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故B项正确;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3.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原因 结果 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 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社会转型 士大夫活跃,百家争鸣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由图片上“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社会转型”和“周王室式微,列国纷争”这些信息判断,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周王室式微,列国纷争”反映当时社会变化的政治原因----分封制崩溃,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取胜竞相改革,所以④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所以①正确;故选D. ①④;②③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排除。‎ ‎4. 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世家大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这种现象 A. 维护了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 B. 加深了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加强了皇帝直接任免官吏的权力 D. 巩固了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主要阐述的是选拔官员与个人的出身有关,即与血缘由有很大的关系,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宗族观念。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5.‎ ‎ 《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的是 A. 政事堂议事的宰相 B. 御史大夫 C. 三省六部的长官 D. 谏臣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的宰相,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御史大夫和谏臣都是负责监察的,排除BD项,三省六部长官各司其职,听从于皇帝,属于执行,排除C项;A项中的宰相可能会对皇权有一定的作用,所以选择该项。‎ ‎6.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 转运使 B. 兵部员外郎 C. 知府 D. 枢密副使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北宋”“位同宰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因此,枢密副使“位同宰相”,D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但是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进一步的提升。‎ ‎7.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体现了 A. 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 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 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 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内阁大臣地位不高也无权,内阁大学士不能与皇帝共同决策,决策权只属于皇帝一个人,内阁大臣也不是延续历代宰相职权,“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足以证明阁臣是能够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的。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 ‎【名师点睛】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审准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审清题目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因为其实好多选择题都是在设问、时间和空间等信息上设置陷阱,特别注意有些隐性的时空信息,必要时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8. 下表为“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性质书院比例表”,对其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59‎ A. 理学取得正统地位 B. 思想控制日益强化 C. 教育事业篷勃发展 D. 商品经济促进思想繁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图表数据看出,官办书院比例不断上升,民办书院比例却不断下降,从实质上反映了政府对文化的控制加强,也是专制主义不断加强的体现,故B项正确;A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而官办和民办书院的比例也不能证明教育的发展,排除ABC。‎ ‎9. 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A. 汉代益州郡 B. 唐代扬州 C. 宋代扬州 D. 元代顺宁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上是这样的,汉代出现了州、郡、县三级;唐代是道、州、县三级;宋代是路、州、县三级;元代,在行省下,设路、府、州、县。故元代府的级别最低,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制度演变 ‎10.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史籍叙述此时李世民为秦王,还没有登基称帝,排除A;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史籍叙述此时李世民为西讨元帅,排除B;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处叙述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排除D;四则材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 考点:史观史法•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叙述 ‎11.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 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 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 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 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答案】A ‎【解析】材料“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说明古代精耕细作追去的是农业收益的最大化,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推动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模式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故C项错我;材料不能反映出人地矛盾对耕作模式转变的影响,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是解题的关键。‎ ‎12.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A. 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 B. 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 C. 汉武帝时代的情况 D. 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豪强地主。由材料关键信息“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可知,这描述的是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大量兼并土地的现象,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西周实行的是井田制,不符合“井田之变”的信息,故A项错误;秦朝地方行政机构是君县两级,这不符合“州郡”的信息,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大力抑制土地兼并,因此材料不符合汉武帝时期的情况,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东汉的兴衰•豪强地主 ‎13.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20——130亩占有比例最大,说明自耕农经济盛行,A正确。而131——300亩和300亩以上的占有比例不足百分之十, 说明土地集中现象并不突出,B错误。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崩溃,C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农业生产效率,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中各种数据的代表含义。自耕农每家每户占有土地应是少量的,符合20以下和20——130两个层次,且占有比例较大,说明自耕农经济占主流,即可得出答案。‎ ‎14. 《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用复合陶范铸造鬼斧神工的青铜礼容器和礼乐器,成为中国青铜文明的标志性工艺,考古发掘出夏商时期大量的青铜爵、鼎和箭头,意味着这种技术成果主要体现了统治者 A. 提高凝聚力和掌握绝对的打击能力 B. 征服自然和扩大统治区域 C. 提高贵族宫廷生活品质和争霸战争的需要 D. 利用神权的力量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青铜文明的标志性工艺主要成就表现在礼器和兵器来看,这种技术成果主要体现了统治者提高凝聚力和掌握绝对的打击能力。故答案为A项。青铜器主要不是用于“征服自然”,排除B项;礼器的使用是为了提高凝聚力,而不是仅仅提高贵族宫廷生活品质,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本题的解答关键是要理解青铜器中主要为礼器和兵器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确定答案。‎ ‎15. 汉武帝时期“建酒榷以赡边”对酒实行专卖,但十七年之后重新允许民间酿酒,自由买卖,而国家对酒征税。东汉政府沿用对酒征税的制度,但常因水旱灾歉,宣布禁止酿酒。两汉时期酒政的变化表明 A. 商业发展推动了政府政策调整 B. 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C. 重农抑商是政府决策主要依据 D. 酒政成为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 ‎【答案】D ‎16. 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的影响 D.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紧扣时间“明代中叶”,依据“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可知,明朝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导致“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B符合题意;A时间上不符合题意,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C表述有误,重农抑商政策对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不利,更不会导致“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往往会导致物价上涨,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B。‎ ‎17.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 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 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为风尚。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明清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明中期以后,官营手工业衰落,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江南地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以雇用劳动为标志),但发展缓慢,在商业方面,形成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货币——白银广泛流通、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增强、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 ‎18. “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 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 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 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是宋元以来而非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故A符合题意。其它三个选项是对丝绸之路的准确描述,如汉代丝绸之路到达地中海,中国当时被称为“丝国”;再如,明清政府采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丝绸之路的繁荣;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因为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才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15世纪以前,故排除BCD。‎ ‎19. 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 A. 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 B. 朝贡国可来华自由贸易 C. 各朝贡国贡期一致 D. 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朝贡贸易理解。朝贡贸易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贸易行为,其原则是“厚往薄来”,所以A项正确,D项错误。“朝贡贸易”的主导者是明清政府,各国朝贡的贡期也不一样,故B、C错误;‎ ‎【考点定位】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 ‎20. 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这表明 A. 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 B. “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 C. 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 D. 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等可知,“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B正确;先秦时期处在百家争鸣状态,没有明确的治国思想,排除A;C说法片面,故排除;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准确解读,联系所学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知识分析解答。‎ ‎21. 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张体现了 A. 循环史观 B. 天命史观 C. 进步史观 D. 英雄史观 ‎【答案】C ‎【解析】根据“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结合所学,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后胜于今,主张通过社会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体现了进步史观,故C正确;材料强调发展进步,排除A;B是一种消极态度,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英雄史观,排除D。‎ ‎22. 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 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 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 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 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答案】D ‎...........................‎ ‎23.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 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齐”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修身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专制思想,故排除;C项强调向善的思想,故排除;D项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个人修养的重要想 点睛:本题契合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热点,考查考生对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在享受科学主义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遇到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核威胁、能源危机、精神危机,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被高度物质化。而儒家思想恰恰在人类社会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身心和谐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特别是儒家思想在个人的修身养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家国情怀”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24. 明清鼎革之际。学者转入对儒学典籍的辑佚和校勘,以“礼学”代“理学”,希望重塑原始儒家关于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的礼乐秩序。这种现象 A. 助长了心学空谈心性之风 B. 体现了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 C. 加剧了思想专制和文字狱 D. 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塑原始儒家的礼乐秩序体现的是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心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塑礼乐秩序不是思想专制,也不是文字狱,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程朱理学也是儒学,重塑原始儒家不会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地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3小题,共52分。其中第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材料一:长安、洛阳——古都气度 西周以镐京(西安)为首都,成周(洛邑)为陪都……后代凡是都长安的政权,多以洛阳为陪都,凡都洛阳的政权,常以长安为陪都,汉唐即是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唐时期长安、洛阳适合为都城的原因。‎ 材料二:扬州——市井风貌 ‎“扬州大利首推盐,女惰男奢两弊兼。”“犹恐千金挥不尽,又抬飞轿学盐商。”这是清代竹枝词中对扬州的描写,扬州在清代有独特的地位。清代扬州府共出348名进士(为各府进士平均数的3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11名。道光中叶,京城流传“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指的是厨师、理发师和剃脚匠。如薙(同剃)头铺,扬州城内约计有“三数百家”,“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等戏开台先排凳,看汪班内老名优。”这描绘的就是贩夫走卒的休闲生活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2)结合所学,以清代扬州城市发展为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1)有山河关隘之险,便于军事防御;有渭水、洛水等河流,交通便利;水利灌溉发达,位于当时的经济重心地区;处于中原的核心区域,也是传统的都城。‎ ‎(2)示例:明清时代,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普遍建立,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交汇之处,故而发展迅速,社会富庶,成为重要的盐商中枢。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扬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在科举考试中表现突出,成为国家官员选拔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扬州丰富的社会休闲娱乐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崇尚物质享乐的社会风气。‎ 扬州的发展体现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中国原有的观念和社会习俗。‎ ‎【解析】试题解析:(1)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以及历史传统的角度回答。‎ ‎(2)“清代扬州府共出348名进士(为各府进士平均数的3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11名。道光中叶,京城流传“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指的是扬州文化教育的发展;“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指的是厨师、理发师和剃脚匠。如薙(同剃)头铺,扬州城内约计有“三数百家”,“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指的是扬州服务业和社会娱乐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扬州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图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1:关键词:中外朝制度军机处科举制 观点: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①汉武帝时提拔亲信近臣,构成新的决策机构中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等官僚机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加强了君主专制。‎ ‎②唐朝时期科举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和皇帝手中,为君主专制选拔人才。‎ ‎③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示例2:关键词:天人感应存天理灭人欲科举制 观点:儒家思想一定程度上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 董仲舒新儒学宣传“天人感应”鼓吹君权神授,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 程朱理学将儒家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南宋末年后成为官方哲学。‎ ‎③明清时期科举制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示例3:关键词:天人感应存天理灭人欲黄宗羲 观点:儒家思想既有约束君主专制的一面又有维护君主专制的另一面。‎ 维护:程朱理学将儒家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专制统治。‎ 约束: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天人感应”,用天意来限制君主专制的过度膨胀,促使行仁政。‎ ‎②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等具有民主色彩的新儒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专制。‎ 示例4:关键词:科举制黄宗羲军机处 观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并达到顶峰 ‎①明清时期科举制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②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等新儒学主张,反映了当时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③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其他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据图片材料“中外朝制度、军机处、科举制、天人感应、存天理灭人欲、黄宗羲”即可从图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例如:从“中外朝制度、军机处、科举制”的角度即可提炼出观点: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再结合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相关知识即可加以论述,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加强了君主专制;唐朝时期科举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和皇帝手中;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评分标准参见下表 等次 得分 观点 论证 表述 第一等 ‎8—10分 观点正确 史实准确,‎ 史论结合密切 思路清新、表达确切 第二等 ‎4—7分 观点基本正确 史实基本准确,‎ 史论结合不够密切 有基本思路,表达不够确切 第三等 ‎0—3分 观点不准确 未能结合史实,‎ 仅列举部分史实 缺乏条理性,表达欠通顺 ‎27. 材料高拱和张居正在主政隆庆内阁、推行改革之前,曾先后提出自己的带有纲领性的政治主张,即高拱的《除八弊疏》和张居正的《陈六事疏》。高拱的《除八弊疏》中,把当时的陈规陋习列为“八弊”:即“坏法”、“赎货”、“刻薄”、“争妒”、“推诿”、“党比”、“苟且”“浮言”,“八弊既除,百事能举”。张居正在《陈六事疏》中既指出了当时积弊之所在,又提出了改革之对策。他针对不务实际,议论浮泛,提出“省议论”的对策……针对国库亏空,民不聊生,提出“固邦本”的对策;针对倭寇侵扰,边防大驰,提出“饬武备”的对策,总之,就是要进行强国富民的整顿改革 ‎——摘自岳天雷《论高拱的历史地位》‎ ‎(1)依据材料比较两篇疏文的异同。‎ ‎(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篇疏文提出的共同社会背景。‎ ‎【答案】(1)相同:都指出社会的积弊,都主张改革。‎ 不同:高拱重在揭露社会积弊,张居正重在营造新局面的建议。‎ ‎(2)明朝政治腐败;民穷财竭;边防松弛;社会矛盾尖锐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两篇疏文的相同点主要突出都指出社会所存在的积弊,都主张通过改革的方式去解决这些积弊改革,不同点主要突出高拱侧重于指出社会积弊,而张居正侧重于解决这些积弊,即重在营造新局面的建议。‎ ‎(2)两篇疏文提出的共同社会背景政治方面政治腐败、经济方面民穷财竭民不聊生、边防方面边防松弛以及社会现实方面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即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