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文化是以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西周以前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东周时则以各强国和文化发达的地方为多。这反映当时 A. 文化的扩张与认同 B. 国家的统一 C. 分封制的盛行 D. 民族的隔阂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以前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东周时则以各强国和文化发达的地方为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文化发展传播,促进了文化心理认同,即反映了文化的扩张与认同,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混战分裂时代,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在东周时期逐渐瓦解,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的混战客观上加强了民族融合和联系,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民族隔阂,故D选项错误。‎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秦以前的政府,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他评价的是哪种制度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制度 ‎ C. 郡县制度 D. 监察制度 ‎【答案】C ‎【解析】秦朝通过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中央政府才是正式的统一政府,故选C项;皇帝制指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度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央官制,排除B项;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的封建国家为监督政府官员,为国家利益和皇帝利益而服务,维护既有的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项专门的“准司法”性质的国家监督制度,排除D项 ‎3.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并派遣官员管辖。行省的长官为丞相或平章政事,由其统领属下的路、府、州、县,掌管辖区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以及其他军政要务。这样设置旨在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分化地方权力 ‎ C. 处理民族关系 D. 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元朝行省长官由中书省派出高级官员担任,统辖地方的军政财等重要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样设置旨在加强中央集权,D选项符合题意;中书省派出高官出任地方行省长官,统领各省四级行政和各类要务,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A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分化地方事权”的信息,B选项错误;“处理民族关系”和“统领属下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以及其他军政要务”不符,C选项不符合题意。‎ ‎4.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反映出 A. 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 B. 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 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削弱了皇权 D.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出现内阁、宦官权势上升及相互抗衡的局面,反映了掌握这两者的君主的权力得到强化,D项正确;内阁与司礼监的权势,最终操控在皇帝手中,A项不符合题意;中央内阁和司礼监的制衡,不能加强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项错误;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来源是皇权,它们权力的扩大,说明了皇帝权柄的强化,C项错误。‎ ‎5.《皇朝掌故汇编》记载:“雍正元年,世宗御乾清宫西暖阁,召总理事务王大臣、满汉文武大臣九卿入,面谕:建储,亲书名,密封藏于匣内,置乾清宫世祖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这一现象说明了 A. 乾清宫是紫禁城政治活动的中心 B.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C. 乾清宫是雍正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D.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雍正帝时期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将设立储君的权力完全掌控在皇帝手中,说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故选B项;将立储的密匣置于乾清宫不代表乾清宫是紫禁城政治活动中心和雍正帝处理政务的地方,排除AC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不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B。‎ ‎6.汉初实行上计制度,要求郡国在年终将该地区的经济收支、户口多少、土地面积的数量、耕地增减、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等状况统一上报到朝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据。这一制度 A. 限制了土地兼并 B. 强化了君主专制 C. 加强了国家治理 D. 解决了王国问题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上计制度是中央了解地方政情、治理国家的重要途径,所以该制度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治理,故选C项。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是和土地私有制有关,只要制度不改则无法限制土地兼并,且材料中的上计制度更多的也只表现为一种统计制度,不能起到限制土地兼并的作用,故排除A项;该制度主要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君相矛盾,故其不能体现为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B项;材料所述的时间段为汉初,王国问题并未被解决,这也才有了后来汉武帝的推恩令,故排除D项。‎ ‎7.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以下表述不符合宋代经济发展的是 A. 白银大量使用,已成为主要货币 B. 坊和市的界限已经被打破 C. 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 D. 商业活动已打破时间限制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白银大量使用,已成为主要货币的是明朝,A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宋代商业发展突破了坊市限制,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B、C、D均不符题意。‎ ‎8.《论语》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吕氏春秋》则说:“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后者对孝的认识 A. 与前者本质相同 B. 更强调个人道德修养 C. 体现了时代潮流 D. 更强调宗法血缘观念 ‎【答案】C ‎【解析】材料“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大意为:忠和孝,是做君主和做父母十分希望得到的东西。可以看出,其将孝和忠君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统治者的需求,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潮流,故C正确;前者是儒家学说,后者是是道家的传世经典,故A不正确;BD均与材料信息无关。‎ ‎9.有人指出,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得益于 A. 设立中朝、加强皇权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实行察举、选拔官吏 D. 分设刺史、巡视监察 ‎【答案】B ‎【解析】汉武帝后中华大地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与当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密切相关,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选B项;设立中朝的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君权,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察举制是选官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刺史制度属于监察制度,也和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B。‎ ‎10.王守仁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怜悯之心)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兄便是悌。”由此可见,王守仁认为 A. 致良知是个体自觉自愿的行动 B. 格物致知才能真正体悟天理 C. 致良知须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 D. 发明本心要抛弃“三纲五常”‎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信息可知,良知作为普遍之天理,构成了个体自觉遵守的内在规范。结合所学可知,良知又是个体自愿选择的,真诚去实践的。这样,致良知就达到自觉和自愿的统一,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格物致知。结合所学可知,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事亲、事兄”是循序渐进的。结合所学可知,循序渐进的修养也就是格物致知的方法,是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D选项错误,王守仁的学说本质上还是理学,也遵守“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1.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其出发点是 A. 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 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D. 修身养性以提高素养 ‎【答案】C ‎【解析】宋代理学吸收佛道思想,把宇宙本源和儒家伦理等同,将“天理”和“人欲”对立的出发点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C选项符合题意;强调封建伦理(“天理”)至上,压制正常“人欲”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经世致用的学习方法不符,也不仅仅是为了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养,ABD三选项不符合题意。‎ ‎12.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写到的这件事发生在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84年 D. 1900年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等信息可知,雨果写到的这件事发生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故答案为B项;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侵略者没有攻占北京,排除A、C项;1900年攻占北京的是八国联军,不是英法联军,排除D项。‎ ‎13.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是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可知,台湾被割占是甲午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C正确;《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割战的是香港岛,A错误;《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B与题意不符;《辛丑条约》是1901年八股联军侵华后签订的,D与题意不符。‎ ‎14.《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这一规定 A. 引发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 使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表明列强侵华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 D.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可知,列强驻兵使北京直接暴露在列强的军事威胁之下,安全没有保障,使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遭到破坏,故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而非《辛丑条约》,故排除A项;“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生在鸦片战争后,而不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B项;C项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而非《辛丑条约》,故排除。‎ ‎15.孙中山说:“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据此判断,这一言论出现在 A. 1894年 B. 1905年 C. 1911年 D. 1912年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孙中山的这句话是在1905年同盟会成立大会上说的,表达了推翻清政府的决心,故选B项;ACD项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故选B。‎ ‎16.“……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禁烟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个别文字“学子激扬焚佞府”“众工人,上阵露锋芒” 说明这次历史事件是学生和工人参与的,“誓与列强争抗”说明这次历史事件是反对列强。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是有学生掀起的五四运动,反抗列强抢占山东的事件。选择答案C。其他时间不符合。‎ ‎17.从鄂豫皖、闽浙赣、湘鄂赣、湘鄂西、鄂豫陕、川陕等各根据地名称,可以发现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革命根据地基本都位于各省交界的边区。革命根据地的这种分布特点 A. 导致了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B. 借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C. 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D. 表明中共尚未找到正确道路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数省交界的山区,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正如毛泽东所分析的,近代中国社会长期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数省交界的山区往往是各派反动势力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为工农武装割据提供了客观条件,故选C;根据所学,20世纪30年代初期,革命根据地大量存在。前四次反“围剿”均胜利,可见,革命根据地的分布不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放弃攻打大城市,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突破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中心”的革命经验,排除B;放弃攻打大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排除D。‎ ‎18.1937年3月6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对共匪只可编其部队,而决不许其成立军部或总指挥部。”而到8月18日,蒋介石终于同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这种变化根源于 A. 共产党力量的不断增强 B. 日本侵略严重威胁国民政府统治 C.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 国内外各种抗日力量的不断施压 ‎【答案】B ‎【解析】蒋介石对红军的态度由“只可编其部队,而决不许其成立军部或总指挥部”到同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任命正副总指挥。这种变化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其根源是日本全面侵华严重威胁国民政府统治,故B正确;共产党力量的不断增强、国内外各种抗日力量的不断施压不是根源,故AD错误;材料信息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重要步骤,故C错误。‎ ‎19.1940年3月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5月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中牺牲;6月法国投降;7月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侵略计划;8月,华北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据此,百团大战的意义在于 A. 正面战场以阵地战主动出击日军 B. 敌后战场以游击战主动出击日军 C. 克服投降危险助长敌后军民声威 D. 国民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案】C ‎【解析】百团大战是在全国抗日进入低潮时期的军事行动,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克服了投降主义的危险,C正确;百团大战属于敌后战场的重大军事行动,A错误;材料说明百团大战的政治意义,并不是说明百团大战的战术问题,B错误;此时属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D错误。‎ ‎20.当照片中人们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另一场击溃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战役刚刚结束。“另一场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准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华北解放是在平 津战役之后,时间为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同时期淮海战役正在进行,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区域正是长江以北,选项B正确;辽沈战役地区在东北,排除A;平津战役地区在华北,排除C;渡江战役区域在长江流域,而且时间在1949年4月,是在平津战役之后,排除D。‎ ‎21.新儒家贺麟说:“五四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促进儒家思想新发展的一个大转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乃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 旧道德与新文化不能兼容 B.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对儒学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 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的否定 ‎【答案】C ‎【解析】材料“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乃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腐化部分进行清理,是有利于儒学的发展和更新的,C选项符合题意;旧道德经过改造后是可以同新文化相融合的,A选项排除;B选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并未全盘否定,D选项排除。‎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国徽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 A. 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 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人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 D.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国徽图案中的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故D正确;齿轮和麦稻穗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无关,故A错误;材料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也没有关系,故B错误;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23.上世纪50年代有这么一首民歌:“从南门到北门,进东门出西门,家家户户无闲人,昼忘食来夜忘寝:老人送砖砸石子,儿童就把缸渣寻,妇女在碾耐火土,壮年在砌高炉群,全市人民十几万,个个都是炼铁人。”该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 A. 推动三大改造的热烈进行 B. 体现多快好省的建设要求 C. 贯彻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 D. 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妇女在碾耐火土,壮年在砌高炉群,个个都是炼铁人”可知是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活动,大跃进运动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正确;大跃进是1958年,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A错误;体现多快好省的建设要求是八大二次会议的精神,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大跃进并没有贯彻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C错误。‎ ‎24.“最初,我们的许多干部都想不通。我们为什么要放弃集体生产共同富裕的原则而去走发家致富的道路?这不是我们曾经反对的资本主义道路吗?然而,群众却非常热心。”文中“干部想不通”的历史事件是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群众非常热心”,“放弃集体生产的原则”等“干部想不通”的事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个体家庭代替集体组织生产活动,D选项符合题意;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实行集体所有、集体生产,A选项不符合题意;“大跃进”运动指的是高指标、浮夸风为特征,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B选项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要加大公有化的规模和水平,与“放弃集体生产”不符,C选项错误。‎ ‎25.“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这论断的意义在于 A. 纠正了长期“左”倾错误 B. 实现了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C. 推动了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D. 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内涵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邓小平的南巡谈话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指明了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论断对于接下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C选项正确。纠正长期“左”倾错误和实现工作中心转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本题要求分析的是这一论断的意义,而不是内涵,ABD三个选项错误。‎ ‎2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 宋辽对抗 B. 南宋与金对峙 ‎ C. 宋夏和议 D. 北宋与金对峙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首《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因不满政府偏安江安,不思进取而作,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南宋和金的对峙,B选项正确; 杭州是南宋都城,当时政局是南宋和金对峙,与宋辽对抗、宋夏和议和北宋与金对峙等无关,ACD三选项错误。‎ ‎27.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体现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 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 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 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答案】C ‎【解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是唐朝对外交往中的代表,体现出唐朝的对外开放,双向交流,故选C项;材料无法体现唐朝对外交往高度繁荣、世界领先,排除AB项;材料也不能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影响,排除D项。‎ ‎28.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开始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 A. 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 B. 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 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 D. 国家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规定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后来转向“田亩税”,说明政府对“人丁”的控制削弱,故D. 国家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正确。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征税从人丁转向土地无关,故排除AC项。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是宋朝政策,故排除B项。‎ ‎29.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A. 唐末农民战争 B.朋党之争 C. 宦官专权 D. 藩镇割据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后期各地的藩镇的实力强大,中央无法控制地方,最终唐朝灭亡出现五代十国,故选D。唐末农民战争、朋党之争、宦官专权是唐朝灭亡的原因,但不是形成五代十国局面的原因,排除ABC。‎ ‎30.北魏实行“均田令”、辽实行“蕃汉分治”和西夏仿唐宋建制,其最大意义是 A. 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B. 巩固了中央集权 C. 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 D. 维护了国家统一 ‎【答案】A ‎【解析】北魏、辽、西夏统治者分别采取了一些“汉化”的政策,这些措施在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农业化,在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同时有利于民族融合,故A正确;BCD均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排除。‎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唐代的六部设置于尚书省之下,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个部下面又设置了四个司,这样中央的领导机构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执行机构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这些机构统领着全国的行政事务。‎ ‎——摘编自赵冬云《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其发展》等 材料二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从理论上讲,皇帝拥有天下所有权力,尚书省是贯彻皇权的具体办事机构,尚书省的首脑即为丞相。历史沿革中,尚书省的一枝独大,势必造成相权过重,为了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简明来说为了抑制相权,中书省和门下省应运而生。“三省六部制”是秉承儒家思想,汲取历代治权的有益部分完善而成的,到了唐代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 ‎——摘编自《唐代政治制度设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三省六部制“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的表现。‎ ‎【答案】(1)特点: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三省与六部分工明确;运转具有程序性,且突出皇权。‎ 作用:使中央行政运行规范有序;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理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其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 ‎(3)三省六部制具有权力的制衡性。如三省的权力分立,门下省的封驳和谏官制度,是对君权的制约;而门下省和中书省的设立则是对尚书省权力的限制,即对相权的限制;唐代的丞相制是“集体领导制”,权力的互相制约相对保证了政策方针的制定及实施的大致正确。‎ ‎【解析】(1)特点:根据“宰相的政府决策和执行权分开”得出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根据“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得出三省与六部分工明确;根据“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得出运转具有程序性,且突出皇权。作用:依据第一小问的归纳,并结合所学,从行政规范、决策科学、行政效率、加强皇权等角度回答。‎ ‎(2)理解:结合所学,一方面根据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可以防止大臣专权阐释其民主性,另一方面从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说明其维护君主专制的实质。‎ ‎(3)主要从三省六部制对相权的削弱、对君权的制约、保障决策的科学性等角度予以阐释。‎ ‎32.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1948.09—1949.01‎ 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简析“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用一句话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 ‎【答案】(1)期待:收回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权益。意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在基础。‎ ‎(2)条件: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若写“确定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亦可相应得分);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及国名、国旗、国微、国歌等,直接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性质: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主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基本胜利,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是收回德国原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五四运动的意义,从运动性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应当联系所学,从三大战役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解放南京和政协会议各自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联系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主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1940年初,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39年冬至1940年春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同时,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接车发表演说,攻击共产主义,宣扬其专制独裁的假三民主义。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虽然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抗战不力表示不满,但对共产党的主张和抗日战争的前途也抱有疑虑,有些人还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走另一条道路,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具备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经历了两次失败、两次胜利的成熟的党.曲折而丰富的革命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有了深刻理解,使毛泽东有可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加以系统总结,上升为科学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研究》‎ 材料二 1956年2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开始听取国务院35个部门工化,报,还有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总共持续了四十三天。就在这同一天,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开幕。会议期间,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这对正在照此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要引起高度重视。毛泽东说,苏联走过的弯路?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他强调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其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时期”毛泽东发表的重要文章及其主要内容,并简析该文章发表的历史条件。‎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论十大关系》发表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答案】(1)文章:《新民主主义论》。内容:在分析中国国情和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条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对正面战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国民党汪精卫集团投降卖国;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坚持一党独裁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主张走第三条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走向成熟,军事力量壮大。‎ ‎(2)时代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即将完成,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共八大提供准备;苏共二十大召开,斯大林遭到批判和否定;为了总结苏联经验教训。‎ 意义:成为党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开始了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解析】(1)文章和内容:据材料一中“1940年初,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指中共中央在延安指挥抗战时期,毛泽东发表的重要文章有《新民主主义论》等。其主要内容是,分析中国国情和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等。条件:根据材料一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民族资产阶级……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走另一条道路,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也具备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的主客观条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整个抗战形势,到具体的日本、国民党内部、中间力量,共产党军事、理论发展等方面,简析该文章发表的历史条件。‎ ‎(2)背景:根据材料二中“1956年2月14日”,“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开幕”,“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上苏联的改革和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说明《论十大关系》发表的时代背景。意义:根据材料二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其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分析其意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