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科试题 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此处“封建”指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秦朝建立之后,实行郡县制,“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说明了在“封建”之下,官员是世袭的,即分封制,B正确,排除C。宗法制形成于西周时期,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旨在解决贵族在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与题目无关,A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题目无关,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分封制。分封制,即封邦建国,意为“封建”,学生再结合题意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2.齐国孟尝君使用的冯谖,赵国平原君启用的毛遂,鲁庄公委以重用的曹刿,楚庄王委以重任的孙叔敖等等,都出身低微,或为农民、或为舍人、或为牧人,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推行军功爵制 B. 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C. 等级观念消亡 D. 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势力,故C错误。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同时将周王朝的文化也带到了分封之地,推动文化的认同,而不是诸侯国威胁王室。故B错误,正确答案为D。 3.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 A. 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 B. 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 C. 分封制瓦解,实施郡国并行 D. 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答案】A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朝统一以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确立单一制的中央集权模式。故答案为A项。宗法制的瓦解与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无关,排除B项;秦朝统一后并非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三公九卿制对巩固君主专制有利,与中央集权制没有决定性关系,排除D项。 4.对下图所示措施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利于汉初经济恢复 B. 促进自然经济的发展 C. 为秦国增强实力统一全国创造条件 D. 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所示措施是指统一货币,而统一货币是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有利于秦初而非汉初经济恢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促进商品经济而非自然经济的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已经完成了统一,不可能为秦国增强实力统一全国创造条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5.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B. 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 C. 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 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存在,故A项错误;汉高祖刘邦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故B项正确;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为加强专制主义的,而藩镇割据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故C项错误;为了加强皇权,才废除丞相,实行内阁制,故D项错误。 6.东汉顺帝时期,从尚书令左雄建议,凡举来之人,须先初试于府,次复试于端门。自此,察举制度除重名声外,又增加考试。这种改革 A. 革除了察举制的固有弊端 B. 使用人权收归中央政府 C. 为科举制的开创提供借鉴 D. 打破以门第选官的格局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凡举来之人,须先初试于府,次复试于端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增加考试的环节,这为科举制的开创提供了考试方法的借鉴,故C选项正确;增加考试的环节不可能完全革除察举制的固有弊端,故A选项正确;用人权收归中央政府,属于科举制的作用,故B选项错误;打破以门第选官的格局,也属于科举制的作用,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区别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选官依据和标准,同时,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察举制度除重名声外,又增加考试”,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7.唐代宰相会议在最后决策时,通常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方式,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这一做法有利于 A. 提高宰相议事的效率 B. 削弱皇帝的决策权 C. 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 D. 加强相权间的制约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宰相实行的“协商一致”,体现出集体议政的特点,这样做可以加强宰相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故D正确;A中提高效率难以说明;B中皇权至高无上;C中内斗显然不可避免。 8.按照“人主莅权,大臣审权,争臣议权”的原则,皇帝任命或责降官员不当,负责起草诰词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可以“封还词头”,加以拒绝。这表明宋代( ) A. 有效杜绝官僚腐败 B. 丞相权力进一步加强 C.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D. 皇帝与大臣共治天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封还词头”、“加以拒绝”等关键词可以归纳出本题主旨是强调皇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正确答案为C。A项与材料无关。材料说的是知制诰和中书舍人,并非指丞相,故B错误。D项与事实不符。 9.分封制是西周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秦汉以后尽管郡县制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行政区划,但封国制度一直不同程度的以不同方式被历朝历代所保留。如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和明朝初年的封国制。分封制存在反映了 A.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顺应当时统治需要 D. 统治阶级的个人喜好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封制的分封基础是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分封的地方制度,分封制度的不断保留,说明传统宗法观念的根深蒂固,A正确;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错误;分封制的实行不是顺应当时统治的需要,C错误;分封制的实行也不是统治者的个人喜好,D错误。 10.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A. 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 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 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元朝实行行省制时,突破了自然区域界线限制,形成了“犬牙交错”分布的特点,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 A项所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排除;材料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不光在是针对南宋统治区的,也针对金、西夏统治区 ,故D项错误。 11.明太祖朱元璋铸了一块“内臣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败坏的时期,司礼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是 A. 政治腐败 B. 宦官专政 C. 中央集权 D. 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朝废除宰相后,皇帝身兼宰相之职,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大多懒于政事,皇帝的“披红”由司礼监代理,司礼监成为皇帝代言人。因此根本原因是君主专制,皇权缺少制约,使得相权转移到皇帝手中,后来又转移到太监手中。D正确;政治腐败是表现,不是根源,A错误;宦官专政是表象,根本原因是皇权专制导致,B错误;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C错误。 12.清代官制中,内阁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总理全国政务的最高官署,但实际权力有限。乾隆中叶以后,内阁大学士成为荣誉职衔。中国历史上正式出现内阁制始于 A. 明太祖时期 B. 清康熙帝时期 C. 明成祖时期 D. 清雍正帝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时期起用殿阁大学士,内阁成立,故C项正确,A项排除;B项,清康熙帝时期设立南书房,排除;D项,清雍正帝时期设立军机处,排除。 13.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A. 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D.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反映了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严禁外人进入,这说明了军机处决策的保密性极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军机大臣的地位高低,而且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故A项错误。BD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 14.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1781~1790年间是9626万元,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在1781~1793年间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 A. 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 B. 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 C. 协定中国关税,控制中国海关 D. 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 【答案】D 【解析】 【详解】1781~1793年,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对外扩张的方式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扩张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A项错误;三角贸易指的是黑奴贸易,不涉及中国,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控制中国海关,C项时间不对,排除;据材料可知中英贸易中,英国商品销路不畅,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故D项正确。 15.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A. 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B. 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 C. 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 D. 饱读儒家经典著作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表明,在列强侵略的背景下,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故选择A项;B与史实不符;材料反应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谈不上近代化,故C项错误;D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点睛】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促成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16.一座城市的口号,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史。有一座城市提出的口号是“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它曾在《南京条约》中开埠,1984年被列为沿海港口城市。这座城市是 A. 宁波 B. 厦门 C. 天津 D. 大连 【答案】A 【解析】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正处为通商口岸.1984年,我国对外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分别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连云港、南通、青岛、上海、北海、湛江、宁波、福州、温州和广州;故选A;其他城市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的关键是从“曾在《南京条约》中开埠,1984年被列为沿海港口城市”切入,结合《南京条约》和对外开放进行思考。 17.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皇帝认为“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诉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说明清政府 A. 外交政策失去了自主权 B. 放弃了保卫国家主权的立场 C. 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 D. 灵活利用国际规则维护权益 【答案】C 【解析】 从咸丰皇帝的“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即不尊重所签条约,到恭亲王奕䜣的“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说明清政府认识到遵守条约的重要性,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维护权益”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18.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 A.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B. 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 C.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 D. 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 【答案】A 【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如果也不会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政权,更不会是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它仍然会是一个封建政权,这是农民所联系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所以作者评价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故A项正确;B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在材料内容中没有体现;D项是天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与材料不符。 19.太平天国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物要收归国库。而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A. 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 B. 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 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机 D.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答案】D 【解析】 《资政新篇》因其明确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实行某些民主政治的要求,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一个逐步的阶梯,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D正确;《资政新篇》没有体现农民的要求,无法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不能适应农民战争的需要,A错误;《资政新篇》体现了向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发展潮流,但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缺乏社会基础,没有得到实施,排除B;《资政新篇》没有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机,D错误。 20.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的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清朝一度出现督抚专权的局面。该现象反映了 A. 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B. 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C. 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 D. 曾国藩思想观念守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地方汉族官僚实力膨胀,督抚专权局面形成,反映了晚清中央集权的削弱,故B项正确;A项,发生于辛亥革命,排除;C项,出现于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排除;D项,题干并未对调曾国藩个人思想观念作出评判,排除。 21.下图来自《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图片反映的这场战役 A. 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 刺激中国开展洋务运动 C. 致使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D. 成为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日军占领威海卫炮台”可知这场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战役中国战败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A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排除B;黄海大战是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结果中国战败,致使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与图示威海卫战役无关,排除CD。所以选A 点睛:本题是图片类型选择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图示的关键词“日军占领威海卫炮台”,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威海卫战役,然后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22.甲午中日战后,许多中国人出于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担忧,开始认真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语言甚至儒家文明的价值,在许多方面,1895年后的中国失去了同一性和历史性。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 阻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 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 C. 整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 D. 刺激了国人变革传统的愿望 【答案】D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进行戊戌变法,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等,进行变革制度,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的是抗日战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整合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的是抗日战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3.下列通过解读史实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左宗棠收复新疆 缓解了中国的边疆危机 B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 C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反映了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D 1934年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左宗棠收复新疆保卫了祖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祖国的安全。;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打击了沙俄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有利于缓解晚清边疆危机,故A项正确;B项,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最终失败,台湾被日本所占有,排除;C项,“扶清灭洋”反映了中外民族矛盾加深,排除;D项,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 24.1900年,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了《英德协定》,主张中国各口岸自由开放,反对列强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这一协定 A. 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 加剧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 C. 导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化的程度 【答案】D 【解析】 “《英德协定》主张中国各口岸自由开放,反对列强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实际上是列强共同享有彼此在中国攫取的势力范围内的特权,这是“门户开放”政策的一种反映,故事的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所以选D;这并不是为了维护中国主权的完整,故排除A;这种协定是列强达成了合作侵华的产物,故B不符合题意;这一协定使得列强瓜分中国的矛盾得以解决,是其产物,故C的说法错误。 点睛:门户开放政策是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来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同时,它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这一题中的《英德协定》就是这一政策的表现。 25.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调集军队南下镇压,河南一些卜卦的人,见有清兵来问卦,故意说南下不宜,以动摇军心。一些火车司机故意撞向运送清兵的火车,致使清政府兵力无法到达武汉。这反映出 A.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空前严重 B.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 C. 清廷失去对地方势力的控制 D. 北方具备发动革命的群众基础 【答案】A 【解析】 材料说明的是清军引起民众的愤慨,说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空前严重,A正确;材料说明清政府统治失去民心,B错误;清政府并没有失去对于地方势力控制,C错误;群众基础薄弱,D错误。 , 2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 A. 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 B. 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D. 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C 【解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人民不可能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A、B;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排除D;由材料“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可见材料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故选C。 27.袁世凯统治期间仅1912年至1914年就有唐绍仪、陆征样、赵秉均、熊希龄四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史上一道奇观。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 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 B. 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 C. 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D. 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虽然实行责任内阁制,“唐绍仪、陆征祥、赵秉均、熊希龄四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说明民主共和道路进程比较艰难,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后民主形式还是存在的,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共和与立宪斗争,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政治参与热情,故C项错误。 28.某历史学家曾说, 以“民族国家”为新效忠对象而取代旧式“宗族”“种族”和“国君”的对象,反映民国以来社会历史的变化。其中,“ ”所反映的内容应该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民族国家”为新效忠对象而取代旧式“宗族”“种族”和“国君”的对象”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体现了民族主义精神,故C项正确;A项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其民族主义为反满,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排,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国民大革命以打倒封建军阀为主要任务,排除。 29.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于历史的意义,不在于破坏,不在于摧毁,而在于回归,在于重生;这生生不息的人性启蒙,这潜滋暗长的普世关照,是导引着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 五四运动没有其现实意义 B. 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 C. 五四运动爱国救亡意义 D. 五四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 【答案】B 【解析】 “重生;这生生不息的人性启蒙,这潜滋暗长的普世关照,是导引着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和繁荣的必由之路”这里显然强调的是思想启蒙作用,故B项正确; 其他选项的意义与材料意思不符。 30.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简史》中写道:“8月12日,蒋中正到长沙。于是兵分为三:右入江西,左出荆州、长沙,而中路直攻武汉”。这一情形反映的是 A. 武昌起义、各省响应 B.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 步步为营、围剿红军 D. 枣宜会战,英勇抗日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结合所学,武昌起义时,蒋介石还没有参加革命,排除A; 材料反映的正是国民革命军向北进军的具体情况,当时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进攻大城市,而不是进攻红军,排除C;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而材料中明显没有涉及到日本的侵略,排除D。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1.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 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C. 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D. 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答案】B 【解析】 国共两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进行北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对立,抗日战争时期进行第二次合作,八七会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太原会战是抗战时期,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顺序不符合题意。 【点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合作→对抗→再合作 (2)再合作→再对抗 (3)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 3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革命思溯风起云涌的年代,有学者通过对北平人力车夫的调查显示,这些生活在底层的无产者居然有半数不赞成革命,而他们正是革命要解放的对象。这种状况表明 A. 革命脱离中国社会实际 B. 底层民众普遍排斥革命 C. 近代改良思想影响广泛 D. 革命运动缺乏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当时中国的革命缺乏群众基础、缺乏社会基础,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中国必须革命,革命符合当时国情而非脱离中国社会实际,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半数”不赞成革命说明并不是普遍排斥革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革命而非改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3.下边是2016年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8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是 A. 南昌起义打响 B. 遵义会议召开 C. 红军长征胜利 D. 渡江战役成功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2016年是此一事件的80周年。那么此事件发生的时间应该是1936年。然后判断每个选项的时间,A选项中南昌起义时间为1927年8月1日,不符;B选项的时间在1935年初,不符;C选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顺利结束。符合。D选项渡江战役的时间是1949年4月,不符。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34.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回溯抗日战争的历史,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这一开端的确立是因为当时 A. 日本展开全面侵华 B. 中日之间正式宣战 C. 局部抗日战争打响 D. 国共实现合作抗日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局部侵华和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一九三一年日本尚未展开全面侵华,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一九三一年中日之间还未正式宣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共实现合作抗日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知道一九三一年指的是九一八事变,并且还要知道九一八事变只是局部抗日战争打响。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5.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战役 A.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 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 C. 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D. 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1937年11月28日”“这场会战进行十周”可知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的计划,C项正确;平型关战役是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排除A;百团大战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排除B;1938年秋,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排除D。所以选C 点睛:抓住关键词“1937年11月28日”“这场会战进行十周”,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淞沪会战,结合选项逐一排除即可。 36.如图为某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据此可知当时 A. 中央红军被迫长征 B.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C. 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D. 解放战争即将结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中共产党旗帜与国民政府旗帜并列及及“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故B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信息与红军长征无关,排除;C项,北伐战争时期延安并不是中共政治中心,排除;D项,解放战争为国共第二次内战,与民族解放无关,排除。 37.1939年2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其后又颁布《游击队整顿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等文件,分发给各战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此举意在 A.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为持久抗战调整作战方法 D. 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答案】C 【解析】 【分析】 游击战术是中共常用的战术,材料中“游击干部训练班”“《游击队整顿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的信息说明国民党认识到持久抗战的作用,为持久抗战调整作战方法,故C项正确;1939年属于抗战时期,此时国民党还没有显露出和中共争夺领导权的野心,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是反映出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故B项错误;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是淞沪会战,故D项错误。 【详解】 38.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 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所以这“三次高潮”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国共双方共同领导的,解放战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它们的领导阶级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了,辛亥革命和解放战争则成功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解放战争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要推翻清朝腐朽统治,国民大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解放战争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三者革命对象不一致。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9.1949年的上海街头,充斥着西式打扮的行人、美国汽车、好莱坞影星葛丽泰.嘉宝的力士香皂海报。这一切在当年5月戛然而止。之所以会“戛然而止”,是因为 A. 美国扶蒋反共政策激起民众抗议 B. 民族工业在上海得到了迅速发展 C. 国民党政府在上海进行经济改革 D. 人民解放军挺进江南解放了上海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主力胜利渡过长江后,对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上海市进行的城市攻坚战.解放军发动以消灭汤恩伯主力、解放大上海为目的“上海战役”.1949年5月27日,上海国民党守城部队投降,上海彻底解放.题干涉及的现象明显与上海解放有关,故D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此时已基本放弃扶蒋反共政策.故排除A;民族工业此时已经陷入绝境,故排除B;国民党政府已经被推翻,不可能在上海进行经济改革.故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进程.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新颖,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40.1949年的《人民日报》头条刊载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完满结束…全会批准召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等内容,这意味着 A. 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 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有重新认识 C. 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展开 D.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1949年”、“中共二中全会完满结束”、“全会批准召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等内容可以知道,反映的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说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故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仍然进行土地改革,故A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展开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 点睛: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1949年”、“中共二中全会完满结束”、“全会批准召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确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 材料二 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断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下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 ——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并结合唐、明、清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1)现象:丞相上朝的礼仪变化:坐——站——跪。 实质: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说明: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皇权进一步加强。清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变化:君主行使权力从很少受制约到受道德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 原因:先代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的制约;古代行政体制日益完备的影响。 【解析】 【详解】(1)现象:依据材料“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来看,材料反映了丞相上朝的礼仪变化:从坐到站再到跪;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上朝礼仪发生的变法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皇权进一步加强。清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变化:依据材料“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也就更加充足”“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的意志和权力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限制”来看,从秦汉到宋明时期,皇帝行使君主权力由很少受限逐步发展到受道德、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经验、主流意识、体制完备等角度分析即可。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仁玕之所以抛却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 ——夏春涛《洪仁玕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 1906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留学生会议上的演说里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这就好比现在铁路造好了要用火车头,到底是用人家发明的老火车头呢,还是用人家发明的新火车头?当然是新火车头。新火车头发明要好几年,而我们拿来就可以用。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这就是孙中山的观点,当时的政治精英基本上也是这种观念。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三 十月革命刚一爆发,许多报刊立即指出了它的“社会革命”的性质。认为其发动者“以工场劳动者为基础”“以激烈手段实行”……1919年初,社会上许多人对俄国革命仍然存在许多误解……到1920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已基本改观,许多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了。 ——摘编自杨奎松《社会主义从改良到革命》 (1)材料一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洪仁玕的哪部著作里?根据材料一,概括洪仁玕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 (2)指出材料二中“用人家发明的新火车头”的含义。列举孙中山为此做出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人对俄国革命态度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 【答案】(1)著作:《资政新篇》。 目的:振兴太平天国;反对清政府;实现国家富强。 (2)含义:实行民主共和。 努力: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进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3)因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说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进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 【详解】(1)依据“洪仁玕之所以抛却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里;第二小问,“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归纳方案的目的。 (2)有材料可知,“粗恶的火轮车”指的是“开明专制化道路”,“最新的火轮车”指“民主政治”即民主共和制;孙中山为实现民主共和制的努力,联系所学知识,列举出他的主要实践活动即可: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进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3)“到1920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已基本改观,许多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了。”,表明关键因素是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第二小问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