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南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实验班)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实验班)历史试题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 A. “有教无类” B. “举一反三” C. “温故而知新” D. “当仁不让于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孔子主张“教育公平”,A项符合题意;而 “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和“当仁不让于师”分别体现了孔子在学习、做人等方面的观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朱元璋读《孟子》时说,此老如活到今日,也应该杀头。他下令将《孟子》大量删减。下列句子,被删掉的应该是 A.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B.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D.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的儒学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故“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言论与此不符。本题应选A项。‎ ‎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B.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C.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 认为孩子犯错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主张“性本恶”,所以,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承认后天的教育能使一个人弃恶从善,能解决好“性本恶”的问题,故B正确;荀子主张“性本恶”,故A错误;主张严厉惩罚,属于法家思想,不符合荀子的思想,排除C;孟子认为性本善,环境不好影响人的本性,应择善而居,不符合荀子的思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联系所学荀子的性恶论分析解答。‎ ‎4. 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是 A.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 “民为贵”、“君为轻”‎ C.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答案】D ‎【解析】‎ ‎【详解】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出自《墨子•尚贤上》,D正确;A是法家思想。B是孟子思想。C是荀子思想。‎ ‎5. 下列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的是 ‎①春秋大一统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③“三教合归儒” ④ “三纲五常”、“孝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③“三教合归儒”是直到后来魏晋时期才出现的一个思想观点,当然也就是不属于董仲舒的思想观点,所以本题凡是含③均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观点 ‎6.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宋代出现的新儒学体系 B. 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C. 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D. 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宋明理学为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教义的新儒学,可见应该为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与法家主张无关,故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所以选D。‎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特点 ‎7.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 )‎ A. 道学 B. 佛学 C. 理学 D. 史学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体现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特点,故C项正确。A项主张无为而治,排除。佛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佛教经典上,与材料强调理学的影响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史学的信息,而是强调理学的影响,排除D。‎ ‎8.某思想家认为:“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下列哪一思想主张与此一致 A. “格物致知”‎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 “人伦者,天理也”‎ D. “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人皆有是心,心即理”可知是心学观点,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观点一致,故B正确;“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观点,故A排除;“人伦者,天理也”是程朱理学的观点,故C排除;“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观点,故D排除。‎ ‎9.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节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A项是强调读书人要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说法正确,但不符设问,排除。B项出自南宋名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显示了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说法正确,但不符设问,排除。C项意思是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与题意不符,但符合设问,所以选C。D项是由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说法正确,但不符设问,排除。‎ 点睛:解决本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材料“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节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意思,抓住设问要求“不能体现”,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0. 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之际的杰出的思想家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而其他几位思想家则和材料的主题毫无关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天下为主,君为客”‎ ‎11.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往往凭借历算、地理、火炮等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利用当时中国士大夫的 A. 程朱理学 B. 阳明心学 C. 经世致用之学 D. 考据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传教士通过中国士大夫,借助历算、地理、火炮等知识在中国传教,与中国知识界经世致用之学相契合,C项正确;材料中传教士的做法与重视“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强调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和强调实学、训诂文字的考据学不符,ABD三项错误。‎ ‎12.第十七届中国豆腐文化节开幕式在安徽淮南市隆重举行。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下列说法最为可信的是 A. 宋代的《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的方法——足够证明豆腐是从宋代开始出现 B. 朱熹认为“豆腐本为淮南王术”,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其说法可信 C. 朱元璋兵败徽州时,吃了发酵的“毛豆腐”——故民间认为豆腐源于明初 D. 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证明东汉时已经出现豆腐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墓葬中“豆腐作坊石刻图”,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写实场景的第一手史料,以此研究豆腐起源是最为可信的,D项正确。《清异录》、朱熹观点和民间传说都不是第一手史料,不是豆腐起源最可信的依据,ABC三项错误。‎ ‎13.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以上材料反映了( )‎ ‎①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但使用不便 ‎②“蔡侯纸”材料易得且便宜 ‎③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④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在材料中,使用竹简和丝帛有一定的弊端,“蔡侯纸”原料易得且便宜,但是汉代主要的书写材料不是纸张,③错误,④虽出现在汉朝但并没有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错误,所有带③④的选项都不正确,即ACD三项排除。只有①②正确,故选B。‎ ‎14.‎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A. 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 B. 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 认为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顶峰 D. 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国维的话强调了文学的时代性,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宋元文学只是一部分信息,“后世莫能继”强调的是文学带时代的烙印,不是在强调古代文学不可超越或时间短暂,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5.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 汉武帝时代, 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 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 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 元代杂剧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答案】D ‎【解析】‎ 市民阶层兴起导致世俗文学的兴盛,元曲正是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文学形式,故D正确;A和B均属于贵族文学;C不是城市发展导致文学体裁。‎ ‎16.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A. 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 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 抛弃天朝上国迷梦,放眼看世界 D.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新思想”就是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就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思想,但“新思想”并非单纯的揭露腐败现象、批判程朱理学、抛弃“天朝上国”梦幻等选项的思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详解】‎ ‎17.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来实践 A. 机器生产 B. 议会制度 C. 军事技术 D. 科技教育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文明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学习西方的议会制度,B项错误,符合题意;其它机器生产、军事技术和科技教育,洋务派都学习实践过,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8.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編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全备,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有何影响?‎ A. 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 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 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沒有影响 D. 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公举一大酋总摄之”“不四载即受代”可以看出,“这一国家”应是美国。从而排除BD项;再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这一主张很少有人理解,在当时几乎没什么影响,故选C项,A项不符合事实。‎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魏源的思想。‎ ‎19.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A. 器物制度文化 B. 器物文化制度 C. 文化制度器物 D. 制度文化器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对自己不足的认识先后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到文化三个层次,A项正确;其它相关中国人认识深入的顺序,都存在史实上的错误,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0.鲁迅先生认为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打在中国背上的一鞭,使中国开始了 A. 维新变法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促使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开始了洋务运动,B项正确;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距离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均已经超过三十年以上,与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1.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A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使得先进的中国人开启了向西方制度学习的大门,以挽救民族危亡,故A正确。‎ ‎22.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 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 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 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D. 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干材料“君民争祸之剧”“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可以看出,康有为掩卷流涕是因为革命造成的流血牺牲,再加上他的核心思想是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依靠清政府自上而下进行改良,所以他反对革命。故选C。AB明显错误;D项错在康有为的主张是实行君主立宪而非民主共和。‎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思想 。‎ ‎2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写道:“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这种做法在康有为看来 A. 违背了时代潮流而遭到反对 B. 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 C. 是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D. 躲避了卫道士们的愤怒反扑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康有为宣扬的维新思想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故排除A项;根据“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可知在康有为看来,托古改制是切合实际的理智考虑,故选B项;托古改制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并不是维新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故排除C项;虽然康有为托古改制,但他根本宣扬的还是维新变法,触动了封建专制势力的利益,仍让遭到了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扑,故排除D项。‎ ‎【点睛】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4.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 “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 ‎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权即创立民国,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因此不管是那个民族为君主,也是要革命推翻的。故选A。BD有反满统治,建立汉族政权的意思,与材料不符。C说的是平均地权。‎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25. (2008年海南历史卷)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 民族主义思想 B. 民权主义思想 C. 民生主义思想 D. 国民革命思想 ‎【答案】C ‎【解析】‎ ‎“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故选C。‎ ‎26.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场景的描写: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二十四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二十四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二十四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二十四个春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会议应是1945年中共七大。故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内容 ‎27.某部历史著作写道:“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 《新民主主义论》‎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张工农武装割据,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内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相关知识。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8.1985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猫论”的影响扩大到世界。下列符合“猫论”的是 A. “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B. “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 C. “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 D.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考查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材料中的“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含义是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只要促进社会进步,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就是好的制度,是值得推广的。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所以答案选择D项。‎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理论 ‎29. 新华社电:“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材料表明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 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神舟5号”发射成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说明了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注意“空间技术”这个关键词。结合相关史实可知, C两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两弹一星 ‎【详解】‎ ‎30.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古希腊雅典并没有宗教,崇拜的古希腊神话诸神。排除AB.注重物质生活材料并没有体现。排除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31.‎ ‎“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普罗泰戈拉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即知识,而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同时,苏格拉底还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根据材料中“为善至乐”、“为理想而奋斗”可知,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苏格拉底,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中的思想无关,故排除BCD三项。‎ ‎32.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 马丁·路德 B. 克伦威尔 C. 亨利八世 D. 加尔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和马丁·路德倡导的“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主张一致,马丁•路德认为只要内心信仰虔诚上帝,就能获得上帝的拯救。故选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欧洲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内容 ‎33.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家里高喊:“卢梭万岁!”是因为卢梭提出了哪一学说 A. 三权分立说 B. 人民主权说 C. 人文主义说 D. 人民自治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的先驱卢梭得到贝多芬等民主人士推崇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提出了人民主权说,B项正确;三权分立学说是孟德斯鸠提出的,人文主义学说与法国大革命无关,宣扬天赋人权的人民自治说不是卢梭最先提出来的,ACD三项错误。‎ ‎34. 启蒙运动中,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的是( )‎ A. 霍布斯 B. 孟德斯鸠 C. 洛克 D. 卢梭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孟德斯鸠的思想,特别是其三权分立的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故B项正确。‎ 二、材料题 ‎3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 ‎(1)依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1)思想:三民主义。‎ 作用: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 ‎(3)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 ‎【详解】(1)思想:依据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作用:根据所学知识,用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主要事实,说明三民主义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的主要历史作用。‎ ‎(2)背景:根据材料二的出处“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理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两大理论。‎ ‎(3)理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 ‎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请回答:‎ ‎(1)如何评价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联系?‎ ‎(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答案】(1)评价:①积极影响: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者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②消极影响:认为没有是非之别,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2)文艺复兴运动。‎ 联系: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 ‎(3)否定教皇的权威,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树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 ‎【解析】‎ ‎【详解】(1)评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结合材料一中“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信息,从解放人,否定权威和相对主义,易产生个人主义的膨胀等方面,评价普罗塔戈拉的观点。‎ ‎(2)运动:根据材料二中“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是文艺复兴运动。核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联系:根据材料二中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比材料一中“人是万物的尺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继承与发展)。‎ ‎(3)理解:根据材料二中“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教会、信徒的关系,到新的宗教观的核心内容等,解释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