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5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课件: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54张ppt)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轮复习 考 纲 点 击 1. 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 2. 环境问题 (1)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 途径。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历史阶段 人类活动 人地关系 产生根源 采集渔 猎时代 采集和渔猎,改造环境的能力 保持原始的 关系 生产力水平 且发展缓慢 农业文 明时期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 、 等资源 与环境的 明显增强 生产力水平有了 ,但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 微弱 平衡 低下 对抗性 地 土 很大提高 不协调 水 历史阶段 人类活动 人地关系 产生根源 “ 工业革 命 ” 以来 提出 “ ” 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全面呈现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的发展,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征服自然 不协调 科学技术 二、直面环境问题 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 取 和 ; (2) 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的消费活动的 要排放到环 境中。 物质 能量 废弃物 2. 环境问题 (1) 产生原 因及类型 人类向环境 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 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 、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 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 索取资源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自净能力 环境污染 (2) 环境问题的分布差异 ①全球性与局 域性环境问题 全球性的: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 破坏、土地荒漠化等 局域性的:如环境污染事件等 ②地域差异 城市与乡 村的差异 城市:主要表现为 乡村:主要表现为 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 国家的差 异 发达国家:过分的 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与 的双重压力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资源消耗 人口 三、走向人地协调 —— 可持续发展 1. 概念: 既满足 的需求,而又不危及 满足 其需求的发展。 2. 内涵: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和 持续发展。 3. 原则: 原则、 原则、 原则。 当代人 后代人 生态 经济 社会 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1. 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资源短缺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 过度索取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 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 环境问题 原 因 典型事例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 “ 三废 ” 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泰晤士河的悲剧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 环境问题 原 因 典型事例 环境污染 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等 建筑工地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 2. 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 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2)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发展中 国家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① 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② 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环保意识不强 ③ 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 国家 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 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使其环境状况大为好转 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分析 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前提是明确其内涵和原则,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持 续发展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经济 持续 发展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社会持 续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 原则 ① 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 ② 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 ③ 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 ④ 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持续性 原则 ① 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②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等 共同性 原则 ① 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 ② 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 ③ 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 目标 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 ( 追求产值、利润增长以及物质财富增加 ) 生态、经济、社会共同持续发展 ( 发展要以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 增长 方式 粗放式 ( 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 ) 集约式 ( 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消费 环境意识 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价值 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环境控制 先污染,后治理 清洁生产、节约能源、减少废物 调控手段 依靠市场经济自由调控 强调人的管理调控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的 时间尺度 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需求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性原则及持续性原则 发展的 空间尺度 从区域 ( 自身 ) 利益出发,封闭式、掠夺式或转嫁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从全球利益出发的共同性原则 右图是东汉时期 “ 狩猎生产图 ” , 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 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 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 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 1 ~ 2 题。 1. “ 狩猎生产图 ” 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 段是 ( ) A. 采集和渔猎 B. 耕作与灌溉 C. 采矿与冶炼 D. 建坝与筑路 2. 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 A. 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 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 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 寻求人地协调 解析: 我国的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因此主要是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利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在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 答案: 1.B 2.C 3. 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环境问题就是指的环境污染问题,与资源无关 B. 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欠发达,一般不会出现环境问题 C. 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D. 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解析: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在城市主要为环境污染,在乡村地区主要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因承受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环境问题尤为严重。 答案: D 4.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环境保护 B.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C. 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 的公平 D.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整体协调和国际合作 解析: 由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原则可知, A 项的表述是片面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中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因此 B 项错。公平性原则还应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内容,因此 C 项错。 答案: D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 1 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 ① 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 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 环境调 节作用减弱 ④ 含盐量降低 A. ①③ B.③④ C. ①② D.②④ (2) 艾丁湖 1 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 围湖造田 B. 绿洲萎缩 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 气候变迁 [ 课堂笔记 ] 第 (1) 题,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信息的获取解读能力。图中湖面数值为负值,低于海平面;等值线南密北疏,地势北缓南陡;湖面不断萎缩,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减弱;因湖水减少,含盐量上升。第 (2) 题,艾丁湖 1 万多年来的变迁,主要表现为湖区萎缩,湖面缩小。如此变迁有人为原因存在,但主要还是自然原因所致,气候变迁是主要的自然原因。 [ 答案 ] (1)A (2)D 湖泊湿地生态破坏分析需了解的一般内容及思路 1. 湖泊的作用 (1) 湖泊对河流起着调节径流的作用。 (2) 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 (3) 为航运、发电、发展旅游提供便利。 (4) 调节区域气候、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2. 湖泊面积萎缩的原因分析 首先,从湖水总量减少的角度考虑。沿岸 ( 包括河流沿岸 ) 地区大量引水、用水,导致注入湖泊的河水量减少 ( 人为 原因 )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 自然原因 ) 。 其次,从河床减小的角度考虑。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湖 ( 自然原因 ) ,围湖造田 ( 人为原因 ) 。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 (4) 题。 资料 1 : 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 2 : 见图 1 。 资料 3 : 见图 2 。 (1) 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月,出现日数 最少的是 月。 (2) 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填正确项字母 ) 。 A. 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 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 连续的阴雨天气 D. 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 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 该市 SO 2 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是 。分析原因。 (4) 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 课堂笔记 ]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 直接读图 1 即可。 (2) 读图 2 知,主城区污染物以 NO x 为主, NO x 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具的排放;工业区 SO 2 和 PM 10 排放较多。出现混浊天气除了和人为排放有关,还有自然原因。当近地面出现逆温现象时,大气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而阴雨天气和森林能减轻大气污染。故选 ABD 。 (3) 注意该题要求描述 “ 空间分布特点 ”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读图 2 可知原因在于工业污染源多。 (4) 防治污染的措施可从技术措施、生物措施、政策措施等角度考虑。 [ 答案 ] (1)12 7 (2)ABD (3) 工业区污染源比重大 ( 主要集中在工业区 ) 原因:工业区工业污染源多 ( 主城区和其他区工业污染源少 ) 。 (4) 措施: ① 控制污染源; ②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 使用清洁能源; ④ 健全环境法规 ( 加强环境执法 ) 。 在我国古代 《 庄子 · 齐物论 》 中出现了 “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的思想。据此回答 3 ~ 4 题。 3. 该思想体现了 ( ) A. 环境决定论 B. 人类中心论思想 C. 人定胜天论思想 D. 人地协调论思想 4. 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 A. 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 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C. “ 珠三角 ” 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D. 变 “ 北大荒 ” 为 “ 北大仓 ” 解析: 由题干可知,该思想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使人地关系得到协调发展。而 “ 珠三角 ” 地区的桑基鱼塘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人地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答案: 3.D 4.C 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 “ 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 ” 。 饥饿人口上升到 10.2 亿,粮食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某 些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也出现了生态告急现象,关注人与环 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观 的重要内容。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其原因。 (2) 对比分析图二中 ①② 两地,完成下表内容。 主要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① 地 ② 地 解析: 从轮廓和经纬度可看出,图示区域主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对比两幅图可推知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与生态环境极危急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为人多势必会向自然环境索取更多的资源,造成环境的破坏。图二中①地区属于东北林区,森林资源破坏严重;②地区位于大兴安岭西侧,降水较少,为传统草原 ( 呼伦贝尔草原 ) 区,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而造成土地荒漠化。 答案: (1) 该地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为 100 人以上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频繁,对环境影响大 ( 利用和改造环境深度、广度大,产生的废弃物多 ) ,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2) 主要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① 地 森林资源的破坏 采育失调,毁林开荒,滥砍乱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 ② 地 土地荒漠化 牲畜大量集中,过度放牧现象严重,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