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答案】D ‎【解析】由“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以得出,西周建立之后,其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功臣和宗室贵戚统领,故选D;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B;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C也不符合史实。‎ 点睛: 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概念理解及其阶段特征。‎ ‎2.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代晚期,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秦汉后经过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这反映了 A.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 皇帝制度确立 C. 官僚政治逐步确立 D. 科举制度形成 ‎【答案】C ‎【解析】材料未涉及中央控制地方的问题,不能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故A错误;皇帝制度的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材料并未涉及皇帝制度,故B错误;材料“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反映了官僚政治的确立,故C 正确;秦汉时期没有科举制度,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 在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命题,秦实行郡县制,东汉实行州郡县制,唐实行道府(州)县制,宋实行路府(州)县制,元则实行省路府州县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这些王朝都对地方实施了绝对控制 B. 三级管理体制优于两级管理体制 C. 各朝地方管理体制因皇帝的好恶而调整 D. 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制度在县制的基础上不断发生变化,故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D项正确。唐朝末年出现繁镇割据,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二级、三级管理体制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三级管理体制优于两级管理体制,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皇帝的因素影响地方管理体制的调整,故C项错误。‎ ‎4. 《大明律》规定:“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 A. 避免吏治腐败 B. 削弱宰相权力 C. 完善明朝法制 D. 抬高皇帝权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题干中律条严禁官吏言宰执美政才德,意在防止下层官吏以言谄媚获取特殊利益,故A项正确;题干条文是针对“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而且明朝废除了宰相,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提供了单一的法律条款,没有其他法律内容参照,无法判定是否完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皇帝权威被抬高的信息,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避免吏治腐败 ‎5. 行政长官告示是古罗马万民法最重要的渊源。行政长官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地中海商人通用的早已存在的商法;那些剔除了形式主义成分的公民法规定;行政官自己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观念。据此可知,万民法 A. 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B. 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 C. 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 D. 是行政长官牟取私利的工具 ‎【答案】B ‎【解析】在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行政长官告示借鉴其他民族的法律,剔除公民法的形式主义,提倡公平正义,符合罗马帝国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帝国的统治。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绝对,且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立法形式的新变化,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在罗马帝国建立以后,由于罗马的扩张,所控制的辽阔版图上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政治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公民法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6. 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一致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 B. 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C. 内阁所有成员对国王负责 D. 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可以看出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内阁制初见端倪,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两项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史实,应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的分析理解,根据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7.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此观点旨在说明 A. 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 B. 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 C. 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 D. 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 ‎【答案】A ‎【解析】“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说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联邦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故A正确;美国独立后建立邦联政府,B错误;材料旨在强调建立“一个团结的强国”即联邦政府的重要性,C、D不符合材料主旨。‎ ‎8.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 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 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 C. 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 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 ‎【答案】D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故AB错;材料只是“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无法体现“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从“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说明政府通过教育强化国民共和意识,故D正确。‎ ‎9.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 领事裁判权 B. 开放通商口岸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居住及租地权 ‎【答案】A ‎【解析】题干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不平等条约里面规定,如果法国在五个通商口岸出现纠纷,应该交给法国官员办理,法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争执,中国官员不必过问,这应指的是领事裁判权,故选A;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0.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曾国藩创办的湘军、李鸿章创办的淮军,镇压运动。从此以后,地方汉族地主掌握军务。在这之前,从未有过。故答案选A。镇压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八国联军,排除B;CD与“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不符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名师点睛】《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不同 项目 ‎ ‎《天朝田亩制度》 ‎ ‎《资政新篇》 ‎ 背景 ‎ 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 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 ‎ 经济主张 ‎ 消灭剥削,平均分配土地和财物 ‎ 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 群众基础 ‎ 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得不到农民的拥护 ‎ 作用 ‎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 没能实施 ‎ 特点 ‎ 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 ‎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 ‎11. 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经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结合材料中的“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故A正确。从材料中分析可知,作者旨在提醒国人警惕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颂扬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呼吁列强保护弱国,排除B、C。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D。故选A。‎ ‎【点睛】选择题一般会提供较为明确的时间信息,但有的题目其时间要素不是显性的,而是包含在题目的题干、材料或材料出处甚至是题目的释文当中。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利用题目的表述,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教材,正确提取题目中有效的时间信息,确定其所述历史现象的时间。本题的解题关键之一是时间“1903年”,学生解题时可结合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分析,有助于得出正确答案。‎ ‎12.‎ ‎ 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A.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 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 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 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答案】B ‎【解析】材料“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说明巴黎公社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故A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得到马克思的指导,故D项错误。‎ ‎13. “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列宁提出上述主张主要是基于 A. 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 B. 俄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局面 C. 革命已失去和平发展可能 D. 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大量武装 ‎【答案】C ‎【解析】A项不是主要原因;B项说法错误,俄国在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C项正确,因为7月事件已经证明和平夺权不可能,必须要通过武力夺权;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14.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可知此时应该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故B项正确;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属于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关注农民是不符合史实的,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是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始的,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15.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 全面内战爆发时 B. 战略反攻开始前 C. 三大战役进行中 D. 渡江战役结束后 ‎【答案】C ‎【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共产党兵力开始具有优势是在1948年11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战役进行之中,故C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开始于1947年,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故D项错误。‎ 点睛:2018年高考试题注重对革命文化的弘扬,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革命文化。本题就是以革命文化为基础命制的,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16. 1951年11月,年轻的芝加哥大学博士巫宁坤回国进入在北京的燕京大学担任西方文化教授,在学校尘封的图书馆中没有看到基本英美文学理论书籍,只找到苏联删减翻印的美国小说,作为他宣讲人文主义的教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 留美学子服务祖国成为时代潮流 B. 新中国政府举办大学的艰难起步 C. 西方文化仍是新中国高校主课程 D. 苏联影响到新中国学习西方文化 ‎【答案】D ‎【解析】材料只提到芝加哥大学博士巫宁坤的个案,不能说留美学子服务祖国成为时代潮流,排除A;材料主旨并非举办大学的艰难,排除B;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高校主课程不可能再体现殖民地色彩,排除C ‎;新中国成立,中苏关系良好,由材料“图书馆中没有看到基本英美文学理论书籍,只找到苏联删减翻印的美国小说,作为他宣讲人文主义的教材”,可见苏联影响到新中国学习西方文化,故选D。‎ ‎17. “一国两制”既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政体传统,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这充分说明“一国两制”‎ A. 吸收了联邦制所有的优点 B. 整合了中西政体和文化精神 C. 发展了联邦政体的柔性特征 D. 继承了传统政体和文化精神 ‎【答案】B ‎【解析】“吸收了联邦制所有的优点”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材料“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政体传统,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反映了在“一国两制”包容中西的特点,故B正确;“一国两制”不仅仅吸收了联邦政体的特点,还有中国的文化精神,故C错误;“继承了传统政体和文化精神”说法也过于片面,故D错误。故选B。‎ ‎18. 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己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 A.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 C.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D. 中国一边倒和美国扶持日本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杜鲁门主义”是1947年出台的,与题干时间不合,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基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冷战”加剧,而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利益,极力排斥中国,故B项正确;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是华约的成立,故C项排除;“中国一边倒和美国扶持日本”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美苏争锋的背景 ‎19. 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 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 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 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答案】D ‎【解析】材料数据说明,欧共体成立后大大冲击了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地位,由此可知,欧共体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故A项错误;此时的世界格局是美苏主导的,故B项错误;欧共体的发展会激化西欧与美国的矛盾,故C项错误。‎ ‎20.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D ‎【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21. 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胡椒 ‎100——200万磅 ‎300——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35——65万磅 ‎70——100万磅 A. 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 B.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 C. 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 D. 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答案】D ‎【解析】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17世纪“经好望角”航路的商品少于“经地中海”航路的商品,这说明以“经地中海”代表的传统航路在中西方贸易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但无法体现出与美洲的贸易,故A项排除;B项说法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材料“胡椒”“丁香、靛蓝、肉豆、药品”中可以看出当时贸易内容没有发生变化,故C项错误。‎ ‎22. 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 A. 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 B. 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 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 D. 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交通资源由铁路一家独大到铁路、公路并行发展,这取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故C项正确,A项航空业与陆路交通主题无关;B、D项分别指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掠夺等历史现象,时间不符,均可排除。‎ ‎23. 汪敬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46.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B. 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 C. 实业救国思潮成为主流 D. 收回利权斗争的推动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1895年到1898年”可知,这是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情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即经济政策的调整是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指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原因,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成为一种思潮,但还没有成为主流,故C项错误;收回利权斗争的推动是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原因,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由“1895年到1898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24. 《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A. 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 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 C. 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 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可知这指的是庚子年过了,还没有改变旧习俗,而这个旧习俗就应该是与女士的缠足有关,这从“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可看出来,故选A而排除C;题干没有提到社会启蒙,而是在说一种习俗改变的过程艰难,故排除B;D不是材料主旨,故排除。‎ ‎25. 1928年至1929年,苏联遇到了“谷物收购危机”,进而影响工业化建设。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决定从1929年开始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迅速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很多地方只用几个月就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达到93%。材料主要反映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A. 违背了农民的主观意愿 B. 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C. 为工业化的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 D. 顺利改造了生产关系 ‎【答案】C ‎【解析】“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由此可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的发展积累资金和原料,故C项正确;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违背了农民的主观意愿,但是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故A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对生产关系的改造比较快,但无法体现“顺利”,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 ‎26. 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 战时共产主义 B. 新经济政策 C. 罗斯福新政 D. 斯大林模式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和“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新经济政策在贸易方面允许自由贸易,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取得战争胜利为目的,但不允许私人贸易存在,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以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目的,与题意信息矛盾,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不允许私人贸易的存在,D项错误。‎ ‎27. 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①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③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④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结合题干中时间信息可得出“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是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通过的,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和关税战,导致国际贸易萎缩,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影响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②③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密切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材料中并未体现,①排除,贸易战也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④不符合史实,故A、B、D项排除。‎ ‎【名师点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是美国在经济危机爆发的情况下试图以高关税壁垒保护美国市场,使之免于外国竞争的法案,实则是贸易保护主义,引发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增加关税,不但没有缓解经济危机,还在客观上使得危机进一步恶化和扩大。‎ ‎【试题分析】试题以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为背景,考查美国在处理经济危机时的措施,依然不回避热点内容,这就需要考生在复习应考的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找出热点与历史的切入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分析。‎ ‎28.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说:“漠不关心他人的自私自利行为,乃是十分糟糕的道德表现;现在我们还明白了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也是十分糟糕的。”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货币升值 ‎②兴办公共工程 ‎③保护劳工权利 ‎④恢复农业生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在世界经济危机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应该统筹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渡过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公共工程等领域的干预,使各部门协调统一,共同渡过经济危机,,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此时期美国实行的是美元贬值,故①错误;选择B项正确。‎ ‎29. 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他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主要解决 A.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B.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 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D.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答案】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爆发原因 ‎【名师点睛】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30. “二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复这个社会。”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的修复是 A.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B. 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推广 C. 福利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立 D.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指导,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经济增长方式上的修复”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但它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故A项错误;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修复之前自由放任主义带来的危害,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项正确;建立“福利国家”,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新经济”,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与材料时间以及国家范围均不符,故D项错误。‎ ‎31. 1979年之前,英国在工党的领导下,国家经济大面积国有化。1979年以后,英国政府对亏损的国有企业开刀:大幅度推行私有化,用比较低的价格使国有企业上市。无论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其本质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加大 C. 国有化与私有化各有千秋 D. 西方各国的经济政策趋同 ‎【答案】A ‎【解析】由“无论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其本质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可知,20世纪 中期以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有着更灵活的 选择,这表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 义思潮”“西方各国的经济政策’’,排除BD;“其本质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表明材料 的中心并非国有化与私有化的优点,排除C。‎ ‎32. 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向帝国议会宣读了由他起草的《皇帝诏书》,开始实施他的“社会立法”计划,包括《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和《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文件和福利待遇。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 统一后的德国注重推进法制建设 B. 近代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 C. 关注民生是德国对内政策的重心 D. 实施社会立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D ‎【解析】通过社会立法,建立福利保障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反映的是通过社会立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并非所有西方国家,也不能反映出“较为完善”,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社会保障制度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所进行的政策调整。这一政策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3.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苏联撤销几个全联盟部,设立地方经济行政区来进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地方的经济自主权,故C项正确;上述举措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但是不可能从根本突破,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经济所有制问题,故D项错误。‎ ‎34. 下表为“建国初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变化表”‎ 年份 ‎1949年 ‎1952年 ‎1957年 所占比重 ‎84.5%‎ ‎74.5%‎ ‎62.5%‎ 据此推知,该时期 A.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B. 国民经济比例日益失调 C. 工业化建设成就明显 D.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建国初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主要是因为从国民经济恢复后国家加快了工业建设的步伐,工业化建设成就明显,C项正确。农业总产值比重下降主要是因为工业化比重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上升,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且材料意在强调工业化建设成就明显,故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不能整体反映材料信息,D项错误。‎ ‎35. 1962年同1960年相比,中国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下降17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下降4.7个百分点。据此可以推知 A. 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减缓 B. 计划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C. 国民经济结构实行了调整 D. “大跃进”导致经济持续衰退 ‎【答案】C ‎【解析】1962年中国工业产值和重工业产值的比例都有所下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1961年国民经济开始调整有关,调整的是国民经济比例,故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比例关系,未涉及增长速度问题,故A项错误;此时经济发展的障碍是“左倾”错误,不是计划体制,故B项错误;“大跃进”导致经济持续衰退是国民经济调整的原因,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36. 1978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访问了英国一位失业工人家庭,发现自己的工资仅仅是伦敦一个垃圾收集工的1/6。原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国工人,生活水平竟然比中国的副总理还高。这一事例说明,当时中央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旨在 A. 发展生产力提高国人生活水平 B. 效仿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制度 C. 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扩展 D. 和资本主义制度一较高下 ‎【答案】A ‎【解析】材料“英国工人,生活水平竟然比中国的副总理还高”反映了英国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提高国人生活水平,故A正确;中国改革开放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是模仿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故B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符合材料“工人……生活水平”的信息,故C错误;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不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竞争,故D错误。故选A。‎ ‎37. 80年代初期农村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起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这反映出 A. 下放权力解放了生产力 B. 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市场经济兼顾各方利益 D. 土地流转有利于致富 ‎【答案】A ‎【解析】材料“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解放了生产力,故A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故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市场经济兼顾各方利益的问题,故C错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没有实行土地流转,故D错误。故选A。‎ ‎38. 1993年3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一修订主要是基于 A. “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B.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 C.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答案】D ‎39. 2018年习近平在某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中指出:该特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该特区位于下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2018年习近平在某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可知这是指海南省,1988年,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出,独立建省,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故A项正确。②是珠海,③是深圳,④是厦门,故BCD三项排除。‎ ‎40. 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项,由材料中“一村一个革委会”可知,这是在1966-1976年文革时期。②项,根据材料中对麦秸的夸张描述可知,这是大跃进时期,开始于1958年。③项,根据材料中的油、绸、楼商品丰富可知,这是在1992年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④项,根据材料中“联产计酬发了家”可知,这是由于1978年以后在中国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这些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④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本题共两道大题,41题25分,42题15分。)‎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徽商茶叶贸易在道光以前以面向北方的内销为主,外销的比例很小,而且几乎都是通过广州销往国外。徽州与广州途程在3000里以上,途中费时在两个月以上,旷日持久的长途贩运对茶叶这种讲究季节性的商品来说很不利,但徽商与外商交易,茶叶价格由徽商报出,获利极厚,徽州人称之为“发洋财”。‎ 材料二道光中叶以后,尤其是经历了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咸丰兵燹”后,“徽茶内销不及十之一二”,十之八九均为外销。与此同时,上海作为茶叶贸易的口岸日益重要。1844年,上海出口茶叶数量仅为广州的六十分之一,而到了1855年,上海出口茶叶数量达到了80221000磅,同期广州为16700000磅。由徽州赴上海多走水路,“雇小火轮”20日即可走完全程,再加上上海为“南北适中之地”,众多做茶叶生意的外商洋行云集上海,很快上海便成为当时中国茶叶出口的最重要基地。徽商也凭借在上海的茶叶贸易勉力维持了一点点昔日的荣光。‎ ‎——摘编自张燕华、周晓光《论道光中叶以后上海在徽茶贸易中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光中叶以前徽商茶叶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按照特定的时空尺度指出中国茶叶贸易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发生的原因及实质。‎ ‎【答案】(1)特点:以内销为主,外销为辅;外销主要通过广州进行;茶叶贸易利润丰厚;徽商在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 ‎(2)变化:从时间尺度看,鸦片战争(道光中叶)前后中国的茶叶贸易经历了一段发展历程的变革;从空间尺度来看,鸦片战争前后茶叶市场由内销为主转变为外销为主;外销主要口岸也由广州转往上海。‎ 原因:外国人在中国大量收购茶叶。上海开埠,外商云集;战乱引发治安问题;安徽到上海的距离较广州更近;近代水运的发展;‎ 实质: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逐步降低。‎ ‎【解析】本题考查道光中叶徽商茶叶贸易的特点和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映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清代徽商茶叶贸易在道光以前以面向北方的内销为主,外销的比例很小”“几乎都是通过广州销往国外”“茶叶价格由徽商报出,获利极厚”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根据材料中的“道光中叶以后,尤其是经历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 咸丰兵燹’后,‘徽茶内销不及十之一二’,十之八九均为外销。与此同时,上海作为茶叶贸易的口岸日益重要”等信息可以看出,从时间尺度上来看,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茶叶贸易经历了一段发展历程的变革;从空间尺度上来看,鸦片战争前后茶叶市场由内销为主转变为外销为主,外销主要口岸也由广州转往上海。联系所学可知,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是外国人在中国大量收购茶叶、上海开埠外商云集、安徽到上海的距离较广州更近,以及近代水运的发展。从实质上来看,是由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逐步降低。‎ ‎42. 全球化进程中,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资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劳动所占份额不断下降,收入不平等状况急剧恶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在1929年“大萧条”的前夕达到顶峰,此时超过50%的国民收入为前10%的人群占有。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收入层级中的前10%人群占到了美国国民收入的30%-35%。然而,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就开始快速扩大。到21世纪伊始,前10%人群的收入比重上涨到45%-50%。如果以这种节奏继续上涨,到2030年时前10%人群将会拥有国民收入的60%。‎ ‎——摘编自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 材料二在反全球化运动中,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的悬殊差异……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这些力量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人们日益焦虑的是,文化完整性和国家主权可能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自己的工作而担忧,并担心他们的呼声会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 ‎——摘编自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千年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以来美国收入不平等程度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的主要原因。‎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1世纪的全球化与发达国家”这一主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1)先高后低再高,有进一步拉大(恶化)的趋势。主要原因:国家垄断主义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2)‎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论证方面 一等 在21世纪的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发达国家临着良好的机遇(任答3点)①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发达国家利用资本、技术等优势可以在全球化浪潮中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效率;③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任答3点)①反全球化运动此起彼伏;②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拉大;③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影响;④恐怖主义等 两个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二等 论证过程中提出观点;简单抄材料 按点给分 层次较分明,史论能结合。‎ 三等 观点片面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四等 论点不合理;无论点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解析】第(1)问,“特点”,依据材料一信息“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在1929年“大萧条”的前夕达到顶峰……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1950-1980年间达到了最低谷……自1980年以来,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就开始快速扩大”概括得出:先高后低再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主要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国家垄断主义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角度分析。‎ 第(2)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1世纪的全球化与发达国家”这一主题,确定一个观点,观点一定要明确,不要莫名两可;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表述清晰。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发达国家对全球化也“日益焦虑”,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既是良好的机遇,也是重大的挑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意义两个角度论述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