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二4月(第一次)月考(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二4月(第一次)月考(2017

包九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4月份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材料所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                        B.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 C.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                        D.“大一统”的集权统治 ‎2.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是(  )‎ A.皇帝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特权政治    B.中央高度集权的特权政治 C.打着“国民幸福”旗号的特权政治    D.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 ‎3.李瑞兰在《中国社会通史》中提到:“战国时期等级关系与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层变化。社会等级是流动的,个人有可能凭才力改变贫贱的地位,贵族取决于出身而一成不变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上层社会对下层人士开放……集权政府的社会基础因而更加扩大。这样,社会较前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该材料反映出(  )‎ A.社会等级的流动根源于阶级结构的变化 B.分封制的崩溃是战国时期社会等级流动的根本原因 C.选官制度的变化是社会等级流动的重要因素 D.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4.杨师群在《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说:“皇帝(始皇)的威权还表现在为民立极,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德表率、人们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详尽的规定……因为皇帝不仅是天下最有权势和威严的统治者,还是最聪明、最伟大的圣主。”根据上述材料不能看出秦始皇(  )‎ A.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威严 B.承担了思想文化导师的角色 C.通过立威和表率实现了对民众的绝对控制 ‎ D.把专制王权的范畴扩展到新的领域 ‎5.顾炎武论及某一制度时,认为其最大的弊端是“尽天下之权,而收之在上”。该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 ‎6.公元前128年,汉武帝规定:“不举孝,不举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这反映出当时(  )‎ A.世家大族把持地方政治                        B.地方政府人才匾乏 C.孝子廉吏较少很难荐举                        D.察举制度推行不力 ‎7.唐太宗屡次要求查看史官纪录的当朝历史,房玄龄等最终删略部分内容后上呈,翻阅玄武门之变的记录后,太宗说:“‎ 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鸠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这一做法反映出唐太宗(  )‎ A.干涉和纂改史书著述                            B.不满唐朝史官的阿谀奉承 C.鼓励史官秉笔直书                                D.重视修史以安定江山社稷 ‎8.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编成《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等图经;唐朝各州也大都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这些做法旨在(  )‎ A.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B.丰富地方志的类型 C.变革对官吏的考核                                D.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9.东汉时规定选任官吏时,凡婚姻之家和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唐宋时期,要求地方官避本籍,中央高官避亲,中央要官子弟不得任监,亲戚避同属联事,即有亲戚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个部门任职。后来还规定:执政大臣子弟亲属回避要职;也不得担任谏官、监察官。这一规定(  )‎ A.体现了民主思想 B.有利于官员转换及其对文化交融的促进 C.与西方古代官员轮换制相似 D.导致政府“冗官”现象严重 ‎10.日本历史学者堀敏一在《唐宋间的变革和宋代社会》中说:“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例如宋代的地方行政中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该学者旨在说明(  )‎ A.宋朝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B.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C.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D.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 ‎11.秦代,监察御史受中央御史大夫节制,属于中央政府委派的驻郡监察官员;宋代诸州监察官通判,是皇帝差遣到诸州专察知州的监察官,监察和制约州县官吏的一举一动;元朝,设行御史台为地方最高监察机关,其性质属于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材料表明古代监察的机构特点是(  )‎ A.秩低权高,以小监大                            B.机构独立,自成系统 C.选官高标,管理严明                            D.权责明晰,维护统治 ‎12.中唐以来,“道”是以监察和军事合成的,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号令自出,以相侵击,掳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而不知,反为和解之”。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  )‎ A.逐渐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B.直接引发唐末农民战争 C.使地方凌驾于朝廷之上                        D.导致北方边患日益严重 ‎13.“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但唐代自安史乱后,往往因财政困难,甚至有宰相自兼司职的。宋又变成政府财政权专落在司的手里,独立设置“三司”机构。三司的设置(  )‎ A.只是为了分割宰相权力                        B.政府职能发生了一些转变 C.调和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D.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14.楚汉相争时,刘邦就曾分封异姓为王,并取得了将士用命、各地归附之效。汉朝建立后,“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这两种分封(  )‎ A.是笼络权臣的需要                                B.标准基本相同 C.是形势变化的需要                                D.目的完全一致 ‎15.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学校来的“生徒”是其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由此可知(  )‎ A.唐朝官员的入仕途径多样                    B.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 C.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                    D.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 ‎16.杨宁一先生在《历史学习新视野》中说:“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无论是两级制还是三级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隙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使全国的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 杨宁一先生在这里主要是说(  )‎ A行省合理地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B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行使地方行政权力机构 C.行省的设立是为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D.行省有效地弥补了中央与地方的空当 ‎17.《贞观政要》记载:“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这表明三省设立的目的是(  )‎ A.相互监督,合理分工                            B.相互监督,检讨政事,巩固专制皇权 C.相互监督,确保民主施政                    D.相互监督,加强中央集权 ‎18.《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上曰‘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以辅朕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方进即日自杀。”材料表明(  )‎ A.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B.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 C.以才能的大小作为丞相任职的标准 D.废除了丞相,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19.唐代科考中,进士科考时务策、杂文,这可以使应试者运用儒家理论发挥才情,明经考试远较进士为易。唐中叶以后,应明经试的大多为北方的旧家子弟,应进士试的则多为南方的平民阶级。唐代名臣出身进士科甚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考试内容体现了儒学独尊 B.唐代经济文化重心已经转移至江南地区 C.科举考试使南北文化差距加大 D.进士科地位的上升反映出官员素养提高 ‎20.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B.元朝时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 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21. 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 ‎ 这一认识的是 ‎ 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 C.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 ‎22.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中正评议人物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南朝时期,中央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中央的权力        B.原选官标准被彻底废除 C.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        D.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 ‎23.针对汉初诸侯国势力强大,大臣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提出了一个妙计,它既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这个妙计是(  )‎ A.郡县制                B.“推恩令”           C.诛晁错                D.清君侧 ‎24.元朝行省制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它反映了元朝设置行省的直接目的是(  )‎ A.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B.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C.消除割据隐患,加强军事控制            D.创设行政机构,维护国家统一 ‎25.清朝前期的君主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但同时也明确规定:这些王公须在京城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满洲贵族参政议政                        B.消除君主制的潜在威胁 C.尊重少数民族原有传统                        D.减少清政府的财政开支 ‎2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清代六部长官均无权对各省督、抚直接发布命令,则不得谓是总辖全国之行政长官。又各部尚书,侍郎均有单独上奏之权,则各部尚书亦并不得谓是统率各该部之惟一长官。清制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俱满、汉各一人,则一部而长官六人。此等各无专事……”最符合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 A.清代通过“以满制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清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C.对六部的权限规定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蜂 D.清代中央机构的设置相对比较完善和成熟 ‎27.1577年,大学生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按照祖制,张居正应回原籍丁忧守制。年已十五岁的万历皇帝需要元辅不可或缺的襄助,决定以“夺情”而不以守制的先例予以慰留。虽然翰林院几十名官员以有悖伦理为由向张居正提出劝告,但张居正始终没有回家丁忧。这件事本质上反映了(  )‎ A.皇帝软弱无能使皇权帝落                    B.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 C.专制皇权高度强化                                D.君主专制与传统伦理相冲突 ‎28.清朝嘉庆时如无大典礼或大会议,(内阁)大学士可终年不至(内)阁,故必兼一管部,方有趋公之地耳”。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内阁是国家非法定行政机构                B.国家政治稳定以致无事可理 C.军机处职权范围的不断扩张                D.内阁大学士不关心国家政务 ‎29.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 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C.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D.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30.“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页)教材此处同时使用“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 B.两个概念没有关联 C.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 D.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 ‎31.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江浙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 C.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                        D.“海禁”政策大力推行 ‎32.《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33.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 ‎ 省份 ‎ 时代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河北 ‎ 甘肃 ‎ 四川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汉 ‎ ‎18 ‎ ‎19 ‎ ‎4 ‎ ‎5 ‎ ‎1 ‎ ‎  ‎ ‎1 ‎ ‎1 ‎ ‎4 ‎ ‎1 ‎ ‎  ‎ 三国 ‎ ‎2 ‎ ‎10 ‎ ‎1 ‎ ‎1 ‎ ‎1 ‎ ‎1 ‎ ‎3 ‎ ‎3 ‎ ‎2 ‎ ‎  ‎ ‎  ‎ 晋 ‎ ‎  ‎ ‎4 ‎ ‎1 ‎ ‎2 ‎ ‎  ‎ ‎  ‎ ‎2 ‎ ‎  ‎ ‎3 ‎ ‎1 ‎ ‎2 ‎ 南北朝 ‎ ‎  ‎ ‎  ‎ ‎1 ‎ ‎3 ‎ ‎  ‎ ‎  ‎ ‎8 ‎ ‎4 ‎ ‎2 ‎ ‎1 ‎ ‎  ‎ 隋 ‎ ‎9 ‎ ‎4 ‎ ‎3 ‎ ‎1 ‎ ‎  ‎ ‎  ‎ ‎1 ‎ ‎1 ‎ ‎2 ‎ ‎  ‎ ‎4 ‎ 唐 ‎ ‎32 ‎ ‎12 ‎ ‎32 ‎ ‎24 ‎ ‎4 ‎ ‎15 ‎ ‎18 ‎ ‎12 ‎ ‎44 ‎ ‎20 ‎ ‎29 ‎ A.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B.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C.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                    D.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34.《后汉书·任延》记载,南阳宛人任延任九真(郡治在今越南清化西北)太守,当地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于是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一时“风雨顺节,谷稼丰衍”。这表明(  )‎ A.移民实边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B.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C.地方官重视农业发展以图升迁            D.引进农耕改变了当地生产结构 ‎35.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上述生产出卖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种生产经营表明其为(  )‎ A.面向市场的立体化经营农场                B.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农场                    D.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36.读表1,据此可知(  ) ‎ 表1 西汉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 ‎ 项目 ‎ 数量(钱) ‎ 备注 ‎ 收入 ‎ 粮食 ‎ ‎8500 ‎ 折算为货币的大致数值 ‎ 支出 ‎ 赋 ‎ 田租(上交实物) ‎ ‎283 ‎ 折算为货币的大致数值 ‎ 人头税(上交货币) ‎ ‎406 ‎ ‎  ‎ 役 ‎ 徭役与兵役 ‎ ‎2200 ‎ 部分兵役,农民亲身应役, ‎ 其他以货币代役 ‎ 开支 ‎ 食 ‎ ‎4918 ‎ 以战国时期的数据为参考 ‎ 衣 ‎ ‎2732 ‎ 祭祀等 ‎ ‎300 ‎ A.西汉农民的收入主要供给官府            ‎ B.西汉农业生产力普遍得到提高 C.西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D.西汉农民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37.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国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意识,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起了积极作用,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的是(  )‎ A.秦朝的《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典 B.秦国郡守李冰修建了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C.从秦汉至明清,我国历代政府推行屯田政策,不曾中断 D.大跃进运动时期,为赶英超美掀起的大炼钢铁运动 姓名 考号 班级 ‎38.2016年11月中国“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汉《四民月令》中说:“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 A.古代农业生产方法合理有效                B.古人据节气探求最佳耕作时机 C.古代历法与水利事业关系密切            D.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39.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投入大量劳动力)”的轨道上滑行。这表明明清时期(  )‎ A.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或下降        B.国家在大力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松弛        D.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 ‎40.“秦”字(大篆,下图)形如“双手持杵舂打禾穗”之状,表达了嬴氏先人对丰收的美好愿望;到战国时期,秦国终获“丰收”,成为关中强国。促成秦人愿望得以实现的条件,包括(  ) ‎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 ②都江堰的开凿 ③郑国渠的修建 ④王景对黄河水患的治理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 二、材料阅读 ‎ 41.(12分)关于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学术界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太宗曰:“(隋文帝)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 ‎——吴兢《贞观政要》卷一 ‎ 材料二 ‎ 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 ‎ ‎——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钱穆与王亚南的分歧》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与隋文帝相比,概括指出唐太宗在处理政事的做法。(4分) ‎ (2) 就材料二中钱穆与王亚南对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的观点,进行论证。(8分)(要求:任选其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 4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法律的特点。(6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法律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价值。(8分)‎ ‎4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表1:清代灾害的种类及发生次数   ‎ 灾种 ‎ 水 ‎ 旱 ‎ 雹 ‎ 霜 ‎ 海潮 ‎ 风 ‎ 地震 ‎ 蝗 ‎ 冲 ‎ 鼠 ‎ 疫 ‎ 荒 ‎ 冻 ‎ 合计 ‎ 次数 ‎ ‎2573 ‎ ‎1140 ‎ ‎618 ‎ ‎70 ‎ ‎11 ‎ ‎174 ‎ ‎89 ‎ ‎137 ‎ ‎132 ‎ ‎4 ‎ ‎10 ‎ ‎386 ‎ ‎5344 ‎ 资料来源:《清实录》 ‎ 表2:历代发生灾害的次数及其频率比较表  ‎ 朝代 ‎ 秦汉 ‎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 灾数 ‎ ‎375 ‎ ‎493 ‎ ‎874 ‎ ‎513 ‎ ‎5105 ‎ ‎5344 ‎ 频率 ‎ ‎0.85次/年 ‎ ‎1.7次/年 ‎ ‎2.7次/年 ‎ ‎5.31次/年 ‎ ‎18.5次/年 ‎ ‎19.9次/年 ‎ 资料来源:邓云特《中国救荒史》、《明实录》、《清实录》 ‎ 表3:清代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表 ‎ 时期 ‎ 清前期 ‎ 清后期 ‎ 顺治 ‎ 康熙 ‎ 雍正 ‎ 乾隆 ‎ 嘉庆 ‎ 道光 ‎ 咸丰 ‎ 同治 ‎ 光绪 ‎ 宣统 ‎ 灾次 ‎ ‎192 ‎ ‎655 ‎ ‎161 ‎ ‎1229 ‎ ‎409 ‎ ‎791 ‎ ‎305 ‎ ‎333 ‎ ‎1198 ‎ ‎71 ‎ ‎ 频率:次/年 ‎ ‎10.6 ‎ ‎10.7 ‎ ‎12.4 ‎ ‎20.4 ‎ ‎16.3 ‎ ‎26.3 ‎ ‎27.7 ‎ ‎25.6 ‎ ‎35.2 ‎ ‎23.6 ‎ 资料来源:《清实录》 ‎ ‎——以摘自闵宗殿《关于清代农业自然灾害的一些统计》 ‎ 材料二 乾隆三十七年(1772),只利用定河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荣,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坎填塞日多” ‎ ‎——摘自《清高宗实录》 ‎ 材料三 ……清前期,政府有能力“叠次普免天下钱粮,其因偏灾而颁蠲免之诏,不能悉举”,到嘉庆时,因财力有限,“无普免而多灾蠲,有一灾而免数省者,有一灾而免数年者”。愈到后期,清政府便只能愈来愈依靠捐纳来救济百姓,捐款名目也日益繁多,并导致吏治的进一步恶化。 ‎ ‎——倪玉平《试论清代的荒政》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的三个表格数据统计,分析清朝自然灾害的特点。(6分) ‎ ‎(2)有人对清代自然灾害的分析是“更多的天灾则起因于人祸”。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人祸”的认识。(6分) ‎ ‎(3)结合材料三,清朝的救灾制度对于今天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只能解析“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不是体现整个材料的思想,故A项错误;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是“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的部分原因,故B项错误;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太绝对化,故C项错误;“大一统”的集权统治才是“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官僚政治,不涉及皇权的至高无上,故A项错误;中央高度集权是官僚政治的表面现象,故B项错误;抓住材料“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可知,官僚政治实质上是以国家或者人民利益为名义,随意侵夺人民权益,故C项正确;抓住材料“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可知与D项表述矛盾,故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社会等级流动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非阶级结构的变化,故A项错误;同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才是战国时期社会等级流动的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个人有可能凭才力改变贫贱的地位……集权政府的社会基础因而更加扩大……”可知,由于旧的世卿世禄制度被打破,从而是社会阶级的流动变为可能,故C项正确;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具雏形而非已经形成,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皇帝不仅是天下最有权势和威严的统治者……”可得出,皇帝拥有至高的权势和威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德表率、人向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详尽的规定”可得出,秦始皇承担了思想文化导师的角色,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有关“绝对控制”的说法过于绝对,而且秦朝仅是专制集权制度的开创时期,对民众的控制远未达到顶峰,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德表率、人向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详尽的规定”得出,秦始皇对民众的控制确实达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根据“尽天下之权,而收之在上”可知,题目强调中央对地方控制过于死,分封制地方有很大的自主权力,故A项错误;宗法制强调按血缘关系来分享权力,与对地方控制无关,故B项错误;郡县制的实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故C项正确;世官制是秦汉以前的人才选拔制度,故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把持地方政治的局面,故A项错误;地方政府人才匾乏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孝和廉是荐举的标准,没有体现出多少,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汉武帝时期地方官员举荐孝廉不力要受到惩罚,故D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得出唐太宗干涉史书编著,故A项正确;题目中房玄龄并未阿谀奉承,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故C项错误;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君主专制下皇权至上对历史事实叙述的干预,故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地理学的发展过于专门化,与材料中“隋炀帝下令”“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不符,故A项错误;丰富地方志过于专门化,与材料中“隋炀帝下令”的层级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变革对官吏的考核,也与材料“地方上报风俗、物产”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表明,应该是高度重视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官员还是由皇帝任命,体现的还是专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官员回避制度有利于官员转换的流转,官员的流转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B项正确;西方轮换制建立在选举制度基础上,中国古代官员由皇帝任命,故 C项错误;材料中的官员回避制度不是增加官员的数量而是官员的流转,故D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材料通篇讲的都是宋代通过分化事权和相互牵制的方式来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宋代的监察制度虽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这只是宋朝强化中央集权的一种措施,故B项错误;“权力制衡”取得成效,同样只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手段,故C项错误;我们并不能通过材料判定宋代地方行政的调整是否趋于合理,故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材料中秦朝监察御史、宋代通判、元代行御史台均是中央机构直属的监察官员和机构,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不是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材料不能说明古代监察机构官员品级不高权力很大,以小监大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了古代监察机构机构独立,自成系统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权责明晰,维护统治并不是整个材料所表达的信息,故D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道”作为地方区划,有军事权,并有很大独立性,权力很大,再结合所学可知这为地方形成藩镇割据埋下隐患,故A项正确;引发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政治昏暗、土地兼并严重,这些与题干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这种情况容易使地方割据、分裂,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并不是说使地方凌驾于朝廷,故C项错误;材料未说边患问题,故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据材料,宋三司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加强对财政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并不只是为了分割宰相权,故A项错误;据材料从“‘司’本是唐代尚书六部下面的官名”,到“宋又变成政府财政权专落在司的手里,独立设置‘三司’机构”,可知“司”的权力提高,且专掌财政权,反映了政府对财政问题的重视,经济职能增强,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反映,故C项错误;三司是中央政府部门的改革,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材料中楚汉相争时刘邦分封异性为王,主要是为了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不是对权臣的笼络,故A项错误;材料中楚汉相争时主要分封的是异性的将领,而汉朝建立后,分封的是异性诸侯,故B项错误;楚汉相争时分封是为了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而汉朝建立后,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因此两种分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所不同,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目的楚汉相争时为了打败项羽,而汉朝建立后是为了维护统治,故D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A项与材料“主要来源之一”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招收……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可知, 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故B项正确;材料“‘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反映了生徒来源,与生徒人数无关,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不符,故D项错误。‎ ‎16.【答案】D 【解析】行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行使地方行政权力机构不是材料要强调的内容,故B项错误;行省是地方的行政机构,不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故C项错误;“无论是两级制还是三级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隙过大的缺陷。……使全国的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表明行省弥补了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的间隙,故D项正确。‎ ‎17.【答案】B 【解析】材料中“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可知三省的设立是为了实行相互监督,材料中并未涉及其分工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 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得出是为了相互监督,最终目的是为巩固皇权,故B项正确;材料中维护的是封建专制,不是民主施政,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中央设置三省,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不是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1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省略号前半段内容可知,方进在前一任皇帝在位倍受信任和赏识,省略号后半段内容可知新皇帝对方进不信任,因而方进自杀。这说明丞相的权力与命运根本上掌握在皇帝手中,故A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皇帝的信任决定着丞相是否任职,并非是个人才能大小,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汉朝方进自杀,但并未废除丞相这个职务,且明朝才废除丞相,故D项错误。‎ ‎19.【答案】D 【解析】实务策和杂书等并不属于儒家经典,仅据此并不能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转移至江南地区是在南宋以后,故B项错误;南北的文化差距并不能通过南北方考生的应试内容来判定,故C项错误;科举制作为集读书、考试和做官于一体的官吏选拔制度,进士科作为科技考试主要的选拔科目,它地位的上升必然有利于各级官员素质的提高,故D项正确。‎ ‎2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中原与西域间互有人员往来与交流,故A项正确;“边疆”与材料“西域”不是同一概念,故B项错误;材料主题是中原与西域的交往,故C项错误;材料还涉及中原之士前往西域,故D项错误。‎ ‎21.【答案】B ‎22.【答案】D 【解析】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拥有选拔官吏的权力,完全垄断了中央权力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九品中正制被废除,故B项错误;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与材料“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相悖,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正官在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权力较大,逐渐变成无足轻重,可知反映的是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故D项正确。‎ ‎23.【答案】B 【解析】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推恩令”通过扩大王国继承的受益群体的方式削弱了王国实力,又不至于诸侯国反抗,故B项正确;诛晁错是七国之乱之王国的主张,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清君侧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材料未提及牵制地方重臣的问题,故A项错误;行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与选官渠道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行省制设置主要是为了军事控制,故C项正确;行省制的出现标志着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客观上维护了国家统一,故D项错误。‎ ‎25.【答案】B 【解析】这些王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对于开国功臣表面上给予优厚待遇,实则是怕他们威胁到君主地位,所以由国家统一管理,故B项正确;如果说尊重少数民族原有传统,忽视了君主的主要意图,故C项错误;并不能减少清政府财政开支,反而增加了,主要是为了减少政治上的风险,故D项错误。‎ ‎26.【答案】B 【解析】材料只是在六部尚书的时候提及满汉分权且并没有体现“以满制汉”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关清代官职设置的新特点,都表明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新的发展,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得到顶峰的标志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立而非对六部的权限规定,故C项错误;“相对完善和成熟”,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D项错误。‎ ‎27.【答案】C 【解析】材料“万历皇帝需要元辅不可或缺的襄助,决定以‘夺情’而不以守制的先例予以慰留……但张居正始终没有回家丁忧”不能反映皇权衰落,故A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已废除丞相,故B项错误;材料“万历皇帝需要元辅不可或缺的襄助,决定以‘夺情’而不以守制的先例予以慰留”‎ 从本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高度强化,故C项正确;传统伦理本质上就是为君主专制服务,故D项错误。‎ ‎28.【答案】C 【解析】内阁是国家非法定行政机构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造成内阁大学士课终年不至内阁的原因是被军机处架空了,不是因为国家政治稳定的原因,故B项错误;据材料“清朝嘉庆时”和所学可知已建立军机处,逐步成为国家的中枢权力机关,取代了内阁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作用,故C项正确;内阁大学士不关心国家政务在材料无体现,导致内阁大学士无事可为是制度变迁的原因,故D项错误。‎ ‎29.【答案】D 【解析】张廷玉作为军机大臣,“从不留片稿于家中”“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军机处官员小心谨慎说明其仅仅是君主集权的工具,需要时时提防君主的猜忌,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黑暗和残酷,不能说明军机处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黑暗和残酷,与欧美民主制度完全不同,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对于皇权没有制约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军机处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故D项正确。‎ ‎30.【答案】C 【解析】‎ ‎31.【答案】A 【解析】由两宋的“苏湖熟,天下足”到嘉靖后的“湖广熟,天下足”背后反映的是江浙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由以农业粮食作物为主到重视手工业,植桑养蚕,丝织业发达,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经济重心并未转移到湖广地区,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江浙地区经济并未出现衰退,故C项错误;材料中出现的现象与“海禁”政策的实行无关,故D项错误。‎ ‎32.【答案】B 【解析】铁犁牛耕技术虽然代表生产力的提高,但只能耕作效率的提高,不一定能够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重农政策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没有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小农生产体现为小块土地的耕作,但如果没有精耕细作,仍然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D项错误。‎ ‎33.【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中汉代的治水事业大部分集中在黄河流域,“都”错误,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魏晋时期治水事业相比于汉、隋唐均大幅度减少,因为此时处于动乱时期,但是根据图表,从三国到晋、南北朝,南方的治水事业明显多于北方,故B项错误;根据图表中隋朝治水事业出现北方多于南方的现象,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唐代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相比于其他朝代治水事业出现了大发展,故D项正确。‎ ‎34.【答案】D 【解析】移民实边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材料“当地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于是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边疆民俗以射猎为业,转变为农耕经济,没有涉及精耕细作,故B项错误;地方官重视农业发展以图升迁,与材料“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一时‘风雨顺节,谷稼丰衍’”不符,故C项错误;引进农耕改变了当地生产结构,与材料“当地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于是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一时‘风雨顺节,谷稼丰衍’”相符,故D项正确。‎ ‎35.【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生产出卖”得出面向市场的特点,根据题目中“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得出立体化的经营农场,故A项正确;根据题目中“生产出卖”,不符合自给自足,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是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题意不符合,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与精耕细作的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不相符,故D项错误。‎ ‎36.【答案】D ‎ ‎【解析】表中供给官府的主要是赋、役两项(283+406+2200=2889)只是农民收入的一部分,故A项错误;从表中收入与支出的数据(8500—283—406—2200—4918—2732—300=—2339)看如果农民不亲自服徭役与兵役就入不敷出,故B项错误;表中没有体现农产品商品化,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如果农民亲自服徭役与兵役,就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故D项正确。‎ ‎37.【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典,但不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郡守李冰修建的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起了积极作用,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故B项正确;从秦汉至明清,我国历代政府推行屯田政策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典范,但破坏了生态平衡,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时期,为赶英超美掀起的大炼钢铁运动,不仅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D项错误。‎ ‎38.【答案】C 【解析】据材料“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得出古代农业生产方法合理有效,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得出古人据节气探求最佳耕作时机 ,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得不出古代历法与水利事业关系密切,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得出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题。 ‎ ‎39.【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明清时期人口的增多、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原因,使牛耕较前代减少,而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可见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停滞或下降,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重农抑商,故B项错误;“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说明对农民人身控制加强,故C项错误;找到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说法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 ‎ ‎40.【答案】A 【解析】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故①正确;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在秦国主持修建的,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故②正确;郑国渠是战国时期郑国在秦国修建的,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故③正确;王景对黄河水患的治理是在汉朝,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41.【答案】C 【解析】根据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北,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可知,其描述为坎儿井技术,最早源自关中修建龙首渠所创,后传至西部地区,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其适合降水量不足的西北部地区,至今仍在发挥效益,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其最早源于汉朝,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有“岁产木棉无算,皆卡并之利为之也”可知其有利于种植木棉等经济作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2.【答案】(1)做法:信任群臣;集体筹划。(2分) ‎ ‎(2)‎ 论点方面(2分) ‎ 论据方面(6分) ‎ 论证方面(1分) ‎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开明的专制,不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1分) ‎ ‎①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重视朝议,强调相互配合。 ‎ ‎②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强调分工明确,权责清晰。 ‎ ‎③隋唐时期施行科举制,把任命官吏和选拔人才结合起来。(3分) ‎ 表述成文;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只列举制度,没有阐释不得分。 ‎ 王亚南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就是完全的专制政治。(1分) ‎ ‎①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全国政务都由皇帝决断。(2分) ‎ ‎②清朝设立军机处,将军政大权完全集中皇帝手中。(1分) ‎ ‎【解析】(1)做法,据材料一中“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朕意则不然”得出信任群臣,据材料一“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得出集体筹划。 ‎ ‎(2)可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分析论证。表述成文;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只列举制度,没有阐释不得分。观点一,据材料 “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得出,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开明的专制,不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据材料“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 结合所学得出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重视朝议,强调相互配合;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强调分工明确,权责清晰,据材料中“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结合所学得出:隋唐时期施行科举制,把任命官吏和选拔人才结合起来。结合所学,从秦汉、隋唐时期的史实分析论证。观点二,据材料“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得出,王亚南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就是完全的专制政治。据材料中“中国的官僚政治是……专制政治的产物”结合所学得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全国政务都由皇帝决断;清朝设立军机处,将军政大权完全集中皇帝手中。从君主专制强化的明清时期的史实分析论证。‎ ‎43.【答案】(1)汉律:崇尚宽简;强调皇权至上(或皇权高于法律);礼法并用(或刑礼一体);儒家思想成为法律的基础。(6分,答对3点即可) ‎ ‎《大宪章》:法律至上,王权有限(或以法律约束王权);保护私有财产;重视监督和落实;保障臣民自由与权利(6分,答对3点即可) ‎ ‎(2)原因:汉律:秦律严酷繁杂,吸取教训;汉初经济残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融合法家等思想形成新儒学,强调礼法并用。(5分,答对 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 ‎《大宪章》:英国具有法治传统;中世纪的契约关系、政治协商传统;王权与贵族矛盾激化,臣民反专制,争取民主、自由意识的产生;人文精神的发展。(5分,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 价值:对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都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政局;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分,答对1点1分,答对2点3分)‎ ‎【解析】(1)第一小问汉代法律的特点,据材料一“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得出崇尚宽简,强调皇权至上(或皇权高于法律),据材料“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得出礼法并用(或刑礼一体),儒家思想成为法律的基础;第二小问英国《大宪章》的特点,据材料二“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为取得全国公意许可,需召开大会议”得出法律至上,王权有限(或以法律约束约束王权),据材料二“未经自由民同意,任何郡长或执行吏都不得擅取其车马作为运输之用”得出保护私有财产,据材料二“‎ 贵族须推选出25位代表,监督《大宪章》的落实”得出重视监督和落实,据材料二“教会应享有自由,英国臣民及其子孙后代充分而全然享受《大宪章》所述各项自由、权利与特权”得出保障臣民自由与权利。 ‎ ‎(2)第一小问汉代法律的特点产生的原因,据材料一“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得出秦律严酷繁杂,吸取教训,结合汉初的时代背景得出汉初经济破残,实行修养生息政策,据材料一“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并结合所学得出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融合法家等思想形成新儒学,强调礼法并用;第二小问英国《大宪章》的特点产生的原因,据材料二“英国是一个法治传统悠久的国家”得出英国具有法治传统,据材料二“中世纪的英国,国王和贵族之间维系着一种双向契约的关系”得出中世纪的契约关系、政治协商传统,据材料二“中世纪后期,英王不断加强王权,危害到贵族们的封建权益。13世纪初,贵族集团发起了反对英王约翰的武装起义,并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王权与贵族矛盾激化,臣民反专制,争取民主自由意识的产生,人文精神的发展;第三小问共同历史价值,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这几个方面得出对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都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政局,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4.【答案】(1)特点:立法方面:援礼入法,德主刑辅;将人伦纲常内容法律化;刑罚内容彰显人道主义关怀。司法方面:将法律作为治国安邦工具;援法断罪、罪刑法定;公正执法、诚信之法,维护法律权威;将“法”“理”“情”结合,扩大法律的社会影响。(10分) ‎ ‎(2)不同:法制理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重私法轻公法。(6分) ‎ 原因:政治上,中国长期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法律为专制统治服务;古罗马较长时期处于共和国阶段,平民力量强大。 ‎ 经济上,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 ‎ 思想文化上,中国儒家思想为正统,具有人本主义传统;古代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9分)‎ ‎【解析】(1)从立法方面,据材料一“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张,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得出援礼入法,德主刑辅;据材料一“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此项规定一直延续至晚清”得出立法重视人伦纲常;据材料一“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得出法律内容彰显人道主义关怀;从司法方面,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法为治具’思想,后来成为了历代传统”得出以法作为治国安邦的工具;据材料一“‘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罪刑法定’”得出遵循援法断罪,罪刑法定的原则;据材料一“‘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进而要求‘人有所犯,一断于法’;主持变法的王安石盛赞商鞅以诚信执法,取得成功”得出公正执法,注重诚信,维护法律权威;据材料一“既援法,又考量理与情的影响,形成了‘执法’、‘准理’、‘原情’司法程式,提高了法律的权威和影响力”得出将“法”“理”“情”结合,扩大法律的社会影响。 ‎ ‎(2)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二“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得出罗马法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理念;据材料二“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得出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据材料二 ‎“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得出重私法轻公法;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法为治具’思想,后来成为了历代传统”、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时期”得出政治上中国长期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法律为专制统治服务;古罗马较长时期处于共和国阶段,平民力量强大;据材料一“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材料二“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得出思想文化上中国儒家思想为正统,具有人本主义传统;古代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结合所学还可得出经济上,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等。‎ ‎45.【答案】(1)特点:清代自然灾害频繁,为历代最高;水灾、旱灾成为清代最主要的两种自然灾害;灾情后期重于前期。(3分) ‎ ‎(2)除自然原因外,社会原因有:吏治腐败、人口激增,环境恶化,列强入侵、农民起义等等。(每点1分,考生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3分。) ‎ ‎(3)特点:①统治阶级高度重视、各项措施全面完备,完全制度化;②救灾力度与国力密切相关;③迷信色彩浓厚。(3分) ‎ ‎(4)①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②壮大国力;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④破除迷信,科学救灾。(每点1分,考生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3分。)‎ ‎【解析】本题是针对当前自然灾害比较多,如何从历史上角度吸取教训,面对它,材料选取的角度不错。 ‎ ‎(1)第一问从比较中得出,应从次数,灾害的种类,朝代的时期等得出结论。 ‎ ‎(2)“更多的天灾则起因于人祸”主要指当时社会政治状况即统治政策及与被统治之间的关系关键看社会的稳定。 ‎ ‎(3)从材料三、四、五分别得出结论,一定从材料得出信息,不能否定清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 ‎(4)从当今如何面对灾害,要汲取经验教训,又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