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教案3
新人教必修1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教案 全章概述 本章学习力的基本知识,是学习整个力学的基础和准备。内容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本章的内容与初中学过的有关力学知识联系密切,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是今后学好其它力学知识的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下本章突出了以下特点: l、和过去教材相比,突出介绍了自然界中的四种相互作用,四种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没有定论的说法激起了有志者的热情与探索欲望。 2、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我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教学内容或回应教学内容,比如足球运动、重心改变、摩擦力的产生等等,源于生活的实例激发了大家探索的热情。 3、强调实验的作用,锻炼动手能力。每节课都设计了若干实验,比如微小形变的演示,弹簧弹力规律的探索,滚动摩擦的研究等等。在实验过程中 体会和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4、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源于生活并且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和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能用重锤线检验一条线或一个面是否竖直或水平。 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知道力的三要素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以及对初中知识的回顾,概括出重力的产生、方向及大小与什么有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以及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 5、通过“重心”概念的引人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质疑,勇于修正 3、通过介绍“神五”发射升空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2、重心的概念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践体验——表达交流,总结归纳 ★教学用具: 长方形木块,锯条,橡皮条,已知质量的钩码,重锤线,铅笔,刻度尺,质量均匀分布的金属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力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力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对“力和力的图示”的学习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等录像 资料。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解释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讨论现象的共同点,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实际问题以及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演示用手压锯条、拉橡皮条等等,提出问题; l、类似这些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实例? 2、所有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列举实例,概括总结自己的结论 点评: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兴趣,完成力的定义的教学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 1、用手指推长方形小木块,你能看到几种不同的现象? 2、比较几种不同的现象,你能说出力的作用和它所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吗? 3、说出你的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推木块。 操作参考: l、用大小不同的力推木块靠近桌面的地方 2、用大小相同的力推木块的不同侧面 3、用大小相同的力推距离桌面不同高度的地方 学生叙述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实验,分析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叙述实验现象、抽象概括总结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提出问题: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也是一个矢量。 1、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有哪些是矢量? 2、我们怎样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力?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观看课件《力的图示作图法》,完成对力的图示的教学。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阅读教材,观看课件。 2、对“重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神州五号升空录像,带有苹果落地、航天飞机绕地飞行、人抛出 物体、月球绕地运行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 1、发射卫星或飞船为什么用那么大的火箭? 2、苹果落地、航天飞机绕地飞行、人抛出物体落向地面、月球绕地运行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录像和图片,感受人类探索自然的成就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点评:进一步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并勇于探索科学,得出重力的定义。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弹簧秤测已知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提出问题: l、通过测量不同质量物体的重力,你能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吗? 2、关于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测量,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点评: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演示不同情况下的重锤线。 学生活动:学生猜想、观察、分析得出重力方向的结论。 点评: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概括总结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 l、你能用一支铅笔将一个刻度尺水平支起来吗?做做看。 2、根据二力平衡,你能找到刻度尺的重心吗? 3、根据刻度尺的重心的位置,猜想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在哪里? 4、你的猜想正确吗?你该怎么做? 5、若在刻度尺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刚才支点的位置改变了吗?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 l、平衡刻度尺 2、确定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板的重心并实验验证。 点评: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3、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学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提出回答: l、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什么? 2、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请猜测原因可能是什么? 3、假设重力不存在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学生解答;交流讨论,发表见解。 点评:阅读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取物理信息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重点是对重物牵引下小车的运动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涉及到了实验的设计、操作以及作图象的方法、原则,很好地提高了大家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又为后面学习这种匀变速运动打下了基础。 四、实例探究 ☆关于重力的理解 1、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D、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 B、物体对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C、物体对悬线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二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D、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对重心的理解 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B、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作用的集中点,也就是合力的作用点 C、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这个物体上,但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的重心就一定在物体上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4、把一条盘在地上,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铁链向上提起。当铁链刚好拉直时,他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 5、如图所示.把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薄板ABCD绕过C点的水平轴转动,其重心最多可升高 附录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材分析 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如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压锯条、物体落向地面、地球自转等)引入力的概念和重力的概念,并应用二力平衡原理引入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物体,正常情况下都离不开重力的作用,因此在相互作用的教学中,教材将重力放在其它力的前面,突出重力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对重力并不陌生,因此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中只做陈述性的简单介绍。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现有接受能力来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和重心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解决重心这一难点,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以求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 附录2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学生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了重力和力的概念,对重力和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力的图示,学生的这种储备为这节课的教学带来方便,使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突出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教育,这样使我们的物理课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弹力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来源:学#科#网]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问。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4、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学生判断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5、掌握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力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牛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2、体验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3、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 2、胡克定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 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的判断。 2、弹力方问的确定。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思考——归纳 ★教学用具: 传感器、计算机、弹簧、小车、砝码、弹簧称、带有支架的平面镜(两个)、刻度尺、激光光源、墨水瓶(灌满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现常见的一些相互作用(推、拉、提、压、举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其相互作用的共同点及本质。 学生活动:亲身感受推、拉、提、压、举等相互作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分析。 点评:列举实际问题分析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并导人新课。 二、进行新课 1、对“弹性形变和弹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提出弹性形变和弹性限度。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体会,归纳总结。 点评:通过拉长和压缩弹簧,使学生认识弹性形变,并理解弹性限度。 教师活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推、拉、提、压、举等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 点评:结合对前面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师活动:实验讲解,学生观察思考,掌握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体验观察微小形变的法,提高实验能力。 点评:观察微小形变,培养观察能力和掌握显示微小形变的方法。 2、对“几种弹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弹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出弹力的方向。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点评:在掌握弹力产生条件的基础上,思考弹簧和绳子产生的弹力方向,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牛总结归纳弹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常见的弹力的力向。并进行总结。 点评:小结弹力的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对“胡克定律”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点评:感受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形变的关系。 教师活动:利用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试验数据,分析买验结果。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计算机演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点评:实验研究――胡克定律,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来源:Zxxk.Com]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图象处理),如何分析图象找出规律。 学生活动:学牛讨论交流,总结现津,得出结论。 点评:培养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探索和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做F-x图象,利用数学知识确定F和x的关系,找出物理规律。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用实验数据做图象,进一步体验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点评:掌握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点评 判断弹力的方向及计算弹力的大小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只有掌握了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确定了弹力的方向,才能为今后的受力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弹力大小的计算在今后也将有许多实际的应用,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利用平衡条件及动力学规律,利用公式F=kx来计算。 四、实例探究 ☆关于弹力产生的原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 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桌面互相接触,由于书发生了微小的形变,产生了 对 的 力,其方向 。 ☆弹力产生的条件 3、已知物体甲和乙之间有弹力的作用,那么 A、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且都发生形变 B、物体甲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但必定都发生形变 C、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但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D、物体中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也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对弹力的理解 4、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 5、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对胡克定律的应用 6、一弹簧秤由于弹簧老化而换用了一新弹簧。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当下面不挂重物时其指什恰好指在5N刻度处,当弹簧下挂上20N的重物时,弹簧秤示数为30N,当弹簧下挂上多重的物体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0N? 附录1 弹力――教材分析 弹力是力学中最经常遇到的力之一,对弹力认识清楚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本节课的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方向的确定。教材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后又对常见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提力、举力等)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说明。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 要掌握弹力,必须弄清楚弹力产生的原因。本节课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强调对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分析,有利于认识弹力和确定弹力的方向,也有利有今后对牛顿定律的教学。 在对弹力分析时,引导学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即从定义(实质)出发和现象出发,这也是考虑问题和解题的两条思路。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有类似的情况,若能经常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无疑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录二 弹力――学生分析 针对高一新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阶段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 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在初中对弹 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基础,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会很空泛。教师觉得“没戏 可唱”,学生则有“炒冷饭”之感。其实,对于学生,高中物理不仅因在知识内容上加深、拓宽而造成台阶,还因抽象思维、科学方法上要求提高而使不少学生倍感困难。所以帮助高一学生在初始阶段跨好初、高中台阶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教会他们学习物理的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易学易懂的特点,我们可将教学重心放在对物理学研究方法的传授上,使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基于此,本教案根据教材要求,设置了以“实验与观察——分析与归纳——总结与结论”为认知程序,引导学生既研究物理规律,又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全课设计了演示实验供学生观察与研究;全课以“方法”为根茎,知识为枝叶,板书设计亦突出“方法”的脉络,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3、摩擦力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条件,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3、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降擦力的概念。 4、了解滚动摩擦力和流体阻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两个学生一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提问学生复习摩擦力概念。 学生活动:将手放在桌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前移动,体会手受到的阻力。建立摩擦力概念。 点评:通过实验建立静摩擦力概念。 二、进行新课 1、对“静摩擦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弹簧秤有读数?得出静摩擦力概念 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产生静摩擦力?让学生思考讨论。 让学生重复刚才实验,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发现问题,得出最大静摩擦力概念和静摩擦力范围。(0<F≤Fmax= 学生活动: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线连接木块和弹簧秤,用力水平拉弹簧秤,不要使木块移动,并读数。回答问题:桌面对木块有阻力作用。 思考讨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相对运动趋势。 重复实验,慢慢拉动木块,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木块刚开始移动时读数最大)。 点评:通过实验得到静摩擦力的概念,分析出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再得到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师活动:给学生出示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各接触面光滑,墙壁对小球有无静摩擦力 (2)如图所示,人用力推木箱,但没有推动。地面对木箱有无摩擦力?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注意学习假设法和二力平衡法在分析静摩擦力时的运用。 点评:由实验分析静摩擦力有无,教给学生分析判定静摩擦力的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和分析皮带传送问题,总结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学生活动:将毛刷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向前推(不要移动),观察毛的变化(弯曲)回答老师问题(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观察皮带传送问题,判定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向) 总结: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点评:通过实验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 2、对“滑动摩擦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让学生重复实验,提问学生:木块移动时弹簧秤有无读数,得到滑动摩擦力概念。 提问学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讨论回答。 用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控制实验条件:接触面不变) 一块 二块 三块 木块与桌面间压力[来源:Zxxk.Com] 弹簧秤读数 得到:F∝FN F=μFN 让学生再次实验:讨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控制实验条件:压力不变) 讲解:动摩擦因数μ,大小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参看课本第62页表。 学生活动:重复弹簧拉木块的实验,在木块匀速运动的条件下,观察弹簧秤的读数。讨论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l)用弹簧秤分别拉一个,两个,三个木块(叠放),将每次的读数填在设计的表格中,分析比较: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成正比) (2)分别在桌面,玻璃板和毛巾上用弹簧秤拉动木块。观察记录弹簧秤读数。(接触面粗糙的摩擦力大) (3)在光滑桌面上和粗糙木板上分别拉动同一木块,并读数。 点评:通过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概念,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得到滑动摩擦力公式。 教师活动:让学生完成实验,总结滑动摩擦力方向。 学生活动:将毛刷放在桌面上,用力水平拉动,观察毛变弯的方向。总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方向合起来总结。 点评:通过实验,分析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3页例题。 学生活动:完成训练。 点评: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地方在增大摩擦力?那些地方在减小摩擦?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力。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实验:用弹簧秤在桌面上拉木块,记下弹簧秤读数;在木块下放两支铅笔,再用弹簧秤来拉,记下弹簧秤读数.比较两种情况下弹簧秤读数的大小。 点评:通过实际事例说明摩擦力的利害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4页“流体的阻力” 学生活动:阅读“流体的阻力” 点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活动:出示课堂练习。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点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判断弹力的方向及计算弹力的大小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只有掌握了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确定了弹力的方向,才能为今后的受力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弹力大小的计算在今后也将有许多实际的应用,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利用平衡条件及动力学规律,利用公式F=kx来计算。 四、实例探究 ☆关于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l、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那些是有益的,那些是有害的,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增大和减小它们?试分析你骑自行车在加速行驶和减速滑行时,前轮和后轮受到路面所给的摩擦力的方向。 ☆关于静摩擦力的求解 2、如图所示,用50N的作用力F将重1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 ☆关于摩擦力的理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存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 B .因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滚动摩擦力总是小于滑动摩擦力 D.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关于静摩擦力的求解 4、有一长条形木板,其质量为m,全长为L、现以一定的速度使木板在一水平桌面上滑行,已知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问当木板的三分之一滑出桌面时,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来源:学科网ZXXK] 附录1 摩擦力――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知识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认知目标:知道摩擦力的种类,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了解滚动摩擦和流体阻力。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3、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摩擦产生的原因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教材对滚动摩擦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讲,在此只做了解。 附录二 摩擦力——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摩擦力的概念,在生活中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有关摩擦力的现象和问题,因此,学生对摩擦力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静摩擦力的认识是不完整的,存在着因思维定势而造成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对静摩擦力方向的认识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实验和生活事例可以使学生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从而彻底澄清一些错误认识。 4、力的合成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1、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 2、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尤其是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 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用具: 多媒体、总重力为200N的一桶水、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磁性黑板、带磁铁的滑轮、钩码、橡皮筋(带细绳套)、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用);方木块1块、弹簧秤2个、橡皮筋1条,20cm细线1条(两端打好套)、白纸1张、图钉几个、三角板一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一位同学提起重为200N的一桶水,请下面同学分析该同学施加的提水的力为多大?然后请两同学一起提起水桶,请同学们一起分析提水桶的有几个力?从效果上看跟刚才用一个力提一样吗?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两位同学的操作,同时考虑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点评: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会等效观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列举实际例子:用两条细绳吊着日光灯、很多只狗拉着雪撬前进、抗洪救灾中解放军搬沙袋、打夯等。 点评: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体会一个力可以与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同学找出这些例子的共性,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领会合力、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二、进行新课 1、力的合成 教师活动:教师出具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告诉学生有关的器材,以及实验的目的,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学生可能提出好多不同的设计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在这个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等效的标志是什么?(橡皮条的伸长量相等)然后教师可让学生(2-3人)自告奋勇去前面操作,下面的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找出操作同学的不妥之处。在实验结果的处理时,引导学生先做出各力的图示,让操作的同学和下面同学一起讨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学生此时也可能有很多种猜想,比如:把两个力直接加起来等。教师可参与学生的讨论,筛选出有一定道理的猜想)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出示的合力与分力关系模拟演示器,思考: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什么问题?在这个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等效的标志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案去探究?然后与邻近的同学交换一下意见。 学生代表到前面去做实验的时候,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并与自己设计的方案相比较,看哪个方案更好一些。同时要找一下前面同学的操作有无不恰当的地方,并友好地提出来。当操作的同学根据实验结果画出力的图示时,同学们要积极思考: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并形成自己的猜想结论。 点评: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学生对于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的猜想,教师应当充分尊重,而不要怕麻烦,要让学生的实验探索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有时很睿智,教师时常会有惊喜的发现(为学生的聪明而高兴)。 教师点评: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要给学生验证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三组数据,处理完后得出自己验证的结论,即原来的猜想是否正确。让学生自己选出各组的代表,把实验的情况进行汇报,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求合力的方法一一平行四边形定则。[来源:学科网]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组的操作情况、数据处理、语言表述等进行评价和分析。 学生活动:根据学生自己的猜想,利用课桌上仪器进行实验验证,测量三组数据进行处理,看结果如何。(实验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各组的学生代表要在同学们面前陈述本组的实验结论,和其他组的情况相比较,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得出求合力的方法。 点评:验证探究的结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究、验证,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比较准确而又简捷的语言表述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点评:概括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力F1=45N,方问水平向右。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若F1和F2的方向相反(夹角为180°),求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若F1和F2的方向相同(夹角为0 °),情况又怎样?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随着F1、F2、的夹角变化而如何变化?[来源:Z*xx*k.Com] 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可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 θ= 0°;0°<θ<90°;θ= 180°;90°<θ<180°;θ从0°到180°变化,合力F的大小变化。 什么情况下合力最大?最大值为多大?什么情况下合力最小?最小值为多大? 合力F是否总大于原来两个力F1、F2、? 当F1、F2、相等时:θ= 0°;θ<60°;θ= 90°;θ=180°的情况。 学生活动: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做题态度要严谨认真。 思考: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随着 F1、F2、的夹角变化而如何变化?合力F的大小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内变化? 认真观察老师提供的课件内容,印证自己得到的结论。 点评:寻找合力F的大小和分力F1、F2、间夹角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在上述问题中,即:F1=45N,方问水平向右。F2=60 N,方向竖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能否不用图示法而用其它的方法求?如何求?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解。 然后学生计算求出。 点评:方法扩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论是多么重要的结论,教师都不要取代学生,一切的思维活动教师都要巧妙引导,让学生得出。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初步知道求两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后进一步提出拓展问题:一般情况下物体都受到多个力作用,那么如何求这些力的合力?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不难想到: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它们的合力: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点评:由两个力合成扩展到多个力合成,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对“共点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教师让学生自学共点力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以检验其自学情况: 1、什么样的力是共点力? 2、你认为在掌握共点力的概念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3、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出示图片:大吊车吊起物体;人担水;举重;比萨斜塔等。吊车吊起物体时钩子受的力为共点力吗?人担水时担子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举重运动员举起的重物受到的力为共点力吗?比萨斜塔受几个力作用?它们是共点力吗? 4、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没有适用条件?适用于什么情况?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看书,掌握共点力的概念,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回答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共点力的理解并搞清它们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共点力。 点评:学生掌握共点力的概念,培养学生自学和分析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课堂练习(见实例探究),学生先独立完成(起自测作用),然后讨论,有些问题可有多种解法,引导学生找出最佳解题方法。 学生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堂练习,自我评价本节课学习的情况。[来源:Zxxk.Com] 点评:在应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计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关于合力与分力关系的理解 1、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为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 B、合力的大小既可等于F1,也可等于F2 C、合力F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 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的夹角增大而减小 ☆关于合力的大小范围 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15 N、F2、=9 N,他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A、9 N B、25 N C、6 N D、21 N 3、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最大为15N,最小为5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N和 N 。 ☆合力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4、如图所示,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θ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从最小逐渐增大到最大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零 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D、先增大后减小 ☆综合应用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附录1 力的合成—一教材分析 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大量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力的矢量性和解决矢量问题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初学者很难跨越的一个台阶,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来分析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自然、畅快、水到渠成、不突兀。同时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力的合成》这一节课,一改传统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式,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自己原有“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猜测、实验、归纳、总结”的探究过程,自己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在建立“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过程中,体会到“实验归纳法”的一般原则。 l、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运算的法则,它的重要地位可想而知。教材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到平行四边形定则,一来培养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二来培养了学生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学生经过这一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讲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来源:学*科*网Z*X*X*K] 2、共点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因为在高中物理中问题中的研究对象绝大多数是质点,它们受的力自然是共点力,故对该概念的理解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基础。 附录2 力的合成——学生分析 力的合成一节的教学,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所有的课堂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活动,虽然学生对矢量的认识很肤浅,但只要老师引导得当,教学活动应该比较顺利。另外,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就目前学生的知识水平而言,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如: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5、力的分解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3、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能够区分矢量与标量。 5、会用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相加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育学生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 1、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2、会分析日常生活中与力的分解相关的问题。 3、会用三角形定则成合矢量 ★教学难点 1、分力与合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2、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方法 分析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践体验,讨论交流,用物理语言描述出力的分解的方法 ★教学用具: 铅笔,细线,钩码,(或支架、轻杆、橡皮筋、钩码)小车,薄塑料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复习提问什么是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所遵守的法则是什么?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怎样?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点评: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有关力的合成的知识,引入新课题――力的分解。 二、进行新课 1、力的分解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耙的示意图和工作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 1、斜向上对杆的拉力F产生了什么效果? 2、这样的效果能不能用两个力F1和F2来实现?方向怎样? 3、F1和F2与 F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那么能个能用F1和F2来代替F呢?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课文。观察示意图,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 1、一个效果是使耙克服泥土的阻力前进,另一个效果是把耙向上提。 2、一个水平的力F1使耙前进,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2把耙向上提。 3、可以。 点评: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渐进的问题,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用物理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引入本节的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引导: 1、F可以用 F1和 F2来代替,F1和 F2就是力F的分力。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而F1和F2的合力就应该是F。这说明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这说明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点评:归纳问题,让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 教师活动:既然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那么力的分解也必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即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而我们知道一条对角线可以做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那么在进行力的分解的时候,可以有无数组解。 (可以在图中比较一下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不能随意分解呢?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 点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活动:用铅笔、绳套、钩码组成一套演示力的分解的实验装置,绳套一端系在食指上,一端系在铅笔末端,铅笔的顶端顶在掌心上。在铅笔末端悬挂钩码,体会食指和掌心受力的情况,以体验拉力产生的效果,揣摩分力的方向。(或该实验用让同学一手叉腰,另一同学按该同学的肘部或悬挂一重物,体会上臂和腰部的受力情况来完成。) (或下图所示装置来演示:让学生体会悬挂钩码后,两条橡皮筋发生的形变怎样,说明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配合,认真完成实验。 点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活动:同学们经过亲身体会,讨论以下问题: 1、食指和掌心有什么感觉? 2、这种感觉说明铅笔末端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3、若用两个力来代替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这两个力的方向怎样? 4、这两个力与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的效果是相同的,那么能不能用这两个力来代替那一个力呢? 5、这两个力与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是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亲身体会,讨论问题结论: l、食指有被拉伸的感觉.掌心有被刺痛的感觉。 2、一个是拉伸细线,一个是压紧铅笔。 3、一个沿细线方向向外,一个沿铅笔向里。 4、可以。 5、这两个力是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的分力。 点评: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会,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l、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可以怎样分解呢? 2、为什么这么分解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进行作答: 1、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可以分解成一个沿细线方向向外的拉力,一个沿铅笔向里的压力。 2、因为悬挂钩码后产生的拉力在这两个方向上产生了两个效果。 点评:进一步探索,逐步推导。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那么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进行作答: 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点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综合点评: 对于力的分解,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力的分解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这一点,较难理解。这里加了一个学生参与,并可以亲身体会力的作用效果的这个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现在我们知道,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力的分解时,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个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桥,而一些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这是为什么呢?(关于什么是引桥教师要给予简单的解释。)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得到不同结论。 点评:加强物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对于学生讨论的结论,教师先不进行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车辆经过高大的桥时,要先上坡,再下坡,我们能不能把车辆的运动看作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呢?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考,抽象出物理模型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点评: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在模型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演示:用薄塑料板做斜面,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让学生观察现象。教师引导: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它并没有竖直下落,而是要沿斜面下滑,那么在物体运动过程中重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 教师重点引导,必须让学生明确一定是力在受力物体上产生的效果。[来源:Zxxk.Com] 学生活动: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讨论,看到的现象:斜面被压弯,同时小车沿斜面下滑。在教师引导下得到: 一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 点评:培养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用物理语言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既然重力产生了这两个效果,那么重力应怎样分解呢? 学生活动:可以分解为: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1,一个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2。 点评: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活动:假设这个斜面的倾角为θ,那么重力的分力与倾角有什么关系?试写出表达式。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推导,交流总结: 点评: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教师活动:通过这个表达式分析: 1、当θ变化时,F1和 F2的大小如何变化? 2、在车辆上桥和下桥时,F1各起到什么作用? 3、通过这个结论,我们再来解释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用物理语言描述分析过程 1、当θ增大时,F1增大,F2减小。 2、上桥时阻碍车辆前进,下桥时使车辆越来越快。 3、引桥越长,θ越小,F1 越小:上桥时的阻碍作用减小,从而比较容易上桥,下桥时的加速作用会减小,从而保障行车时的安全。 点评:把物理公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物理语言解释生活现象。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力的分解的现象,让学生知道物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发现问题,建立物理模型,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用物理语言解释现象的能力。 2、对“矢量相加的法则”的学习[来源:学科网]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都要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力的合力时,不能简单地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我们还学习过另外一个矢量――位移,两个位移的合位移应如何求解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逐个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反思,阅读课文,讨论后回答: 位移相加时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两个位移与它们的合位移又组成一个三角形,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l、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一样吗? 3、什么是矢量? 4、什么是标量? 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学生看书讨论相关问题,记忆相关知识。 点评:前后联系,深入探究,记忆分析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一个物体的速度v1在一小段时间内发生了变化,变成了v2 ,你能根据v1、v2,按照三角形定则找出变化量Δ v吗? 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定则,让学生体会:末矢量总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等于初矢量与变化量之和。 学生活动: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后,讨论并回答。 点评: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答案,做出评价和讨论。 学生活动:仔细思考,认真体会。 点评:矢量相加的法则比较抽象,这里利用位移的概念引入,便于理解,这一部分内容课本讲解十分详细,而且便于学生自学,这里教师只做引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计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实例探究 ☆对力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 1、一个力,如果它的两个分力的作用线已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注意:两分力作用线与该力作用线不重合) 解析:作出力分解时的平行四边形,可知分解结果只能有1种。 ☆对三角形定则的理解 2、一个力,若它的一个分力作用线已经给定(与该力不共线),另外一个分力的大小任意给定,分解结果可能有 种 答案:3种 3、有一个力大小为100N,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它的一个分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 N,与该力的夹角为 答案:50N,60° 4、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正确的是 A.只有惟一一组解 B.一定有两组解 C.可能有无数组解 D.可能有两组解 解析: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其中一个分力的方向,可作出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如图所示,F2=F sinθ. (1)当F2<F sinθ,无解 (2)当F2=F sinθ,有惟一解 (3)当F sinθ<F2<F时,有两组解 (4)当F2>F时,有惟一解,所以正确答案是D. 点评:利用几何知识求最小值是解本题的关键. ☆综合应用 5、如图所示,重力G=100N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给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面成θ=30°的拉力F,F=20N,受到力F作用后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求: ①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①90N,②17.3N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