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第七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第七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作业

第七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 时空定位 ‎【阶段特征】‎ ‎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夕(1911—1919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中国近代化进入整体发展的阶段。‎ 政治方面 完成了从帝制到共和制的历史转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中华民国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的繁荣局面 思想文化 方面 多元思想并存。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发展阶段。三民主义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先后成为思想界的主流。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与传统文化一起形成多元思想并存的局面 ‎【考情探究】‎ ‎5年考情 备考策略 考题分布 考查角度 考情综述 ‎2019江苏单科,8,3分 辛亥革命 本单元是江苏卷考查的重点之一,从考查内容上看,近几年的考题主要集中在对辛亥革命的综合考查上。从命题形式和方向上看,试题以活泼新颖和内涵丰富的材料创设新情境,从世 ‎(1)本单元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在其影响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而新文化运动则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复习时,注意以辛亥革命为主线,把本单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模块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在政治舞台上非常活跃,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和实业派是当时最主要的四个派别,复习 界史的视野和现代化的角度综合考查辛亥革命的背景、特征和影响,呼应现实热点问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主流价值观 过程中注意比较四个派别的政治主张,理解其思想本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019江苏单科,10,3分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2018江苏单科,8,3分 辛亥革命背景 ‎2016江苏单科,22,15分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与评价 ‎2015江苏单科,8,3分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必备知识篇固本夯基 ‎【考点集训】‎ 考点一 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爆发后,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众多的原立宪派人士纷纷参与到各地的起义之中,极大地推动了南北各省的独立。此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封建统治基础全面崩溃 B.立宪派与革命派有共同的政治诉求 C.“反满革命”已成为时代主流 D.立宪派人士试图排挤革命党人 答案 B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了“因人立法”之风,使国家根本大法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屈从于人的理念与意志,使法随人变,表现出很强的人治色彩。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 A.革命党人的软弱性 B.专制传统和官僚政治 C.民主共和未深入人心 D.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答案 B ‎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些传统节庆习俗,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20世纪初,出现了元旦、革命先烈纪念日、国耻日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儿童节、国际劳动节等。节庆日的变化印证了(  )‎ ‎①近代中国发生社会转型 ②国家政治体制出现更替 ‎③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④民权平等主张得以实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 B ‎4.1912年至1916年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地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 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 C.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 答案 A ‎5.学者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费正清认为当时(  )‎ A.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共和制难以植根于中国社会 答案 D ‎6.(节选)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部长的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因甚多。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武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政府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广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遂不战而有武昌。‎ ‎——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所认为的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并阐述此类史料的价值与可能存在的问题。(5分)‎ 答案 (1)原因:黄花岗起义博得全国同情;四川保路运动激起民众怒火;清政府严酷镇压的危急形势;等。(3分)‎ 价值:当事人的口述史料一般可信度较高,可与文献史料形成互证。(1分)‎ 问题: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仍需结合其他史料加以核验印证。(1分)‎ 考点二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7.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和出口热,民族工业呈现“短暂的春天”。有史学家认为这是继洋务运动之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的出现都(  )‎ A.受到政府政策的推动 B.由国际环境变化决定 C.促进了政治体制的转变 D.承担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答案 A ‎8.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的《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系根据清末各商会所商讨拟订的《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案,由农商总长张謇邀请原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议,修正十余条,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这表明北洋军阀政府(  )‎ A.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 B.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代表 C.经济立法借鉴清政府的经验 D.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 A ‎9.瑞蚨祥(中华老字号企业)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该企业在1912年以后的几年间销售额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B.欧美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侵略 C.辛亥革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南京国民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答案 C ‎10.下面是1912—1920年间我国华商煤矿产量占全国机械采煤产量比重变化示意图:‎ 据此可知(  )‎ A.民国初期重工业发展迅速 B.工厂已普遍使用蒸汽动力 C.交通运输近代化程度提高 D.外国资本仍控制着采煤业 答案 D ‎11.在1914—1921年,中国面粉进口在最少时仅有0.5万担,国产面粉已经能基本实现自给。火柴也由1914年的2 384万箩降为1918年的1 334万箩,降幅达44%。此外,搪瓷制品、精盐、酸碱、卷烟、橡胶制品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制。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 A.出现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的畸形局面 B.已经实现完全独立的自主发展 C.基本摆脱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 D.从对外引进到本国自给的转变 答案 D 考点三 三民主义与新文化运动 ‎12.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将民权主义的内容条理化、法典化,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下面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兴中会章程》:“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B.《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时局宣言》:“取消一切不平等之条约及特权”‎ D.《孙中山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答案 B ‎13.孙中山说:“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外国尝有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中国几千年以来,所战的都是为皇帝一个问题。”这说明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推翻清朝 B.实现共和 C.防止内战 D.平均地权 答案 B ‎14.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只是在方法”“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 A.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B. 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认识一致 C. 并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的范畴 D. 通过平均财富来保障民众生活 答案 C ‎15.新文化运动初期对民主观念的负面评价甚少,1920年,特别是《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以后,对“民主”评价越来越趋于负面,在《新青年》杂志中对和“民主”有关理念正面评价的使用只有404次,而负面评价的使用达764次。据此可知(  )‎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新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增强 C.新文化运动走向没落 D.社会主义思潮成为主流 答案 B ‎16.“他们不再热衷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孰是孰非,而是转向探索民主社会在欧洲为何可能,而在中国为什么屡遭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立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西洋式的国家’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 A.主张维新变法 B.坚持三民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 C ‎17.1918年8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偶像破坏论》一文,文中指出:“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他呼吁:“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该言论在当时(  )‎ A.动摇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统治 B.启发民众探寻社会真理 C.标志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D.开创了民主革命新阶段 答案 B 应用创新篇知行合一 ‎【应用集训】‎ ‎1.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时代梦想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答案 B ‎2.《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 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B.瓜分狂潮和五四运动 C.《马关条约》和维新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答案 D ‎3.右图为1912年3月3日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Le Petit Journal》刊登的版画《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对“袁世凯剪辫”行为,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A.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 B.置于特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D.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 答案 B ‎4.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在《剑桥民国史》中写道:“任何人把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下列史实能为费教授提供论证的是(  )‎ A.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 B.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 C.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D.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 答案 D ‎【五年高考】‎ 考点一 辛亥革命 ‎1.(2019江苏单科,8,3分)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 答案 C ‎2.(2018江苏单科,8,3分)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答案 B ‎3.(2019天津文综,6,4分)据革命老人吴玉章回忆,1903年他在日本曾读过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不过那时候一面在学校紧张地学习,一面着重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对这种学说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放过去了”。这反映了(  )‎ A.社会主义理论尚未成熟 B.社会主义制度已成为青年追求目标 C.中国革命理论已经形成 D.先进理论付诸实践要适应时代要求 答案 D ‎4.(2019天津文综,7,4分)《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答案 B ‎5.(2016课标Ⅲ,29,4分)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答案 D ‎6.(2015浙江文综,19,4分)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答案 B 考点二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7.(2019江苏单科,10,3分)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 A.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C.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 D.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 答案 D ‎8.(2015江苏单科,8,3分)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年代 进口火柴(万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答案 C ‎9.(2015山东文综,17,4分)下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 D 考点三 三民主义与新文化运动 ‎10.(2016江苏单科,22,15分)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 答案要点:‎ ‎(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 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2)略 ‎11.(2019课标Ⅰ,29,4分)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答案 A ‎12.(2016天津文综,7,4分)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 A.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 答案 A ‎13.(2016浙江文综,18,4分)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 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答案 B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辛亥革命 ‎1.(2011江苏单科,6,3分)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答案 A ‎2.(2010江苏单科,22,9分)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 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2分)‎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3分)‎ 答案 (1)政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3.(2016北京文综,17,4分)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图1            图2‎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考点二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 ‎4.(2014安徽文综,15,4分)“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考点三 三民主义与新文化运动 ‎5.(2013安徽文综,14,4分)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C ‎6.(2016浙江文综,39,6分)(节选)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三 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 (3)侧重①:辛亥革命前,致力于推翻君主专制,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创立民国”“五权宪法”等主张;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倡导主权在民、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对三民主义做出新解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侧重②: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吸取西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思想;整理发掘中国古代有益于民权平等的制度与民本思想,包括考试制度、监察制度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 ‎【三年模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1.(2020届江苏南京期初,9)辛亥元老李书城回忆:“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两句话,而对‘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意义多不提及。”当时之所以这样宣传,主要是因为(  )‎ A.革命目标脱离时代 B.革命时机没有成熟 C.革命精神未能形成 D.革命基础尚需扩大 答案 D ‎2.(2020届江苏扬州中学11月测试,8)下图是民国漫画家马星驰发表在《新闻报》上的作品。该漫画直接表明(  )‎ A.大多数国民对政治漠不关心 B.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缺失 C.因言获罪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D.民国初期言论环境依旧恶劣 答案 D ‎3.(2020届江苏百校大联考第二次考试,11)下图为1912年2月《浅说画报》刊登的一幅画作——《女子提灯会》,描绘了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学生联合各校女学生上街提灯游行、祝贺某重大政治活动的情景。据此可知(  )‎ A.近代女性普遍走向社会 B.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C.知识分子主导革命运动 D.民主科学成为主流思想 答案 B ‎4.(2020届江苏无锡天一中学10月调研,5)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1892—1915年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年份 发展大事 ‎1892年 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1912年 孙中山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 ‎1915年 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酿酒公司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A.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了一定作用 B.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C.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D.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答案 A ‎5.(2020届江苏江阴四校期中,14)据吴虞称,1916年底《新青年》初到成都时只卖了5份,此后一直未见大的起色。1919年底,吴虞在华阳书报流通处,翻阅其售报簿,内有两处记录令他讶异:一是守经堂亦买《新青年》看;二是成都县中学一次购买《新青年》等杂志22元(《新青年》全年定价2元)。《新青年》销售情况前后反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主思想为各阶层接受 B.新文化运动遍及全国 C.民主科学成为时代潮流 D.白话文运动成效显著 答案 C ‎6.(2020届江苏启东中学期中,9)新儒家贺麟说:“五四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促进儒家思想新发展的一个大转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A.旧道德与新文化不能兼容 B.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对儒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的否定 答案 C ‎7.(2019江苏七市3月,9)孙中山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  )‎ A.强调普遍平等民权 B.极力宣传反清排满主张 C.主张推翻封建帝制 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 D ‎8.(2019江苏七市3月,8)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武昌据天下上游,可以直捣金陵,北通燕赵。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自由之魂其返,吾民之气当昌,其在此举矣。”当他获悉各地纷纷响应,只有南京未动时,希望“英雄四起,光复神州。得南京则东南定矣”。叶圣陶评论的应是(  )‎ A.定都天京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答案 B ‎9.(2019江苏南京、盐城3月,9)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进入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自由发展阶段,不仅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而且新的产业相继产生,企业集团开始形成,使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的台阶”出现的原因是(  )‎ A.受到了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D.欧美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答案 C ‎10.(2019江苏宿迁1月,7)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法令。如严禁贩卖人口,废除奴婢卖身契约和一切主仆名分;宣布赋予妇女具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取消官场中“大人”“老爷”的称呼;禁止缠足,废止跪拜礼节;取消在学校祭礼读经;兴办实业,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华侨投资。这些法令(  )‎ A.表达了资产阶级的诉求 B.蕴含了君主立宪的观念 C.体现了反对专制的精神 D.践行了三民主义的主张 答案 A ‎11.(2019江苏常州1月,10)1912年11月,政府邀集工商各界代表来京举行全国临时工商会议,会议涉及制定经济法规;改变垄断政策,许民自由经营;裁免厘税,改良税则;提倡国货,仿制洋货,振兴本国制造业等内容。此次会议的召开(  )‎ A.反映了北洋政府振兴实业的意识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表明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促使近代“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答案 A ‎12.(2019江苏泰州1月,8)柳诒征在《中国文化史》中说:“民国以来之教育,多取法于欧、美,而中小学校之读经,首先废止,高等大学之经学科目,亦以次改革。急进之士,尤以反对孔子之学说、提倡后进、改造解放之声,震于一时。”这一论说(  )‎ A.倡导以“西”补“中”中西融合 B.揭示了“西体中用”的历史局限 C.批判了“西学东渐”的历史必然 D.反映了学西学挽救危亡的时代性 答案 D ‎13.(2019江苏七市5月,9)民国初年,民族资产阶级着力提倡制造国货,实业救国的活动主要是在制造层面上展开的。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货的销售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这一变化折射出(  )‎ 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国货的竞争力超越洋货 C.民族工业发展水平提高 D.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 答案 C ‎14.(2018江苏扬州考前,8)下图为发表于1911年12月14日《神州日报》的时事漫画《万目一的》。此漫画反映出民众(  )‎ A.触发武昌起义 B.反对君主专制 C.欢庆民国成立 D.声讨帝制复辟 答案 B ‎15.(2018江苏南京、盐城、连云港3月,8)1916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由此表明他(  )‎ A.否定党派运动 B.主张国共合作 C.倡导国民运动 D.厌恶政权更迭 答案 C ‎16.(2018江苏盐城5月,4)《新青年》自第2卷刊登通告:“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同时,《新青年》第1到3卷每一号的封三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此举(  )‎ 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 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原则 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 答案 B ‎17.(2020届山东等级考模拟,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C.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18.(2020届江苏百校大联考第二次考试,2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临时约法》的制定机关参议院代表的广泛程度颇为不同:参议院到院议员人数为49人,其中同盟会成员占38人,占比为77.55%;有留学日本和欧美经历的为40人,占比81.67%;42名已知出生年份的议员中,40岁以下的议员有37人,占比88.10%,35岁以下的有30人,占比71.43%。这些人有革命的热情,有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在制定约法时,意见往往“高度一致”。‎ ‎——摘编自陈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比美国1787年宪法更为进步吗》‎ 材料二 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摘编自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 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制定者的构成特点。(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认为国家进行政治制度顶层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分)‎ 答案 (1)特点:同盟会成员占多数;学习西方民主制度;以中青年为主;参与人数少;缺乏广泛性。(4分,任答四点即可)‎ ‎(2)特征:实行责任内阁制,二元化政体格局。(2分)‎ 影响:该政治体制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但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职权不明,造成政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安。(3分)‎ ‎(3)原则:坚持民主、法治至上、适合国情。(3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9.(2020届江苏南京期初,22)倡导女性解放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资产阶级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从“保国、保种、保教”出发,注意到了国家积弱同妇女的关系,他们认为妇女缠足,便不能生育健壮的后代。羸弱流传,何以为兵乎?梁启超认为,国家积弱,是由于“分利”的人太多,妇女由于没有学识,以致没有职业,都成了分利的人。因此要使国家强盛,就必须兴办女学。‎ ‎——李桂梅《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材料二 1907年,据京师、直隶奉天等的统计,全国有女子学堂428所,女学生15 498人……该时期还有百余人的留日女学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力量……怀着寻求救国救民和解放妇女愿望的青年妇女到了日本,受到明治遗风的刺激,迫切要求把这种新风移植到灾难深重的祖国。于是,回国后,办报刊,组团体,积极从事各种活动,探求妇女解放与革命救国的道路,成为继男性先进人物之后,提倡女权、推动妇女解放的新兴力量。‎ ‎——陈文联《从依附走向自主:近代中国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轨迹》‎ 材料三 中产阶级妇人的利害,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利害;中产阶级妇人的权力伸张,不能说是妇人全体的解放。我以为妇人问题彻底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联合妇人的全体的力量,去打破那男子专断的社会制度;一方面还要联合世界无产阶级妇人的力量,去打破那有产阶级专断的社会制度。‎ ‎——李大钊《战后之妇人问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中国女性解放的时代背景。(4分)‎ ‎(2)综合上述材料,以“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发展历程”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答案 (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发起变法运动;启蒙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近代教育的推动。(4分)‎ ‎(2)(9分)‎ 论点(2分)‎ 论据(6分)‎ 论证(1分)‎ 近代中国女性解放的发展不断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 ‎①维新派立足救亡图存,提倡废止缠足;女性接受教育,其社会地位得到一定提高(2分)‎ ‎②辛亥革命前,留日女学生受日本女权运动影响;妇女解放与民主革命救国相结合,给女权运动注入新的内涵(2分)‎ ‎③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倡导全体女性的解放;女性解放应该与无产阶级运动相结合(2分)‎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表述清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