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块测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一中高二2019—2020第二学期期中模块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商朝时期,因人居住于王都之内,但仍然是聚族而居,按血缘形成一定的族邑。因此,商都的居民点多散布于宫殿、宗庙区四周,呈大分散、小聚集的形态。这说明当时 A. 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原则 B. 宗法思想直接影响社会生活 C. 都城的各功能区已严格区分 D. 家族经济水平决定政治地位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夏商时期,国人虽然居住在王都之内,但也是按血缘关系聚族而居的,这体现了宗法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故B项正确。皇权至上思想形成于秦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材料反映宗法思想直接影响社会生活,没有涉及都城的各功能区已严格区分,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家族经济水平决定政治地位,而是强调宗法思想直接影响社会生活,D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按血缘形成一定的族邑”“商都的居民点多散布于宫殿、宗庙区四周”等,结合宗法制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2.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张仪等,都是执掌大权、声名卓著,但却出身寒微的卿相,并且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 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确立 D. 人才的流动比较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出身寒微的卿相,并且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表明了世卿世禄制度趋于瓦解,平民也可以有机会步入权贵阶层,故B项正确;秦朝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于秦朝,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世卿世禄制的衰落,没有反映出人才的流动,故D项排除。 3.下面两幅图展示了《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有入仕方式记载的全部1561人中,“科举入仕”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A. 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C. 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 D. 扭转了传统门第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早在春秋后期私学出现已经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排除A;材料中两副图片数据表明平民入仕的比重有了大幅度增长,说明社会中下层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治集团,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体现“客观公正”,排除C;传统门第观念难以短期扭转,排除D。 4.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 史料 出处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 《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四库全书·后村集》 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 A. 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 B. 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 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 D. 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督经总制钱为职业”中可以看出,“通判”在地方上发挥过监察的作用,故选D;材料“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可知,A项错误,排除;材料“督经总制钱为职业”说明通判对知州及所属官吏拥有监察权,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在财经上实行监督,B项错误,排除;通判行使的是对地方监察权,C项错误,排除。 5.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九卿奏报各处田苗,康熙帝将该无关机要奏折交内阁大学士阅览,并说:“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此举 A. 说明内阁具有决策权 B. 益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C. 反映出相权得到恢复 D. 说明内阁专职批答奏折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可知,内阁大学士参与“票签具奏”的是皇帝已经知道而且无关机要的事,他们“票签具奏”还要皇帝裁决,这样可以节省皇帝的时间,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内阁是参与决策,并无决策权力,故A项错误;此举并不是恢复丞相的权力,故C项错误;内阁并不是专职批答奏折,还负责顾问等,故D项错误。 【点睛】“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是关键信息。 6.亚里士多德曾很巧妙地指出过,在民主政体下,应该怎样通过多次地召开公民大会,使那些较远地区务农的公民不能够常常出席,而在事实上剥夺他们的公民权。这表明亚里士多德 A. 寻求规避直接民主弊端的途径 B. 主张改变城邦民主的运作模式 C. 开始萌生现代民主模式的思考 D. 坚决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形式,每个公民都要参加公民大会,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说寻求一种让远方不能参加公民方法,这显然是回避雅典直接民主方式弊端的有效方法,故A项正确;公民大会定期召开,并不是改变这种民主运作方式,故B项错误;现代民主最大的特点是代议制,材料仍然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是维护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故D项错误。 7.罗马《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对贵族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斗争并没有因此而终止。这法律的颁布 A. 推动了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 B. 加速了罗马奴隶制的瓦解 C. 推动了罗马立法工作的开展 D. 废除了罗马的债务奴隶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成果,“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斗争并没有因此而终止”,表明在平民的斗争下,罗马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A项“罗马帝国”表述错误,排除;《十二铜表法》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B项错误; 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8.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 ) A. 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B. 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 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力由议会来決定,这就体现出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的观念。答案为A;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应该是在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B错误;设立两个国王并不是让他们相互牵制,C错误;英国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并没有因为这一次设置而改变,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发展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9. 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 A. 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 B. 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 C. 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 D. 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 【答案】D 【解析】 材料“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可以看出,最高法院行使1787年宪法的权力,维护宪法的权威,维护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D项正确,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最高大法院的职能,没有体现出总统职能,故C项排除。 点睛:材料“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可以分析出美国联邦法院的作用,得出正确答案。 10.某史学家认为,“法国大革命是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面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促成的”。这一观点反映了大革命前法国的中心矛盾是 A. 君权神授与天赋人权 B. 专制迷信与民主科学 C. 专制王权与自由平等 D. 神职特权与宗教自由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更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大革命爆发前的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日益腐朽,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其中,最突出的矛盾便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故答案选C。其他三项也是大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矛盾,但不是中心矛盾,排除。 11.俾斯麦曾说:“重视对于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可或缺当作联系手段,并以王朝名义来维持民族内的一定部分,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征。”这表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 A. 君主制得到各阶层拥护 B. 权威政治有其法律合理性 C. 继承了旧时专制主义传统 D. 君主立宪制民主形同虚设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德意志人情感上认同王朝,并将王朝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仍然存在旧时专制主义的传统,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以偏概全,依据材料可知,德意志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民主政治,并不拥护君主制;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帝国的存在是德意志人情感上的认同,并非体现其存在的法律合理性;D选项不符合题意,但材料体现的是德意志人对王朝的情感上的认同,并非主要体现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民主形同虚设。 【点睛】本题结合德意志民主制度的特点,分析材料信息和选项内容作答。 12.1899年,美国向各国提出有关中国“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各国对他国在中国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内的通商口岸、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这一政策 A. 保障了美国对华侵略取得优势地位 B. 必然得到列强比较广泛赞同支持 C. 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D. 扩大了美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租借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C符合题意。美国侵华取得优势地位与事实不符,A选项排除。门户开放政策一定程度上有损一些列强的利益,B选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美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扩大,D选项排除。 13.1936年,“国防文学”大行其道,涌现出了夏衍的《赛金花》和《上海屋檐下》、阳翰笙的《李秀成之死》、田汉的《卢沟桥》等杰作。“国防文学”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 中国华北地区危机严重 D.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答案】C 【解析】 【详解】随着日本对华北地区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中国文学界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故选C;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排除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9月,排除B;西安事变与“国防文学”无直接关系,排除D。 14.历史下表为近代中国各民主党派成立的情况:此可知 名称 成立时间 成立地点 中国致公党 1925年10月 美国旧金山 中国农工民主党 1930年08月 上海 中国民盟 1941年03月 重庆 中国民建 1945年12月 重庆 中国民主促进会 1945年12月 上海 九三学社 1946年05月 重庆 中国民革 1948年01月 香港 A. 抗日战争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历程 B. 解放战争时期民主政治受到挫折 C. 重庆的民主程度要高于其他地方 D. 知识分子是民主发展的主要力量 【答案】A 【解析】 近代中国各民主党派成立的时间大多在抗战时期,所以材料意在强调抗日战争其实也促进了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历程,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解放战争时期也有民主党派成立,民主政治并未受到挫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所以二者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15. 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写道:“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这段材料 A. 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 B. 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 C. 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纲领并没有走向下层民众,这是导致失败的客观原因,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太平天国反封建信息,A错误;C明显与材料不符合;D中根源不符合材料主旨。 1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遵照政府要求,从小学到中学,从国语到历史、社会、常识、公民、英语、音乐、地理等课本,都把塑造孙中山的“国父”形象作为教科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 A. 表明国民政府的革命延续性 B. 肯定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贡献 C. 为青少年树立领袖榜样示范 D. 推行三民主义为统一意识形态 【答案】A 【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把塑造孙中山的“国父”形象作为教科书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从国民政府继承延续上树立形象,A正确;材料主要目的不是肯定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贡献,B错误;C和D显然不是材料举措主要目的。 17.1928年7月,周恩来曾指出:“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固定的军事工作方针,就是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周恩来得出的这一认识 A. 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 B.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C. 吸取了中共“左”倾错误的教训 D. 促使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1928年 ”“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可以得出所述为大革命时期党的政策,再结合“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由此可以得出该认识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认识和反思,A正确;1927年大革命以失败告终,B与题干时间不符;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等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不正确;D是在南昌起义之后。 点睛:本题考查对大革命的失败的认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的理解,结合大革命失败的原因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 18.下图是1927~1928年中共党员成份构成变化示意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C.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D.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答案】B 【解析】 大革命失败与农民党员数量的增长无关,故A项排除。图中1927年共产党员的主要成分是工人阶级,1928年共产党员的主要成分是农民,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以后,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广大农民踊跃参军,因此农民党员的数量激增,致使前后共产党员的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B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在1946年和建国后继续开展,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排除。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是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故D项错误。 19.下图为漫画家张汀于1946年所绘《城头变幻大王旗》。对该漫画意旨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揭示了美国企图独霸中国的野心 B. 揭露了蒋介石出卖主权一意内战 C. 谴责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恶劣行径 D. 讽刺了蒋介石勾结美日丑恶嘴脸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党反动政策。漫画呈现了蒋介石国民政府在1931年和1946年对日政策的变化。“敦睦外交”反映了1931年面对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而实行不抵抗政策,出卖国家主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抢夺胜利果实。故B项正确。漫画侧重于蒋介石国民政府政策的变化,故排除A、C。漫画中没有提到美国,所以排除D项。 点睛:漫画型选择题一般由漫画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漫画部分常由图片、标题或注释组成,图片是漫画的主体,通常刻画特色鲜明的人和物。有些图片无法表达的意思,就需要用文字对图片内容作适当补充。漫画选择题具有鲜明的主题,集趣味性、比喻性、讽刺性、深刻性、理论联系实际于一体,既考查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新中国初期,在接到出席某会议的邀请后,周恩来提出:“应尽一切努力,务期达成某些可以获得一致意见的解决办法的协议,甚至是临时性的或个别性的协议,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论的道路。”在该会议上中国 A. 推动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B.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 D. 打开与亚非国家交往的大门 【答案】C 【解析】 “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论的道路。”说明是新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应该是日内瓦会议,该会议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C正确;A是朝鲜战争;B 是会见中因代表团提出;D是万隆会议。 21.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夫妇,并说:“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要跟尼克松解决;如果尼克松访问中国,将高兴地同他谈;他当旅行者也行,当总统也行。”毛泽东此举意在 A. 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B. 缓和中国周边的紧张局势 C. 寻求新的外交战略平衡点 D. 解放台湾完成国家的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力图与美国缓和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中苏关系破裂时期,中国通过与美国缓和关系来寻求新的外交战略平衡点,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邓小平在1985年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旨,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美国不是中国的周边邻国,材料未涉及新中国周边的紧张局势;D选项是中国的长远目标,毛泽东此举的主要意图不是解放台湾完成统一。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2.下图为1949-2013年《人民日报》有关“对外援助”报道中的援助事由统计,由此可见,20世纪80年代对外援助 A. 带有明显的不结盟色彩 B. 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 C. 被报道的数量日趋减少 D. 以援助亚非拉革命为主要目标 【答案】B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中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援助中“外国侵略”急剧减少,“常规发展”、“ 自然灾害”、“内战内乱”有所提升,这说明此时中国的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不结盟色彩,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报道中“外国侵略”急剧减少,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高度关注图中的曲线发展趋势,结合图例进行判断排除。 23.巴黎公社革命刚刚取得胜利时,公社领导人对人民群众说,你们当时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委托……我们的个人利益开始抬头之日,就是我们恪尽公职结束之时;那么听凭你们发落吧,我们的主人,你们的自由是你们自己争取的。这一主张表明巴黎公社 A. 呈现出人民掌权的发展趋势 B.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革命指导 C. 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普遍支持 D. 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产物 【答案】A 【解析】 根据“公社领导人对人民群众说,你们当时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委托”“那么听凭你们发落吧,我们的主人,你们的自由是你们自己争取的”可知,巴黎公社是受人民的委托管理公众事务,人们群众是巴黎公社的主人,呈现出人民掌权的发展趋势,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革命指导”,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工农群众的态度,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4.《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针对此状况,列宁 A.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资本家)政府”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说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为此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B项正确。材料中明显是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不满,故A 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二月革命,此时列宁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故C项错误。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是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政局,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25.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 A. 标志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 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说明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标志着政治协制度正式确立,故A项正确。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1956年“长期共存,荣辱与共”方针提出,故B项错误。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是1949年新政协会议,故C项错误。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1956年,故D项错误。 【点睛】(1)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6.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表,据此可知我国 阶段 主要行政区划层级划分 1949—1954年 大行政区—省—县—乡四级制;两个准层级:专区、区公所 1954—1966年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自治旗、县级市)—乡(民族乡、镇)三级制;三个准层级:专区、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1966—1978年 省(自治区)—地区(自治州、地级市)—县(自治县、自治旗)—人民公社(街道办事处)四级制 1978年开始 省(自治区)—地级市(自治州)—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四级制 A. 民族区域自治效果显著 B. 地方行政区划基本稳定 C. 意识形态色彩较为浓厚 D. 社会主义民主初见端倪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表格反映的我国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过程来看,1978年之后行政单位和层级基本稳定,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区域自治的效果,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地方行政区划演变过程没有体现出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特点,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基本确立,D项中的“初见端倪”说法错误,排除。 27.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 A. 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 B. 说明了国共两党对抗激烈 C. 都以“一个中国”为前提 D. 都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要武力反攻大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提出要“争取和平统一”,尽管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要实现中国的统一,故答案为C项。蒋介石对大陆的政策说明当时国共处于对抗中,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与材料中的“争取和平统一”不符。材料表明蒋介石要实现武力统一,并非和平统一,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28.1961年,赫鲁晓夫下令关闭东德同西德及西柏林的边界,支持东德建造高墙,并称“筑墙是唯一的选择”。美国谴责这是野蛮的封锁,但认为“总比战争好得多”。这说明 A. 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B. 美国妥协力图缓和对苏关系 C. 美苏斗争加剧欧洲紧张局势 D. 美苏势均力敌无意改变现状 【答案】D 【解析】 【详解】赫鲁晓夫下令关闭东德同西德及西柏林的边界,支持东德建造高墙,并称“筑墙是唯一的选择”,说明赫鲁晓夫在柏林危机问题上的态度是不妥协的,有可能导致冲突和战争。美国认为“总比战争好得多”,说明美国认为柏林墙的修筑比战争要好得多,说明美苏势均力敌,都无意改变改变紧张的现状,故D正确,AB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美苏对柏林墙修筑的态度,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9.1970年开始,西欧不顾美国反对,开始加强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希望能缓解东西方紧张气氛、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让步换取苏联在其它方面的让步。这表明 A. 西欧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B. 欧洲的经济联系政治色彩浓厚 C. 缓解危机成为西方迫切需求 D. 苏联改革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让步换取苏联在其它方面的让步”可知,西欧国家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具有浓厚的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政治色彩,故B正确;A不能体现出西欧加强同东欧的经济关系的目的是推进经济全球化,排除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国家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并非西欧国家同苏联的关系,排除D。 30.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列津斯基说:“美国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在冷战期间出现的,并成为美国遏制全球性对手前苏联的努力的一部分。一旦那个对手倒下,而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布列津斯基意在说明 A. 单极世界比两极世界更加稳定 B. 美国具备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 C. 世界格局应从整体的角度考虑 D.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结束后的国际格局。依据材料“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可知布列津斯基认为美国具备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单极世界与两极世界的稳定程度;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布列津斯基是从美国的角度考虑世界格局;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美国想要建立单极世界,没有涉及世界多极化趋势。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二、非选择题 31.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在中央设都察院,后升为正二品衙门,集纪检、组织、公安、司法职能于一身。为了监察中央六部的活动,还创立了六科给事中,并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明朝监察制采取“以卑临高”的制约机制,赋予监察文武百官的大权,有事可以直除天子。监察官的选拔非常严格,非进士不能录用,使监察官的职位显得十分尊崇,升迁也非常快。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 明代监察制度只赋予监察官“弹劾权”,对贪官的惩治取决于皇帝的好恶与喜怒,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衰败,最终沦为统治阶级集团内部争权夺势、党同伐异的工具,从而失去了澄清吏治的制衡作用。在明世宗嘉靖至明神宗万历的近百年间,无论是监察官还是被监察的廷臣,都高举着效忠皇上与反腐败的大旗,相互攻讦,形成了东林、齐、楚、浙四党交恶和内阁、吏部与言官三足鼎立的局面。 ——摘编自赵刚《制度不是万能的——杂谈朱无璋反腐败和明朝的监察制度》 材料二 西方监察专员制度发端于1809年,是一个由宪法或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或国会决定的、由一个独立的高级官员负责的办事机构。监察专员制度的主要目标是改进公共行政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后因保护人权、反腐败等需要,监察专员逐渐向地方政府、国际组织、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大学扩展。监察专员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监察专资采取非司法方式解决行政机关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行政争端;二是监察专员通过约束政府权力,弥补司法系统对行政权约束的不足;三是监察专员通过为普通公民提供及时救济,保护公民的相关权利。监察专员制度逐渐与各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合流,成为各国加强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編自袁新华《西方监察专员制度对我国监察体制改革的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监察专员制度的主要功能。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两种监察制度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答案】(1)特点:设立专门监察机构;形成监察体系;采用“以卑临高”和动态制约机制;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依附皇权,行使有限的监察权。回答其中4点即可)作用:有利于澄清吏治,加强皇权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后期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2)功能:解决行政争端;完善法治机制;保护人权。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强化;监察制度是服务于皇权的工具,是人治的体现。西方:监察专员制度是西方民主与法治的体现,有法制保障;具有独立性。 【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朱元璋在中央设都察院……还创立了六科给事中,并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采取“以卑临高”的制约机制”“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说明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和任用。“明代监察制度只赋予监察官“弹劾权”,对贪官的惩治取决于皇帝的好恶与喜怒”说明依附皇权,行使有限的监察权。第二小问,要一分为二评析监察制度,一方面要承认澄清吏治,加强皇权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另一方面,监察制度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2)由材料“监察专员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监察专资采取非司法方式解决行政机关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行政争端;二是监察专员通过约束政府权力,弥补司法系统对行政权约束的不足;三是监察专员通过为普通公民提供及时救济,保护公民的相关权利。”可以归纳出西方监察专员制度的主要功能。第二小问,要从中国古代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区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出求。 材料一1788年,在纽约批准宪法大会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宣称,在“自由的共和国”“人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但他随后又说,“人民”并“不具备系统的政府管理所必需的辨别力和稳定性”,他们“经常被错误的信息和激情引向最严重的错误”。在弗吉尼亚批准宪法大会上,埃德蒙·伦道夫一再称颂“人民”,但在一次发言中却用“herd”(一群牲口)来指“大众”,被人指责用词不慎。 ——摘编自李剑鸣《“人民”的定义与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 材料二孙中山认为中国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专制之下,未能接受现代教育,与现代国民的水平相距遥远,以这样的国民素质不能迅速适应并享受现代民主政治。“夫以中国数千年专制退化而被征服亡国之民族,一旦革命光复,而欲成立一共和宪治之国家,舍训政一道,断无由速达也”。因此,国民党有责任以“保姆”身份“训导”、开化民众,才能为国家进入未来的民主宪政阶段培植基础。“民国之主人者,实等于初生之婴儿耳,革命党者,即产此婴儿之母也。既产之矣,则当保养之,教育之,方尽革命之责”。 ——摘编自高华《南京冈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美国政治家有关“人民”的主要观点,指出这些观点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体现。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孙中山有关“人民”的主要观点与美国政治家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孙中山提出上述观点的理由。 【答案】(1)观点:人民主权;把精英阶层与人民大众加以区别;否定人民的政治能力和管理能力。 体现: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体,但对黑人、印第安人、妇女没有赋以平等的政治权利;对人民选举权加以限制。 (2)不同之处:普通民众须在国民党的领导下教化学习;中国民众实现民主须经“训政”“宪政”阶段。 理由:封建专制传统的影响;当时的国民文化素养、政治素养与现代国民不相匹配;先进的现代宪政制度建立需要高素质的国民。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人民的意志构成政府的根本原则” “人民”并“不具备系统的政府管理所必需的辨别力和稳定性”的信息提炼答案;第二小问从美国1787年宪法中对于黑人、妇女没有权力规定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开化民众,才能为国家进入未来的民主宪政阶段培植基础”以及所学孙中山三民主义宪政措施回答;第二小问从封建专制传统的影响;当时的国民文化素养、政治素养与现代国民不相匹配;先进的现代宪政制度建立需要高素质的国民归纳答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