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1讲 社会热点——全方位追踪七大社会热点(学案)
第1讲 社会热点——全方位追踪七大社会热点 主题一 社会转型——文明演进的新起点,历史剧变的精彩时刻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 东西方文明变迁中的社会转型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断,是人类文明连延的新起点。这种转型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式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节点。 剧烈的社会变革,丰富的历史内容,很容易引起历史命题者的关注,成为近年高考新的命题点。也正因为如此,在东西方文明发展演进的进程中,每一个历史转型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在复习备考中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一、中国历史的重要社会转型 1.春秋战国时期 (1)政治上,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瓦解,郡县制逐步确立,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显著提高。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产生。 (3)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奠基。 2.明清时期 (1)政治上,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 清朝军机处设立,表明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2)经济上,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对外关系上,明清政府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由开放走向封闭。 (4)思想上,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但理学仍然占统治地位。 3.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的中国 (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提出君主立宪主张。 (4)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4.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的中国 (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 000多年的专制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中国从封建帝制向共和制的转变。 (2)经济上,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 (3)思想上,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使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进入深层次的文化层面。 5.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政治上,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按照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2)经济上,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总路线精神的指引下,“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同步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3)外交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步入国际外交舞台;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成熟,这一原则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4)思想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主要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6.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 (1)政治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和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2)经济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进程。 (3)思想上,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三次思想解放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4)社会生活上,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社会转型 1.西方由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 (1)经济上,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葡、西、荷、法、英等国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2)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步确立。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度。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政体几经变化,最终确立共和制度。 (3)思想上,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宗教改革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和平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科技文化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科技理论产生。 2.西方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1)经济上,西方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2)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思想文化上,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理论诞生。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要形式,音乐、美术佳作不断,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竞争并存 (1)政治上: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开始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时代,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化进程启动;同时经济大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泛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受到严重挑战,出现重大转折。 (2)经济上:苏联逐步探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创了工业化新模式,逐步实现工业化,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经济大危机重创西方,美国首开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期。 (3)思想上:凯恩斯主义兴起;基于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现代派艺术兴起。 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 (1)政治上;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经济上:苏联解体后,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经济全球化真正具有了全球意义。 主题二 “中国梦”——把握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一、中国近代各阶级追求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的努力 1.地主阶级的努力 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清王朝内部先后掀起了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企图维护其统治和国家的独立。 2.农民阶级的抗争 面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农民阶级先后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由于时代及阶级局限性,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3.资产阶级的探索 (1)思想启蒙: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民国初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传统封建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2)政治革命: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手段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具有里程碑意义。 (3)实业救国: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派,主张通过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机,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4.无产阶级的斗争 (1)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共“二大”上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 (2)走向成熟;通过国民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的锤炼,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找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民主革命道路,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国共两次合作 (1)国民革命: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正式结成革命统一战线,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由此展开,经过北伐战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基本被推翻。 (2)全民族抗日战争: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1937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复兴之路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经济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 (2)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逐渐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曲折探索 (1)经济发展: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出现了重大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但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仍取得了重大成就。 (2)政治重创:“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3)外交突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20世纪70年代,先后取得了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等重大成就,并在国际上迎来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3.改革开放的辉煌 (1)政治民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完善了民主制度,创造性地建立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2)经济改革:从农村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扩展和深化,到21世纪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使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主题三 关注民生——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十八大”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中共“十八大”全面阐述了党和国家对民生领域的教育、收入和医疗等问题的深刻关切。消除上学难、共富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现象,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让群众活得有尊严,更体面,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主张,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民生问题始终是古今中外各国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热点问题,高考从来不回避对这一热点问题的考查。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1.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强调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强调轻徭薄赋、不夺农时。 3.荀子:提出“君舟民水”,强调人民力量的强大。 4.墨子:代表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 二、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 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2.理解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中有一些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相近的内容,如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关于节制私人资本的思想、关于缩小贫富差距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思想、关于全社会和平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明确体现了重视民生、福利民生,和谐社会的旨意,在今天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三、世界史上落实民生问题的具体事例 1.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福利国家”的建立等。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对中国当前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社会主义苏联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危机。 (2)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启示。 3.新时期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手段,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 投资、消费和出口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把经济发展好。 (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现阶段在事关民生的问题上,政府必须强化责任,对于政府“失位”或“错位”的地方要赶紧“补位”或“正位”,对于明显滞后的公共管理制度,要及时调整。 (3)完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切身利益。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4)突出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合力。 主题四 民主法制——思想解放助推社会变革,宪政治国不懈追求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思想解放助推社会改革,宪政治国和法制建设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实行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的不懈追求。 古今中外的宪政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政治体制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差别很大,但这些体制的设计和法制建设都是围绕国富民安展开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政治模式相互交流、碰撞,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思想解放助推社会变革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为标志,不断探索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 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 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特点以及当时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都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猛烈地冲击着封建制度和基督教会,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古代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1.古代中国 (1)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地位。 (2)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公正。 2.古代西方 (1)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分享政治权力的途径。 (2)罗马法:《十二铜表法》明确维护私有财产, 法典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 三、近代欧美各具特色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1.英国君主立宪制: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到18世纪中叶,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美国联邦共和制:美国独立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三权分立原则等,开创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新形式。 3.法国议会共和制:法国大革命后,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法国政体也几经反复,最终于1875年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19世纪中后期,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1871年制定了帝国宪法,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时俱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949年9月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写入宪法,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2.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吸取“文化大革命” 教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制度,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制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扩大基层民主有利于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适应了我国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要求,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承接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主题五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标本兼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廉政”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和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一、历史上的监察途径,借鉴权力制衡机制 1.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1)概况: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 明朝在地方设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司法。 (2)评价: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2.近代西方的权力制衡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在西方各国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但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国家职能部门分别拥有其特定的权力,并在相互牵制中达到权力的平衡。 3.巴黎公社的廉政措施: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二、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 1.1949年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特别提出了 “两个务必”。 2.1951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倡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把各个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 4.当今制度反腐常抓不懈 (1)制度反腐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这也是中国反腐走向持续化的方向所在,制度反腐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财产申报。财产申报制度的出台,为后续制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由于财产申报在整个制度反腐体系中居于特殊位置,它的施行在实质性反腐之外还传递着一种强力态度。 (2)完善民主政治,推进反腐倡廉: 民主政治是腐败的“天敌”, 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是腐败现象最有力的“克星”。只有以民主来编织反腐败的天罗地网,才能把反腐倡廉建设落到实处。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形成,我国民主政治逐步制度化、法律化,有力地推进了反腐倡廉。 主题六 国际风云——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 世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崛起之路,或以贸易取胜,或以军事取胜;世界大国崛起具有不同的条件,其兴衰实质反映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 近年来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中菲南海纠纷、韩日竹岛(韩国称独岛)之争、日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之争、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危机、也门动荡、伊拉克恐怖袭击连连……政治动荡来源于社会矛盾、经济停滞和政治不满。一些国家或地区进入了政治动荡的恶性循环,地区局势动荡不安。美国“重返”亚太动作频频,美国高层与菲律宾、日本高层会谈,强调深化同盟关系,一时搅得亚太风起云涌、惊涛骇浪,引起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一、风云变幻的当今国际局势 1.中国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 当今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是多元、复杂和严峻的,尽管美国方面多次正面公开表态,不对中国实施遏制政策,欢迎中国和平崛起,但实际并非如此。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美国手中有足够的战略武器针对中国。冷静而又积极地化解这些危机,威胁,需要我们创新思维。 2.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1)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但霸权主义, 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和谐世界,并以此为目标,推行和谐外交。 (3)国际格局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二、和平崛起的中国所面临的大国关系 1.中美“摩擦”接连不断,两国关系成国际焦点 (1)中美关系面临诸多挑战: 美国对中美关系历来有种说法,其基本定位是“非敌非友”关系,这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与一个崛起大国的特定关系,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关系。美国对华总体战略是合作与防范并举,对中国“安全再平衡”力度加大,采取综合手段遏制中国,让盟国出钱、出力、出面牵制中国。与此同时,通过人道主义救援、军事交流、武器出售等方式加大了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渗透,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在南海问题上,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介入态势更加明显。中美关系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历史表明,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两国有合作的基础,中美合作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美两国加强合作,不仅双方互有需要,而且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应共同肩负的责任。 (2)历史上的中美关系: ①中美《天津条约》,美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支持中国抗日战争,“扶蒋反共”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采取孤立、封锁、包围政策,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新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 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美国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2.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有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1)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加强与俄罗斯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战略合作,2015年5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发布公告称:俄中“海上——2015军事演习”实战阶段在地中海展开。俄中8月在日本海举行另一场海军联合演习。 (2)历史上的中俄关系: ①近代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直接支援了中国的抗战。 ②现代史上:1949年10月2日,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年同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之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友好合作和相互支援:“一五”计划时期中国以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进行工业建设。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两国政府放弃对抗,积极化解消极因素,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且使中苏关系平稳过渡到中俄关系。 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亚太经合组织:在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下,1989年成立了亚太经合组织。其成立和发展壮大,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 主题七 学术前沿——追寻主流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新课程的三大教学目标之一,它的突出特点是把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喜悦、愤怒、悲哀、崇敬、感动、震撼、宽容、痛恨等等是学习历史过程中常有的心情体验。通过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不仅使学生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也让学生拥有一颗平常心、正常心,历史教育因此培养出一批心理健康的人;有着宽容博爱的心灵、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冷静处世的习惯。 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祖国认同 [基本观点]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每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祖国强大繁荣、文明昌盛,每个民族才能繁荣进步,每一个人才能幸福发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因此每个公民,不论是何民族,都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各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只有这样,民族才能因国家发展而繁荣,国家才能因民族团结而兴旺。 [相关链接]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1)战国时期屈原热爱祖国,其作品《离骚》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2)两宋时期,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岳飞把杀敌报国的壮志写入诗词;辛弃疾投笔从戎。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 2.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1)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并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 (2)1945年8月,为了“和平民主”,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3)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 (4)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2)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军民反对割台的斗争此起彼伏。 (3)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3)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面对民族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 (4)甲午中日战争后,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5)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 (6)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爱国情绪高涨;出现“三罢斗争”。 5.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1)革命与建设中: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求知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加强。 二、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公民意识 [基本观点]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相关链接] 1.多种多样的民主体制 (1)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构建了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民主。 (3)苏维埃制度:苏俄(联)的政治基础,是苏俄(联)劳动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4)南京临时政府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和“代议政治”的原则来构建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权利与义务 (1)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顾炎武推崇自由议论朝政的风气,以“众治”取代“独治”。 (2)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 (4)1787年宪法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等自由。 (6)1954年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大同和谐 [基本观点] 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在当代中国,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关链接] 1.重视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 (1)希腊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3)亚里士多德关注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4)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关注人生真谛 (1)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备知识才能达到善;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2)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3)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4)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认识自己的“理性”,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3.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4)《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通过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5)乡村基层民主选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