教育方式。理由:以“儿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始教育,更具认同感;让“儿子”切身感受到沉溺网络游戏的严重后果,更具说服力;让“儿子”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和爱子之情,更具震撼性。‎ 观点二:反对这种教育方式。理由:这种教育方式过程沉重,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消极的体验;这种教育方式单一,必须结合语言教育等其他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结果不确定,有可能诱发其他不良后果。‎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A项“神情古怪”不仅是惊诧,还有其他复杂的情感,C项认为“是为了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错误。‎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题干中已指出文中多处有伏笔,伏笔指文中有些情节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使之发展更合理。这需要一定的筛选能力。例如网吧老板的反常表现。(1)“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网吧老板对“我”的特别态度为后文他就是和父亲共同“演戏”的战友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2)“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为后文父亲欠费又无力偿还而遭到老板逼迫和路人讥讽作了铺垫。结尾的好处可从: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制造悬念,深化主题等方面去考虑。‎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分析人物时可从其行为中总结。如他经常去网吧,是一个不良少年,但在父亲的感动之下,改过了。所以概括时要全面。“我”是一个曾经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思进取,然而能够改正错误的农村青年。“我”借进城学习微机之机迷恋于网络游戏,置方老板的批评于不顾,经常玩个通宵达旦,说明了“我”已经成了一个网痴。当父亲与“我”同玩游戏的窘态教育了“我”之后,“我”又能痛哭失声,改正错误。这说明“我”是个有改过自新的勇气的青年。‎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或让“儿子”切身感受到沉溺网络游戏的严重后果,更具说服力;或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消极的体验,有可能诱发其他不良后果。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并表述清晰,即可得全分;答出其中一点,并表述清晰也可;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本题切入点为:方法与效果。‎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卫生筷其实并不卫生,多为黑作坊经过简单浸泡漂白后即投放市场的产品,近日长沙市警方和工商、卫生等部门上下其手,一举摧毁了多个制脏窝点。‎ B. 对于合肥市城管局出台的利用执法记录仪和行车记录仪抓拍向车外抛撒垃圾这一行为,并进行处罚的决定,广大市民无不拍手称快,弹冠相庆。‎ C. 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之无愧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D. 提到贪官,老百姓心里往往出现这样一个形象:大腹便便的肚子,油光锃亮的脑门儿,穿着扣不上扣子的西装,还架着一副显得很诚善的黑框眼镜。‎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含贬义,可改为“齐心协力”。B.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相互庆贺,将有官可做。用于贬义。C.当之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惭愧。D.大腹便便:本意就指肚子大,语义重复。‎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期下去,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 B. 专家提醒我们,虽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使用微波炉时一定要按说明书操作,切忌不要盲目乱用。‎ C. 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D. 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省吃俭用,用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自己却一贫如洗。‎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两面对一面,最后一句改为“将影响到汉字文化的传承”。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要”。C.句式杂糅,“关键问题”和“起着决定性作用”两句混合在一起。‎ ‎14.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同龄人的观点①是不相上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拉开差距靠的就是语言了。②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语言的形成和构建,核心③来源于阅读,实际取决于考生视野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④语言的锤炼比较难,⑤只要平时用心,多阅读多积累,提高语言能力⑥是有路可循的。‎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应该 而 仍然 尽管 但 也 B 一定 当然 ‎/‎ 因为 所以 就 C 可能 但是 必然 虽然 那么 仍 D 尽量 ‎/‎ 最好 即使 也 都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应把握关联词的搭配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第一处表示判断,使用“应该”更准确一点,“一定”过于绝对,“可能”“尽量”又不够肯定;第二处,前面说“靠语言”,后面说“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这之间存在轻微的转折;第四处与第五处之间存在轻微的转折关系,应使用“尽管……但”。‎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解答关联词语,首先要准确掌握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然后准确把握关联词语的固定搭配,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同时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本题考生可以采取排除的办法,依据前后句子间的关系进行排除。‎ ‎1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的来源是桃符。最初人们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1),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回爆竹声声”。(2)。所谓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 (3),例如“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 ‎【答案】(1)春联有四言和六言之分,上下联须构成对仗。 (2)春联还有横批。 (3)春联寓意吉祥。‎ ‎【解析】试题解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一处由下文“如四言联” “春安夏泰,秋稔冬祥” “六言联”可推测前一句应该是“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上下联须构成对仗”。第二处由下文“所谓横批”可推测应该为“春联还要有横批”。第三处,由下文“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可以推测。‎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题中这段话前后句有很强的逻辑关系,考生由上下文可以推出句子,答题是注意句式。‎ ‎16. 下面是甘肃省电视台的台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答案】台标图案由“甘肃”二字汉语拼音首字母GS组合变形而成。“G”象征着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甘肃大地,“S”曲折蜿蜒,代表穿越甘肃的黄河和丝绸之路,也寓意甘肃电视台继往开来,奋力向前。‎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常见的题目是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如此题注意“S”曲折蜿蜒,代表穿越甘肃的黄河和丝绸之路,也寓意甘肃电视台继往开来,奋力向前。‎ 四、写作 ‎17. 阅读材料完成作文。‎ ‎“任性”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词汇。有人说,有钱就是任性;也有人说,青春就是任性,有人说,漂亮就是任性;当然也有人说,有权不可任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任性带给我的烦恼 ‎“你给我走开!不想再见到你!”我怒吼着对任性说。可任性好像没有听见,依旧笑眯眯地接近我。我厌恶地朝任性挥了挥手,喊:“从此以后,你我没有任何关系!”以前,我和任性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我们每天都在一起,但是,从那一天开始,我便慢慢发现,任性对我一点好处也没有,反而给我增添了许多烦恼,所以,我决定和任性绝交。下面,是任性带给我的烦恼,相信你们看了以后,会和我有同感,和任性断绝关系。‎ 烦恼一:那天,妈妈正在给我检查作业,正在这时,可恶的任性来了。它先给妈妈施了魔法,让妈妈检查出我作业里隐藏着的错误,又进入我的大脑,开始“工作”起来。“佳儿,这道题做错了呀!”我听后,不高兴了,嘟起嘴,想都没想,愤愤不平地回答:“肯定没错,一定是对的!”我走到作业前,仔细看了看,发现确实是错的,但是我一直不肯承认,结果把妈妈惹生气了,转身要走,我慌了,赶快拉住妈妈,满脸堆笑地说“是我错了,是我错了。马上改。”,妈妈才气呼呼地又坐了下来。这时,我突然看见任性在一旁偷偷地笑,就一切都明白了。原来是任性捣地鬼。烦恼二:这是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任性见机会来了,又趁虚而入,开始操控我的大脑。同学走了过来:“刘佳盈,我们出去玩踩格子吧!”我当时正在座位上看书,一点也不想动,所以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学的一番好意。同学见我摇头,激动地神色暗淡下来,在我的座位旁站了一会儿,走出教室。我没有想那么多,继续津津有味地看书,好朋友走过来,让我去玩踩格子。我刚才才被打扰了,现在又来了一个“干扰份子”,我不赖烦了,强忍住心里的火气,平静地拒绝了第二个人。接着,第三个“干扰份子”来进攻我,让我去玩踩格子。我声音微微放大了一点,脸色阴沉:“我不想玩,请你们不要再来喊我了,再多次我也不玩!”说完,我拿起书,没心情地浏览了一下这一页,头垂下来,靠在手臂上,轻轻舒了口气。以后,同学再也没来找过我玩游戏。这个任性呀,还不知悔改,真拿它没办法。‎ 烦恼三: 这堂课老师评讲作业,有一道题我做错了。任性便趁这小小的机会,又来捣乱。老师讲到我做错的那道题,我不服气,斜眼看了看老师,坐在座位上画画,讲也不听了。最后,老师叫改错,我根本不知道怎么改,只好抄同学的,老师问我为什么,我愣在那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结果让老师训了一顿。任性,你给我等着!‎ 烦恼四:......烦恼五:......你这可恶的任性,我要找你算账,你给我增添了n多烦恼,你自己不反省,反而得寸进尺,我再也不能容忍你,我要将你的丑事公布于众,让人们都歧视你,你就不能这么猖狂,请你不要高兴得太早,你会得到报应的。讨厌你,任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材料的理解,准确分析材料的含义,可以有如下参考立意:(1)生命就要任性;(2)任性有度,适可而止;(3)不可任性;(4)任性的利弊得失等。‎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