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1)

‎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2分)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 ‎2.(2分)《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 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 C.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 ‎ D.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3.(2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 B.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 ‎ C.《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 D.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4.(2分)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34页(共34页)‎ ‎5.(2分)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选项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B.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C.城市中出现固定娱乐场所“瓦舍” ‎ D.发明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 ‎6.(2分)如图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中央集权弱化 B.地方权力加强 ‎ C.皇权高度膨胀 D.社会秩序动荡 ‎7.(2分)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分)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  )‎ 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9.(2分)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它”及带来的“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是指(  )‎ A.鸦片战争﹣﹣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 第34页(共34页)‎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 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10.(2分)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1.(2分)《灾难与转折1937》一书(如图)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忻平所著。1937年,中国的“灾难与转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百团大战 ‎12.(2分)如图所示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 A.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 B.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 C.体现了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 D.反映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意图 ‎13.(2分)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 C.农村停产闹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第34页(共34页)‎ ‎14.(2分)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2分)如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 A.参加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 C.尼克松访华 D.中美建交 ‎16.(2分)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墨子”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创业年代的英模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焦裕禄 ‎17.(2分)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②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 ‎④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34页(共34页)‎ ‎18.(2分)在《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他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更加不可磨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华盛顿的功绩(  )‎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 B.领导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 D.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19.(2分)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 ‎②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为如何改善资本主义提供了依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0.(2分)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B.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 D.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21.(2分)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以上,贸易总额缩减,面对这种经济状况,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下列内容与这种状况无关的是(  )‎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 ‎ 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D.德日建立法西斯统治 ‎22.(2分)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 A.二战爆发:1939年 ‎ B.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 C.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 D.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第34页(共34页)‎ ‎23.(2分)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  )‎ A. B. ‎ C. D.‎ ‎24.(2分)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茶,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的是(  )‎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 B.古巴建立人民政权 ‎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 D.纳米比亚独立 ‎25.(2分)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  )‎ ‎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26.(18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文明】‎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为政》‎ 第34页(共34页)‎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概括其思想核心?‎ ‎【制度文明】‎ 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朝 皇帝握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全国的权力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两级制,由皇帝任命行政、军事长官 汉朝 汉承秦制 实行“①   ”,削弱诸侯国势力 唐朝 合并州县 元朝 中书省 为管理广袤的土地,元朝逐渐形成一套②   ‎ 明朝 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変化 三司分治 清朝 军机处的设置,始于雍正年间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2)指出秦朝中央政府的“监察官”是什么?填写完整表格中①、②两处的信息 ‎(3)请概述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力演变的规律。‎ ‎【经济文明】‎ 材料二:下面的图片反映了唐朝时期人民的创新能力。‎ ‎(4)分别写出材料二中的图1、图2两种农具的名称。‎ 材料三:‎ 第34页(共34页)‎ ‎(5)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重要表现?并据此概括我国古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文化文明】‎ 品读经典,穿越时空,历代先贤的智慧和情怀会在你的心灵中慢慢沉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四: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摘编自肖东发《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 材料五: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 ‎﹣﹣摘编自《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 ‎(6)根据材料四,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什么途径?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图文并茂的图书,主要得益于哪些重要的发明?‎ ‎(7)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五书目中 ③、④两处被隐去的信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第34页(共34页)‎ ‎27.(16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想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说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2)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3)识读材料三的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总当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4)推翻“三座大山”和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文事业”有哪些成功实践?‎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第34页(共34页)‎ ‎28.(16分)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一个世纪之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这种新制度对英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 珍妮机发明后,一个织工生产的棉纱数量相当于此前200个织工的产量。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 长期以来,英格兰东南部是英国经济的重心,北部贫穷落后,南威尔士几乎无人居住。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成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 英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6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0%以上。1760﹣1814年,5万人以上的城市由2个增加到24个。‎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表(单位:%)‎ 国家/比例/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0‎ ‎31.8‎ ‎23‎ ‎13.2‎ ‎10‎ ‎1913‎ ‎14‎ ‎38‎ ‎16‎ ‎6‎ ‎(3)分析材料三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四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美国崛起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充分的经济要素。……‎ 第34页(共34页)‎ 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4)美国是如何“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中有哪些重大发明?请分别列举一例。‎ ‎(5)两次世界大战欧亚各国因战争破坏,经济严重衰退,相比之下,美国却在战争中积累了大量资本。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其中的原因。‎ 材料五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就组织了以它为首的包括16个国家的所谓“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1951年2月1日,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污蔑中国为“侵略者”的决议。‎ ‎﹣﹣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世界多极化趋势初现》‎ 材料六 大多数国家认识到:联合国并不会任由美国摆布,美国在战争(伊拉克战争)中遇到的困难都与它未能获得联合国的授权有……此外,法德俄等反战国家通过阻止战争决议的通过,向美国展示了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意识到,单个国家虽然无法与美国的单边主义抗衡,但联合国提供了一个多极力量制约超强国家的最佳舞台。‎ ‎﹣﹣刘亚男、吴勇:《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6)成立联合国是哪次会议的决定?依据材料五、材料六分析,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有何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第34页(共34页)‎ ‎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2分)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 ‎【分析】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解答】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斗争频繁,民族融合不断,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分封制趋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中国处于新旧社会制度更替的时期。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相关知识点。‎ ‎2.(2分)《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 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 C.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 ‎ D.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分析】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知道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解答】据“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手工业发达,江南地区人民非常勤劳。这表明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故选:B。‎ ‎【点评】‎ 第34页(共34页)‎ 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 B.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 ‎ C.《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 D.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学生需熟知。‎ ‎【解答】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被尊为“医圣”。A、C、D项描述都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学生需熟知古代医学、数学、文学、天文学等知识。‎ ‎4.(2分)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以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传播唐朝文化,唐太宗前期,玄奘西游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唐太宗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经历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华,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郑和下西洋是明朝的史实。‎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 第34页(共34页)‎ ‎5.(2分)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选项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B.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C.城市中出现固定娱乐场所“瓦舍” ‎ D.发明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 ‎【分析】本题以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据所学知,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在科技方面,宋代出现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火药在军事上被广泛应用。城市商业繁荣,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瓦子”又称“瓦舍”是宋代城市生活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的原因是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休闲娱乐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ABC属于中国宋代成就突出的表现;D选项发明火药是在唐朝,不属于宋代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的表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有关内容。‎ ‎6.(2分)如图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中央集权弱化 B.地方权力加强 ‎ C.皇权高度膨胀 D.社会秩序动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皇权高度膨胀,应把握隋唐明清君主集权加强的措施。‎ ‎【解答】题干给出的图片信息反映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由六部分理朝政、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它们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皇权高度膨胀。‎ 故选:C。‎ ‎【点评】‎ 第34页(共34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题干相关内容,寻找共同之处,确定主题。‎ ‎7.(2分)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题以“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答】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抢夺珍宝,最后放火焚烧。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8.(2分)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  )‎ 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解答】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又提出“求富”‎ 第34页(共34页)‎ 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2分)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它”及带来的“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是指(  )‎ A.鸦片战争﹣﹣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 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它”及带来的“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是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0.(2分)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 ‎【解答】‎ 第34页(共34页)‎ 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11.(2分)《灾难与转折1937》一书(如图)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忻平所著。1937年,中国的“灾难与转折”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百团大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七七事变的相关史实。1937年,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个深重的灾难之年。然而,1937年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所谓深重的灾难之年,指的是日本对华的侵略战争,疯狂地屠杀了上千万中国人,是近代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入侵程度最深、侵略地域范围最广的一次外族入侵战争。‎ ‎【解答】据题干文字及图片可知,1937年,中国的“灾难与转折”是指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七七事变的相关史实。‎ ‎12.(2分)如图所示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 第34页(共34页)‎ A.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 B.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 C.体现了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 D.反映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意图 ‎【分析】本题以两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 ‎【解答】观察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是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据所学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都体现了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A只符合西安事变,BD两项只符合重庆谈判。‎ 故选:C。‎ ‎【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 ‎13.(2分)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 C.农村停产闹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分析】本题以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内容主要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了,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14.(2分)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第34页(共34页)‎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相关史实。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相关史实。‎ ‎15.(2分)如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 A.参加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 C.尼克松访华 D.中美建交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包括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 ‎【解答】根据题目可知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是指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参加万隆会议的时间是1955年,处于20世纪50年代,不属于“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 故选:A。‎ ‎【点评】掌握我国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和影响。‎ ‎16.(2分)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墨子”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了中国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创业年代的英模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焦裕禄 ‎【分析】本题考查了邓稼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第34页(共34页)‎ ‎【解答】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第二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邓稼先的事迹。‎ ‎17.(2分)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②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 ‎④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以新航路开辟图片为依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图片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新航路开辟中①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②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③新航路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④新航路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开始开辟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在历史上习惯称为“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全球开始统一”,同时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 第34页(共34页)‎ ‎18.(2分)在《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他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更加不可磨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华盛顿的功绩(  )‎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 B.领导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 D.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分析】本题考查了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答】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的是林肯,它不属于华盛顿的功绩。林肯在1862年9月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华盛顿和林肯的相关史实。‎ ‎19.(2分)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 ‎②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④为如何改善资本主义提供了依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知道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解答】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2分)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第34页(共34页)‎ B.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 D.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对比识记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解答】19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俄国的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它们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其产生的共同影响。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符合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选项C符合日本明治维新;选项D符合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 ‎21.(2分)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以上,贸易总额缩减,面对这种经济状况,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下列内容与这种状况无关的是(  )‎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 ‎ 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D.德日建立法西斯统治 ‎【分析】本题以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为依托,考查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以上,贸易总额缩减,面对这种经济状况,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可知,这是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情况。与这种状况无关的是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属于资本主义世界。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迅速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资本主义世界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经济萧条,政治动荡。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建立法西斯政权,并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进一步强化,入侵了埃塞俄比亚。美国进行改革,罗斯福实行新政。‎ 故选:B。‎ 第34页(共34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相关知识。‎ ‎22.(2分)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 A.二战爆发:1939年 ‎ B.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 C.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 D.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分析】本题以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为切入点,考查二战的相关史实。‎ ‎【解答】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宣而不战,波兰迅速沦陷。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终。‎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23.(2分)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  )‎ A. B. ‎ C. D.‎ ‎【分析】本题以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为依托,考查WTO.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它的宗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它被称为“‎ 第34页(共34页)‎ 经济领域的联合国”。世贸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对应图片C。‎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24.(2分)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茶,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的是(  )‎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 B.古巴建立人民政权 ‎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 D.纳米比亚独立 ‎【分析】本题以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茶,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为依托,考查二战后亚非拉奋起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的是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亚非拉美的奋起的相关史实以及影响。‎ ‎25.(2分)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  )‎ ‎①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②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④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人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可用排除法解答。‎ ‎【解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③‎ 第34页(共34页)‎ 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认识早期识别的,据此可排除ABD三个选项。‎ 故选:C。‎ ‎【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26.(18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文明】‎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为政》‎ ‎(1)材料一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概括其思想核心?‎ ‎【制度文明】‎ 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朝 皇帝握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全国的权力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两级制,由皇帝任命行政、军事长官 汉朝 汉承秦制 实行“① 推恩令 ”,削弱诸侯国势力 唐朝 合并州县 元朝 中书省 为管理广袤的土地,元朝逐渐形成一套② 行省制度 ‎ 明朝 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変化 三司分治 清朝 军机处的设置,始于雍正年间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第34页(共34页)‎ ‎(2)指出秦朝中央政府的“监察官”是什么?填写完整表格中①、②两处的信息 ‎(3)请概述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力演变的规律。‎ ‎【经济文明】‎ 材料二:下面的图片反映了唐朝时期人民的创新能力。‎ ‎(4)分别写出材料二中的图1、图2两种农具的名称。‎ 材料三:‎ ‎(5)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重要表现?并据此概括我国古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文化文明】‎ 品读经典,穿越时空,历代先贤的智慧和情怀会在你的心灵中慢慢沉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四: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摘编自肖东发《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 材料五: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 第34页(共34页)‎ ‎﹣﹣摘编自《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 ‎(6)根据材料四,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什么途径?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图文并茂的图书,主要得益于哪些重要的发明?‎ ‎(7)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五书目中 ③、④两处被隐去的信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材料一是孔子的言论,据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拱:围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可知,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2)据表格可知,秦朝中央政府的“监察官”是御史大夫,西汉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3)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权力演变的规律是皇权不断强化,丞相权力逐步削弱,直至全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弱化。‎ ‎(4)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图1是曲辕犁;图2是筒车。‎ ‎(5)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表现是造船业发达,商业繁荣,世界最早纸币出现;我国古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6)据材料四“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 第34页(共34页)‎ 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可知,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著书立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图文并茂的图书,主要得益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7)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五书目中 ③、④两处被隐去的信息分别是《史记》、司马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应该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故答案为:‎ ‎(1)孔子;仁。‎ ‎(2)御史大夫;①“推恩令”;②行省制度。‎ ‎(3)皇权不断强化,丞相权力逐步削弱,直至全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弱化。‎ ‎(4)图1:曲辕犁;图2:筒车。‎ ‎(5)主要表现:造船业发达,商业繁荣,世界最早纸币出现;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6)著书立说;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7)③《史记》,④司马光;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史实,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7.(16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想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说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2)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34页(共34页)‎ 材料三:‎ ‎(3)识读材料三的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总当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4)推翻“三座大山”和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文事业”有哪些成功实践?‎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分析】本题以“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为切入点,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井冈山之路、抗日战争、以及中国的经济建设探索之路等知识点。‎ ‎【解答】(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列强通过一系列条约,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的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34页(共34页)‎ ‎(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受挫,中国共产党中得到的教训是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1945年,中国“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坚持了全民族抗战,才使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 ‎(3)依据材料三图一信息“1953年”、“195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图一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的完成。依据材料三图二信息“1957﹣1960年中国”可知,我国的发展状况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 ‎(4)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行了政企分开,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等,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户,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5)依据四则材料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奋进,砥砺前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 故答案为:‎ ‎(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马关条约》。‎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3)一五计划的完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4)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设立经济特区等,实行对外开放。‎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第34页(共34页)‎ ‎【点评】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井冈山之路、抗日战争、以及中国的经济建设探索之路等知识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8.(16分)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一个世纪之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这种新制度对英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 珍妮机发明后,一个织工生产的棉纱数量相当于此前200个织工的产量。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 长期以来,英格兰东南部是英国经济的重心,北部贫穷落后,南威尔士几乎无人居住。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成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 英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6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0%以上。1760﹣1814年,5万人以上的城市由2个增加到24个。‎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表(单位:%)‎ 国家/比例/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0‎ ‎31.8‎ ‎23‎ ‎13.2‎ ‎10‎ ‎1913‎ ‎14‎ ‎38‎ ‎16‎ ‎6‎ ‎(3)分析材料三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四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美国崛起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充分的经济要素。……‎ 第34页(共34页)‎ 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4)美国是如何“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中有哪些重大发明?请分别列举一例。‎ ‎(5)两次世界大战欧亚各国因战争破坏,经济严重衰退,相比之下,美国却在战争中积累了大量资本。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分析其中的原因。‎ 材料五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就组织了以它为首的包括16个国家的所谓“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1951年2月1日,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污蔑中国为“侵略者”的决议。‎ ‎﹣﹣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世界多极化趋势初现》‎ 材料六 大多数国家认识到:联合国并不会任由美国摆布,美国在战争(伊拉克战争)中遇到的困难都与它未能获得联合国的授权有……此外,法德俄等反战国家通过阻止战争决议的通过,向美国展示了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意识到,单个国家虽然无法与美国的单边主义抗衡,但联合国提供了一个多极力量制约超强国家的最佳舞台。‎ ‎﹣﹣刘亚男、吴勇:《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6)成立联合国是哪次会议的决定?依据材料五、材料六分析,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有何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两次工业革命、南北战争、雅尔塔会议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相关知识的掌握,美国在战争中积累了大量资本。其中的原因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美国本土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 ‎【解答】(1)据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可知,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种新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营造出了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 ‎(2)据材料二根据“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根据“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威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根据“‎ 第34页(共34页)‎ 英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6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0%以上”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发展。综上所述,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据材料三“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表(单位:%)”可以得出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失去了工业霸主的地位;美国德国的工业后来居上超过英国;德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欧洲第一。‎ ‎(4)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美国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方式是美国内战(或美国南北战争),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美国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是飞机,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主要发明是电子计算机。‎ ‎(5)由材料四“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积累了大量资本的原因有,战火没有波及美国本土,美国在两次大战初期都奉行“中立”政策,大发战争财,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 ‎(6)据所学知,在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由材料五“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就组织了以它为首的包括16个国家的所谓‘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1951年2月1日,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污蔑中国为‘侵略者’的决议”可知,战后初期美国主导了联合国。由材料六“大多数国家认识到:联合国并不会任由美国摆布,美国在战争(伊拉克战争)中遇到的困难都与它未能获得联合国的授权有关……此外,法德俄等反战国家通过阻止战争决议的通过,向美国展示了力量”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限制。这种变化体现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故答案为:‎ ‎(1)君主立宪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营造出了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 ‎(2)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失去了工业霸主的地位;美国德国的工业后来居上超过英国;德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欧洲第一。‎ ‎(4)是美国内战(或美国南北战争);飞机、电子计算机。‎ ‎(5)战火没有波及美国本土,美国在两次大战初期都奉行“中立”‎ 第34页(共34页)‎ 政策,大发战争财,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 ‎(6)雅尔塔会议;由战后初期美国主导了联合国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在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限制;多极化趋势。‎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雅尔塔会议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10/1 7:34:24;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4页(共34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