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生物(文)试题 Word版

天水市一中高二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生物试题(文)‎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1-35每题2分,共50分)‎ ‎1.血细胞、淋巴管壁细胞及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分别是( )‎ A.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 B.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 C.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和血浆 D.血浆、组织液、组织液 ‎2.关于下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C.⑥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 ‎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D.HCO3-、HPO42-对血浆中酸碱度起调节作用 ‎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不少内分泌腺本身会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5.下列有关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反射弧中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导和传递 ‎ B.神经细胞兴奋的原因是在适宜刺激下Na+大量外流 C.轴突末梢兴奋时以主动运输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 ‎ D.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6.下面是与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某种物质的调节 D.①②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7.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属于下丘脑功能的一组是( )‎ ‎①分泌抗利尿激素 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 ③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 ④温度感受器 ⑤渗透压感受器 ⑥调节机体活动最高级中枢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8.进入寒冷环境时,人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B.代谢活动增强 C.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D.皮肤血管收缩 ‎9.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B.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C.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D.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都是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 A.由机体初次接受过敏原刺激引起 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11.预防接种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体内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浆细胞 C.记忆细胞 D.T淋巴细胞 ‎12.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1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14‎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错误的理解是( )‎ A.内环境稳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 ‎15.婴幼儿定期注射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将乙肝疫苗注入肌肉时,首先进入人体的(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16.某人能读书看报写文章,但就是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 )‎ A.大脑皮层语言区的H区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W区 C.大脑皮层语言区的V区 D.大脑皮层语言区的S区 ‎17.正常发育的婴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尿床现象逐渐减少。该现象说明(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受大脑皮层调控 ‎18.下列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与其分泌激素对应错误的是( )‎ A.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B.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D.睾丸→促性腺激素 ‎19.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B.激素在血液中有选择的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D.脑干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20.胰岛素类药物不能口服的原因是( )‎ A.注射比口服的疗效更明显 B.口服后被消化分解,失去功能 C.口服后不易吸收 D.口服无法进入血液循环 ‎21.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C.①、②、④相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①的渗透压的大小由蛋白质含量决定 ‎22.高原体能训练能提高运动员在缺氧环境下的运动能力。但某运动员刚到高原后时,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 ‎23.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突破人体第一、二两道防线的流感病毒结合 B.某人吃庆丰包子铺的大糖包后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多 C.夏天高温时出汗较多,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少 D.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较多的乳酸,但细胞内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 ‎24.下图是反射弧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c传到e时的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25.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走路不稳、语无伦次、呼吸急促。在人脑的各组成部分中,与上 述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小脑、大脑、脑干 B.大脑、小脑、脑干 C.小脑、脑干、大脑 D.脑干、大脑、小脑 ‎26.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 ‎27.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渴的感觉,渴觉的感受器和产生渴觉的神经中枢分别于( )‎ A.下丘脑和下丘脑 B.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D.垂体和大脑皮层 ‎28.某同学参加秋季运动会马拉松比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 B.应该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糖的消耗,血浆渗透压会显著降低 D.当人体内环境pH失衡时,会出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 ‎29.发生矿难被埋在矿井下的人长时间没有饮水进食,其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肝脏中储存的肝糖原减少 B.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 ‎30.下列关于髙等动物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经过调节,产热过程会大于散热过程 B.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方式都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C.剧烈运动过程中,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 ‎31.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严重感染或者肿瘤而非艾滋病病毒的侵染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过敏是由于机体的监控和清除功能过强导致的 ‎32.体液免疫中会发生( )‎ A.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B.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 D.记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 ‎33.小华和小明均被流感病毒侵染并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小华注射过流感疫苗而小明没有,下列关于二者的症状及体内发生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华的感冒症状较小明轻,但他们内环境的稳态均已遭到破坏 B.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在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C.小华体内的抗体是B 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释放的,而小明体内的抗体是记忆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释放的 D.小华和小明体内都可能发生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4.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B.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促进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 ‎35.进行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时,人体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的C0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维持pH稳定 B.人体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增加散热、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稳定 C.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维持血糖稳定 D.垂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维持渗透压稳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36.(18分)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 ‎(2)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的神经中枢中,这样的结构有________个。‎ ‎(3)图乙中的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或________的膜。图乙中④处的液体为________。‎ ‎(4)兴奋通过图乙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5)当①兴奋时,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18分)2017世界青年乒乓球锦标赛在意大利举行,北京时间‎2017年11月30日,中国队以男团3比0、女团3比1的成绩“双杀”日本,重夺男女团体冠军。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身体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此时毛细血管_______,血流量_______,以增加散热。‎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挥汗如雨,导致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引起下丘脑相关中枢的兴奋,使得垂体释放的_________激素增多,以促进__________,从而维持机体的水盐平衡。‎ ‎(3)随着比赛的进行,运动员体内能量被大量消耗,此时血糖浓度降低,引起__________细胞分泌__________增加,以促进___________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跳加快,是_________调节的结果;比赛结束时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38.(14分)近些年的情况表明,HIV感染人群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流行形势出现复杂化的趋势。艾滋病仍是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请回答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 ‎(1)HIV主要攻击人体的____细胞,使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丧失。因此艾滋病病人易患严重感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这表明免疫系统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____________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靠浆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起作用;后者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天水市一中高二级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生物试题(文)答案 一、 选择题(1—20每题1分,21—35每题2分,共50分)‎ ‎1—5 C D B D D ‎6—10 A A C B A ‎11—15 B D C D B ‎16—20 A D D C B ‎21—25 A C D C A ‎26—30 B C B A D ‎31—35 A A C B C 二、 非选择题(共50分)‎ ‎36、(每空2分,共18分)‎ ‎(1)效应器 (2)c 2 (3)细胞体 树突 (顺利可颠倒) 组织液 ‎ ‎(4)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6)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37、(每空2分,共18分)‎ ‎(1)舒张 增大 (2)抗利尿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3)胰岛A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4)神经一体液 作用时间长 ‎38、(每空2分,共14分)‎ ‎(1)T 免疫功能几乎全部 清除 ‎ ‎(2)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抗体 效应T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