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4课《母鸡》第二课时|部编版(共33张PPT)
部编版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课文以作者的( )变化为线索( A.空间 B. 态度),由对母鸡的____________转变为 ____________,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 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学习课文时,要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变化, 了解作者开始的时候为什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 么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感情。最后,体会《猫》和《母鸡》两篇课文在 表达上的异同,学习作者描写动物的方法。 作者刻画了怎样的母鸡形象?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 读一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一想: “我”一向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 我一向讨厌母鸡。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开门见山,点明“我”对母鸡的一 贯态度——讨厌。这句话统领前三个自然段, 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作者开始为什么讨厌母鸡? 讨论交流: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 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 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 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 嘎嘎”“ 没完没了”“细声细 气”“颤颤巍巍”“如怨如诉”准确描绘 出母鸡的叫声,让人如闻其声,那声音似 无病呻吟,写出了作者讨厌母鸡的理由。 无病呻吟 “趁其不备”“狠狠地咬”表现了母鸡在欺负自己的 同类时,出其不意地下毒手的样子。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 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这段文字刻画了母鸡什么样的形象? 作者通过“不反抗”“欺侮”“下毒手”这 几个词对比写出母鸡对待公鸡、鸭子和其他母鸡的态度,从 而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欺软怕硬的母鸡形象。 欺软怕硬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 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本来听不 到声音的聋子,在母鸡下蛋后的叫声中“也会被 它吵得受不了”,讽刺了母鸡爱炫耀的特点,淋 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喜欢炫耀 读一读课文第4-10自然段,想一想:“我” 对母鸡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变化?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 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作者后来不敢讨厌母鸡了,为什 么有这样的变化? 这是课后第1题哦! “警戒”在文中指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一直保持着 高度的警惕。“立刻警戒”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母鸡的负责写得 活灵活现。它警戒起来的样子是: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 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 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从描写母鸡动作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从“挺着”“警戒”“歪着”“看 看”“警告”等动作描写,可以看出这是一 只勇敢、负责的母鸡。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 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 此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鸡对儿女的 疼爱。“紧叫”体现出母鸡生怕鸡 雏饿着,一有吃的就着急地叫鸡雏 赶紧过来吃;“啄”“放”体现了 母鸡的细心和对鸡雏的爱。 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 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 这句话将鸡雏吃得“肚子都圆圆地下 垂”与母鸡“却消瘦了许多”进行对 比,说明母鸡宁可自己挨饿,也要让 鸡雏吃饱,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 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与第2自然段“它 永远不反抗公鸡”前后矛盾吗? 为什么? 不矛盾。 因为“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是母鸡在没有自己的 儿女时的表现,而一旦有谁抢吃母鸡给它的儿女找到的食物时, 它一定会出击。 这两种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母鸡对鸡 雏的爱。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 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 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这段话从母鸡教鸡雏们学习、给鸡雏们取 暖、身体供鸡雏们游戏三个方面介绍母鸡关照 鸡雏,表现了母鸡慈爱、不辞辛苦的特点。 这段话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鸡关照鸡 雏的? 表现了母鸡的什么特点?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 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第一句话总结母鸡有了鸡雏以后所表现出的品质;第二句话是 对文章主题的升华;第三句话指出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 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作者为母鸡身上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 从而赞颂普天下所有的母亲。这三句话逐渐加深对母鸡的赞颂之情。 怎样理解此段中的三句话? ○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 辛苦”,母鸡真的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母鸡的“负责”,从第6自然段它给鸡雏找吃食、第7 自然段教小鸡本领的句子可以看出来;母鸡的“慈爱”, 从“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 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 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可以看出来;母鸡的 “勇敢”,从第5自然段帮小鸡“警戒”和第6自然段“假 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 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可以看出来;母鸡的“辛苦”,从第8 自然段可以看出来。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刻画母 鸡形象时用的词语都是有根据的,是根据母鸡身上所具有 的品质去总结的,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这句话与开头“我一向讨 厌母鸡”相呼应,表明了作者 对母鸡的情感变化,表达了作 者对纯洁、神圣的母爱的尊敬 与赞颂。 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通过前面塑造一 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和后面塑造一位伟大的鸡母亲形 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概念:思想感情是作者对所描述对象抒发的赞美、喜欢、痛 恨、厌恶等感情。读一篇文章,不但要知道它的主要内容, 还要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成不 变的,往往会随着时间、事情的发展、对事物的认识发生变 化:喜爱——厌恶——赞美;厌恶——喜欢——热爱;爱— —恨……抓住态度变化,就能准确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抓住作者态度变化,体会思想感情 运用: 本文作者开始“一向讨厌母鸡”,到后来“不敢再 讨厌母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 辛苦”。作者用前后的强烈对比,突出了一个 “伟大的鸡 母亲”形象,由此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母爱的赞扬之情。 拓展: 《母鸡》和《猫》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两者何异同? 相同点:(1)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2)在 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多 个角度进行描写。(3)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 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进行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 下的动物呼之欲出。(4)老舍先生的语言非常有特色, 这是课后第3题哦! 北京味儿特别浓,语言简单、准确。不同点:在情感的 表达上,《猫》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 则写了由“讨厌” 到“不敢再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 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从多角度写出动物的特点 学方法:在描写动物时,不仅可以写动物的外形,还可 以从动物的神态、动作、叫声、习性等角度进行描写, 这样才能准确表现不同动物的不同特点。《母鸡》这篇 课文,作者抓住了母鸡无病呻吟、拼命炫耀时叫声的特 点,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形象;又通过描写有 有了一窝鸡雏后的母鸡在保护鸡雏安全、教鸡雏生活本领 时的动作、叫声等,再现了一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的母亲形象。文章生动具体,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记方法:1. 全面细致地观察动物,充分调动视觉、听觉、 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注意观察动物在不同情形下神态、 叫声、动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2. 描写叫声时,可以用上一些拟声词;描写神态时,可以 用一些拟人化的语言;描写动作时,要注意动词的运用。 观察你熟悉的小动物,试着从多角度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一定要从多角度描写哦! 小麻雀虽然没有孔雀那么美丽和引人注目,却玲珑可爱。 傍晚,院子里落了好几只小麻雀,我想靠近它们,刚走了几 步,它们就“呼啦”一下迎着晚霞成群结队地飞起来,霞光 把它们染得通红,多像一道绚丽的长虹!它们吃谷子的样子 可有趣了。它们用尖尖的小嘴啄起地上的谷子,啄两下就抬 头看看周围,一边吃美餐,一边叽叽喳喳地和同伴交流,好 像在说: “真好吃,真好吃!” 本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尊敬的情 感变化,刻画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感受母爱 从母鸡身上,我们体会到了母亲的 辛苦,母亲的坚强、勇敢,体会到了伟大的母爱!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都值得我们敬佩!让我们悉心感受母爱,学着理 解我们的母亲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