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福州八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仙游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因各种物象和事象而引起的感动。 B. 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的感动。 C. 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 D. 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B. 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 C. 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 D. 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作品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B. 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C. 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D. 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B 项,“‘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③段,“兴”指的是诗歌作品对读者的兴发感动,而没有诗歌作品的作者对读者的感动。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⑤段“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可知,东方文学理论中的“诗可以兴”与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读者反映论”是并举关系,并没有形成对比。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⑤段“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可知,能够背离作者的本意,从作品中生发出无穷的理解和感受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越是能背离作者的本意,就越具有生命感悟的能力。 B项,“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⑤段“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可知,三个层次的读者之间是层层深入的关系,第二、第三层次的读者也可以进行第一层次的理解,但他们并不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C项,“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④段“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可知,孔子说“诗可以兴”是说不仅能够感受诗的本意,还能从本意中领悟到无穷的含义。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如何审题? (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 ①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 ②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 ③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 ④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 (2)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前一些技术工种开高薪都招不到人,职业院校的生源并未随着技术工种的吃香而随之 “火爆”,这除了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也与整个社会的人才观念和文化偏见有关。有论者指出, 近两年热闹非凡的各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多数还是突出学历,主要按照本科、硕士、博士的 分类给予相应优待,而职业技术人才落户虽然也打开了缝隙,却居于次位,门槛也高得多;而在教育政绩的考核中,也还是偏重于“大学生”的培养数量。另外,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未尝没 有偏见。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中西部地区要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其实,东部地区同样应该重视职业教育,如此才能让人才供给和需求在地域分配上更加吻合。 (摘编自朱昌俊《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学历偏见早该放下》) 材料二: 为破解“技工荒”,不少企业和地方都以重奖和高薪的方式来吸引和激励技术人才。让人无 奈的是,很多时候高薪和重奖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与此同时,却有不少技术工人申请到国 外“打洋工”。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甚至德国,都有中国高技术人才获得工作签证,涵盖电焊、水电、安装等工种。为什么中国技工要舍近求远?除了经济收益高这个重要原因外,恐怕 就是在国外从事技术工作,社会地位并不会低人一等。比如“水电工”这个职业,在不少西方发 达国家就很有含金量。对此,全社会都要树立“让劳动者体面工作”的意识和信心,给予普通劳 动者重奖和高薪不应是权宜之计,而应成为常态,让“劳动最光荣''深入人心. 要从根本上破解“技工荒”,我们必须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的社会氛围。在提高技工人 才收入的同时,更要注意消除其成长路上的瓶颈,让年轻人看到当技工也可以有尊严地生活,看 得到事业前途和人生希望。唯有如此,才能迎来技工人才的春天。 (摘编自罗旭"'不屑F当技工”心态必须破除》) 材料三: 2012-2016年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材料四: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谈到高职扩招背景时表示,一是经济结构变革有 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革、 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这就 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 争力提供支撑。 二是职业教育改革要深化。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职教20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高职扩招,就是围绕贯彻 落实“职教20条”,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 育人机制改革,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须升级。据统计,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中70%以 上来自职业院校,近70%的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成为支撑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产业的生力 军。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不断深化产 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今年高职扩招100万,将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两年各城市之间的“人才大战”,多数突出的还是学历,职业技术人才落户的门槛仍然 很高,这其实也是一种人才观念和文化偏见。 B. 我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技工在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 距,这使得不少技工舍近求远,到国外“打洋工”. C. 我国当前存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将危害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D. 国务院印发的“职教20条”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高职扩招正是对这一政策 的贯彻落实,它将有效推动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一些技术工种即使高薪也找不到人才的困境,并分别从不同的 角度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B. 认为中西部地区要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的看法实际是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上的一种误导, 并不利于人才供给和需求在地域分配上的吻合。 C. 2012年到2016年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始终处于下降趋势,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的差距逐年扩大,但与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的差距则在逐年缩小。 D.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变革、职业教育改革、区域经济发展升级等因素是高职扩招的有利 因素,职业教育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 6. 综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当前应如何破解“技工荒”。 【答案】4. B 5. C 6. ①政府层面,应加大职业教育的投人,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②社会层面,改变人才观念和文化偏见,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的社会氛围;③个人层面,应树立信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破除“不屑于当技工”的心态。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项,“我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技工在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错误,由原文“为破解‘技工荒’,不少企业和地方都以重奖和高薪的方式来吸引和激励技术人才。让人无 奈的是,很多时候高薪和重奖也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可知,在工资收入方面,我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不存在很大的差距。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C项,“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的差距则在逐年缩小”说法错误,从材料信息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在2012年超过普通本专科,2013~2016年招生人数低于普通本专科,而且差距逐年扩大。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综合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当前应如何破解‘技工荒’”,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本题中,从政府层面来讲,从原文“这就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 争力提供支撑”可见,政府应加大职业教育的投人,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从社会层面来讲,从文中“对此,全社会都要树立‘让劳动者体面工作’的意识和信心,给予普通劳 动者重奖和高薪不应是权宜之计,而应成为常态,让‘劳动最光荣’深入人心”可见,要改变人才观念和文化偏见,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工的社会氛围;从个人层面来讲,从原文“在提高技工人 才收入的同时,更要注意消除其成长路上的瓶颈,让年轻人看到当技工也可以有尊严地生活,看得到事业前途和人生希望”可见,应树立信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蚕儿 陈忠实 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 他很年轻,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组扣,站在讲台上,笑着给我们介绍自己:“我姓蒋……”说着,他转过身,从粉笔盒儿里捏起一节粉笔,在木头黑板上,端端正正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多新鲜啊!四十来个学生的小学,以前的老师,从来不在学生面前说自己的姓名。新老师自报姓名,无论如何,算是一件新奇事。 有一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了一抱最鲜最嫩的桑叶,扔给风葫芦,就往下溜,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嘴里咸腻腻的,一摸,擦出血了,烧疼烧疼。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 他牵着我的胳膊朝他住的小房子走去。这回该吃一顿教鞭了! 走进小房子,他从来斗里翻出一团棉花,撕下一块,缠在一根火柴棒上,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就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他那按着我的头顶的手,使我想到母亲按抚我的头脸的感觉。 “怎么弄破的?”他问。 “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 “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噢!”他高兴了,“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说的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拍着手,“养蚕的同学多吗?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后晌,他领着我们满山满沟跑,采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初夏的傍晚,落日的余晖里,霞光把小河的清水染得一片红。蒋老师领着我们,脱了衣服,跳进水里打泼刺,和我们打水仗。我们联合起来,从他的前后左右朝他泼水。他举起双手,闭着眼睛,脸上流下一股股水来,佯装着求饶的声调,投降了…… 这天早晨,我和风葫芦抱着一抱桑叶,刚走进老师的房子,就愣住了。 老师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副悔恨莫及的神色,看见我俩,轻声说:“我对不起你们!” 我莫名其妙,和风葫芦对看一眼。 “老鼠……昨晚……偷吃了……几条蚕!” 我和风葫芦奔到竹萝子跟前,蚕少了!一指头长的又肥又胖的蚕儿,再过几天该网茧子了。可憎的老鼠!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萝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风葫芦高兴地喊:“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他装衣服的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级成一个一个小方格,把那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 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 陆续又有一条一条的蚕儿爬上萝沿儿,被我们提上网架。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按捺不住,像个小孩,“这是我教的头一班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金,就看见你们了…” 第二天,早饭后,上第一节课了。他站在讲台上,却忘了朝我们点头还礼,一只手把粉笔盒儿也碰翻了。他本来要教我们唱歌的,但后来他自己唱不出来了,就突然转过身,走出门去。 我们一下子拥出教室,挤进老师窄小的房子,全都默默地站着。* 他的被卷和书籍,早已捆扎整齐。他站在来边,强笑着,说:“我等不到丝片儿网成了。你们……把蚕儿……拿回家去吧!”说罢,他提起网兜,背上被卷。 后来才听说,老师被调走是有人把他反映到上级那儿了,说他把娃娃惯坏了! 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握住了蒋老师的手。 他向我讨要我发表过的小说。 我却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拆掉古庙新盖的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记起来该暖蚕籽儿了。我和我的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带着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蚕儿”是小说的线索,小说紧紧围绕蚕儿,将“我”和蒋老师相处虽然短暂但却难忘的一段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谱写了一曲园丁赞歌。 B. 在学生眼中新来的蒋老师与众不同,他身穿一身列宁式制服,胸前两排大纽扣,自我介绍时把自己的姓名告诉学生,让学生们感到很新奇。 C. 小说运用行为描写来刻画人物,包扎时“翻出”“撕下”“缠在”“蘸上”“涂抹”细致真切;离开时“提起”“背上”动作斩钉截铁,毫无留恋之意。 D. 小说叙述的故事都是平常事,但是作者写得有波澜,如养蚕却遭到老鼠的偷袭,与老师处得融洽了,可老师却被调走,情节起伏,引人入胜。 8. 小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后师生重逢,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増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②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有利于表现学生心目中真正优秀老师的形象,突出老师和蔼可亲的特点。③从学生的角度来叙述,便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和崇敬之情,増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9. ①情节上,三十年后相逢,对蒋老师当年的心愿或遗憾有个交代,小说情节更完整。②人物塑造上,表现了在蒋老师的巨大影响下,我也回到母校当上了老师,证明蒋老师是位优秀老师。③主题上,表现了尊师重教、感恩老师的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离开时“提起”“背上”动作斩截,毫无留恋”曲解文意,这两个动作,有不舍之意,但又无可奈何。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小说中叙述角度作用的能力。本题问的是第一人称“我”的构思好处。考生首先要明白第一人称“我”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有很强的代入感,易于抒情,接下来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具体文本中的作用,最后按照题干要求作答即可。本题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的好处。小说主要的人物形象是老师,所以第一个方面,从读者阅读效果方面,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増加了真实性,让老师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通过写老师和学生一起养蚕,突出了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学生心中真正优秀的教师的形象;从小说主题方面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便于直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亲近和尊重之意,突出了园丁赞歌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把握作者创作意图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的内容,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本题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结尾写三十年后师生重逢有哪些作用。可以从小说几个核心要素的角度考虑。首先,从情节上,三十年后重逢,学生“却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这对蒋老师当年的心愿或遗憾有个交代,让小说情节更完整;从人物形象塑造上,写“我”在蒋老师的影响下回到母校当老师,并且保留了老师的做法,表明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从主题方面,“我”见到老师给老师一张丝片和老师最后流泪,表现了尊师重教、感恩老师的美好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迁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诏将下之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宰相之职,宜选擢贤俊,今则懵然莫知能否。卿多精鉴,今之才杰,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数月之内,选用略尽,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 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明年,加监修国史。垍奏:“登朝官五品已上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 自非登朝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皆从之。 元和五年,中风病。宪宗甚嗟惜。明年卒,废朝,赙礼有加,赠太子少傅。 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初平吴、蜀,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垍小心敬慎,甚称中旨。及作相之后,恳请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严绶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 垍虽年少,骤居相位,而器局峻整,虽大僚前造请,不敢干以私。谏官言时政得失,旧事,操权者多不悦其举职。垍在中书,有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自拾遗转补阙,及参谢之际,垍廷让之曰:“独孤与李二补阙孜孜献纳,严补阙官业,或异于斯。”休复惊恧而退。垍在翰林,举李绛、崔群同掌密命,及在相位,用韦贯之、裴度知制诰,擢李夷简为御史中丞,其后维踵入相,成著名迹。 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旧唐书·裴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B.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C.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D. 自非登朝官/不问品秩/并为校理其余/名目一切勒停/史馆请登朝官入馆者/并为修撰/非登朝官/并为直史馆/仍永为常式/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策,古代考试取士,把问题写在简策上,让应试者对答皇帝有关政事、经义的策问。 B. “课”即考核,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评价,以督促他们完成职务工作。 C. “监军”为唐代监督军队的官职;从文中看,监军一职由中正公允的人担任。 D. 谏官,古代掌管规谏、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的官,如唐朝的左拾遗、宋代的谏议大夫等官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裴垍品性正直,行事坚守原则。他入朝任职后,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不接受人们的请托,在考核时力求发现真正的人才。 B. 裴垍慧眼识人,举荐优秀人才。他向李吉甫推荐的三十余人,大都得到了任用,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 C. 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宪宗平定蜀乱,裴垍参与各种机密事务,深得皇帝信任;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为百姓减负。 D. 裴垍特立独行,贬抑庸劣。一般掌权者不喜欢提升谏官的官职,裴垍却截然相反,他赞美孜孜进谏的人,而对不认真履职者则子以批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 (2)骤居相位,而器局峻整,虽大僚前辈造请,不敢干以私。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我被流放到远方,经历十多年才能(担任宰相)辅佐皇帝,近年来擢拔升迁的人物,很少有我结交认识的。 (2)裴垍迅速跃居相位,但器度严肃庄重,即使大官、前辈前来见他,也不敢用私事来求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本题依据原文推断,“校理”是官职名,不是动词,其后不能带宾语,且做“为”的宾语,所以应在“校理”和“其余”之间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登朝官”与“非登朝官”形成对比,“并为修撰”和“并为直史馆”句式相同,所以“并为修撰”前应断开,据此排除C项。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 项,“监军一职由中正公允的人担任”说法不正确,唐玄宗始以宦民为监军。中唐以后,出监诸镇,与统帅分庭抗礼。明代以御史或宦官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核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称赞”说法不正确,原文中说的是李吉甫请裴垍替自己举荐人才,李吉甫任用之后,“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可见当时人们称赞的是李吉甫知人善任,而不是“裴垍这一推荐”,选项张冠李戴。故选B。 【13题详解】 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本题要翻译到如下关键词:第(1)句:“落魄”,(被)流放;“更”,经历;“始”,才;“进”,擢拔升迁;“罕”,很少。第(2)句:“骤”,快速,急速,疾速,迅速;“虽”,即使;“干”求,求取; 【点睛】参考译文: 裴垍,字弘中,是河东闻喜人。二十岁时考中进士。贞元年间,在对策中获得第一名,被任命为美原县尉。后被授予(任命)为监察御史,改任殿中待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当时吏部侍郎郑瑜请裴垍主持考核词判,裴垍恪守正道,不接受请托,考核时都力求发现真才实学者。元和初年,被召入翰林院任学士。李吉甫从翰林承旨之职被任命为平章事。诏书将要下发的那天晚上,(他)对裴垍说:“宰相的职责,应该是要选拔贤良优秀的人,如今我却茫然不知可否。您很有识人之明,如今的杰出人才,请您对我说一说。”裴垍取笔写下那些人的姓名,写了三十多人;几个月之内,基本都被选用了,当时人们一致称赞李吉甫知人善任。 元和三年秋天,李吉甫出京镇守淮南,于是(皇上)让裴垍代替(他)任同平章事。第二年,加任监修国史。裴垍上奏说:“登朝官(定时入朝参见皇帝之官)中五品以上的任学士,六品以下的任直学士;如果不是登朝官,不管其品级大小,一律担任校理之职;其余的名称全都强制取消。吏馆所请的登朝官中的入馆者,都担任修撰;不是登朝官的,都担任直史馆之职。依循这些长期作为固定的制度。” 元和五年,(裴垍)患了中风病。宪宗大为嗟叹惋惜。第二年,去世时,(皇帝)为他停止朝会,赠给助丧葬的物品及礼仪加等,追赠(他)为太子少博。 裴垍最初担任翰林学士任职时,正是宪宗皇帝刚刚平定蜀地的战乱的时候,宪宗皇帝励精图治,专心理政,机密事务,全都交给裴垍办理。裴垍做事小心谨慎,合乎皇帝的心意。裴垍主持朝政以后,他整顿法度,请求惩治不法行为,考核官员们的政绩,都被皇上欣然采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被监军许遂振诬陷,皇帝下诏让他担任闲散官职。裴垍说:“因为一个宦官而得罪朝廷重臣,这样不可以!” 请求授予他吏部侍郎一职。严绶担任太原太守,那里的政务全部由监军李辅光,裴垍弹劾他(严绶)懦弱无能,让李鄘代替他。建中年初定两税法,整顿规定固定的赋税,但是实物更贵重,钱币反而轻贱;后来货币与实物的轻重相反,百姓的支出比最初增加了一倍,以往的赋税更加严苛,平民百姓又陷入困境。等到裴垍做宰相后,他上奏朝廷禁止这件事,从此百姓稍微得到休息(或稍微安定)。 裴垍虽然年少,刚刚当上宰相,可是他却器度严峻庄重,有法度,即使权贵大官,前来见他都不敢用私事求他。言官进言时事政务的得与失,按照旧例,掌握权力的人大多不喜欢言官履行自己的职责。裴垍在中书省时,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从拾遗升为补阙,到他们在朝廷上参拜答谢时,裴垍在朝廷上指责严休复说:“独孤郁和李正辞二人勤勉不懈,进献忠言,严补阙的业绩,也许和他们有所不同。严休复惶恐惭愧地退了下去。裴垍在翰林院时,推荐李绛、崔群一同掌管机密决策,等到位居宰相,任用韦贯之、裴垍担任知制诰之职,提拔李夷简担任御史中丞,这些人后来都相继担任宰相,都有很好的名声。 史臣说:裴垍精深于鉴别人才,举贤任能,辅弼帝王践行王道。人们所说的“经天纬地这样的大臣”,恐怕就是他们这样的人吧?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本词为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4. 下列对《鹧鸪天》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阕前两句由近及远地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此地树木茂密、翠竹掩映、蝉鸣缭乱、枯草凄凄、池塘狭小,展现了居所旁幽狭的景象。 B. 上阕后两句运用动静结合手法,将白鸟翻飞、自由翱翔的欢腾与绿水映衬的红荷散发出的幽微清香融汇成一幅清新美好、淡雅怡人的画卷。 C. 上阕四句调用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铺陈了大量意象。意象之间既有生机与衰颓的对比,又有色彩暖冷的对比,暗示出诗人心境复杂。 D. 下阕“村舍外,古城旁”点明诗人的活动范围:“杖藜徐步转斜阳”描写细致,既呈现诗人的老态,又表现出诗人散步的悠闲,兴致颇高。 15. 本词(《鹧鸪天》)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写到了雨,而两场雨又有诸多不同,请结合诗句分别从雨的特点、作者写雨的手法、对雨的情感三个角度加以分析。 【答案】14. A 15. 雨的特点:《鹧鸪天》昨夜好雨,送来清凉;《定风波》骤雨乍逢,颇有寒意。写雨的手法:《鹧鸪天》拟人;《定风波》侧面描写,穿林打叶声,比喻“一蓑烟雨”。借雨抒情:《鹧鸪天》对雨送清凉的欣喜与承谢;《定风波》无惧风雨的豁达乐观。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综合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A项,“由近及远地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说法不正确,“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这两句,先写了远处的树林尽头山峰明晰的景象,再写了近处有竹林掩墙,脚下小池衰草,耳畔蝉声四起。所以应该是“由远及近”地写景。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内容、情感、主题的鉴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本题要求从雨的特点、写雨的手法、对雨的情感三个角度加以分析两首词,按照题目要求,首先分析雨的特点:《鹧鸪天》中有关雨的描写的句子是“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这两句是说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盎然喜情。因此这是一场送来清凉的,令人欣喜的雨;《定风波》中有关雨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又由词牌后的序文“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可以看出,这是一场令人猝不及防的骤雨,而且“微冷”的,颇有几分寒意的雨。其次分析写雨的手法:《鹧鸪天》中将雨人格化,认为雨很“殷勤”,使雨具有了人的情意。《定风波》中没有对雨进行正面描写,而是用“穿林打叶声”来渲染急雨带风的状态,是侧面描写。最后分析对雨的情感:《鹧鸪天》上片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三四两句,写出了在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在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下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的是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感谢之情。《定风波》首句就用“莫听穿林打叶声”渲染出雨骤风狂,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接下来写了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不惧风雨的徐行而又吟啸。“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词中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两句嵌入星宿名,极言山的高危,又刻画出了人们无可奈何的情态。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丽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汹涌澎湃的滔滔江流。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古仁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答案】 (1). 扪参历井仰胁息 (2). 以手抚膺坐长叹 (3). 惊涛拍岸 (4). 卷起千堆雪 (5). 不以物喜 (6). 不以已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第(1)题,回顾全诗,《蜀道难》中嵌有星宿名的只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二句,其中“参”“井”是星宿名。而且“以手抚膺坐长叹”符合人们无可奈何的情态。第(2)题,注意题干圈定的范围是“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丽的景物”,只需要在上片中寻找合适的语句。除山崖外,描写江流的句子有“大江东去,浪淘尽”、“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几句,根据题干要求“描写汹涌澎湃的滔滔江流”,可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符合。第(3)题,根据题干,可以回顾“古仁人”一段的内容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又根据题干中的关键提示“超越客观环境和个人荣辱”,对应原文,只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符合要求。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信息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发展应运而生,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全球发展正在全面迈向泛数字化、泛网络化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也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深度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数字经济和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从一穷二白走到世界前列,比如“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就是这样的 。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薄发,光荣绽放。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国内主要互联网企业、IT龙头企业等纷纷进入云计算领域,我国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共享经济等互联网经济领域也取得广泛成功。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变革,特别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未来会有更多的领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要实现简单的数据交互,更要实现数据整合与加工再造,为工业、建筑、交通等更多产业信息化提供支撑,为更多智慧城市领域发展提供示范,为更多人民美好生活和健康生活需求提供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日新月异 信息化 典型 保障 B. 沧海桑田 信息化 典范 保证 C. 沧海桑田 现代化 典型 保证 D. 日新月异 现代化 典范 保障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B.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 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变革,特别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未来会有更多的领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 B.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变革,未来会有更多的领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 C. 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变革,特别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未来会有更多的领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 D.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变革,使得未来会有更多的领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 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根据语境,此处是说信息技术创新变化很快,用“日新月异”更合适。 信息化: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现代化:使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根据前文“泛数字化”“泛网络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用“信息化”更合适。 典型:①具有代表性人物或事件;②具有代表性的;③文学艺术作品中用艺术概括的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它既具有一定的社会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典型”强调代表性,“典范”强调可仿效性。根据语境,用“典型”更合适。 保证:①担保;担保做到;②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③作为担保的事物。 保障:①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②起保障作用的事物。语境侧重强调要为满足更多人民美好生活和健康生活的需求提供保护,用“保障”更合适。 故选A。 【18题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 本题:根据上文“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括号里先谈“核心技术”,再说“奋力攻关”,与上文保持一致,衔接更紧密;上文“没有技术,就……”是条件复句,括号里也应用条件复句与之对称。综合分析,C项最恰当。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回归原文,找到这个句子,结合上下语言环境,基本理解文段含义,然后认真分析这个句子,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 划线句有两处错误。一是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随着”和“使得”删去其一;二是语序不当,“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带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变革”应互换位置。分析可知,B项最合适。 故选B。 【点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2个字。 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测或预报,而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根据① ____ ,来赢取提前预警 的时间。地震发生最初时,跑得快的是强度较小的纵波,速度约每秒5〜7公里;而破坏性更 大的横波,②____,则会延后到达。地震监测仪器③ _____ ,计算机即刻计算出发震时间、震 中、震级等大致信息,有关部门可以抢在横波到达前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出警报,从而减小当 地的损失。 【答案】 (1). ①纵波和横波之间的时间差 (2). ②由于传播速度相对较慢 (3). ③检测到纵波后传给计算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简明、准确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第①空根据“跑得快的是强度较小的纵波”“则会延后到达”进行推断,第②空根据与“则会延后到达”的衔接来推断,第③空根据上文的整体信息及下文“计算机即刻计算”来进行推断。 21.下面是某小区针对高空抛物现象给全体业主的倡议书正文.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近日来,小区物业多次接到投诉,大伙儿反映小区存在高空抛物的现象,而且这一现象已习以为常。抛下的垃圾不仅肮脏了小区的环境.同时也威胁着楼下行人的人身安全。我们希望业主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要有公德心,不要乱扔垃圾,并警告家人和亲朋不要高空抛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抵制高空抛物,共建美好家园。 【答案】①“大伙儿”改为“不少业主”或“大家” ②“习以为常”改为“多次发生”“屡次发生” ③“肮脏”改为“污染” ④“做人”删去 ⑤“警告”改为“提醒”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文中“大伙儿”口语过重;“这一现象已习以为常”“肮脏了小区的环境”句子搭配不当;“做人”“警告”语气生硬不礼貌。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位著名企业家到商学院演讲,许多年轻人期待听到他对“区块链”“流量池”等新兴商业概念的理解,结果在长达4个小时的演讲中他们听到的都是些普通常识。 材料二:有人问胡适:“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生命,穷尽无限知识呢?”胡适答:“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材料三:《学习进行时》: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以上三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与同学们分享。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知行合一,砥砺前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知行合一,砥砺前行。”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王守仁。明武宗正德三年,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即认知或良知;“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即行为、行动。做到 “知行合一,砥砺前行”,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积极的。 《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言,无论何种知行观,都认为知行是不能分离的。萨迪说过,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这告诉我们,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只有内在的知识和行动的统一,才会有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竞争无处不在。“当今世界有多少人才”,“又有多少人才没有岗位”,“你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众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你必须有能力才能争得一席之地,没能力根本不可能立足社会,卓越的成就,向来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那怎么做到有能力,立足社会呢?求知 ,求知,不断求知;实践,实践,坚持实践。人生就像选择题,无法回避,你我都得做出选择,若要如何,全凭自己!最怕的是你甘于平庸不愿进取,也怕的是不甘平庸却又不去行动!想追求成功,就得愿意塑造自己,强大自己,成长自己。只有让勇气配得上志气,做到知行合一,成功才有希望!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正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奔跑。习总书记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我们作为社会成员之一,也有责任了解和关注社会,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在自己的学习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知行合一,不断砥砺前行。 命运,本来就是勇者的游戏。放下借口,努力拼搏,才是知行合一!让行动和信念保持一致,才是知行合一!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让梦想落实在行动中吧。因为,知行合一,砥砺前行,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是实现梦想的前提。 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则给材料作文,做题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材料触发的“联想与思考”结构全文,是要求在作文中做到联系材料,在材料涉及的范围内进行审题立意。“以上三则材料”,暗示最好的立意是兼顾三则材料,找出材料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写作中心,写一篇发言稿,要注意文体特征。 明确要求和答题方向后,分析三则材料。材料一表达的是年轻人的求知之心和企业家的传知之法。年轻人热衷于新兴商业概念,著名企业家在商学院的四小时演讲中却对此避而不谈,是不知还是不说?演讲有没有针对性和好的效果?材料二利用胡适的话告诉我们知识无限,生命有限,要进一寸是一寸,有进步则欢的心态。材料三则告诉我们不仅要学到知识,还要落实到行动,即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综合以上分析选择立意角度,确定立意,联系现实写作,不少于800字即可。 立意参考: 1、 要做到知行合一 2、 要明确学习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3、 要树立科学的求知态度 4、 求知要始终保持欣喜的心态 可用素材: 1、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 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通过陶先生改名一事,我们可以明白他对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的认识。他说,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例子很简单,但很有说服力。 2、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程颐 3、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 4、行动是通向知识的唯一道路。——萧伯纳 5、为学从切实处入手,自不落空。——王豫 6、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习近平在3月1日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行文层次: 开篇从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出发,提出“知行合一,砥砺前行” 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积极的。这是中心论点。接着引用《尚书》《左传》里的说法和萨迪的话,告诉我们“知行是不能分离的”,从而引发了做到知行合一的意义的思考,然后结合实际,强调了“知行合一,砥砺前行”的重要性,最后指出努力方向,发出呼吁号召。全文结构完整,语意畅达,语气有感染力,符合发言稿的要求。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审读材料,正确理解语意,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其次是要注意抓好关键词句,弄懂材料本身包含的深刻道理,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再次审明具体要求,要结合材料,找准立意角度,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注意题目、文体、字数等。“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是强调不要脱离材料作文,要有感而发;“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是强化对材料的审读,且必须符合文体特征作文;其他要求也要兼顾,比如发言稿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要独创,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