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热点主题探究2 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热点主题探究2 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江苏专用)

探究2 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链接主干】‎ ‎1.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如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繁荣等。‎ ‎2.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如土地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及对外贸易等。‎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及社会生活的变迁,如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 ‎4.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如经济政策、工业化道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城市化、经济体制的演变等。‎ ‎5.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如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等。‎ ‎6.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如经济政策、工业化道路、经济模式等。‎ ‎7.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创新发展,如自由主义、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等。‎ ‎8.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 古今中外重要的经济现象、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史论拓展】‎ ‎1.影响明清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始终未能突破萌芽状态的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适用时代 工场手工业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核心内容 发展工商业,鼓励海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方面干预经济 ‎【考题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西人来中国者多半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他们的事业与欧洲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16、17世纪的欧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且成为国王的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值得注意的是,当欧洲在赢得对亚洲海上贸易的控制时,‎ 中国统治集团正在积极地反对海外事业。 ‎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并不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各处的所作所为。这些西方的来客用他们最初到达中国的行为介绍了他们自己,从而迫使中国人采取了某些他们认为理所应该的措施。中国人在封建时代是好客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但从16世纪以后,当中国人在自己的港口遇到暴行与杀戮时,中国人不得不对这一批新来的“不速之客”实行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如采取封闭除广州外一切港口的严重步骤。 ‎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对海外贸易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外政策的变化并简要说明中西方海外政策产生的直接后果。 ‎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对新航路开辟前后的描述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方面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后果,根据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局限性方面回答“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西方海外政策的后果同样根据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局限性方面回答。‎ 答案:(1)变化:新航路开辟前,个人行为,没有国家或民族做后盾。新航路开辟后,国家提倡海外贸易,鼓励个人到海外冒险奋斗。‎ 原因:文艺复兴使欧洲人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政府的鼓励;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推动。‎ ‎(2)变化:由开放到实行“闭关锁国”。‎ 后果:中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自卫作用;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西方,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殖民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近现代中外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特点 ‎【史论拓展】‎ ‎1.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1)产生:中国固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被打断,在外来刺激下开始。‎ ‎(2)发展 ‎①工业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②领导者:工业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工业化的领导权。民族资产阶级存在革命性和软弱妥协性。‎ ‎③条件:工业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 ‎④布局: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2.世界两种工业化模式的特点 ‎(1)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具有渐进性,经历了从原始积累、轻工业到重工业的过程,基础较扎实,体系较健全,但时间长,速度慢,并伴随血腥残暴的对外殖民扩张。‎ ‎(2)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斯大林模式):集中国内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时间短,速度快,‎ 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失调,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考题训练】‎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异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发展工业化是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故从工业、经济体制、农业等方面与材料一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得出异同点。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1953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工业化模式到材料二“《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归纳;第二小问,结合1956年苏联经济、政治相关史实和材料二中体现出的中国工业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总结其历史背景。 ‎ 答案:(1)相同: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走社会主义道路。‎ 不同:①苏联一味片面发展重工业;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意识到兼顾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的重要性。 ②苏联工业化模式过度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新中国主张把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 ③苏联工业化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苏联的援助。‎ ‎(2)变化:由“以苏为师”转向“以苏为鉴”(或从全盘肯定变为部分否定)。‎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共二十大的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及其发展模式的迷信;总结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 工业文明冲击下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史论拓展】‎ ‎1.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与社会生活变迁 ‎(1)城市化的动力:①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城市。②蒸汽机和电力的使用解决了工业城市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③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 ‎(2)城市化的影响:①城市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活动的聚集地,相对集中的社会群体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②‎ 城市是工业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地区,聚集在城市的企业相互交流,人员的自由流动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③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不断发展,成为各国或各地的文化中心。④城市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工业污染严重、生活压力增大、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困扰着近代工业城市。‎ ‎2.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 ‎(1)伴随着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大多数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过程,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后,建立租界,将城市作为侵华的据点,中国近代的城市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 ‎(2)伴随着官僚资本的发展历程:洋务运动兴建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国民政府统治期间的国家官僚资本企业,壮大了城市的规模,也使得中国城市的反动势力异常强大。‎ ‎(3)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化进程,成为城市中最具革命性的经济元素,代表着中国城市化的希望。‎ ‎(4)伴随着农村的衰落:近代以来城市逐渐成为各地经济的中心,大量无地农民流入城市,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瓦解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考题训练】‎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市镇大部分集中在苏、松、杭、嘉、湖地区。其次,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的进一步发展。长江、大运河是中国明清时期东西、南北两大通道。基于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开放关闭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西南地区,明、清两代随着政区不断推进,在云、贵、川、湖、广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平定了土司叛乱后又广建府、县治所;在西北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如伊犁、哈密和西宁;在东北地区,沈阳一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 ‎——摘编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 ‎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城市完全处于封建皇权控制之下,1908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与此同时,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发展迅速;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 ‎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其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南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等史实及材料一信息总结。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信息从城市职能、兴起区域及影响角度回答;第二小问评价,结合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对中国城市的近代化进程、自然经济的瓦解、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化、便于西方的经济侵略、社会矛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1)特点:江南地区市镇大量涌现;沿江与沿运河的市镇进一步发展;沿海城市发展趋于停滞;边陲地区市镇得到发展。‎ 原因: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江南地区手工业发达;“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 ‎(2)变化:城镇的政治独立性增强;近代工业城市兴起;发展不平衡,通商口岸发展迅速,传统工商业市镇走向衰落。‎ 评价:推动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化;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色彩,便于西方的经济侵略;导致大量的手工业者破产,社会矛盾激化。‎ ‎ 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的差异及借鉴 ‎【史论拓展】‎ 世界各国不同现代化模式的相互借鉴 ‎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流通和价值规律,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恢复和发展经济。‎ ‎2.罗斯福新政采用凯恩斯主义,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方法,告别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时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现代化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由照搬苏联发展模式到独立自主探索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主要学习苏联,照搬其建设模式,“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确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新时期,中国在内部继承、外部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为目标,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民生和社会和谐发展,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考题训练】‎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摘编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政府与有关农场主个别签订自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付给农场主租金;停耕地部分所减少的产量,由政府付给农场主货币作为补偿。政府通过同农产品加工商签订销售协议,并以1910—1914年的工农产品价格水平(称为平价)作为农产品支持价格的标准,以维护农产品价格。据统计,1932—1935年,美国政府直接拨款支付给农场主的费用高达15亿美元,政府同时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 ‎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对苏俄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解析:第(1)问影响,据材料一信息从对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等角度归纳。 第(2)问第一小问相同点,据材料一信息从遵循经济规律、影响农业的发展措施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不同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从手段、性质、背景和目的等方面说明。‎ 答案:(1)影响: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 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的联系,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2)相同点:都尊重经济规律的客观作用;都注重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都有效缓和了农业生产危机。‎ 不同点:①背景和目的不同,前者是基于粮食产量不足,目的在于增加粮食生产;后者是因为粮食生产相对过剩,目的在于压缩生产规模,稳定农产品价格。 ②手段不同,前者主要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引导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后者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财政支持,干预生产规模和产品价格。 ③性质不同,前者维护小农经济的利益,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巩固了工人阶级政权;后者维护大农场主的利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 ‎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外贸易 ‎【史论拓展】‎ ‎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 ‎(1)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 ‎(2)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比生产的增长速度高得多,它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特征。‎ ‎(3)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 ‎(1)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2)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 ‎(3)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商业交流进一步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金融沟通频繁,经济活动旺盛,已经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4)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 ‎(5)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化。‎ ‎【考题训练】‎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1851年伦敦世博会:这首届世博会就有中国的身影,中国商人将丝绸、茶叶、中药等中国传统商品带去参展。“荣记湖丝”作为展品引起轰动,独得金、银大奖。 ‎ ‎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展馆虽然占地“仅八千平方尺”,但是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中国的丝、茶、瓷器、雕花器等在各国展品中被推为第一。 ‎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人参加,清政府相当重视,花巨资修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中国村和中国展馆。 ‎ ‎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中国展馆按照典型的东方建筑风格构成,展品除了农业、工艺展品外,交通、矿业展品也有体现。中国展品大获全胜,获奖达 1 211 项。 ‎ ‎1926年费城世博会:民国政府因战乱缺少经费参加,所以由官员组织、民商自费参加。江浙绸缎、江西瓷器、福建漆器、手工刺绣等展品在各奖项的角逐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 ‎1927—1981年,中国官方政府缺席世博会。 ‎ ‎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博会:新中国首次亮相世博会。太阳能航标灯、沼气利用等新能源技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而长城砖和秦兵马俑更是独具匠心。中国馆每天接待近3万人,竟然占世博会日参观总数的近1/4,中国盼望融入世界,世界也渴望了解中国。 ‎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首次举办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构思主题,这是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更是各国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参加世博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7—1981年中国缺席世博会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背景,简述中国重返世博会的重大意义。‎ 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从参会时间、参会历程、参会产品特色等角度归纳中国参加世博会的特点。第(2)问从近代中国来看,可从内忧外患、经济发展状况上来分析;从现代中国来看,可从战后世界格局和国内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来归纳。第(3)问从新时期中国内政、经济、外交以及国际经济格局等角度归纳。‎ 答案:(1)特点:参展历史悠久;参展历程时断时续;民族特色浓郁;获奖展品颇多;从私人参加到政府组织;从多次参与到积极承办;展品从以传统工艺产品为主到高科技展品增多。‎ ‎(2)原因:国内长期战乱,政局动荡(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三座大山的压迫等);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新中国“左”倾错误及意识形态的束缚;冷战格局的影响,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 ‎(3)意义: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重返世博会是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重返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重返世博会将加强中国与世界的经贸联系与合作,顺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