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二6月(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二6月(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30期共60分)‎ ‎1. 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族。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变化 A. 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 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C. 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D. 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答案】C ‎【解析】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表明对宗法的遵从,故A项错误;“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没有涉及到礼乐制度,故B项错误;“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有利于形成对华夏祖先的认同,故C项正确;“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没有涉及王权与族权的分离和冲突,故D项错误。‎ 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2. 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 A. 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 B. 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 C. 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 D. 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可知,“通榜”使主考官有了自由裁量的权力,主观性、随意性大大增强,考生为了能够中举,就必然会多方奔走,寻求名人推荐,或者对考官进行活动,这会使科举考试的开放性和公平性受到质疑,故B项正确;“通榜”是唐代科举制中的一个程序,无法体现科举制的发展程度,故A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通榜”与君主专制的加强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点睛:明确“通榜”的做法,是解答这个题目的关键;从中分析出“通榜”使主考官有了自由裁量的权力。‎ ‎3.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大运河河道的交迁是 A. 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 B. 经济形态变革的标志 C. 政治中心转移的反映 D. 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 ‎【答案】C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元朝的大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而是从“大都”单线联系杭州、直接通往杭州,这样也就非常明显的突出了“大都”的地位,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当时的政治中心是北移的,故C项正确,A项错误;隋朝和元朝都是小农经济为主,故B项错误;D项是两者的共同之处,排除。‎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文化遗址(距今约3800-3500年)考古队队长许宏认为,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讨论,目前仅限于推论和假说的范畴。该文化的族属和王朝的归属问题最终廓清,仍有待于丰富信息的文字材料的发现和解读。在这里,将二里头文化遗址视为夏朝存在的标志是一种 A. 史料实证式的历史解释 B. 对新的历史现象的理解 C. 对历史有效信息的提取 D. 逻辑推理式的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材料“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讨论,目前仅限于推论和假说的范畴”说明将二里头文化遗址视为夏朝存在的标志是一种逻辑推理式的历史解释,故D项正确;材料“仍有待于也會丰富信息的文字材料的发现和解读”说明AC项不符合题意;二里头文化不是新的历史现象,故B项错误。‎ 点睛:“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讨论,目前仅限于推论和假说的范畴”是解题的关键。‎ ‎5. 雅典公民有权对公民大会已通过的决议提出控诉,如理由正当,陪审法庭将废除该央议,并处罚责任人。如控诉证据不足,则要处控诉者巨额罚金。据此可知雅典 A. 央策的科学在于制度 B. 雅典的民主重视程序 C. 民主监督机制合理 D. 公民享有法律否决权 ‎【答案】C ‎【解析】“雅典公民有权对公民大会已通过的决议提出控诉,如理由正当,陪审法庭将废除该决议,并处罚责任人。如控诉证据不足,则要处控诉者巨额罚金”表明雅典民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故C正确;雅典民主制度并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故A错误;材料反映雅典的民主制度的合理性,无法体现“重视程序”,排除B;法律否决权材料未体现,故D错误。‎ ‎6.‎ ‎ 对于任期内的官员,雅典主要通过定期的“信任投票”和“告发”两种程序来监督官员,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要在公民大会上接受10次信任投票,大横平均36天一次,年满20周岁的公民均有资格参加,会议固定的议题之一是对官员的任内表现进行审查,并投票表决其去留。材料中体现了 A. 直接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 B. 公民有依法审查的权利 C. 平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 D. 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答案】D ‎【解析】“会议固定的议题之一是对官员的任内表现进行审查,并投票表决其去留”充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属于人民主权的原则,D正确;直接民主难以保证司法公正,A错误;材料中并不是依法审查,B错误;平民没有监督权和问责权,C错误。‎ ‎7. 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这一观点表明作者 A. 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 B. 站在近代化的角度 C. 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 D. 站在革命者的角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解读题干所述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起义,洋务派所办企业也是依附于资本主义的军工企业,表现出反动性、奴役性,说明是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洋务运动的,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干。‎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评价 ‎【名师点睛】洋务运动的作用:①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促进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科技外交人才;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②其思想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性质:是封建性改革,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8.‎ ‎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于1760年上台,他把特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以至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被革命民主主义者骂成“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这表明英国 A. 君主仍保留有很大的专制权力 B. 责任内阁制不能制约国王专权 C. 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 D. 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答案】C ‎【解析】材料“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强调英国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但残留某些专制因素,这说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故C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而非国王,故D项错误。‎ ‎9. 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1871-1918)出现了不发达的议会制和发达的政党制这样-种奇怪的现象。这-现象反映出德国 A. 君主制与议会制矛盾得到调和 B. 新兴社会力量被威权政治接纳 C. 经济发展催生政党体制的发达 D. 民主政治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达的政党制说明当时的德国政府已经接受了新兴社会力量,故B项正确;当时君主制与议会制矛盾并未得到化解,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故CD项排除。‎ ‎10. 美国法学家卡尔文·达伍德在谈到某国宪政的特点时说:“没有(宪政)传统的支持,一部成文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而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这一评价是基于 A.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晶 B. 美国成文宪法未能有效贯彻实施 C. 近代德国帝国宪祛暴露了军国主义传统 D. 英国宪政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没有(宪政)传统的支持,一部成文宪法不过是一纸空文,而有了那种传统,一部成文宪法就没有必要了。”可以得出所述为英国民主政治,英国民主宪政根源于悠久的历史传统,因此在英国没有一部成文宪法,D符合题意;ABC均有明确的成文宪法,与题干所述不符。‎ ‎11. 1853年末,清朝户部下文,“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主要是因为 A. 四川广东两省的食盐价格便宜 B.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官盐贩运 C. 清政府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 D. 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 ‎【答案】B ‎【解析】1853年末,太平军已经占领武昌,定都南京,正式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湖北已经掌握在太平天国手中,因而清政府不能将官盐贩运到湖北,只能允许“私盐”入楚,故B项正确;材料大意是清朝户部允许四川和广东的盐商到湖北贩卖盐,不必通过官府借运。材料中并未提及四川广东两省的食盐价格便宜,故A项错误;清政府如果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就不会允许“私盐”入楚以援,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推断1853年是否为清政府实行官盐民营政策的“开始”,故D项错误。‎ ‎12. 1926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指出,目前“最主要的严重的倾向是一方面民众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而恐怖而日渐向右”,这“是被破裂般联合战线及国共两党关系之主要原因”。这一判断 A. 符合国民革命形势的实际 B. 是党内右倾思想的具体表现 C. 最终导致国共关系的破裂 D. 对国民革命的失败有所反思 ‎【答案】B ‎【解析】汉口特别会议认为民众运动向“左”,并且认为是民众运动带来国民政府态度上的变化,这是当时党内不敢斗争、放弃革命领导权的右倾思想的表现,故答案为B项。这一判断是错误的,排除A项;导致国共关系破裂的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排除C项;从材料中的时间来看,当时国民革命尚未失败,排除D项。‎ ‎13. 下表搜集了重要的资产阶级文献首次完整出现在中国的概况。它表明 名称 时间 书刊 ‎《美国独立宣言》‎ ‎1901年 ‎《国民报》第1期 ‎《法国人权宣言》‎ ‎1903年 与其他文件合成《政治思想之源》一书印行 ‎《英国权利法案》‎ ‎1907年 ‎《新译界》第6号 A.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首次传入中国 B. 中国人已关注到西方制度背后的理念 C. 清政府开始实践“师夷长技”的主张 D. 西方民主科学观念通过报刊深入人心 ‎【答案】B ‎...........................‎ ‎14. 晚清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办公大楼“WhiteHouse”、国务书记“TheSecretaryof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晚清时期中国不断融入世界 B. 各国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C. 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 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 ‎【答案】D ‎【解析】材料“晚清时期”“白宫”“国务卿”体现出当时中国君臣观念比较浓厚,这一现象反映出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故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文化融合,故B项错误;“白宫”“国务卿”体现出君臣观念浓厚,故C项排除。‎ 点睛:“晚清时期”“白宫”“国务卿”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5.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答案】A ‎【解析】材料“当下的革命阻力……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反映了民众之心理不符合革命的形势,说明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故A正确;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故B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C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仍然曲折,故D错误。故选A。‎ ‎16. 有学者对清末民初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进行统计,仅1901年至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其中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国史3种。编译者们旨在 A. 唤醒国人民族意识 B. 激发国民学史热情 C. 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D. 加强亡国历史宣传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国史3种”中可以看出,编译的亡国史占了相当比重意在唤醒国人的民族危亡意识,即编译者们旨在激发国人民族意识而非丰富国民史学知识,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反清革命思想,故C项错误;D项包含在A项之中。‎ 点睛:关键信息“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国史3种”;从中分析出答案。‎ ‎17. 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讲“西学为用”的篇幅多于讲“中学为体”的,并在序中明言,中学以“致用为要”。1902年,张之洞与刘坤一合奏“变法三疏”,言用而必言西。这些现象反映出 A. “中学为体”的思想已被清政府抛弃 B. 现实需要是洋务派取舍中西学的标准 C. 洋务派坚持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 张之洞推动了洋务运动向深入发展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多于讲‘中学为体’的……中学以‘致用为要’“1902年 ……言用而必言西”中可以看出,随着现实发展需要,洋务派对中学与西学的取舍标准有所变化,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抛弃”;C项包含在B项之中;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失败,故D项错误。‎ ‎18. 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一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A. 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 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 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故B排除。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故C错误。民生问题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过于片面和绝对,故D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民生主义 ‎19. 从19世纪60年代起,对于西方列强提出的在华修筑铁路的要求,李鸿章表示“有反对外国追求铁路让与权的企图的责任”,“只有中国人自己创办和管理铁路,才会对中国人有利”,这体现出李鸿章 A. 强烈地排斥西方事物 B. 对近代文明认识不深 C. 觉察到列强的侵略意图 D. 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 ‎【答案】C ‎【解析】“有反对外国追求铁路让与权的企图的责任”说明李鸿章已经觉察到列强的侵略意图,C正确;A中强烈排斥说法绝对;李鸿章认识到西方文明优越性,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维护领土的信息。‎ ‎20. 1897年,梁启超在《万木草堂小学学记》中指出: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此义不明,即好学之士亦每以独尊,其身为主义,而世变益莫之振救,不知栋折榱崩,其谁能免?即不念大局,独不思自保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梁启超将“亡国”与“亡天下”区别 B. 梁启超借顾炎武公民责任观宣扬主张 C. 维新派与顾炎武均一致反对君主专制 D. 梁启超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要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思想。材料强调了“天下”与公民的关系,没有体现“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梁启超引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论证自己的思想主张,主张公民不能只想着独善其身,而要有社会责任感,救亡图存,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反对君主专制,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梁启超的主张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要求,D项错误。‎ ‎21. 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东周 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后,洛邑的语言就成了东周时期官话的基础 秦汉 汉代官话为“洛语”,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雅言”‎ 魏晋 西晋以“洛语”为官话。衣冠南渡后,“洛语”与中古昊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官话)‎ 唐宋 ‎“洛语”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周边国家皆学习洛阳官话 元 元朝以元大都(北京)的汉语语音为官话,称为“天下通语”‎ 明 历代战乱时期衣冠南渡,使南京话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南京话成为官话 清 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相融,并融入满族语音,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官话 A. 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 B. 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 C. 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 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秦朝已经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且材料反映的是官方语言的发展,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朝代更迭、都城迁移与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紧密相关,这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故B正确;官方语言的变化并未消除各地语言的差异,故C错误;官方语言的变化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无关,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表格材料的内容,抓住关键信息“官话的变迁”,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官方语言形成的背景原因和性质作用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官方语言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的认同”的结论,据此进行正确判断。‎ ‎22.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在电文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A. 继续合作,惩罚日本 B. 明辨是非,打击共党 C. 巨头聚首,发展友谊 D. 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争不容再有”“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共定大计”可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避免内战、共商大计”,D项表述符合题意,故选D;1945年8月20日抗战已经结束,排除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3. 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A. 抑制土地兼并 B. 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 C. 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答案】D ‎【解析】从材料“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可以分析出,家国一体的观念逐渐在乡村渗透,即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选官制度和世俗文化的发展,故BC项错误。‎ ‎24. 下表为两人对发生于1839年中英某次战役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双方 林则徐(中国)‎ 义律(英国)‎ 描述 英舰开炮后,关天培立即下令座船回击,并指挥各船协力进攻,多次击中窝拉疑号。接仗约有一时之久,窝拉疑号“帆斜旗落,且御且逃”,海阿新号亦“随同通去”。‎ 英舰原泊于清军舰队的下面,开战后,“(英军)倾泄了毁灭性的炮火”。“中国人以他们的国有精神回击,但是,我方可怕效力的火力很快便显示出优势”。战斗进行了不到3刻钟,清军便撤退了。‎ A. 义律亲自指挥了战斗 B. 清军在战役中占据优势 C. 清军进行了英勇抵抗 D. 英军舰队率先退出战斗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义律指挥战斗的信息,A不正确;据材料“我方可怕效力的火力很快便显示出优势”可以得出,清军在战役中并不占优势,B不正确;由两则材料均可以得出清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C正确;关于谁率先撤出战斗,两则材料所述不同,D不正确。‎ ‎25. 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安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南京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 A. 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 B. 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 C. 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 D. 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 ‎【答案】C ‎【解析】1936年德日两国已经走向军事结盟关系,且材料只反映了德国向中国提供贷款,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不能说明中国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故A错误;德国向中国提供贷款也无法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故B错误;当时中国抗日形势严峻,获取德国贷款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是为了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故C正确;1936年法西斯国家侵略气焰日益嚣张,国际环境不利于中国,故D错误。故选C。‎ ‎26. 1934年9月《红旗周刊》指出:“湖南……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救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该文章的主旨是 A. 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 B. 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 C. 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 D. 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 ‎【答案】D ‎【解析】材料“1934年……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反映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的主张,故A错误;中共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是为了进行土地革命,故B错误;“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34年。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革命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7. 《全球通史》指出:“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巩固苏维埃政权 ‎【答案】C ‎【解析】材料“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是指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后,要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所以答案选C;A项与题意无关, B项此时已经实现, D项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 ‎28. “普法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和小资产阶级的破产,资产阶级的卖国行为及其加重人民苦难的措施——这一切便是推动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 A. 其爆发的原因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 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C. 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D. 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答案】B ‎【解析】“无产阶级的失业和小资产阶级的破产,是推动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说明当时法国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B正确;A属于经济方面因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伟大尝试,C错误;D是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29.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 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 交通工具和武器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C.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重大 ‎【答案】A ‎30. 下图是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列宁使用此身份证回俄国的主要目的是 A. 领导俄国人民推翻沙皇统治 B. 建立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 C. 号召人民转向社会主义革命 D. 组织暴力革命推翻俄国政府 ‎【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17年8月9日”是在“七月事件”后,当时临时政府大肆逮捕和杀害布尔思维克党人,列宁等人被迫转入地下活动,故D项正确;AB两项是二月革命时期,不是直接背景,排除;C项是指四月提纲,不是直接背景,排除。‎ 二、非选择题(拱40分31题18分,32题12分,33题10分)‎ ‎31.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日渐自觉的理性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已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杯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间 大事 ‎1935年5月24日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促进中国民族主义发展与深化的集中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材料三加以分析?‎ ‎【答案】(1)基本特点: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答齐2点即可)‎ 国际政治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 ‎(2)集中表现: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 重大成果: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 ‎(3)分析: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解析】第(1)问,“基本特点”,依据材料一“既如此,只有自已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杯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概括得出: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等。“国际政治背景”,依据所学知识从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等角度分析。‎ 第(2)问,“表现”,依据材料二信息“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归纳得出:反帝反封建成为人民的共同目标;国共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推进爱国斗争。“重大成果”,依据所学知识从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势力等方面回答。‎ 第(3)问,“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从抗日战争振奋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张扬;中华民族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共同奋斗;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等角度分析。‎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德国的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人类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华,都是与古典优秀文化相接触的过程,人类古典优秀文化就像大海边连着船只的缆绳,如果没有缆绳,船只将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泊。同样,如果我们同古典优秀文化失去了联系,人类也将漫无目的地前行。”‎ ‎——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时代精神状况》‎ 围绕材料,结合14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和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古典文化是文艺复兴的精神滥觞 阐述:文艺复兴否定了“神本”,肯定了“人本”,冲击了宗教神学,是人类思想的重大解放,其思想文化根源正是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强调人的价值,崇尚理性,为文艺复兴反对神性提供了思想武器。‎ 示例二:‎ 论题:传统儒学是维新思想的重要依托 阐述:19世纪后期的中国维新思想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在当时是进步的。维“新思想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并引发了维新运动,与其承认并认可孔子和儒学的权威,秉持“保国保种”的爱国情怀关系重大,它们大大减少了思想传播和变法的阻力。‎ 示例三:‎ 论题:古典文化是西方后世人文主义的基石 阐述: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宗教改革运动确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启蒙运动弘扬理性之光,这些都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其思想文化根源正是希腊罗马的古典人文主义精神,它强调人的价值,崇尚理性,成为后世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基石。‎ 示例四:‎ 论题:新文化运动失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阐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促进了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但对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倾向,大大缩小了其社会基础,限制了其进步作用的发挥,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评分标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中信息从“古典文化是文艺复兴的精神滥觞”或者“古典文化是西方后世人文主义的基石”等提取观点。第二问论证结合中西思想解放运动相关事实从“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影响”等归纳论证,并说明结论即可。‎ 点睛:开放试题答题方法: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史实的基础上再对材料中相关系信息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具体解题方法如下;‎ ‎1. 变化、趋势类:答题要求一般遵循“从……到……”格式答题。这类题在高考试题中是常考题型,值得关注。‎ ‎2. 特点、特征类:这类的题目一般要求“从具体到一 般”,“从现象到本质”。这类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 ‎ ‎3. 归纳要点类:这类题目主要要求点要全,面要广,注意问题的角度和层次。‎ ‎3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顺治时设河道总督治理黄河,康熙时河道总督也兼治京杭大运河。雍正帝将河南、山东黄河段设为东河,江苏段设为南河,分置两河总督管理。乾隆时期,两河总督在各省设置了二十多个厅汛,每年用于河工的经费平均在七百万两左右,占当时国家收入的六分之一。1855年,黄河在河南决口,当时内争外扰几乎将大清王朝逼到了死亡边缘,堵筑黄河决口所需多达两千余万两白银,捉襟见肘的清廷迟迟没有解决,黄河终夺山东大清河入海,苏北河道遂断流,江苏南河总督成为摆设。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一代大政——河工,关系黄河、大运河治理的国家工程,失去了昔日的珠荣而走上了解体之路。当然,河政体制的消逝也与晚清海运,铁路运输和商品市场扩大等密切相关。‎ ‎——摘编自贾国静《清代河政体制演变论略》‎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前期河政体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清朝晚期河政体制逐渐解体的原因。‎ ‎【答案】(1)特点:兼治黄河、运河;分段管理;机构逐步完善。‎ ‎(2)原因:黄河改道:急剧动荡的政治局势;清政府财政危机;新兴运输方式的兴起;商品市场的扩大。‎ ‎【解析】(1)特点:根据“清顺治时设河道总督治理黄河,康熙时河连总督也兼治京杭大运河”得出兼治黄河、运河;根据“雍正帝将河南、山东黄河段设为东河,江苏段设为南河,分置两河总督管理”得出分段管理;根据“分置两河总督管理。乾隆时期,两河总督在各省设置了二十多个厅汛”得出机构逐步完善。‎ ‎(2)原因:根据“黄河终夺山东大清河入海,苏北河道遂断流,江苏南河总督成为摆设”得出黄河改道;根据“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分析得出:激剧动荡的政治局势,清政府财政危机;根据“河政体制的消逝也与晚清海运,铁路运输和商品市场扩大等密切相关”得出新兴运输方式的兴起;商品市场的扩大。‎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