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新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市模拟卷)含解析
天津市南开区 2021 届新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市模拟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气候舒适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消夏避暑和越冬避寒地经常人满为患。下图为 8 月份我国 40°N 以北 主要城市气候舒适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图中城市气候舒适度总体较高,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湿度 C.日照 D.风力 2.与同纬度地区相比,甲地区此时气候舒适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A.伏旱天气 B.副高控制 C.气旋活动 D.深居内陆 3.与山地和海滨相比,东北地区成为消夏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少 B.空间容量大 C.市场距离近 D.基础设施好 【答案】 1.A 2.D 3.B 【解析】 【分析】 1.此时是 8 月份,图中城市气候舒适度总体较高,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较高,气温适宜, A对。 北方城市夏季降水较多,湿度与南方差异小, B 错。日照、风力与南方地区差异不明显, C、D错。故选 A。 2.与同纬度地区相比,甲地区此时气候舒适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 D对。 伏旱天气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A 错。甲地纬度较高,不受副高控制,不受气旋活动影响, B、C 错。故选 D。 3.山地、海滨的空间狭小,与山地和海滨相比,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成为消夏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是空 间容量大, B 对。无法比较山地、海滨、东北地区在自然灾害、市场距离、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 A、C、 D错。故选 B。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与我 国其它城市群相比,该城市群的优势区位是 A.生态环境好,能源丰富 B.人均资源消费水平高 C.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 D.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集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当地能源资源缺乏, A 错误; B、人均资源消费水平高不是城市群的区位优势, B 错误; C、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港澳和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 C 正确; D、与其他城市群比较,开发历史没有长三角悠久, D 错误。 故选 C。 3.下图虚线方框内是由军校和国内某卫星技术公司共同研发的“阅兵考核系统”,正是它确保了国庆 70 周年阅兵车辆方队的行进偏差不超过 1 厘米。该系统借助的核心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答案】 D 【解析】 【详解】 “阅兵考核系统 ”确保了国庆 70 周年阅兵车辆方队的行进偏差不超过 1 厘米,说明其主要作用是确定位置, 需用到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全发的,部队从安全角度考虑, 应使用我国自主开发的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数据分析,遥感技术主要用于监测。故选 D。 4. 骑行是只需一辆单车、一个背包即可出行的运动旅游方式。骑行属于户外运动,除装备消费 之外,出行相关的花费也十分可观。 《 2017 年中国骑行大数据报告》显示,我国不同省区骑行速度差异明 显(下图)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不同省区骑行速度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体格 D.设备 2.7 月,在速度最慢的省区骑行时,应特别注意防范 A.暴雨 B.大风 C.晒伤 D.高温 3.与驾车或乘大型公用交通工具出行相比,骑行的突岀特点是 ①成本低②速度快③更环保④利于健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1.A 2.C 3.D 【解析】 1.据材料可以看出,在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等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骑行,速度较快,而在青藏高原和 云贵高原等地形崎岖的地区骑行,速度较慢,因此导致不同省区骑行速度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A 对, B、C、D错,故本题选 A。 2.由材料可知,骑行速度最慢的省区是青海省, 7 月,青海省太阳高度角较大,而且地势高,空气稀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因此太阳辐射非常强烈,骑行速度又慢,骑行时间长,应特别注意防范 晒伤, C对;夏季,青藏高原暴雨、大风较少, A、B 错;由于地势高,不会出现高温天气, D错。故本题 选 C。 3.与驾车或乘大型公用交通工具出行相比,骑行的工具是单车,无需消耗能源,无尾气排放,更环保; 人力骑行,使身体得到锻炼,更利于健康,③、④对;速度慢,不是优势;成本低也不是突出优势,①、 ②错。故本题选 D。 5.下图为世界某海域。由于洋流的影响导致各处水温有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海区洋流流向有关的风向及主要来源地是 A.东南风 夏威夷高压 B.东北风 亚洲高压 C.西北风 副热带高压 D.西南风 印度低压 2.图中四地在该季节发生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 A.①地处于全年的气温最高季节 B.②地正值秋风瑟瑟,稻花飘香 C.③地地下水位为一年中较高位 D.④地沿岸海域的鱼类密度较大 【答案】 1.B 2.C 【解析】 1.据图可知该海域为北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再根据等温线的凸向即流向,作图如下。北印度洋的洋流呈 夏顺冬逆的规律,此时为逆时针,可知北半球为冬季,印度半岛及阿拉伯海会受到来自亚洲高压吹来的东 北季风影响。综上所述,故选 B。 2.据上题分析北印度洋的洋流呈夏顺冬逆 的规律,此时为逆时针,可知北半球为冬季,①地气温不是最高, A 错误;②地为热带,干旱少雨, B 错 误; ③地受地形阻挡, 东北季风经过波斯湾带来水汽在此抬升, 多地形雨, 降水较多, 因此地下水位较高, C正确;此时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迎岸而来,没有上升流,所以饵料较少,鱼群也较少, D错误。故选 C。 【点睛】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图 6.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 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 16 世纪,在 17-18 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 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 “三角贸易 ”( 如下图所示 ) 。满载着枪 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 “出程 ”;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 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 “中程 ”;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 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往欧洲,此乃 “归程 ”。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 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关于三角贸易涉及海域的大洋环流规律和三段航程经过的洋流性质的描述,合理的是 ( ) A.顺时针;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 B.顺时针;出程:暖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 C.逆时针;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 D.逆时针;出程:暖流,中程:暖流,归程:寒流 2.从事三角贸易的某船队 6 月份从欧洲出发,当其如期回到里斯本时,里斯本的气候特征为 ( ) 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温和干燥 【答案】 1.A 2.B 【解析】 【分析】 1.读图,结合所学可知,出程为顺时针流动的加纳利寒流,中程为南赤道暖流,归程为北大西洋暖流, 故选 A。 2.由材料可知,全程需要半年时间,船队 6 月份出发,回到里斯本时,正值 12 月份,为冬季,里斯本为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选 B。 【点睛】 洋流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 ,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 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 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 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 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 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7. 某山脉景色迷人,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被世人称为 “大自然的宫殿 ”和 “真正 的地貌陈列馆 ”,并建有著名滑雪场。 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所在的山脉为 A.秦岭 B.天山 C.阿特拉斯山 D.阿尔卑斯山 2.该山脉北坡海拔 1000 米和 4000 米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答案】 1.D 2.C 【解析】 【分析】 1.由图文材料可知,该山脉是旅游胜地,且海拔在 4000 米左右,有著名滑雪场,由此可推测出,该山脉 为阿尔卑斯山, 故 D 选项正确。 秦岭的南坡山麓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不是落叶阔叶林带, A 错误。 天山山麓基带为温带荒漠带,不是落叶阔叶林带, B 错误。阿特拉斯山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山麓基带不是 落叶阔叶林带, C 错误。故选 D。 2.该山脉由于海拔不同,导致水热组合条件不同,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故 C 选项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点睛】 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②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③山 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以水热条件为基础。 8.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养老负担加重 C.限制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D.城市环境问题严重 【答案】 B 【解析】 【详解】 由题,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说明老年人越来越多,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加重,会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对城市环境问题影响不大, 老年人口快速增长不一定会导致劳动力资源短缺。 故 B正确, ACD错误。 故选: B 【点睛】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 年长人口数量增加 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 口总数的 10%,或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9. 阿联酋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国家之一, 该国企业家阿卜杜拉 · 阿尔谢希制订了拖冰山化水计划: 借助卫星定位,从距离南极洲海岸 1000 公里的赫德岛附近海域物色合适的冰山用船拖运到阿联首,历时 10 个月。下图为 “冰山拖运线路示意图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某年 5 月开始实施该方案,四条拖运线路中最合理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线路 ( ) A.尽量利用寒流 B.避开高温海域 C.全程顺风顺水 D.免遭海洋风暴 【答案】 1.D 2.A 【解析】 【分析】 1.甲乙方案前半部分与西风漂流和厄加勒斯暖流的方向相反,且受暖流影响冰山融化量大,不合理; 5 月开始实施,历时 10 个月,故丙丁的后半部分的时间为冬季,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故丙方案经过 索马里半岛时为逆流,相比丁方案最合理。故选 D。 2.该线路尽量利用寒流,减少沿途冰山的损耗, A 正确;需经过赤道海域,不可能能避开高温海域;可 能顺风顺水,但不可能全程顺风顺水;经过南半球的西风带,海洋风暴较大。故选 A。 10. 杏仁桉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主要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其经济价值很高。杏仁桉树干很 少枝杈, 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朝上, 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 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 被誉为 “抽 水机 ”,在热带湿润地区,又被称为 “防疟(疟疾)树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杏仁桉叶片侧面朝上的主要原因是 A.增大与阳光的接触面 B.滞留更多雨水 C.减少水分蒸发 D.减少地面投影面积 2.杏仁桉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颇受欢迎,主要是可以 A.排干沼泽 B.增加地下水 C.建造房屋 D.增加木材 3.在热带地区杏仁桉又被称为“防疟树”的原因是 A.杏仁桉提取的物质可治疗疟疾 B.改善环境温度抑制蚊虫繁殖 C.降低土壤湿度减少蚊虫滋生 D.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体抵抗力 【答案】 1.C 2.A 3.C 【解析】 1.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地处热带地区,蒸发旺盛,“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朝上,与阳 光投射方向平行”,叶片少且叶片与阳光平行,阳光是为了减少阳光照射,减少水分蒸发, C正确, A错 误。 该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叶片与阳光平行不利于滞留更多雨水, B 错误。 对减少地面投影面积影响不大, D错误。故选 C。 2.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 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有助于排干沼泽,形成耕地或作为 其它用途,因此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颇受欢迎, A 正确。会减少地下水, B 错误。沼泽泥沙淤积,地势较 低,易积水,不利于建造房屋, C错误。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会影响其它木材生长,不利于增加木材, D错误。故选 A。 3.在热带湿润地区,又被称为 “防疟(疟疾)树 ”。 由于这种树的种植,沼泽地变成了干燥地,蚊子失去 了滋生的环境,有效地防止了疟疾的传播,当地人就给它起了“防疟树”的美名。 C 正确。杏仁桉不能提 取的物质可治疗疟疾,不能改善环境温度抑制蚊虫繁殖、不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体抵抗力, ABD 错误。 故选 C。 11.上海为了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选择在郊区建造廉租房和 经济适用房,影响该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条件 B.土地价格 C.土地效益 D.支付能力 【答案】 B 【解析】 【详解】 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土地价格,因为郊区土地价格低,是经济因素造成的。城市地价高, B对。交通 条件、土地利用效益、支付能力是重要因素,不是主导因素, A、C、D错。故选 B。 12.如图为世界两条著名河流水系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条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鄂毕河水量较丰富,以夏汛为主 B.尼罗河经水库调蓄,含沙量减小 C.鄂毕河多流经山区,水能较丰富 D.尼罗河自南向北流,易发生凌汛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鄂毕河冬季结冰期长,无航运价值 B.鄂毕河流域资源匮乏,经济较落后 C.尼罗河三角洲土壤肥沃,稻田遍野 D.尼罗河流经国家较多,人口增长快 【答案】 1.B 2.D 【解析】 1.A、鄂毕河主要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降水补给,水量较丰富,以春汛为主,不符合题意。 B、尼罗 河经纳赛尔水库的调蓄,含沙量减小,下游径流量趋缓,故正确。 C、鄂毕河多流经平原区,地势平坦, 落差小,水能资源缺乏,不符合题意。 D、尼罗河自南向北流,由于纬度低,气温高,无冰期,不可能发 生凌汛,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鄂毕河虽然冬季结冰期长,但是地势平坦,落差小,夏季仍有航运价值, A 错;鄂毕河流经济较落后, 但是流域资源丰富, B 错;尼罗河三角洲土壤肥沃,但是稻田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多灌溉农业,并非 位于三角洲, C错;尼罗河贯穿非洲东北部,流经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 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流入地中海。流经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故选 D。 13. 为兴建海南省东部国际旅游核心 , 琼海市 12 个小城镇因地制宜地打造海洋渔业、会展旅游、 南洋风情、红色文化、民族风情和农耕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 , 形成了 " 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产业、一 镇一风情 " 的多中心、 组团式田园城市景观 , 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典范。 下图示意琼海市潭门镇地理位置 及其海港旅游城镇发展模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潭门海港旅游城镇模式的发展 , 主要基于 A.资源特色 B.科技发达 C.市场广阔 D.政策优势 2.与传统城市相比 , 多中心、组团式田园城市可以提高 ①城镇化水平②城镇化质量 ③城乡协调程度④基础设施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A 2.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察区域的城镇化进程。 1.琼海市的小镇发展依托于当地的特色资源,从潭门的地理位置可知其位于沿海地区,发展以海洋渔业、 休闲旅游等为特色的旅游小镇。故答案选 A。 2.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多中心、组团式即城镇规模合理,不会过 度集聚,有利于缓解城市化的社会问题,② ③ 对。人口过度集聚城市化水平高及配套更加集中,基础设施 水平更高是传统城市的特点。故答案选 B 。 14. 内罗毕为肯尼亚首都,气候十分宜人,全年降水有两个峰值,分为长雨季和短雨 季。肯尼 亚的鲜花种植业已有 30 多年的历史,目前其鲜花已经占领了 31%欧洲鲜花市场,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及 第三的花卉出口国哥伦比亚和以色列。 结合肯尼亚位置示意图和内罗毕各月均温统计表,回答题下面小题。 1.对内罗毕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年平均气温较低,属于温带气候 B.年较差小,主导因素是距海近 C.气温变化主要受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影响 D. 7 月气温低和云量多关系密切 2.内罗毕的雨季和小雨季分别为 3-5 、 10-11 月,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起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直射点移动 C.海陆位置 D.洋流 3.每年 7 月是肯尼亚鲜花销售淡季,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 7 月肯尼亚气温低,鲜花产量少 B.此时欧洲本地鲜花产量多,市场竞争激烈 C.7 月是欧洲国家上班族的休假时间,鲜花消费量减少 D. 7 月是肯尼亚的旱季,鲜花生产成本较高 【答案】 1.C 2.B 3.B 【解析】 1.纬度因素是影响气候的最主要因素 , 由“内罗毕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可知 , 内罗毕的气温随着太阳直射 点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 距离太阳直射点近的时候气温高 , 距离太阳直射点远的时候气温低 , 故 C项正确。内 罗毕最低月平均气温在 15℃以上 , 年平均气温高 , 属于热带气候 , 故 A 项错误。 距海近可以减小地区年较差 , 但内罗毕气温年较差小的最主要原因是纬度 , 且内罗毕距海并不是很近 , 故 B 项错误。 该地位于赤道以南 ,7 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 此时该地太阳高度角较小 , 气温低 , 故 D项错误。 故选 C。 2.内罗毕位于南纬 5°以内 ,3~5 月气压带风带北移 , 该地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向岸风 , 又因为该地处在迎风坡上 , 从而易于产生降雨 , 形成长雨季。内罗毕位于东非高原 , 海拔高 , 气温低 , 蒸发量 有限。每年 10~11 月, 太阳直射点南移 , 该地区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 使得气温升高 , 蒸发旺盛 , 有利于降水产 生, 形成短雨季 , 因此雨季和小雨季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故选 B。 3.读材料可知 , 肯尼亚占领 31%欧洲鲜花市场,而 7 月欧洲处于夏季 , 光热水分充足,本地鲜花大量上市 , 市场竞争激烈 , 对肯尼亚的鲜花产业造成冲击 ,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 A 错误; 肯尼亚鲜花销售淡季与欧洲国家上班族的休假关系不大, C错误; 鲜花生产成本较高属于生产原因, 与销售淡季无关, D错误。 故选 B。 15. 自古以来,塔里木河滋养着沿岸大大小小的绿洲。 21 世纪以来,为了提高塔里木河河水的 利用率,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微喷灌、滴灌等技术。据专家测算,一亩棉花的生长需要灌溉用水 31 立方 米,但实际用水量是每亩 487 立方米。 久而久之, 在作物根系区边缘的地表, 发现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 下图示意作物滴灌区周围环境,图中数码表示相关的自然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漫灌,滴灌通过削减一些自然过程而使得用水效率更高,这些自然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推测作物根系区周围的白色物质直接来源于( ) A.土壤颗粒 B.基岩风化 C.大气 D.地下水 3.每亩棉花的实际用水量高于棉花生长所需的灌溉用水量,这是图为( ) A.形成地表径流排走 B.淋溶洗盐用水 C.应对干旱的储备水源 D.灌溉过程中的浪费 【答案】 1.C 2.D 3.B 【解析】 1.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 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 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 灌溉方式。图中①表示植物蒸腾,②表示地表蒸发,③表示地表径流,④表示下渗。滴灌通过削减一些自 然过程而使得用水效率更高,被削减的是地表蒸发、地表径流、下渗,②③④正确, C正确。故选 C。 2.由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土壤本身的含盐量高,传统的漫灌方式容易抬高地下水位, 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因此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特别是新疆,微喷藻、滴灌技术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传 统灌溉方式相比,这些新的灌溉技术对水的利用率较高,但在灌溉过程中,仍然会有一定的盐分(即题干 中所说的白色物质)累积于作物的根系区,这些盐分直接来源于地下水,在灌溉过程中,随着地下水的抬 升到达地表。从根本来看,是来自下方的基岩风化以及周边土壤颗粒所含的盐分。故选 D。 3.根据材料可知,每亩棉花的实际用水量与棉花生长所需的水量差值为 134 立方米。由于地表有盐分积 累,因此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放水压盐,通过水流将盐分运往土壤深层,再经由暗管等方式导入排水渠。所 以,在计算新疆农用需水量的时候,除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外,还必须要把压盐用水考虑进来,故每亩 棉花的实际用水量高于棉花生长所需的灌溉用水量, B 正确。滴灌方式不产生地面径流, A错误。应对干 旱的储备水源不算在实际用水量内, C错误。滴灌最大的优点是效率非常高,灌溉过程中的浪费水量不会 这么大, D错误。故选 B。 【点睛】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 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 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 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 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 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 16.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 ( 大多为石灰岩 ) 进行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 下地貌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主要有峰林、孤峰、地下溶洞等地貌形态。施秉喀斯特地貌区位于贵 州省东部的施秉县北部,该区城内没有大型的溶洞,地下喀斯特地貌也不发育。仅在陡崖上分布有一些岩 屋和直径小于 1 米的溶蚀小洞。该区城植被繁茂 , 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94%。下图为施秉喀斯特地貌 发育演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2.导致该地区地下喀斯特不发育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热条件好 B.表层土壤浅薄 C.岩层可溶性弱 D.森林覆盖率高 【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在四个阶段中②区域的峰林不太明显,可知②位该区域喀斯特地貌的初期阶段即②是最先形 成的,④图中的峰林相对于②来说较为典型,相对于①③来说又不太典型,可知④的形成是在②之后的。 读图可知①出现了堆积物,而③阶段既有碎石堆,也有峡谷发育,可知③是四个阶段中发育最成熟的,因 此可知③是最后形成的,可知该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②④①③, B 正确, ACD错误。故选 B 项。 2.水热条件好,地下喀斯特发育的越典型才对, A 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喀斯特地貌区地下可溶 性岩层的厚度越大,地下可溶性岩石被溶蚀的力度越大,即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强度越大,因此可知导 致该地区地下喀斯特不发育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的岩层可溶性比较弱, C正确,表层土壤浅薄以及该区域 的森林覆盖率高低和该区域的地下喀斯特发育程度几乎没有关系, BD错误。故选 C项。 【点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地带,该区域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带。 17.下图所示“我国石漠化土地省区占比统计图”,石漠化的形成受地貌影响较大。贵州、云南石漠化占 比较高,是因为其地貌为 A.流水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风成地貌 D.黄土地貌 【答案】 B 【解析】 【详解】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 一般是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导 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所以形成这 些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 B 正确, ACD 错误,故选 B。 18. 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 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 会膨胀,使碎石产生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 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 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地表比较平坦 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 D.气温在 0℃上下波动 2.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 地貌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 B.巴西高原 C.南极洲 D.亚马孙平原 【答案】 1.B 2.A 【解析】 1.从材料中“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可以判断 石环地貌区的岩石颗粒大小不一。 因此岩石颗粒均匀与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 分析材料可推知石环地貌的 形成过程: 石头比热小 ---先被冻结 ---周围的水结冰并膨胀 ---膨胀推动石头向四周运动 ---形成石环。 维系上 述形成过程的基础则为具有一定的水分, 温度条件; 地形要平坦, 否则重力会参与进来破坏石环地貌形态。 本题要求选择与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选项,故选 B。 2.结合上题分析即可判断,青藏高原满足石环地貌出现的条件;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气温太高;南极 洲气温太低。故 A 正确, B、C、D 错误。 【点睛】 此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结合图中的信息,了解石环的形成,解题难度不大。 19.伶仃洋水域位于我国珠江口,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下表为伶仃洋海岸线类型及长度统计表( km)。 据此完成下面小題。 时间 基岩海岸 砂砾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红树林海岸 人工海岸 1978 年 94.2 152.81 80.75 84.88 278.21 1984 年 92.82 128.87 79.39 63.98 328.83 2003 年 88.34 87.54 19.05 15.15 571.12 2006 年 80.61 102.85 8.94 18.40 578.34 2014 年 77.43 102.85 5.94 27.26 586.13 1.1978 年至今,伶仃洋水域 A.总岸线增长,水域面积缩小 B.人工岸线增长,自然岸线增长 C.总岸线缩短,水域面积扩大 D.工岸线缩短,自然岸线缩短 2.导致当地淤泥质海岸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填海造地 B.泥沙堆积 C.滩涂养殖 D.海水侵蚀 【答案】 1.A 2.A 【解析】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1978 年至今,伶仃洋自然岸线 1978 年为 412.82,2014 年为 213.48,自然岸 线缩短; 人工岸线, 1978 年为 278.21,2014 年为 586.13,人工岸线增长; 总岸线, 1978 年为 691.03,2014 年为 799.61,总线增长,水域面积缩小, A 选项正确, B、C、D 选项错误。故选 A。 2.据材料可知,伶仃洋水域位于我国珠江口,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由于大面积填海造地,导致当地 淤泥质海岸大幅度缩短,人工海岸增长, A 正确。海水侵蚀、泥沙堆积、滩涂养殖不会导致海岸线在短时 间内大幅度缩短, 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 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自然岸线除了指海洋的岸线,也包括江河湖泊的岸线。淤泥质海岸是由 淤泥或杂以粉沙的淤泥(主要是指粒径为 0.05~0.01 毫米的泥沙)组成,多分布在输入细颗粒泥沙的大河 入海口沿岸。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导致当地淤泥质海岸变动的主要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 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0.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下列城市中风向为偏南风的是( ) A.郑州 B.成都 C.兰州 D.广州 2.关于甲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形成受云贵高原的影响 B.形成于我国的夏季 C.云南大部分地区阴雨冷湿 D.该天气系统为快行冷锋 【答案】 1.B 2.A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郑州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东,风向右偏形成西北风, A 不符合题意;读图可 知,成都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南指向西北,风向右偏形成偏南风, B 符合题意;读图可知,兰州 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风向右偏形成东北风, C不符合题意;读图可知,广州此时水平气 压梯度力大致由东北指向西南,风向右偏形成东北风或偏东风,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根据图中锋面符号判断,甲天气系统为(昆明)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是冷气团南下时受到云贵高 原上一系列山脉的层层阻挡,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移动速度越来越慢,大致在贵阳与昆明之间静止下来 而形成,其形成受云贵高原的影响, A 正确;昆明准静止锋是冷气团南下至南方地区受到阻挡而形成,表 明冷气团势力较强,应形成于我国冬半年, B 错误;图中显示,云南大部分地区位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 侧,而锋面雨一般下在冷气团一侧,因此云南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C错误;根据图中锋面符号判断,甲 天气系统为准静止锋,不是快行冷锋, D 错误。故选 A。 【点睛】 影响西南地区的冷空气主要路径是由西伯利亚进入新疆,因受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阻挡,便沿高原绕流,经 河西走廊,翻过秦岭,进入四川盆地南下,然后沿大凉山东侧上爬至云南高原东北部和贵州高原。由于受 云贵高原上一系列山脉的层层阻挡,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移动速度越来越慢,大致在贵阳与昆明之间静 止下来,即由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这就是著名的昆明准静止锋。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 [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业旅游是将生产场所、生产过程、企业文化作为旅游资源,通过参观、体验、操作等方式满足游客 需求,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某知名汽车企业在沈阳(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铁西汽车制造厂开展工业 旅游,以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工艺,环保时尚的建筑设计理念和人文贴心的服务,成为汽车行业首个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分析沈阳铁西汽车制造厂开展工业旅游的资源优势,并说明工业旅游对该制造厂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 优势:沈阳铁西汽车制造厂开展工业旅游的旅游资源丰富, 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游览价值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高,能够吸引较多的旅游者,旅游市场广阔;当地的交通比较便利,基础 设施比较完善,可以接待较多的旅游者。 工业旅游对该制造厂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工业企业知名度;增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心;促进企业规范 化管理;通过提供旅游服务获取经济效益。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工业旅游的意义, 考查思维分析能力, 重点把握老工业旅游区的特点进行分析。 【详解】 开展工业旅游的资源优势从旅游资源本身价值、客源市场、交通、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工业旅游的意义从提高知名度,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分析。开展工业旅游的资源优势有沈阳是老 工业基地,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汽车生产技术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化的都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 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沈阳是辽宁的省会,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而且旅游接待能力强;当地是汽车行 业首个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旅游知名度高, 客源市场比较广阔。 工业旅游对该制造厂发展的促进作用, 发展工业旅游能提高工业企业的知名度,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22.(地理一选修 3: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年 10 月 18 日,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互联网之光 ”博览会在浙江省嘉兴市乌镇开幕 ( 下图 ) 。 本届博览会为期 8 天,共展出 60 余家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创新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乌镇 以其使捷的交通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互联河大会的永久举办地。 为迎接大会召开, 乌镇已实现景区 5G网络金覆盖,并对多个精品酒店进行特别布置。 分析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对乌镇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提高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 ; 完善交通,提高景区交通通达度 ; 完善通信、住宿等基础设施 ; 促进 传统文化和建筑保护,加强旅游资源保护 ; 开展环境治理,提高景区环境质量。 【解析】 【分析】 该题考察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详解】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使得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乌镇,提升知名度,扩大可客源市场;迎接大会召开,乌 镇已实现景区 5G网络金覆盖,并对多个精品酒店进行特别布置等,提高了乌镇的交通、通信及住宿等方 面的基础设施配套;对乌镇的传统文化及建筑进行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为促进旅游的发展,环境 也进一步改善,提升了景区环境质量。 23. [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 工业污染场地,指的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从城区外迁,旧城市工业区衰退遗留、腾空的已遭受 污染且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工业场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工业污染场地 数量与日俱增,急需进行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工作,以保障城市人居健康、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 请为污染范围不大的土壤污染工业场地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并说明所提措施的注意事项。 【答案】措施:去除污染源;清挖污染物;置换新土;分类填埋污染物。注意事项:污染物运输和填埋过 程中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运输和填埋费用较高。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工业污染为背景,考查工业污染的治理措施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 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对于治理污染问题首先是清除污染源;由于题目条件限定土壤污染范围不大,故可直接清挖污染物,置换 新土;对于清挖的污染物要进行运输,分类填埋处理。但是要注意污染物运输和填埋过程中可能造成二次 污染,并且运输和填埋费用较高。 24.(地理一选修 6: 环境保护) 塑料袋埋在地下要约 200 年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 染土壤。如果釆取焚烧处理的方式,则会产生有 害烟尘 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大气。鉴于塑料购物袋已成为 “白 色污染 ”的主要来源,现已在全国范围 内禁止生产、销 售、使用厚度小于 0.025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 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在所 有超市、商场、集贸 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针对塑料袋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的预防措施。 【答案】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环保意识; 倡导绿色生活, 文明消费, 使用环保袋或减少塑料包装袋的使用; 实施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研发推广成本低的环保购物袋;加强立法,强化管理,实施有偿使用制 度。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措施,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整合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只要结合材 料,从意识、技术、分类等角度分析。 【详解】 针对塑料袋带来的环境问题, 提出合理化的预防措施从环境问题的类型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 从意识方面 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从人们的日常行为来看,倡导绿色生活,文明消费,使用环保袋或减 少塑料包装袋的使用。从利用角度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从法律层面看,应当加强管理, 加强立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