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新校区 2018-2019 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 政治试卷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 32 道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 1.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 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知识 ②市民观看 2018 年春节联欢晚会 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 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2.“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农谚是劳动人民 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它对农业生产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反作用  ④广大农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3.2018 年 4 月 24 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面包糕饼专业委员会、云南省食品行业协会及昆明焙烤 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月饼文化节”在昆明成功召开。文化节对树立名优品牌,展示不 断创新的中秋文化,提升月饼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 ①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一定的经济决定于一定的文化 ③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前提 ④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18 年 4 月 25 日,中国南京文化艺术团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国家行政学院礼堂为当地市民奉献 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表演了中国民乐二胡独奏《战马奔腾》、古筝演奏《伊犁河畔 》、舞蹈《小 城雨巷》以及中华戏曲联唱《国粹风采》等节目。浓郁的中国风情、精湛的技艺、饱满的情绪让现 场观众如痴如醉,获得阵阵喝彩。这表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世界各民 族的文化异彩纷呈 C.世界各国的文化因交流而趋同 D.文化既是经典的又是流行的 5.2017 年 9 月,某市各中学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 生的情操。学校这样做的依据在于 A.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6.2017 年 11 月 19 日,为期一个月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闭幕。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 各类活动 350 多项。艺术节展演共 45 台剧目,荷兰舞蹈剧场现代舞《狩猎我心》等 15 部剧目出票 率均达到 100%。来自俄罗斯、捷克、以色列、卡塔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10 多部作品广受 欢迎。这体现出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要尊重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7 年 11 月 4 日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盛大开幕。西博会以“中国西部·世界机 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 91 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出席,全球 9000 余家知名企业参展,国家馆数量 为历届西博会之最。在本届西博会期间,四川清音、遂宁杂技、观音文化艺术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进入展会现场。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既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自然遗产 ④决定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17 年 9 月 7 日,以“丝路精神·时代丹青”为主题第四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在陕西 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中,人们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的国画、书法、篆刻作品,也可以领略到毕 加索、达利、米罗等国外艺术家的杰作。中国符号与国际元素互碰撞让展览呈现出一场精美绝伦的 艺术盛宴。此次活动 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有利于借鉴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推动中西文化的趋同 ③既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④既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 ③④ 9.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 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 2020 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 30 万人次。上 述材料体现了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大众传媒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 ④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指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 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 步的动力。这意味着 ①坚持尊重差异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世界 ②要坚持包容性,增强对各种文明的认同和理解 ③文化交流互鉴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④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精神瑰宝,应坚持平等原则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1.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 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 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 这表明 ①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非遗是一项技艺、一种艺术形态、一种文化活动的形态。由光明网与斗鱼直播联合发起的“致·非 遗、敬·匠心”大型系列直播活动,将固有认知中“高冷”的非遗,转变为年轻人文化生活的一部 分,让非遗活的成分与大众生活对接。这表明 ①新的文化体验方式扩展了传统文化的传递方式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  ③现代新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  ④新的传播手段能自觉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 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这里强调的有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 ②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进文化创新 ③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 ④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合家团圆。而大多数西方人 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圣诞节,家家装饰着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小孩子们翘首企盼圣诞老人的 礼物。这一材料告诉我们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民族节日展示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数间民居、一弯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 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这 说明传统美德 A.必须按照传统的内涵理解 B.始终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 C.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D.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16.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 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17.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 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 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正如一首歌里唱到:“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 爻。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歌词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 的继承性看,上面歌词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 A.传统思想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习俗 19.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中。自从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后,全党上下“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蔚然成风。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要在变革中发展 D.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20.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与过去 相比都发生很大变化,对于中医药来说,照搬古代典籍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现代的很多问题,必须在 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此来促进祖国中医的大力发展。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 的变化推动中医药不断地与时俱进。这告诉我们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21.海澜之家自创立起就努力探索美国快餐文化、欧洲超市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创造富有海 澜文化特色的连锁经营模式,现已打造成为一个知名服装行业品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海 澜之家的成功体现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③全面继承、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甲骨文是中国现存的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 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 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 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3.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 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2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 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 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 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25.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 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26.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 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是因为 ①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引领风尚,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②涵养、传承、倡导好家风才能营造清明和畅的政风、党风、民风 ③家风仅仅属于私人的,但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 ④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 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 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路遥用“凤凰涅槃”的方式将自己平凡的生命与他的作品 融为一体,用爱和责任铸就追求梦想的“路遥精神”,惠泽亿万大众的心灵,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励志 向前的动力和精神财富。这体现了 A.劳动和奉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B.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D.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29.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这个“主心骨”是指 A.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B.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0.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欧美以及联合国大会上的多次演讲中,从传统文化的影响、实现中国梦的需 求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三重视角,向世界发出清晰承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走和平发展道 路,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④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1.千百年来,蒙古马驰骋于风霜雨雪,不仅成为马背民族的交通工具和心爱伙伴,也积淀下民族文 化的精神特征。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 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下列选项的表述与材料中 “蒙古 马精神”一致的是 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②浮生六卜度春秋,无辱无荣尽自由  ③力猛者乃一世英雄,智勇者乃万世英雄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在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贵州代表团的规模为历届最大,参展产品种类繁 多,有银饰、刺绣、陶瓷、蜡版画、漆器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充分展现了前进中贵州的生 机和魅力。这表明 ①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用文化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我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 II 卷(问答题) 二、问答题(本题包括 3 道题,共 52 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 环境。 某中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 园文化氛围,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 动,加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 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着力创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校园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对“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的观 点加以分析说明。(12 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 年的春节,全景展示了一个充满年俗味、科技感和国际范的新年。除夕之夜,春晚舞台上中外 群星共唱《我爱你中国》,多国领导人祝福中国。“欢乐春节”活动遍及 140 个国家和地区,受众近 30 亿人;全球 2300 余座城市数以亿计的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集福送红包”等春 节活动。在世界很多地方,春节正成为本土化节日。 从丝路驼队到“一带一路”,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非洲到欧洲,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机会和信 心。承载着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又反映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华文化,跨越时空,推动世界 各国利相融、民相亲、心相通,为人类文明再添华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如此自信地走向世界。(12 分) 35.(2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河南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 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河南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 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 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豫 剧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豫剧采取 种种措施,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 发出勃勃生机。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之际,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于 2016 年 6 月 20 日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发布,并很快在多家媒体的客户端、网站,以及微信朋友圈掀起了转发 浪潮。该片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 95 年 的光辉历程,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影片中,故去的共 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 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 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 传承。 (1)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结合材料一,运用“文 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豫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以讲述 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微电影《红色气质》的成功给我们的 启示。(12 分) (3)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极其丰富的革命史迹,有着发展红色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请 你给当地的红色旅游发展提出两条建议。(4 分) 参考答案 政治 一、选择题(本题共 32 道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D A C B A B B D B A B D C D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B D B A B C B A A D D B C D B B 二、问答题(本题包括 3 道题,共 52 分) 33.①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健康成长。(3 分)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 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对学 生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3 分)③文化会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 践活动,认识到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的文化会帮助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科学思维方式。 (3 分)④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 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3 分) 34.(12 分)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中国经济政治实力的增强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为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4 分)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和时代性, 契合了世界人民的共同的价值追求;(4 分)③借助文化节庆活动和现代科技,拓宽传播渠道,增 强传播能力,提高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 分) 35.(1)①在“走出去”过程中,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 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3 分)②在“走出去”过程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 分)③既要保持文化品牌的个性和特点,又要遵循文化共性与普遍规律,搭建中外文化沟通的 桥梁。(3 分)④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和大众传媒等手段,推动豫剧“走出去”。(3 分) (2)①要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与发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展示共 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3 分)②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 播途径和方式等创新。该片运用现代技术和方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结合,高度浓缩了党 95 年的历程,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上发布,掀起转发浪潮。(3 分)③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利 用大众传媒面向大众、超越时空局限、传播大量信息的特点,发挥其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 功能。正是利用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微电影《红色气质》还原了历史瞬间,让历史“活”起来, 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3 分)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文化创新和传播中的作用。(3 分) (3)答案示例:①加大红色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②丰富红色旅游资源 的内容,提升景点魅力。③加强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招聘与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