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5:第10课 过秦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5:第10课 过秦论

过秦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 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词性转变、一词多义的知识;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过程和方法  ‎ 在多读的基础上掌握重要的字词;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施“仁义”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 省略、活用、一词多义等;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 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施“仁义”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战国纷争,群雄逐鹿,秦以边陲之地,纵横征伐,百有余年而一统天下,可谓盛极一时!可是,谁曾想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却短命而亡,亡得那样迅速,那样悲惨,又是那样的神秘,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震惊。自古以来,多少有识之士在震惊之余,不懈地探索其迅速崛起而又突然灭亡的原因,以期从秦王朝的盛衰兴败中汲取有益的教训。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汉初杰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的经典名篇,分析探讨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的史论文章——贾谊的《过秦论》。‎ ‎2.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年18岁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20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贬为梁王太傅,后来梁王坠马而亡,贾谊认为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另有辞赋等作品传之于世。后人编有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 贾谊有很高的政治抱负,才华横溢,作为一个杰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有着强烈的济世为民的使命感。然而时运不济,他的革新政治的主张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生事诬陷,被贬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英年早逝,一颗璀璨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的天空。贾谊人生虽然短暂,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他的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引起后世文人的扼腕叹息。‎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汉文帝在宣室(注:汉代未央宫里的一著名宫殿名,汉代皇帝经常在这里召见诸臣商议军国大事)里召见贾谊,贾谊的政治才华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夜半虚席以待贾谊,不是向他去请教治国的策略,反而询问鬼神之事。可见,贾谊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真正的重用。‎ 王勃的“呜呼!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说的也是贾谊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生。‎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毛泽东《贾谊》‎ 在封建专制时代,有抱负、有才华、具有完美人格的知识分子遭受莫名其妙的打击而郁郁不得志者,岂止贾谊一人呢!‎ ‎3.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过秦论》被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过秦论:过,(动词)指出秦的过失。论:古代的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史论。‎ 文体常识——“论”“说”“议”:‎ 论:着重在是非,结果往往是作出判断,不一定要有许多人,作名词时,“论”是评论或议论。 ‎ 说:一种文体。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 议:着重得失,结果往往是做出决议;往往是许多人一起交换意见。作名词时,“议”是建议。‎ 二、诵读感知 ‎1.播放录音。‎ ‎2.正音。 ‎ 崤函(xiáo)  囊括(náng)  连衡(héng)  合从(zòng)  陈轸(zhěn)‎ 召滑(shào)  翟景(zhái)  逡巡(qūnxún)  镞(zú)  流血漂橹(lú)  ‎ 鞭笞(chī)  藩篱(fānlí)  隳(huī)  镝(dí)  践华为城(huà)  ‎ 瓮牖绳枢(yǒu)  氓隶(méng)  倔起(jué)  阡陌(qiānmò)  ‎ 赢粮景从(yíng yǐng)  锄耰棘矜(yōuqín)  銛(xiān)  ‎ 长铩(shā)  谪戍(zhé)  度长絜大(duóxié)  万乘(shèng)‎ ‎3.分组朗读课文,体会赋体的句式特点,领会本文铺张扬厉的文风。‎ 诸如: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②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③……,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④……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伦制其兵。⑤追亡逐北,浮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⑥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理清文章思路。‎ ‎⑴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①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②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⑵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①兴起的过程(前三段);②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5.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课文赏析 ‎(一)指导学习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课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2.重要字词点拨。‎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形→名,险固的地方 ‎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牢固的 ‎ 席卷下天,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名→状,用席子,用包袱,用布袋子 内立法度   名→状,对内;法律制度 ‎ 外连衡而斗诸侯   名→状,对外;使动,使……争斗 ‎3.思考:秦国凭借哪些优势在诸侯之中崛起?‎ 明确:地理优势: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崤山、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秦国安全生存且能够发展经济、军事的地理上的天然屏障(外因)。‎ 秦孝公的深谋远虑与雄才大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此时秦国国力尚不足以与周天子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和天下诸侯相抗衡,力量还不足够强大。所以,只能偷“窥”以周天子为代表的天下,但他已经开始觊觎王室,说明它有野心,可谓一字千斤(内因)。‎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代以及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之一,他开启后代的革除弊政、变法图强的先例,如宋代王安石变法、晚清的戊戌变法等。商鞅变法从四个方面对秦国进行改革:‎ 内  立法度:政治上——健全法律制度,有章可循;‎ 务耕织: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夯实基础;‎ 修守战之具:军事上——积极备战,走强兵之路;‎ ‎  外 连横而斗诸侯:外交上——采取连横策略,让诸侯互相猜忌,发动战争,消耗实力。‎ 所以,商鞅在秦国全方位实行变法,对外采取消耗诸侯实力的战略,秦国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在诸侯之中均占优势,扩大地盘,壮大力量。‎ 结果: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可以看出,秦国从一开始,就使用诈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4.小结:秦国崛起的关键——天时:周室衰微,群雄割据争霸;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商君佐之。‎ ‎5.思考: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 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 ‎6.根据板书尝试背诵第一段。(齐背与个别背诵相结合) ‎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 ‎1.朗读第二段。要求:读出那种纵横捭阖、铺张扬厉的气势,体会战国纵横家的文风。‎ 朗读时重点体会以下句式:①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②……,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③……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伦制其兵。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浮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趁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2.重要字词点拨。‎ 孝公既没   通“殁“            ‎ 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因,沿袭。 ‎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名→状,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 会盟而谋弱秦 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爱,吝惜;致,招纳 合从缔交 盟约              ‎ 之属……之徒……之伦…… 类,辈 ‎ 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统领,统率   ‎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疲惫不堪 追亡逐北   败逃者 ‎ 流血漂橹   使动;使……漂 ‎ 因利乘便   趁着           ‎ ‎3.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4.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5.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6.贾谊主要采取那些表现手法从哪些方面来展示秦国的强盛?‎ 明确:对比手法,铺陈排比手法。‎ 一国——多国:一国之士——多国之士;一国之徒——多国之徒;一国之将——多国之将;一国之土地——多国之土地;一国之兵——多国之兵。‎ 结局对比:秦无亡失遗镞之费,宰割天下——诸侯已困,俯首称臣。‎ ‎7.你认为秦国强盛的主要原因何在?‎ 明确: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再加上延续先王(秦孝公)制定的既定政策——统一全国的雄心,并不因循守旧,在战术上针对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策略,积极主动出击,凭借人才优势出谋划策,才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性,赢得了宝贵的时机。‎ 板书要点。 ‎ ‎(三)指导学习第三段 ‎ ‎1.指名朗读第三段,思考课文第三段主要叙述的内容。 ‎ ‎2.重要字词点拨。‎ 奋六世之余烈 功业       ‎ 振长策而御宇内  举起 ‎ 履至尊而制六合 踩,动化,登上   ‎ 威振四海 通“震” ‎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南:名→状 以为:以之为 ,把……作为       ‎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退 ‎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言,著作  愚,使……愚昧,愚弄 ‎ 以弱天下之民   使…衰弱,削弱 ‎ 因河为池 凭借     ‎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名化坚固的屏障 ‎ 聚之咸阳 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 信臣精卒  诚信、可靠 ‎ ‎3.思考:本段讲了秦始皇“攻”天下的业绩和“守”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攻”的?哪些文字是写其“守”的? ‎ ‎“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守”,“报怨”句和其前为“攻”。“南取百越”北“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4.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5.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四)指导学习第四段 ‎ ‎1.指名朗读,思考本段主要内容。‎ ‎2.解释加横线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 余威震于殊俗边远的地方 瓮牖绳枢  瓮、绳,名→动,瓮,用破瓮做…  绳,用绳子系…‎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带领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兵,兵器;揭,举 ‎ 天下云集响应  名→状,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 赢粮而景从   背着;通“影”,像影子一样 山东豪俊   崤山以东 ‎3.思考: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 明确:五个方面。‎ 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4.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 武器:低劣  不堪一击 ‎ ‎    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目的是什么?‎ 明确: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5.根据板书要点背诵此段。‎ 始皇: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迁徙之徒 ‎        才能——不及中人 ‎        兵力——疲弊之卒,数百之众 ‎        武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五)指导学习第五段 ‎1.指名朗读,思考本段的主要内容和写法。 ‎ ‎2.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动,缩小、削弱 ‎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比 非及向时之士也  原来         ‎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比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相提并论        ‎ 然秦以区区之地及其狭小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朝:使动,使……朝拜 ‎ ‎3.指出特殊句式。 ‎ 非尊于……之君也   状语后置 ‎ 为天下笑者   被动句 ‎ ‎4.“过秦论”,即论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地指出秦亡的原因,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 ‎(1)将段中涉及的秦国、秦朝、九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联结起来;‎ ‎(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中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 ‎(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明确:‎ ‎(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 ‎(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朝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 ‎(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然而,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朝力量削弱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原因是什么?一个“何也”,终于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是什么?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根据板书齐读背诵。‎ 四、合作探究 ‎1.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明确:①贾谊生活在汉文帝统治时期。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潜滋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地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覆辙。②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2.本文用了大量的篇幅叙事,又在叙事的基础上明理,你认为本文的叙事有何特点?它是如何在叙事的基础上做出论断的?‎ 明确:概括地说,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具体地说,本文善于叙事具备两大特点:其一是作者对秦由盛而衰、从攻到守、由兴到亡的叙述运用了“线”“点”结合法。所谓“线”,是指作者抓住了一条纵线,即从秦孝公至秦始皇七代君王分成四个阶段叙述,勾勒出了整个历史阶段发展的轮廓;所谓“点”,是指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作者用浓墨重彩加以铺陈发挥。这样脉络清晰,要点突出。其二是作者善于概括事实,善于从总的、大的方面把握事实。在写到秦的“守”势时,突出写了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概括而简明。在写陈涉时,突出写了他出身贫贱、才能拙劣、地位低下、起义军势单力薄等几个方面,这不仅与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反衬了秦朝灭亡之易,可谓一箭双雕。‎ 叙事是说理的基础,要写好说理文,还要靠论断。论,是依据事实立论;断,是从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贾谊就是先把大量的事实摆出来,在此基础上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使理不讲而自明,理少讲却大明。正如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对本文的评论:“《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篇文字。”这个评语是非常精辟的。‎ ‎3.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秦国和秦王朝的对比:秦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仁义的表现,逐渐强大是必然的结果。秦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仁义灭亡也是必然。这有力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了秦国历代君主“因遗策”,实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提出论点做准备。其次拿秦国和陈涉对比,突出双方的地位、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然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在与秦国“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和九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实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 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论证的强大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 ‎4.贾谊是汉初最富辞彩的散文大家,而作为其代表作的《过秦论》,一定能体现贾谊作品的语言特色,从文章浩浩如江河,沛然而下的气势里,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明确: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又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全文对偶、排比处占2/3以上,却毫不给人以堆砌呆板之感。若干对偶组成一组排比,‎ 辗转成文,一气呵成,恰似长江大河,激起层层波澜;排比句之间,恰当运用虚词关联,犹如珠滚水溅,既闪耀着光彩,又气势贯注,雄浑有力。‎ 总体看,这种由对偶形成的排比,有两种类型:一是运用同义或近义的词语组成排比,如第1段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吞并”之意,却无板滞之感;二是用几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组成排比,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四句,强调秦国国力日盛、疆域日广。‎ 五、拓展延伸 ‎ ‎1.如何理解本文的主要观点,比较贾谊的“仁义”与孟子的“仁政”。‎ 明确: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贾谊的“仁义”除了包含孟子的“以民为本”思想也外,还包含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民不聊生,秦统一天下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当秦王朝建立之后,严刑峻法,暴政天下,这便背离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2.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仁义”?‎ 明确:新的领导集体建立之后大力反腐倡廉,建立养老保险机制,深化改革开放,医疗体制改革等等,都是施“仁义”的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本着“以民为本”的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正带领中国人民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