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5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课件文(全国通用)
第 1 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数学思想解读 1. 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实质就是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描述两个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刻画数量之间的本质特征,在提出数学问题时,抛开一些非数学特征,抽象出数量特征,建立明确的函数关系,并运用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 有时需要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列出方程 ( 组 ) ,进而通过解方程 ( 组 ) 求得未知量 . 函数与方程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 . 2.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 .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 以形助数 ” ,把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 (2) “ 以数定形 ” ,把直观图形数量化,使形更加精确 . 探究提高 1. 第 (1) 题构造函数,转化为判定函数值的大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与不等式的性质求解 . 2. 函数方程思想求解方程的根或图象交点问题 (1) 应用方程思想把函数图象交点问题转化为方程根的问题,应用函数思想把方程根的问题转化为函数零点问题 . (2) 含参数的方程问题一般通过直接构造函数或分离参数化为函数解决 . 答案 (1)C (2)8 探究提高 1. 本题完美体现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第 (2) 问利用裂项相消求 T n ,构造函数,利用单调性求 T n 的最小值 . 2. 数列的本质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的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即为相应的解析式,因此在解决数列最值 ( 范围 ) 问题的方法如下: (1) 由其表达式判断单调性,求出最值; (2) 由表达式不易判断单调性时,借助 a n + 1 - a n 的正负判断其单调性 . 探究提高 几何中的最值是高考的热点,在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中经常出现,求解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为在深刻认识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抓住函数关系,将目标量表示为一个 ( 或者多个 ) 变量的函数,然后借助于函数最值问题的求法来求解,这是求面积、线段长最值 ( 范围 ) 的基本方法 . 解析 (1) 由 f ( x ) = |2 x - 2| - b 有两个零点, 可得 |2 x - 2| = b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从而可得函数 y = |2 x - 2| 的图象与函数 y = b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如图所示 . 结合函数的图象,可得 0 < b < 2. (2) 作出 f ( x ) 的图象如图所示 . 当 x > m 时, x 2 - 2 mx + 4 m = ( x - m ) 2 + 4 m - m 2 . ∴ 要使方程 f ( x ) = b 有三个不同的根,则有 4 m - m 2 < m ,即 m 2 - 3 m >0. 又 m >0 ,解得 m >3. 答案 (1)(0 , 2) (2)(3 ,+ ∞ ) 探究提高 1. 本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函数零点或方程的根的情况转化为两函数图象交点问题 . 2. 探究方程解的问题应注意两点: (1) 讨论方程的解 ( 或函数的零点 ) 一般可构造两个函数,使问题转化为讨论两曲线的交点问题,讨论方程的解一定要注意图象的准确性、全面性,否则会得到错解 . (2) 正确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数形结合应以快和准为原则,不要刻意去用数形结合 . 应用 2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最值、范围 【例 5 】 (1) 记实数 x 1 , x 2 , … , x n 中最小数为 min{ x 1 , x 2 , … , x n } ,则定义在区间 [0 ,+ ∞ ) 上的函数 f ( x ) = min{ x 2 + 1 , x + 3 , 13 - x } 的最大值为 ( ) A.5 B.6 C.8 D.10 (2) 已知圆 C : ( x - 3) 2 + ( y - 4) 2 = 1 和两点 A ( - m , 0) , B ( m , 0)( m >0). 若圆 C 上存在点 P ,使得 ∠ APB = 90° ,则 m 的最大值为 ( ) A.7 B.6 C.5 D.4 解析 (1) 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三个函数 y = x 2 + 1 , y = x + 3 , y = 13 - x 的图象如图: 由图可知,在实数集 R 上, min{ x 2 + 1 , x + 3 , 13 - x } 为 y = x + 3 上 A 点下方的射线,抛物线 AB 之间的部分,线段 BC ,与直线 y = 13 - x 点 C 下方的部分的组合图 . 显然,在区间 [0 ,+ ∞ ) 上,在 C 点时, y = min{ x 2 + 1 , x + 3 , 13 - x } 取得最大值 . 答案 (1)C (2)B 探究提高 1. 第 (1) 题利用函数的图象求最值,避免分段函数的讨论;第 (2) 题利用几何直观,把 m 的值转化为圆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 2.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最值问题 (1) 对于几何图形中的动态问题,应分析各个变量的变化过程,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求解 . (2) 应用几何意义法解决问题需要熟悉常见的几何结构的代数形式,主要有: ① 比值 —— 可考虑直线的斜率; ② 二元一次式——可考虑直线的截距; ③ 根式分式——可考虑点到直线的距离; ④ 根式——可考虑两点间的距离 . 答案 D 答案 (1)A (2)C 探究提高 1. 第 (1) 题利用了数形结合思想,由条件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再结合 f ( - 1) = 0 可作出函数的图象,利用图象即可求出 x 的取值范围 . 2. 求参数范围或解不等式问题经常联系函数的图象,根据不等式中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两个 ( 或多个 ) 函数,利用两个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转化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往往可以避免烦琐的运算,获得简捷的解答 . 解析 (1) 由题意,易知 a >1.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 y = ( x - 1) 2 , x ∈ (1 , 2) 及 y = log a x 的图象 . 若 y = log a x 过点 (2 , 1) ,得 log a 2 = 1 ,所以 a = 2. 根据题意,函数 y = log a x , x ∈ (1 , 2) 的图象恒在 y = ( x - 1) 2 , x ∈ (1 , 2) 的上方 . 结合图象, a 的取值范围是 (1 , 2]. 答案 (1)(1 , 2] (2)( - 1 , 1] 1. 当问题中涉及一些变化的量时,就需要建立这些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究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使用函数思想 . 2. 借助有关函数的性质,一是用来解决有关求值、解 ( 证 ) 不等式、解方程以及讨论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二是在问题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建立函数关系式或构造中间函数来求解 . 3. 许多数学问题中,一般都含有常量、变量或参数,这些参变量中必有一个处于突出的主导地位,把这个参变量称为主元,构造出关于主元的方程,主元思想有利于回避多元的困扰,解方程的实质就是分离参变量 . 4. 在数学中函数的图象、方程的曲线、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向量的几何意义、复数的几何意义等都实现以形助数的途径,当试题中涉及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时,我们可以通过图形分析这些数量关系,达到解题的目的 . 5. 有些图形问题,单纯从图形上无法看出问题的结论,这就要对图形进行数量上的分析,通过数的帮助达到解题的目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