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桂林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8月份)
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8月份)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如图所示,有两个穿着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其中一个人A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时,两个人都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A推B时( ) A.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B.A对B的作用在先,B对A的作用在后 C.B对A的作用力小于A对B的作用力 D.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2.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第10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 B.0~10s内,质点做减速运动 C.第5s末和第15s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都为正方向 D.在20s内,质点的位移为9m 3.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B和质量为1kg的物体C用轻弹簧连接并竖直地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再将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A轻放在B上的一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取g=10m/s2)( ) A.30N B.0 C.20N D.12N 4.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4s后落地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40m/s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30m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5m/s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 ) A.5s末乙追上甲 B.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远为10m C.若时间足够长,两物体出发后能相遇两次 D.在0﹣4s内与4﹣6s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 6.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 t0 t1 t2 t3 体重计的示数/kg 45.0 50.0 40.0 45.0 A.t1和t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了变化 B.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C.t1和t2时刻电梯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 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 7.如图,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恒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无关 D.斜面、挡板对球的弹力与球的重力三者的合力等于ma 8.如图,在距水平地面H和4H高度处,同时将质量相同的a、b两小球以相同的初速度v0水平抛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球先落地,b球后落地 B.两小球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C.a、b两小球水平位移之比为1:4 D.a、b两小球水平位移之比为1:2 二、必考题 9.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甲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 (填“靠近”或“远离”)计时器下端; , ,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2)图乙和丙是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应选取 (填“乙”或“丙”)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和 . 10.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验中钩码重力大小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视为相等. (1)如图乙所示,由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 cm. (2)实验中可选择的钩码有2个,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你认为实验中选择 (选填“m1”或“m2”)较合适. (3)实验中可选择的遮光条有2个,它们的宽度分别为d1和d2,且d1>d2,你认为实验中选择 (选填“d1”或“d2”)较合适. (4)该实验小组又用此装置探究了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在a﹣F坐标系中,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三条曲线.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曲线是 (从①②③三条曲线中选出一条,填序号).曲线未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 11.汽车前方120m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12.在粗糙水平面上,一电动玩具小车以v0=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正前方平铺一边长为L=0.6m的正方形薄板,小车在到达薄板前某处立即撤掉驱动力,靠惯性运动s=3m的距离后沿薄板一边的中垂线平滑地冲上薄板.小车与水平面以及小车与薄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薄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小车质量M为薄板质量m的3倍,小车可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车冲上薄板时的速度大小; (2)小车从刚冲上薄板到停止时的位移大小. 选考题【物理--选修3-3】 13.振源S在O点做沿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频率为10Hz,t=0时刻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所示(向左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中未画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横波的波速大小为20m/s B.t=0时,x=1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 C.t=0.175s时,x=﹣1m处的质点处在波峰位置 D.若振源S向右匀速运动,在振源S右侧静止的接收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10Hz E.传播过程中该横波遇到小于2m的障碍物或小孔都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14.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截面如图所示,O为圆心,光线Ⅰ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后,恰好在O点发生全反射,另一条光线Ⅱ平行于光线Ⅰ从最高点b射入玻璃砖后,在底边MN上的d点射出.若测得Od=,求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物理--选修3-5】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从理论上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卢瑟福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从而确定了原子核的组成 C.用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同一金属,逸出的所有光电子都具有相同的初动能 D.由玻尔理论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其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E.平均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平均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 16.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物体A和B,它们相距s,在距B为2s的右侧有一坑,如图所示.A以初速度v0向B运动,为使A能与B发生碰撞且碰后又不会落入坑中,求A、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的条件.已知A、B碰撞时间很短且碰后粘在一起不再分开,重力加速度为g. 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8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如图所示,有两个穿着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其中一个人A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时,两个人都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A推B时( ) A.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B.A对B的作用在先,B对A的作用在后 C.B对A的作用力小于A对B的作用力 D.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牛顿第三定律. 【分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这两个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且这两个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解答】解:A、一个人A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时,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B错误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既不能合成,也不能抵消,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2.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第10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 B.0~10s内,质点做减速运动 C.第5s末和第15s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都为正方向 D.在20s内,质点的位移为9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与速度反向. 【解答】解:A、位移﹣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则知在10s末时,质点的速度为零,故A错误; B、在0~10s内,图象切线的斜率逐渐减小,说明物体的速度减小,做减速运动,故B正确; C、第5s末和第15s末,斜率为负值,说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斜率增大,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沿负方向.故C错误; D、在20s内,质点的位移△x=x2﹣x1=0﹣1m=﹣1m,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B和质量为1kg的物体C用轻弹簧连接并竖直地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再将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A轻放在B上的一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取g=10m/s2)( ) A.30N B.0 C.20N D.12N 【考点】胡克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物体A轻放在B上的一瞬间,弹簧的形变量没有来得及发生改变,故弹簧弹力不变. 【解答】解:质量为2kg的物体B和质量为1kg的物体C用轻弹簧连接并竖直地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故弹簧弹力等于物体B的重力,为20N;物体A轻放在B上的一瞬间,弹簧的形变量没有来得及发生改变,故弹簧弹力不变,仍然为20N; 故选:C. 4.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4s后落地 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40m/s 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为30m 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5m/s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平均速度. 【分析】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落地的速度时间,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落地的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根据位移和时间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A、根据h=得,物体运动的时间t=,故A错误. B、物体落地的速度v=gt=10×3m/s=30m/s.故B错误. C、物体在最后1s内的位移,故C错误. D、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 ) A.5s末乙追上甲 B.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远为10m C.若时间足够长,两物体出发后能相遇两次 D.在0﹣4s内与4﹣6s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本题是图象中的追及问题,明确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性质,乙一直做匀速运动,A甲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把握相遇特点,根据v﹣t图象特点进行求解. 【解答】解:A、在v﹣t图中图象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则知5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5s末乙还没有追上甲.故A错误. B、5s末之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二者的距离越来越远,5s末之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二者的距离开始缩小,故5s末二者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等于上面三角形的面积大小,为:S=×5×4m=10m,故B正确; C、6s末甲的位移为:x甲=×(4+8)×4+×2×8=32m,8s末乙的位移为:x乙=4×8=32m=x甲,即8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之后不再相遇,即只相遇一次.故C错误; D、在0~4s内甲的平均速度 ==6m/s,4~6s内甲的平均速度 ==4m/s,可见平均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6.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若已知t0时刻电梯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 t0 t1 t2 t3 体重计的示数/kg 45.0 50.0 40.0 45.0 A.t1和t2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了变化 B.t1和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C.t1和t2时刻电梯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 D.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 【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分析】根据表格读数分析,t1时刻物体处于超重状态,t2时刻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发生超重与失重现象时,物体的重力没有变化.超重或失重取决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无关. 【解答】解:A、t1和t2时刻物体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所受重力也没有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 B、根据表格读数分析,t1时刻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上.t2时刻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向下,两个时刻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t1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t2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运动方向都可能向上或向下,不一定相反.故C正确. D、t3时刻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能静止,也可能向上匀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BCD 7.如图,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恒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无关 D.斜面、挡板对球的弹力与球的重力三者的合力等于ma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分析小球受到的重mg、斜面的支持力FN2、竖直挡板的水平弹力FN1,然后向水平和竖直分解斜面的支持力FN2,在竖直方向列力的平衡方程,在水平方向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根据所列的方程分析即可选出答案. 【解答】解:A、小球受到的重mg、斜面的支持力FN1、竖直挡板的水平弹力FN2,设斜面的倾斜角为α 则竖直方向有:FN1cosα=mg 因为mg和夹角α不变, 无论加速度如何变化,FN1不变且不可能为零,水平方向有:FN2﹣FN1sinα=ma,则可知, 若加速度越大,竖直挡板的水平弹力越大,故AB错误;C正确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斜面、挡板对球的弹力与球的重力三者的合力等于ma,故D正确. 故选:CD. 8.如图,在距水平地面H和4H高度处,同时将质量相同的a、b两小球以相同的初速度v0水平抛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球先落地,b球后落地 B.两小球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C.a、b两小球水平位移之比为1:4 D.a、b两小球水平位移之比为1:2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比较落地的时间,结合初速度和时间比较水平位移. 【解答】解:A、根据h=得:t=知,两球平抛运动的高度之比为1:4,则下落的时间之比为1:2,故A正确. B、根据v=gt知,两球落地时竖直分速度不同,水平分速度相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两球落地的速度方向不同,故B错误. C、根据x=v0t知,两球的初速度相同,时间之比为1:2,则水平位移之比为1: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二、必考题 9.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甲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计时器下端;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 释放纸带 ,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2)图乙和丙是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应选取 乙 (填“乙”或“丙”)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和 摩擦阻力 .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1)通过组装器材、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的顺序对实验的步骤进行分析求解; (2)根据纸带上的点迹分布进行分析选择纸带,由于存在摩擦阻力,所以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 【解答】解:(1)按图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靠近计时器下端;接通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2)根据纸带上的点迹分布得出乙纸带做加速运动,而且相邻计时点的距离较大,丙纸带先加速后减速,且相邻计时点的距离较小,所以应选取乙来计算重力加速度. 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和摩擦. 故答案为:(1)靠近,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纸带;(2)乙,摩擦阻力. 10.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验中钩码重力大小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视为相等. (1)如图乙所示,由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 1.020 cm. (2)实验中可选择的钩码有2个,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你认为实验中选择 m2 (选填“m1”或“m2”)较合适. (3)实验中可选择的遮光条有2个,它们的宽度分别为d1和d2,且d1>d2,你认为实验中选择 d2 (选填“d1”或“d2”)较合适. (4)该实验小组又用此装置探究了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在a﹣F坐标系中,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三条曲线.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曲线是 ③ (从①②③三条曲线中选出一条,填序号).曲线未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气垫导轨没有调水平(或滑块受到空气阻力、绳与滑轮间存在摩擦力) .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分析】(1)游标卡尺主尺和副尺两部分读数组成,将主尺读数和游标尺读数相加即可,注意不需要估读; (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所挂钩码质量越小,其重力约和物体所受合外力相等; (3)遮光条宽度越小,其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约可以代替其瞬时速度; (4)明确实验原理,根据两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量的含义,结合数学知识可正确解答. 【解答】解:(1)主尺读数为1cm,游标尺上第4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因此其读数为:4×0.05=0.20mm=0.020cm,所以最终读数为:1cm+0.020cm=1.020cm. (2)设绳子上拉力为F,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① 对所挂钩码有:mg﹣F=ma…② F==,由此可知当M>>时,钩码重力大约等于绳子的拉力,因此钩码质量越小实验误差越小,故选择m2更合适. (3)该实验中利用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代替其瞬时速度大小,遮光条越窄,其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越能代替其瞬时速度,误差越小,故选择d2. (4)随着所挂重物质量的增加,不再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物体质量即不满足m<<M的条件,图象将发生弯曲,由于物体和砝码的加速度不可能一直无限制的增大,其整体的最大加速度小于g,因此图③符合事实; 根据图象可知,当有外力时还没有产生加速度,这说明可能是滑块受到空气阻力、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或者气垫导轨没有调水平,开始运动位置低于后来到达位置. 故答案为:(1)1.020;(2)m2;(3)d2;(4)③,气垫导轨没有调水平(或滑块受到空气阻力、绳与滑轮间存在摩擦力). 11.汽车前方120m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抓住位移关系求出两车第一次相遇的时间. (2)根据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第二次相遇的时间,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解答】解:(1)设经t1秒,汽车追上自行车,由题意得:v汽t1=v自t1+x 代入数据解得:t1=10 s; (2)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 m/s2,设第二次追上所用的时间为t2,则有: v自t2=v汽t2﹣at22 代入数据解得:t2=12 s.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用时t3秒,则有: t3==9 s<t2,故自行车再次追上汽车前,汽车已停下 停止前汽车的位移为:x汽=t3 设经t4时间追上,则有:v自t4=t3 解得:t4=13.5 s,再经过13.5 s两车第二次相遇. 答:(1)经10s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再经13.5s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12.在粗糙水平面上,一电动玩具小车以v0=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正前方平铺一边长为L=0.6m的正方形薄板,小车在到达薄板前某处立即撤掉驱动力,靠惯性运动s=3m的距离后沿薄板一边的中垂线平滑地冲上薄板.小车与水平面以及小车与薄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薄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小车质量M为薄板质量m的3倍,小车可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车冲上薄板时的速度大小; (2)小车从刚冲上薄板到停止时的位移大小.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车在水平面上刹车的加速度大小,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小车冲上薄板时的速度大小. (2)根据薄板受到小车和地面对它摩擦力的大小,得出薄板相对地面滑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薄板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两者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判断出此时小车未离开薄板,然后两者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小车从刚冲上薄板到停止时的位移大小. 【解答】解:(1)设小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1① 代入数据得: 设小车刚冲上薄板时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有:② 代入数据: ①②联立,得:③ (2)小车冲上薄板后,薄板上下两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设薄板的加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④ 代入数据: = 小车冲上薄板后,薄板以a2加速,车仍以a1减速,设经时间t两者共速,则: ⑤ 得2﹣2t=2t 联立④⑤并代入数据,得:t=0.5s 该段时间,小车的位移:; 薄板的位移: 由于,所以小车未滑出薄板⑥ 接着小车与薄板共同减速,设加速度大小为a3,有:⑦ 得: 设车与薄板共同减速的位移大小为s3,有:⑧ ⑦⑧式联立,得s3==0.5m 所以小车从刚冲滑板到停止时位移的大小:⑨ 答:(1)小车冲上薄板时的速度大小2m/s; (2)小车从刚冲上薄板到停止时的位移大小1.25m 选考题【物理--选修3-3】 13.振源S在O点做沿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频率为10Hz,t=0时刻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所示(向左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中未画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横波的波速大小为20m/s B.t=0时,x=1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 C.t=0.175s时,x=﹣1m处的质点处在波峰位置 D.若振源S向右匀速运动,在振源S右侧静止的接收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10Hz E.传播过程中该横波遇到小于2m的障碍物或小孔都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 【分析】由图读出波长,求得波速.振源S在O点作竖直方向振动,同时形成向左和向右传播的两列波,这两列波关于y轴对称.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判断t=0时,x=1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由频率求出周期.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分析质点的状态.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与波的波长差不大或小于波长. 【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是 λ=2m,则波速大小为 v=λ•f=2×10=20m/s.故A正确. B、y轴右侧的波向右传播,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得知,t=0时,x=1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故B正确. C、该波的周期:T===0.1s,所以:t=0.175s=1T.x=﹣1m处的介质点与t=0时,x=1m处的介质点振动方向相同,t=0时,x=1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经过1T后质点达到最低点,位于波谷的位置,所以t=0.175s时,x=﹣1m处的质点也处在波谷位置.故C错误; D、若振源S向右匀速运动,在振源S右侧静止的接收者接单位时间内收到的波的个数增大,所以频率大于10Hz.故D错误. E、根据衍射的条件可知,传播过程中波只有遇到小于2m或与2m差不大的障碍物或小孔都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E正确. 故选:ABE 14.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截面如图所示,O为圆心,光线Ⅰ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后,恰好在O点发生全反射,另一条光线Ⅱ平行于光线Ⅰ从最高点b射入玻璃砖后,在底边MN上的d点射出.若测得Od=,求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 【分析】光线Ⅰ恰好在O点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光线Ⅱ在b点发生折射,由几何知识求折射角的正弦,根据折射定律求出入射角的正弦,由于两条光线平行,从而得到光线Ⅰ在O点的临界角C的正弦,再由全反射临界角公式sinC=求折射率. 【解答】解:设光线Ⅱ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和r,在△bOd中,bd==R 即:sinr== 光线Ⅱ在b点发生折射,由折射定律有 n=,即 sini=n 又因为光线Ⅰ与光线Ⅱ平行,且在O点恰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则有 sini= 所以 n=,从而得到 n=≈2.03 答: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2.03. 【物理--选修3-5】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从理论上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卢瑟福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从而确定了原子核的组成 C.用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同一金属,逸出的所有光电子都具有相同的初动能 D.由玻尔理论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其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E.平均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平均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 【考点】原子核的结合能;原子的核式结构;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分析】本题根据原子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常识进行答题,要记住相关科学家的物理学贡献. 【解答】解:A、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从理论上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故A正确. B、贝克勒尔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从而确定了原子核的组成.故B错误. C、用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同一金属,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相同,但不是所有光电子的初动能都相同.故C错误. D、由玻尔理论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轨道半径减小,电场力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故D正确. E、平均结合能是核子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平均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平均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平均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出现质量亏损,一定放出核能.故E正确. 故选:ADE. 16.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物体A和B,它们相距s,在距B为2s的右侧有一坑,如图所示.A以初速度v0向B运动,为使A能与B发生碰撞且碰后又不会落入坑中,求A、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的条件.已知A、B碰撞时间很短且碰后粘在一起不再分开,重力加速度为g.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 【分析】要使AB能相碰,则A到达B时速度不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列式,从A到B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求出与B相碰前的速度,AB相碰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要使A、B粘一起不落入坑中,则到达坑前速度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列式,联立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A、B质量均为m,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A能与B相碰,则有:① 设A与B碰前速度为v1,碰后速度为v2,由动能定理得: ②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以A的速度方向为正,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③ A、B粘一起不落入坑中的条件为:④ 联立并解得: 答:A、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的条件为. 2017年1月8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