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镇江实高高二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合格考学情调研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请推测,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 A. C、O、Ca、K B. C、H、O、N C. O、C、N、P D. C、H、O、P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有Fe、Mn、B、Zn、Mo、Cu等,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详解】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细胞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不论是干重还是鲜重,C、H、O、N四种元素的含量都是最多的,鲜重时四种元素的含量大小为:O>C>H>N,干重时四种元素的含量大小为:C>O>N>H,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 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B正确;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细胞学说指出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C。 3.近两年流行的埃博拉病毒,与大肠杆菌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 A. 无核膜 B. 无细胞结构 C. 有细胞壁 D. 无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结构组成中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 【详解】A、病毒是非细胞生物,谈不上核膜的有无,A错误; B、与大肠杆菌相比,埃博拉病毒无细胞结构,B正确; C、有细胞壁是大肠杆菌的特征,病毒没有,C错误; D、作为生物,二者都有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4.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模糊不清,此时应该 A. 移动装片 B. 调节粗准焦螺旋 C. 调节反光镜 D. 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D 【解析】 【详解】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用高倍物镜物像模糊,应该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物像清晰,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要理清换上高倍镜后物像模糊是因为焦距不适而不是光线强弱这一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细胞内结合水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A. 反应介质并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B. 运输各种物质 C. 良好溶剂 D.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D 【解析】 作为反应介质参与某些代谢反应的是自由水,A错误;自由水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作用,B错误;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C错误;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是结合水的功能,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内结合水的生理作用,对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不同存在形式的水的作用的理解、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6.在细胞中,如图所示物质能合成的有机物是 A. DNA B. RNA C. 血红蛋白 D. 性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2、图示为氨基酸的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故本题实质是问下列选项中哪种物质是蛋白质? 【详解】 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 B、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 C、血红蛋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可由图示的物质构成,C正确; D、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是小分子的脂类物质,D错误。 故选C。 7.马和马铃薯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 ⑤液泡 ⑥细胞核 A. ①③⑥ B. ②③⑥ C. ②⑤⑥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植物细胞有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而动物细胞有线粒体、细胞膜、细胞核,所以二者的区别就是没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 【详解】①细胞壁在马铃薯细胞中含有,在马细胞内不含有,①错误; ②细胞膜在马铃薯细胞和马细胞内都含有,②正确; ③线粒体在马铃薯细胞和马细胞内都含有,③正确; ④叶绿体在马铃薯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在马细胞内不含有,④错误; ⑤液泡在马铃薯细胞中含有,在马细胞内不含有,⑤错误; ⑥马和马铃薯都是真核生物,故都有细胞核结构,⑥正确。 故选B。 8. 下列细胞器中,都不含磷脂的是( ) A. 线粒体和中心体 B. 核糖体和中心体 C. 核糖体和内质网 D. 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心体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含磷脂,高尔基、内质网和线粒体都有膜结构,含有磷脂,B正确。 【点睛】弄清脉络,掌握以下知识点: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就是磷脂双分子层.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这些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等,而中心体和核糖体由于没有膜结构,因此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9.若用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入小鼠的胰腺细胞内,可以追踪胰蛋白酶在该细胞内合成和分泌的过程。3H在下列细胞器中出现的顺序是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高尔基体 ④内质网 A. ①—②—④ B. ①—④—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抗体、消化酶和蛋白质类激素等都是分泌蛋白。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详解】由分析可知,胰蛋白酶是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经过细胞膜分泌出去。故放射性标记出现的顺序为:①—④—③,B正确。 故选B。 10.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B.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 D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 D.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具有核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核酸分为DNA和RNA,二者区别如下: 元素组成 C、H、O、N、P 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双链) 核糖核酸(RNA单链) 单体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成分 磷酸 五碳糖 碱基 H3PO4 脱氧核糖 核糖 A、G、C、T A、G、C、U 功能 主要的遗传物质,编码、复制遗传信息,并决定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 存在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量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甲基绿)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吡罗红) 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错误; C、由分析可知:D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C正确; D、就目前而言,所有生物都具有核酸,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DNA和RNA结构上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马铃薯块茎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应选用的试剂是 A. 碘液 B. 苏丹Ⅲ染液 C. 双缩脲试剂 D. 斐林试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碘液用来检验淀粉,A错误; B.苏丹Ⅲ染液用来检验脂肪,B错误; C.双缩脲试剂用来检验蛋白质,C错误; D.检验还原性糖要用斐林试剂检测,D正确;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还原糖的检验,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2.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主要成分是②和③ B. 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② C. 生物膜中只有③是可以运动的 D. 细胞膜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流动镶嵌模型:是膜结构的一种假说模型。脂类物质分子的双层,形成了膜的基本结构的基本支架,而膜的蛋白质则和脂类层的内外表面结合,或者嵌入脂类层,或者贯穿脂类层而部分地露在膜的内外表面。磷脂和蛋白质都有一定的流动性,使膜结构处于不断变动状态。 2、题图分析:①是糖蛋白,组成糖被,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的功能;②是磷脂双分子层;③是蛋白质。 【详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A正确; B、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图中的②,B正确; C、生物膜中的蛋白质和脂质都是可以运动的,故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因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故细胞膜在功能上表现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选C。 13. 葡萄糖进入人红细胞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血浆的葡萄糖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 故选B。 【点睛】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14.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裂不需要消耗ATP B. 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C. 在细胞中只能由光合作用产生 D.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 【详解】ATP是细胞直接的能源物质,细胞分裂需要消耗能量,可由ATP水解提供,A错误,D正确;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均能产生ATP,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要求考生识记ATP的化学组成,识记ATP的产生场所;识记ATP的功能,明确ATP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掌握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合成都在核糖体上完成 B. 酶可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 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定义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①成分: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少数酶是RNA(主要在细胞核内产生)。 ②催化性质:A.比无机催化剂更能减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B.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没有变化。 2、特性① 高效性:催化效率很高,使反应速度很快 ②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③ 需要合适的条件(温度和pH值) → 温和性 → 易变性→特异性 。 3、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等,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酶分子结构。低温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详解】A、绝大多数酶的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核糖体不是所有酶的合成场所,A错误; B、酶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发挥作用,C错误; D、酶具有催化作用,在催化作用上表现出高效性和专一性,D正确。 故选D。 16.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B. 为防止色素被破坏加SiO2 C. 用干燥的定性滤纸条进行层析 D. 重复“划滤液细线—干燥”步骤 【答案】B 【解析】 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A正确;加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B错误;用干燥的定性滤纸条进行层析,C正确;重复“划滤液细线—干燥”步骤,D正确。 17.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氧气来自水 B. 暗反应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5→(CH2O) C.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叶绿体基质 D. 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具体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 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 +C5 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CH2O)+C5+H2O 【详解】 A、由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知: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氧气来自水,A正确; B、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其中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B错误; C、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叶绿体基质,C正确; D、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稳定的化学能,D正确。 故选B。 18.乳酸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此过程不会产生 A. [H] B. ATP C. 丙酮酸 D. 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分析】 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2C2H5OH(酒精)+2CO2 或2C3H4O3(丙酮酸)+4[H]2C3H6O3(乳酸) 【详解】 A、[H]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A不符合题意; B、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有ATP ,第二阶段中无ATP产生,B不符合题意; C、丙酮酸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C不符合题意; D、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过程中无二氧化碳的产生,D符合题意。 故选D。 19.下列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搭建大棚时,选择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 B. 连续阴雨时,适当补充光照 C. 为了提高产量,晴天下午密闭大棚 D. 为了防止冻害,冬季夜间覆盖草帘 【答案】C 【解析】 搭建大棚时,选择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以使各色光均能进入,A项正确;连续阴雨时,适当补充光照,以增强光合作用,B项正确;为了提高产量,晴天下午应对大棚进行通风,补充二氧化碳,C项错误;为了防止冻害,冬季夜间覆盖草帘,D项正确。 【点睛】夜晚温度降低,可以降低呼吸作用,但呼吸作用不是越低越好,呼吸作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过低的低温还会使植物受到冻害。 20.如图所示是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评价合理的是( ) A. 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B. 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 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 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制作装片步骤是: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详解】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A错误; B、该实验步骤中③和④顺序颠倒了,B错误; 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在解离后细胞已死亡,C正确; D、若用图中b区域为分生区,没有大液泡,不能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D错误。 21.下图是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图表示有丝分裂中期图 B. 该图中含有8条染色体 C. 该图中含有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D. 该时期没有核膜和核仁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示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经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离,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该图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图,A错误;该图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含有8个核DNA,8条染色体,B正确;由图可知,在细胞两极含有中心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可形成纺锤体,C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前期核膜和核仁解体、消失,在末期核仁和核膜重新构建,故有丝分裂后期不含核膜和核仁,D正确。 故选A。 22.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 B. 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褐色素含量增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有机体是有利的。 【详解】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可使细胞数量增加,A正确;细胞凋亡现象普遍地存在于胚胎发育、细胞分化、组织更新等生命过程中,B错误;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衰老的细胞中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因此衰老细胞中褐色素的含量增加,D正确。 故选B。 23.下列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特点的是 A. 同源染色体联会 B. 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 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 D. 同源染色体分离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四分体时期属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此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一个四分体包括一对同源染色体,四个DNA分子。 【详解】A、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之后显现出来的,A正确; B、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 C、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特征,C错误; D、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A。 24.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染色体组的辨别方法:按基因型分析,看基因型中同一个字母出现的次数,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按照染色体的形态来分析,看同一形态的染色体出现几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详解】 A、图A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故不属于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 B、图B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故不属于一个染色体组,B错误; C、图C中含有一组非同源染色体,C正确; D、图D中同形态的染色体出现两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C。 25.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提纯的 S 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DNA 和 DNA 酶,分别加入到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如图所示)。经培养后检测,会出现 S 型细菌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C、D三个培养皿内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R型细菌都不会发生转化,因此只有R型细菌;A培养皿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部分R型细菌发生转化,所以会出现S型细菌,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题关键是明确遗传物质是DNA,并且有S型细菌转化的试管中仍存在R型细菌。 26.图为DNA分子平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4和5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图中6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 图中3的排列顺序可以代表遗传信息 D. 图中2为尿嘧啶,5为脱氧核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 1、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⑴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⑵DNA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 ⑶DNA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以氢键互相连接。 2、图中1-6依次为胞嘧啶、胸腺嘧啶、碱基对、磷酸、脱氧核糖和脱氧核苷酸。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4和5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 B、图中6为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B正确; C、图中3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代表遗传信息,C正确; D、图中2为胸腺嘧啶,5为脱氧核糖,D错误。 故选D。 27.某双链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已知腺嘌呤(A)的数目是300个,则胞嘧啶(C)的数目是 A. 400 B. 200 C. 600 D. 7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相关计算 (1)A=T C=G (2)(A+ C )/ (T+G )= 1或A+G / T+C = 1 【详解】由分析可知:A=T=300,A+T+C+G=1000,则C=G=(1000-600)/2=200个,B正确。 故选B。 【点睛】熟知DNA结构和碱基之间的互补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图为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①代表的结构为核糖体 B. 图中②运输的丙氨酸密码子为CGA C. 图中③为mRNA D. 图中④处碱基为U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图示为翻译过程。图中①为核糖体;②为tRNA,能转运氨基酸,其上有反密码子,能够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③表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表示能与腺嘌呤配对的U,即尿嘧啶。 2、翻译 ⑴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⑵翻译的场所 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⑶翻译的模板 mRNA ⑷翻译的原料 20种氨基酸 ⑸翻译的产物 多肽链(蛋白质) ⑹翻译的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中①代表的结构为核糖体,A正确; B、图中②运输的丙氨酸密码子为GCU,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图中③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C正确; D、图中④处碱基为U , D正确。 故选B。 29.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表示翻译过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是DNA分子的复制过程,A错误; B.②是转录过程,B错误; C.③是翻译过程,C正确; D.④是逆转录过程,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C。 30. 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紫花和白花,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 表现型 B. 基因型 C. 性状分离 D. 伴性遗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1.下列属于纯合子的是 A. Aa B. XEXE C. AaXe Y D. XEXe 【答案】B 【解析】 【分析】 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或XDXD或XdXd。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或XDX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详解】由分析可知:A、C、D都是杂合子,只有XEXE是纯合子,B正确。 故选B。 32.已知A与a、B与b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用于测交实验的基因型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测交能够鉴定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能够鉴定待测个体的基因型,并能检测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详解】由分析可知:只有B项中的基因型符合测交的含义,即B 正确。 故选B。 33.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A. 全保留复制 B. 半保留复制 C. 全解旋后复制 D. 单链多起点复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AB、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B正确,A错误; C、DNA复制时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 D、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的,D错误。 故选B。 34.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该遗传病基因为隐性基因 B. Ⅱ3肯定不携带该病基因 C. Ⅱ4患病,推测该病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D. 若Ⅰ1不携带该病基因,则该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由染色体异常造成的遗传病,患者体内没有致病基因。 2、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 (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 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② 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详解】A、由1、2婚配生出4号患病个体可判断,该遗传病基因为隐性基因,A正确; B、无论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均不能确定Ⅱ3是否一定不携带该病基因,B错误; C、Ⅱ4患病,但是Ⅰ1不患病,故不能推测该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C错误; D、若Ⅰ1不携带该病基因,则该病基因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A。 35.下列遗传病中,属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是 A. 白化病 B. 青少年型糖尿病 C. 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 D. 人类的猫叫综合征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由染色体异常造成的遗传病,患者体内没有致病基因。 【详解】A、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属于单基因遗传病,A正确; B、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B错误; C、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是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错误; D、人类的猫叫综合征是因为5号染色体缺失了一段所致,D错误。 故选A。 36.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B. 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有效措施 C. 对有家庭病史的夫妇应推算后代患病的风险率 D. 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族中调查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之一,A正确; B、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B正确; C、遗传咨询也是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之一,C正确; D、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D错误。 故选D。 【点睛】①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采取科学的分娩措施,可以避免对胎位不正、脐带缠脖等的伤害; ②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 ③适龄生育:女性怀孕年龄过大,出现先天畸形和先天愚形婴儿患者的机会增大.对女性来说,最佳怀孕年龄应在25~30岁之间,超过35岁再怀孕,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智力.男性年龄可以适当高点,但也不宜太高; ④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37.中国农科院已成功培育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八倍体小黑麦,其产量比当地小麦产量高30%~40%,且蛋白质含量高,抗逆性强。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变异 D. 基因工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育种方式比较: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方法 杂交 激光、射线或化学药品处理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后加倍 优点 可集中优良性状 时间短 器官大和营养物质含量高 缩短育种年限 缺点 育种年限长 盲目性及突变频率较低 动物中难以开展 成活率低,只适用 于植物 举例 高杆抗病与矮杆感病杂交获得矮杆抗病品种 高产青霉菌株的育成 三倍体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2、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的新品种,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详解】A、基因突变是诱变育种的原理,与八倍体小黑麦培育的原理不符,A错误; B、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与八倍体小黑麦培育的原理不符,B错误; C、染色体变异是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与题目中八倍体小黑麦育种过程的原理相符,C正确; D、基因工程是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与八倍体小黑麦培育的原理不符,D错误。 故选C。 【点睛】熟知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和具体实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8.某生物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组成,其中基因a的频率为45%,则该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为 A. 30% B. 45% C. 55% D. 80%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种群中,1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若基因a的频率为45%,则其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1-45%=55%,A、B、D均错误,C正确。 故选C。 39.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A. 基因多样性 B. 细胞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所以本题选B。 40.下列针对现代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 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D.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标志着新物种产生 【答案】B 【解析】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错误; B.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正确; C.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C错误; D.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产生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错误; 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 41.图1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某物质的结构通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1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结构是____(填序号) (2)催化有氧呼吸的某种酶由n个图2所示物质在____(填序号)中合成,该酶至少含有氨基____个。 (3) 与图1相比,人体肝脏细胞中不含细胞壁、液泡和[]____。 (4) 图1结构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填序号)。 【答案】 (1). ④和⑭ (2). ⑬ (3). 一 (4). [④]叶绿体 (5). ④和⑪ 【解析】 【分析】 1、题图分析:图1中①-⑭依次为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高尔基体、核仁、染色质、核膜、细胞核、核孔、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液泡;图2为氨基酸的基本结构。 2、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 【详解】(1)图1中,液泡和叶绿体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结构,即图中的④和⑭。 (2)若催化有氧呼吸的某种酶由n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则在核糖体中合成,即图中的⑬,由于问该酶至少含有氨基的数目,则就分析为该酶由一条肽链组成,故至少应含一个氨基。 (3)由分析可知: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人体肝脏细胞中不含细胞壁、液泡和[④]叶绿体。 (4)图1结构中,线粒体、叶绿体是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即图中的④和⑪。 【点睛】熟练掌握细胞结构以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下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1)过程①中A物质是____,过程②中C物质是____。 (2)如果用同位素3H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水,则同位素3H在上图光合作用过程中最可能的转移途径是____(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 (3)④⑤过程发生在____(填一种细胞器)中。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 【答案】 (1). O2 (2). CO2 (3). 3H2O→[H] →(CH2O) (4). 线粒体 (5). ③ 【解析】 【分析】 1、题图分析:图中A为氧气;B为还原氢;C为二氧化碳。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⑤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2、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2H2 O+大量能量(34ATP) 3、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 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 +C5 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CH2O)+C5+H2O 【详解】(1)过程①为光反应过程,中A物质是O2,过程②是暗反应过程即碳同化,其中C物质是CO2。 (2)如果用同位素3H标记参加光合作用的水,根据分析可知,水首先参与光反应,进入[H]中,而后参与暗反应进入有机物中,故同位素3H在上图光合作用过程中最可能的转移途径是3H2O→[H] →(CH2O)。 (3)由分析可知:④⑤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糖酵解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即图中的③。 【点睛】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过程,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第三空是易错空。 43.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病因之一是磷酸盐调节基因(PHE基因)异常(用E表示),最终导致骨髓钙积累不足。下图1是正常人PHE基因(用e表示)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某卵原细胞分裂的部分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注: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UCC (1) 图1中正常人PHE基因形成mRNA,其模板是PHE基因的____链。 (2) 研究发现,该病是由于碱基对序列“AACT//TTGA”插入到了PHE基因,导致在mRNA上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UAA而形成。从a链角度分析,该碱基对序列插入位置在____碱基之间(序列是从左到右)。 (3) 图2中,细胞①中的突变基因E一般形成于细胞分裂的____期;细胞②中发生了____,该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 【答案】 (1). b (2). TC (3). 间 (4).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5). XE或Xe。 【解析】 【分析】 1、题图分析:图1中①过程是转录;②过程是翻译。图2中①→②表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时期,可以看出在②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2、 阶段 项目 转录 翻译 定义 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场所 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一条链 信使RNA 信息传递的方向 DNA→mRNA mRNA→蛋白质 原料 含A、U、C、G的4种核苷酸 合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产物 信使RNA 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 实质 是遗传信息的转录 是遗传信息的表达 【详解】(1)根据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UCC可知,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出正常人基因通过①转录过程形成mRNA,其模板PHE基因的b链。 (2)研究发现,该病是由于碱基对序列“AACT//TTGA”插入到了PHE基因,导致在mRNA上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UAA而形成。根据终止密码子是UAA,从b链分析,碱基对序列插入位置在AG碱基之间,所以从a链角度分析,该该碱基对序列插入位置在TC碱基之间。 (3)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细胞②在进行联会,同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该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其基因型是XE或Xe。 【点睛】考查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综合分析并能构建相关知识的联系是解答该类题目的重要方法。 44.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研究发现,天竺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的位置如图1,其控制毛皮颜色的机理如图2(B和b同时存在时只表达显性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由图1可知,控制毛皮颜色的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____定律。 (2) 由图2可以看出图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3) 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天竺鼠,让它们自由交配,后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比例为___,后代白色鼠中纯合子占____,后代中褐色鼠的基因型为____。 【答案】 (1).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酶 (3). 9:3:4 (4). 1/2 (5). AAbb和Aabb 【解析】 【分析】 1、题图分析:图1显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2显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根据图示可知:基因型A_B_表现为黑色;A_bb表现为褐色;aabb和aaB_表现为白色。 2、基因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通常有两种方式: (1)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形状 (2)基因通过控制酶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很多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另外环境对性状表现也有影响。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详解】(1) 由图1可知,两对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因此控制毛皮颜色的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 由图2可以看出图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酶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3) 由分析可知:基因型A_B_表现为黑色;A_bb表现为褐色;aabb和aaB_表现为白色。则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天竺鼠自由交配,后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比例为9:3:4,后代白色鼠的基因型为1/4aabb、1/4aaBB、2/4aaBb,故其中纯合子占1/2,后代中褐色鼠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点睛】学会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答相关的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熟练掌握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