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内蒙古赤峰市2020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疫情爆发以来,随着疫情的蔓延和防控疫情的需要,对口罩的需求量剧增,而春节后返工和终端复工的延迟,对口罩的供给造成阶段性抑制,出现了口罩价格上涨的现象。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能正确反映上述现象的是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随着疫情的蔓延和防控疫情的需要,对口罩的需求量剧增,意味着需求增加;春节后返工和终端复工的延迟,对口罩的供给造成阶段性抑制,意味着供给减少。“出现了口罩价格上涨的现象”意味着均衡价格上涨。A:A图显示,供给曲线S1向左移动到S2,意味着供给减少,需求曲线D1向右移动D2,意味着需求增加,均衡价格由P1到P2,意味着均衡价格上涨,A符合题意。‎ B:B图显示,供给曲线S1向右移动到S2,意味着供给增加,均衡价格由P1到P2,意味着均衡价格下降,B不符合题意。‎ C:C图显示,供给曲线S1和S2重合,意味着供给不变,C不符合题意。‎ D:D图显示,供给曲线S1向右移动到S2,意味着供给增加,需求曲线D1和D2重合,意味着需求不变,均衡价格由P1到P2,意味着均衡价格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2.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上,2020年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稳定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是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坚强后盾。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迫在眉睫。通过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力度对稳增长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产生影响的路径有 ‎①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社会总投资增加----防止企业资金链中断----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②政府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隆低企业增值税起征点----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 ‎③政府发放援企稳岗补贴、培训费补贴----提振员工信心----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扩大信贷投放、下调贷款利率----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意指扩张性财政政策。①:实施“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此时可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用于经济建设支出,使得社会总投资增加,增加社会总需求,防止企业资金链中断,有利于助推企业复工复产,①正确。‎ ‎②:政府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低企业增值税起征点”一是会加大企业税负,二是不符合政府减税政策精神,②错误。‎ ‎③:政府发放援企稳岗补贴、培训费补贴,这会减轻企业负担,提振员工信心,进而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正确。‎ ‎④:“扩大信贷投放、下调贷款利率”属于货币政策,不是财政政策,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衡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要,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3.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1月1日由国务院签署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地实施,标志着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如图所示:2017--2019年我国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变化情况)‎ 下列措施能够优化营商环境的是 ‎①持续深化简政放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取消外资准入门槛 ‎②强化减税降费,普惠与结构性减税 ‎③保护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价值激励创新 ‎④激发市场主体投资产业热情,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经营、专心经营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错在“取消外资准入门槛”,①排除。‎ ‎②③:图示显示,2017--2019年我国全球营商环境整体呈上升趋势,这与近年来我国强化减税降费,普惠与结构性减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价值激励创新密切相关,②③符合题意。‎ ‎④:激发市场主体投资产业热情,这与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关系,④排除。‎ 故本题选B。‎ ‎4.进博会为世界各国打开了一扇拓展中国市场的大门。万商云集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9年11月5日 在黄浦江畔如期开幕。本次展会吸引了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3893家企业参加,超过5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治谈采购。连续两届的全球商界顶尖盛会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满满诚意。中国不仅有出目面更有庞大的市场。进博会由中国创办,但是让世界共享。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进博会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②中国支持双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③参展国以“走出去”的方法大大拉动了本国经济增长 ‎④有利于改善贸易不平衡,中国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进博会由中国创办,但是让世界共享,这说明中国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进博会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它有利于改善贸易不平衡,中国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显示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而不是反映双边贸易体制,②排除。‎ ‎③:材料显示的是进博会,属于贸易领域,而“走出去”是到别国投资办厂等,进博会并不是“走出去”,而且材料也未显示参展国本国经济是否增长,③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②③。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5.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一以贯之。疫情防控人人都是战士,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主阵地,严格管控出入面对疫情,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居民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公共场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群策群力联防联控中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主要体现了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是对公民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③在我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基层政权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①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群策群力联防联控中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这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是对公民人权的尊重和保障,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在我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不完全一致,③错误。‎ ‎④:社区不存在基层政权组织,因为村委会(居委会)均不属于国家政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既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②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时,必须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4.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村民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权组织,国家机关、政府机关)‎ ‎6.一部优秀的民法典应当是一本公民权利的宣言,对一个国家来讲,是民事领域的根本大法,其核心是保障私权,能真正实现恒产、恒心。编撰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已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草案将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国家编撰民法典的意义 ‎①编撰民法典有利于立法机关统适用法律,平等保护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行使最高立法权为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提供法律保障 ‎④是党通过领导立法的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编撰民法典有利于司法机关统一适用法律,而不是有利于立法机关统一适用法律,①错误。‎ ‎②④:编撰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这说明国家编撰民法典是党通过领导立法的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时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②④正确。‎ ‎③: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③错误。‎ 故本题选C ‎7.公共卫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疫情正在全球多国多点爆发,各国应该同舟共济、携手抗疫、共同应对新冠疫情的全球挑战,维护世界安全。中国在抗疫过程中,感受到了世界的温度和善意,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之时,伸出援手,向疫情扩散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积极主张支持联合国、世卫组织在协调世界联合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中方的主张和做法表明 ‎①中国尽己所能,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日益在众多国际事物中发挥主导作用 ‎②疫情没有国界,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③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社会主要成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④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各国人民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不会发挥主导作用,①错误。‎ ‎②:“各国应该同舟共济、携手抗疫、共同应对新冠疫情的全球挑战,维护世界安全。”,这是因为疫情没有国界,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②符合题意。‎ ‎③:“中国积极主张支持联合国、世卫组织在协调世界联合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说明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社会主要成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③符合题意。‎ ‎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为什么?(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3)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的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3)世界多级化不可逆转;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决定国家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是由我国坚持国家至上决定的。(5)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要求和体现。(6)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情节美丽的世界。‎ ‎8.“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平台。手机客户端有《学习》、《视频学习》两大板块,38个频道,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读的期刊、古籍、慕课、歌曲六戏曲、电影、图书等资料。文艺界与战“疫”第一线心连心。近期学习强国平台推出品系列抗疫影视作品。由佟丽娅等八位影视工作者朗诵的诗歌《我,向人民报到》句句饱含深情、震撼人心,理激发了无数人的抗疫斗志。说明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 ‎③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动力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新兴媒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主要途径”,①错误。‎ ‎②④:“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又聚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期又推出品系列抗疫影视作品,这说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④符合题意。‎ ‎③: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动力,③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1)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4‎ ‎.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取决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等)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2)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9.‎2020年2月1日《求是》第三期发表了总书记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以下是讲话要点概括:传承敦煌文化要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并赋予新的时代色彩。敦煌文化是世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同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实现经济互利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数字研究,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共享。此讲话要点表明 ‎①先继承后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 ‎②尊重文化多元,加强不同文化间交流、借鉴、融合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④借助现代科技,推动传播手段创新、使文化传播突破时空局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无先后之分,①错误。‎ ‎②:材料并未强调“尊重文化多元,加强不同文化间交流、借鉴、融合”,况且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②排除。‎ ‎③:“同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实现经济互利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③符合题意。‎ ‎④:“加强数字研究,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共享。”,这体现了要“借助现代科技,推动传播手段创新、使文化传播突破时空局限”,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传媒的主要手段。‎ ‎3‎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与经济的发展有时不同步。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民主法治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对内)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对外)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地位作用)中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2)文化多样性是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3)文化创新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炼百家的气魄”。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4)文化创新、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10.高三的学子们,你们是不平凡的一代人,你们经历了自1977年高考以来43年间最不寻常的高三寒假。面对高考、疫情的双重压力,你们难免会焦虑和不安,这种负面情绪就像一副镣铐。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我们带着镣铐照样跳舞。一味抱怨,只能让你陷入迷茫和浮躁中,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用行动去调整情绪。规律作息、加强锻炼、学会微笑、强化目标,马上行动。同学们,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春天已如约而至。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可以能动的改造世界 ‎②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④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会影响学习状态和效率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意识不能改造世界,但可通过人的实践改造世界,况且材料并未体现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排除。‎ ‎②:“面对高考、疫情的双重压力,你们难免会焦虑和不安,这种负面情绪就像一副镣铐。”、“我们带着镣铐照样跳舞。一味抱怨,只能让你陷入迷茫和浮躁中,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用行动去调整情绪。”这些说明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规律作息、加强锻炼、学会微笑、强化目标,马上行动。同学们,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春天已如约而至。”体现了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③符合题意。‎ ‎④:意识活动没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活动才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把意识的东西通过实践变为现实的东西。)(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3)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3.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即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都具有客观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人的有目的的活动。)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即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上每个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④直接现实性活动。‎ ‎11.最早爆发新型疫情时,人们对这是什么疫情以及它的来源和传播方式都无所知,因此没有有效的防治手段。随着科研人员研究的深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由于病毒的复杂性,‎2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上指出:疫苗还在研发,有效治疗方法尚未出现。时隔1个月零8天,‎2020年3月19日,康希诺生物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Ad5-nCOV)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必将取得战胜病毒的胜利。从认识论来看,这证实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最早爆发新型疫情时,人们对其都无所知,随着科研人员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病毒的认识逐渐揭开,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必将取得战胜病毒的胜利,这反映了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①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试题限定范围未“认识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符合试题规定性,②排除。‎ ‎③:随着科研人员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病毒的认识逐渐揭开,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必将取得战胜病毒的胜利,关于疫苗的研究也在逐步趋于成功,这些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④: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①实践为认识提供新问题和新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新的认识工具。③实践不断提高人的判断和推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①只有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的实践,②能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2.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⑴认识的反复性 是指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为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⑵认识的无限性 ‎ ‎ 是指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因为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是世代延续的;③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⑶认识的上升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④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12.新华社北京‎2020年3月19日电,根据党中央部署,15个中央巡视组已完成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的首次“回头看”。此次“回头看”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统筹协调、建立工作协调对接机制、形成合力。在向26个党组织进行的书面反馈中,中央巡视组充分肯定了被巡视党组织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工作短板和薄弱环节,反馈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增强使命感、紧迫感、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这表明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③质变就是发展,要抓住机遇、促成质变④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①错误。‎ ‎②:“此次“回头看”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统筹协调、建立工作协调对接机制、形成合力。”体现了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发展是质变,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因为质变有两个方向,而发展仅仅是向好的、前进的质变,③错误。‎ ‎④:“中央巡视组充分肯定了被巡视党组织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工作短板和薄弱环节”体现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 ‎)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2.系统优化方法: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具有有序性、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注意:引起质变的量变,只有在达到一定程度,即量变积累到最高点时,质变才会发生。这就是说,一定范围和限度内的量变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⑴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⑵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⑶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日趋融合,让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仅电商在疫情期间充满活力,远程办公、在线文娱、远程诊疗、电子政务、在线教育等“云办公”、“云上课”“云监工”这些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新业态、新模式更成为数字经济的新亮色。比如办公软件“钉钉”疫情期间所支持的流量在峰值状态下达到平时日常流量的近百倍,海量需求得以满足。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学而思网校、中小学课堂等一些在线教育机构纷纷推出个性化的网络课程,有效对接停课不停学的需求。此次疫情让多数企业认识到,促进传统产业加快上线、上云,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重要性。近期网上衍生的网上签约、云招商、云开张等新业务、新业态,不仅让企业形成了新的商业思维、运营模式,也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就业岗位为1.91亿个,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4.6%,同比增长11.5%。未来一段时期,加快新一代核心数字科技的自主研发步伐,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创新成为重中之重。这关系到长期视角下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增强。数字经济的全面深化发展已是必然,我们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全新历史机遇,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意义。‎ ‎【答案】①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②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③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发展。‎ ‎④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 ‎⑤催生新职业、新岗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融合,有利于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⑦有利于推动企业转换运营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⑧有利于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数字经济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新一代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日趋融合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经济结构、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业创新、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企业运营模式、消费。考生从这些知识要点上整合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点睛】‎ 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以“……的意义”的形式呈现。考生应简要分析试题设问指向的理论依据,即知识要点可简写,或不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及时制定疫情防控应对策略。中共中央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级党委要科学研判形势、精准把握疫情,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行动。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击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务院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指示,各相关部门和地方要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完善应对方案。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引领健康文明生活。坚持公开透明的态度,及时客观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加强正面舆论引导。落实财政部、医保局相关要求,确保病有所医,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维护价格市场秩序。严禁非法捕杀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 结合林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是如何诠释守土有责、守士担责、守土尽责的。‎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疫情防控中总揽全同,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政府: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疫情防控中,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政府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加强医疗卫生建设,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严禁非法捕杀、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实施政务公开,权力的行使接受制约和监督。坚持公开透明态度,及时向社会通报疫情态势和防控工作进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带领全国人民共同抗疫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林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是如何诠释守土有责、守士担责、守土尽责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设问主体是党和政府,考生应结合试题材料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结合试题材料与政府的相关知识分析作答:中国共产党角度的知识要点主要涉及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地位、党的作用、的执政理念、党的发展思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政府角度的知识要点主要涉及政府宗旨、政府原则、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权力监督、政务公开等,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点睛】政治生活主观题多数主体性较强,切入口多为不同的行为主体,平时,考生应注意以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政协、民族、宗教、国家社会为主线建构知识块或者知识树,形成诸多的知识脉络,这样在解题时能够有的放矢。试题难度中等。‎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年末岁尾,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神州大地,在这危难时刻,无数英雄把安危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奔赴抗疫第一线,84岁的钟南山让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踏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一张他坐在餐车里休息的照片,看哭了无数人。“2003年我还太小,17年后刚刚好。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九五后的年轻护士李慧主动请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请战上一线,这些在前线为我们守关的可爱的人,也不过是父母眼中的孩子。而此时,他们用肩膀扛起重担,守护着更多的人。00后的我们如果不能在前线做勇猛的战士,那也要“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青年人。‎ 伟大的斗争蕴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激励我们夺取伟大的胜利。这场战天斗地的抗疫阻击战之所以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除了靠我们党的领导优势、制度优势、人民参与等重要因素外,还离不开战“疫”过程中展现的中国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激励。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孕育了伟大的战“疫”精神。生动的体现为“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作风优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坚定信心、勇于作为”的担当精神、“命运与共、携手战疫”的伙伴精神...这些高贵的精神品质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进步厚实、进一步深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价值源泉和精神引领,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图谱。要鼓励全国人民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行和努力弘扬,要在战“疫”精神的传承、弘扬中自警自励、铸就民族魂魄。将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之力。‎ ‎(1)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评价材料中的最美逆行者的行为,并结合自身谈谈作为零零后的我们如何在砥砺自我中不断前行。‎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阐释传承和弘扬战“疫”精神的理由 ‎(3)伟大的战“疫”精神背后是一一个个鲜活的战“疫”故事。讲好中国战“疫”故事传递榜样力量、厚植人文情怀是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假如你们班召开一次讲述“战疫故事”的主题班会,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拟定班会主题(角度可大、可小)。‎ ‎【答案】(1)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要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最美逆行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人民,体现了有价值的人生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我们身边英雄们都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为他们点赞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和依据,这些最可爱的人能够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令我们钦佩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博,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值观的引领。‎ ‎(2)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战“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②伟大的战“疫”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③伟大的战“疫”精神是维系中华儿女共同抗疫的精神纽带,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 ‎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源泉和精神引领。‎ ‎⑤有助于广大人民从战“疫”精神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供给,在精神陶冶中做到自警自励,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①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携手战“疫”故事。‎ ‎②讲好中国特色制度优势战“疫”故事。‎ ‎③讲好中国人民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战“疫”故事。‎ ‎④讲好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组织战“疫”故事。‎ ‎⑤新时代中国青年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战“疫”故事。‎ ‎⑥讲好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最美逆行的英雄战“疫”故事。‎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全国精英们齐聚武汉抗疫以及抗疫成功的归因分析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组织三个问题,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民族精神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评价材料中的最美逆行者的行为,并结合自身谈谈作为零零后的我们如何在砥砺自我中不断前行。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人的价值及其评价、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标准、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创造。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人的价值及其评价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要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最美逆行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人民,体现了有价值的人生。‎ ‎②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人生的重要向导。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我们身边英雄们都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应该为他们喝彩。‎ ‎③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标准角度:写出主干知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这些最可爱的人能够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创造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博,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值观的引领。‎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生活角度阐释传承和弘扬战“疫”精神的理由。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民族精神的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战“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②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伟大的战“疫”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③民族精神的作用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伟大的战“疫”精神是维系中华儿女共同抗疫的精神纽带,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源泉和精神引领。有助于广大人民从战“疫”精神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供给,在精神陶冶中做到自警自励,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战疫故事”的主题班会拟定班会主题。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可从试题材料受到启发:可从中国特色制度优势、伟大团结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青年、医务工作者等方面拟定。‎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第(2)问,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以“……的理由”的形式呈现。通常要分析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和意义,“依据”即与试题设问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必要性”一般教材也会有相应的论述,或者从材料中提炼;“意义”需考生围绕试题主题阐发,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增强、推动、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式表述。‎ 第(3)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