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4月独立作业试题 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八年级语文下学期4月独立作业试题 新人教版 一、语文知识积累(24分) 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当它jiá( )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mò( )生。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miǎo( )远的鸡啼。 2. 课文背诵默写。(10分) (1) ,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 _____ ____。《诗经·郑风》 (3)海内存知己,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蒹葭》 (6)《关雎》一诗中表达对女子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 。 (7)《小石潭记》中以景来衬托心中凄凉的句子是: , , 。 3.名著阅读(4分)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 “不懂”,比不真诚的“懂” 18 / 18 ,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1)这封信的内容由 (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父亲还要求 (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干净的习惯。 (2)回顾初中的语文学习经历,阅读名著让我们获益良多。请你将《傅雷家书》的内容简要介绍给刚刚升入初中的同学。 4. 文句排序。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句组成一段语义连贯的文字。(3分)(只填序号)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老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 ①到家常是二更时分。 ②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③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④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⑤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 5.综合性学习(4分) 18 / 18 2018年3月20日(星期二)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总理先生,最近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国会取代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应该对华打响贸易战,来惩戒中国在国家主导模式下采取的不公平贸易和产业政策。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美方关切,防止贸易战打响?您是否还认为对话可以解决迫在眉睫的威胁?如果打响贸易战,中国能做什么? 李克强: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美要打贸易战的声音比较多,但是我认为中美打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没有赢家。而且如果用“打仗”这个词来形容贸易的话,也有悖于贸易的原则。因为贸易嘛,总是要通过协商、谈判、对话来解决争端。我希望双方要保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贸易战。 李克强:去年中美贸易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800亿美元,能走到这一步是靠市场,是按照商业规则来推进的,否则的话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总量。当然,我们不愿意看见有比较大的贸易赤字,不仅是对美国,我们希望贸易总体平衡,否则的话难以持续。 李克强:刚才我已经讲了一些中国继续推进扩大开放的具体措施,包括在服务业、制造业、商品等领域。其实美方企业是可以抓住机遇的,但同时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放宽对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我们会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希望美方不要丢了这个平衡中美贸易的重器,否则就是丢了赚钱的机会。 18 / 18 (1)请你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的身份向我们的李克强总理提一个中美贸易战的问题。 (2)请你站在中国总理的角度来巧妙回答这个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布 鞋(10分)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料。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阙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 18 / 18 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的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8 / 18 6.请从第③段中找出最能具体表现“我娘做的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7.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2分) 8.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3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9.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二) 我害怕阅读的人(10分) ①不知何时开始,我害怕阅读的人。 ②我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我所拥有的内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脱口而出、游荡在空气中最通俗的认知吗?像心脏在身体的左边,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但阅读的人在知识里遨游,能从食谱论及管理学,八卦周刊讲到社会趋势,甚至空中跃下的猫,都能让他们对建筑防震理论侃侃而谈。相较之下,我只是一台在MP3时代的录音机。我最引以为傲的论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书架上某本书里的某段文字,而且,还是不被荧光笔画线注记的那一段。 ③ 18 / 18 我害怕阅读的人。当他们阅读时,脸就藏匿在书后面。书一放下,就以贵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闪耀,举手投足都是自在风采。让我明了,阅读不只是知识,更是魔力。他们是懂美学的牛顿,懂人类学的梵谷,懂孙子兵法的甘地。血液里充满答案,越来越少问题能让他们恐惧。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习惯俯视一切。那自信从容,是这世上最好看的一张脸。 ④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很幸运;当众人拥抱孤独或被寂寞拥抱时,他们的生命却毫不封闭,不缺乏朋友的忠实、不缺少安慰者的温柔,甚至连互相较劲的对手,都不至匮乏。他们一翻开书,有时会因心有灵犀而大声赞叹,有时又会因立场不同而陷入激辩,有时会获得劝导或慰藉。这一切毫无保留,又不带条件,是带亲情的爱情,是热恋中的友谊。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节节的脊椎,稳稳地支持着阅读的人。你看,书一打开,就成为一个拥抱的姿式。这一切,不正是我们毕生苦苦找寻的? ⑤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总是不知足。就连爱因斯坦这个世界上智者中的最聪明者,临终前都曾说:“我看我自己,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找到一块光滑的小石头就觉得开心。后来我才知道自己面对的还有一片真理的大海,那没有尽头。”读书人总是低头看书,忙着浇灌自己的饥渴,他们让自己是敞开的桶子,随时准备装入更多、更多、更多。而我呢?手中抓住小石头,只为了无聊地打水漂而已。 ⑥我害怕阅读的人。我祈祷他们永远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们会更轻易击垮我,甚至连打败我的意愿都没有。我如此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他们的榜样是伟人,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还是一个我远不及的成功者。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知道“无知” 18 / 18 在小孩身上才可爱,而我已经是一个成年的人。我害怕阅读的人,因为大家都喜欢有智慧的人。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能避免我要经历的失败。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懂得生命太短,人总是聪明得太迟。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 ⑦我害怕阅读的人,尤其是,还在阅读的人。 (注:本文是台湾奥美广告公司为某出版社25周年庆活动创作的文案,获业界著名的创意大奖。) 10.结合全文来看,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标题和文中反复出现的“害怕”其实是什么意思?(2分) 11.参照下面对第②段阅读的人的特点的概括,对第③—⑤段进行概括。(3分) 第②段:阅读的人博学。 第③段: 第④段: 第⑤段: 12.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两例。(2分) 1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写一段读书日感言。(3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一)课内文言文(8分)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阡陌交通 (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 18 / 18 (3)便扶向路 ( ) (4)罔不因势象形 (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二)课外文言文《徙木偾表》(8分) 商鞅①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②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 16.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 吴 起 治 西 河 欲 谕 其 信 于 民 夜 置 表 于 南 门 之 外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1)有一人徙之,辄予金。 ( ) (2)来谒吴起 ( ) (3)予谓鞅本魏人 ( ) (4)其徙木示信 (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四.写作部分(40分) 18 / 1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早晨起床,见园里一棵树的一根枝条被折断了.这是这棵树上一根最长的枝条,长得有点出奇.昨晚又没有刮风,它是怎么折断的呢?“我知道它是怎么折断的.”站在我身后的父亲说,“它是自己折断自己的,是被自己没有节制的生长折断的。” 要求:1、根据理解自拟题目。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18 / 18 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检测答题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4分) 1.由拼音写汉字(3分) ( )( )( ) 2. 课文背诵默写。 (10分) (1) (2) (3) (4) (5) (6)_____ _, _ _ _________ (7) , , 。 3.名著阅读(4分) (1) (2) 4.文句排序( )(3分) 5. 综合性学习(4分) (1) (2)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10分) 6(2分) 18 / 18 7(2分) 8(3分) 9(3分) (二)(10分) 10.(2分) 11.(3分)第③段: 第④段: 第⑤段: 12.(2分) 13.(3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一)课内文言文(8分)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阡陌交通 (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 (3)便扶向路 ( ) (4)罔不因势象形 (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 18 / 18 (二)课外文言文(8分) 16.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2分) 吴 起 治 西 河 欲 谕 其 信 于 民 夜 置 表 于 南 门 之 外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1)有一人徙之,辄予金。 ( ) (2)来谒吴起 ( ) (3)予谓鞅本魏人 ( ) (4)其徙木示信 (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译: 四、写作部分(40分) 题目: 18 / 18 18 / 18 18 / 18 八年级下语文阶段性检测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24分) 1.戛,陌,渺 2. ①——⑤略 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⑦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1)莫扎特,傅聪(2)这是一个父亲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的书。 4.②④⑤①③ 5.略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6、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 7、勤劳(舍得吃苦)、细心、认真、关爱(疼爱、爱护)孩子。 8.这一动词生动形象(传神)地表现了我对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布鞋。或:“深感母亲做鞋的艰辛,深感布鞋的珍贵”。或:“表现对母亲的惦记(惦念、怀念、想念、依恋)之情”。 9、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主旨,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走好人生之路的决心,使文章主旨进一步升华。如果删去此段,则收不到上述效果。 10.标题正话反说,用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语言告诉大家要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反复出现的“害怕”其实含有“敬佩”的意思。 11.第③段:阅读的人高雅(或:阅读的人自信从容)。 第④段:阅读的人精神充实(或:阅读的人精神世界丰富)。 第⑤段:阅读的人不知足,充满进取精神。(意思对即可) 18 / 18 12.参考示例:第②段以阅读的人知识渊博与“我”的思想苍白进行对比。第④段以众人的孤独和阅读的人精神世界丰富进行对比。 13参考示例一:读书,使我懂得了一个最重要的道理: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怎样才能不辜负“生”的使命。 参考示例二:读书是一种心灵的参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酌情给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一)课内文言文(8分) 14 略 15 略 (二)课外文言文(8分) 16.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17.(1)就,便 (2)拜见,拜访 (3)认为 (4)给……看 18.我去放倒标帜看看,最多得不到奖励罢了,有什么关系呢? 四、写作部分(40分) 【译文】 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他怕百姓不相信国家的改革法令,于是就决定在都城城门前,竖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公开宣布谁能搬走木杆,就赏给他五十两银子。当有人搬走后商鞅马上兑现,并且在同时颁布了变法政令。魏国的吴起在担任西河长官时,为了取信于民,在一天夜里派人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一根表杆,并在城中公开宣布:谁能将这根表杆推倒,就让他当官。百姓听到后多 数并不以为然,也有人认为不妨一试,如果得不到赏赐,也没有什么损失,于是就去推倒了表杆,吴起则当即宣布了任命。自此以后,魏国军民对吴起实行的法令不 18 / 18 再有所怀疑了。商鞅本来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做官进行变法,他的做法大概仿效了吴起的计谋,而吴起立木示信的首创之功,却未流传下来,很少为人知道。 18 / 1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