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试卷共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根据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这主要体现了西周时期 A. 家国一体的政治 B. 中央集权的建立 C. 宗室血缘的亲疏 D. 高度集权的统治 【答案】A 【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该制度是依靠血缘关系的宗法制维系。天子和诸侯在国的层面属于君臣关系,在家的层面属于兄弟关系,体现出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A正确;先秦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错误;宗室血缘的亲疏仅仅是宗法制的特点,C错误;西周时期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实现,D错误。 2.下面为秦汉时期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情况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朝代 县制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层级 秦 郡县制 郡——县 二级制 汉 西汉和东汉前期:郡——县东汉末期:州——郡——县 二级制 三、级制 A. 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B. 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C. 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D. 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 【答案】A 【解析】表格显示汉代地方制度实行郡县制或者州郡县制度都是延袭秦朝的郡县制,虽然在汉朝的时候有所改变,但是基本上政治体制保持了稳定性,故A 项正确;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时期已经产生,故B项错误,西汉初期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在局部又实行了分封制,故C项错误;东汉时期地方行政体制并非发生的质的变化,而是郡县制基础上的发展,故D项错误。 3.《国史异纂》曰:“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盖糊名考校,自唐始也。今贡举发解,皆用其事曰弥封(指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折角或盖纸糊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参考人员日趋多元 B. 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C. 官员选拔方式多样 D. 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答案】B 【解析】将考试者名字“糊上”,防止阅卷官徇私舞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询私舞弊现象,体现考试程序趋向公正,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参考人员的多元化,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程序,无法体现官员选拔方式多样,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的程序,并非流于形式,排除D。 4.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 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 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 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 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5.《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它(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里的“它”是指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指的是甲午战争虽然是中国之巨祸,但却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故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没有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故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精神上的强击”无关,故D项错误。 6.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他指出:“自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 A. 西北稳定,为新疆建省提供有利条件 B. 新疆建省令分裂势力无隙可乘 C. 新疆应该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 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左宗棠认为新疆战略地位重要,是保卫京师的门户,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新疆建省的有利条件,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分裂势力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新疆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问题,故C项错误。故选D。 7.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A. 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 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 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 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答案】B 【解析】材料“1937年8月”“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反映出抗战防御阶段,中共要变敌后为抗日的主战场的战略,故B项正确;A项发生在1932 年土地革命时期,排除;长征是 1936年10月胜利完成的,故C项错误;D项是1938年春,排除。 8.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A. 该法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 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 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 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等信息来看,说明该法在政体设计上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双向互动,存在缺陷。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派内部对于《临时约法》的态度,排除B项;《临时约法》试图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而不是行政权制约立法权,排除C项;材料指出政体设计的缺陷不是从“因人设法”的角度,排除D项。 9.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人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B. 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C.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前后,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下,中共在江西等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当地的豪绅地主大量涌人城市,故A项正确;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0.从汉代画像砖图中可以看到大量农具,有倒三角锄、长柄弯锄、板状锄等。此外,涉及田间管理、捡拾牲畜粪肥的图像也很多。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 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B. 耕作方式明显进步 C. 农业工具的改进 D.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精耕细作就是通过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农业产量的一种生产模式,大量农具、田间管理和施肥技术等都是精耕细作的表现,D正确;生产经验仅仅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一部分,后者涵盖前者,排除A;材料中未涉及耕作方式的比较,不能体现耕作方式的明显进步,排除B;从汉代的画像砖图中看到大量农具,不能推出农业工具的改进,排除C。 11.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近代前夜”指的是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其主要特征是雇佣关系,选项A正体现了这一特征,为正确选项;选项B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的特征,不能看出雇佣关系特征,选项B排除;选项C体现的是瓷器制作工艺,分工细密,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排除;选项D体现的是经商风气,与新经济因素无关,排除。 12.下面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的商税统计情况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南方 地区 商税 户数 户均 北方 3633392贯 5676606 640文 南方 4114751贯 10893968 377文 全国 7748143贯 16570474 467文 A. 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B. 商业环境较北方优越 C. 农业生产较北方发达 D. 人口增长率高于北方 【答案】B 【解析】表格显示北宋熙宁十年南方的商税比北方低,说明南方商业环境较为优越,故B项正确;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故A项错误;材料比较的是商业税收信息,不是农业生产,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人口数较多,不能说明人口增长率的提高信息,故D项错误。 13.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人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 A. 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 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 C. 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 D. 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统治阶级的政策鼓励棉花的生产,促使棉花大量投入生产,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择B选项,排除A选项;棉花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并不能减轻农民在粮食生产方面的负担,故排除C选项;材料中没有将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水平与北方进行比较,无法得出答案,故排除D选项。 14.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时间“189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现象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赔偿日本,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故答案为D。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故排除A项,B项是在洋务运动期间。C项与史实不符合,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15.《时务报》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2年时间内总计出版了69期,每期3万字,译稿约占一半。以下为部分译稿名称,这些译稿体现了《时务报》编者的主要意图可能是 期数、出版日期 部分译稿名称 18期1897.2.22 《电光摄影奇观》、《脚踏火龙》、《雨不落地》、《诺贝尔奖设立》 19期1897.3.03 《从御气球》、《电制坚钢》、《温水疗病》 27期1897.5.22 《新创号灯》 29期1897.6.10 《实验炮弹穿力》、《岛石吸铁》、《紫铜用绿水炼成》 A. 以西方社会学说为武器推动变法进程 B. 进行社会启蒙以唤起国人的科技意识 C. 利用报刊媒介大力宣传君主立宪思想 D. 着眼于发展工商业的手段以批判专制 【答案】B 【解析】结合题干表格中译稿名称,可以看出均是科技方面的内容,与变法无关,故A项排除;表格中编译的内容均是关于西方科技方面的内容,旨在进行社会启蒙以唤起国人的科技意识,故B项正确;君主立宪思想再表格中无法得出,故C项排除;发展工商业与批判专制在材料中均无体现,故D项排除。 16.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 “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B. 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 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 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答案】A 【解析】墨家盛行于战国时期,此时已经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A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士”阶层开始崛起,为各国君主出谋划策,故B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已经出现,故C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17.“《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与材料所述主张属于同一思想家的是 A.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D.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答案】D 【解析】“隆礼至法则国有常”“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说明突出的是礼法并用的思想,这符合荀子的思想,D是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故D正确;A体现的是道家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B体现的是孟子的儒家民本思想,C符合韩非子的思想,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8.董仲舒指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这表明其 A. 倡导思想统一 B. 维护专制君主权威 C. 强调德刑结合 D. 试图限制君主的权力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认为灾异是上天震怒的表现,其意在限制君主权力,选项D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倡导思想统一,选项A排除;材料中提及灾异,因此其试图限制君主权力,排除B;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 19.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 A. 使儒学正统地位逐渐确立 B. 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 C. 有利于培养大批技术人才 D. 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答案】D 【解析】汉代太学的发展说明儒学已经确立了正统地位,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压制了其他学派思想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汉武帝时已经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A 项;虽然太学弟子人数剧增,但相比较当时的社会现实来说,还是属于精英教育,排除B项;太学以儒家学说为主要教育内容,并不是培养技术人才,排除C项。 20.“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主张 A. 是李贽思想的精华部分 B. 区别王朝政权与国家概念 C. 具有了近代“民权”意识 D. 体现了众治的主张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国家沦亡,故可知这一思想主张区别王朝政权与国家概念,B项正确。这一思想主张是出自顾炎武,而不是李贽主张,排除A。“亡国”与“亡天下”的概念,与近代“民权”意识不符,排除C。材料内容主要区别王朝政权与国家概念,没有体现众治主张,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21.“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 朱熹 B. 程颐 C. 王阳明 D. 黄宗羲 【答案】D 【解析】通过题干材料的描述可知这位学者出现的时间是明末清初,通过“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可知该学者反对君主专制,且其思想又有启蒙的作用,所以应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而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 22.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 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 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 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梁启超引这段话不只是单纯地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而是为即将到来的戊戌变法做舆论准备。从材料中可知,中国不敌日本的原因在于其只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因此B符合题意。A显然错误,C,D不是根本意图。综上,本题选B。 23.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 福州船政局——《孔子改制考》——《新青年》——中国共产党建立 B. 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局——《新学伪经考》——同盟会成立 C. 刘立川起义——总理衙门——《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大生纱厂——京张铁路局——《新民主主义论》——第一届人大召开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技术的反应”是指学习西方的技术的近代化、“制度的反应”是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观念的反应”是指新文化运动、“组织的反应”是指政党的建立,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代表,《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著作,属于“制度的反应”,《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观念的反应”,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符合“组织的反应”,故A选项正确;B中轮船招商局是技术的反应,《新学伪经考》属于制度变革,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排除;C中总理衙门于1861年建立,不是制度反应,不符合题意,故C选项排除;D选项中大生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代表企业,不属于技术反应,故D选项错误。 24.《青年杂志》创刊号中的一篇文章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 A.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B. 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 C. 传播共产主义学说 D. 发起布尔什维克革命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涉及的是新文化运动, 当时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决心要以“科学与人权”来摆脱“国人”的“蒙昧”,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排除A项;《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还未涉及共产主义学说,更无从谈及布尔什维克革命,排除C、D两项。 25.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材料二 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 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从艺术的自身发展来看,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恰恰此时的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从社会现实方面来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只比乞丐高一等,居于普通百姓及娼妓之下。这些修养颇高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于是,新兴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他们有一个以“书会”为名的行业性组织,加入书会的剧作家,称为“书会先生”。这些落魄文人在团体内,又合作又竞争,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与从前的偏于抒发主观心绪意趣的诗词不同,元杂剧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己任。显然,这是由于作家们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有着深切了解和感受的缘故。 材料四 “四大发明”的原型最早出现于培根的《新工具》。他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马克思基本承袭了培根的说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的原因。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答案】(1)内涵: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中庸”与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 包容:融合先秦以来中国内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以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包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学术观点不同的流派;创新: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将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继承先秦以来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而坚持学术的不断创新,使儒学更具思辨性、哲学性 (2)元杂剧兴盛的原因:戏剧自身的发展和积累,使元杂剧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达到成熟;传统诗文衰微为杂剧的发展提供契机;元代废除科举制,知识分子投入到艺术创作中;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元代城市经济(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增加;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 影响:①火药的使用,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摧毁了欧洲封建堡垒,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②指南针的使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保证;推动了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解析】 (1)内涵:题目要求“据材料一”概括。由材料一中的“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可以概括为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得出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由“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得出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者说是“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包容与创新,要求“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主要是从理论上说明其具有包容和创新的特色,其中的包容和创新还需要结合所学宋明理学的具体知识点进行理解分析。具体来说就是其包容体现在:由材料二中的“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再结合所学宋明理学的来源可知,宋明理学融合了先秦以来中国内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以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由所学宋明理学的不同流派可知,其包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学术观点不同的流派。创新:由材料二中的“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可以得出,理学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将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由材料一中先秦时期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后来理学对儒学的发展可以得出,它继承先秦以来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而坚持学术的不断创新,使儒学更具思辨性、哲学性。 (2)原因,根据材料“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可归纳出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根据材料“传统诗文,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可归纳出传统诗文衰微为杂剧的发展提供契机;根据材料“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可归纳出元代废除科举制,知识分子投入到艺术创作中;根据材料“元杂剧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己任”可归纳出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统治阶级的享乐也是“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的重要原因。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药的对外传播,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指南针的使用直接推动了西欧的航海事业,即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对外扩张,从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的对外传播,推动了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中国,救亡和启蒙一直是两个突出的课题。救亡与启蒙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救亡唤起了启蒙,救亡深化了启蒙;启蒙的目的是救亡,启蒙也会促进救亡。 ——摘编自曹明臣《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与救亡》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救亡与启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互相促进 阐述: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救亡和启蒙一直是两个突出的课题。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为了挽救危局,康有为等维新派宣传变法革新,主张立宪法、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与顽固派展开思想论战,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898年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虽因顽固派反对而失败,但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热潮。一战后,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青年学生掀起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传播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思想,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最终完成了救亡图存的任务。 综上所述,以维新变法和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救亡图存的斗争,促进了国人的思想启蒙和中华民族的觉醒,而国人的觉醒又推动了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近代中国的救亡与思想启蒙是相互促进的。 其他角度亦可,如救亡唤起启蒙、启蒙深入说、启蒙转向说等。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读懂题目的要求。题目要求要围绕“救亡与启蒙”这一主题,自拟论题。那么我们通过材料“救亡与启蒙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一信息点,可以拟定一个简单的论题--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互相促进。再结合所学的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从政治上的救亡与思想上的启蒙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去阐述。比如近代的维新思想的出现与发展与维新变法运动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对思想解放所起到的作用,从而对五四运动的开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注意史论结合,有史实依据。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初在军事上实行与均田制相适应的府兵制。府兵皆须自备粮饷器械等物品, “三时农耕,一时教战”。“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高宗、武则天时期,土地兼并迅速发展,均田制逐渐瓦解,自耕农、半自耕农或丧失土地,或流亡他乡。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府兵之法寝坏”,卫士逃亡,兵源枯竭。开元初年,府兵“逃死者不补,三辅渐寡弱,宿卫之数不给”。 ——引自徐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府兵制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概括唐朝中期府兵制崩溃的原因。 【答案】(1)特点:兵农合一,自备粮饷器械;兵将分离。 作用: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防止将帅拥兵自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士兵逃亡、兵源枯竭。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三时农耕,一时教战”。“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信息归纳特点;第二小问作用,依据材料中“卫士逃亡,兵源枯竭”“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等角度归纳回答。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土地兼并迅速发展,均田制逐渐瓦解,自耕农、半自耕农或丧失土地,或流亡他乡……卫士逃亡,兵源枯竭”等信息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以及士兵逃亡、兵源枯竭”等角度归纳概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