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历 史 试 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35*2=70分) 1.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演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允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意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扩军备战、组建军事集团的根本目的是 A.帮助欧洲大陆弱小国家对抗英国霸权 B.维护欧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 C.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 D.同英国争夺霸主宝座 2. 1921~1922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调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 A.日本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 B.日本将山东主权归还给了中国 C.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被打破 D.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我知道,今天人们很不愿意回忆那一次会议,在那次会议中张伯伦和达拉第等自投罗网,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投降。”丘吉尔这样说的理由是因为“那一次会议” A.承认了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 B.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破产 C.使德国法西斯得到了“向西进军”的鼓励 D. 使德军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 4.在历史上经常会发生为人做嫁衣的事情。美国是国际联盟的积极倡导者和组建者,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成为其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这种情况说明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B.英、法的经济实力都比美国强大 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 5.“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由此而发动的战争指的是 A.中日甲午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6.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必然性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7.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意识形态的不同 B.经济水平的差距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国家利益的冲突 8.2017年8月5日,两名中国游客在位于柏林的德国议会大厦前用智能手机互相拍照,并在拍照时摆出了纳粹举手礼。巡逻的保安发现他们的举动后,随即通知警方。巡警随即根据德国刑法典中的“使用违宪组织标志罪”,逮捕了这两名中国游客。两名中国游客被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日趋紧张 B.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国家 C.行纳粹举手礼违背德国宪法 D.纳粹标志代表蔑视人权与压迫 9.1955年3月,丘吉尔在对众议院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新式武器除改变战争外,还改变了国际关系。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丘吉尔观点的核心是 A. 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C. 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英国应大力发展核武器 10.“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秦人对商鞅变法如此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 A.损害了秦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遭到秦国贵族的激烈反对 C.刑罚过于严酷,人们深受其害 D.使各个阶层受到很大冲击 11.(题文)商鞅改革和梭伦改革都发生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两次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都有着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其在制度法理、公民资格、政治参与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这两次改革 A.确立了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基调 B.对于贵族特权的态度截然相反 C.都缩小了政治参与群体的规模 D.差异源于两人思想意识的差别 12.据《魏书》记载,北魏从立国到孝文帝时的二十余年中“爵无禄”,484年,孝文帝规定“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还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孝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赋税制度 B.推行汉化政策 C.加强集权 D.整顿吏治 13.《魏书•食货志》载:“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材料中的“事”是指北魏政府 A.迁都洛阳 B.整顿吏治 C.推行均田制 D.革除旧俗 14.“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采纳的社会制度形式,应当适应于他们所面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如果起初没有这种适应,那么社会制度形式就应当按照生产力而发生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一观点最能体现在以下哪项史实中 A.秦商鞅变法 B.汉文景之治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15.春秋时期,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解除其奴隶身份,并拜为上大夫。百里奚辅佐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使秦异军突起。由此可见当时秦国 A. 等级观念逐渐消亡 B.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C. 践行儒家用人之道 D.军功爵制遭到破坏 16.范仲淹在杭州任职时,正逢大饥。他号召富人兴造土木工程,开展宴游活动。官府也翻新粮仓吏舍,日役千人。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下列对范仲淹施政措施的正确认识是 A.招民为役以赈饥民 B.不恤荒政伤耗民力 C.鼓励消费刺激生产 D.宴游兴造靡费财政 17.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诗中肯定的是 A.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B.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8.《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从个人品行的视角评价,有失偏颇 B.以主观情感评价,忽视对实效的考察 C.从生平事迹评价,基本上符合史实 D.立足于道德评价,有明显的主观性 19.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在此反映北魏孝文帝 A.入主中原的愿望 B.实行汉化政策 C.改革的坚强决心 D.废除宗法制的决心 20.从王安石变法力图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改行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B.否定科举制度 C.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D.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21.公元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制,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女子受露田二十亩;年满七十岁,还田于官;……土地不准买卖;奴婢授田数量和办法同农民相同。据此可知均田制的推行 A.提高了奴隶的经济地位 B.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确立了新的土地国有制 D.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 22.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23.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李悝的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悝变法 A.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C.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D.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 24.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在于“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无关的是 A.提出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 B.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 C.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 D.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 25.战国时期,随着秦对外征战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东方六国惊呼“夫秦,虎狼之国”也,使秦国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B.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 C.秦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快 D.秦国的旧制度被根本废除 26.“在20世纪末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王安石实行的。 A.青苗法 B.募役法 C.保甲法 D.市易法 27.免役祛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措施。具体内容是政府向应服役的人户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政府再用收取的钱雇人服役。这项措施实施的前提是 A.农村的自耕农队伍稳定 B.城市市民队伍的人数壮大 C.商品货币关系比较发达 D.放弃以前的重农抑商政策 28. 商鞅在被人诬告后,携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呼!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 A.推行县制 B.法律严酷 C.奖励军功 D.焚烧诗书 29.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 A.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B.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 C.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 D.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 30.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我们会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以下是关于二者相同点的表述,其中不恰当的是 A.都注重破格使用人才 B.都重视农业生产 C.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都改变了旧的土地制度 31.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是他决心变法的写照。对此理解全面的是 A.认为天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 B.认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是正常的,不能听信流言蜚语 C.传统的习惯和法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 D.体现出王安石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锐意改革,坚持变法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勇气 32.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半个多世纪后,政府财政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损1500多万缗。这种情况的出现是 A.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B.因为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收人变少 C.王安石实行变法的重要背景 D.王安石变法措施不当的结果 33.《商君书·画策》中说:秦国之民遇有战事,“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这反映出秦国 A.功利思想盛行 B.亲情淡漠 C.公民意识浓厚 D.军纪严明 34.对于宋朝的评价,以钱穆为代表的我国学者大多冠以“积贫积弱”的定位,而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却给以“商业革命”等较高的评价。这说明 A.国内外对于宋朝的研究还未达成共识 B.囿于史料的缺失制约了对宋朝的研究 C.国内的定位体现出史学研究的务实性 D.问题研究视角影响对同一事物的认识 35.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由此可知秦国立法 A.善于借鉴别国的法规 B.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 C.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 D.以经济为其立法核心 二、非选择题(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1000万人 2000万人 3400多亿美元 材料三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能够具有“世界规模”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给欧洲造成的影响。(4分) 37.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那七国地广兵强,大略相等。余国如越,虽则称王,日就衰弱。至于宋、鲁、卫、郑,益不足道矣。自齐威王称霸,楚、魏、韩、赵、燕五国,皆为齐下,会聚之间,推为盟主。惟秦僻在西戎,中国摈弃,不与通好。……及献公薨,子孝公代立,以不得列于中国为耻。 ——《东周列国志》 材料二 夫民之从事死制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故民壹务,其家必富,而身显于国。……治国能抟(tuá n,集聚)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4分) (2)概括材料二商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6分) 38.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面对相似的问题,不同时代的改革措施有很大的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冬十月丁未,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衰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 ——《宋会要辑稿·食货》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魏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孝文帝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6分) (2)材料二中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一、单选题 1.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演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允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意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扩军备战、组建军事集团的根本目的是 A. 帮助欧洲大陆弱小国家对抗英国霸权 B. 维护欧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 C. 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 D. 同英国争夺霸主宝座 【答案】C 【解析】“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说明是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C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2.2. 1921~1922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调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 A. 日本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 B. 日本将山东主权归还给了中国 C. 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被打破 D.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答案】D 【解析】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出卖了中国的权益,日本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故A错误;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又形成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联合统治,中国的主权再次被出卖,B不是最大影响,排除;《九国公约》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C不是最大影响,排除;《九国公约》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故D正确。 3.“我知道,今天人们很不愿意回忆那一次会议,在那次会议中张伯伦和达拉第等自投罗网,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投降。”丘吉尔这样说的理由是因为“那一次会议” ( ) A. 承认了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 B. 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破产 C. 使德国法西斯得到了“向西进军”的鼓励 D. 使德军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慕尼黑会议,而慕尼黑会议纵容了德国的侵略,使德国法西斯得到了“向西进军”的鼓励,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慕尼黑会议只是割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这种结局才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德军并未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4.在历史上经常会发生为人做嫁衣的事情。美国是国际联盟的积极倡导者和组建者,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成为其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这种情况说明( ) A.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B.英、法的经济实力都比美国强大 C.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 D.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国际联盟,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美国是国际联盟的积极倡导者和组建者”不符,故排除;B项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首位的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与美国在一战后企图争夺世界霸权的史实不符,故排除;一战虽沉重地打击了欧洲,但其仍为世界中心,美国还不足以与之相抗衡,故“国联成立后……被英、法两国操纵,成为其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本题应选C项。 5.“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由此而发动的战争指的是 A. 中日甲午战争 B. 克里米亚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C 【解析】“ 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说明是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C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6.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必然性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答案】B 【解析】略 7.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 意识形态的不同 B. 经济水平的差距 C. 军事力量的失衡 D. 国家利益的冲突 【答案】B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语“根本的不对称性”,应该理解为苏联和美国的经济存在着巨大差距,正是这种差距最终导致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失败,最终走向解体,故B项正确;ACD项排除。 点睛:对材料“根本的不对称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8.2017年8月5日,两名中国游客在位于柏林的德国议会大厦前用智能手机互相拍照,并在拍照时摆出了纳粹举手礼。巡逻的保安发现他们的举动后,随即通知警方。巡警随即根据德国刑法典中的“使用违宪组织标志罪”,逮捕了这两名中国游客。两名中国游客被捕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与德国的关系日趋紧张 B. 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国家 C. 行纳粹举手礼违背德国宪法 D. 纳粹标志代表蔑视人权与压迫 【答案】D 【解析】20世纪30、40年代纳粹掌握德国政权时实行种族歧视和屠杀政策,侵略欧洲许多国家,给许多国家带来灾难。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事实,目前中德关系非常友好,排除;德国政府逮捕两名中国游客的原因是“拍照时摆出了纳粹举手礼”,不是因为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而对中国公民进行报复,排除B项;C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9. 1955年3月,丘吉尔在对众议院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新式武器除改变战争外,还改变了国际关系。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丘吉尔观点的核心是 A. 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 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C. 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 英国应大力发展核武器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的是核恐怖下的和平,即揭示了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D项。 10.“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秦人对商鞅变法如此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 A. 损害了秦国大多数人的利益 B. 遭到秦国贵族的激烈反对 C. 刑罚过于严酷,人们深受其害 D. 使各个阶层受到很大冲击 【答案】D 【解析】“秦人不悦”“秦人不怜”说明商鞅变法触动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所以导致秦人不喜欢,故D正确;商鞅变法是冲击不是损害大多数人利益,A错误;贵族反对只是一部分,B错误;C表述只符合材料中部分人的特点。 11.(题文)商鞅改革和梭伦改革都发生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两次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都有着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其在制度法理、公民资格、政治参与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这两次改革 A. 确立了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基调 B. 对于贵族特权的态度截然相反 C. 都缩小了政治参与群体的规模 D. 差异源于两人思想意识的差别 【答案】A 【解析】商鞅改革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调,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这两次改革确立了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基调,故A 正确;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梭伦改革也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故B错误;商鞅变法军功授爵,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都扩大了政治参与群体的规模,故C错误;这两次改革的差异源于经济形态的差异,而不是两人思想意识的差别,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商鞅改革和梭伦改革”,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次改革的内容、性质、作用、影响入手,即可认识到它们对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影响,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2.据《魏书》记载,北魏从立国到孝文帝时的二十余年中“爵无禄”,484年,孝文帝规定“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还规定“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孝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赋税制度 B.推行汉化政策 C.加强集权 D.整顿吏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爵无禄”“以为官司之禄”和“赃满一匹者死”可知是北魏制定的官吏俸禄制度,所以A项错误;其目的是整顿吏治,故C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13.《魏书•食货志》载:“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材料中的“事”是指北魏政府 A.迁都洛阳 B.整顿吏治 C.推行均田制 D.革除旧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在于释读材料,“《魏书•食货志》”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经济情况;“豪富”和“土地兼并者”不愿意这一措施实行;这一措施实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国家赋税收入增加了十几倍。从经济情况、打击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赋税收入这三条标准,综合判断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的经济措施——推行均田制。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 14.“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采纳的社会制度形式,应当适应于他们所面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如果起初没有这种适应,那么社会制度形式就应当按照生产力而发生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一观点最能体现在以下哪项史实中( ) A.秦商鞅变法 B.汉文景之治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定居下来的征服者......社会制度形式就应当按照生产力而发生变化”可知此应为原先处于游牧状态下的鲜卑族政权北魏,为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推行封建化的孝文帝改革。故本题应选D项;A、B、C三项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定居下来的征服者”不符,故排除。 15.(题文)春秋时期,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解除其奴隶身份,并拜为上大夫。百里奚辅佐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使秦异军突起。由此可见当时秦国 A. 等级观念逐渐消亡 B. 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C. 践行儒家用人之道 D. 军功爵制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秦穆公将百里奚用五张羊皮赎回,并未以重任只是一个特殊现象,不能反映等级观念逐渐消亡,但可以看出贵族政治已经有所改变,故排除A而选择B;秦穆公的做法并不是践行儒家的用人之道,而是采用法家的用人主张,故排除C;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6.范仲淹在杭州任职时,正逢大饥。他号召富人兴造土木工程,开展宴游活动。官府也翻新粮仓吏舍,日役千人。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下列对范仲淹施政措施的正确认识是 A. 招民为役以赈饥民 B. 不恤荒政伤耗民力 C. 鼓励消费刺激生产 D. 宴游兴造靡费财政 【答案】A 【解析】 【详解】 范仲淹“正逢大饥”之时,号召富人兴造土木工程、翻新官府粮仓吏舍,“ 日役千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以工代赈,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伤耗民力,故B项错误;材料和鼓励消费刺激生产无关,故C项错误;“宴游兴造靡费财政”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D项错误。 17.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诗中肯定的是 A. 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B. 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C. 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 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B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的提取材料信息,“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体现的是商鞅因为取信于民而使改革顺利进行,故答案为B项。ACD选项均不符合题目信息。 18.《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从个人品行的视角评价,有失偏颇 B. 以主观情感评价,忽视对实效的考察 C. 从生平事迹评价,基本上符合史实 D. 立足于道德评价,有明显的主观性 【答案】C 【解析】据“天资刻薄”“少恩”可知,这是从人品及道德等角度对商鞅进行评价的,故C项有误,符合题意,故选C;AD两项表述正确,结合商鞅变法的实效可知,B项表述正确,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19.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在此反映北魏孝文帝 A. 入主中原的愿望 B. 实行汉化政策 C. 改革的坚强决心 D. 废除宗法制的决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欲违父背尊”、“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等,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的表述均与题干材料内容核心意思无关,排除。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中国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坚决性 20.从王安石变法力图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改行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 A、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B、否定科举制度 C、选拔人才更注重实用性 D、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分析选项,A与题意无关;B表述错误;C符合题意,材料“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改行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揭示了这一点;D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C。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变法·科举制改革 21.公元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制,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女子受露田二十亩;年满七十岁,还田于官;……土地不准买卖;奴婢授田数量和办法同农民相同。据此可知均田制的推行 A. 提高了奴隶的经济地位 B. 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 确立了新的土地国有制 D. 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规定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女子受露田二十亩;年满七十岁,还田于官”说明对于青壮年进行分田较多,对于年龄较大的就不予以分田,说明均田制注重年龄分田,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D正确;奴隶不再分田的范围,A错误;B中消灭说法错误;均田制并不是确立新的土地国有制,C错误。 22.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秦国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保证了税收来源,故A正确。当时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故B错误。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过于绝对,当时法家思想占主导,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且过于绝对,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作用 【名师点睛】秦代中央集权制,形成于战国时期。例如,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保证了税收来源,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3.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李悝的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李悝变法 A. 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C. 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D. 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食有劳而禄有功”这一信息可知,李悝强调的有了功劳才能享有俸禄和地位,并没有涉及土地制度的变化,故可排除A;战国时,魏国没有成为最强大的诸候国,B项的说法违背史实,故可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食有劳而禄有功”的主张有利于打破世卿世禄制,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掌权,故选C;仅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李悝变法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到了促进作用,故可排除D。 24.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在于“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无关的是 A. 提出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 B. 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 C. 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 D. 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北宋的国家经济制度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自然经济,王安石不可能改革国家经济制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王安石认为国家财政非常重要,同社会关系紧密联系,故B项正确,排除。“患在治财无道耳”说明他认为财政困难的原因是治财无道,故C项正确,排除。因此王安石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故D项正确,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理财 25.战国时期,随着秦对外征战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东方六国惊呼“夫秦,虎狼之国”也,使秦国成为虎狼之国的根本原因是 A. 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B. 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不断提高 C. 秦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快 D. 秦国的旧制度被根本废除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军队战斗力提高,故A项正确;BC项是A项的具体表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废除”。 26.“在20世纪末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王安石实行的。 A. 青苗法 B. 募役法 C. 保甲法 D. 市易法 【答案】D 【解析】材料“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反映了王安石市易法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市场短缺时再卖出,符合题意,故D正确;青苗法与农业有关,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募役法与赋役征收有关,故B错误;保甲法与军事和人口控制有关,故C错误。故选D。 27.免役祛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措施。具体内容是政府向应服役的人户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政府再用收取的钱雇人服役。这项措施实施的前提是 A. 农村的自耕农队伍稳定 B. 城市市民队伍的人数壮大 C. 商品货币关系比较发达 D. 放弃以前的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政府向应服役的人户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政府再用收取的钱雇人服役”属于免役法,该法的前提条件要国家和市场有足够的货币,也就是商品货币必须发达,否则无法实施,C正确;A与商品货币没有直接关系;市民队伍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社会一直没有改变,D错误。 28.商鞅在被人诬告后,携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呼!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 ) A. 推行县制 B. 法律严酷 C. 奖励军功 D. 焚烧诗书 【答案】B 【解析】因为根据商鞅颁布的法令,店主必须验明住店人的身份,否则就要受罚,而商鞅是不敢暴露身份的,故B项正确;A项行县制、C项奖励军功和D项“焚诗书”以上三个选项与商鞅的遭遇无关。 29.有一次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皆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反驳道:“善理财者,不加赋而上用足。”司马光回击道:“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 A.如何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B.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 C.财富是否均调分配的问题 D.是否苛法重税于民的问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并未提到国库空虚,故A项错误;;王安石的意思就是:善于理财的人(指财政部长或国君),不增加老百姓的税赋,但是国家用钱需要的地方都安排的很好并且还有盈余。司马光的意思是:世间的财富物品(就这么多),不在老百姓那里,就在官府手中。两人争论问题的实质是藏富于国还是于民的问题。题中没有谈到财富分配的问题,故C项错误;题中没有谈论重税的问题,故D项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评价。 30.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我们会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以下是关于二者相同点的表述,其中不恰当的是 A.都注重破格使用人才 B.都重视农业生产 C.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都改变了旧的土地制度 【答案】D 【解析】略 31.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是他决心变法的写照。对此理解全面的是 A. 认为天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 B. 认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是正常的,不能听信流言蜚语 C. 传统的习惯和法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 D. 体现出王安石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锐意改革,坚持变法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勇气 【答案】D 【解析】“三不足”精神不仅简明扼要地说出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而且表现出他变法的巨大勇气,成为许多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豪言壮语,只有选D属于对材料解读最全面的,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认为天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只是适合“天变不足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认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是正常的,不能听信流言蜚语”只是适合“人言不足恤”,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传统的习惯和法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只是适合“祖宗之法不足守”,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2.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半个多世纪后,政府财政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损1500多万缗。这种情况的出现是 A.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B. 因为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收人变少 C. 王安石实行变法的重要背景 D. 王安石变法措施不当的结果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前的背景,由于宋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故C正确;王安石变法时间是1069年,A、D时间不符合材料,排除;B不符合材料“政府财政收入已经高达11000多万缗”,排除。 33.《商君书·画策》中说:秦国之民遇有战事,“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这反映出秦国 A. 功利思想盛行 B. 亲情淡漠 C. 公民意识浓厚 D. 军纪严明 【答案】A 【解析】材料大意为:强大国家的民众,父亲送他的儿子去当兵,哥哥送他的弟弟去当兵,妻子送她的丈夫去当兵,他们都说:“不能得到敌人的首级不要回来!”。结合所学可知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度,用重赏鼓励人民在战争中杀敌立功,使得秦国形成了功利思想盛行的风气,因而秦国之民遇有战事才会出现“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的现象。故A项正确。B项只是表面现象,故B项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4.(题文)对于宋朝的评价,以钱穆为代表的我国学者大多冠以“积贫积弱”的定位,而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却给以“商业革命”等较高的评价。这说明 A. 国内外对于宋朝的研究还未达成共识 B. 囿于史料的缺失制约了对宋朝的研究 C. 国内的定位体现出史学研究的务实性 D. 问题研究视角影响对同一事物的认识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内学者关于“积贫积弱”的定位主要基于对北宋政府财政和军队战斗力的角度分析,而国外“商业革命”的评价主要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角度得出的,也就是研究角度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分析结论,故D项正确;不同研究视角得出不同的结论,不能说明国内外对于宋朝的研究还未达成共识,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国内外的研究都体现出史学研究的务实性,故C项错误。 35. 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未见。由此可知秦国立法( ) A. 善于借鉴别国的法规 B. 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 C. 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 D. 以经济为其立法核心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可以看出当时秦朝立法中借鉴了别国的法律法规,故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应排除。 【名师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对“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的分析理解。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1000万人 2000万人 3400多亿美元 材料三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能够具有“世界规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给欧洲造成的影响。 【答案】 (1)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 (2)影响: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西欧国家经济相对衰落;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的国家;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 【解析】(1)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题需要从经济、政治和科技等角度去思考作答。由材料一中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结合所学世界市场的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科技上,由于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从经济层面来说,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 (2)影响: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欧洲的影响。由于欧洲是主战场,所以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就可以直接得出一战给欧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西欧国家经济相对衰落;由于一战后四大帝国被摧毁,有的国家分裂,所以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的国家;由材料三可知在精神领域,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 3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那七国地广兵强,大略相等。余国如越,虽则称王,日就衰弱。至于宋、鲁、卫、郑,益不足道矣。自齐威王称霸,楚、魏、韩、赵、燕五国,皆为齐下,会聚之间,推为盟主。惟秦僻在西戎,中国摈弃,不与通好。……及献公薨,子孝公代立,以不得列于中国为耻。 ——《东周列国志》 材料二 夫民之从事死制也,以上之设荣名、置赏罚之明也,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故民壹务,其家必富,而身显于国。……治国能抟(tuán,集聚)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5分) (2)概括材料二商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10分) 【答案】(1)秦国落后于东方六国;东方六国鄙弃秦国;秦孝公继位,准备变法图强。(5分) (2)重农重战抑商: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增长。(5分) 以法治国、赏罚分明:保障了富国强兵的实现;严刑酷法激化了社会矛盾。(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惟秦僻在西戎,中国摈弃,不与通好”“及献公薨,子孝公代立,以不得列于中国为耻”,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秦国落后于东方六国;东方六国鄙弃秦国,秦王深以为耻;秦孝公继位,准备变法图强。 (2)根据材料二信息“故民之喜农而乐战也,见上之尊农战之士,而下辩说技艺之民,而贱游学之人也”“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等概括商鞅的主要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辩证的评价商鞅变法的作用,积极的一面: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以法治国、赏罚分明:保障了富国强兵的实现;局限的一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的增长,严刑酷法激化了社会矛盾。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 38.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面对相似的问题,不同时代的改革措施有很大的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冬十月丁未,诏曰:“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常平、广惠之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衰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 ——《宋会要辑稿·食货》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魏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孝文帝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百姓贫饥流亡;政府赋税得不到保障。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均田制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租调制保证了政府赋税徭役的来源,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等社会问题又会重新出现。 (2)青苗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协调矛盾、发展经济。说明了宋朝的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十分发达;王安石具有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是了不起的改革家。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问从材料中“富强者幵兼山泽”“或因灾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概况;第事问学生答出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然后阐述其作用即可。 (2)本题第一问从材料中“常平、广惠乊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市游手之人而已”可知其在利用市场关系协调经济収展;第事问学生从北宊的经济、王安石本人的角度迚行阐述即可。 考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孝文帝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