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广东省深圳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四校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习近平指出:“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下列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世界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与发展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与理论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精准脱贫”是三大攻坚战之一。可有些地方,扶贫档案必须由第一书记亲笔填写,一式3份,均不得出错,不得涂改;如有变化,3份都得改,改一项数据就得折腾很长时间,耽误了真正的扶贫工作。有人就此给第一书记编了个顺口溜:“书记,书记,没时间扶贫,只剩书书、记记。”“书书记记”式扶贫 ①没有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 ②坚持了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③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是一典型的种形式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9年12月10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是2020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这表明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发展经济工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我国经济始终保持向前增长的态势 ④发展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列观点的划分,属于同一哲学阵营的一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③“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 ④“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在对待自然问题上,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对待自然界,我们应该 A.开发自然,战胜自然 B.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 C.打破自然的规律性 D.尊重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题文)读下边漫画《越担心犯错误,越可能犯错误》。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①人是否犯错误是由人的主观思想动机决定的 ②矛盾双方存在着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③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④斗争性总是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些诗句中蕴含的丰富哲理,会引发出你的激情与感情充实着你的心。下列各句与上述诗句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D.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8.狼曾今是令人憎恶和害怕的,人们主张把狼赶尽杀绝。但一些地方由于狼群的消失,某些动物种群迅速繁衍,导致植被过度消耗,生态失衡,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现在,人们对狼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国家实施“引狼入室”计划,以求保持生态平衡。这一事例说明 ①不同认识主体的共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窗含西岭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倾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引进外来物种是丰富本国物种多样性,促进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但也有部分外来物种具有极强的繁殖生长抗逆能力,对当地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极强,又缺乏天敌控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扩散,形成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产生巨大破坏。这说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片面认识指导实践,缺乏直接现实性 ③尊重事物固有的联系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不能随意改变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为更好地保障乘客安全,滴滴顺风车宣布无限期停运。然而滴滴整改了,问题却来了,网民普遍认为出行不方便,而且成本大幅增加。对此,我们应该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事物发展条件的限制 ②敢于承认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③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新事物发展中的困难 ④面对事物的优缺点,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网约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半月谈》载文指出,在推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哲学依据是 A.整体的功能等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当各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式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 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3.低头是“时尚”,也是“潮流”,“低头族”是形容那些无时无刻不低头盯住屏幕而冷落面前亲友的人。手机填满了人们的时间却也阻断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人坐在一起,心却各在他处。这一担忧是对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深层忧虑。对此,我们应该 ①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的有机统一 ②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重视实践作用 ③抓住重点,集中主要的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支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清·万斯大《周官辨非天官》)。下列与该名言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习近平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了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只有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关于“黑天鹅”“灰犀牛”的议论很多。“黑天鹅”主要是指没有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问题;“灰犀牛”一般是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屡屡被人忽视,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则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下列内容与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B.把握对立统一,未雨绸缪 C.把握联系,提高科学预见 D.道路曲折,树立坚定信念 17.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引用了《孟子·藤文公上》中的名句:“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下列选项与该名句所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③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④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变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起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透过诗句我们从中体会的智慧是 A.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B.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D.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发展自己 20.地球外存在着智慧的生命,是人类很早就提出的一个假说,可至今也没有得到证实。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了携带着地球人多种信息的宇宙飞船,期望有朝一日能被太阳系之外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收到,并发回音讯。这说明 ①要有创新意识,提出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③人类在某一历史阶段的认识是有限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习近平指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用好人才,释放创新潜能。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展身手。之所以重视人才是基于 ①人才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人才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资源 ③人才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④人才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目前,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此,我国推进了特大镇“撤镇设市”改革,赋予其部分县级管理的权限。该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①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②对上层建筑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使生产关系发展 ④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军”,财税体制改革扮演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角色。2016年,我国将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从唯物史观来看,我国之所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是因为 ①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2020年3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关于劳动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A.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B.劳动精神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脑力劳动最为光荣 D.劳动观点是辩证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25.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这要求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 ①攻艰克难,准备走曲折的路 ②依靠人民群众来推进改革开放 ③让社会主义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前进上升的总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由小家及大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窗明几净;反之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一定有肮脏的角落。于是摸索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这一研究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以小见大,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②转变观念,思想观念决定成功 ③改造主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提升状态,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压花泥、学织布、掰玉米、烤玉米,孩子们在学校公众号上总结“学农一周,受益一生”……2019年秋天,北京的孩子们享受丰收,不再停留在网上“种菜”,纸上读“稻花香里说丰年”,越来越多的学校流行起让学生务农。如果从哲学角度分析开展务农教育的必要性,应包含的原理有 ①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投身社会实践是提高认识的重要手段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④劳动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习近平出席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强调,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是因为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③能够抵制错误思想,影响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④社会存在的性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2020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他提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候,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提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防护能力。之所以依靠人民群众,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院士和曾庆存院士,秉持“此生属于祖国, 此生无怨无悔”的信念,“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做到了“科学钻研心静寂,沧桑忧乐血沸腾。”从哲学上看,两位院士的成就得益于 ①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②人的全面能力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③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无形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需脚踏实地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场遭遇战,也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伟大斗争”即“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一种。在这次斗争中,有一种境界叫“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有一种品质叫“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有一种态度较“尊重规律、求真务实”,有一种胸怀叫“命运与共、共克时艰”,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抗疫精神”的核心要义。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分散的被集中起来,弱小被强化起来;中国的精锐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力量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人们最美好的情感被联系起来;最可贵的品格发扬起来,最美的情愫升华起来,形成了遍及全国的抗疫正气。人们最美好、最坚定的情感和品质,在此次疫情大考的具体实践中逐渐凝练和升华为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凝聚起抗疫的强大精神力量。 “抗疫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九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指出:“我国治理一切活动和工作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提供了遵循。国家制度是基础,是管全局、管方向的,国家治理就是保障把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华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的中国诗词热。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基础科学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与周期短、见效快的应用科学相比,基础研究有其自身特点,路径的不确定性,需要长期积累,取得成果的周期也较长,其实用价值也并不是短期立刻就能显现。对此很多人经常问“基础科学看起来离我们生活非常远,好像没什么实际用处”。 从科学发展史看,布鲁诺绝不是因为预测到今天的人造卫星,才用生命捍卫“日心说”“新宇宙观”的;詹姆斯·麦克斯韦在1865年做出关于电磁学的理论预测时,也肯定不会知道将开启一个新世界。因此,如果我们仅仅用“能给翘首仰望的人们带来什么好处”等“指标”作为衡量基础科学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所做的,只是在证明我们的目光是多么短浅、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荒芜。 我国基础研究领域要想取得更多原创性、开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做出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着眼长远,让科技事业的基石更加稳固坚实。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知识,对基础科学研究没什么实际用处的言论加以批驳。(12分) 参考答案 31.答案:“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使命精神、团结精神、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天下精神(2分,能够写出其中两种精神即可) 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抗疫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斗志。(4分)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能够正确认识抗疫精神的价值,发挥抗疫精神对疫情防控战的积极作用。(2分) 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和发展,能够极大的调动全国人民防控疫情的积极性。(2分) 3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在同一种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2分) 矛盾具有斗争性,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各具特点。国家制度是基础,是管全局、管方向的;国家治理就是保障把制度落到实处。(3分) 矛盾具有同一性。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治理一切活动和工作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3分)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对立统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实践。(2分) 3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4分);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意识(2分);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2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2分)。 34.价值是指一事物满足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会发生变化。(3分)基础科学研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使用价值不能立刻显现。(2分)但不代表没有实际用处,言论的实质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否认了价值的客观性。(3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基础科学的研究的实用价值会不断的创造与实现。(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