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4课《为学》同步练习2
为学 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填空: 《为学》选自 ,作者是 。 2、给加点字注音: 不逮人也( ) 久而不怠( ) 子何恃而往( ) 一瓶一钵( ) 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蜀这鄙有二僧(鄙: ) 吾欲之南海,何如(之: )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恃: )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犹: ) 西蜀之去南海(去: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 ) 4、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5、辨别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所表示的语气: ⑴天下事有难易乎 ⑵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⑶吾欲之南海,何如 ⑷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6、区别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⑴去:一狼径去( ) 西蜀之去南海( ) ⑵明年:越明年( ) 明年会有一个好收成( ) 7、本文写蜀鄙二僧时,用“贫”“富”二字,旨在从 角度论证本文的论点。同时,“贫”“富”强调了二僧具备的 截然不同。 第二部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 贫者语于富者曰( ) 9、选文第一段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作者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10、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语气有什么不同? 11、第一段交代了所讲故事的 和 。 12、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第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14、贫富二僧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15、“从天下不有难易乎”到“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是什么关系( ) A、从一般之事到个别之事 B、从具体之事到抽象之事 C、从具体之事到具体之事 D、从一般之事到一般之事 《为学》答案 1、略 2、略 3、边境;到;凭借;尚且;相距;难道 4、我天资昏昧,赶不上别人;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既然这样,那么,对天资愚笨才能平庸和天资聪明才能卓越的人的任用,怎么能永远不变呢? 5、⑴表疑问语气⑵表肯定语气⑶表询问语气⑷表反问语气 6、⑴离开;距离⑵ 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 7、物质条件不起决定作用;物质条件 8、雇船;从;告诉 9、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意在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 10、第一次是疑问的语气,第二次是鄙视的语气 11、时间;地点 12、为开篇的论点提供依据。 13、总结全文,是全文的结论。 14、说明了在困难面前,物质条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重要的是主观的努力。 15、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