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湘教版:必修Ⅰ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0讲学案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湘教版:必修Ⅰ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0讲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10讲 水循环和洋流 ‎[考纲呈现]‎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1.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地理意义。‎ ‎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明确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原因。‎ ‎3.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学会判断洋流性质类型,能够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维导图]‎ 考点一 水循环 ‎1.读“水循环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在图中直线上添加箭头,完成水循环过程。‎ 答案 ‎ ‎(2)主要环节:①⑧蒸发,②④降水,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⑨蒸腾。‎ ‎(3)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①②③④⑤⑥⑦,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①②,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④⑧⑨。(填序号)‎ ‎2.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海洋上空的水汽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河流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暗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影响地表径流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 如人工降雨 影响蒸发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影响下渗 城市铺设渗水砖,会增加下渗量;城市路面硬化,会减少下渗量 考向一 水循环环节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2018·全国文综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题。‎ ‎1.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水量巨大,再加上该地区降水稀少,水循环不活跃,因此湖水更新缓慢。故选D。‎ ‎2.(2018·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解析 第(1)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纬度高,属于温带气候,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没有形成湖泊而形成大片湿地,且面积广大,积水较浅,可推测该地地势平坦且开阔。第(2)题,注意要求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变化方面分析。乌裕尔河刚成为内流河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随着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蒸发量不断增大,最终降水量与蒸发量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2017·全国文综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3~5题。‎ ‎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5.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答案 3.C 4.A 5.B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闭合流域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因此湖泊水量的损失不用考虑湖水的下渗。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湖水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大致相当,因此答案选C。第4题,实际蒸发量差异主要取决于地表可供蒸发的水量的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区域坡度大且以基岩为主,地表水难以存留且下渗少,导致土壤中含水量少,因此该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答案选A。第5题,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使入湖水量减少,湖泊的面积缩小,湖盆蒸发量减少。湖水盐度已经饱和,入湖水量减少不会影响湖泊盐度,同时种植植物不会导致湖水的富营养化,因此答案选B。‎ 考向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6·全国文综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6~8题。‎ ‎6.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7.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 6.B 7.C 8.D 解析 第6题,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植被遭破坏后,一方面降水较多的季节下渗会减少,从而使更多降水转化为坡面径流,使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另一方面汛期地下水减少使其在枯水期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减少,进而导致枯水期水位下降,所以河流径流量的年内波动强烈,A项错误,B项正确;降水变率主要取决于该地的气候,小范围森林植被遭破坏,对降水影响较小,C项错误;河道淤积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冲刷地面,河水含沙量增加的结果,而不是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的原因,D项错误。第7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被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因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影响较 小,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故选C。第8题,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则甲、乙两河径流总量会减少,A、B项错误;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同一岩层的海拔在甲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甲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下渗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甲河流径流量减少,乙河流径流量增加,C项错误,D项正确。‎ 考向三 结合某环节的特征及变化考查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2018·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2)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2)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解析 第(1)题,乌裕尔河属于内流河,河水不断注入湿地,带来盐分,同时,水中盐分会随着湿地内水分的蒸发而不断积聚,从而导致湿地水中含盐量增大。第(2)题,若同意,可从对水中盐分、泥沙淤积、鱼类种群、水环境等的影响方面分析;若不同意,可从对水量、生物多样性、食物链及环境稳定性等的影响方面分析。‎ ‎(2017·天津文综)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读图回答下题。‎ ‎10.盘山从山顶至山脚分上、中、下三盘,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的现象。图中受“三盘暮雨”影响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  )‎ A.a B.b C.c D.d 答案 C 解析 据图片可知,盘山的上盘以松取胜,中盘以石取胜,下盘以水取胜。夏季降水较多,雨水下泄,在下盘地区汇聚成河,形成下盘飞瀑景观,故本题选C。‎ 考点二 河流补给及河流特征 ‎1.水体的相互关系 ‎(1)图2中左图表示丰水(丰水/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图2中右图表示枯水(丰水/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3)各水体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补给类型 补给 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雨水补给(最主要的类型)‎ 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冰川融水补给(单向补给)‎ 主要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3.河流的特征 ‎(1)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含沙量、汛期、冰期、流速、水位等。‎ ‎(2)水系特征包括: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河网密度、落差等。‎ 考向一 以流量、降水量、气温等要素统计数据考查河流补给形式 ‎(2014·四川文综)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中气温、降水与径流深度大体呈正相关,且最大值都出现在6、7、8月,最冷月均温低于0℃,最高月均温近30℃,年降水量较少,符合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该流域河流夏季径流量大,与气温大体呈正相关,所以补给来源除雨水外,还有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沼泽水的补给随季节的变化都较小。故选C。‎ 考向二 结合河流径流量变化曲线、区域图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2~3题。‎ ‎2.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答案 2.D 3.C 解析 第2题,根据图b可知,暴雨过后甲、乙两水文站先后出现了洪峰,说明降雨区域位于两水文站的上游,根据图a判断④地符合题意。第3题,分析图a可知,甲、乙两水文站之间有个湖泊,在洪水期可以蓄洪,对乙水文站水位起调节作用。‎ 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答案 (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带来泥沙。‎ ‎1.河流的水文特征答题模板 要素 特征描述 影响因素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小)‎ 补给水源(降水、冰雪融水)多的河流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支流多的河流流量大;外流河一般越往下游流量越大,内流河则相反;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小取决于补给形式的变化 汛期 季节早(晚)、长(短)‎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雨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春季和夏季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起伏、土质状况及降水强度等有关 结冰期 有(无)、长(短)‎ 最冷月均温(纬度)‎ 凌汛 有(无)‎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 流速 大(小)‎ 河流水量大小;河段内落差大小 水位 高(低)‎ 一般河流流量大则水位高,流量小则水位低 ‎2.河流的水系特征答题模板 关键词 特征描述 长度 河流较长(短小)‎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大(小)‎ 水系形状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 支流 支流数量多(少),流程长(短)‎ 曲直 河道弯曲(平直)‎ 落差 落差(比降)大(小)‎ ‎(2019·安徽安庆一中模拟)2016年1月8日,黄河兰州段出现了河床“露底”现象。如下图所示,当地市民驻足河心滩拾捡石头,希望能从中淘到“黄河奇石”。据此完成1~3题。‎ ‎1.该河段河床出现“露底”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内蒙古段河流处于流凌状态 B.上游水库扩大了排水量 C.黄河兰州河段处于平水期 D.该河段泥沙淤积量增大 ‎2.“黄河奇石”的最大特色是“类多、色多、形多”,主要是因为该河段上游(  )‎ A.流速快 B.流域面积广 C.含沙量大 D.来水量少 ‎3.图示河床水体清澈,主要是(  )‎ A.该河段含沙量很小 B.上游植被恢复见成效 C.静水澄清作用明显 D.上游水库拦截了泥沙 答案 1.A 2.B 3.C 解析 第1题,时间是1月8日,降水少,是黄河的枯水期,且此时内蒙古段河流处于流凌状态,上游水库不能扩大排水,使得兰州段水位下降出现河床“露底”现象。故选A。第2题,黄河上游的流域面积大,来石量多且杂,经河流的冲刷形成奇石,B正确;与流速、含沙量关系较小,A、C错误;该河段上游来水量较大,D错误。故选B。第3题,该段黄河是在上游段,河床水体清澈,水位很低,且处于黄河的枯水期,流量小、流速慢,即静水澄清作用明显,C正确。故选C。‎ ‎4.(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送量(万人)‎ ‎0.0‎ ‎0.0‎ ‎0.0‎ ‎0.0‎ ‎15.6‎ ‎42.5‎ ‎72.8‎ ‎110.8‎ ‎135.1‎ ‎156.3‎ ‎156.3‎ ‎156.3‎ ‎(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________个月。‎ ‎(2)说明图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答案 (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任答两项)‎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变化可知,1~4月份累计发送量为0,说明河流结冰不能通航;11、12月累计发送旅客人数与10月份相同,说明11、12月没有发送旅客,可以判断11、12月也是河流结冰不能通航,因此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6个月。第(2)题,结合该区域的气候、地形、植被覆盖率情况等,从水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题中要求结冰期长除外)、流速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三 世界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性质 ‎(1)图中实线箭头表示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2)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2.洋流流向的影响因素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同时还受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的影响。‎ ‎3.洋流的名称 海域 主要洋流名称 共有洋流 太平洋 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 A北赤道暖流、‎ B南赤道暖流、‎ C西风漂流 大西洋 J墨西哥湾暖流、K北大西洋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加那利寒流、N巴西暖流、P本格拉寒流 印度洋 Q厄加勒斯暖流、R西澳大利亚寒流 温馨提示 (1)北半球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 ‎(2)南半球中高纬度无气旋型大洋环流。‎ 方法技巧 判定洋流性质 ‎(1)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为暖流(下图中的洋流M);反之则为寒流(下图中的洋流N)。‎ ‎(2)通过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 ‎(3)通过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4.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 ‎ 考向 世界洋流的分布 ‎(2014·安徽文综)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下题。‎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图中所示为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所经过的海区位于大西洋中低纬度,首先借助的洋流主要为墨西哥湾暖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考点四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类型 影响 举例 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北大西洋暖流→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的形成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东南大西洋渔场(本格拉寒流)等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 方法技巧 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2)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2.表层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1)影响因素 由图1、图2可归纳出海水等温线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①海水等温线较陆地平直——海洋性质均一。‎ ‎②海水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 ‎③海水等温线偏离纬线弯曲——洋流。‎ 依据海水等温线分布规律,可判读海水等温线示意图。‎ ‎(2)判读方法 ‎①根据数值变化确定南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反之为南半球(如图乙)。‎ ‎②根据海水等温线凸向判断洋流流向。海水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即“凸向即流向”。‎ ‎③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 一般来说,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则该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考向一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题。‎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答案 C 解析 科隆群岛受秘鲁寒流影响,虽位于赤道附近,但气候凉爽干燥,草木茂盛,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均可生存,故C对;地处赤道附近,加之周围海洋调节,气温日较差小,故A错;企鹅和鬣蜥把科隆群岛当作家园,不属于迁徙动物,故B错;群岛最高峰海拔为1 707 m,气候的垂直差异较显著,但耐寒的企鹅并不生存在高海拔地区,可见这不是其原因,故D错。‎ ‎2.(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答案 D 解析 结合经纬网知,该地(旧金山)位于北美大陆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下垫面温度较低,夏季当海洋暖湿气流经过时易形成大雾天气。‎ 考向二 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3.(2015·四川文综)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中航海路线可知,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段航线顺盛行西风并顺西风漂流,顺风顺水,A项正确;非洲以南→南海段航线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季风,并不完全顺风,南海→台湾海峡、台湾海峡→青岛段航线此时多盛行偏北风,逆风而行,故B、C、D项错误。‎ 课时作业 ‎(2019·天津八校联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  )‎ A.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生物能 ‎2.下列能实现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3.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柴达木盆地的湖泊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D.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 答案 1.A 2.C 3.C 解析 第1题,水循环的蒸发、水汽输送等环节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能;降水、地表(下)径流、下渗等主要依靠地球重力能。第2题,读图知①环节是水汽输送,水汽由海洋吹向陆地,我国夏季风符合要求。第3题,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注入太平洋,沟通陆地与海洋,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2019·重庆质检)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洋流中(  )‎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 ‎5.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答案 4.C 5.C ‎(2018·贵州凯里一中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甲处上升流较乙处强的原因是(  )‎ A.地转偏向力差异 B.海水盐度差异 C.海水温度差异 D.风向差异 ‎7.有关甲处洋流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附近海岸夏季比较凉爽 B.甲处海域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C.甲处的污染物向南扩散 D.甲处冬季海雾比夏季强 答案 6.D 7.A 解析 第6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非洲南部,图中甲处有寒流经过,受离岸风影响,乙处有暖流经过,受向岸风影响,因此甲处上升流较乙处强的原因是风向差异,D正确;同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同,A错误;海水盐度、海水温度差异不是上升流产生差异的原因,B、C错误。第7题,甲处洋流是寒流,受其影响,甲处附近海岸夏季比较凉爽,A正确;甲处海域的等温线凸向较低纬度,即向北凸出,B错误;甲处的污染物顺着洋流向北扩散,C错误;甲处冬季海雾比夏季弱,D错误。‎ ‎(2018·河南濮阳模拟)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年径流量变化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冰川融水补给 B.雨水补给 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9.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流域降水量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 C.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大量修建水库 答案 8.C 9.D 解析 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第聂伯河的春季径流量占比重最大,主要补给类型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对。源头海拔低,没有高山冰川融水补给,A错。夏季补给量少,雨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B错。地下水补给稳定但量少,不是主要补给水源,D错。第9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差异减小,原因可能是沿途大量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D对。材料中未提及流域降水量有明显变化,A错。全球气候变暖不影响季节分配,B错。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不会使河流各季节径流量大幅度改变,C错。‎ ‎(2018·天津十二重点中学联考)当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如下图所示时。读图,回答10~11题。‎ ‎10.此时天津的盛行风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1.有关甲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B.该地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 C.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答案 10.A 11.B 解析 第10题,上升流一般是离岸风因素形成的。图示该地位于10°N附近、非洲东海岸,是受夏季的西南风作用而成。此时天津为夏季,盛行东南风。第11题,该地夏季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流而渔业资源丰富,冬季在东北风作用下无上升流而渔业资源较少,故海洋捕捞业产量季节差异大。上升流为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2018·陕西宝鸡教学质检)读“某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径流季节变化小 D.冬季多凌汛 ‎13.该区域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 ‎①排水不畅 ②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强 ③降水丰富 ④气候变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12.C 13.A 解析 第12题,据图可知,该河流为非洲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流域内地表植被丰富、含沙量小,A错误;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无结冰期,B错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径流季节变化小,C正确;无结冰期,故无凌汛现象,D错误。故选C。第13题,该区域为刚果盆地,盆地地形、排水不畅,①正确;热带雨林气候,地表植被丰富,涵养水源能力强,②正确;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③正确。故选A。‎ ‎14.(2019·山西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长江与沿江湖泊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研究江—湖相互作用对于湖泊流域的水循环、湖泊旱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控制入湖及出湖的水量和水质,以及湖泊水生生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下图示意1957~ 2008年长江与鄱阳湖相互作用的频率分布。‎ ‎(1)说明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 ‎ ‎(2)简述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对长江径流的影响。‎ ‎(3)说明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在时间上的差异,并简述其成因。‎ 答案 (1)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为相互补给关系。当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时,长江补给鄱阳湖;当鄱阳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鄱阳湖补给长江。‎ ‎(2)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长江水位高时,长江水流入鄱阳湖,使长江水位降低。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长江水位低时,鄱阳湖水流入长江,使长江水位升高。二者对长江径流起削峰补枯的作用。‎ ‎(3)差异:4~6月份鄱阳湖补给长江,7~9月份长江补给鄱阳湖。‎ 成因:4~6月份,锋面雨带主要在长江以南,鄱阳湖流域流量迅速增加,此期间鄱阳湖向长江的补给作用增大,鄱阳湖作用频率增加。7~9月份,长江干流处于汛期,径流量大,长江补给鄱阳湖,长江作用频率增加。‎ ‎15.(2018·郑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鄂霍茨克海(位置见图1)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冬季大部海域的海冰南下至北海道沿岸,会形成著名的流冰景观。每年1月末到3月初是北海道流冰的最佳观赏季节,但流冰现象具有不确定性,常有游客无功而返。海域西部的黑龙江是注入鄂霍茨克海的最大河流,其 水量丰富,有机质含量高。海域东侧的堪察加半岛是虎头海雕的重要栖息地,虎头海雕常在浮冰上捕食鱼类(图2)。每年冬季,虎头海雕伴随流冰,从堪察加半岛向北海道迁徙越冬。‎ ‎(1)说明鄂霍茨克海海冰边界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描述北海道流冰的形成过程。‎ ‎(3)分析流冰对虎头海雕迁徙越冬的积极作用。‎ 答案 (1)变化特点:海冰边界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从近岸海域向远岸海域扩展;西部海域海冰边界扩展速度快。‎ 主要原因:冬季,陆地降温速度快,近岸海域先结冰;北部海域纬度高,降温早,先结冰;受寒流影响,西部海域先结冰;阿穆尔河注入大量淡水,海水盐度低,(使海水表面形成了低盐分的水层,)西部海域易于结冰。‎ ‎(2)鄂霍茨克海海冰丰富,为流冰提供冰源;受冬季风和寒流影响,海冰南下,形成流冰。‎ ‎(3)虎头海雕以流冰为载体南下,节省体力;流冰为虎头海雕提供捕食场所;流冰将阿穆尔河输送的大量有机质携带至北海道海域,藻类和鱼类繁多,海洋表层的流冰对下层海水起到保温作用,利于冬季鱼类的生长,为虎头海雕提供食物保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