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盐城市伍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 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D. 神权与王权结合 ‎【答案】D ‎【解析】‎ 在古代,统治者崇尚迷信,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卜筮),占卜的官员是神权的代言者。统治者正是这样凭借神权实现其政治目的,故选D项。A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和分封的内容;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血缘关系。‎ ‎2.读图,与下图有关的分析评论,正确的是 注:图中黑点越大、越密集,则表现进士人数越多。‎ A. 进士地域分布与经济文化发展相关 B. 唐朝后期藩镇窃取了开科取士的权力 C. 统一局面形成使进士的分布区域更广 D. 唐朝后期南方社会发展已经超过北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后期比前期南方进士数量明显增多,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南方科举制的发展,A选项符合题意。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只能是给当地带了动乱,扰乱中央的统一,与科举制无关,B选项排除。唐朝后期没有形成统一局面,而是藩镇割据局面,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南宋时期南方社会发展已经超过北方D选项排除。‎ ‎3.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据材料可推知军机处 A. 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B. 成为清朝正式机构 C. 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 D. 全面取代内阁职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材料反映是军机处权力范围不断扩大,以及所掌握权力的重要性来看,乾隆时期的军机处已成为全国的政事中枢,故C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故A项错误;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军机处与内阁六部的关系,排除D项。‎ ‎4.明末清初有人这样安排生计:“瘠田十亩,自耕仅足一家之食;若雇人代耕则与石田无异;若佃于人则计其租入,仅足供赋税而已……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蓄池鱼。”这说明明清时期 A. 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B.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蓄池鱼”表明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A项,中国古代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废除,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排除;D项,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中的时间“明末清初”不符,排除。‎ ‎5.八国联军侵华时,以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南方数省督府拒绝参战,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东南互保。对这件事的评论,传统观点认为张之洞一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国行径;后来有研究者认为,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又有学者认为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朝廷,使得清廷威信扫地,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据此可知,关于“东南互保”的认识 A. 研究者都持否定与批判的态度 B. 缺少从世界视角的观察与分析 C.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D. 后来学者研究比先前观点可信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传统观点”、后来的研究者以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对“东南互保”的认识研究角度不断扩大,认识也逐渐全面。故答案为C项。A项,后来的研究者对“东南互保”的认识是肯定的,排除;B项,缺少从世界视角的观察与分析的表述不符合后来的研究者的观点,排除;D项,后来学者研究仍然带有主观性,不能说明其可信度的高低,排除。‎ ‎6.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和政府相继制订和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等法规。这表明当时 A. 国民政府和参议会注重廉洁自律 B. 敌后的抗日根据地注重反腐倡廉 C. 国民党要借助反腐实行一党专政 D. 中共把廉政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陕甘宁边区对建立和完善惩治腐败法规的建设十分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文件进行了细致的规定,表明当时中共把廉政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因此D选项正确。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与国民政府和国民党无关,因此A、C选项错误;B选项不能完整地表述材料中中共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廉政建设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孙中山在1923年元旦发表国民党宣言中说:“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取独夫而代之,不复与民众为伍。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所抒发者民众之情感。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这一论述 A. 阐明了辛亥革命存在的弊端 B. 认识到民主革命的依靠力量 C. 反映了组建国民党的紧迫性 D. 提出了国民革命的基本纲领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可知孙中山认为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国民革命的依靠力量,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辛亥革命的弊端,A选项排除。反映了组建国民党的紧迫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国民革命的基本纲领是新三民主义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8.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次重大事件,图中进军路线好似一个倒着的巨大问号。此次行动探求的重大问题是 A. 创建根据地 B. 革命目标 C. 革命领导权 D. 革命道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地点“长沙”和进军路线信息推知此次事件原本攻打的是长沙,受阻之后先后到达了文家市和三湾,最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推断此事件为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放弃了攻打中心城市,而是改为农村包围城市,故革命道路发生变化D选项正确;创建革命根据地是进军井冈山之后的举措,而非秋收起义之后,故A选项错误;中国民主革命目标,在中共二大时候就已经提出,故B选项错误;八七会议时就已经加强对于革命的领导权,故C选项错误。‎ ‎9.建国初期签订的一份外交文件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该文件 A. 贯彻了“一边倒”方针 B. 倡导了“求同存异”方针 C. 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体现了“不结盟”原则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文件应该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它贯彻了“一边倒”方针。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10.著名学者威尔,杜兰特说:“对于雅典人来说,公民不仅是选民,而且可以轮流以抽签或背诵诗文的方式充当地方首长或法官。他必须保持自由之身,随时准备为国家效势。任何受命于他人或须以劳力为生的人,都不可能有此闲暇或能力从事这类工作。因此,就绝大多数雅典人看来,劳动者似乎不适宜充任公民。”这体现了雅典 A. 公民权利范围的局限性 B. 民主自由的局限性 C. 公民权利实现的局限性 D. 审判制度的局限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威尔·杜兰特强调的是雅典公民必须保持自由之身和有闲暇的精力及经济基础,体现的是雅典公民权力实现的局限性,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雅典公民的权利范围,A选项排除。民主自由的局限性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公民权利实现的局限性,B选项排除。材料与审判制度无关,D选项排除。‎ ‎11.18世纪80年代,不管签署的是《邦联条例》还是《联邦宪法》,美国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精英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而是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的转变过程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A. 选择宪法和政体的观念基本不变 B. 希望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C. 坚持奉行妥协机制和实用精神 D. 力图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精英们所追求的并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而是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体现出美国的民主政治是精英妥协的结果,并且都是“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不是要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政体”这体现出实用精神,C选项符合题意。从邦联到联邦国家结构形式明显有变化,A选项排除。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的说法不符合题意,B选项排除。力图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的说法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排除。‎ ‎12.严安林在《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一文中指出:“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可以看出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的表述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所以②③不符合题意,凡带有②③的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13.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罗马统治者于公元前242年开始任命专门审理涉及臣民案件的裁判官。他们颁发的告示逐步形成罗马法的新因素,称为裁判官法或大法官法。由于这种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因此,就称为万民法。这表明 A. 万民法都是由裁判官制定的 B. 万民法是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法律 C. 万民法的产生源于实际需要 D. 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的每一个人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这种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因此,就称为万民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万民法的产生源于罗马统治者的实际需要,故C项正确;“万民法都是由裁判官制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万民法是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法律”说法过于片面,故B项错误;“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的每一个人”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故选C。‎ ‎14.据史书记载,1801年,约克郡有70万人民,其中郡议员2人,城镇议员26人。而康沃尔郡18.8万人却有郡议员2人和城镇议员42人。1793年以后,不信国教者和天主教徒被允许参加投票,但不能当选议员。这些现象表明英国 A. 尚未走上代议制民主道路 B. 迫切需要选举改革 C. 宗教歧视和迫害愈益严重 D. 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人口多的约克郡议员名额居然比人口少的康沃尔都议员名额少得多,而且信仰不同者不能当选议员,这说明选举改革迫在眉睫,故B项正确。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就走上了代议制民主道路,A 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英国宗教歧视和迫害愈益严重,C错误;材料说明议会改革势在必行,不是经济发展严重失衡,D错误。‎ ‎15.《共产党宜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该序言认为原来的纲领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与此判断密切相关的是 A. 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C.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诞生 D.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72年”和“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等信息来看,该序言认为原来的纲领有些地方已经过时是由于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均早于1848年产生,因此不会是导致1872年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修改的理由,排除B、C、D项。‎ ‎16.赫鲁晓夫认为斯大林时代的房子过于奢侈,花瓶式建筑华而不实。为了实现“1980年每户家庭都能在属于自己的住宅里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的目标,在赫鲁晓夫倡导下,苏联全国各地建造了一大批高度低、成本省、不带“装饰物”、15天即可建成的装配式房屋。这一做法 A. 用经济管理取代行政命令 B.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生 C. 推动苏联的经济高速发展 D. 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赫鲁晓夫的举措是沿用斯大林体制,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实行的,故A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苏联全国各地建造了一大批高度低、成本省、不带“装饰物”、15天即可建成的装配式房屋,这就提供了更多的简易而可供居住的房屋,所以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民生,故选B;建造房屋的举措并不能推动经济高速发展,故C 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建造房屋不属于发展重工业,故D的说法也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 ‎【点睛】这一题需要注意题干所述的时代特征,当时赫鲁晓夫改革,是想改变斯大林模式,但是由于其指导思想并没有彻底改变,而且在实际行动上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所以不会是达到经济管理代替计划管理、经济高速发展等结果,但是由于在谋求改革,所以也是有些效果的,题干所述的可供居住的简易房屋就是一个事实。‎ ‎17.“新政府赢得了公认的大力支持,因为它解散了沙皇的警察,撤销了所有对言论、出版和集会自由的限制,废除了歧视种族或宗教团体的法律,但是在结束战争和土地改革方面,新政府却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这个“新政府”是 A. 沙皇政府 B. 彼得堡苏维埃 C. 临时政府 D. 苏维埃政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它解散了沙皇的警察”“在结束战争和土地改革方面,新政府却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结合所学可知,这个“新政府”是俄国二月革命后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没有满足民众退出战争和分给农民土地的要求,故C正确;AB不符合“它解散了沙皇的警察”,排除;苏维埃政府代表民众的利益,应该满足民众结束战争和土地改革方面的要求,D不符合题意,排除。‎ ‎18.本世纪初,在伊拉克问题从危机向战争的演变过程中,欧盟国家法国和德国都是反对美国单方面解决伊拉克问题的主要力量。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生,法国和德国都强调要加强联合国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 A. 欧盟成员国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B. 美国综合实力大幅衰弱 C. 欧盟成员国对美政策相对独立 D. 美国霸权主义严重受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欧盟国家法国和德国都是反对美国单方面解决伊拉克问题的主要力量”可知,欧盟国家在伊拉克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结合所学,欧洲的联合增强了欧洲整体实力,在外交事务上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C正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已经开始摆脱美国控制,A错误;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综合实力最强,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欧盟国家和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无法体现美国霸权主义严重受阻,排除D。‎ ‎19.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交给国会的咨文中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近来在违反其意愿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极权政制。……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如果我们在起领导作用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这说明美国 A. 以和平发展为己任 B. 以帮助盟友为义务 C. 以称霸世界为目的 D. 以对抗苏联为根本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能危及世界和平”推断美国并不是以维护和平为己任,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美国主要是为了防止部分国家受到社会主义政权的干涉,结合所学知识,这些国家更多的是新兴的独立国家,而非指向帮助盟友,故B选项错误;C选项通过材料中的美国表现,主要是防止社会主义政权对于新兴民族国家的渗透,但是不放弃武力的干涉,就是威胁他国政权,为此属于霸权主义,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不符合史实,美国的根本出发点是本国利益。‎ ‎20.《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 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D. 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一些地区间的冲突加剧,引发局部战争,导致世界秩序动荡。故答案为D项。A项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局势,而不是美苏冷战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排除。‎ ‎【点睛】“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是国际形势的主流,但各种矛盾仍然存在,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在有些地方依然尖锐,造成地区战争和局部冲突时有发生;极端组织活动频繁,恐怖事件屡屡出现,严重影响着世界安全。‎ 二、非选择题 ‎ ‎21.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 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 ‎(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解析】‎ ‎【详解】(1)不同:材料“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可知,唐朝设节度使,地方权力大;材料“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可知,宋朝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后果:材料“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可知,唐朝藩镇割据;材料“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可知,宋朝积弱局面。‎ ‎(2)特点:材料“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可知行省管辖区域大;“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可知行省权力大;“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可知民族控制;原因:结合特点分析原因,如“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可知元朝疆域辽阔,“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可知吸取前朝教训;“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可知民族征服;积极影响:结合行省制度形成的原因和制度特点,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融合等角度作答。‎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单一的集权与分权都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的教训中,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策略。‎ ‎22.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民主政治又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政府“联邦”结构和“平衡制约”制度的设置是为了使国家不致出现美国人所谓来源于美格兰的那种专制。该制度同样也使政府可以避免另一种同样有害的专制,即人民专制。自耕农对“民众系乱”“过度民主”的感惧不亚于对单一暴君的恐惧。因此新国家政府的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对隔离。‎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 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国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请回答:‎ ‎(1)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既满足“人民”行使权力的要求,又避免“人民专制”的?‎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德国代议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4)综合材料二、三,你对近代美、德代议制的不同特征有何认识?‎ ‎【答案】(1)办法: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首相由国王任命,对议会负责。 弊端:美国总统选举耗费大量的时间。‎ ‎(2)满足要求:设立议会;众议员直接选举产生;官员任期制。避免专制:设置两院制国会;参议员、总统和联邦法官间接选举。‎ ‎(3)特征:议会选举体现民主性,但未能组成政府;议会拥有立法权,但议会立法受行政权力控制;立宪为虚,君主为实。成因:普鲁士完成国家统一,具有专制主义传统。‎ ‎(4)认识:美德代议制的差异是由各自国情决定的;权力制衡方面的差异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第一问“办法”,根据材料“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弊端”,由“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可以分析出美国总统耗费时间。‎ ‎(2)第一小问“满足要求”,根据材料“恐惧不亚于对单一暴君的恐惧”、“因此新国家政府的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对隔离”可概括通过设立议会;众议员直接选举产生;官员任期制等来满足民主要求。第二小问“避免专制”,设置两院制国会;参议员、总统和联邦法官间接选举。‎ ‎(3)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帝国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命议会主席、召开和解散联邦议会。帝国议会按照普遍的、直接的、秘密的选举制选出,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因为一切法律和其他决议都必须取得联邦议会和皇帝的同意方能生效”可概括特点:议会选举体现民主性,但未能组成政府;议会拥有立法权,但议会立法受行政权力控制;立宪为虚,君主为实。第二小问“成因”,结合所学知识,普鲁士完成国家统一,具有专制主义传统。 ‎ ‎(4)结合所学知识,美德代议制的差异是由各自国情决定的;权力制衡方面的差异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 ‎23.中国古代是以农为木的国家,明清时期在经济领域出现了新变化,但最终没有引领社会转型成功。阅读材料:‎ 材料一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选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新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中作者说“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经济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政策原因。‎ ‎【答案】(1)变化: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民出现了阶层分化;租佃关系普遍。‎ ‎(2)现象:江浙成为全国市场的中心;手工业发展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江浙成为大宗商品贸易中心。‎ 原因: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3)依据: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仍然占主导地位。‎ 政策原因: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来看,明清时期农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依据材料“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来看,明清时期农民普遍种植经济作物,依据材料“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来看,农民出现了阶层分化,租佃关系普遍。‎ ‎(2)现象:依据材料“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来看,明清时期江浙地区成为全国市场中心,依据材料“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来看,明清时期江浙地区企业数量多,发展规模大;依据材料“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来看,江浙地区成为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原因:要分析江浙地区出现这样的经济新现象,可以从江浙地区自身所处的环境、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等情况来分析。即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3)依据:结合材料时间“18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世界的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中国仍然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政策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海禁和闭关锁国的实行,导致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潮流。‎ ‎24.农村改革是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870年统治日本的任何政府,不管是什么性质,都将必定发现不得不处理乡村问题,因为乡村是最大的税收来源,是明治政府统治的大多数人的家园。‎ 材料二 于1873年7月28日颁布的地租改正法,强调了天皇“人民平等承担税负、不加歧视征收租税”的意愿。然而,该法的实际规定显示了它对政府自身财政利益的关注,远远大于对任何税赋平等原则的关注。在它的规定下,标准的租税用现金支付,并给国家带来既定数额的收入。此外,它也是农业和农业生产者所可能承受的方式,尤其因为新法驱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农民出卖农作物换取现金。这是一项他们中很多人都缺乏技能的作业,这就导致了地税改革的一个副作用:财务失败致使佃农和失地的农民增加。另一个副作用是恼人的所有权问题——由于地契的发放方式——不但是以有利于平民不利于武士的方式,而且是以有利于地主而不利于自耕农的方式解决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英】威廉·比斯利《明治维新》‎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明治政府处理乡村问题的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地租改正法的影响,并从近代化的视角,指出其直接目的。‎ ‎【答案】(1)措施:土地改革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地税改革上,按地价征收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2)影响:增加明治政府的收入,为发展资本主义积累了资金;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造成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对外扩张的欲望更加强烈。‎ 目的:为工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解析】‎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可知乡村问题十分重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政府在农村主要在土地制度改革、地税改革两个方面。‎ ‎(2)影响:结合材料句子,影响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如材料“并给国家带来既定数额的收入”可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材料“财务失败致使佃农和失地的农民增加”可知造成农民的贫困等。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明治政府的通过改革获得资本的原始积累,充足的劳动力和发展资主义本,其目的是为实现工业化提供基础。,‎ ‎25.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工程之父。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帝国主义把掠夺中国的铁路摆在突出的地位……日本《朝日新闻》公然叫嚷:“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它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纵于铁道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生死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凡地方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之民,皆我俎上之肉。”‎ ‎——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第三册)‎ 材料二 五月九日我向岑官保(春煊)面陈早日修成京张路的三项理由:(一)京张路是中国自筑的第一条铁路,每个外国人都在看着我们,如工程进行缓慢,他们一定讥笑我中国工程师没有建筑铁路的能力,不能担负筑路的责任;(二)一部分款子已经用去,早日通车就能早日有收入;(三)现在全中国都需要建筑铁路,我们的政策是中国的铁路由中国人自己来修,因此中国的工程师十分需要,京张路工程正在吃紧,无法分出人手,只有尽速完成京张路工程后才能匀出人才为国家建筑其他铁路。‎ ‎——《詹天佑日记》(1907年5月22日)‎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列强掠夺中国铁路权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简述詹天佑想早日修成京张铁路的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张铁路建成的历史意义。‎ ‎【答案】(1)危害:使中国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便利了列强经济掠夺;便于列强压迫中国人民;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理由:展示国人责任;增加政府收入;培养铁路人才。‎ ‎(3)意义:打击了列强侵略野心;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成的第一条铁路(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有助于发展中国的铁路事业;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解析】‎ ‎【详解】(1)危害:根据材料,可从政治、经济、资源等角度思考即可,如材料“凡其它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纵于铁道两轨,莫敢谁何”概括为,政治上对国家主权的破坏,经济是中国的经济命脉,资源中加强对矿产资源的掠夺等。‎ ‎(2)理由:对概括材料二进行主旨提炼即可得到答案,如材料“京张路是中国自筑的第一条铁路”“担负筑路的责任”概括展示国人责任;材料“早日通车就能早日有收入”概括为增加政府收入;材料“国的铁路由中国人自己来修,因此中国的工程师十分需要”概括为培养铁路人才。‎ ‎(3)结合材料一列强掠夺中国铁路权的危害,材料二詹天佑修成京张铁路的理由,思考京张铁路建成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意义,如打击列强侵略野心;显示中国人的能力;带动铁路沿线经济开发;加强中国的军事行动力;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便捷;增强民族自信心等。‎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