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宜昌市第一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 物 试 题 ‎1.下列有关生物学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只计数样方内的个体数 B.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 C. 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D. 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种群密度,可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或血细胞)采用抽样检测法,其步骤为培养→抽样到计数板→显微计数→计算。‎ ‎【详解】正常统计时,统计样方的框格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如果只统计方框内的个体会导致所得数据偏小,A错误;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以社会群体为调查对象,若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计算得出的发病率会偏高,B错误;调查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选择草多的地方,蜘蛛数量多,导致结果偏高,C错误;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是一种捕捉有趋光性昆虫的方法,故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种群密度,可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2.某种鱼被放养在一池塘中后,关于其种群数量变化情况,错误的是 A. 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群增长率会下降 B. 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种内斗争将会加剧 C. 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相对稳定 D. K/2值的时候是捕鱼的最佳时机 ‎【答案】D ‎【解析】‎ ‎【分析】‎ ‎1、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种内斗争最激烈。 2、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 K/2‎ ‎ 时增长速率最大。3、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4、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详解】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总是有限的,因此鱼类的种群增长符合“S”型增长曲线规律,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群增长率会下降,A正确;但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同种的)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B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K/2时期是鱼类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因此一般捕捞应该在K/2水平之上,使得捕捞之后种群的数量是K/2,种群数量恢复最快, 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 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解: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A正确;‎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正确;‎ C、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C正确;‎ D、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 故选:D.‎ 考点:种群的特征.‎ ‎4.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演替类型不同于其他的演替的一项是 A.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B. 草原的放牧演替 C. 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 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 ‎【答案】A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类型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 ‎【详解】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故A项属于初生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BCD项则属于次生演替。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5.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动物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依赖于植物 C. 森林中的桦树有高有矮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草坪和森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详解】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依赖于植物,B正确;群落结构中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指不同物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不指同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分布关系,如桦树有高有矮分层就不属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草坪和森林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个群落中动物也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如:土壤中的蚯蚓、草上的蜘蛛等,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理解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形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6.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C. 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成分组成,A错误;‎ B、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B正确;‎ C、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要比草原生态系统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D正确.‎ 故选:A.‎ ‎7. 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 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 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C. 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 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 ‎【答案】C ‎【解析】‎ ‎8.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B.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D. 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该狼便获得了该兔子能量的10%~20%‎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同化能之比,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详解】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能量,A错误;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不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能量传递效率的含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9.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 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C. 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 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故A正确。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故B正确。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低,故C错误。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 B. 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C. 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 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捕食链中,生产者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其他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是来源于上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而最高营养级没有最后一个去路。‎ ‎【详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是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进入无机环境,所以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A正确;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B正确;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错误;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以下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渠道都是食物链(网)‎ B. 倡导低碳生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 C. 雄鸟的“求偶炫耀”是一种物理信息 D. 某些动物身上的特殊颜色传递出“警告”信息警示捕食者,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态 ‎【答案】B ‎【解析】‎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网),信息传递的渠道不一定是沿食物链的方向,A错误;倡导低碳生活是提倡人类活动应尽量减少CO2等含碳废物的排放,这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B正确;雄鸟的“求偶炫耀”是一种行为信息,C错误;某些动物身上的特殊颜色传递出“警告”信息警示捕食者,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稳态,D错误。‎ ‎1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C.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D. 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一定的威胁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外来物种入侵会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详解】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生物的共同进化,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并非禁止利用,C错误;外来物种入侵会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试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相应内容即可。‎ ‎1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 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D.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A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之一,A错误、D正确;森林能调节气候体现了其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C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4.下列叙述与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 ‎           ‎ A. 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 B. 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C. 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D. 若x表示大气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与X关系是正相关,②与X的关系是负相关。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的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决定种群数量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大气中CO2的主要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化学燃料的燃烧。‎ ‎【详解】若x表示种群数量,与种群数量有关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能使种群数量增多的是出生率和迁入率,A与模型相符。物种的丰富度越大往往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物种的丰富度越小往往抵抗力稳定性越弱,B与模型相符。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而能量由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能量增多,则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也会增多,C与模型不相符。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进而影响环境中碳元素的变化,D与符合模型,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15.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孟德尔科学的选材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B. 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 沃森和克里克建构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物理模型 D. 格里菲斯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规律,科学的选用豌豆为实验材料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摩尔根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前人的成果,成功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物理模型),C正确;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了解生物发展的科学史,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进行的实验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等知识,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6.‎ 在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如下表所示,甲、丙容器代表某动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乙、丁容器代表某动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小球上的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均为12个。进行下列三种操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从甲、乙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重复100次 ‎②从甲、丁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重复100次 ‎③从甲或丙中随机取一个球并记录字母,重复100次 容器中小球的种类及个数 E字母的小球 e字母的小球 F字母的小球 f字母的小球 甲容器 ‎12个 ‎12个 ‎0‎ ‎0‎ 乙容器 ‎12个 ‎12个 ‎0‎ ‎0‎ 丙容器 ‎0‎ ‎0‎ ‎12个 ‎12个 丁容器 ‎0‎ ‎0‎ ‎12个 ‎12个 A. 操作①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过程 B. 操作②模拟等位基因分离及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 C. 操作③模拟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过程 D. ①②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Ee、EF组合概率均为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甲、丙容器代表某动物的雌生殖器官,乙、丁容器代表某动物的雄生殖器官,小球上的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用不同小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由于从甲、乙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所以操作①模拟等位基因分离及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A错误;由于从乙、丁中各随机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涉及两对基因,所以操作②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过程,B错误;由于甲、丙容器代表某动物的雌生殖器官,所以操作③模拟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过程,C正确;①②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Ee、EF组合概率分别为50%和25%,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模拟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容器、小球和小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的细节,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17.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为 A. 2∶1 B. 9∶3∶3∶1 C. 3∶1 D. 1∶1∶1∶1‎ ‎【答案】A ‎【解析】‎ ‎【分析】‎ 已知某种鼠群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死亡,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由于纯合致死导致后代比例发生改变。‎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老鼠体色和尾巴的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交配时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A_B_、A_bb、aaB_、aabb,但是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 2/16 )、AaBb( 4/16 )、aaBB( 1/16 )、aaBb( 2/16 )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其中AaBB( 2 /16 )、AaBb( 4/16 )为黄色短尾;aaBB( 1/16 )、aaBb( 2/16 )为灰色短尾,所以理论上正常出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2/16 + 4/16 ):( 1/16 + 2/16 )=2: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涉及到纯合致死现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8.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根据组别乙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乔化 B. 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DdHh、ddhh C. 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乙组中亲本均为乔化性状,而子代出现了矮化性状,即性状分离,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甲组和乙组后代蟠桃与园桃之比均为1:1,属于测交,已知蟠挑对圆桃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Hh×hh,据此答题。‎ ‎【详解】乙组杂交亲本均为乔化,杂交后代出现了矮化,可判断乔化为显性性状,A正确;甲组中把两对性状分别统计:①乔化×矮化→乔化:矮化=1∶1,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②蟠桃×圆桃→蟠桃:圆桃=1∶1,推知亲本基因型为Hh×hh,由①②可知亲本基因型为DdHh×ddhh,B正确;若甲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其杂交后代应出现乔化蟠桃、矮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圆桃四种表现型,并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故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判断乔化和矮化的显隐性及亲本的基因型;其次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甲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9.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 ③⑥④①②⑤ B. ⑥③②④①⑤ C. ③⑥④②①⑤ D. ③⑥②④①⑤‎ ‎【答案】D ‎【解析】‎ 由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和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以上分析可知,减数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考点定位】 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分析题图:细胞①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②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③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进行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④的细胞质已经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细胞⑤的细胞质已经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⑥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20.一个基因型为BbXa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BbXa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 BbXa、Y、Y B. Xa、BY、BY C. bXa、BY、BY D. BXa、Y、Y ‎【答案】A ‎【解析】‎ ‎【分析】‎ 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详解】该精子中含有等位基因B、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B基因和b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因此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BBbbXaXa ‎、YY;因此基因型为BBbbXaXa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BbXa、BbXa,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Y、Y。综合以上可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Y、Y;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精子的形成过程,能根据精原细胞和一个精子的基因型推断该精子形成的原因,进而推断出另外三种精子的基因型。‎ ‎21.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的染色单体与2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 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 A与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为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根据染色体颜色可知,这两条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 ‎【详解】根据图中染色体颜色及基因位置可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而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B与b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正确; A与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连锁在一起,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由于发生过交叉互换,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D正确;故选C。‎ ‎22.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细胞增殖过程中,有关指标对应的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有关指标a和b分别表示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 B. 图甲中曲线对应时期,细胞内正进行DNA的复制 C. 图乙中曲线对应时期,不一定会出现着丝点分裂现象 D.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图示曲线 ‎【答案】A ‎【解析】‎ 图中有关指标a和b应分别表示核DNA数目和同源染色体对数,A错误;图甲中曲线对应时期,细胞内正进行DNA的复制,B正确;图乙中曲线对应时期,不一定会出现着丝点分裂现象,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分离,C正确;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图示曲线,D正确。‎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 ‎(1)纺锤体的变化:形成时期为前期→解体时期为末期。‎ ‎(2)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时期为前期→重建时期为末期。‎ ‎(3)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间期复制→前期移向两极并形成纺锤体→末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 ‎(4)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23.下列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B. 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C. 图丙可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D. 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S型细菌蛋白质组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详解】随着侵染时间延长,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放射性,离心达到上清液,故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的变化,A错误;沉淀中的放射性,随着侵染时间延长,先增后减,故图乙不能表示在“35‎ 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B错误;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随着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增加,R型细菌数量也会增加,故图丙可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C正确;S型细菌蛋白质不会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故图丁不能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S型细菌蛋白质组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4.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的是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A图中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而且碱基之间的配对方式是A与T配对,A项正确;B图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对,应该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B项错误;C图中的两条链不是反向的,而是同向的,C项错误;D图中G与C之间的氢键应该是三个,C≡G,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结构特点,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是解题的基础,分析题图进行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25. 下列有关DNA复制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顺序是 ( )‎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 ‎②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合成 ‎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 ‎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 ①③④②⑤ B. ③①⑤④② C. ①④②⑤③ D. ③①④②⑤‎ ‎【答案】D ‎【解析】‎ DNA分子复制首先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氢键断裂,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子链与母链形成双螺旋结构,所以D选项正确。‎ ‎26.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的基因数等于染色体数 B. 生物的DNA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 C.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 生物的基因数等于DNA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生物的基因数不等于染色体数,A错误;DNA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生物的DNA分子数不一定等于染色体数,B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有许多基因,C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识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明确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7.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对相对性状可由多对基因控制 B.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得到表现 D.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就相同 ‎【答案】D ‎【解析】‎ 一对相对性状可由一对基因控制也可由多对基因控制,A正确;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得到表现,如弯曲显性的情况下杂合子表现出显性性状,C正确;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错误。‎ ‎28. 结合以下图表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抗菌药物 ‎ 抗菌机理 ‎ 青霉素 ‎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环丙沙星 ‎ 抑制细菌DNA旋转酶 (可促进DNA螺旋化) ‎ 红霉素 ‎ 能与核糖体结合 ‎ 利福平 ‎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 A. 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③ B. 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 C. 结核杆菌的④和⑤都发生在细胞质中 D. 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即抑制①细菌DNA复制,红霉素与核糖体结合抑制③细菌翻译,A正确。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活性即抑制②转录,二者都不能抑制DNA复制,B错。④为RNA复制,⑤为逆转录,只发生在以RNA为遗传物质病毒,细胞生物结核杆菌和人不能发生着这两个过程,CD错。‎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9.下列关于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诱变育种是通过产生新的基因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 B. 基因突变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C. 诱变育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D. 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培育新品种,纯合子从F1就可以进行选择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诱变育种:(1)概念: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2)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3)原理:人工诱发基因突变。(4)优缺点: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5)实例: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详解】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是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而导致新品种出现的方法,A正确;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错误;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不一定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C错误;杂交育种中得到了F1,F1自交产生的F2中会出现新的性状且含杂合体,故从F2进行选择,选择以后可以采用不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从而选育出新品种,D错误;故选A。‎ ‎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B. 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必定是二倍体 C. 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D. 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详解】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若该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二倍体;若该个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B错误;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单倍体,C错误;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31. 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  )‎ A. 白化病;在周围熟悉的4~10个家系调查 B. 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 苯丙酮尿症;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 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2)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2.下列有关色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B. 父亲不色盲,儿子一定不色盲 C. 母亲不色盲,儿子和女儿一定不色盲 D. 女儿色盲,母亲一定色盲 ‎【答案】A ‎【解析】‎ ‎【分析】‎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且是交叉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其母亲和女儿都正常。‎ ‎【详解】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A正确;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与父亲无关,B错误;母亲不色盲,但并不排除是携带者XBXb的可能。只要是XBXb,就可能生色盲儿子,如果父亲色盲,也可生色盲女儿,C错误;女儿色盲,基因型为XbXb,其中一个Xb来自父亲,一个Xb来自母亲。母亲可能是XBXb或XbXb,其中XBXb只是携带者,并不色盲,D错误;故选A。‎ ‎【点睛】对于性别决定和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遗传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33.如图是具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 如果Ⅲ8是女孩,则其可能有四种基因型 D. Ⅲ10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和2 都不患乙病,后代4患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假设乙病为伴X遗传,则4患乙病,其父亲2一定患乙病,图谱没有,故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和2都患甲病,后代有人不患甲病,说明甲病为显性遗传病,据题意,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AB正确。假设乙病相关基因为Aa,甲病相关基因为Bb,则3为A_XbY,4为aa XBX-,则Ⅲ8是女孩,其基因型有AA XBXb, AA XbXb, Aa XBXb, AAaXbXb,共有4种基因型,故C正确。6为A_ XbY,7为AA XbXb,6为Aa XbY概率为2/3,为AAXbY概率为1/3,如果6为AAXbY,则Ⅲ10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1/2=1/6,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34.下列有关几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看到有四分体的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B.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时两条相同颜色的染色体代表同源染色体 C.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前先选择制作材料再进行设计 D.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原理是: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首先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联会的两条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成为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时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可以认为是特殊方式有丝分裂,并且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同源染色体一般是指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的两条配对染色体.‎ ‎【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A错误;同源染色体是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的两条配对染色体,应该用两条颜色不同的染色体代表同源染色体,B错误;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因此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要设计四种类型的核苷酸为材料,C错误;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原理是:低温能够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后期着丝点分裂加倍而染色体不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及遗传病的调查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能够明确同源染色体来自于双方;明确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知识。‎ ‎35.有关基因工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用基因工程方法培养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 B. 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聚合酶和连接酶 C. 目的基因就是指重组DNA质粒 D. 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1、目的基因:主要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其中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是常用的工具酶。‎ ‎3、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详解】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只能抗虫,不能抗病毒,A错误;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错误;目的基因和质粒重组才能构成重组DNA质粒,C错误;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如图甲、乙表示两个水稻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②过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 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C. ⑤过程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D. ④和⑦都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杂交过程;②是连续自交过程;③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④是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⑤⑥表示人工诱变过程;⑦表示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⑧表示导入外源基因,属于基因工程育种。‎ ‎【详解】①→②为杂交育种过程,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③④表示单倍体育种,其中③过程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培养获得单倍体个体,B正确;⑤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C正确;④过程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单倍体幼苗,二倍体的单倍体没有萌发的种子;⑦可用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育种过程与原理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7.下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度变化曲线。‎ ‎(1)请根据图1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 ‎(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甲种群在a~b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在图2的 t0 ~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型曲线 ;在t1~t2时间内,种群的出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 ‎【答案】 (1). 丁→乙→甲→丙 (2). 增长型 (3). 甲捕食的乙的数量下降,食物不足  (4). 甲的天敌丙的数量上升,被捕食量增加 (5). “S” (6). 大于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部分。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建立起来的联系叫做食物链。‎ 图2分析:图示为某种昆虫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T0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T0-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加快;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仍增加;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 ‎【详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之间是捕食关系中,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所以食物链为丁→乙→甲→丙。‎ ‎(2)一般情况下,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也有金字塔关系.年龄组成三种类型: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甲种群在c点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因此此时种群处在增长型,要研究a~b段甲种群的数量变化,先根据食物链丁→乙→甲→丙中看乙和丙的数量变化,乙是甲的被捕食者,在此时间段乙的数量下降,因而甲的食物不足,造成了甲的数量下降;甲的天敌是丙,在这个时间段内数量增加,因而被捕食的乙的数量增加,从而使乙的数量减少。‎ ‎(3)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由小变大,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变小,因而该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在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故t1~t2时间内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环保部回应了社会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环保事件的关切.如图为某校生物小组模拟的被毁的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103 kJ•m﹣2•a﹣1).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肉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__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2)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____×103 kJ•m﹣2•a﹣1,人工干预后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应该为___×103 kJ•m﹣2•a﹣1。由图可知,营养级___(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3)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 ‎【答案】 (1).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 二 (3). 120 (4). 8.5 (5). 较高 (6). 15.6%‎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详解】(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图示中的食物链:生产者→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肉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故属于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2)由图中数据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包括: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为33+70+14+3=120×103kJ•m-2•a-1;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顶位肉食动物+热能+未利用+分解者=(0.25+2.1+6.1+0.05)×103=8.5×103 kJ•m-2•a-1,由图可知,营养级越高,补偿输入的能量越多,所以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3)图中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4×103kJ•m-2•a-1加上补偿的能量2×103kJ•m-2•a-1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16×103kJ•m-2•a-1,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2.5×103kJ•m-2•a-1,所以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2.5÷16=15.6%。‎ ‎【点睛】本题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内容为知识载体,考查能量流动的计算,易错点是在计算能量的关系时不要忽略人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题图的能力和理解计算能力。‎ ‎39.番茄的果实有黄果和红果两个品种(由一对等位基因R、 r控制),果实有多室和二室之分(由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将纯合的黄果二室番茄的花粉授给纯合的红果多室番茄,F1全是红果多室,F1自交得到F2。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 ‎ ‎(2)F2中红果多室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有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将F2中某红果多室与红果二室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 ‎(3)F2中的红果二室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 ‎(4)番茄果实的颜色是由细胞中的番茄红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而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果实的颜色是通过控制_________来实现的。‎ ‎【答案】 (1). 红果多室 (2). 4 (3). 1/9 (4). RrHh和Rrhh (5). 红果二室、黄果二室或者都是红果二室 (6). 有关酶的合成 ‎【解析】‎ ‎【分析】‎ 纯合的黄果二室番茄的花粉授给纯合的红果多室番茄,F1全是红果多室,说明红果多室为显性性状,亲本中黄果二室番茄的基因型rrhh,红果多室番茄的基因型为RRHH,F1红果多室的基因型为RrHh。F1自交得到F2,F2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纯合的黄果二室番茄的花粉授给纯合的红果多室番茄,F1全是红果多室,说明红果多室为显性性状。‎ ‎(2)F2中红果多室R-H-(1RRHH、2RrHH、4RrHh、2RRHh)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其中RRHH能稳定遗传,故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将F2中某红果多室R-H-与红果二室R-hh杂交,其后代表现型红果:黄果=3:1,多室:二室=1:1,推测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RrHh和Rrhh。‎ ‎(3)F2中的红果二室R-hh(RRhh或Rrhh)×rrhh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都是红果二室或者红果二室、黄果二室。‎ ‎(4)番茄果实的颜色是由细胞中的番茄红素决定的,已知该色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而不是蛋白质,那么基因控制果实的颜色是通过控制有关酶的合成来实现的。‎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判断显隐性关系的两种方法判断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能运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推断亲本的基因型;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40.下图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蛛丝蛋白合成过程中,图1表示的主要是____和____过程,图2方框中所示结构可以相当于图1中的____(填序号);分析图2中应该包含了____种核苷酸。‎ ‎(2)已知缬氨酸、谷氨酰胺、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GUC、CAG、CUG、GAC、AUG,则图中③所转运的氨基酸是____。‎ ‎(3)如果用32P作为放射性标记元素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则可标记在图2方框中的__处(填序号)。‎ ‎(4)图中①上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是否会随之发生改变?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转录 (2). 翻译 (3). ② (4). 6 (5). 甲硫氨酸 (6). ① (7). 不一定 (8). 一种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 ‎【解析】‎ ‎【分析】‎ 图1表示DNA的转绿和翻译,①是DNA,②是mRNA,③是tRNA,④是核糖体。‎ 图2是DNA模板链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与RNA互补。‎ ‎【详解】(1)在蛛丝蛋白合成过程中,图1表示的主要是转录和翻译过程,图2方框中所示结构为RNA可以相当于图1中的②;由图2可知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ACAG则脱氧核苷酸有3种,互补的RNA的碱基序列是UGUC则核糖核苷酸有3种,故包含6种核苷酸。‎ ‎(2)已知缬氨酸、谷氨酰胺、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GUC、CAG、CUG、GAC、AUG,则图中③tRNA的反密码子是UAC,则密码子是AUG,故所转运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 ‎(3)如果用32P作为放射性标记元素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则可标记在图2方框中的mRNA的磷酸基团①处。因为RNA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信使的作用。‎ ‎(4)图中①DNA上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不一定改变,因为密码子有简并性即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41.自然界中的野生果蝇眼色通常是红色(显性纯合子)的。1910年遗传学家摩尔根进行果蝇眼色的遗传实验时,偶然发现了1只白眼雄果蝇。右下图是这只白眼雄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示意图。 图中Ⅱ、Ⅱ,Ⅲ、Ⅲ,Ⅳ、Ⅳ,X、Y表示染色体;a、B、b、 D、d,分别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的基因型可写成______。‎ ‎(2)以图中的染色体和标出的基因为研究对象,该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以产生___种类型的配子。该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为__个。‎ ‎(3)果蝇的长翅(D)对残翅(d)为显性,但是,即使是纯合长翅品种的幼虫,在35℃温度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成体果蝇却成为残翅。这种现象称为“表现模拟”。请问这种模拟的表现性状能否遗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摩尔根让该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发现F1全为红眼;将F1红眼雌雄果蝇相交,F2中出现了白眼,且白眼为雄性。他用了假说—演绎法的实验研究方法,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你在框内写出对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的遗传图解。(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用A、a表示)_____‎ ‎【答案】 (1). Dd BbXaY (2). 8 (3). 1 (4). 不能遗传 (5). 因为这种残翅性状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或基因型)没有改变 (6). ‎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果蝇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ⅡⅡ、ⅢⅢ、ⅣⅣ为常染色体,XY为性染色体,D、d,B、b位于常染色体上,a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1)图中D、d,B、b位于常染色体上,a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该细胞的基因型可写成DdBbXaY。‎ ‎(2)由于D、d,B、b位于常染色体上,a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该果蝇经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23=8种类型的配子,即BdXa、BDY、BDXa、BdY;bdXa、bDY、bDXa ‎、bdY。该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组减半,故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得到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为1个。‎ ‎(3)“表型模拟”不能遗传,因为这种残翅性状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4)让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将F1红眼雌雄果蝇相交,F2中出现了白眼,且白眼为雄性,其遗传图解为: ‎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能根据图解判断该果蝇的基因型;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写出遗传图解,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